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__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相对原子质量离子作业课件新版粤教版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精品复习课件

注意: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不能再分,但原子本身 还有更复杂的结构,通过其他方法可以再分。在化学 变化中,原子的种类、质量、数量等都不发生变化。
知识回顾
3.原子的性质 (1)质量、体积都很_小___。 (2)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 速率越_快___。 (3)原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原子间间隔 最__大__,固态时原子间间隔最_小___。 物体的热胀冷缩 现象就是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增__大___,遇冷时__变__小__ 的缘故。
例题解析
►类型二 原子结构中各粒子间的关系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掌握情况。
例2 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 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知识回顾
8.原子种类与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构的关系
原子分类
稀有气 体原子
最外层电 子数
原子结构 变化趋势 化学性质
(稳定或不 稳定)
(得失电子)
(稳定或 活泼)
8个(氦 为2个)
相对稳 定结构
不得不失
稳定
金属原子
一般小 于4个
不稳定结构
易失电子
活泼
非金属原子
一般大 于4个
不稳定结构
易得电子
活泼
知识回顾
知识点2 离子
1.定义:__带__电____的原子叫做离子。
2.分类: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带正电的原子,如Na+ 带负电的原子,如Cl-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课堂 小结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
粒
❖原子
❖质 子
❖原 ❖原子的结
核
❖中
子
构
❖核外电 子
原 子 和
❖相对原子质
子
量
离 子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 ❖离 ❖带电的原子子或原子
子
团❖阳离
❖分 类
❖阴子离
子
Thyoaunk
End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只有1.674×10-27kg,
即
1.674
kg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H
如此小的值,
该如何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Ar) =
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新知 学习
C
碳原子
碳原子质量的1/12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O ÷ ≈16
❖原子的构 成
新知 学习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动 画
新知 学习
物理学家玻尔
+++ ++++ +++
电子壳层模型
新知 学习
表示原子核以及 核内的质子数
+8 ❖2❖6
表示电子层 以及电子层 上的电子数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 图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
新知 学习 非金属原子 稀有气体原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吗?
新知 学习
英国科学家汤姆森
-
-
--
-
电子
汤姆森原子模型
新知 学习
α粒子束发生偏转
α
粒 子
+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参考课件

稀有气 体元素
非金属 元素
金属元 素
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H) 氢(H)
氦(He)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稀有气 体元素
最外层 是否达到相 电子数 对稳定结构
-
-
--
-
-
钠原子
-- - +11 - -
--
氯原子
-
---
-
- +17
-
-
--
-- -
-
-
钠原子
---
-
+11
-
-
--
氯原子
-
-- -
-
+17
-
--
-
-
-
--
--
钠离子
--
-
--
+11
--
-
--
+11 2 8 Na+
氯离子
我
-
-
-
--
--
-
-
+17
, !
谢 谢
也 稳 定
了
-
---
-
-
-
-
+17 2 8 8
(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所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C_l_-__。
Cl
(3)钠原子和氯原子相同的是___③___(填序号)。
①质子数 ②电子数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达标测试
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 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
2.3_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

质量/kg
相对质量
质子
1.6726×10-27
1 1
1 1840
中子
1.6748×10-27
电子
9.1176×10-31
2、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练习: 1、已知P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 求中子数 2、硫的质子数为16,中子数16, 求硫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 1.66×10-27千克
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活泼与 否)
8
2
(He为
不易得失、 结构 稳定 ) 相对稳定
稳定
一般 一般
< >
4个 4个
不稳定结构 易 失去 电子 不稳定 不稳定 得到 电子 不稳定 结构 易
所 以 ,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
练习 指出下列哪几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和D, C和E
A
B
C
D
E
原子的特性:(与 分子一样)
1、原子是在不断地运动。 2、原子间存在间隙。 3、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 不同。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相同 点
原子
质量、体积小;彼此间存在间隙;不断运动; 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反之。
3.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 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离子的形成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 万分之一,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电子在核外是怎么作高速运动的? 电子多了会不会出现“撞车”现象? 会不会被原子核吸掉?会不会飞到原 子的外面来?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知识总结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一、原子: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按顺序背诵:质子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 磷硫氯氩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原子核 上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3)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 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结构。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就是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最外层电子数-8=元素的化合价三、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背记知识点-2020秋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4/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第 3 课时 原子结构 相对原子质量 一、原子的构成 1.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图示)
(1)卢瑟福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 1903 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
3.微粒之间有间隔 实验一: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提示:水中含有红墨水)
现象: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1/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结论:实验证明微粒之间有间隔。 实验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1)水和空气都可以被压缩,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2)比较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探究方法,通过上图对比发现,空气要比水更易被压
第 2 课时 分子 原子 一、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均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如:氧气
和液氧均能支持燃烧是因为二者均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及分类 (1)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缩,说明:气体微粒间的间隔大于液体微粒间的间隔。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水、酒精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铁、金刚石等。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九年级化学上册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3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
氧化汞发生了用下面文字表示(biǎoshì)的变化:
氧化汞 加热(jiā rè) 汞 + 氧气
(HgO) (Hg) (O2)
思考:
1.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氧化汞的分子(fēnzǐ)发 生了怎样变化?
分子与物质(wùzhì)性质的关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wùzhì)
化学性质:可燃性 支持燃烧 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宏观物质(wùzhì): 酒精 + 氧气 C2H5OH + O2
点燃
(diǎn 二氧化碳 + 水
点rán燃C)O2 + H2O
点燃
微观分子:
+
+
即: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
是
它们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
了原来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它们撞击到金原子核而被弹回.说明(shuōmíng)原子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当堂 检测 (dānɡ tánɡ)
1.1803年,道尔顿原子(yuánzǐ)模型
道尔顿认为
原子是坚硬(jiānyìng)、光滑的实心小球, 无法分割
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2.1904年汤姆森原子(yuánzǐ)模型
-
---
英国(yīnɡ
-
汤姆森认为
物理 ɡuó)
原子是带负电荷的
学家汤 姆森
电子镶嵌在里面(lǐmiàn)就象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_原子和离子 离子的形成教案

让学生在黑板上或者在本子上画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图,提问原子在什么情况下是最稳定的?老师讲述原子的稳定结构。
通过在黑板上和PPT上原子到离子的演变图,认识到离子的形成过程。演示离子和原子的区别是什么?它们的联系又是什么?
练习题
既复习了上节课内容又引入了下节课内容。
把上下两节课的内容联结起来了。
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复习上节课知识,同时也引入原子的结构。
由已有知识联系新知识
把微观的原子和离子宏观化,降低难度
巩固知识
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
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本课题内容不同于宏观物质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就有一定困难,是教学中的难点,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本课题内容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和重点。
1.采用画图和生动的比喻,力求教学直观。
2.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它的含义。
3.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内容要求不高,只要能形成初步观念就可以了,所以要掌握分寸,在教学上不必探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离子的表示。
五、教法学法
画示意图形象生动的解决,微观世界宏观化,用宏观的大图变化去演示原子变到离子的过程。
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教案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一、教学内容:1、知道原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了解原子的结构。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3、初步学习通过“模型”来认识物质结构。
4、建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知道原子、原子的结构,理解相对原子质量是重点。
原子结构的空间想象,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是难点。
三、教学程序(一)分子很小,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分子还能不能分割呢?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 【探究实验】加热氧化汞氧化汞的分解现象:管壁上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在试管口试验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理:氧化汞−−→−加热汞 + 氧气 HgO Hg O 2结论: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而汞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它们只是重新组合。
(二)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金属、稀有气体(氦气He 等)、金刚石、硅等是由原子构成的 2、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很小,使用很不方便,如氢原子:×2710-kg氧原子:kg 2610657.2-⨯ 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实际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12/1(用以上方法,代入具体数据,就可算出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H 的相对原子质量=110993.1)12/1(10674.12627=⨯⨯⨯--kg kg(近似值)O 的相对原子质量=kgkg262610993.1)121(10657.2--⨯⨯⨯=16其它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结果见课本P89表中(近似值)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3、原子的构成⎪⎩⎪⎨⎧⎩⎨⎧负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子核外电子不显电性中子正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质子原子核原子:::4、原子内部的特点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5、原子结构示意图(三)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微粒离子的形成:化学变化中,中性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微粒就是离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教案粤教版(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构成物质的微粒(2)—--—-原子、离子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理解离子的概念教材及学情分析通过学生以有原子结构的知识,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形象的展示原子得失电子的过程,从而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离子的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和教师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方法形象的讲解,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世界的物质性、初步形成微观想像能力.重点重点:离子的概念难点难点:离子形成过程教法学法指导阅读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观察、叙述、记录演示实验(观看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记录实验现象教学过程教阅读教材有关内容 , 讨论钠的原子与氯的原子怎样生成氯化钠?[提问 ]1. 什么叫阳离子 ?2. 什么叫阴离子?3。
带上电荷的原子 ( 或原子团) 称为什么 ?第47 页原子-分子论是怎样根据学生对思考题的回答,评价学生并讲解离子形成过程介绍化学家建立离子的概念阅读与交流。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

氧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
=
8×
质子相对质量
+
8×
中子相对质量
氧原子
≈ 8×1 + 8×1 ≈ 16
由讨论与交流可知: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是1
【结论】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一、原子的质量有多大
长话短说 【总结】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碳 12)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
4.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
对
知识视窗
张青莲院士的贡献
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现称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衔 称委员。他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销、铈、铒、锗、锌、钐 、镝等的原子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青莲教授(1908-2006) 无机化学领域的杰出专家
阴离子
长话短说 微观粒子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离子
得失 电电 子子
原子
直接构成
物质
构分 成解
分子
【检测题1】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
子数为( B )
A.7
B.9
C.10
D.19
【检测题2】日本政府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核
污染水中含有氚、锶、铯等放射性元素。已知某种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
1.661×10-27 kg
一、原子的质量有多大
2.相对原子质量
例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657×10-26 kg 1.661×10-27 kg
≈ 16.00
一、原子的质量有多大
讨论与交流>>> 请用上述的方法计算下列三种常见微观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质量。 几种常见微观粒子 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质量(取整数)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2.家庭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的健 康,如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氡。若 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 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B ),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 D )
A.50 C.136
B.86 D.222
练一练
1.已知氯原子的质量约为5.895×10-
26Kg,碳-12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
26Kg,则氯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是
。
2. 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kg,标准碳原子 的质量为mkg,则该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二 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的含义
原子核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层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2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认识 3.图2-3-6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 叙述正确的是( B )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第二层电子数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铁原子 9.288×10-26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三 相对原子质量
1.衡量原子的质量大小时,常用 ___相__对__原_子__质__量____来衡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以__C1_2_原__子_质_量__的_1_12__为标准,它 的值为__1_.6_6_1_×__1_0-__27__kg_,计算方法为
电子
原子核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2Na+Cl2 == 2NaCl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得到电子; 稀 结有 构气 )体:最外层电子数=8个(He为2个)。(稳定
【小知识】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如: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掉)。
原子也不例外,也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结构呢?
在后,1省略不写
【练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失去2个电子
+12 2 8 2
+12 2 8
镁原子(Mg)
镁离子(Mg2+ ) 阳离子
得到2个电子
+16 2 8 6
+16 2 8 8
硫原子(S)
硫离子( S2- ) 阴离子
【分组讨论】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及联系。
原子
离子
微粒 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
阳离子
核外 质子数 > 外电子数
氦(He)
氖(Ne)
氩(Ar)
【稳定结构】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这样的结构叫8电子稳
定结构。
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2电子也是稳定
结构(如: He)。
如 S2-
意义 :(1)表示这种离子
(2)表示一个离子带的电荷 请分别指出“2”的意义:
2Mg2+
表示2个镁离子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 个单位的正电荷
实验:金属钠和氯气反应
把点燃的金属钠放进装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 什么现象?
集气瓶中充满了大量的白烟
白烟实际上是一种白色的固体小颗粒, 化学名称叫氯化钠(NaCl),也就是日 常生活中用到的食盐的主要成分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课后答案

化学九年级全一册配粤教科学版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身边的化学【达标训练】1.D2.A解析:煤炭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不是化工产品。
3.D解析:干燥剂一般不能食用,不是食品的添加剂。
4.D 5.C 6.D7.C8.C9.B10.(1)C(2)A(3)D(4)D(5)B(6)C11.(1)苯酚有毒,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2)BC12.(1)衣:合成纤维的发明,使人们的服装丰富多彩(2)食:先进的化学检测手段避免有毒物质进入食品,保护了人体健康(3)住:钢铁、水泥等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使用,让人们住进了高楼大厦(4)医:青霉素的合成和使用,使人们摆脱了许多疾病的折磨(合理即可)1.2化学实验室之旅第1课时实验室规则、实验常用仪器【达标训练】1.D 2.B 3.C 4.B 5.C 6.A7.D8.D9.C10.①②③①③①③②11.C12.(1)①H②E③C④F⑤I⑥B(或H,或B、H)(2)C解析:(2)实验结束后,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待冷却后再盖上灯帽;托盘天平的砝码应放回砝码盒;滴管不能平放或倒放,用后应立即洗净,与滴瓶配套的滴管不能清洗。
第2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达标训练】1.C 2.A 3.C 4.D 5.A 6.D7.A解析:150 mL液体的体积较大,应用烧杯盛放,给烧杯加热必须垫上石棉网。
8.C9.平凹液面的最低处10.细口瓶倒放向着手心紧挨缓慢11.(1)胶头滴管试管刷(2)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3)液体量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并且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人12.(1)10 mL量筒、胶头滴管、试管(体积至少为20 mL)、试管夹、酒精灯(2)先用量筒量取6 mL水,倒入试管中,夹上试管夹,擦干试管外壁,用酒精灯给液体加热(3)①试管外壁有水;②没有对试管进行预热;③试管底部接触到了灯芯;④加热完后骤冷等(任写两点即可)(4)D1.3物质的变化【达标训练】1.B2.A解析:A中的烟火礼花是某些物质燃烧发出的火焰,伴随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中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只是能量的转化;C中也是能量的转化;D中茅台酒挥发出酒精,这些现象均无新物质生成,都不是化学变化。
科粤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2.3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 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对分子的认识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是构 成 物质的一种微粒, 构成微粒 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保持它的化学性质,如 氧气、酒精、香精分别由氧气分子、酒精分子、 香精分子构成,故保持氧气、酒精、香精的化学 性质的微粒就是氧气分子、酒精分子、香精分子。 但物质不仅仅是由分子这一种微粒构成,有些物 质如铁、食盐等是由其它一些微粒构成的,所以 分子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微粒。
1、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 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这是由于构成
水的微粒(分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空气 中去了。糖块在水中溶解,同时水有了甜味, 是由于糖的微粒(分子)扩散到水的微粒 (分子)中去了。
2、分子间有间隔 气态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态和
固态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很小。故气态物质 易压缩,而液体和固态物质难压缩。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 小的不能再分的粒 子——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 坚实的、不可再分 的实心球。
“化学的新时代是从原 子论开始的”
——恩格斯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3.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 了电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 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 电荷。
原子 种类
氢 碳 氧 钠 铁
原子核
核电 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1
1
0
6
6
6
8
8
8
11
11
12Leabharlann 262630
相对原子质量离子PPT授课课件

五:血液循环
心脏比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 管所组成的密闭管道中循环流动,这一过程 就是血液循环.一昼夜流经心脏的血液约为 10000L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 和静脉组成.血液就在遍布全身的血管中循 环流动.
根据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可将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铁
质子数 1 6 8 11 26
中子数 0 6 8 12 30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1
6
12
8
16
11
23
26
56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知1-讲
【例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 原子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D.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g”
4 (改编·苏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氦气 B. 水 C. 氯化钠
D. 氧气
知2-练
5 (2015·乐山)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6 (2015·临川一中期中)1个氢原子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不 含中子。当1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 ) A.质子 B.原子核 C.阳离子 D.带负电荷的离子
A. 297、118
B. 118、297
C. 118、179
D. 179、118
知1-练
2 (2015·六盘水)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2
B.16
C.5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掌握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之间的关系。
3.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4.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种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动图。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
一、原子核的结构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PPT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精品课件

一个原子的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一个C-12原子的质量)×112。
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一个 C-12 原子质量的 112,而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 8136,可 以 忽 略 不 计,所以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
量≈质子数+中子数。(例如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3=11+12)
【易错提示】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只是一个比
值,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四、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
状态,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 高。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一层,次之为第二层,依次类 推为三、四、五、六、七层,离核最远的也叫最外层。核 外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做分层排布。
七、离子
1. 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作离子。
2. 分类: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作阳离子;带负电 (63)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Na2SO4+Ba(NO3)2 BaSO4↓+2NaNO3(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其他可溶性硫酸盐与硝酸钡溶液也
有类似反应,可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2)G 氢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或F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
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 (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7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2)①SO2+H2O H2SO3 ②2H2SO3+O2 2H2SO4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课时2 课前预习单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课时2【预习速填】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电的原子核和带电的构成的。
原子核居于,体积。
原子核由带电的和不带电的构成。
即原子由、和三种微粒构成。
2.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原子中没有中子;质子数和中子数(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核电荷数= = 。
3.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原子的内部结构,可用示意图来表示原子的结构。
其中小圈表示,圈内数字表示,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
根据图示可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
【自我检测】1.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下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2.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中的粒子数,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已知原子中,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表示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与质量数的符号为AZX。
在日本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13153Ⅰ是其中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原子,该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53B.78C.25D.131答案【预习速填】1.正负核外电子原子中央很小正质子中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2.氢不一定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数电子层电子数 12 3 2【自我检测】课堂检测1.A2.D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