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合集下载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课件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课件

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
Th细胞增殖分化成Th1和Th2细胞
不同亚群的Th细胞分泌不同 的细胞因子,只不过反映了 这些细胞处于不同分化状态。 这种分化状态不是恒定不变 的。
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Th细胞依赖性
记忆性CD4+Th与APC相互作用后被激活,产生并分泌 IL-2,辅助CD8+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级联反应凋亡CTL杀伤 Nhomakorabea细胞经历三个阶段
1、效-靶细胞结合 CTL直接接触靶细胞才能发挥杀伤效 应此过程受MHC-I类分子和Ag限制
靶细胞
CTL
2、CTL的极化
保证效应分子
仅杀伤靶细胞
3、致死性打击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2)Fas/FasL途径
颗粒酶途径 囊泡 颗粒酶 穿孔素
Fas途径
穿孔
颗粒酶
死亡结构域
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Th细胞依赖性
已活化的CD4+Th可促进APC表达B7等共刺激 分子,从而激活CD8+T细胞
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Th细胞非依赖性
病毒感染APC
CD8+T细胞直接识别病毒感染的APC提供的双信号, 发生活化、增殖、分化并分泌IL-2
三、T细胞的效应功能
T细胞
αβT细胞
二、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1. 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
(1)第一 活化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 * 双识别:TCR-肽/MHCII/MHCI * 共受体:CD4-MHCII, CD8-MHCI * CD3传递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 (2) 第二活化信号 (协同刺激信号) * 如B7-CD28分子等黏附分子结合 (3) 细胞因子(IL-1、IL-12等) * 也是T细胞充分活化重要条件。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课件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课件

B 细胞对TI 抗原的应答
TI抗原概念:某些细菌多糖、多聚蛋白及脂多糖
可直接激活初始B细胞,无须T细胞辅助的抗原
TI抗原分类:
TI-1和TI-2抗原。
B 细胞对TI-Ag 免疫应答的特点
• TI-Ag 刺激B 发生免疫应答不依赖T细胞 • TI-Ag 只能刺激B 细胞产生IgM • B 细胞对TI-Ag 不产生再次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
3.非活疫苗预防接种常需二次以上
人教版免疫调节示意图
(二)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
1.概念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2.特点 (1)潜伏期短(约2~3天) (2)抗体的种类以IgG为主 (3)抗体亲和力比初次应答明显增强 (4)维持时间长 (5)总抗体水平高
(三)意义
1.证明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记忆性 2.是疫苗接种的理论基础
2.T细胞生长因子,促进Th2分化,增强抗体应答 3.参与I型超敏反应;
IL-5 IL分化因子 1.抑制Th1细胞因子产生 2.促进Th2细胞因子产生和B细胞激活 促进Th1产生、活化巨噬细胞和NK细胞
(三)B细胞的增殖和终末分化
活化的B细胞表面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 体,受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增殖分化为 浆细胞(plasma cell)部分活化的B细胞分化 为记忆性B细胞(memory B cell)
体液免疫应答概述
一 概念:外来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抗原特 异性抗体产生的过程称为体液免疫应答。 二 参与细胞: 抗体产生细胞:B1, B2; 多数情况下需要Th细胞辅助; 三 识别的抗原: TI抗原、TD抗原 本章重点讲述B 细胞对TD 抗原的应答。
TD 抗 原 诱 导 体 液 免 疫 应 答 的 过 程

免疫学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PPT课件

免疫学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PPT课件

2
抗原识别具有高度特异性,B细胞受体(BCR) 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表位,启动B细胞的激活信 号。
3
抗原识别的过程需要T细胞辅助,T细胞通过其表 面的CD4或CD8分子与B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 相互作用,提供激活信号。
B细胞活化与克隆增殖
B细胞活化是体液免疫应答的关键步骤,抗原与BCR的结合可触发B细胞的 活化信号。
B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的相互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的激活
B细胞可以分泌可溶性因子,如IFN-γ和IL-12等,激活自然杀伤 细胞,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对B细胞的调节
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抑制B细胞的活化,对体液免疫应答进行负 调节。
05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意义与
影响
对感染性疾病的防御
某些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B细胞 的活化,对体液免疫应答进行负 调节,维持免疫稳态。
B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抗原识别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抗原识别,将抗原信息传递给B细胞,激发B细胞的特异性免疫 应答。
共刺激信号
抗原提呈细胞通过提供共刺激信号,如CD80和CD86与B细胞表面的CD28的结 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
B细胞在未来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B细胞作为体液免疫应答的核 心,有望在疫苗研发、抗体 药物设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
利用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和 免疫调节功能,开发新型的 免疫疗法,以治疗肿瘤、感 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等。
深入研究B细胞的发育、分化 与功能调控机制,为免疫治 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促 进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
产生免疫记忆
B淋巴细胞具有记忆功 能,能够记住曾经接触 过的抗原,并在再次接 触时快速并有效地产生 抗体。

第章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PPT课件

第章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PPT课件

一、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

专职 APC(professional APC) : 能组成性表达 MHC-II 类分子、 具有较强的抗原提呈作用,包括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B细胞等。 非专职 APC :非组成性地表达 MHC-II 类分子,抗原提呈能力 弱,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及间质细胞等。 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也可通过MHC-I类分子途 径提呈抗原,属广义APC,称为靶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 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 非专职APC :
MHC-II类途径(class II pathway):

MHC-I 类途径(class I pathway):
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加工途径特点比较
特点 提呈抗原肽的 MHC 分子 应答的 T 细胞 抗原来源 抗原肽产生部位 抗原肽 -MHC 复合物产 生部位 伴随蛋白 递呈细胞 内源性抗原加工途径 外源性抗原加工途径
CD4+T细胞的活化
T细胞活化信号1(抗 原识别信号)
T细胞活化信号2(协 同刺激信号)
P121 三、T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
1、使T细胞内转录因子NFAT、NF-κB、AP-1 等准入细胞核内,与T细胞效应分子编码 基因调控区结合,引起基因转录表达。 2、主要是IL-2等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 粘附分子和MHC基因表达。 3、在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活化的T细胞 分化成具有不同效能的效应细胞,或者形 成记忆性T细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 细胞活化需双信号刺激

免疫应答ppt课件

免疫应答ppt课件
指TD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捕获、加 工、处理、呈递及T细胞对其识别阶段。 1、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2、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1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图4-2 抗原的提呈示意图
12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
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示意图
50
(三)体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1、补体 2、细胞因子 3、防御素:直接杀伤 4、溶菌酶:作用于G+菌。 5、乙型溶素:由血小板释放,作用于G+菌。
5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特点:
1、有明显的特异性。 2、又称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活化
增殖
分化
29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TI-1抗原
细菌脂多糖
TI-2抗原
荚膜多糖
特点:
♫ 1、直接刺激B1细胞 ♫ 2、不产生记忆细胞。 ♫ 3、抗体均为IgM
30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特点:1、潜伏期长, 2、抗体效价低, 3、在体内维持时间短, 4、抗体类型:IgM,随后出现IgG, 5、低亲和力抗体。
方法:①应用免疫原或免疫应答分子②感染早期综合抗感染 ③合理使用细胞因子及其抗体
4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第五节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
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以维 持机体生理稳定的一种免疫防御功能。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ppt课件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ppt课件
参与再次应答时的细胞免疫反应; • 致敏Tc细胞在杀伤靶细胞后,可以继续杀伤带有相应抗原的
其它靶细胞,即Tc细胞的再循环。
45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 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Tm)是指对特异性 抗原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的T淋巴细胞。
交叉递呈(cross-presentation)
Target cells
CD8 T cells
Ag
pAPC/MHC I-peptide 32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33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Th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34
CD4+Th1细胞的效应机制 主要是通过释放的三种细胞因子来实现的
CTL细胞的效应
Dead target cell
Perforin : creates a hole in the target membrane
44
致敏Tc细胞的功能特征:
• 只能杀伤携带有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或微生物; • 杀伤靶细胞时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 • Tc细胞在分化为致敏Tc时有部分细胞可以成为记忆性Tc细胞,
抗原识别和递呈; 活化、增殖和分化; 效应阶段: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6
细胞免疫(广义)
• 原始的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非 T淋巴细胞(NK)的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狭义):单核细胞浸润 为主的炎症反应和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7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三个阶段: ① 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② 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③ 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免疫学第8章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PPT课件

免疫学第8章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PPT课件
除了CTL和NK细胞外,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也具有一 定的细胞毒作用,通过吞噬、释放溶酶体酶等方式杀伤病 原体或被感染的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01
免疫调节作用是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 式,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时间。
02
Th1细胞分泌IFN-γ、IL-2等细胞因子,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Th2细胞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和炎症修复。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包括膜型酪氨酸激酶信号转 导途径和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途径,这些途径将T细 胞受体与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和信号分子相联系,最终 导致T细胞的活化。
T细胞受体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能够识别并结 合抗原,引发T细胞的活化。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对于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是免疫应答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CD4+T细胞主要发挥辅助、调节和细 胞毒作用,CD8+T细胞则主要发挥细 胞毒作用。
NK细胞
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能够 非特异性地杀伤病原体和肿瘤细
胞。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 酶等杀伤分子来杀伤靶细胞,并
诱导其凋亡。
NK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 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先天 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相互协作。
肿瘤免疫治疗
针对肿瘤免疫应答的缺陷,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如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旨在激活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 细胞并控制疾病进展。
06
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最新研究成果
01
发现新的细胞亚群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与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相关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ppt课件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ppt课件

T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
信号2 T细胞辅助
CD40
B
MHCII
ThTh
Y
信号1 抗原-BCR
1. TCR 2. CD4 3.CD40 L
二、细胞的协同作用
(一)APC与Th细胞相互作用 1.两个刺激信号
2.主要的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
(1)B7:B7.1和B7.2(主要表达细胞 — B细胞)
配体:CD28和CTLA-4(表达细胞:CD28 — T细胞、CTLA-4 —活化的T细胞)
(二)识别TI2抗原:肺炎球菌多糖等。
1.结构特点 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 呈线形排列,在体内不易降解。
2.活化特点 与特异性BCR结合 →BCR交联→传入 活化信号→B细胞活化。
二、对TD-Ag识别与提呈
(一)TD-Ag 蛋白质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和血清蛋 白等。 (二) 识别与提呈
IL-4
1.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因子,导致IgG1和IgE产生 2.T细胞生长因子,促进Th2分化,增强抗体应答
3.参与I型超敏反应;
IL-5 IL-6 IL-10
IL-12
嗜酸性粒细胞的生长因子 B细胞的分化因子
1.抑制Th1细胞因子产生 2.促进Th2细胞因子产生和B细胞激活
促进Th1的产生、巨噬细胞和NK细胞激活
inhibits induces
IL-5
augments
IFN-g inhibits induces inhibits
induces inhibits
TGF-b inhibits inhibits
induces
induces
主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
功能
IL-2

免疫学13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优质课件

免疫学13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优质课件

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基本特征
*特异性:针对某种抗原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 生的免疫应答。
*记忆性:初次接触某种抗原后,免疫系统可长期保留 对该抗原的“记忆性”,发生再次免疫应答。
*识别“自己”和“非己”: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
二、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抗原识别 免疫细胞活化 免疫效应
三、发生部位 —— 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
包括接受信号刺激、信号转导、细胞内酶的活化, 基因转录表达等在内的连续的复杂过程。
一、T细胞活化的信号刺激
1.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刺激
信号 T细胞
APC
第一信号 TCR和 CD4/CD8 MHC-肽 复合物
第二信号 CD28
B7 (B7.1、B7.2)
2.T细胞活化中粘附分子的辅助作用
1. IFN- (1)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2)诱导MHC I类分子表达; (3)活化巨噬细胞等。
2. TNF-和TNF- (1)协同IFN- 活化巨噬细胞; (2)与其受体TNFR-1结合诱导杀伤靶细胞。
思考题
1.T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和活化。 2.CD4+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3.CD8+CTL细胞杀死靶细胞机制。
及肿瘤细胞抗原等)首先被宿主APC内蛋 白酶类降解成小肽片段,再与MHC-I类 分子形成复合物, 提呈给CD8+T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T细胞对APC-MHC-II分子提呈抗原的识别
通过吞噬和吞饮作用摄取内化到细胞囊泡系 统(vesicular system)的外源性抗原(如细 菌代谢产物及其它可溶性蛋白质抗原等), 在细胞内被溶酶体酶降解成含10~30个氨基 酸残基的小肽片段,与内质网上的MHC-II类 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提呈给CD4+ T细胞。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CD4+Th细胞分化为:
(TDTH)
Th1效应细胞
Th2细胞
▪ CD8+Tc细胞分化为:
有杀伤效应的 CTL
精品课件
1、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
初始CD4+T
Th0细胞
IL-4 体液免疫应答
Th0细胞
IL-12 细胞免疫应答
Th2细胞 主要介导 Th1细胞 主要介导
精品课件
2、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
精品课件
二、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反应阶段)
(一)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
• 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 : 是T细胞表面TCR-CD3复合物特异性识别抗原
肽-MHC复合物产生的信号;
CD4、CD8分别识别MHC-II和MHC-I分子。
• 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又称协同刺激信号,由众多协同刺激分子
精品课件
一、抗原识别和提呈阶段(感应阶段) (一)APC提呈抗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的比较
特点
内源性途径 外源性途径
递呈分子 MHC-II
MHC-I
应答的T细胞 CD4+T细胞
CD8 + T 细 胞
抗原来源 外源摄入
内源合成
抗原肽产生部位
内体
精品课件
蛋白酶体
(二)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CD28、CD40L等)
(3)细胞因子(如IL-1等) 精品课件 * 也是T细胞充分活化重要条件
(二)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T细胞增殖与分化
如: IL-2、IL-4、 IL-6、 IL-7、 IL-12、 IL-15、 IL-18,尤其是IL-2是促进活 化后T细胞增殖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2 Ag:由多个重复的B细胞表位 组成,刺激成熟的B细胞应答,如: 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
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
Kinetics of antibody responses to T-dependent Ag
Primary (1o) Ab response
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度
Qualitative changes in Ab during 1o and 2o responses
次应答相似; (4)亲和力高。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抗原的种类
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异种抗原、 同种异体抗原、自身抗原
据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中是否需 要T细胞协助
– 胸 腺 依 赖 性 抗 原 ( 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
– 胸 腺 非 依 赖 性 抗 原 (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Th细胞的作用 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CR识别抗原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第一信号向胞内传递 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的作用 BCR交联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抗体亲和力成熟antibody affinity maturation: 在抗体应答过程中,特别是再次免疫应答后有 抗体亲和力逐渐提高的现象,是生发中心中抗 原对高频突变细胞选择的结果。
抗体亲和力在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中的变化
类别转换
Membrane and secreted immunoglobulin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抗原受体的修正 体细胞高频突变和抗体亲和力成熟 抗体的类型转换 记忆性B细胞的产生
Molecules involved in the interactions of B and TH cells抗原受体 Nhomakorabea因的表达
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atation:抗原刺 激后,在次级淋巴器官的生发中心,已成熟的 B细胞上重排过的V区基因,发生以点突变为 主的高频突变。
B细胞决定基
天然的,有三级结构,呈一定的空间构 型,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或转折处,由 折叠的肽链使不同位置的氨基酸相邻成 为有一定空间构型的决定基,也就是氨 基酸可以呈连续和不连续排列,一般由 5-7 个 AA 残 基 或 者 数 个 单 糖 或 者 数 个 核 苷酸组成,直接与B细胞或抗体结合,无 需加工处理,也无需与MHC分子结合。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特点:(1)潜伏期长,需1—2周后才产生抗体;
(2) 抗体效价低,维持时间短; (3) 最初出现IgM,随后出现IgG,在一定时间内
IgG能保持稍高的水平 (4) 亲和力低。 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 特点:(1)潜伏期短,一般1—2天,甚至即可有抗体产生; (2)抗体含量高,维持时间很长; (3)抗体以IgG为主,而IgM的含量与留存时间与初
T细胞决定基
需加工变性后显示出来,由8-20个氨基 酸残基组成,氨基酸彼此相邻,呈线性 排列,可埋藏于抗原分子的内部或位于 分子表面,需经APC加工处理为小分子 的多肽片段,再与自身MHC分子结合成 复合物后,表达于细胞膜上(B细胞决定 基不一定在膜上),才能与TCR结合。
Dendritic cell DC
Cellular events during 1o and 2o responses to T-dependent Ag
Primary response
Secondary response
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TI-1 Ag 与 TI-2 Ag
TI-1 Ag:含有B细胞丝裂原和重复B 细胞表位,刺激不成熟和成熟的B细 胞应答,如脂多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