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工程课件(汇总).ppt

合集下载

代谢工程导读ppt课件

代谢工程导读ppt课件

也有人这样给代谢工程下定 义: 经过运用 DNA 重组和分子生物 学技术,对代谢途径进展修饰和 〔或〕引进缺失,从而改动细胞 的新陈代谢作用和〔或〕细胞特 性的生物工程的分支。这样的定 义虽然强调了代谢工程目的确实 切性,但仍不能包容代谢工程的 工程分析方面的内容,仍不能做 到 “分析〞和“综合〞的有机结 合。
也就是说先要找到要进展修饰或要引进的目的生化反响一旦找准了目的就用已建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去扩增去抑制或删除去传送相应的基因或酶或者解除对相应的基因或酶调理而广义的dna重组只是常规地运用于不同步骤中以便于到达这些目的
代谢工程导读
研讨代谢工程的就是为了
能准确地处置好微生物细胞本 身的利益与人类对微生物细胞 提出的要求之间的对立与一致 的关系。
因此,代谢工程运用来自
复原论者的大量的信息和研讨 技术,来进展设计和综合。而 关于整个体系的运转形状的察 看〔工程数据采集〕,对于进 一步的合理的分析来说,又是 最好的指点。
代谢工程让人们把留
意力转向代谢网络的整个 体系而不是其组成部分。 这个转向阐明基因工程已 在总结阅历和教训中走向 成熟。
代谢工程把发酵工程的两 个关键的组成部分菌种和发 酵工艺控制凝聚在一同,这 正是发酵原理的根本立场。 在发酵工业的历史上菌种和 发酵工艺控制的分开,促进 了发酵消费的工业化,也束 缚了高精度发酵工程的开展。 代谢工程使发酵工程返朴归 真,代谢工程是强化了生物
5 代谢工程的运用
① 提高目的产物的产量及其对主 要原料的转化率,② 扩展细胞可 利用基质〔原料〕的范围,③ 扩 展细胞生物合成的范围,④ 改善 工业消费中细胞的形状和生理性 能,⑤调整细胞合成、分泌不同 代谢产物的产量分布,
⑥ 研讨和完善微生物代谢及代 谢调理的知识,⑦ 生物制药方 面的运用,⑧ 环境净化方面的 运用,⑨ 酶制剂、微生物多肽 制品的进一步开发,⑩ 用微生 物消费动植物异源蛋白。

代谢工程(幻灯片)

代谢工程(幻灯片)
30
(2)扩展代谢途径 在宿主菌中克隆和表达特定外源基因, 从而延伸代谢途径,以生产新的代谢产物 和提高产率。扩展代谢途径还可使宿主菌 能够利用自身的酶或酶系消耗原来不消耗 的底物。 (3)转移或构建新的代谢途 通过转移代谢途径、构建新的代谢途 径等方法来实现。
31
三、代谢工程发展趋势
传统的代谢工程是以代谢网络理论为 基础,以代谢分析和代谢改造为主要手段。 代谢途径的复杂性给检测分析带来不少麻 年代末兴起的逆世纪烦,在某种程度上阻 碍了它的应用。 逆代谢工程
19
细胞对于基质的吸收与产物的释放模型 及分析也是代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物质转运过程的生化基础(如转运 蛋白机制、转运动力学、载体介导转运 中的能量偶连以及细胞转运活性的调节 等)、研究方法、过程控制(如生物工艺过 程中营养和吸收的关系、生物工艺过程 中产物的分泌控制、干扰代谢流的结合 以及转运过程的建模)等。
23
(2)基因操作 利用代谢工程战略修饰改造细胞代谢网络 的核心是在分子水平对基因簇进行遗传操作, 其中最典型的形式包括对靶基因或基因簇的克 隆、表达、修饰、敲除、调控、构建特殊的基 因转移系统以及重组基因在目的细胞染色体上 的稳定整合。 在代谢工程的一些应用实例中,代谢流的 控制和分析也可绕过基因操作,直接通过发酵 和细胞培养的工艺和过程参数控制提高细胞代 谢流,并强制使代谢流流向期望的目标产物。
26
(2) 分析技术 在获得大量生化反应基本数据的基 础上,采用化学计量学、分子反应动力学 和化学 程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先进的计算 机技术,可以进一步阐明细胞代谢网络的 动态特征与控制机理,以确定代谢改造的 思路。这些分析手段包括能准确测定细胞 内代谢网络流的稳态法、展示代谢流控制 过程的扰动法、简化复杂代等提出的的组 合法以及代谢网络优化技术等。

代谢调节与发酵工程ppt课件

代谢调节与发酵工程ppt课件
要想控制发酵,使其按人的意志转 移,目前还不能完全办到。 因影响发酵的因素实在太多。 有些因素还是未知的,且其主要影 响因素也会变化。
发酵条件的影响及其控制
因此了解发酵工艺条件对过程的影 响和掌握菌的生理代谢和过程变化 的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和生产。
发酵条件的影响及其控制
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水平取决于生产菌种 的特性和发酵条件(包括培养基)。为此, 了解生产菌种与环境条件,如培养基、 罐温、pH、氧的供需等的相互作用,菌 的生长生理,代谢规律和产物合成的代 谢调控机制将会使发酵的控制从感性到 理性认识的转化。
代谢工程
• 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又 称途径工程,是由美国学者 Bailey J E (1991)首先提出[8]。他把代谢工程定义为, 用重组 DNA 技术操纵细胞的酶运输和调 节 功 能 来 改 进 细 胞 的 活 性 。 Stephanopoulos等认为,代谢工程是一种 提高菌体生物量或代谢物产量的理性化 方法。
代谢工程
• 代谢工程的要素是将分析方法运用 于与物流的定量化,用分子生物技 术来控制物流以实现所需的遗传改 造。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调节
• 次级代谢产物是某些微生物在生命 循环的某一个阶段产生的物质,它 们一般是在产生菌生长中止后合成 的。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有抗 生素、毒素、色素和生物碱等。
微生物次级代谢的特征
• 次级代谢产物一般不在产生菌的生长期 产生,而在随后的生产期形成。 • 种类繁多,含有不寻常的化学键,如氨 基糖、苯醌、香豆素、环氧化合物、麦 角生物碱、吲哚衍生物、吩嗪、吡咯、 喹啉、萜烯、四环类抗生素等。 • 一种菌可以产生结构相近的一簇抗生素。 例如,产黄青霉能产生至少10个具有不 同特性的青霉素。

[新版]代谢工程课件.ppt

[新版]代谢工程课件.ppt
举例: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 等。
特征:
不同的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基本相同; 初级代谢产物合成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与菌体的生长呈平行关系。
优选文档
7
次级代谢产物
定义: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 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 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举例:抗生物、毒素、激素、色素等。 特征:
优选文档
2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代谢类型:
主要依赖两种代谢途径: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优选文档
3
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
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 (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或称还原当量, 一般用[H]来表示)的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从环境中吸收的各种碳源、 氮源等物质降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和小分 子中间体。
第三章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代谢工程
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的自我调节 第二节 代谢调控 第三节 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调控机制 第四节 代谢工程
优选文档
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微生物自身代谢 和次级代谢的机理、有关概念及代谢调 控,了解代谢工程设计的方向。
【教学重点与难点】微生物自身代谢和次 级代谢的机理、有关概念及代谢调控。
反馈抑制的情况较为复杂。
为避免在一个分支上的产物过多时不致 同时影响另一分支上产物的供应,微生 物已发展出多种调节方式。
优选文档
19
(1)同功酶调节
同功酶是指能催化相同的生化反应,但酶 蛋白分子结构有差异的一类酶,它们虽同 存于一个个体或同一组织中,但在生理、 免疫和理化特性上却存在着差别。
同功酶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代谢调节。
不同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不同;

代谢工程课件PPT课件

代谢工程课件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4
图:大肠杆菌代谢过程的抑制剂和激活剂
精选PPT课件
15
(一)酶活性的激活
常见的酶活性的激活是前体激活,多发 生在分支代谢途径,即代谢途径中的后 面的反应可被较前面的一种代谢中间产 物所促进。 如:粗糙脉胞酶的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活 性受到柠檬酸的激活。
精选PPT课件
16
(二)酶活性的抑制
酶分子水平调节, 调节酶活性
相同 细胞内两种方式同时存在,密切配合,高效、准

确控制代谢的正常进行。
精选PPT课件
40
三、能荷的调节
能荷指细胞中ATP、ADP、AMP系统中可供利用的 高能磷酸键的量度。
能荷调节(或称腺苷酸调节):指细胞通过改 变ATP、ADP、AMP三者的比例来调节其代谢活动。
精选PPT课件
37
精选PPT课件
38
(2)分解代谢产物阻遏
定义:指细胞内同时有两种分解底物(碳源或氮源) 或其分解产物存在时,被菌体迅速利用的那种分解 底物会阻遏利用慢的底物的有关酶合成的现象。
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并非由于快速利用的碳源 本身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通过碳源(或氮源等) 在其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代谢物所引起的阻遏 作用。
精选PPT课件
21
(2)协同反馈抑制:
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 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的一种反馈调节方 式。
如: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天冬氨族氨基酸时,天冬 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
精选PPT课件
22
(3)累积反馈抑制: 催化分支合成途径第一 步反应的酶有几种末端产物抑制物,但每一种 如过量,按一定百分率单独抑制共同途径中的 第一个酶活性,总的抑制效果是累加的,各末 端产物所起的抑制作用互不影响,只影响这个

《代谢工程》课件

《代谢工程》课件
代谢工程PPT课件
代谢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通过对微生物、动植物和细胞的基因、代 谢及代谢物的分析,设计高效合成代谢通路,以达到所需的代谢产物。本次 PPT将介绍代谢工程的应用场景、发展历程、工具、调控和优化、应用以及 未来挑战等内容。
代谢通路的分析
构成和运作
代谢通路是由一系列化学反应 组成的,负责产生细胞所需的 能量和化学物质,并维持正常 的代谢活动。了解其组成和运 作方式,有助于制造更高产和 更理想的化合物。
代谢调控和优化
调控的重要性
了解代谢通路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微生物代谢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产量和纯度,优化代谢通路 的构建结果。
优化的策略和方法
包括调节基因表达、代谢物浓度或添加外源物质等多种策略和技术,帮助提高代谢产物的产 量和质量。
实例分析:代谢通路的优化案例
如利用代谢通路工程提高盐酸紫杉醇的产量和质量,使得该化合物的生产与应用在医药领域 中得到了Biblioteka 泛的应用。代谢工程的挑战和机遇
1 挑战
代谢通路的调控、代谢物检测的精准测定、代谢工程和产业化生产的时间和成本。
2 机遇和发展趋势
通过合成代谢和基因组编写等技术,可以实现微生物的全新合成,同时伴随良好的规范 管理以及营销技巧,能够为使用者带来更多实际的应用效果。
3 作用与意义
代谢工程在新药研发、微生物生产等重要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为我国相关 产业的进步和人民健康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变异和进化
代谢通路具有很高的变异和进 化能力,其表现为同一菌种或 种间的表型差异。了解代谢通 路的变异和进化,有助于更好 地设计合成代谢通路,生产更 多、更为理想的化合物。
特点和研究对象
代谢通路是生物体内最活跃的 部分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反应 复杂,条件严格,需要满足严 谨的反应平衡。了解代谢通路 的特点和研究对象,有助于更 好地参与代谢工程的实践。

代谢工程ppt课件

代谢工程ppt课件
代谢调控最普遍的方式是酶活性的调理 代谢工程是要经过改动分支点的通量分配来提高产

通量控制系数确实定方法
直接法 间接法 经过瞬变代谢物的丈量 根据动力学控制系数
利用代谢网络模型的在线形状预测和 控制
不同溶解氧条件下代谢网络模型对谷氨酸浓度的预测性能
代谢工程是指在全面了解细胞代谢网络及其调控机 制的根底上,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改动细胞代谢系统 的关键途径或引入新的反响,从而定向改良产物的 生成或者是合成新产品。
代谢工程建立在多学科根底之上,也需求不同角度 的结合研讨。
代谢工程的组成:一是研讨生物代谢途径的控制战 略;二是经过生物加工技术在生物体上实现代谢设 计战略。
μ
细胞
2 代谢流平衡模型
在黑箱模型的根底上结合代谢网络图,便提出 了代谢流平衡模型。根据代谢途径中各反响的计量 关系以及实验的某些底物、产物的通量及细胞组成 等确定整个代谢网络的通量分布。
要得到正确的通量分布,必需清楚地了解细胞 内代谢途径,尤其是各个分支点。短少某一重要的 分支或添加某一根本不存在的分支,都能够使求得 的通量分布有很大变化。
常规与非常规运用
弱刚性节点:是指介于前两者之间,由该节点流向 各分支的代谢流中有一个是占主导位置的,其酶活 较高或对节点代谢的亲和力较大,且无反响抑制, 经过减弱主导分支的酶量或酶活可添加产物的产率。
柔性及弱刚性节点是代谢设计的主要对象
假设代谢网络中各节点同等重要,即对产物的产量 具有相近的影响,那么这类代谢网络称为依赖型代 谢网络。依赖型代谢网络的存在会给代谢工程的实 施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代谢工程设计中,主要有改动代谢流、扩展代谢 途径和构建新的代谢途径三种。
改动代谢途径
改动代谢途径是指改动分支代谢途径的流向,阻断 其他代谢产物的合成,以到达提高目的产物的目的。

代谢及代谢途径PPT课件

代谢及代谢途径PPT课件
是糖酵解的限速步骤!
糖酵解第二次引发反应 有大的自由能降低,受到高度的调控
20
21
反应4: 醛缩酶
C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被切成 2 C3
22
23
反应5: 磷酸丙糖异构酶
磷酸二羟丙酮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
24
25
糖酵解-第二个阶段的反应
产生4 ATP
导致糖酵解净产生2ATP
涉及两个高能磷酸化合物
缺氧与缺氧诱导的转录因子
41
甘油和其它单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
42
43
44
糖异生
泛指细胞内由乳酸或其它非糖物质 净合成葡萄糖的过程。它主要发生 在动物的肝脏(80%)和肾脏(20 %),是动物细胞自身合成葡萄糖 的唯一手段。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也 可以进行糖异生。
45
46
糖异生与糖酵解途径的比较
有机物 (葡萄糖)
实例 绿色植物、藻类、 蓝细菌、光合细菌 固氮菌、氢细菌、 硫细菌和铁细菌
非硫紫细菌
动物、大多数 微生物
8
代谢中的能量考虑
细胞需要持续不断的能量供应 NADH, NADPH和 ATP ATP – 通用的能量货币 NADPH – 生物还原剂
9
糖酵解
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 位于细胞液 共有十步反应组成——在所有的细
丙酮酸脱氢酶系
三羧酸循环 异柠檬酸脱氢酶(NADH)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NADH) 琥珀酰-CoA合成酶 琥珀酸脱氢酶(FADH2) 苹果酸脱氢酶(NADH)
总ATP量
消耗ATP 消耗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氧化磷酸化酸化 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代谢PPT演示课件

代谢PPT演示课件
和FADH2是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才将氢交给分子氧生成水。因此,从化学过6程看, 有氧呼吸应该是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三段的总和。
3.葡萄糖彻底氧化的总结算:
糖酵解作用:(在胞浆中进行) 葡萄糖 丙酮酸:净得2分子ATP,2分子NADH
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在线粒体中进行) 丙酮酸 乙酰–CoA:2分子NADH 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
此种脱氨基并不占主导地位
17
2.转氨基作用:
一种α -氨基酸的氨基 可以转移到α-酮酸上,从 而生成相应的一分子α-酮 酸和一分子α-氨基酸。
因此转氨基作用一方面 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开始 步骤,另一方面也是非必 需氨基酸合成代谢的重要 步骤。
α-酮戊二酸ຫໍສະໝຸດ 谷氨酸大多数转氨酶都需要α-酮戊二酸作为氨基的受体,这就意 味着许多氨基酸的氨基,通过转氨作用转化为谷氨酸,再经L -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导致了氨基酸的氧化分解。
粒体中进行。乙醛酸循环:只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是将乙酰-
COA转变为乙酰乙酸从而进入柠檬酸循环。催化此循环的酶存在于线
粒体和乙醛酸循环体中,特别是只存在于乙醛酸循环体中的两种酶。
乙醛酸循环对种子的发育至关重要。在种子中,很多能量是以三酰甘
油的形式贮存。当种子发芽时,脂肪分解形成的乙酰-COA通过乙醛
酸循环形成草酰乙酸可转换成糖,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和代谢
中间物的前体。脂肪酸合成: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在胞浆中进行,在线
粒体和微粒体中也能进行。胞浆中含脂肪酸合成的重要体系,可从头
合成。线粒体中可进行与脂肪酸β-氧化相似的逆向过程,使得一些脂
肪酸碳链加长。酮体合成:主要在肝脏线粒体中进行。
24
(10年联赛)11.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 终产物是以下哪一种? (1分)

代谢调节与代谢工程PPT课件

代谢调节与代谢工程PPT课件
的合成量和调节现成酶分子的催化活力。
第5页/共52页
调节方法
共价修饰
1. 定义:蛋白质分子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氨基酸残基与一 化学基团共价连接或者解开,使其活性改变的作用。
2. 化学基团:磷酸基、甲基、乙基、腺苷酰基。 蛋白质的共价部位:氨基酸残基上的羟基。
3. 分类:可逆、不可逆。
第6页/共52页
1、 可逆共价修饰
因此,微生物的代谢是受高度调节的。
微生物代谢高度调节证据: 所有大分子单体(前体,如氨基酸)的合成速率同大分子(如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协调一致,不会浪费能量去合成那些它们用不着的东西; 任何一种单体的合成,如能从外源获得并能进入细胞内,单体的合成自动中止, 参与这些单体生成的酶的合成也会停止; 只有在某些有机基质(如乳糖)存在时,才会合成异化这些基质的酶; 存在两种有机基质,微生物会先合成那些能异化、更易利用的基质的酶,待易 利用的基质耗竭,才开始诱导分解较难利用的基质的酶; 养分影响生长速率,从而相应改变细胞大分子的组成(如RNA的含量)。
第15页/共52页
第16页/共52页
• 若是由于某种原因,调节基因或者操纵基因发生突变 后,阻遏物失去同操纵基因结合的能力或者使突变后 的操纵基因失去对阻遏物的亲和力。此时即使没有诱 导物,RNA聚合酶也能转录。
• 这种突变称为组成性突变。
第17页/共52页
组成型突变株的获 得
1. 在诱导物(低浓度)为限制性基质的恒化 器中筛选
微生物代谢调节
微生物代谢的特点: 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代谢调节系统,
以保证各种代谢活动经济而高效地进行。 微生物代谢的生化反应通常是十分复杂而迅速,需要非常协调的进
行。 微生物具有快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启动或关闭相关代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

人体的新陈代谢ppt课件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它为细胞的生长、发育、修复提供了能 量,同时维持了内环境的稳态,保证了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新陈代谢的类型
01
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是指将简单的物质合 成复杂物质的过程,如蛋白质
、脂肪、糖类的合成。
02
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是指将复杂的物质分 解为简单物质的过程,如蛋白
质、脂肪、糖类的分解。
水果。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
01
02
03
口腔消化
胃部消化
小肠吸收
在口腔中,碳水化合物被唾液中的淀粉酶 分解为麦芽糖。
在胃中,麦芽糖进一步被分解为单糖,但 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在到达胃部时已经被口 腔消化。
被分解的单糖通过小肠壁被吸收到血液中 ,供给身体能量。
糖异生与糖酵解的平衡
01
02
03
糖异生
由非碳水化合物生成葡萄 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 脏和肾脏。
脂肪的代谢过程
脂肪的分解代谢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脂肪酸会被分 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 能量。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 粒体中。
脂肪的合成代谢
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脂肪酸会被合 成甘油三酯,储存在细胞中。这个过 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胞液中。
04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种类与来源
动物性蛋白质
主要来源于肉类、鱼类、 禽类、乳制品和蛋类等, 其中肉类和鱼类是优质蛋 白质的良好来源。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通过影 响酶的活性来调节新陈代谢。
营养调节
营养物质的摄入量、种类和比例可以影 响新陈代谢,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 肌肉分解。
02
碳水化合物代谢
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与来源

微生物代谢工程ppt课件

微生物代谢工程ppt课件


在生物工程中通常是以生物细胞为反应器, 利用其固有的代谢网络来合成所需的产物。 由于遗传背景的限制,细胞固有的代谢网 络常常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促使人 们进一步了解代谢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通 过重组DNA技术来重新设计代谢途径,调 整代谢网络,改造细胞原有特性以符合人 类需要。
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
扩展代谢途径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引入外源基因(簇)等,使原 有代谢途径进一步向前或向后延伸,从而可利用 新的原料用于合成目标产物或产生新的末端代谢 产物。
构建新的代谢途径


构建新的代谢途径一般指引入外源基因(簇)来 改造和修饰代谢网络,使细胞从不能合成某种代 谢产物转变为能合成此代谢产物。 常用手段: (1)转移代谢途径,即将多个特定代谢途径中 的相关基因簇转移到无这些基因的菌株中,从而 达到使其能合成新的目标产物的目的; (2)将无关的代谢途径相连,形成新的代谢途 径,从而合成新的目标产物。
UDPGAL r25 U D P G A LA r26 p o ly G A L A N A D H (N A D P H ) + O2 ADP r35(r36)
r24
UDPG r23 G 1P r22
G LC r1 G 6P r2 F 6P r3 G A 3P r4 r20
r16 r21
r18 X 5P


代谢工程的本质

应用重组DNA技术对细胞的酶反应、物质 运输及调控功能进行遗传操作,从而改良 细胞功能的技术。
代谢工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生物合成相关代谢调控和代谢网络理论 代谢流的定量分析 代谢网络的重新设计 中心代谢作用机理及相关代谢分析; 基因操作

代谢工程概述课件

代谢工程概述课件

学习交流PPT
18
3、研究生物合成机制的常用方法 (1)刺激实验法 (2)同位素示踪法 (3)洗涤菌丝悬浮法 (4)无细胞抽提法 (5)遗传特性诱变法
学习交流PPT
19
• 刺激实验法: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可能是 前体的物质,观察该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被利用 情况与促进目的产物生成的效果。
• 洗涤菌丝法(或称静息细胞法):取不同生长阶 段的菌丝,先洗去沾染的原培养基成分及代谢产 物,然后将菌丝悬浮于人工培养系统内,在一定 条件下继续观察被试验的化合物对菌体代谢和对 产物合成的影响。
学习交流PPT
23
• 3、数学及计算机工具:研究代谢工程不仅需要遗 传学知识,而且需要对寄主菌的生化代谢途径和 生理学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将DNA数据库的信息 应用于代谢工程并开发出适合的软件系统是十分 必要的,Karp等构建了981个生命体化合物数据库, 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已在实验的基础
代谢工程
( Metabolic Engineering )
学习交流PPT
1
第一节 代谢工程概述
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主要包括:
• 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 • 细胞工程 (Cell Engineering) • 发酵工程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 酶工程 (Enzyme Engineering)
• (1)1988年MacQuitty指出,微生物途径工程 (Microbial Pathway engineering)是利用DNA重 组技术修饰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生物体非固有 的代谢途径),提高特定代谢物的产量。
• ( 2 ) 1991 年 Bailey 将 代 谢 工 程 (Metabolic engineering)定义为:利用DNA重组技术优化细 胞的酶活、转运和调控功能,提高细胞活力。

课件-5代谢工程

课件-5代谢工程

微生物技术应用——代谢工程 微生物技术应用——代谢工程
1 半个多世纪微生物生理与育种知识的累积
尽管在所有的菌种改良方案中都有某种定 向的含义, 传统的诱变是随机的 向的含义,但传统的诱变是随机的。“定向” 定向” 与随机诱变没有直接关系。 与随机诱变没有直接关系。 没有直接关系 但我们早就根据 但我们早就根据随机诱变后从突变株中筛 得的高产突变株遗传标记, 得的高产突变株遗传标记,及这些突变株的优 突变株遗传标记 良性质的实验结果, 推测代谢途径及其控制 及其 良性质的实验结果,来推测代谢途径及其控制 的机制。 的机制。
5.生化反应途径和代谢途径 5.生化反应途径和代谢途径
一系列按序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构成生化反应途径;若这条途径在活 构成生化反应途径;若这条途径在活 细胞里运行,则为代谢途径。 细胞里运行,则为代谢途径。
6.生化反应网络和代谢网络 6.生化反应网络和代谢网络
生化反应途径按生物化学规律 汇成生化反应网络;代谢途径与跨 汇成生化反应网络; 膜输送系统按代谢规律汇成(物质) 膜输送系统按代谢规律汇成(物质) 代谢网络。 代谢网络。
2.细胞能量转换机构的组成 2.细胞能量转换机构的组成
微生物细胞的能量转换机构包括: 微生物细胞的能量转换机构包括:需 要代谢能来激活的代谢途径的有关的酶和 要代谢能来激活的代谢途径的有关的酶和 这些酶的辅酶、原核微生物的细胞质膜和 这些酶的辅酶、原核微生物的细胞质膜和 细胞质膜 真核微生物线粒体的内膜, 真核微生物线粒体的内膜,以及这些膜上 线粒体的内膜 电子传递链和ATP酶 的电子传递链和ATP酶,还有在能量代谢 载体系统。 和主动输送中起辅助作用的有关载体系统 和主动输送中起辅助作用的有关载体系统。
二、代谢工程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二)代谢工程要解决的问题 (三)代谢工程的研究对象、目标与依据 代谢工程的研究对象、 (四)代谢工程的实质 (五)代谢工程理论涉及的内容

代谢工程概述-PPT

代谢工程概述-PPT

• 现代生物技术在化工、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 工食品、能源和环境等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可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型产业的形成,对人 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转化成产品的重要 环节。
• 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代谢工程发展迅速,被视为
继传统的蛋白质多肽单基因表达(第一代基因工 程)、基因定向突变(第二代基因工程)之后的
4)胞内代谢物 是细胞内其他化合物,包括不同 代谢途径的中间代谢物和用于大分子合成的结构 单元等。
离心途径
碳架物质从向心板块注入中心板块时所流经的代谢途径统称向心途径。在工业
发酵生产中,培养器中的微生物细胞的代谢是分步进行的。胞外营养物质(一 般要经胞外酶降解后)从培养介质跨膜进入细胞,(一般要)经过“向心途径” 、“中心途径”和“离心途径”等连续的代谢途径的代谢,才能在胞内生成目 的产物,最后,目的产物跨过细胞质膜排出细胞回到培养介质中。
• ( 8 ) 1999 年 Koffasl 将 代 谢 工 程 (Metabolic Engineering)定义: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系统分析 代谢途径,设计合理的遗传修饰战略从而优化细 胞生物学特性。
• 代谢工程较系统的定义
应用重组DNA技术和应用分析生物学相关的遗传 学手段进行有精确目标的遗传操作,改变酶的功 能或输送体系的功能,甚至产能系统的功能,以 改进细胞某些方面的代谢活性的整套操作工作 (包括代谢分析、代谢设计、遗传操作、目的代 谢活性的实现)。 简而言之,代谢工程是生物化学反应代谢网络有 目的的修饰。
• 代谢工程的理论首先由Jay Bailey于1991年 在“Science”杂志上论述了代谢工程的应 用、潜力和设计。
• 同年,Greg Stephanopoulos和Joseph Vallino 在“Science”杂志上论述了有关“过量生 产代谢产物时的代谢工程”、“代谢网络 的刚性、代谢流的分配、关键分叉点及速 度限制步骤”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不同;
次级代谢产物的通常在菌体的生长后期合成,发酵分 两个阶段进行,即营养增殖期和生产期。
在多数情况下,增加前体是有效的
.,
8
两种代谢产物的不同:
1、次级代谢通常在生长后期合成。不是微生 物生长所必需的,不参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次级代谢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很敏感,其产 物的合成往往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停止。
.,
2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代谢类型:
主要依赖两种代谢途径: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
3
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
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 (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或称还原当量, 一般用[H]来表示)的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从环境中吸收的各种碳源、 氮源等物质降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和小分 子中间体。
第三章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代谢工程
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的自我调节 第二节 代谢调控 第三节 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调控机制 第四节 代谢工程
.,
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微生物自身代谢 和次级代谢的机理、有关概念及代谢调 控,了解代谢工程设计的方向。
【教学重点与难点】微生物自身代谢和次 级代谢的机理、有关概念及代谢调控。
3、不同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有很大区别。 基于菌种的特异性
4、催化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某些酶专一性不 强。
.,
9
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的自我调节
微生物有着一整套可塑性极强和极精确的代谢 调节系统,以保证上千种酶能正确无误、有条 不紊地进行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
.,
10
微生物细胞的代谢调节方式很多,例如可调节 营养物质透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的能力,通过 酶的定位以限制它与相应底物的接近,以及调 节代谢流等。
.,
14
图:大肠杆菌代谢过程的抑制剂和激活剂
.,
15
(一)酶活性的激活
常见的酶活性的激活是前体激活,多发 生在分支代谢途径,即代谢途径中的后 面的反应可被较前面的一种代谢中间产 物所促进。 如:粗糙脉胞酶的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活 性受到柠檬酸的激活。
.,
16
(二)酶活性的抑制
酶活性的抑制包括: 竞争性抑制 反馈抑制
.,
20
在一个分支代谢途径中,如果在分支点以前的 一个较早的反应是由几个同功酶所催化时,则 分支代谢的几个最终产物往往分别对这几个同
功酶发生抑制作用。
如:大肠杆菌天冬氨族氨基酸合成途径中,有三个同 工酶天冬氨酸激酶ⅠⅡ Ⅲ分别受赖氨酸、苏氨酸、硫 氨酸反馈调节
.,
21
(2)协同反馈抑Biblioteka :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 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的一种反馈调节方 式。
包括:中心途径如TCA、EMP、HMP及外围途径 (指碳源、氮源通过分解进入中心途径)
.,
4
合成代谢
与分解代谢正好相反,指在合成代谢酶系的催 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H]形 式的还原力一起合成复杂的大分子的过程。或 利用分解代谢的能量和中间体合成氨基酸、核 酸等单体物质及蛋白质、多糖等多聚物。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 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正常微生物的小分子物质的合成和降解是自身 调节。
.,
5
研究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意义
十分重要,在工业上可通过对微生物的 代谢途径加以控制来满足生产的需要。
如:谷氨酸发酵菌种:
.,
6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分为:
1. 初级代谢产物
定义: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 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反馈抑制:指反应途径中某些中间产物或末端产物 对该途径中前面反应的影响。
凡是反映加速地称为正反馈; 凡是反应减速的称为负反馈。 末端产物的反馈抑制普遍存在于合成途径中。 反馈抑制:直链式
分支代谢途径:两种以上的末端产物
.,
17
反馈抑制的类型
1.直线式代谢途径中的反馈抑制
.,
18
2.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反馈抑制。
.,
12
一、酶活性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 指在酶分子水平上的一种代谢调节,
它是通过改变现成的酶分子活性来调节新 陈代谢的速率。
酶活性的抑制 激活
是微生物代谢中存在的两种矛盾的过程。
.,
13
酶活性的激活系指在分解代谢途径中,后面的 反应可被较前面的中间产物所促进。
酶活性的抑制主要是反馈抑制,它主要表现在 某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即终产物)过量时, 这个产物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径中第一个酶 的活性,促使整个反应过程减慢或停止,从而 避免了末端产物的过多累积。
如: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天冬氨族氨基酸时,天冬 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
.,
22
(3)累积反馈抑制: 催化分支合成途径第一 步反应的酶有几种末端产物抑制物,但每一种 如过量,按一定百分率单独抑制共同途径中的 第一个酶活性,总的抑制效果是累加的,各末 端产物所起的抑制作用互不影响,只影响这个
反馈抑制的情况较为复杂。
为避免在一个分支上的产物过多时不致 同时影响另一分支上产物的供应,微生 物已发展出多种调节方式。
.,
19
(1)同功酶调节
同功酶是指能催化相同的生化反应,但酶 蛋白分子结构有差异的一类酶,它们虽同 存于一个个体或同一组织中,但在生理、 免疫和理化特性上却存在着差别。
同功酶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代谢调节。
酶促反应的速率。
两种末端产物同时存在时,可以起着比一种末 端产物大得多的反馈抑制作用。
.,
其中以调节代谢流的方式最为重要,它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粗调”,即调节酶的合成量, 二是“细调”,即调节现成酶分子的催化活力, 两者往往密切配合和协调,以达到最佳调节效 果。
.,
11
微生物自我调节部位 1养分的吸收和排泄 细胞膜 2限制基质与酶的接近 3控制通量:
调节现有酶量和改变酶分子的活性 都涉及到酶促反应的调节 包括酶活性的调节和和酶合成的调节
举例: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 等。
特征:
不同的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基本相同; 初级代谢产物合成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与菌体的生长呈平行关系。
.,
7
次级代谢产物
定义: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 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 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举例:抗生物、毒素、激素、色素等。 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