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读后感 (3)概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重视实践,许多学术观点都往往带有 启蒙思想的气息。这样一个时代,自然要在科学 内容和学术思想上为《天工开物》的产生创造出 更为优越的条件。
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意
不粘者 nián 俟其生芽 sì 殚述 dān 刈初禾 yì 偕早秧 xié
粳米 jīng 水溢 yì 潦水 lǎo 汲灌 jí 黍 shǔ
第一段: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 即以熟铁为原料锤锻而成。
第二段:介绍用煤和炭炼铁的方法。
第三段:论述冶炼工艺。 逐节粘合 不断捶打 合为一体 淬火是其中关键一步 中西方区别
小结
❖ 1.《天工开物》中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 《天工开物》一书涉及的农业、工业生产技术近三十 种,本课选取的两则,一农一工,颇具有典型意义。
背景简介:
明代是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 较发达的阶段,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 期后,部分地区,不少行业中还出现了资本主 义萌芽。在农业中,耕地面积扩大,作物品种 得到改良和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 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一些地区 出现了专业化经营。明代手工业种类较多,且 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关系较 为密切的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最为发达。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 读能力;
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 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
3.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
作者简介
宋应星(1587-1666?) ,字 长庚,江西奉新县人。他和他的 哥哥宋应升同时考中举人,以后 屡试不第。崇祯七年任江西分宜 县教谕,由于对经义八股文不感 兴趣,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 调查研究在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 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 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 到崇祯十年(1637)终于完成了 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作。
《稻》表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他继承 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天、地、 人)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对天时地利在农 业生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同时强 调人的作用,通过科学育秧、合理分秧等, 就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体现了作者追求实 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
《治铁》选自《天工开物》中 卷第十篇《锤锻》,是宋应星论述 冶金工艺的重要篇章,从中可以见 出他对传统锻造业的重视。
1、注意下列字音
砧zhēn 炽chì 滓zǐ 灼zhuó
无稽jī 槌chuí 枵xiāo 淬cuì
2、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稽jī之说:没有根据的话。 枵xiāo:空虚。指经过捶打,结合之后,
泥沙就飞得一干二净了。 水火未济:水火作用尚未调和。 淬cuì:淬火,将烧红铁器突然浸入液体
中,使其坚硬。 中华:中国。 强合:强行接合。
粘性
不粘: 秔;粳 粘: 稌;糯
稻的种 类(总)
功用:糯米酿酒等 稻谷的形状:长芒;短芒
稻谷的色泽:雪白;牙黄等
分类说明
研读《稻》的内容
研读第二段: 一.朗读 二.把握内容
第一步:湿种(春分前;清明后)
育秧分秧
第二步:播种(稻秆麦秸浸泡)
第三步:分栽(干旱洪涝不宜栽; 秧田与本田的比例)
操作 流程; 数字 说明
❖ 首先,宋应星置《乃粒》于卷首,开宗明义,表现了 他的重农思想,这与那些视务农为可耻的传统读书人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其次,从《稻》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应星继承了中国 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的农学,历来强调天、地、人三种因素的协 调。
❖ 另外,《治铁》突出地反映了宋应星的技术思想,即 “法”“巧”“器”三者的完美结合。法,就是操作 方法;巧,就是人的技能和智慧;器,就是工具和设
2.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
《天工开物》传到欧洲后,被称做“技术 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百度文库的叙述风格也是 “百科全书”式的。每章文字,先概括说明 主要议题,提出一般原理,作诠释或下定义 性质的描述;然后再就具体事例,或按操作 次序,或按工艺流程展开叙述,逐次延伸, 并对重点内容详加剖析,语言简明,表述清 晰。
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俟其生芽
等待
②秧过期老而长节
变老,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③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结谷
④凡稻旬日失水,即愁干旱
十天
⑤六日刈初禾 ⑥则汲灌与稻相始终
割取 打水
⑦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勤劳辛苦
⑧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崇尚
⑨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 夏季的第二个月
研读《稻》的内容
研读第一段: 一.朗读 二.把握内容
明代商业和交通亦较发达,一些巨商往往致富 于数千里之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都 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徐光启(15621633年)《农政全书》、李时珍(1518-1593年) 《本草纲目》、徐弘祖(1586-1641年)《徐霞 客游记》等长篇巨著,都是明代中期以后产生出 来的。明代科学著作大都具有承前启后、集历代 之大成的特点:它们既总结了前人的优秀成果, 而在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上,却又有许多创新。
归纳课文内容
第一段: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 和稻谷的色泽几个方面说明稻。 第二段:分三个步骤说明水稻的育种分秧。 第一步湿种,第二步播种,第三步分栽。
第三段:说明水稻的收获和成熟期,收获 与成熟与水源丰枯和地势的高低有关系。
第四段:谈南方两季稻的栽种以及水稻 的一些特殊品种。
问题研讨:《稻》反映了什么科学思想?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 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 工开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 “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 “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 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二者相合,表达 了天人合一,人力与天工相协调的唯物主 义哲学思想。
《天工天物》:
全书共18篇,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 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经验,并附有大量插图.上卷6 篇,内容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等;中篇7篇,内容 为手工业技术,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等;下卷5 篇,内容以工业生产为主,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等. 全书以谷物开篇,以珠玉结束,体现了作者“贵五谷而 贱珠玉”的思想,把农业冠于书首,也表现了其关注国 计民生的可贵精神.作者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对古代的 生产技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