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的途径概述

合集下载

磷酸铁锂共沉淀法

磷酸铁锂共沉淀法

磷酸铁锂共沉淀法是一种制备磷酸铁锂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是将可溶性的锂源、磷源以及铁源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然后通过控制体系的pH值或者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

之后,这些沉淀物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等过程,再通过后续热处理得到最终的产物。

共沉淀法具有一些优点,如合成工艺简单,可以有效地控制产物的颗粒尺寸,且产物的分布均匀。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合成原料的选取条件较为苛刻,要求材料在水溶液中具有相似的水解和沉淀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实际商业中的应用。

此外,共沉淀法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由于溶解过程中原料间的均匀分散,所以共沉淀的前体可实现低温合成。

然而,由于共沉淀法自身的特点,前驱物沉淀往往在瞬间产生,各元素的比例难以精确控制。

经过焙烧后,可能会导致产物中各元素的非化学计量性,这可能会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总的来说,磷酸铁锂共沉淀法是一种重要的制备磷酸铁锂材料的方法,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其优点仍然使其在许多应用中具有吸引力。

同时,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这种方法,以期获得性能更优的磷酸铁锂材料。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掺碳复合正极材料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掺碳复合正极材料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掺碳复合正极材料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掺碳复合正极材料简介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掺碳复合正极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优良的安全性等优点。

共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的热处理过程研究

共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的热处理过程研究

共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的热处理过程研究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安全性能。

其中,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易得等优点。

磷酸铁锂通过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结晶度和电化学性能。

热处理过程对于制备高性能的磷酸铁锂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控材料的结晶度、晶粒尺寸、晶界以及材料内部的缺陷等特性。

同时,热处理还能消除一些杂质,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增强材料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热处理过程主要包括热解和热处理两个步骤。

热解是指将沉淀物置于高温下进行瞬间脱水和热分解,其中主要是磷酸铁铵与氢氧化锂反应生成磷酸铁锂。

通过控制热解时间和温度,可以控制生成物的结构和相态。

在热解过程中,对于保持均匀性和控制颗粒大小,常常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

热处理是指将磷酸铁锂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高温处理。

高温处理可以进一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相态,以及调控晶粒的分布和尺寸。

在高温下,磷酸铁锂晶体结构中的不完美晶界和晶体缺陷会得到修复和消除,从而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和电化学性能。

热处理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材料的烧结和晶粒长大,影响材料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温度过低则无法充分修复晶界和消除缺陷。

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材料的晶粒继续长大,失去纳米尺度的特性。

因此,热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优化温度和时间参数来达到最佳的结果。

此外,热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控制一些其他条件,例如气氛和冷却速率等。

气氛可以通过控制氧气含量来改变材料的氧化还原性质。

冷却速率可以影响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界结构等。

总结起来,共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后的热处理过程对于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和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控制热解和热处理的温度、时间、气氛和冷却速率等参数,可以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磷酸铁锂材料。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热处理条件来提高材料的性能,为锂离子电池等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材料选择。

磷酸铁制磷酸铁锂的原理

磷酸铁制磷酸铁锂的原理

磷酸铁制磷酸铁锂的原理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成本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而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也是众多研究的热点之一。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共沉淀法。

该方法通过将铁盐和磷酸盐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沉淀,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得到磷酸铁锂。

具体而言,化学共沉淀法的步骤如下:1. 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

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铁盐是硝酸铁或硫酸铁,而磷酸盐则是磷酸二氢钠或磷酸三氢钠。

2. 将铁盐和磷酸盐分别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得到两个溶液。

3. 将两个溶液缓慢地混合在一起,并保持搅拌,使两种物质充分反应。

4.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pH值。

一般来说,反应温度在50-90摄氏度之间,pH值在7-10之间较为适宜。

5. 反应一段时间后,就会生成一种混合物,其中包含了磷酸铁锂的沉淀。

此时,需要将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等处理步骤,以去除杂质并得到纯净的磷酸铁锂。

6. 最后,得到的磷酸铁锂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改性,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除了化学共沉淀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制备磷酸铁锂。

例如,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固相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的来说,磷酸铁锂的制备原理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沉淀,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得到纯净的产物。

不同的制备方法在反应条件和操作步骤上有所差异,但基本原理相同。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制备方法,可以提高磷酸铁锂的制备效率和质量,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的途径概述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的途径概述

2011年 第1期 广 东 化 工 第38卷 总第213期 · 97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的途径概述王二晓1,许光日2,郑好博3,张永霞1(1.重庆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044;2.河南科技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3.新乡市中天光源材料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700)[摘 要]共沉淀法合成LiFePO 4材料的步骤简单,成本低且颗粒均匀,通过控制材料的形貌,粒径,可制备出高振实密度,高倍率性能良好的材料。

随着对共沉淀法的深入研究,合成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文章介绍了不同LiFePO 4材料的合成途径和各种途径的优缺点,并对共沉淀法包覆和掺杂改性的研究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共沉淀法;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合成途径[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1)01-0097-03The Introduction of Different Coprecipitation Pathways to Synthesis Lithium IronPhosphate MaterialsWang Erxiao 1, Xu Guangri 2, Zheng Haob 3, Zhang Yongxia 1(1.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2.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3. Transit Source Material Co., Ltd., ofXinxiang City, Xinxiang 453700, China)Abstract: LiFePO 4 can be successfully prepared with co-precipitation, the step was simple, low cost and uniform in size, by controlling the material morphology, particle size, can be prepared with high tap density and good high rate 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material. With a total depth study of precipitation, there were more and more synthetic approachs.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different pathways to synthesis lithium iron phosphate material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ways, and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o-precipitation coating and Doped on the material.Keywords: co-precipitatio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lithium ion battery ;route of synthesis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 [1-3],因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热稳定性好,对环境友好,理论容量和工作电压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也使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然而LiFePO 4的电导率及锂离子扩散系数均较低。

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电池工艺路径详解(上官整理)

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电池工艺路径详解(上官整理)

磷酸铁锂电池几种工艺路线对比水热法工艺路线(液相法)代表性企业:加拿大Phostech、韩国的韩华水热合成法是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的合成方法,该法的主要过程就是溶解- 再结晶的过程。

由于水热体系中O2的溶解度较小,因此水热条件下无需惰性气氛,常以可溶性亚铁盐、锂盐和磷酸为原料直接合成LiFePO4。

草酸亚铁工艺路线(固相法)代表性企业:天津斯特兰、合肥国轩、烟台卓能、用Li2CO3(碳酸锂)、FeC2O4·2 H2O(草酸亚铁)和NH4H2PO4(磷酸二氢铵)作为原材料,混合原材料质量分数为7.8%的乙炔黑粉末,在600℃的氮气氛围中退火10h,得到直径约为80nm并在表面包覆了一层约5nm无定形碳的LiFePO4 / C 颗粒,即使在1C、2C和3C的高倍率下初始容量分别为142、132和113mAh/g,分别为理论容量的83.5%、77.6%和66.5%。

经过两次球磨(分散剂采用酒精),再经过干燥工序、两次烧结工序以及破碎工序。

氧化铁工艺路线(固相法)代表性企业:美国Valence、台湾长园、苏州恒正以磷酸二氢锂(LiH2PO4)、三氧化二铁(Fe2O3)或四氧化三铁、蔗糖为原料,均匀混合后,在高温和氩气或氮气保护下焙烧,碳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也就是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酸铁锂。

磷酸铁工艺路线(固相法)主流路线代表性企业:美国A123、加拿大Phostech、北大先行、浙江美思。

美国A123和北大先行均是从草酸亚铁工艺路线切换到磷酸铁工艺路线。

该工艺路线原料为正磷酸铁和碳酸锂,可实现一次球磨、一次干燥和一次烧结,工艺简单,能耗少,容易实现自动化流程控制,烧成率接近70%,产品容易做细且晶粒形貌接近球形,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三元材料电池技术路径三元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解法等。

共沉淀法主要先合成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或碳酸盐前驱体,然后与锂盐混合,采用高温固相煅烧合成最终产品,目前也是大规模生产优选的方法;固相法分为高温固相法和低热固相法,高温固相法通常指在600 ℃以上的固相反应,低温固相法是指在室温或近室温的条件下固相化合物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溶胶-凝胶法相比于高温固相法,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物混合均匀等优点;喷雾热解法、模板法、溶液相法、溶剂热法和静电纺丝法等新型方法,目前大规模生产并不多,大都为小规模实验室制备。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共沉淀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共沉淀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共沉淀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宁延生,许寒,郭西凤,赵庆云
申请号:CN200810239645.5
申请日:20081215
公开号:CN101428782A
公开日:
200905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共沉淀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二价铁盐水溶液、磷源水溶液、锂源水溶液以及掺杂金属锰盐水溶液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合成出共沉淀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经过600-800℃高温焙烧8-36小时得到掺杂型的磷酸铁锂。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地址: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磷酸铁锂的工艺路线探讨及发展

磷酸铁锂的工艺路线探讨及发展

磷酸铁锂的工艺路线探讨及发展磷酸铁锂(LiFePO4)是一种重要的正极材料,特点是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较低的成本。

因此,磷酸铁锂在电动汽车、电动工具和储能设备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磷酸铁锂的工艺路线,并讨论其发展趋势。

在溶胶凝胶法中,通过将金属离子与磷酸离子在溶剂中混合,形成凝胶状的磷酸铁锂前体,经过干燥和煅烧得到磷酸铁锂。

这种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粒度均匀等优点,但生产成本较高。

水热法是指将金属离子与磷酸离子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磷酸铁锂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降低煅烧温度和时间,提高产率和结晶度。

但是,水热法需要较高的设备投资和操作技术要求,相对来说更加复杂。

共沉淀法是将金属离子和磷酸离子在适当的pH值条件下通过共沉淀反应得到磷酸铁锂。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均匀性好等特点,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得到不同粒度和形貌的磷酸铁锂。

共沉淀法是目前商业化生产磷酸铁锂的工艺路线之一除了湿法法,固相法也是磷酸铁锂制备的一种重要方法。

固相法主要是通过高温下将氢氧化铁、磷酸二氢铵和碳酸锂等原料混合,并通过固相反应得到磷酸铁锂。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温度较高、反应时间较长等缺点,但是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大规模生产。

磷酸铁锂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提高电池性能、缩短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

提高电池性能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关键。

目前,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但通过改进结构和添加掺杂剂等手段,可以提高其电池性能。

此外,缩短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也是磷酸铁锂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改进工艺路线和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降低磷酸铁锂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推动其在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总之,磷酸铁锂的工艺路线包括湿法法和固相法,其中湿法法是主流的制备方法。

磷酸铁锂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提高电池性能、缩短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磷酸铁锂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的途径概述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的途径概述

mo p o o y p r c esz , a ep e a e t i h tp d n i n o d h g ae d s h r ep r o ma c fmae il W i t l e t t d f r cp t t n t e e r h lg , a t l ie c n b r p r d wihh g a e st a d g o i h rt ic ag e f r n eo tra t at a p h su yo e i i i ,h r i y h o d p a o
2 1年 第 1 01 期 第 3 卷 总第 2 3 8 1 期
ww .d
共 沉 淀 合成 磷 酸 铁 锂 的途 径概 述 法
王二 晓 ,许 光 日 2 7郑好博 ,张永 霞
(重 大 化 化 学 , 】 庆学 学工院零 ・

唔化 化30 河 乡40;-乡 i 47 ’ 南新 5 33新  ̄ 工0 学 5院 学) 3 0
w ee m o e a d m o e s n h t p r a h T e p p r d s r e h if rn a h y o s n h ss ih u r r n r y t ei a p o c s h a e e c i d t e d fe e t p t wa s t y t e i t im i n p o p ae m ae i l a d t e a v n a e n c b l r h s h t t r s n h d a t g s a d o a d s d a tg so v ro swa s a d t a eab i f n r d c in o c — r cpi t n c ai g a d Do e 1 t em ae i l ia v n a e f a i u y , n m k r i to u t f o p e i t i o t n p do1 h tra o e o ao n K e w o d : o p e i i to y r s c - r cp t i n; l h u o h s h t l h u i nb tey; r u eo n h ss a i im i n p o p ae; i i m o a tr t r t o t f y t e i s

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FePO4

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FePO4

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周海峰【摘要】LiFePO4 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本文介绍了LiFePO4 材料的共沉淀制备方法,利用碳包裹和金属离子掺杂两种改性方法可以提高LiFePO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指出了LiFePO4 材料改性的方向。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共沉淀法中图分类号:TQ131.1+1 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人们对高能量比和循环寿命长的二次电池需求的增大,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迅猛。

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正极材料,已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

目前技术较成熟且使用较广泛是LiCoO2,但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由于价格昂贵,原料储量有限,污染性大,有毒性,以及其过充不安全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在大容量和大功率电池中得到应用[1]。

而自1997 年首次报道了锂离子可在LiFePO4 中可逆脱嵌后,LiFePO4 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锂离子蓄电池特别是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正极材料。

LiFePO4 由于具有热稳定性好、能量比高、比容量高、放电电压稳定、循环性好和成本低等优点,而引起了更多关注[2]。

天然矿物中LiFePO4 的含量不高,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要求。

因此,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LiFePO4 多为人工合成。

1共沉淀法合成LiFePO4 共沉淀法合成LiFePO4 方法是,首先利用含Fe2+、PO43- 和Li + 的可溶性盐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无定形Fe3(PO4)2 和Li 3PO4 沉淀后,在气氛保护条件下通过高温固相反应获得LiFePO4。

使用共沉淀法合成出LiFePO4 正极材料,合成步骤简单,成本低且颗粒均匀。

因此,材料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和高比容量。

韩恩山等以LiOH,Fe(NH4)2(SO4)2 和H 3PO4 为原料,分别配成溶液。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按照化学计量比将LiOH 溶液缓慢滴加到Fe(NH4)2·(SO4)2·6H2O 和H 3PO4 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

化学沉淀法设备制作的磷酸铁锂的制作方法

化学沉淀法设备制作的磷酸铁锂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一种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磷酸铁锂,采用以下步骤:按化学计量比将LiOH·H2O,NH4H2PO4分别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将FeC2O4·2H2O配成一定含量的悬浮液;步骤2、常温常压下将LiOH溶液缓慢滴加到FeC2O4·2H2O和NH4H2PO4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步骤3、过滤反应液得到墨绿色沉淀;步骤4、将沉淀置入管式炉中,N2气氛下150℃干燥5h,350℃预分解5h,700℃焙烧10h,随炉冷却后即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本技术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磷酸铁锂为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具有平稳的放电平台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具有3.4V左右的放电电压平台。

权利要求书1.一种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磷酸铁锂,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按化学计量比将LiOH·H2O,NH4H2 PO4分别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将FeC2O4·2H2O(AR)配成一定含量的悬浮液;步骤2、常温常压下将LiOH溶液缓慢滴加到FeC2O4·2H2O和NH4H2 PO4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步骤3、过滤反应液得到墨绿色沉淀;步骤4、将沉淀置入管式炉中,N2气氛下150℃干燥5h,350℃预分解5h,700℃焙烧10h,随炉冷却后即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磷酸铁锂,其特征在于,将步骤4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在350℃保温冷却之后,向其中加入纯LiFePO4的理论质量10%的葡萄糖添加剂,充分研磨。

技术说明书一种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磷酸铁锂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电池材料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磷酸铁锂。

背景技术L iFePO4等被认为可用作大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其中,磷酸铁锂由于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安全,以及循环性能优异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

但其室温下低的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速度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多次沉淀工艺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多次沉淀工艺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多次沉淀工艺哎呀,说起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这玩意儿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玩意儿。

你知道的,现在电动车那么火,电池技术就得跟上。

磷酸铁锂,这名字听起来就像是化学课本里的玩意儿,但其实它可是电动车电池的心脏啊。

记得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待了整整一天,就为了搞明白这个多次沉淀工艺。

这工艺啊,就像是做蛋糕,得一步步来,不能急。

首先,你得准备好原料,就像做蛋糕前得把面粉、糖、鸡蛋这些准备好一样。

我们需要的是磷酸铁和锂盐,这俩货得按比例混合,不然做出来的电池性能就差。

然后,就是搅拌了。

你得把这俩玩意儿搅得均匀,就像搅拌蛋糕糊一样,得有耐心。

这搅拌的过程,你得控制好速度,太快了不行,太慢了也不行,得让它们充分反应。

这可是个技术活,得练。

接下来,就是沉淀了。

这步骤,你得让混合物静置,让固体慢慢沉淀下来。

这个过程,你得耐心等待,就像等蛋糕在烤箱里慢慢膨胀一样。

这沉淀的时间,可长可短,得根据实验室的条件来调整。

然后,就是过滤了。

你得把沉淀物过滤出来,这就像是把蛋糕从模具里拿出来一样,得小心翼翼,不能把沉淀物弄碎了。

最后,就是干燥和烧结了。

这步骤,你得把过滤出来的沉淀物烘干,然后加热到高温,让它们变成固体。

这就像是把蛋糕烤熟,让它们变得结实。

这整个过程,你得一遍遍地重复,每次都得调整条件,直到得到最好的正极材料。

这就像是做蛋糕,每次尝试都得调整配方,直到做出最美味的蛋糕。

你看,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多次沉淀工艺,其实就跟做蛋糕差不多,都得一步步来,不能急。

虽然听起来挺枯燥的,但当你看到那些电池性能测试结果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像是看到自己做的蛋糕被人称赞一样,心里那个美啊。

所以啊,别看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就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样,需要耐心,需要细心,更需要一份对完美的追求。

这大概就是科学的魅力吧,看似枯燥,实则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等优势,因此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研究。

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湿法和固相法两种方法。

湿法方法是最常用的工艺之一,一般通过化学共沉淀、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方法来制备。

其中,化学共沉淀法是最为常见的方法,通过将铁盐和磷盐在水溶液中共沉淀生成磷酸铁锂前驱体,然后通过煅烧和碳酸锂反应得到磷酸铁锂。

然而,湿法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表现出颗粒粒径分布较大、粒径分布不均匀等缺点,同时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技术难度。

固相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一般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

该方法将铁粉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铁锂前驱体,然后通过焙烧和碳酸锂反应得到磷酸铁锂。

固相法制备的磷酸铁锂具有颗粒粒径分布较小、分散性较好等优点,但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并且反应时间较长,因此生产效率较低。

近年来,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研究和改进中。

一种新的制备方法是固相球磨法,通过固相球磨和高温焙烧的组合方法来制备磷酸铁锂。

该方法可以实现低温合成,大大缩短了制备时间,并且可以控制颗粒粒径和形貌。

另外,还有一种新的制备方法是溶胶凝胶法结合固相球磨法,将溶胶凝胶法和固相球磨法相结合,可以得到更细小的颗粒和更均匀的分布。

此外,对磷酸铁锂材料的表面涂覆和改性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通过在磷酸铁锂颗粒表面涂覆一层金属氧化物或磷酸锂等材料可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提高其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

常用的涂覆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铝和环糊精等。

综上所述,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在不断改进和研究中,从传统的湿法和固相法到新的固相球磨法和溶胶凝胶法结合固相球磨法等方法,制备工艺逐渐趋于高效、低成本、高性能。

同时,对磷酸铁锂材料的表面涂覆和改性也在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研究应注重制备工艺的经济性和可扩展性,进一步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磷酸铁锂正极片 -回复

磷酸铁锂正极片 -回复

磷酸铁锂正极片 -回复
磷酸铁锂正极片是一种电池正极材料,通常被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的优点,是现代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的电池。

磷酸铁锂正极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相反应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等。

固相反应法是将磷酸铁和锂的化合物混合,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出磷酸铁锂正极片。

水热法是将反应物在高温高压下反应,通过水热合成得到磷酸铁锂正极片。

溶胶凝胶法是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将磷、铁、锂的化合物转化为磷酸铁锂正极片。

共沉淀法是将铁、磷、锂盐共同沉淀,得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正极片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低的内阻、优异的循环性能和低成本等优点,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长安全性和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无人机等领域。

磷酸铁锂正极片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将会促进电池产业的发展,推动新
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磷酸铁锂液相合成法工艺流程

磷酸铁锂液相合成法工艺流程

磷酸铁锂液相合成法工艺流程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一种环境友好、价格便宜、安全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在我国电动车动力电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磷酸铁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液相合成法在磷酸铁锂制备中的应用,并详细解析其工艺流程。

液相法相较于固相法,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均匀性和可控性,因此在磷酸铁锂的合成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液相法主要包括液相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等。

1.液相共沉淀法液相共沉淀法是通过将铁盐和磷酸盐溶液混合,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碱性物质,使磷酸铁锂沉淀出来。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产物纯度高等优点。

但沉淀过程中容易出现团聚现象,影响磷酸铁锂的粒度分布和形貌。

2.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通过金属盐和磷酸盐的溶液反应,形成金属有机络合物,再经过水解、凝胶化过程得到磷酸铁锂。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磷酸铁锂形貌和粒度的调控,但制备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3. 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将金属盐和磷酸盐放入密封的压力容器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磷酸铁锂。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形貌规整等特点,但设备投入和能源消耗较高。

磷酸铁锂液相合成法工艺流程总结:1.准备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准备金属盐(如硝酸铁、硫酸铁等)、磷酸盐(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和有机络合剂(如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等)等原料。

2.溶液混合:将金属盐和磷酸盐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搅拌均匀。

3.添加有机络合剂:将有机络合剂加入溶液中,继续搅拌,使金属离子与有机络合剂形成络合物。

4. 水热反应:将混合溶液放入密封的压力容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磷酸铁锂沉淀出来。

5.分离与干燥:将沉淀物分离出来,洗净,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得到磷酸铁锂。

6. 后处理:根据需要,对磷酸铁锂进行进一步的后处理,如煅烧、表面改性等,以优化其性能。

通过以上液相合成法工艺流程,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性能的磷酸铁锂。

超声共沉淀合成高放电倍率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超声共沉淀合成高放电倍率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超声共沉淀合成高放电倍率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曹传宝,刘又勇
申请号:CN201019185015.9
申请日:20100208
公开号:CN101800311A
公开日:
201008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超声共沉淀合成高放电倍率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

将二价铁源水溶液、磷源水溶液和锂源水溶液在非氧化性气氛下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搅拌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处理完成后得到LiFePO前驱体;与碳源化合物加入到水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得到碳源化合物和LiFePO的混合物,即最终LiFePO前驱体;并到管式炉中处理,最后得到纳米碳包覆的LiFePO。

本发明的纳米碳包覆LiFePO材料具有高放电倍率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的纳米碳包覆LiFePO材料的粒径和粒径尺寸分布均匀;本发明成本低,工艺路线简单,能耗低。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地址: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生物一共沉淀法合成高性能磷酸铁锂介孔复合材料

生物一共沉淀法合成高性能磷酸铁锂介孔复合材料
达 9 5 ; 充放 电平 台稳 定 , 其 电压稳 定在 3 . 4 V 左右; 循 环 伏安 测 试 结 果 显 示 , 电池 反 应 在 3 . 4 V 左 右极化 现 象不 明显 。合成 材料 其 电化 学性 能 的提 高主要 是 由于其 介 孔 结构 和 原位 复 合
碳 的存 在 , 从 而 可 显 著 提 高锂 离 子 的 传 导 率 和 电 子 的 电 导 率 。 本 方 法 对 制 备 高 性 能 锂 离子 电 池 正极 材料 具有 重要 的应 用价值 。
I i F e P O / c复合 材料 , 其介 孔 尺寸 在 3 -2 5 n m 之 间; 合 成 材料在 0 . 1 C时其初 次放 电 比容量 达
到1 5 0 mAh / g ; 高倍 率 下具有 良好 的循 环性 能 , 经过 1 0 0次 充放 电循 环后 , 其 比容量 保持 率 高
作 者 简 介 :李 海 明 ( 1 9 8 8 一) , 男, 山东 轻 工 业 学 院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在 读 研 究 生
1 4
山东陶瓷
第 3 6卷
容量 / m A h g 。 。
电势 / v( L i / L i +
图 4 生 物 一共 沉 淀 法 样 品 电 化 学性 能
关键 词
微 生物 ; 共沉 淀 ; 磷 酸铁锂 ; 介孔 材料 ; 原位 复合碳
文 献标 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T Q1 7 4 . 7 5
本实 验 利 用 了 生 物 一 共 沉 淀 法 合 成 了
日 I J舌
L i F e P O 介孔复合材料 , 微 生 物 作 为 生 物模 板 调 节 合成 过程 , 在合 成 过 程 中与金 属 离 子 和磷 酸 根 离 子发 生矿 化反 应 和 共沉 淀 反 应 , 同时在 热 处 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 第1期 广 东 化 工 第38卷 总第213期 · 97 ·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锂的途径概述王二晓1,许光日2,郑好博3,张永霞1(1.重庆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044;2.河南科技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3.新乡市中天光源材料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700)[摘 要]共沉淀法合成LiFePO 4材料的步骤简单,成本低且颗粒均匀,通过控制材料的形貌,粒径,可制备出高振实密度,高倍率性能良好的材料。

随着对共沉淀法的深入研究,合成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文章介绍了不同LiFePO 4材料的合成途径和各种途径的优缺点,并对共沉淀法包覆和掺杂改性的研究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共沉淀法;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合成途径[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1)01-0097-03The Introduction of Different Coprecipitation Pathways to Synthesis Lithium IronPhosphate MaterialsWang Erxiao 1, Xu Guangri 2, Zheng Haob 3, Zhang Yongxia 1(1.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2.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3. Transit Source Material Co., Ltd., ofXinxiang City, Xinxiang 453700, China)Abstract: LiFePO 4 can be successfully prepared with co-precipitation, the step was simple, low cost and uniform in size, by controlling the material morphology, particle size, can be prepared with high tap density and good high rate 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material. With a total depth study of precipitation, there were more and more synthetic approachs.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different pathways to synthesis lithium iron phosphate material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ways, and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o-precipitation coating and Doped on the material.Keywords: co-precipitatio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lithium ion battery ;route of synthesis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 [1-3],因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热稳定性好,对环境友好,理论容量和工作电压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也使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然而LiFePO 4的电导率及锂离子扩散系数均较低。

这种导电性限制可以通过以下3种途径改善,即(1)合成形貌规则,粒径小均匀颗粒;(2)颗粒表面进行改性;(3)掺杂金属离子。

电导率低和离子扩散系数低可通过包覆碳和减少颗粒粒径得到明显改善,但掺碳必将导致其振实密度和体积比容量低,制作电池体积庞大。

因此,提高振实密度也是该材料能否应用的关键。

大量研究表明,球形,纳米,孔状结构是提高LiFePO 4堆积密度和体积比容量的有效手段[4]。

合成方法明显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LiFePO 4合成多采用高温固相法,此方法优点是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但反应物不易混合均匀,产物粒径大多为微米级,且分布不均匀,形貌也不规则。

与固相法相比,水热法可以直接得到LiFePO 4,不需要惰性气氛,也很容易控制材料的晶型和粒径,但水热法需要高温高压设备,工业化生产困难要大。

通过共沉淀法可控制化学组成和粒径大小,可以制备出均分散的球形,纳米LiFePO 4,有效提高材料的振实密度和高倍率性能。

1 共沉淀合成途径文章以合成前驱体中铁源价态不同进行分类。

1.1 二价铁源二价铁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直接以二价铁为前驱体,热处理无需大量碳源还原三价铁离子,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合成,减少了高温下粒径长大的问题,避免了其他合成技术中繁琐的亚铁盐合成步骤。

相对于传统的液相反应,前驱体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合成温度也降低,节约了能耗。

二价铁为铁源合成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 控制pH 合成通过控制pH 形成前驱体沉淀后与碳源,锂源相混合高温烧结成目标产物。

该前驱体为球形,NH 4FePO 4·H 2O 分解时在颗粒表面留下细微空洞,使前驱体中形成孔状结构,使锂通过球形前驱体颗粒表面的微孔向各个方向均匀的渗入球形前驱体的中心合成组成均匀的LiFePO 4,并保持球形形貌。

此途径基于反应:H24444Fe PO NH NH FePO +−+++⎯⎯⎯→↓控制p (1)碳热还原反应制备材料基于反应:2NH 4FePO 4+2Li ++2C+2O 2→2LiFePO 4+C O ↑+CO 2↑+2NH 3↑+H 2O ↑ (2)李冰[5],李军[6],赖桂棠[7]等均以FeSO 4·7H 2O 为铁源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如pH ,搅拌速度,试剂浓度,加料速度和搅拌时间等合成结晶度良好的球形前驱体NH 4FePO 4·H 2O ,合成了LiFePO 4/C 材料。

赖桂棠,李大光[7]等将前驱体与Li 2CO 3,葡萄糖混合后,通过高温烧结,合成球形蜂窝状颗粒,这些球形颗粒是由小颗粒团聚的二次颗粒,这种结构增加了电池中正极材料的填充量,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其振实密度为1.31 g/cm 3,首次放电容量为153 mAh/g 。

该途径制备工艺简单,且原料来源广泛,但前驱体容易发生二价铁氧化的问题,因此需要通入惰性气体或加入还原剂等来防止二价铁的氧化,在合成过程中也需要控制反应液的流量或pH 等,工艺控制要求较高。

1.1.2 一步沉淀法此方法通过一次沉淀即获得LiFePO 4前驱体沉淀,将铁源和磷源溶液加入到锂源溶液中,即形成浅绿色的沉淀,将此沉淀与碳源混合后烧结即得LiFePO 4材料。

减少了Fe 3+在高温下还原的过程,降低了能耗。

制备工艺简单,流程短,实现了锂、铁、磷在分子水平混合。

前驱体基于反应:34343Li PO Li PO +++→↓ (3)2343423Fe 2PO Fe (PO )+++→↓ (4) 生成LiFePO 4材料基于反应:343424Li PO Fe (PO )3LiFePO +→ (5)Liu [9]等以FeSO 4·7H 2O(AR)和LiH 2PO 4为原材料,将LiOH 水溶液在搅拌下加入到混合溶液中,过滤洗涤沉淀后加入葡萄糖为碳源。

这种混合物通过250 W ,40 kHz 的超声波照射1 h 获得的前驱体在700 ℃下的Ar/H 2气氛下煅烧10 h 。

使用超声波辅助共沉淀法可以使原料达到分子级混合的基础上控制颗粒的粒径和一致性,防止了颗粒团聚,合成了纳米级的LiFePO 4,颗粒直径为40~60 nm 。

通过超声波照射合成的纳米级LiFePO 4比未使用超声波照射合成的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 ,1 C ,2 C 放电容量分别为159 mAh/g ,140[收稿日期] 2010-10-29[作者简介] 王二晓(1986-),女,河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过程研究。

广 东 化 工 2011年 第1期 · 98 · 第38卷 总第213期mAh/g ,135 mAh/g 且循环性能良好,尤其是由于颗粒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在高倍率下比传统共沉淀法合成材料相比,极化明显减少。

使用炉子加热很难获得纯净的二价铁,Park [8]等使用共沉淀和微波相结合的方法在吹入氮气的情况下将(NH 4)2Fe(SO 4)2·6H 2O 和H 3PO 4的水溶液加入到LiOH 水溶液中,形成前驱体沉淀,和炭黑相混合后,经过4 min 的微波照射后获得LiFePO 4。

活性炭作为微波吸收剂将前驱体快速加热且制造还原气氛,平均粒径为1 μm ,0.1 C 放电容量为151 mAh/g 。

Li [10]等以生物表面活性剂啤酒酵母作为模板将其加入LiOH 溶液中,使用一步沉淀法合成前驱体,与碳混合后合成LiFePO 4/C 材料。

结果显示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样品的导电率且可以增加BET 表面积。

该法可以使前体达到分子级的混合,有较好的均一性,避免了不利杂质的出现,步骤简单,成本低且颗粒细小均匀,因此材料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和高比能量,但在液相合成中存在锂流失的问题,使得锂的加入量较固相法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锂的加入量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1.3 氧化沉淀法此法合成三价铁前驱体为FePO 4·2H 2O ,该前驱体由二价铁源氧化合成。

将二价铁盐与磷源混合水溶液,氨水溶液和氧化剂反应,通过氧化控制结晶过程合成球形水合FePO 4,洗涤,干燥,预烧脱水后,与锂源,碳源相混合,经碳热还原合成LiFePO 4。

前驱体基于反应:4Fe 2+ + 2H 2O 2 → 4Fe 3+ + 2H 2O + O 2↑ (6) Fe 3+ + PO 4- → FePO 4↓ (7) Zhu [25],Zheng [11]等均使用FeSO 4·7H 2O 为铁源,将等摩尔的FeSO 4·7H 2O 和磷源溶液相混合后,大力搅拌下加入浓H 2O 2溶液,形成FePO 4·2H 2O 沉淀,加入锂源和碳源混合,将草酸作为还原剂在室温下还原Fe(III),然后在未加还原剂的情况下低温(500 ℃)合成LiFePO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