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https://img.taocdn.com/s3/m/443255b60b4c2e3f572763ab.png)
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一、方法一:使用地图1.埃及地跨亚非两洲,领土中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
2.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其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3.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唯一的地表水源。
4.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自古便是埃及的农耕区,埃及95%以上的人口集中于此。
埃及经济重心集中在三角洲。
开罗和亚历山大是主要工业中心。
5.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地中海沿岸各国和北大西洋沿岸各国与印度洋之间的距离。
二、方法二:使用图片1.埃及长绒棉产量占世界的2/5。
2.埃及素有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的美誉。
金字塔、帝王谷、卡拉纳克神庙都是世界著名古迹。
三、方法三:使用数据1.埃及的工业以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
目前石油工业已成为埃及的支柱产业之一。
2.侨汇、旅游、运河和石油工业,成为埃及外汇的四大来源。
1.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精析:(1)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
纵贯埃及南北的尼罗河为埃及干旱的沙漠提供了水源,埃及大量的文物古迹,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帝王谷、底比斯、卡拉纳克神庙等都沿尼罗河分布,反映了尼罗河在古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尼罗河是埃及现代社会经济的财富之源。
①尼罗河沿岸众多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寻幽访古的游客,旅游已成为埃及的经济支柱之一。
②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气候很符合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所以埃及长绒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埃及的棉花、水稻、甘蔗等农作物都沿尼罗河分布。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沙漠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
③尼罗河为埃及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航运;阿斯旺水坝为尼罗河下游城市提供电力。
总之,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例1】关于尼罗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第一长河②发源于赤道附近的高山区③自东向西流经埃及④埃及最重要的地表水源⑤在沙漠中形成了荷花状的绿色长廊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米,为世界第一长河。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埃及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埃及](https://img.taocdn.com/s3/m/336d563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6f.png)
阅读
开罗,埃及首都,横跨尼罗河,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南端, 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开罗约有1675万 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 的城市之一。城中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并存,西部以现代化 建筑为主,具有当代欧美建筑风格;东部则以古老的阿拉伯 建筑为主,由250多座清真寺集中在此。城内清真寺的高耸 尖塔,随处可见,所以开罗又称“千塔之城”。
自然环境特征
世界最长河流:----埃及的“母亲河” 尼罗河,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人工河: 苏伊士运河
主要河流
尼 罗 河
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源自东非高原,注入地
中海,在埃及境内1530千米,是埃及的主要水源。在尼罗河的滋
润下,浩瀚的沙漠中形成了一条形似荷花的绿色长廊。
农业发展
尼罗河的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河水 定期泛滥,并在河流两岸淤积了肥沃的土壤。 因此,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自古便是埃 及的农耕区。埃及耕地面积较少,大约占埃及 陆地面积的2.8%。
部门
外汇收入 (亿美元)
侨汇 82
苏伊士运河 47
旅游业 105
石油工业 95
统计数据与图表
埃及的旅游业发展迅速,目前已 成为埃及的经济支柱。
旅游业、石油工业、侨汇和苏伊 士运河,成为埃及外汇收人的四大 主要来源。
埃 及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 自然环境特征 城市 人口 宗教 农业 工业 旅游业
大坝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尼罗河下游城 市提供电力和水源。
工业分布
读图
读右图,完成下列活动: 1.在图中,找出埃及的主要港口、河流、 苏伊士运河。
亚历山大、塞得港、苏伊士 2.尝试总结埃及工业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工业城市分布在尼罗河三角洲;交通条件优越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a9c62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2.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情感态度:学生将通过对埃及的学习,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
6.实践应用: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论述题: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埃及的经济发展状况。
答案:埃及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埃及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石油产业是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其次,埃及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是埃及的重要经济来源。埃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此外,埃及还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但是,埃及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依赖、环境问题、政治不稳定等。
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
3.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如地图阅读、地理位置的识别、气候类型的判断等。同时,学生应该对埃及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金字塔、法老等。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埃及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d6c5b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e.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埃及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沙漠等自然环境特点。
教材还设置了多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提高学生对埃及自然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埃及的自然环境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他们对埃及的自然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探究活动有一定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沙漠等自然环境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分析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沙漠等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理解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埃及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自然环境。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沙漠等自然环境特点。
3.探究活动:设置多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深入理解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埃及自然环境的认识。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说课稿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9d6eb88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2.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对埃及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埃及这个国家,他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来增加他们对埃及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实地考察、实践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埃及的基本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如何使学生对埃及这个国家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埃及地图引入,让学生对埃及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埃及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深入剖析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5.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埃及的图片,了解埃及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埃及的基本国情。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https://img.taocdn.com/s3/m/f087235dff00bed5b9f31da6.png)
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
请任意选择一个没有 学过的国家或地区,使 用地图、图片、数据等 三种方法,认识该地区, 并制作剪贴报与大家分 享。
THANKS
谢谢指导!
埃及古代农业的耕作
1.在图中找出埃及的主要 港口。
2.找出埃及主要的工 业中心。
3.试说明埃及工业分 布与河流的关系。
石油工业的收入是埃及的 外汇收入主要
02使用图片
02
了解埃及自然景观--
认识埃及旅游特色--
在埃及,游人骑骆驼游 览别有一番情趣
认识埃及主要的农产品—
埃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产国,每年 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5。
课堂练习
4.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位于埃及境内属于亚洲
的领土是( ) A.尼罗河三角洲 B.西奈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红海沿岸
5.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绝大
部分位于非洲东北
B.苏伊士运河西面的西奈半岛属
于亚洲
课堂练习
C.埃及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
要道
D.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连结了地中
认识埃及现代文明--
调节 旱、涝
认识埃及首都--
开罗是埃及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金融中心和重要交通枢 纽,也是西亚、北非地区的文化中心。各具特色的众多的 博物馆、图书馆和歌剧院分布在开罗的新老城区。
认识宗教信仰-大多数埃及人都是穆斯林
认识亚历山大城
亚历山大城是埃及的最大海港和全国第二大城市,历 史名城,人口400万。地中海沿岸的避暑胜地,冬季凉 爽潮湿,夏季受地中海海风吹拂,气候温和。
部门 侨汇 苏伊士运河 旅游业 石油工业
外汇收入
82
《第7章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中图八下
![《第7章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中图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3d5b7f6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2.png)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习与探究埃及的地理知识,使学生能够:1. 掌握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了解埃及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重要性;3. 加深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并从中提高其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将围绕“走进埃及”的主题展开,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地理基础知识学习:要求学生搜集并整理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主要地形地貌等基础地理信息,并形成文字报告。
2. 地图研究:利用地图资料,分析埃及的河流、湖泊、沙漠等地理特征的空间分布情况,并在小组内讨论埃及的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
3. 历史与文化研究:结合历史和文化遗产,研究埃及的古文明和历史变迁,包括但不限于古埃及文化、金字塔等建筑的历史意义。
学生需以小组形式制作PPT或撰写短文进行展示。
4.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或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关于埃及的旅行游记或旅游攻略,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完成一次模拟的埃及旅行规划,并写一份旅行规划报告。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完成度,作业要求如下:1. 学生需根据本地的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以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作业报告;2. 地理基础知识的整理应详实、准确,文字报告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3. 地图研究部分应标注清晰、数据准确,小组成员之间需相互协作、互相交流;4. 历史与文化研究部分需注重深度和广度,不仅要有丰富的资料,还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分析;5. 实践活动报告要具有实用性,模拟旅行规划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交通、住宿、安全等;6.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深度;2. 格式的规范性、整洁性和清晰度;3. 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 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5. 实践活动的创意性和实用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afa7163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c.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埃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非洲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和认知基础。
然而,由于埃及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具体知识点存在疑惑,如埃及的地理特征、经济状况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状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状况。
2.难点:埃及的地理特征、经济状况的具体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埃及的实际情况为例,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关于埃及的地图、图片、视频等素材。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埃及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提问:“你们对埃及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学素材,呈现埃及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状况。
详细讲解埃及的地理特征,如尼罗河流域、沙漠地区等。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2389a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a.png)
第七章认识国家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利用第二手资料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加深对一个国家的认识2、了解埃及是地跨亚非两洲、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非洲国家3、了解埃及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其各种气候的空间分布特点4、掌握尼罗河的河流特点及其对埃及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修建阿斯旺大坝的作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正确认识人地关系5、掌握苏伊士运河对世界航运和埃及经济的重要意义6、了解埃及悠久的灿烂文化,认识其对埃及经济的作用及影响7、正确认识埃及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明确侨汇、旅游、运河和石油工业四大产业在埃及的重要性及地位重点和难点:重点:1、尼罗河对埃及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2、阿斯旺大坝的作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苏伊士运河的地位和作用4、埃及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对埃及经济的影响难点:1、对第二手资料运用、分析的方法与手段的概括2、埃及经济结构的特点定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初中地理我们基本上已经学完了,学习完4本书以后,大家是否对地理的学习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知道了区域地理一般就是分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区学习,我们本节课就以埃及为例,分析如何利用第二手资料从多角度认识一个国家的区域特征?板书:第七章认识国家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第二手资料播放PPT第二页提问:看课本P102页第一段,找出第二手资料是什么?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学生看书并回答:讲解:第二手资料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途径。
第二手资料主要包括文字、地图、图片、图表和统计数据等。
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刊、国际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某一国家的第二手资料。
方法一、使用地图播放PPT第3页提问:看课本P102页第二段,找出我们可以通过看地图来确定什么?学生回答:讲解:利用地图可确定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该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理: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知识梳理(中图版八下)
![地理: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知识梳理(中图版八下)](https://img.taocdn.com/s3/m/47660a1b05087632301212a3.png)
7.6 埃及一、地跨两洲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2、埃及概况:民族:阿拉伯民族宗教:伊斯兰教语言:阿拉伯语首都:开罗面积:一百万平方千米二、沙漠广布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三、文明古国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四、发展中的工农业: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五:河流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全长6650公里,下游有尼罗河三角洲,是重要的农业区。
生产长绒棉、玉米、小麦、水稻等等。
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练习1、埃及人主要是()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2、非洲最大的城市是()A.开罗 B.利雅得 C..比勒陀利亚 D.亚的斯亚贝巴3、古埃及“法老”是指()A.宗教长老 B.老年人 C.司法主持 D.国王4、埃及的石油主要分布在()A.尼罗河沿岸 B.南部地区C.地中海沿岸 D.东南部地区5、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其英文缩写为 Epgyt6、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A.苏伊士运河的收入 B.石油加工业C.长绒棉的出口 D.纺织工业7、埃及境内沙漠广布,约占全国面积的() A.60% B.70% C.80% D.90%8、埃及著名的古迹是()A.泰姬陵 B.吴哥窟 C.金字塔 D.凡尔赛宫9、关于苏伊士运河在国际航运意义上的叙述,正确的是()A.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航运B.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并缩短亚欧两洲航程C.沟通北美洲和西欧航线D.沟通南美洲和南亚的航线1.识图掌握埃及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埃及的_____半岛属于亚洲。
2.说出埃及的战略位置:和苏伊士运河位置的重要性(两洲,两洋,两海)。
3.埃及的最大邻国____民族____,宗教_____,首都_____是非洲的最大城市。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6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共35张PPT)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6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e07e1e0242a8956aece4b0.png)
埃及人亲切地把尼罗河称为“母亲河”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象征
阿斯旺水坝
由阿斯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坝引起的思考
伟大的古埃及文明同尼罗河是分不开的。一年一度 的洪水泛滥,把从埃塞俄比亚高原冲刷下来的大约1.3亿 吨沃土留给了尼罗河两岸。古埃及人每年便靠耕种两岸 的肥沃良田为生。
今天,大自然的这份馈赠已经永远消失了,阿斯旺 水坝却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其一,丧失了大 量富有养料的泥沙沃土。由于失去了泥沙沃土,尼罗河 河谷和三角洲的土地开始盐碱化,肥力也丧失殆尽。其 二,水坝严重扰乱了尼罗河的水文。原先富有营养的泥 沙沃土沿着尼罗河冲进地中海,养活了在尼罗河入海处 产卵的沙丁鱼。现在沙丁鱼消失了,绝迹了!
因地制宜发展本国经济的? 3. 埃及的外汇收入与运河有什么关系?
部门
侨汇
运河
旅游
石油
外汇收入
33亿美元
16亿美元
43亿美元
19亿美元
苏伊士运河
日益繁忙的苏伊士 运河,每年要通过10多 万艘船只,仅每年船只 通行费就为埃及提供近 百亿美元的稳定收入, 同时加快了埃及现代经 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旅 游业的繁荣。
阿布辛贝勒神庙
古埃及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雕在石壁上的象形文字
认识宗教信仰
大多数埃及人信仰穆斯林(伊斯兰教)
埃及的旅游特色
在埃及,游人骑骆驼游览别有一番情趣
方法三
使用数据
数据和统计图表也是了解 一个国家的一种工具。通过与 标准数据比较的方法,可判断 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情况、经 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
课本99页
埃及的主要农业带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图片欣赏) (阅读材料)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3df6f91711cc7931b716a9.png)
《走进埃及》教案一、教学目标二、内容分析本节以埃及为案例,分析了如何利用第二手资料多角度地认识一个国家的区域地理特征。
1.使用地图。
教科书安排了五幅地图:(1)了解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以及周围主要的地理事物。
(2)了解埃及的气候、河流与农业。
埃及以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催生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自古是埃及的农业带。
(3)了解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大坝和纳塞尔水库对促进埃及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 4)了解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扼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海运航线。
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极高,对埃及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2.使用图片。
教科书首先讲述了图片的作用,并选用了六张图片,展示埃及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特征。
要让学生了解埃及的长绒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知道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极具特色的异国风情;认识到埃及经济建立在本国优越的自然、人文资源上,走的是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
3.使用数据。
首先讲述了数据和统计图表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运用数据和统计图表的比较,能说明—个国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1)第一张表格说明埃及是一个以出口工业原料和经济作物为主,进口工业产品、工业原料和粮食为主的国家。
饼状图说明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较高,所以埃及仍为农业国家。
(2)第二张表格说明侨汇、运河、旅游和石油工业已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来源和埃及经济的支柱,说明了埃及产业结构的特点。
本节重点: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阿斯旺大坝和纳赛尔水库对埃及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苏伊士运河的地位与作用,及对埃及经济的影响;埃及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对埃及经济的影响。
本节难点:对第二手资料运用、分析的方法与手段的概括;埃及经济结构的特点。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区一等奖】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区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06323bf802020740bf1e9b0c.png)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设计的。
三、【学以致用】攻略四学方法,建家乡
请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思考:吴忠应该发展什么产业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经济,我们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互动课堂展示宁夏地图和吴忠资源的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回顾总结
【嘴八舌谈收获】
【教师】同学们还记的我们本次暑假埃及之旅的攻略任务目标吗老师将任务转化成了问题的形式,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
1、你知道埃及地形有什么特点吗
2、你知道埃及的气候、河流有什么特征吗
3、埃及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带在哪里
4、埃及是怎样发展经济的
【活动】最强大脑
互动课堂展示,最强大脑的检测练习题
游戏,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做出游戏的形式,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如果同学们对本节课还有什么疑问,还可以关注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地理星河”。
五、布置作业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特征,那么埃及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搜索资料获取相应的资料。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5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ff1968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3.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一课,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非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埃及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埃及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基本知识;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2.教学难点:埃及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色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埃及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埃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埃及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2.设计好针对埃及特点的问题;3.分好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埃及地图,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然后,教师展示埃及的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状况,使学生对埃及有更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埃及的特点。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757e4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5.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河流、沙漠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埃及的自然环境。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通过生活实际和媒体途径,对埃及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埃及自然环境的深入认识尚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沙漠等自然环境特点,认识埃及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埃及沙漠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知埃及的自然环境。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埃及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的课件,展示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2.学习资料:准备与埃及自然环境相关的学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3.投影仪:确保投影仪正常运作,方便展示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埃及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位置。
同时,提问:“你们对埃及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资料,呈现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河流、沙漠等。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a7a019a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9.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通过介绍埃及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埃及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埃及的了解可能局限于一些表面的知识,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埃及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以拓宽视野,提高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埃及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影响,以及埃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面临的挑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埃及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埃及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分别介绍埃及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埃及的旅游资源、农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等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埃及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e4b8701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0.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为学生提供了关于埃及的全方位信息,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非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埃及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对埃及的认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埃及的发展特点和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埃及的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状况。
3.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埃及的发展特点和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埃及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地理特点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视频播放:播放关于埃及的纪录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现状。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埃及的发展特点和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埃及的典型地理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埃及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埃及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关于埃及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现状。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埃及的发展特点和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_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课件中图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_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课件中图](https://img.taocdn.com/s3/m/85415c6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1.png)
总理:艾哈迈德·纳齐夫 (Ahmed Nazef) , 2004年7月任职。
简史: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200年 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当时国王称法老。公元 前6世纪以后长期为外来民族所统治。公元640年 阿拉伯人入侵,推行“阿拉伯化”。1517年被土 耳其人征பைடு நூலகம்,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882年被 英军占领。英取消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权, 宣布埃为英“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宣布 埃及为独立国家,但保留对国防、外交、少数民 族等问题的处置权。1953年6月18日宣布成立埃及 共和国。1958年2月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 共和国。1961年叙利亚发生政变,退出“阿联”。 1971年9月1日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国名: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首都:开罗 独立日:2月28日(1922年) 国庆日: 7月23日(1952年)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 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 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 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 黑暗岁月。
国徽:
人口:
69213274万(2003年),男
性51.2 %,女性48.8 %其中信
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约占87%。 信奉基督教的科普特人约占11. 8%。 希腊东正教、天主教等其他基督教徒 约25万,还有少数犹太教徒。伊斯 兰教为国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中上层通用英语,法语次之。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6个省,省下设县、市、 区和村。各省名称如下:开罗省、吉萨 省、盖尔尤比省、曼努菲亚省、杜米亚 特省、达卡利亚省、卡夫拉·谢赫省、 贝尼·苏夫省、法尤姆省、米尼亚省、 索哈杰省、西纳省、阿斯旺省、红海省、 西部省、阿斯尤特省、新河谷省、亚历 山大省、布哈拉省、北西奈省、南西奈 省、塞得港省、伊斯梅利亚省、苏伊士 省、东部省、马特鲁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及
埃及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 漠气候
90%以上为热 带沙漠气候,全 年高温少雨;北 部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尼罗河
全长6670米 世界最长河流 埃及母亲河
青
白
尼
尼
罗
罗
河
河
埃及
尼罗河风光
埃及
读尼罗河下游河谷及三 角洲地区夜间灯火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埃及的人口主要集 中分布在哪里?
经度范围25E~30E,纬度位置23 ° 26' N~30 ° N
海陆位置
埃及北临__地_中__海, 东临__红__海。大部分位于 _非_洲东北部,苏_伊__士_运河 以东的_西_奈__半岛属于亚洲 。邻国有西侧的_利_比__亚_ 、 南部的_苏_丹__以及东北部的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重
❖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 部,只有苏伊土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 洲西南角。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
地形
宗教
学习与探究
第二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是了解一个国家的 重要途径。第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地 图、图片、数据(统计图表)等。 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刊、互联网、 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某 一国家的第二手资料。
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 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于是 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而 建造陵墓,这些巨大的方锥形的陵墓象征了 他们的地位与财富。因为它们的形状像汉字 的“金”字,所以我们中国一般称之为金字 塔,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神秘的金字塔王 国——埃及
人口与城市等方面分析。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埃及的主要矿产和物产,看一看,它们的分 布 有什么特点?
石油、棉花、甘蔗等。 石油分布在北部,农产品 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2)埃及适合优质农产 品生长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光照强,日温差大。 (3)想一想,埃及的农 作物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尼罗 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
让我们开始埃及之旅
学习与探究
使用地图
利用地图可确定一个国 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首都及其他各种地理事物的 空间分布,分析得出该国自 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合作学习 探寻埃及
探究活动一:“慧眼识图”——探自然
如
何
形
埃及
容
埃
及
的
位
置
埃及
非洲东北部 亚洲西南端
埃及
读右图,完成 下列任务。 ① 找出红海、地 中海、苏伊士运 河、尼罗河、开 罗、西奈半岛以 及埃及的陆上邻 国。 ② 说一说埃及地 理位置的重要性。
外汇收 33亿美 16亿美 43亿美 19亿美
入
元
元
元
元
气候炎热干燥
尼罗河 灌溉
土壤肥沃
优质 长绒棉
纺织 工业
新华社开罗1月5日电(记者 郑思远)埃及苏伊士 运河管理局主席穆哈卜?马米什4日宣布,2017年 苏伊士运河收入突破53亿美元,同比增长5.4%。
❖ 埃及位于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苏伊士运 河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 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 置十分重要。
埃及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 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 欧、亚、非洲的主要国际航道,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运 河开通后,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 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 每年通过的船舶量与货运量在国 际运河中居首位。
合作学习 探寻埃及
探究活动二:“解密数表”——谈经济
学习与探究
根据下面资料,判断埃及目前 是工业国,还是农业国?
主要产品
石油及其副产品、
出口
棉花、棉纱、磷酸 盐、皮革制品、水
果、香料等
机电产品及工业原
进口
材料(60%),粮 食和食品(约占
30% )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学习与探究
部门 侨汇 运河 旅游 石油
走进 埃及
第七章 第六节
1、使用地图说明埃及地理位置与位置的重要性。 2、 了解埃及的气候类型。 3、运用图片提取信息了解埃及灿烂的文化与分布 地的特征。 4.运用数据分析埃及的经济特色。
重点:埃及的位置、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学习一个国家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位置
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沟通了红 海与地中海,缩短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程。
撒 哈 拉 沙 漠
迷人的沙漠奇景
埃及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年降水 量大多不足50毫米,90%以上的土地为沙 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
埃及
观察地形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埃及大部 分地区海拔大约为 多少?
(2)埃及海拔 低于200米的地方 主要分布在哪里?
(2)埃及人口集中分布 区为什么人口密集?
埃及的90%人口聚居在尼罗河下游河谷和入海处形成的 三角洲;因为这里水源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开 发历史长,是埃及最富庶的地区。
“母亲河”——尼罗河
探究:尼罗河对埃及
社会经济发展起什么 重要作用?
提示一:课本P103阅读资料。
尼
罗
河
提示二:从农业、旅游业、
埃及沙漠广布,尼罗河 沿岸地区有丰富的水源,且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绿 色 长 廊
尼 罗 河
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大坝发电厂局部
阿斯旺大坝纪念碑
饮用
水稻、小麦
水源
农业灌溉
尼
长绒棉
罗
发电 阿斯旺大坝
河
航运
运输、贸易 旅游业
经济发展
埃及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长绒棉棉田
石油开采
学习与探究
使用数据
数据和统计图表也是了解 一个国家的一种工具。通过与 标准数据比较的方法,可判断 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情况、经 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
地中海
红 海
地中海
苏 伊 士 运 河
西埃
奈 半 岛
及 全
在
非
洲
吗
埃及的亚
洲部分:
西奈
西 奈
半岛
半
岛
半球位置
东半球图
30°E
埃及位于__北__(南、北)半球; _东___(东、西)半球
绝对位置
30°N
_3_0_°_N_穿过埃及 的北部。_北_回__归_线_穿 过埃及的南部。大部 分位于__低_纬_度__(高 23°26' N 、中、低纬度)地区 ,气温较高。
“东方伟大的航道”
建造代价:
• 耗费10多年才开凿完成 • 埃及约有12万名民工因此丧生 • 工程最终花费高达1860万英镑
苏伊士运河能够给埃及带来什么有利之处?
1860年 苏伊士运河部分河段竣工
直布罗陀海峡
航行里程缩短近 10000Km!
苏伊士运河
曼德 海峡 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