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家兔失血性休克(学习资料)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https://img.taocdn.com/s3/m/b26f9223cfc789eb172dc87d.png)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目的】复试家兔失血性休克。
观察家兔在失血性休克时的表现及微循环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摘要】目的:学习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观察休克各期的主要临床变化、了解其机制及通过药物及输液治疗,了解各种治疗的不同效果。
方法:家兔麻醉后,分离并进行左、右两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插管,正确连接管道并用肝素冲洗,进入电脑程序,描记正常血压,快速放血,使血压维持60mmHg,血压稳定后,夹闭右颈总动脉,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待血压稳定后,再放血,使血压降至40mmHg并维持,在维持期间的20min内记录并观察血压变化。
结果: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大量放血后血压明显下降,输血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家兔少量放血后,家兔血压下降,但通过代偿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回复到正常时或稍低。
家兔大量放血后,家兔血压明显下降。
输血、输液后血压急剧上升,并最终达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输液治疗。
【实验对象】健康家兔一只【实验器材和药品】1、仪器: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一套、止血钳、眼科剪、支架、动脉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照明灯、纱布、丝线、注射器。
2、试剂:生理盐水、氨基甲酸乙酯、肝素。
【实验步骤】1、家兔称重,用5ml/kg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固定家兔,剪去颈部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两侧颈总动脉,各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用玻璃分针分离2~3cm长右侧颈外静脉,穿两线,将两线分别拉至动脉两端备用。
2、右侧颈总动脉进行动脉插管:将分离出的右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用线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将动脉夹住。
在远心端结扎线下方用眼科剪在动脉上作一小“V”形切口,将动脉插管朝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确认插入动脉后用备用线将血管与插管结扎固定,再将结扎线固定于插管上,防止插管从血管中滑脱。
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
![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f492f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9.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家兔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2. 掌握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实验操作方法。
3. 观察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休克是指机体在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失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进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新西兰纯种白兔(体重2.0-2.5kg)3只。
2.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注射器、动脉夹、血压计、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钙、葡萄糖、乳酸林格氏液等。
3. 实验药品:20%乌拉坦、利多卡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25U/ml肝素溶液、1%普鲁卡因,7.5%高渗盐水、5%葡萄糖、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佩尔(乌拉地尔),硝酸甘油注射液。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3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只。
2. 实验步骤:(1)麻醉:采用20%乌拉坦(5ml/kg体重)进行全身麻醉。
(2)手术:将家兔仰卧固定,常规消毒后,在颈部暴露颈动脉,用动脉夹阻断血流,然后切开皮肤,分离颈动脉,插入动脉导管,连接血压计。
(3)失血性休克诱导:采用快速失血法,即在2分钟内使家兔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30%。
(4)观察指标:观察家兔失血性休克发生后的临床表现,如心率、血压、呼吸、精神状态等。
(5)治疗:分别给予3组家兔不同的治疗方法:A组:给予生理盐水(5ml/kg体重)静脉滴注,作为对照组。
B组:给予肾上腺素(0.01mg/kg体重)静脉注射,作为治疗组。
C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0.1mg/kg体重)静脉注射,作为治疗组。
(6)观察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家兔的临床表现,如心率、血压、呼吸、精神状态等。
五、实验结果1. 家兔失血性休克发生后的临床表现:家兔失血性休克发生时,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75bb9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d.png)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报告
实验一: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以便探究该病情的发生机制及抢救
措施。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材料均来自成年雄性家兔,共有15只,体质量均为2.5
kg左右,每只家兔体内取得150 ml鲜血,并以此构建失血休克模型,放置于恒温器中保
持恒温,监测家兔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
实验结果:按照实验设定,放血完毕后,家兔的体表温比刚开始实验时期降低了 1.2℃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0-90%以下,而心率却急剧上升到160-170次/分钟之外,家兔
还出现了瘙痒、抽搐、呕吐等典型症状,明显发现其已经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可供今后失血性休克研究及抢救策略
研究使用。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考察用于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策略的有效性,并找出最佳的
抢救方案。
实验材料和方法:经过安置好各个参数后,按照实验设计,将15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对照组、抗血清组、血液制品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抢救治疗,比较形成失
血性休克的家兔休克恢复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1个小时的抢救,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生理指标有显著改善。
其中,血液制品组的体表温降幅最低,血氧饱和度下降最小,心率最低,可见血液制品组的抢救
措施最为有效。
结论:本次实验证实,在家兔失血性休克抢救中,最佳抢救方案应该采用血液制品抢救,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https://img.taocdn.com/s3/m/a703fdaf33687e21ae45a931.png)
药。 9.描记正常指标 连接实验装置,记录上述正常指标。 (1)一般指标:皮肤粘膜颜色,一般状况。 (2)正好血压描记。 (3)肠系膜微循环指标观察。
10.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1)少量放血 开放股动脉插管,用肝素化的烧杯收集流出血液, 并使放血量达到全血量1/10(全血量按体重的8%或70ml/kg计 算)后,夹闭动脉,观察记录同(二)。
(2)大量放血 少量放血10分钟使血压稳定在低水平后,再开放股 动脉上动脉夹,放血量约为1/5~1/4,放血时间为3~5min(切 勿过快)使血压(平均动脉压)稳定在30~40mmHg(4.0~ 5.33kPa)(如果停止放血,血压回升,可在放血,如血压过低, 则立即将放出血加压回输若干)即失血性休克状态。观察记录同 (二)。
(1)辨认微动脉(细,色浅)、微静脉(,色深) (2)观察肠系膜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血管内径。
5.左侧颈总动脉向心端方向插管,电传感器相连,插管前将电传感器用注 射器注满肝素,注意不要留有气泡。描记血压。
6.右侧颈外静脉向心端方向插管,使导管与输液瓶相通,插管前注意将输 液系统管内冲满液体并排气,缓慢滴注生理盐水(5~10滴/分),保持静 脉通畅。
实验器材及药品静脉输液装置一套三通开关50ml20ml10ml射器各一个肝素500ml1普鲁卡因生理盐水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呼吸血压描记装置低分子右旋糖苷20乌拉坦溶液台氏液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6542
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休克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变化。 2.掌握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方法。 3.分析讨论急性失血性休克发病机制。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5页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5页](https://img.taocdn.com/s3/m/1c0907e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a.png)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5页实验目的:掌握失血性休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家兔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探究失血性休克对家兔生理指标的影响。
实验原理: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失血过多或失血速度过快引起心排血量明显下降所导致的一种危重症状。
根据失血量的大小和失血速度的不同,失血性休克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
其中,轻度失血性休克是指失血量为体重的10%以下,失血速度缓慢,可根据病情情况进行适当治疗,预后良好;中度失血性休克是指失血量为体重的10%~20%,失血速度较快,病情较为危重,治疗难度较大;重度失血性休克是指失血量为体重的20%以上,失血速度极快,是一种严重的危急病情,需要紧急处理。
实验方法:选取10只健康家兔作为实验对象,体重在2~3kg之间。
将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实验组先采取禁食水2小时的方式,然后通过采取背部动脉穿刺法取血,取血量分别为其体重的5%、10%和15%。
每次取血量后,分别测量其呼吸、心跳和体温等生理指标,并进行记录。
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处理,保证其生理状况不受任何影响。
实验结果:取血量为体重的5%时,实验兔呼吸频率变化不明显,心跳略有加快,体温基本不变。
取血量为体重的10%时,实验兔身体出现明显的抽搐现象,呼吸明显加快,心跳急促,体温略有下降。
取血量为体重的15%时,实验兔呼吸急促,心跳明显加快,体温显著下降,部分实验兔出现昏迷和休克现象。
实验讨论: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失血量的大小和速度对家兔生理指标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失血量达到体重的10%以上时,会出现明显的生理反应,病情变得危急。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尽量避免家兔失血量过大或失血速度过快的情况,确保家兔的生命安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探究了家兔失血性休克对生理指标的影响,深刻认识到失血性休克的严重性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在家兔实验中,要尽可能减少失血量和速度,确保实验安全和精度。
家兔失血性休克
![家兔失血性休克](https://img.taocdn.com/s3/m/34df327727284b73f3425005.png)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目的】1.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2.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休克时动物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
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机体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病因。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超过总血量的20%以上时,极易导致急性循环障碍,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不足,即休克的发生。
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微循环缺血期或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或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或DIC期)。
但依失血程度及快慢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其次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状态。
【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0kg以上)二、器材与药品动物手术器械、动脉导管、静脉导管、三通管、体温计、注射器(1ml、10ml、50ml)、输液装置、丝线(7#、1#)、纱布、婴儿秤、兔固定台、微循环观察装置、MedLad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肝素生理盐水溶液,微循环灌流液、0.2%多巴胺、0.2%间羟胺。
三、手术步骤⒈麻醉和固定家兔称重后,20%氨基甲酸乙酯按5ml/kg体重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动物仰卧固定,剪去手术部位被毛。
⒉颈部手术从甲状软骨向下作5cm长的颈正中切口,分离气管、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
⒊启动MedLad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点击MedLad“文件”菜单“打开配置”,选择“失血性休克”。
MedLad放大器和采样参数如表2-7-1所示。
表2-7-1MedLad通道设置和采样参数内容通道1 通道2 通道3 通道4处理名称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电呼吸换能器10kPa 40kPa 心电电极呼吸换能器显示方式记录仪记录仪记录仪记录仪DC/AC DC DC AC DC放大倍数100~500 100~500 500~1000 500~1000采样间隔1ms 1ms 1ms 5ms⒋插管左侧颈总动脉插入与40kPa换能器相连的颈动脉导管,推入少量的0.3%肝素抗凝,保持动脉通畅;从右侧颈外静脉插入与10kPa换能器相连的静脉导管,深约5cm,推入少量的0.1%肝素抗凝,保持静脉通畅;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换能器,描记呼吸曲线;分别将红、黄、黑针形心电电极放置于动物的右前肢、左前肢和右后肢皮下(或将红、黄、黑针形电极分别放置于下颌、心尖和右后肢皮下),描记心电波形。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c6938f0b1c59eef9c7b4dd.png)
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报告病理生理实验报告一一家兔失血性休克——20__302280083 潘晴【实验目的】1、了解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并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2、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休克时动物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及救治措施。
【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机体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虽减少,是休克常见的病因。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虽和失血速度,当血H锐减超过总血虽的20加上时,极易导致急性循环障碍,组织有效血液灌流虽不足,即休克的发生。
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休克期;休克晚期。
但依失血程度及快慢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以提高有效循环血虽、心排血虽,改善组织灌流;其次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状态。
【实验对象】家兔【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手术器械、输液装置、尿虽测定装置、虽筒、注射器、针头、 20蜓拉坦、1肝素、 1NA生理盐水。
【观察指标】动脉血压mmHg中心静脉压cmH2O呼吸频率、幅度尿虽 ml/10min【实验步骤】1、称重麻醉:;2、固定备皮:仰卧固定,颈部和腹部剪毛备皮;3、血管分离: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右侧颈外 V和左侧颈总A,穿双线备用;4、荷包缝合:切口部位: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3-5cm内,正中切口;5、肝素抗凝:排净空气,尽虽靠近远心端,回抽有血;了6、血管插管:结扎远心端,夹闭近心端,仅先后顺序不同;7、呼吸装置:胸腹部正中皮肤呼吸最明显处,穿单线固定,并连于张力传感器;8、第一次记录9、复制休克第二次记录10、注射NA 第三次记录11、静脉补液第四次记录【注意事项】1、麻醉深浅要适度,麻醉过浅,动物疼痛,可致神经性休克;过深则抑制呼吸。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TL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TL](https://img.taocdn.com/s3/m/5147591afc4ffe473368ab37.png)
淤 血 缺 氧 期 : 灌多于流,血液淤滞 组织灌流状态 组织细胞淤血性缺氧
二、休克难治期
微循环的改变
二、休克难治期(微循环衰竭期)
微循环衰竭期 : 不灌不流,血液高凝 组织灌流状态 组织细胞无血供
【实验步骤】
• 一、术前准备 • 1、称重 • 2、麻醉 • 药品:25%乌拉坦溶液 • 用量:4ml/kg • 途径:耳缘静脉注射 • 3、固定 • 4、手术(颈部、腹部、左侧腹股沟)
乱及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一、休克的病因
失血与失液 hemorrhagic shock
创伤 traumatic shock 过敏 anaphylactic shock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cardiogenic shock
烧伤 burn shock
感染 infectious shock 强烈神经刺激 neurogenic shock
正常
6---10
早期加 深加快, 35---45 放血后 晚期呼 吸抑制 回升, 未达到 正常水 平
减少
减慢
减少(0-4)
抢救后
减慢
增加
减小, 未恢复 有所增 但未恢 到正常, 加,但 复至正 仍然很 未恢复 常 慢 到正常
思考题目
• • 急性大量失血是如何引起休克发生的? 为什么输回所失的全部血液后家兔血压仍 未能恢复至原来的水平?
以失血性休克为例,按照休克的发展过程分为三期: Ⅰ期: 休克的代偿期
Ⅱ期: 休克的进展期 Ⅲ期: 休克的难治期
一、休克的代偿期
微循环的改变
一、休克的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
缺 血 缺 氧 期 :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组织灌流状态 组织缺血、缺氧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9f2c3751eb91a37f1115ccf.png)
【实验题目】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病例:男,15岁,12天前由3米高处坠落,突发心慌,出汗1小时。
患者12天前上树玩耍,失手由3米高树坠下。
臀部及左季肋部着地,除受伤部位疼痛外,可以行走。
曾到医院检查:P84次/分,BP108/80mmHg,胸部X线透视未见异常,要求回家,医生同意随诊检查,嘱如有不适立即返院。
1小时前大便时突感心慌出虚汗,立即来院。
查体:P120次/分,BP80/60mmHg,神尚清,口唇青紫,四肢发冷,尿量减少,心肺未见异常,全腹压痛,左上腹为著,伴有轻度肌紧张、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8次/分。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80g/L。
请做出临床诊断(诊断依据?),该病出于何种时期?初步诊断:失血性休克,由脾破裂引发,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依据:(1)左季肋部的外伤史;(2)有心悸、出汗、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口唇青紫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3)有腹腔积液(积血)的腹部体征;(4)血红蛋白下降。
该病处于休克期(微循环扩张期)【实验目的】1. 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2. 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过程中动物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3. 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治疗方案【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以机体微循环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病因。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血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
根据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休克中期、休克晚期。
但依失血程度及速度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其次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必要是可予抗炎等治疗。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e5e5320912a21614792988.png)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医学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作者:Aspirin实验日期:2013年12月18日院系: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实验题目】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实验性治疗【实验目的】1.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2.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过程中动物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3.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治疗方案【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以机体微循环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病因。
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血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
根据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或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休克中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或微循环瘀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不可逆性失代偿期或微循环衰竭期)。
但依失血程度及速度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其次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必要是可予抗炎等治疗。
【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0kg以上)2.器材与药品器材:兔手术台、婴儿秤、兔用器械1套、动脉导管、三通管、气管插管、体温计、注射器(1ml、10 ml 、50 ml)、输液装置、丝线(7#、1#)、纱布、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药品:25%乌拉坦溶液、肝素生理盐水、1%普鲁卡因3.方法与步骤①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25%乌拉坦溶液按4ml/kg剂量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减去手术部位被毛。
家兔失血性休克
![家兔失血性休克](https://img.taocdn.com/s3/m/c959db110b4e767f5acfce19.png)
家兔失血性休克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
2. 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动物的一般表现、主要生理学指标及肠系膜微循环变化。
3. 了解失血性休克发病机制及各种急救治疗的不同效果。
二、观察指标1.一般指标:皮肤粘膜颜色,一般状况。
2.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脉压差。
3.微循环观察指标:血管口径、流速、血管开放与否、血细胞流态和粘附的情况。
4.呼吸系统观察指标呼吸频率、深度、形式。
三、方法与步骤(一)动物的麻醉与手术1.麻醉:动物称重后,用20%乌拉坦溶液4~5ml/kg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
注意观察动物肌张力、呼吸频率和角膜反射的变化,防止麻醉过深。
麻醉动物仰卧固定在手术台上。
2.手术插管:颈部剪毛,沿甲状软骨下正中切开皮肤约6cm,分离右侧颈外静脉和左侧颈总动脉。
颈动脉插管用于记录血压;右侧颈外静脉插管6cm深,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和输液。
不测压时与输液装置连通,缓慢输入生理盐水5~10滴/min,保持导管通畅。
再一侧股三角区剪毛,触及股动脉搏动处沿动脉走向做长约2cm切口;游离股动、静脉。
经股动脉插入导管,以作取血用。
3.微循环标本制备:腹部剪毛,纵行正中切口约6cm,沿腹白线剪开腹壁,在左侧胃下部位找出一段游离度较大的小肠袢,轻轻从腹腔拉出,放置在微循环恒温灌流盒内,用克氏液保持观察部位的温度、湿度、渗透压和PH值。
(二)记录上述四项正常指标(三)休克模型复制打开股动脉插管,使血液自然流入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内,一直放血至平均动脉压40mmHg,调节注射器内放出的血量,使血压维持在该水平约20min。
观察失血期间动物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
(四)抢救措施(1)用针头刺家兔水沟穴,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和持续时间。
(2)经右侧颈外静脉回输失血,8~10min内输完。
分别于输后立即、15min和30min分别记录各项指标。
如果没有完全恢复,可再输注生理盐水,继续观察。
四、注意事项1. 动物麻醉深浅要适度。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报告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45661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b.png)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报告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实验报告篇一:休克实验报告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实验人员5人第2组班一、实验目的1.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少量失血和大量失血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粘膜颜色的影响。
探讨其发生机制。
2. 用颈外静脉输血和输液的方法抢救失血性休克,观察抢救过程中家兔动脉血压、心率、皮肤和粘膜颜色的变化。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器械:兔手术台,常规手术器械,注射器,动脉夹,动脉插管,电刺激连线,血压换能器,三通管,铁架台,棉线,纱布实验仪器:电脑,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实验药品: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10g三、实验对象家兔1只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四、实验步骤1、仪器调试:首先打开电脑,选择MedLab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从第1、2、3通道中选择1个通道,记录动脉血压。
其次将血压换能器连接线与相应的通道相连,检查换能器是否正常,加肝素溶液排除空泡,先清零,血压0mmH2、家兔称重、麻醉和固定取家兔一只,称重:,用20%氨基甲酸乙酯以5ml /Kg(体重), 耳缘静脉缓慢注射麻醉, 共注射14ml, 至呼吸深而慢、反射迟钝(角膜反射、夹肢反射)为止。
把兔子以背位固定法固定。
3、麻醉起效后手术颈部手术——左颈总动脉、右颈外静脉、右颈总动脉插管(1)颈部备皮,作颈部,正中3~5cm切口,左右颈总动脉分离,穿线标记,备用。
(2)左颈总动脉插管术---测血压动脉插管及换能器肝素化,左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动脉夹夹闭,动脉前壁倒“V”切口动脉插管插入,结扎固定。
放开动脉夹记录正常动脉血压。
(3)右颈外静脉插管术—输血输液排掉输液管中的空气。
右颈静脉近心端动脉夹夹闭,远心端结扎,静脉前壁倒“V”切口,输液管插入,固定。
缓慢输液,保持通畅。
(4). 右颈总动脉插管术——失血造模用肝素抗凝剂排掉50ml注射器(其中保留少许肝素液)和动脉插管中空气,右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动脉夹夹闭,动脉前壁倒“V”切口动脉插管插入,结扎固定。
实验四 家兔失血性休克
![实验四 家兔失血性休克](https://img.taocdn.com/s3/m/e5b588adfad6195f312ba6f0.png)
实验四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目的】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失血性休克时的相关生理指标改变及输血救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
【实验原理】采用动脉放血的方法,造成家兔失血,使其组织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微循环障碍,复制失血性休克。
通过及时输血、补液,补充血容量,抢救休克。
【实验对象】家兔。
【实验药品和器材】2%的普鲁卡因,生理盐水,肝素,动脉插管,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等。
【实验步骤】1.选取健康家兔一只,称重,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部、腿部的兔毛,进行基础局部麻醉。
2.分离颈动脉,穿线以备插管。
3.分离股动脉,穿线以备插管。
4.从耳缘静脉注射1%肝素1ml/kg。
5.插管生理盐水排气,选择通道,进行电脑调零。
6.结扎颈动脉和股动脉的远心端,止血夹夹住近心端,进行颈动脉插管,股动脉插管。
7.从股动脉取5ml血液,标记为①,以待测HCT。
8.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角膜反射,球结膜血管充盈度,HCT。
9.继续从股动脉放血(约30-40ml,加入混有生理盐水和肝素的杯子中),直到血压下1/2。
记录下此时的血压。
10.10-15min之后,观察血压、呼吸、心率、角膜反射、球结膜充盈度,取5ml血液标记为②,待测HCT。
11.将①②4000转离心五分钟,记录HCT的数据。
12.静脉快速回输血液救治,血压回升后再次观察上述各项指标,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放血量:30ml【实验讨论】1.机体一般失血多少可以引起休克?答:机体短时间内若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出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
2.机体失血后为何导致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答:①失血性休克时,刚开始血压降低,失血休克代偿期,血压有所恢复,心率加快。
失血休克使得循环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心排出量降低,平均动脉压降低,引起心血管反射,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作用于血管α1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实验题目家兔失血性休克
![实验题目家兔失血性休克](https://img.taocdn.com/s3/m/ef3f41e3a2161479171128f7.png)
课程名称:机能实验课 教研室: 药理教研室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家兔失血性休克 授课专业与年级: 授课学时: 授课时间:实验题目: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目的】1.了解家兔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
2. 通过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动物的一般表现、掌握主要生理学指标及肠系膜微循环变化。
3. 设计抢救方案,加深抗休克治疗原则和所用药物作用的理解,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休克是多病因、多发病环节、有多种神经体液因素参与,以机体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复杂的全 身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
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都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休克发病的关键不在于血压,而在于血流,因而提出在改善微循环、保证组织有效灌流的基础上采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休克。
本实验通过动脉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观察休克过程中机体的变化,通过实验了解抢救休克的治疗原则。
神志淡漠昏迷 脑缺血 (可逆性失代偿期 静脉塌陷 CVP 下降 (不可逆期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大量失血所引起的,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失血后能否引起休克主要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
一般来说15分钟内,失血小于全血量10%,能够代偿,当快速失血量大于全血量20%,产生休克,当时血量大于全血量50%,会很快导致死亡。
失血性休克时微循环的改变:1.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全身小血管(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微静脉等)均痉挛。
2.淤血性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微动脉、后微动脉痉挛,微静脉扩张。
3.DIC期(不可逆期):微动脉、微静脉均扩张。
图为肠系膜微循环的基本单位,在实验中可以观察休克发生时微循环的变化情况。
对于休克的治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纠酸:提高血管队活性药物的反应。
2.扩容:充分输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主要包括已丢失的血量和由于血浆外渗滞留在组织间隙的量。
3.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主要包括扩血管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异丙肾上腺素等,缩血管药如去甲肾上腺素等。
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https://img.taocdn.com/s3/m/e41d8c2e0722192e4536f611.png)
机能学实验报告家兔的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摘要:【目的】: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了解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并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急救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人为地从动脉抽取血液的方法来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将抽出的血液从静脉输回家兔的方法进行急救。
【结果】:短时间内的少量的失血是可以恢复;大量失血是不可恢复的;自身回输血液可使家兔的失血性休克恢复。
【结论】:短时间少量失血机体是处于代偿期的,较长时间的大量失血机体已处于失代偿期,而该种休克通过输血、输液是可以恢复的。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失代偿期引言: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原因。
1、实验材料1.1实验动物:家兔;1.2实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1.3实验仪器:铁架台,婴儿秤,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1把,眼科剪1把,止血钳,镊子,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输液装置,照明灯,棉线若干,纱布;2、实验步骤2.1.系统连接和参数设定将血压换能器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2通道。
启动RM6240系统,关闭其他通道,2通道模式为血压,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00ml/s;采样频率800Hz。
2.2. 麻醉手术家兔称重,以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200g/L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行气管插管手术,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静脉,股动脉。
输液瓶充满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插管接输液装置,调节输液量至5~10滴/min。
股动脉插管的导管连接已肝素化的50ml注射器。
2.3. 颈部手术2.3.1. 备皮:左手绷紧颈部皮肤,用粗剪刀紧贴皮肤,将手术部位及其周围的被毛剪去(不可用手提被毛,以免剪破皮肤)2.3.2. 切开皮肤:术前先用左手拇指和另外四指将颈部皮肤绷紧固定,右手持手术刀,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上起甲状软骨,下达胸骨上缘,长度约5-7cm。
家兔失血性休克 实验课
![家兔失血性休克 实验课](https://img.taocdn.com/s3/m/bb690ac352d380eb62946dd1.png)
?穿2根手术线,先用动脉夹夹闭近心端,后结扎远心端 ?眼科剪刀与血管成45 °角,剪开静脉口径1/3 的小口 ?向近心端插入静脉插管 ?松开动脉夹,结扎、固定静脉插管
?注意: 1)插管前静脉导管 必须充满肝素 2)插管后由静脉插管输入 5%葡萄糖生理盐水20ml
颈动脉插管
Common Carotid Artery Catheterization
?在输尿管下方穿两根丝线,结扎近膀胱端 ?用眼科镊托起输尿管,持眼科剪使其与输尿管呈 45°角,
剪开输尿管口径1/3的小口 ?用眼科镊夹住切口的一角,向肾脏方向插入输尿管导管 (事前输尿管导管充满生理盐水) ?用另一根丝线结扎固定,平放输尿管导管,待输尿管插管
外口有尿液流出确认。用试管接收尿液
微循环观察 (Microcirculation
of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
general conditions
1. 一般指标:皮肤粘膜颜色、一 般状态、尿量。
2. Hemodynamics indexes ( 血流动力 学指标): Blood pressure, central
2. 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压、 心率、脉压差。
?Drugs and Reagents ( 药品与试剂): 20% urethane (乌拉坦), 0.2% heparin (肝素), normal saline (生理盐水 )。
观察指标 parameters
1.一般指标: 皮肤粘膜颜色、一般状态(Color of skin and mucous
1: 捉拿、称重
(catching & weighing)
1
2
3
4
5
6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https://img.taocdn.com/s3/m/556dc058ff00bed5b9f31dfd.png)
烦躁 不安
实验内容
一、术前准备 称重,麻醉,固定 手术野备皮:颈部,腹部,左侧腹股沟,剑突处 二、颈部手术 颈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分离气管(可以不插) 左侧颈总动脉插管记录血压,右侧颈外静脉插管建立输液通道 剑突处连张力换能器记录呼吸曲线 三、股部手术:股动脉插管 四、腹部手术:膀胱插管
休克分期
1. 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 2. 休克进展期:淤血性缺氧期 3. 休克晚期:休克难治期
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
心率↑
腹腔内脏、皮 汗腺
心肌收缩力↑ 肤小血管收缩 分泌↑
外周阻力↑ 肾缺血 皮肤缺血
中枢神 经系统
兴奋
BP (–) 脉搏细速 脉压差↓
少尿 面色苍白 出冷汗 四肢冰冷
新实验操作1:
记录尿滴:膀胱插管
新实验操作2:
颈外静脉插管:建立输液通道
[观察指标] 实验结果
平均动脉压
(mmHg)
心率 呼吸 尿量 耳朵口唇 体温
(次/分) (次/分) (滴/分) 颜色
实验前 少量失血 大量失血 输血 输血后5分钟 输血后15分钟
少量失血(少于10%, 约10ml) 快速大量失血(20%-30%, BP30-40mmHg),维持20分钟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注意]:
1. 动静脉插管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是本 次实验的关键。插管不要堵塞,不能滑脱! 固定要结实!
2. 耳缘静脉要保护好,多次注射
[思考]:
1. 休克模型是否复制成功?根据是什么? 2.少量失血家兔是否发生休克? 3.判断本实验组家兔处于哪一个期。为什么?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实验目的]:
1.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2. 观察分析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家兔主要体 征和血压的变化
最新兔失血性休克实验-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兔失血性休克实验-药学医学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b90eb74312b3169a451a477.png)
3. 保护细胞功能
4. 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5. 防治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6. 代谢支持和胃肠道进食
【目的要求】
1. 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表现 2. 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理 3. 采用不同的实验治疗方案,探讨失血性 休克的防治措施
【实验动物】
新西兰大白兔(性别、体重)
【实验分组】
Ⅰ. 高晶高胶液治疗组(7.5%N.S. + 6%低右)
【分析讨论】
1. 休克模型是否复制成功?根据是什么?
2. 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3. 休克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4. 本次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干预措施的治疗原 理是什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日期、组员、指导老师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仪器、药品和动物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讨论
七、实验结论
左侧颈总动脉 →插管→ BL420 测 MAP、Ps-d、HR、R
【实验步骤】
3.颈部正中切口:
(2)左颈总动脉插管
注意事项:
A. 部位
B. 勿刺激迷走神经
C. 远心端结扎,近心端夹动脉夹
D. 传感器高度
【实验步骤】
3.颈部正中切口:
(3)右颈外静脉插管 右侧颈外静脉 →插管→BL420测CVP 输液→分组治疗
兔失血性休克治疗策略探索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Shock in Rabbit
中南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定义】
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
烈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
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机体细
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家兔失血性休克
【实验目的】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失血性休克时的相关生理指标改变及输血救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
【实验原理】
采用动脉放血的方法,造成家兔失血,使其组织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导致微循环障碍,复制失血性休克。
通过及时输血、补液,补充血容量,抢救休克。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药品和器材】
2%的普鲁卡因,生理盐水,肝素,动脉插管,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等。
【实验步骤】
1.选取健康家兔一只,称重,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部、腿部
的兔毛,进行基础局部麻醉。
2.分离颈动脉,穿线以备插管。
3.分离股动脉,穿线以备插管。
4.从耳缘静脉注射1%肝素1ml/kg。
5.插管生理盐水排气,选择通道,进行电脑调零。
6.结扎颈动脉和股动脉的远心端,止血夹夹住近心端,进行颈
动脉插管,股动脉插管。
7.从股动脉取5ml血液,标记为①,以待测HCT。
8.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角膜反射,球结膜血管充盈度,HCT。
9.继续从股动脉放血(约30-40ml,加入混有生理盐水和肝素
的杯子中),直到血压下1/2。
记录下此时的血压。
10.10-15min之后,观察血压、呼吸、心率、角膜反射、球结
膜充盈度,取5ml血液标记为②,待测HCT。
11.将①②4000转离心五分钟,记录HCT的数据。
12.静脉快速回输血液救治,血压回升后再次观察上述各项指
标,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放血量:30ml
观察指标放血前
(正常)放血后输血输液后
(理论结果)
角膜反射(+/-) + + +
球结膜血管充
盈度
充盈充盈充盈
心率(次/分)115 57 110
呼吸正常加深加快逐渐恢复正常
血压
(详情见图)正常先下降后有所
回升
缓慢上升至正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