《伤寒论》中经方处方用药探讨

合集下载

《伤寒论》经方用药的几点思考

《伤寒论》经方用药的几点思考

《伤寒论》经方用药的几点思考王泽鸿;范旻雁;王源灏【摘要】经方在文中专指《伤寒论》中的方剂,即张仲景方.仲景论广伊伊汤液,著述《伤寒论》.《伤寒论》用药遵循《神农本草经》.古代医家对本草的阴阳特性、四气五味、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方法、性味、用药禁忌、配伍、剂量、熬煮、服药时间等方面记述详备.《伤寒论》云:“一服愈,不必尽剂.”古人用药,除宿病固病外,其效只在半剂、一二剂之间.考证经方有效量,准确地了解掌握古今本草性能变化,熟悉中药材市场基本情况,辨别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中药饮片与加工炮制及有效剂量、煎药服药方法等,对经方的临床应用和传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笔者仅对《伤寒论》经方用药提出几点思考.【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7(026)023【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伤寒论》;经方;用药;思考【作者】王泽鸿;范旻雁;王源灏【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民族医药研究所,福建福安3550000;福建省福安市中医院,福建福安3550000;福建省福安市中医院,福建福安35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经方是指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的泛称。

本文专指《伤寒论》中的方剂,即张仲景方。

《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著述了《伤寒论》。

这是中医第一部理、法、方、药完整的经典著作。

《伤寒论》用药遵循《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

但在漫长的历代流传过程,以上两部中医经典著作,其内容或有传抄错误,或因后人增改,或因药物的历史变异,包括药物名称、基原种、入药部位,与经方用药剂量等,有名实不符之处。

这将影响经方用药之临床疗效验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如何把握经方用药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疗效,笔者试论述如下。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伤寒论》六病理法方药和代表方】

【《伤寒论》六病理法方药和代表方】

【《伤寒论》六病理法方药和代表方】《伤寒论》全方,不过113方,全部用药,不过九十余味,确实“经方难得”。

因其用药精当,配伍谨严,功效卓著,堪称典范,因之被誉为“方书之祖”。

而伤寒方所体现在传统医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早已超出了原有方剂的本身。

正如严器之在《注解伤寒论。

序》中所言:“伊尹以元(亚)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

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杂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

”尤其难得的是,仲景将《内经》倡导的辩证逻辑的哲学理念,与复方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理辨阴阳,方从法立,药显方义,创立了理法方药圆融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传统医学发展中上的里程碑。

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就要以理法方药的钥匙,开启伤寒六经辨证的门户,由博返约,领会其代表方剂所表现的理法,并以此为基础,扩大范围,才有可能将六经、三焦和脏腑的辨证融会贯通。

1 理法方药中医的理法方药,概括起来说,就是理辨阴阳,法应症候,方从法立,药显方义,是传统医学辨证论治全过程的反映。

分之为四,合之为一。

(1)理。

理是真理,是事物固有的内在规律,是指符合客观条件、符合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所谓理辨阴阳,是判明病性。

阳症因此而用阴药,阴症因此而用阳药;里症多用补泻药,外症多用发散药。

使辨证施治的理,与患者的病性、病情与病位相符。

(2)法。

法是选择方法。

所谓法应症候。

张仲景的伤寒方有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后来有张景岳补充而至完善的“攻和补散,寒热固因”八法。

两个八法,互为补充,相互完善。

(3)方。

所谓方从法立,这里指药方。

如治表寒,选择汗法,是用止汗的桂枝汤还是发汗的麻黄汤;选择下法,是用大承气汤还是小承气汤等。

(4)药。

所谓药显方义,要求选配符合方义与理法的药。

所谓医不执方,合宜而用。

如小青龙汤(特别是其中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可与异功散合,可与补中益气汤合。

与地黄汤合,则治肾气;与真武汤合,则调胃阳等。

《伤寒论》药方和伤寒论方剂简单整理

《伤寒论》药方和伤寒论方剂简单整理

《伤寒论》药方和伤寒论方剂简单整理《伤寒论》药方仲景《伤寒论》辨六经为病,非辨风寒也,其方亦以上下表里寒热为治,非专治伤寒也。

和、寒、温、汗、吐、下六者为祖方。

盖方之有祖,犹字之有母,由兹或复或减,或因或变,扩成一百一十三方,井井有条,丝丝入扣。

标而出之,窃谓心有所得。

及观柯韵伯《伤寒论翼》具载靡遗,可谓先得吾心之所同然者矣。

桂枝汤,和剂祖方也。

白虎汤,寒剂祖方也。

四逆汤,温剂祖方也。

麻黄汤,汗剂祖方也。

栀豉汤,吐剂祖方也。

承气汤,下剂祖方也。

栀豉汤、瓜蒂散,宣可决壅也。

五苓散、十枣汤,通可行滞也。

附子汤、理中丸,补可扶弱也。

陷胸汤、承气汤,抵当汤,泄可去闭也。

麻黄汤、葛根汤,轻可散实也。

龙骨牡蛎汤,重可镇怯也。

石脂丸、桃花汤,涩可去脱也。

猪胆导、蜜煎导,滑可去着也。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燥可去湿也。

黄连阿胶汤,润可去枯也。

白虎汤,寒能胜热也。

白通汤、四逆汤,热可制寒也。

桂枝汤,解肌表之汗,是宣发形肉之阳气也。

麻黄汤,发经络之汗,是疏通血脉之阴气也。

葛根汤,解肌肉之汗,是升提津液之清气也。

大青龙汤,泄胸中之汗,清内扰之阳气也。

小青龙汤,发心中之汗,涤内蓄之水气也。

麻黄汤,邪伤营而不伤形者,竟发汗以散邪也。

桂枝汤,邪伤卫而已伤形者,服之歠粥渍形以为汗也。

麻黄细辛汤,用附子升肾液以为汗也。

附子汤,用人参固肾液以止汗也。

柴胡汤,重用寒凉,阳经之邪不欲其太升也。

乌梅丸,重用辛热,阴经之邪不欲其太收也。

麻黄汤,病从外之内者,仍治其外也。

栀豉汤,病从内之外者,仍调其内也。

桂枝汤,病虽入里而表症仍在者,当先和其表也。

调胃承气汤,症虽有表而里症甚者,当先调其内也。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从半表半里者,当和其内外也。

小柴胡汤,治轻邪在腠理。

大柴胡汤,治浊邪入募原。

桂枝汤,仅解太阳初感之邪。

柴胡汤,可调三阳半表之症。

麻黄附子汤,治邪从阳分注经之症。

附子汤,治邪从阴分内注于骨之症。

小青龙汤,治表热里寒。

大青龙汤,治表寒里热。

张仲景《伤寒论》经方113方剂总结

张仲景《伤寒论》经方113方剂总结

,去了解更多的中医知识1.桂枝汤类方 歌 (二十一首)一、桂枝汤: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祛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

从《伤寒论》方用药特点论其临床意义

从《伤寒论》方用药特点论其临床意义

从《伤寒论》方用药特点论其临床意义摘要《伤寒论》方独特的用药和组方,至今被临床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而且更多地用于内伤杂病。

本文从理气机,升降相因;调寒热,辛开苦降;治阳虚,辛甘合化;遇急疴,相须为用;祛阴结,去性取用等几方面探讨了《伤寒论》方用药组方特点,旨在对《伤寒论》方的配伍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遣方用药的水平。

关键词伤寒论经方中药配伍用药特点临床应用众人皆知《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伤寒论》诸方为治热病而设。

但临床实践证明,《伤寒论》方治疗内伤杂病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历经1800多年而不衰,前辈们也有“伤寒方可治杂病”之定论。

《伤寒论》方为何有如此广泛地适用性,这与张仲景遣方用药密切相关,本文试从《伤寒论》方用药特点,探索其配伍规律,进一步论述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理气机,升降相因张仲景根据《内经》“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素问·六微旨大论》)的理论,组方用药,重视气的升降平衡。

在诸多的《伤寒论》方中体现了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降相因,拨乱反正的治疗思想。

桂枝加杏仁厚朴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肺寒气逆咳喘的方剂,用药的最大特点就是杏仁配厚朴。

肺气上逆,用杏仁苦泄降气止咳,配用行气作用较强的厚朴,主要取厚朴温运、升脾、消痞之效,通过厚朴升脾之用,协杏仁降肺之意,升降相因,破肺气之壅滞而疗咳喘。

此外,厚朴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与半夏配伍,升脾降胃,调畅中焦气机,解脾胃之痞胀。

调脾胃气机,升降相应的思想在“旋覆代赭汤”中亦有体现。

此方本为痰气交阻,嗳气不除而设,在用了大剂量的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降逆药的基础上,配伍人参、甘草升脾补中,既防金石之物降之太过而反伤脾胃,又突出了“升降相因”的用药特点。

又如“小柴胡汤”,升散的柴胡配以清降的黄芩,调和表里之气机,达和解少阳之意;“四逆散”,升发肝阳的柴胡配伍降胃破结的枳实,调理肝胃之气机,奏透邪理气之效。

关于《伤寒论》经方用量问题的探讨

关于《伤寒论》经方用量问题的探讨

关于《伤寒论》经方用量问题的探讨发布时间:2022-03-10T03:45:34.79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4期作者:贾学敏 [1]赵峻[2][导读]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药物的具体疗效进行评估判断的过程中,贾学敏 [1]赵峻[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青岛市266000摘要: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药物的具体疗效进行评估判断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做好药量的精准管控工作,在经方用量等方面需要在张仲景的用药用药量与现代规定的药物常用量之间进行相应的权衡,而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焦点问题,为患者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基本条件。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伤寒论》经方用量问题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药典剂量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疗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伤寒论》;经方用量;相关问题引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经典著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中医经典著作中,《伤寒论》是特别典型的代表,在这本书中有着多种类型的经典药方,后人也把这样的药方称作是经方。

在中医学科领域中,经方是其中的精华所在,历经千年而呈现出历久弥新的疗效,在当前的临床试验中对其也有着十分广泛使用的应用。

在针对相关方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其效果如何,除了对其进行辨证论治以及配伍得当之外,在用药剂量方面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针对经方用量方面而言,有的医学家赞叹古今医学家中只有张仲景的药量控制堪称一绝,也就是说张仲景在方药剂量把控方面有着十分独到的地方。

据此,有必要针对《伤寒论》中经方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经方的剂量评估和古今折算过程中要把史物作为依据《伤寒论》是在东汉末年成书的,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因此其中所含有的药物剂量在古今折算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古今剂量进行折算的过程中,需要更充分体现出应有的标准和规范,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用量掌握效果。

针对该问题,柯雪帆等相关专家学者进一步结合国家计量总局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等相关文物资料进行相对应的核算,东汉张仲景的用药量1斤大约是现在的250克,1两大约是现在的15.625克,1斗是现在的2000毫升左右,1升是现在的200毫升左右。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素有众方之祖的称誉。

其方配伍严谨,用法精当,疗效确切。

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同时对中医临床各科诊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

若能正确掌握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则如仲景在自序中所言”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也”.本文就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祈望同道斧正。

一、抓住主证是关键《伤寒论》每一方剂的组成,都是以六经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的,都建立在”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基础上。

因此要想准确有效地运用其方,首先必须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因主证反映了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在,故而对疾病的病因、病性、病机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仲景在《伤寒论》中作了很好的示范,论中首先以六经辨证为纲,把疾病划分为六个阶段,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兼夹等关系。

六经提纲证即是对疾病六个阶段的高度概括。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接下来《伤寒论》又将每经病作逐层分解,最后判定具体的方证。

如有以发热、汗出、恶风为主的桂枝汤主证;以恶寒、无汗、身痛、气喘为主的麻黄汤主证;以口苦、喜呕、胁痛胸满、往来寒热为主的小柴胡汤主证;以烦渴、汗出、高热、脉大为主的白虎汤主证;以不大便、腹满痛、潮热谵语为主的大承气汤主证;以吐利腹满、饮食不振、自利益甚为主的理中汤主证;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为主的四逆汤主证;以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主的乌梅丸主证。

可见六经方证的主证,是辨证的关键。

它反映了疾病的基本规律,是最可靠的临床辨证依据。

只有抓住主证,才符合辨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和变证,分清辨证的层次,从而使辨证的程序井然有序。

《伤寒》方药剂量及其影响因素论文

《伤寒》方药剂量及其影响因素论文

《伤寒论》的方药剂量及其影响因素初探【关键词】伤寒论;剂量;影响因素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39-02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说,药量是药效的基础。

《伤寒论》所载方剂组方精良,配伍严谨,药专力宏,被后世尊称为“群方之祖”,其方药剂量的增减同样法度分明,足为后人学习。

1剂量折算东汉距今1800余年,年代久远,与现代度量差异较大,对于其剂量的折算存在一定争论。

1.1重量《伤寒论》中的重量常用单位为两,如何折算为现代剂量目前说法不一,影响较大的有2种。

一种认为《论》中1两为3克,另一种则认为1两约等于15.625克。

前者源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此说与汪昂《汤头歌诀》看法相同。

因两位医家著作影响深远,并与《药典》、《中药大辞典》及多部教科书剂量范围吻合,故多数医者持此看法。

后者是以柯雪帆教授为代表的实物考据派,根据对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和南京博物馆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等衡量器具进行考证、实测而得出的结论。

1.2容积及其他《论》中60%以上方剂的每服量为一升,目前多数人同意按一升等于200ml进行折算,并与临床实际较为吻合。

柯雪帆对以容量及个数为单位的药物实测后认为:以半升为单位,半夏约42克,五味子约38克,芒硝约62克,麦冬约45克,麻仁约50克,杏仁约56克等。

另有人考证得出1方寸匕容量约为5ml,而钱匕使用较少,争议也较大,目前尚无定论,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其用量较方寸匕小。

2影响因素《伤寒论》组方严谨,不仅药味精当,还表现在对药量的精确调整上,许多疾病仅通过对方中药量的微幅调整,便达到治疗不同病证的目的。

这种调整能力也是名医大家的标志之一,体现着医家的治疗水平。

《论》中影响药物剂量的因素有:2.1主治病证一些方剂药味完全相同,仅对个别药物调整用量,便使主治病证发生改变。

一类是方中君药发生变化,如桂枝汤、桂枝加桂汤与桂枝加芍药汤三方药味相同,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功能调和营卫,主治营卫不和之太阳中风证;若加桂二两则为桂枝加桂汤,桂枝量大发挥平冲降逆,温通心阳之效,主治上焦阳虚不能制下、寒气上逆之奔豚证;若加芍三两则为桂枝加芍药汤,芍药量大走里缓急止痛补益,主治邪陷太阴脾络不和之腹满时痛。

王新陆伤寒论经方和现代临床的使用

王新陆伤寒论经方和现代临床的使用

王新陆伤寒论经方和现代临床的使用第一个:就是讲直接使用直接使用就是我们讲的辨方证,大家知道中医辨证多种多样,有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还有辨方证,辨药证…,比如说我辨它是个狐惑病,那么我就可以给他用甘草泻心汤;我给他辨是个百合病,那么我就给他用百合地黄汤。

《伤寒论》的方就有辨方证。

小柴胡汤的方证,桂枝汤的方证,桂枝加桂汤的方证……,你在辨方证的时候应该熟悉它们的基本原则和最主要的证候。

有了这个证就为治好这个病奠定了基础,这就叫辨方证。

所以辨方证这个问题是证随方到,方随证走。

你去看看《伤寒论》,里面有很多是这样的,它只讲方不讲证,或者是只讲证不讲方。

讲方不讲证是告诉你这个方能够引导这些证,讲证不讲方是告诉你这些证应该去用什么方,只要我们把它贯穿起来看,就会发现它非常完美。

我们教材的顺序不是张仲景当时的原著排序,是后人给他排的。

张仲景当年是怎么排的这些序,给我们留下了像厥阴篇的千古疑案,我们希望什么时候再出土一本书,或者出土点什么东西把它搞清楚。

我10月份到陕西去讲课,陕西有个宗教协会和省政府搞了一个很大的中医药活动,搞个系列讲座,请我去讲佛学和中医学。

我当时就去侃中医了,佛学我就没有讲,反正走到哪都不能忘了中医。

他们那里有一个农民企业家,是非常喜欢收藏古董的,而且他很懂经营之道。

他拿出来一套东西给我看:西汉的度量衡,一个大盒子,最小的就是我们《伤寒论》里讲的一匕匙,从小到大一套全部都有,明年四月份他会盖一个很大的博物馆,就在陕西的大唐西市博物馆,到时候大家可以去看看。

他现在不让我说,照片也不让我给别人看,他说有了这个东西,就可以把当时的度量搞清楚了,就知道《伤寒论》的方到底是多少了。

现在关于《伤寒论》的一两是我们现在的多少克,看法不一,22克,25克,还是15克。

22克也好,25克也好,还是15克也罢,《伤寒论》的方子量是很大的,而且量大到可怕。

我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出土文物会促进我们对一些东西重新认识,大家可以看一看徐灵胎先生的类方,可能会有所启发。

《伤寒论》组方用药法旨阐析

《伤寒论》组方用药法旨阐析

《伤寒论》组方用药法旨阐析通过学习《伤寒论》倍觉选方用药配伍其旨深奥。

前人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选方并不是执一方以治一病,而是要深究其旨,慎思选用。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

那么开方用药,做到药简精妙,恰到好处,就是明确辩证,灵活运用,方能曲尽中医之妙。

对照以前余在临床处方用药毛病百出。

处方往往忽视组方原则,用药庞杂,以多为盛,犹如“围丛驱雀,围源驱鱼”。

毫无法度,主次不分,药量轻重缺少慎重斟酌。

有时运用“经方”也多人云亦云,不知其意或者知之甚微。

“今乃采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何异刻舟求剑,按图索骥” ?如此选方用药,大有悖于先辈医家组方之旨。

“冀有偶然中病,难矣” !学习《伤寒论》崇尚医圣仲景及后世医家之方。

每于工作之余置《伤寒论》和各医家之众方于案前,反复切磋琢磨似觉收益盛大,余不揣冒昧,愿将收益之管窥之见刍议如下:一、切记组方原则——主辅佐使: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用药治病的具体措施,它包括组成、功效、主治不可分割的三个环节,这三者组成是指每个方剂所用的药物,是方剂的实体。

组方原则,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

又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剖析《伤寒论》仲景之方,其组方原则颇合《内经》之旨。

例如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症,此症系因太阳经感受风邪,桂枝解肌祛风,能直接驱除此症的病因,故为方中之主药,亦即君药,此与“主病之谓君”相合。

芍药辅佐桂枝调和营卫,营卫调则风邪祛,故为方中辅助药,亦即臣药,此与“佐君之谓臣”相合。

姜枣佐桂芍以和营卫。

甘草起调和诸药的作用,故为使药,此与“应臣之谓使”相合。

全方的功效在于调和营卫。

它所主治的病症以汗出、恶风为主症,其病因病机是营卫不和营阴不能内守故汗出,卫阳不足卫外功能失司故恶风。

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则汗出可止,恶风自愈,可算是有效之方。

《伤寒论》用药研究

《伤寒论》用药研究

《伤寒论》用药研究
35
②仲景方例:仲景著作中,有干姜黄连这一药
对的方剂共6首。
其中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
黄连汤与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5个方剂的 基本性质相似,都用于治疗病在里部脾胃,
寒热错杂,气机升降紊乱,虚实夹杂的证候。
另乌梅丸中也有干姜、黄连、这是用于安蛔
的,更用以和肠道。
《伤寒论》用药研究
《伤寒论》用药研究
25
• ②仲景方例 : • 通阳化气方首推五苓散,通阳气,健脾气,
通气化,使有用之水输布全身,无用之水下输 膀胱。 • 苓桂术甘汤通阳健脾益气,化中焦之痰饮; • 苓桂甘枣汤培补中气、通阳利水、平冲降逆; • 茯苓甘草汤通阳利水兼纳肾气,而潜虚阳;
《伤寒论》用药研究
26
• 防己茯苓汤兼通肺卫之阳以导水下行。 • 此外,桂枝茯苓丸通阳利水,有助于行瘀
《伤寒论》用药研究
22
②仲景方例 §/桂枝汤及加味诸方以调补中土和营卫而起效; §/桂枝茯苓丸与温经汤中的桂芍相配,起调和气
血的作用; §/ 《金匮要略》虚劳篇中的小建中汤与桂枝龙骨
牡蛎汤中的桂芍相配,起到调整阴阳的作用。
《伤寒论》用药研究
23
③后世论述与应用:
§/ 《本草述犯钓元》指出:“桂能引真阳而通 血脉,故合于芍药以和营卫”。
用什么药 用多少量
•用药
单味药 用量
应用特点、规律 功效的把握、再认识问题
单味药的用量 处方用量的构成比
《伤寒论》用药研究
3
本讲内容: • 1、用药规律; • 2、配伍规律; • 3、加减方法; • 4、药量用法; • 5、炮炙方法; • 6、煎药方法; • 7、服药方法;

《伤寒论》经方研读

《伤寒论》经方研读

1 、经方之一: 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

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

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

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

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

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

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

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 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伤寒论》方药解析五苓散

《伤寒论》方药解析五苓散

《伤寒论》方药解析五苓散[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1)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多饮暖水,汗出愈。

如法将息。

[提要]辨胃中干与蓄水的证治。

[阐论]本条文分二段分析。

第一段从“太阳病”起至“令胃气和则愈”止,叙述了太阳病发汗后,由于汗出过多,损伤津液,致胃中干的证治。

其中“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为发汗虽使表邪得解,但因汗出太过,损耗津液,致胃中阴液一时性不足出现的证候;“少少与饮之”,是指胃中干的救治之法,即此时给予少量多次的饮水,使胃得滋润,津液恢复,病证自除。

此段为本条的陪笔。

若饮水后不愈,其邪有阳明之热时,则为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证。

第二段从“若脉浮”起至“五苓散主之”,叙述蓄水的证治。

太阳病发汗后,表邪不解,邪气随经入腑,膀胱气化不利,形成蓄水证。

大汗出后,脉仍见浮,身有微热,说明病尚有表。

小便不利,消渴,此为膀胱气化不利,输转失职所致。

津不上承则消渴,津不得下输则小便不利。

本条重点在阐述蓄水证的成因及证治。

太阳病,汗不如法,大汗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变化。

条文前半段叙述汗后津伤,胃中干而见口渴,烦躁不得眠之证,乃假宾以定主。

重点在后半段论述汗后气伤,致使膀胱蓄水,而见小便不利、消渴等症。

两者虽皆见“渴”,但病机有异,治法各殊,并列论述,以突出重点。

本文前半段为水干证,后半段为水蓄证。

前者为宾,后者为主,此乃假宾定主;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前者为反,后者为正,采用虚实反正,以虚代实的写法。

治蓄水证用五苓散。

五苓散中的猪苓甘淡,主利水道,能化决渎之气,功与茯苓同,且淡利泄水之力,较茯苓更捷;茯苓甘淡,利小便化水气,是利水除湿之要药;泽泻甘寒,利水渗湿泄热,最善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透达三焦蓄热停水,为利水第一佳品;白术甘温,补脾燥湿利水,助脾气以转输,使水津能四布;桂枝辛温通阳,化气以利水,又可外散表邪。

浅析《伤寒论》组方机制

浅析《伤寒论》组方机制

14 寒热相使 , . 去性存用 仲景在治疗一些纯寒或 纯热之证时 , 经常通过热药的配伍 , 一取其性 , 一取
理 影 响实 现 了物 质上 的可能 性 。
参考文献
[] 1 葛坚. 跟科学 [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23 . 人 20 : 0 [] 2 秦伯未. 谦斋医学讲稿 [ .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 ,9 8 1 17 . . [ ] 家琦 , 3刘 李凤鸣. 实用 眼科学 [ . 二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人
用苦寒 之 大黄本 与 此证 不 相 宜 , 其 泻 下 通便 之 力 但
强 。故 用 大辛大 热之 附子 、 细辛 与之 相配 , 使其 寒 凉
社 ,00:0 7 7 2 0 75— 4 .
的伴表情淡漠和精神抑郁 , 或表现为狂躁等情志过 于抑郁或太过 的表 现。 由此可见 , 目系疾 病 的症
状 群有 五 行 中 “ ” 属 性 特 点 , 肝 有 密 切 的 关 木 的 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
以五行的属性判断 目系之“ 的特征 , 象” 目系属 木, 故而在脏属肝 ; 分析 目系疾病 的临床特点 , 发现 其症状群在五行属性有“ 之特点 , 木” 与肝有密切关 系; 而足 厥 阴肝经 为 目系 与 肝 之 间 的 生 理 联 系 和 病
疗 目的 。如大 黄附 子 汤用 于 治 疗 寒 实 内结 证 , 中 方
3 补 泻兼 施 , 扶正祛 邪
正邪 的相 互消 长影 响着疾 病 的发展 与转 归 。邪
盛 而正不 虚 为 实 , 虚 而 邪 不 盛 为 虚 , 虚 则 补 之 , 正 “ 实 则泻之 。 然 而若 出现虚 实 夹 杂之 证 时 , 味 纯补 ” 一

《伤寒论》方及其运用

《伤寒论》方及其运用

《伤寒论》方及其运用经方即经典之方,为后世对仲景方的尊称。

包括《伤寒论》所载113方,及《金匮要略》所载262方。

《伤寒论》方(下称伤寒方)是经方的一部分。

由于仲景把方剂与辨证紧密结合,而且立方精而不杂,用药有的放矢,其用药之精要,药物配伍之严谨,后世莫不奉为圭臬,所以尊仲景为医圣,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经,其中的方剂就成了经方,正如明·喻昌说:“两书所载方剂是众法之宗,群方之祖。

”《汉书·艺文志》载有经方十一家,计《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等,这里的经方是指久经实践检验的效方。

它是汉代以前的、非特定意义的经验方,显然与专指仲景方的经方不同。

晋唐时期,《伤寒杂病论》还只是些手抄秘本在民间相传,影响不大。

直到宋代官方组织林亿等人校正刊行,其后《伤寒论》又经金·成无已注解,才使它得以盛行。

由于它本身实用价值大,倍受医家的欢迎,对仲景其人亦十分崇敬。

如刘河间说:“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

于是便形成了推祟《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善用仲景方的经方派。

唐代开始,搜集整理经验方的风气很盛,《圣济总录》《普济方》《外台秘要》相继推出。

到了宋代,官方组织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尤为盛行,至金元四大家学说兴起,新的医学流派得以形成,这就是时方派。

由上可知,在汉代所记载的经方,乃指当时所总结的汉以前的经验方,宋代以来的所谓经方,实指仲景方而言,与之相对应的时方,则指仲景以外的方。

二、《伤寒论》方的特色仲景方对中医方药影响极大,宋·林亿校正《伤寒论》刊行50多年后初刻的《本草衍义》就在序言中推祟仲景用药法,所选医案大多应用仲景方。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大量引用《伤寒论》的内容。

宋以后无不以仲景方作为骨干方。

仲景方的特色介绍于下:(一)药精效宏,配伍严谨选药精良,配伍严明是仲景制方两大特点。

在选药方面,药味偏少,用量有度。

浅谈《伤寒论》内科危急症遣方用药

浅谈《伤寒论》内科危急症遣方用药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 主之。”可有“大汗出”、“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 状,颇似现代医学之休克,此乃少阴阳衰至极,阴寒内 盛,以致阳亡阴衰液竭之危象,现代医学认为是组织灌 注不足,重要内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所致之表现,故 治以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回阳救逆。中药药理 学证明四逆汤类方具有加强心功能,改善末梢循环,升 压和改善微循环管流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障 碍等效应。四逆汤被广泛运用于心源性休克,心肌梗 死,中毒性休克,出血性休克,中毒性菌痢,肺心病休 克,肺炎休克,高热休克,肠伤寒伴发肠出血休克,高血 压病伴急性胃肠炎休克,冠心病休克,血管闭塞性脉管 炎以及风心病,心源性动脉栓塞等休克,胆石症急性发 作性休克…。
1急性热病
此证的治疗,《伤寒论》有清热,攻下,解表,和解之法。 属于热毒炽盛者,以高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主证, 一派实热之象,表里俱热,无恶寒恶风表现,与白虎汤 化裁,以清热泻火解毒;热结于里,阳明腑实者,选承气 汤类、大黄硝石汤、栀子汤等攻下泻热;以表证为主者, 需选桂枝汤、麻黄汤类化裁,以解表泻热;邪在半表半 里者。证见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心烦喜呕等少阳证,与小柴胡汤和解退热。
4胸痹(心痛)
《伤寒论》不仅在急性热病、休克、急性腹痛、血 证、胸痹(心痛)等内科危急重症开后世先河,还在喘 息、黄疸、痛证等方面有所建树,对津液内竭所致大便 难,首创直肠给药,兹不一一赘述。我们在继承前人经 验的同时要开拓创新,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医学,为国 人的健康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申惠鹏,吴慧娟.张仲景内科急症证治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696・
光明中医2010年4月第25卷第4期
CJGMCM

运用《伤寒论》深入学习的理法方药

运用《伤寒论》深入学习的理法方药

运用《伤寒论》深入学习的理法方药《伤寒论》是张仲景从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而来的,所以论中所述各种病证大都在临床上得到印证,有的病例从病因、病位、病机到脉证表现都甚切合原原文内容;有的虽病因、病程与原文不一致,但病机证候却与原条文有所述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与原条文相对照,据其脉证表现分析其属于某经的某种证候,然后依据原文所提出的治法方药放胆用之,坚信勿疑,多可获预期良效。

例如我们在临证中可遇到比典型的太阳病桂枝汤证、麻黄汤证、麻杏石甘汤证、小青龙汤证、半夏泻心汤证;阳明病的白虎汤证、三承气汤证;少阳病的小柴胡汤证;太阳病的理中汤证;少阳病的四逆汤证、黄连阿胶汤证;厥阴病的当归四逆汤证、四逆散证等。

只要辨证确当,投予相应的经方,往往屡用屡效。

我们还可以从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后世有关医家得到这临床验案。

病情复杂或不典型时,应注重抓住主证的辨别与对照: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往往繁简不一,差另万千,其与《伤寒论》所述各经的典型证候完全符合者有之,不完全符合者亦不少。

遇此情况,我们在诊治时应注重于抓主证候的辨别与对照,只要其主证与论中有关证候的相符,则就可作出相应的诊断,在治疗大法上即可相同。

所谓主证即是指一组能够反映和代表某证候病情病机的证状及脉舌,不能仅是一个单一的证状。

在这方面张仲景他本人也早有体会和认识,如《伤寒论》103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释具。

”就是针对这种临床实际情况提出的。

据编者体会,此条告诉我们在诊断少阳病时不一定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等完全具备,而只要有口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喜呕等主证之一,再加之脉弦就可用小柴胡汤施治。

通过对《伤寒论》原条文的仔细分析归纳,可以发现其他一些证候亦各有其主证,如太阳中风证的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伤寒证的恶寒、体痛、无汗、脉浮;阳明府证的腹满、便秘、溏垢、潮热、偶然汗出;少阴寒化证的脉躲细,但欲寐,手足厥冷等。

谈伤寒(四):经方用对效如桴鼓

谈伤寒(四):经方用对效如桴鼓

谈伤寒(四):经方用对效如桴鼓谈伤寒(四):经方用对效如桴鼓提醒:如果留心之前文章,我提到了感冒的六经传变,舅舅几次跟我阐述过,感冒病邪传变其中最可怕的是病邪传导到心脏引起的心脏病,或者传导到肾脏引起的肾炎,往往被西医过分治疗,还定义为遗传病什么的,搞到开刀或者透析,实在是可惜的很。

所以感冒初起,一定要把病邪透发出去,半天或者一天之内是最佳治病期间,不可忽视,因为谁也不能准确判断病邪不会传变到心或者肾。

别小看姜葱红糖水,一个小方子用对,能解决大问题,销隐患于初期。

下面就说说笔者的亲身治病学医过程。

痰饮成形十几年之前,笔者有个小小的问题,一直不懂不当回事。

每年的春天或者秋天,当只穿春秋衣时,外套敞开久了,被风吹久后,胃脘部位(肚脐眼上面巴掌大的地方)就容易咕噜咕噜肠鸣,不久后矢气(放屁),不过并不频繁,只是偶尔偶尔。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症逐渐明显,但没到难受时,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小病时人大都不介意,慢性病渐渐量变到质变酿成大病、癌症后被动开刀,把辛苦一生的积蓄投到医院里面,即便买了大病保险又如何了,病能治好吗,不受大罪吗,等到年老时财力精力身体都无力时,那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老人感受才最真切,看看那些医院里的大病老人无助的眼神,希望看过我文章的人多些思考吧!)六年前,大热的天气,每天上完班忙着一个投资的会所的装修工作,员工不懂偶尔买来冰水,他们都习惯了喝冰的,口渴的我被动小口喝点,疝气治愈后很少吃冰的瓜果冷饮,但还是间或喝些掺着的冰啤酒,口欲能控制是人控制自己的标志,当时还是控制不住,只是收敛。

加上那大半年心情很不好,情绪是个健康的大敌。

多种因素交错,到了9月份的时候,脾胃开始严重不舒服。

给舅舅打了电话,舅舅让我吃了附子理中丸,痛感减轻,但胃脘部分越来越怕凉。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脾胃更加的难受,最厉害的时候,不光胃痛,有一段喝个粥,出一身大汗,得换一套衣服。

我知道问题很严重了,之前长期艾灸,也是想解决这个问题(艾灸的问题以后谈,现如今流行的艾灸对抚阳大有裨益,但对治病不可完全依靠,商业流行的目的夸大了艾灸的效用,我艾灸了十几年了,是有相当的发言权的),那一段艾灸已经不能缓解疼痛,甚至更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