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方法论 清华大学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管理研究方法教学课件PPT
金属冶炼的例子。中世纪的铁匠可以打制锋利的长剑和坚硬的盔甲。他们通过给金属加温,并知 道当温度到达一定高度时(当时并没有温度的科学定义,也没有温度计。温度是依靠对金属颜色的 观察来确定的。) 金属有延展性。当在某种温度以上对金属淬火时,可以把硬度成倍的提高。用 此方法,铁匠们可以制造精美的刀剑和工具。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金属淬火之后会提高硬度, 更不知道马氏体,奥氏体,以及碳元素在金属中扩散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是在现代科学中才有 定义的。所以我们说古典的炼铁术不是科学,只是技术。
5
归纳的过程:
一是搜集和积累一系列事物经验或知识素材; 二是分析所得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寻找出 其服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 三是描述和概括(作出系统化判断)所得材料 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 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
2018/11/22Βιβλιοθήκη 返 回6归纳的应用
原子、电子、电压、重力、温度、流体、能带、导体等等。 市场、股票、阶级、民主、自由、智商、心理、思维、审美、蒙太奇、 文艺复兴、历史、批判、现代派、抽象派等等。 所有以上概念都在现代科学的范围里具有清楚的定义和公认的解释,而 学术研究必须基于这些概念。例如,在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自然现象的时 候,必须运用以上概念和定义。
2018/11/22
4
归纳法
归纳法是重要的科学推理方法之一,它从分析一些特例的共同特 征,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仅仅考察部分特例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称为不完全归纳。
归纳法是从个别知识,引出一般知识的推理, 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2018/11/22
返 回
5
归纳的过程:
一是搜集和积累一系列事物经验或知识素材; 二是分析所得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寻找出 其服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 三是描述和概括(作出系统化判断)所得材料 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 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
2018/11/22Βιβλιοθήκη 返 回6归纳的应用
原子、电子、电压、重力、温度、流体、能带、导体等等。 市场、股票、阶级、民主、自由、智商、心理、思维、审美、蒙太奇、 文艺复兴、历史、批判、现代派、抽象派等等。 所有以上概念都在现代科学的范围里具有清楚的定义和公认的解释,而 学术研究必须基于这些概念。例如,在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自然现象的时 候,必须运用以上概念和定义。
2018/11/22
4
归纳法
归纳法是重要的科学推理方法之一,它从分析一些特例的共同特 征,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仅仅考察部分特例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称为不完全归纳。
归纳法是从个别知识,引出一般知识的推理, 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
2018/11/22
返 回
第一章 绪论《管理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 3.研究是一种天职
研究者是一种职业,研究是研究者的天职 天职的观念使研究者对自己的职业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
也使自己的生命信仰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
1.1什么是研究
接近天职观的研究者的职业标准是什么?
以敬业为标准的职业精神; 以成果为标准的职业水平; 以诚信为标准的职业道德; 以专业为标准的职业技能; 以得体为标准的职业形象。
1.1什么是研究
▫ 2.方法类知识的重要性
首先,只有发育了方法类知识,一个学科领域才能真正 独立出来。
其次,方法是内容的效率要素。
孔茨将发展到他所在的时代为止的管理学,按研究方法的不 同分成了12大类
(1)经验方法; (2)人际关系方法; (3)组织行为方法;
1.1什么是研究
(4)社会协作系统方法; (5)社会技术系统方法; (6)决策方法; (7)系统方法; (8)数理方法; (9)权变方法; (10)角色方法; (11)7S方法; (12)管理过程方法。
会思考,是做研究的必要能力;能写,是做研究的充分 能力。
1.1什么是研究
• 1.1.2研究的目的
▫ 1.多给自己几个写论文的目的
写论文搞科研不会是单一目的,我们认为至少有三大目的:
一是为发现新知识,有价值于社会; 二是为提升你自己,真正掌握科学或系统地发现问题、分析事物、
表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为拿文凭、评职称或者拿科研奖金
第二,研究者通过发表落实自己的著作权等权益,并为同行 提供继续研究的前提。
第三,研究者通过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并使实践者 在实践中检验和推进理论。
1.1什么是研究
(3)唯“悟”模型
如果将实践要素加到研究模型中来,就产生了基于“唯‘悟’ 主义”立场的实践、经验、思考、理论的模型
研究者是一种职业,研究是研究者的天职 天职的观念使研究者对自己的职业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
也使自己的生命信仰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
1.1什么是研究
接近天职观的研究者的职业标准是什么?
以敬业为标准的职业精神; 以成果为标准的职业水平; 以诚信为标准的职业道德; 以专业为标准的职业技能; 以得体为标准的职业形象。
1.1什么是研究
▫ 2.方法类知识的重要性
首先,只有发育了方法类知识,一个学科领域才能真正 独立出来。
其次,方法是内容的效率要素。
孔茨将发展到他所在的时代为止的管理学,按研究方法的不 同分成了12大类
(1)经验方法; (2)人际关系方法; (3)组织行为方法;
1.1什么是研究
(4)社会协作系统方法; (5)社会技术系统方法; (6)决策方法; (7)系统方法; (8)数理方法; (9)权变方法; (10)角色方法; (11)7S方法; (12)管理过程方法。
会思考,是做研究的必要能力;能写,是做研究的充分 能力。
1.1什么是研究
• 1.1.2研究的目的
▫ 1.多给自己几个写论文的目的
写论文搞科研不会是单一目的,我们认为至少有三大目的:
一是为发现新知识,有价值于社会; 二是为提升你自己,真正掌握科学或系统地发现问题、分析事物、
表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为拿文凭、评职称或者拿科研奖金
第二,研究者通过发表落实自己的著作权等权益,并为同行 提供继续研究的前提。
第三,研究者通过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并使实践者 在实践中检验和推进理论。
1.1什么是研究
(3)唯“悟”模型
如果将实践要素加到研究模型中来,就产生了基于“唯‘悟’ 主义”立场的实践、经验、思考、理论的模型
管理研究方法论ppt汇总
• 本门课程目的
– 提高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论文的自主研究 能力,讲授研究工作过程与论文写作过程 – 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 – 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做准备 – 具备初步的研究素质
• 最终成果
– 完成开题报告 – 完成一篇有意义的论文
管理研究方法论
11
学习、考试要求
• 出勤:20分 • 作业:40分(主要完成一篇开题报告(15)和 一篇论文(25)) • 考试:40分
– 解释性研究
• 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因、条件。(牛鞭效应的成因)
管理研究方法论
25
研究分类
• (4)按论证方法分类
– 理论研究 – 实证研究
管理研究方法论
26
第二节 管理研究
• 提问:什么是管理?管理管的是什么?
一、发展过程
•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管理研究方法论
27
二、管理研究的问题
• 所管理的对象系统(或其构成要素)在新 的是时空上的特点
管理研究的评价标准
• 顶天 • 立地
管理研究方法论
34
五、两个难点
• 1、管理者的形象思维
– 信息方面:管理者欲有效和及时掌握必要的信 息需要口语信息 – 管理者与员工的形象互动 – 管理者的决策离不开直观判断和抉择
• 2、管理情境
– 管理系统无法将系统本体与系统环境隔离处理 (日本丰田的JIT生产模式)
管理研究方法论
15
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Study & think • 文无定则,破除迷信; • 勤于观察,善于总结; • 增广见闻,苦练勤学; • 多问多思,定有佳作。
管理研究方法论
16
与物流领域相关的期刊
管理研究方法论 清华大学全套课件.
(三)按研究层次分类
基础研究: 为了取得有关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所进 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的或具体的应 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基础研究 针对具体实际应用目的或目标,为获得应用原理(机理、 规律)性新知识的研究。
应用研究 针对具体实际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为获得应用性新知识的 研究。 目前,面向实践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我国管理研 究的主要内容。
政策研究需要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科学 技术因素、文化因素,超理性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生态 环境、国防安全诸方面问题。涉及政策策略、政策模型、 政策实施、外部效果和未来研究等内容。
政策研究的内容
描述:描述对象有现象、关系、行为、环境、方 案等,主要对象是政策系统和备选政策方案。 所谓政策系统包抬两个组成部分:
消费倾向进行描述。 • 企业绩效研究:对销售额、成本、效率、效能
等进行描述。
解释性研究
基于所建立的概念架构(conceptual framework)或理论模式对现象加以解释 (explanation)。 How? Why? 对上市公司的绩效的分布及其变动进行研 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而研究为什么是某 种分布而不是另外一种分布或研究分布变 动的原因则是解释性研究。
• 对现象加以预测 建立事件的因果关系模式 利用因果关系模式预测事件未来的情况
• 对事件加以评价
(一)按研究目的分类
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政策研究
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主要有三个目的:
• 第一,满足研究者了解某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 • 第二,探讨开展更为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 • 第三,发展可用于更为周密的研究的方法。
通过正确的方法设计,尽可能地排除主观因素导 致的偏差,尤其不能依据个人或上级的价值观念 臆造事实。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件
研究方法概述
本节将介绍各种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我们将讨论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探索如何选择适当 的方法来回答研究问题。
定性研究方法
在此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定性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观察和内容分析。我 们将讨论如何使用这些方法来收集质性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定量研究方法
本节将重点介绍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和统计分析。我们将学 习如何设计和执行定量研究,并使用统计工具来分析和解释数据。
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本节将讨论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将研究如何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验证或发展管理理论,并探 讨实证研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管理研究方法论》PPT 课件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索《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重要性和目标,以及为什 么这一课程对于我们作为学者和实践者来说至关重要。
课程简介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研究与管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我们将学习 如何设计和执行高质量的管理研究,并了解如何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标和意义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进行独立的研究,并做出创新和 有价值的贡献。
管理研究方法论讲义-3
1990 21-30 31-40 41-50 51-60
2000 21-30 31-40 41-50 51-60
同组研究 1990 2000 21-30* 21-30 31-40* 31-40* 41-50* 41-50* 51-60* 51-60* *表示同一组个人
横向调查及三种形式的纵向调查的基本逻辑示意图
职工
(分析单位) unit of analysis (国有属性) orientation (行为) action
组织结构 个性特征 文化水平 治理模式 产品定价
二、问题辨析
时间维度
截面(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趋势(trend)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双赢之道 实际背景:针对当时“FDI 不利应予限制”的论调
题目
文献综述,理论背景: 廉价原材料、劳动力、绕过贸易堡 垒、转移税收、防止竞争等特点
主题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从无形资产得益比 要素得益要大、要持久(无形资产使 东道国和跨国公司双方持久得益
一层 假设
跨国公司通过FDI使其无 形资产以内部交易形式向 国际扩张,扩大规模
Cardinal Scale
(Radio Scale)
八、抽样设计
抽样的概念
要素:搜集信息的单位 总体:要素的特定集合体 研究总体:抽出的样本 抽样:总体和样本 抽样单位:可能是多级的 抽样框:抽样单位的实际名单 参数值:总体值 统计值:样本值 抽样误差、置信水平、置信区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段抽样 偶遇抽样 判断抽样 定额抽样 雪球抽样
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五章数据分析课件
管理研究方法论
第五章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是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检验研究 假设
本章目录
§1 描述统计 §2 推论统计 §3 结构方程建模 §4 评估研究 §5 理论研究
§1 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用数学语言表述一组样本的特征 或者样本各变量间关联的特征,用来概括 和解释样本数据.
Z为控制变量,x,y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2)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可用来计算任何x值情况下y的观测 值,以及每次观测中y的观测值和预测值之差, 即残差。
多元回归分析的内容和功能与一元回归分析 完全一样,只是回归方程中包含两个或更多的自 变量,回归系数表示方程中其他自变量受控的情 况下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联。多元回归分析 是较为完善且普遍应用的描述多变量关联的技术, 从多元回归方程可以检验自变量和因变量关联的 统计显著性,一个多元回归方程对于因变量总偏 差的解释程度与一元回归方程类似,但是多元回 归方程并不能反映出各个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描述统计可分为三类:单变量、双变量、 多变量
从统计学而言,理论上,一切认识的对象均可被量化。而 其量化的方法则无外乎四种--定量、定比、定序、定类。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 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它实质上是 一种分类体系。
2、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 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的一种尺度。
§2 推论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
正态分布与有关的分布 ◆定义1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
f(x )1
(xμ2)
e 2σ2
x
2πσ
第五章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是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检验研究 假设
本章目录
§1 描述统计 §2 推论统计 §3 结构方程建模 §4 评估研究 §5 理论研究
§1 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用数学语言表述一组样本的特征 或者样本各变量间关联的特征,用来概括 和解释样本数据.
Z为控制变量,x,y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2)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可用来计算任何x值情况下y的观测 值,以及每次观测中y的观测值和预测值之差, 即残差。
多元回归分析的内容和功能与一元回归分析 完全一样,只是回归方程中包含两个或更多的自 变量,回归系数表示方程中其他自变量受控的情 况下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联。多元回归分析 是较为完善且普遍应用的描述多变量关联的技术, 从多元回归方程可以检验自变量和因变量关联的 统计显著性,一个多元回归方程对于因变量总偏 差的解释程度与一元回归方程类似,但是多元回 归方程并不能反映出各个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描述统计可分为三类:单变量、双变量、 多变量
从统计学而言,理论上,一切认识的对象均可被量化。而 其量化的方法则无外乎四种--定量、定比、定序、定类。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名义尺度,是将调查对象 分类,标以各种名称,并确定其类别的方法。它实质上是 一种分类体系。
2、定序尺度:也称等级尺度或顺序尺度,是按照某种逻 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的一种尺度。
§2 推论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
正态分布与有关的分布 ◆定义1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
f(x )1
(xμ2)
e 2σ2
x
2πσ
管理研究方法第一讲 绪论
5)思辨法
• 科学方法虽精确,但涉及人的价值观和偏好的领域及发 现新知识的过程,难以为力 • 需仰仗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的思辨法 20
2.3 求知的方法 (续)
5)思辨法(续)
•自然科学家也离不开思辨方法 “无论是在写作的时候,还是在论述的时候, 所使用的单词或语言对于我正在进行的思维活 动几乎不起丝毫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实 体只是某些符号以及时而清楚、时而模糊的意 象,它们可以‘自愿地再生和复合’”,“对 我来说,上面所说的思维元素是形象的,并在 这种思维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一些无意识动 作。只有当这种思维的前因后果已为我完全确 定并能再现的时候,我才去努力寻找表达思想 的语言或符号”
SCHOOL OF MANAGEMENT
1.2.3 按研究基本方法逻辑分类
定性研究:侧重和依赖于对事物含义、特征、隐 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 法和工具 定量研究:侧重和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主要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11
1.2 研究的分类(续)
区分方式:关注数值型数据还是非数值型数据。
事实
主要是因果关系 强调量化 注重归纳方法 定律和理论 “观察事实”可 以被测量和分析
并非不研究因果关系 有很多不能被量化的方面 归纳相对困难 很难解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 测量“社会事实”相对困难
SCHOOL OF MANAGEMENT
10
1.2.2 按研究性质分类
1.2 研究的分类(续)
基础研究:寻求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发现新事实、新原理、新规则,或是探索某一类 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应用研究: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发其应用的途径、 条件和对象,为他人提供行动上的建议和参考
管理研究方法ppt课件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刘勰(南北朝时代, 约465─约532 ) 写就《文心雕龙》 的钟山定林寺,就 因明孝陵的建设而 消失在“烟雨中”。
12
探索研究的规律
投入研究并写出相应的论文对个人来说是最有价 值的教育经历之一。
涉足研究领域的方式之一,就是花时间阅读与自 身学科相关的学术性期刊中的文章。(图书馆及互联
设树,hypothesis tree)
5. 研究是由具体的研究问题,及针对它的疑问和假设 ( hypothesis )所引导的
6. 研究工作必须要接受某些关键性的预设(assumption:
Something taken for granted or accepted as true without proof; 假定,假设:未经证实就想当然地认为或接 受某事为真)
管理研究性质的判断
研究类型
按研究层次分类:微观和宏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按功能分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按研究目的分类:描述型、解释型和规范型
9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PP15--40
决策的满意标准(西蒙)
所谓“最优”是指在数学模型范围内的最优决策而 言。………热衷于“运筹学”的人很容易低估这种方法 的使用条件的严格性。这可导致一种名为“数学家失 语症”的病。病人将原始问题加以抽象直到数学难点 或计算难点被抽象掉为止(并失去了全部真实的外 观),并且将这一简化了的新问题加以求解,然后假 装着认为这就是他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1
参考书目
王振江、李常法著《管理范式转变》学林 出版社
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 学出版社
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 Donald R. Cooper & Pamela S.
12
探索研究的规律
投入研究并写出相应的论文对个人来说是最有价 值的教育经历之一。
涉足研究领域的方式之一,就是花时间阅读与自 身学科相关的学术性期刊中的文章。(图书馆及互联
设树,hypothesis tree)
5. 研究是由具体的研究问题,及针对它的疑问和假设 ( hypothesis )所引导的
6. 研究工作必须要接受某些关键性的预设(assumption:
Something taken for granted or accepted as true without proof; 假定,假设:未经证实就想当然地认为或接 受某事为真)
管理研究性质的判断
研究类型
按研究层次分类:微观和宏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按功能分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按研究目的分类:描述型、解释型和规范型
9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PP15--40
决策的满意标准(西蒙)
所谓“最优”是指在数学模型范围内的最优决策而 言。………热衷于“运筹学”的人很容易低估这种方法 的使用条件的严格性。这可导致一种名为“数学家失 语症”的病。病人将原始问题加以抽象直到数学难点 或计算难点被抽象掉为止(并失去了全部真实的外 观),并且将这一简化了的新问题加以求解,然后假 装着认为这就是他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1
参考书目
王振江、李常法著《管理范式转变》学林 出版社
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 学出版社
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 Donald R. Cooper & Pamela S.
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二章 管理研究基本要素(与“概念”有关优秀PPT文档)
术语只应包含具有明确语义范围的实体,即有逻辑意义,在选 定词义时,应选择色彩上属中性的、不含主观评价成分,也 不宜有附加意义、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
6
第6页,共38页。
第三节 定义
概念型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
概念化其实就是给出概念型定义
概念型定义:使用其他概念或原始术语(primitive terms)、 延伸术语(derived terms)来描述一种概念的定义。
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
14
第14页,共38页。
研究架构范例
IV
DV
Control Variable
IV
DV
Moderating
Variable
IV
DV
IV
Mediating
Variable
第15页,共38页。
DV
15
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质:相关关系、因果关系、虚无关系
相关关系(Correlational relationship):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化,并无根据认定这种变化是由 另一变量所引起的,那么就可以说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causal relationship): (X→Y)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 之发生变化,反之则不然,即一变量的变化明显地是由另一变量所引起。其 中X是Y的原因,Y是X的结果,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因果关系存在的三 个必要条件:第一,在时间顺序上先有因后有果;第二,变量之间有真实的 相关性;第三,变量之间的真实相关性不因为第三个变量存在而存在。 虚无关系(null relationship):表示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6
第6页,共38页。
第三节 定义
概念型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
概念化其实就是给出概念型定义
概念型定义:使用其他概念或原始术语(primitive terms)、 延伸术语(derived terms)来描述一种概念的定义。
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
14
第14页,共38页。
研究架构范例
IV
DV
Control Variable
IV
DV
Moderating
Variable
IV
DV
IV
Mediating
Variable
第15页,共38页。
DV
15
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质:相关关系、因果关系、虚无关系
相关关系(Correlational relationship):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化,并无根据认定这种变化是由 另一变量所引起的,那么就可以说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causal relationship): (X→Y)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 之发生变化,反之则不然,即一变量的变化明显地是由另一变量所引起。其 中X是Y的原因,Y是X的结果,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因果关系存在的三 个必要条件:第一,在时间顺序上先有因后有果;第二,变量之间有真实的 相关性;第三,变量之间的真实相关性不因为第三个变量存在而存在。 虚无关系(null relationship):表示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但整个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却要避免 和减少主观的不利影响。
2020/3/3
可编辑
第一章 第14张
§1 科学及科学研究
➢实证性 ✓实证性意味着科学建立直接观测现实
世界的基础上。 ✓科学要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
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 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 ✓能够经受科学审查的领域和问题是有 限的,而大量的不能通过观测解决和验 证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的范围,它们属 于信念和偏好问题。
2020/3/3
可编辑
第一章 第11张
§1 科学及科学研究
一、科学 3、具体的求知途径(直接的和间接的)
以上的三种方法属于积累知识;下面的 两种方法属于探索新知识与积累知识。 (4)科学方法(个人观测分析) 科学方法是通过系统观测而获取可观
知识的方法。虽非完美无缺,但却非 常重要。
2020/3/3
可编辑
第一章 第12张
§1 科学及科学研究
一、科学
3、具体的求知途径(直接的和间接的)
(4)科学方法(个人观测分析)
科学方法的特点:
➢客观性
✓科学方法以事实为依据,回答“如何 (how)”和“为什么(why)”,或者说 “实然”的问题;研究的是“是非命题 (yes or no ,Value-free)”,而不回答 “应然(ought to )”的问题,不去研究 价值命题(Value-related)。
因袭是人类知识进展不可缺少的方式。 因袭方式也有负面效应:
➢有时会阻碍新知识的发现; ➢可能造成“谎言变真理”
2020/3/3
可编辑
第一章 第9张
§1 科学及科学研究
一、科学 3、具体的求知途径(直接的和间接的) (2)权威法(心目中的权威)
管理研究方法论 第三章 管理研究设计
无主题、暗主题和多主题都不适合于管理研究 ,管理研究只能是明主题。
单一主题并不意味着研究的创新点只有一个, 创新点也有层次性,核心的创新点作为一根红 线贯穿研究始终,其他创新点都是从属性的。
§1 问题辨析
1、主题和题材
题材的概念
题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指研究工 作中收集的事实和资料数据;广义的指所研究的 事实隶属的范围或领域。
(2)原先的样本,由于死亡、流动或主观原 因,会逐渐减员,这就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3)研究周期长,费用大,具体困难也多。
§1 问题辨析
分析单位和时间维度的辨析实际上是对研究的管 理问题在空间及时间方面做出的限定。问题辨析 犹如漏斗式筛选过程,从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逐渐 缩小到研究主题。
二、主题
主题是对主要问题的说明和作者的主观回答。
图 3-2 研究主题“聚焦”过 程
§1 问题辨析
3、时间维度 在明确分析单位以后,需要从时间维度来标定 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域细化。 按时间维度来分,研究问题有横剖研究和纵贯 研究两种类型: (1)横剖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 收集某一时刻点上的数据,主要用来研究某 一时点上的某种现象,但也可以近似研究某种 事物的发展过程。 (2)纵贯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 研究一段时间内自始至终的某种现象,即研 究时间的变化和动态过程。细分为三种:
首先,确定对问题域的研究视角和切入层面; 然后,寻找研究主题。
一、辨析要素
问题辨析阶段主要找出问题和提出假设。在辨析 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分析单位指研究对象或要素。
§1 问题辨析
单一主题并不意味着研究的创新点只有一个, 创新点也有层次性,核心的创新点作为一根红 线贯穿研究始终,其他创新点都是从属性的。
§1 问题辨析
1、主题和题材
题材的概念
题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指研究工 作中收集的事实和资料数据;广义的指所研究的 事实隶属的范围或领域。
(2)原先的样本,由于死亡、流动或主观原 因,会逐渐减员,这就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3)研究周期长,费用大,具体困难也多。
§1 问题辨析
分析单位和时间维度的辨析实际上是对研究的管 理问题在空间及时间方面做出的限定。问题辨析 犹如漏斗式筛选过程,从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逐渐 缩小到研究主题。
二、主题
主题是对主要问题的说明和作者的主观回答。
图 3-2 研究主题“聚焦”过 程
§1 问题辨析
3、时间维度 在明确分析单位以后,需要从时间维度来标定 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域细化。 按时间维度来分,研究问题有横剖研究和纵贯 研究两种类型: (1)横剖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 收集某一时刻点上的数据,主要用来研究某 一时点上的某种现象,但也可以近似研究某种 事物的发展过程。 (2)纵贯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 研究一段时间内自始至终的某种现象,即研 究时间的变化和动态过程。细分为三种:
首先,确定对问题域的研究视角和切入层面; 然后,寻找研究主题。
一、辨析要素
问题辨析阶段主要找出问题和提出假设。在辨析 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分析单位(units of analysis) 分析单位指研究对象或要素。
§1 问题辨析
管理研究方法论1推荐课件
❖ 定量研究:横断面的、静态的,较忽视社会生活变化的影 响性。定量研究者较少探讨社会现象的发生历程,相关的 情境因素,客观的角度。
❖ 定性研究:处于和被研究者互动的位置,从被研究者的 角度来看事情的发生,并注意事件与活动的关联性。是一 种持续稳定的变迁与发展过程
2021/8/22
more to you than a million dollars
2021/8/22
3
管理领域的知名期刊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Human Relation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21/8/22
1
思考几个问题
❖为什么读研究生? ❖怎样才能毕业? ❖什么是研究?做学问?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管理研究? ❖方法论是什么?
❖ 定性研究:处于和被研究者互动的位置,从被研究者的 角度来看事情的发生,并注意事件与活动的关联性。是一 种持续稳定的变迁与发展过程
2021/8/22
more to you than a million dollars
2021/8/22
3
管理领域的知名期刊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Human Relation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21/8/22
1
思考几个问题
❖为什么读研究生? ❖怎样才能毕业? ❖什么是研究?做学问?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管理研究? ❖方法论是什么?
管理研究方法论(李怀祖)PPT幻灯片
2021/3/9
13
陈志武,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裕” 工作时间和人均GDP负相关 勤劳对冲制度成本(总论点) 交易时间长,失去交易机会(分论点) 交易障碍多(分论点). 三产比重低, 行业对交易制度的依赖程度不一样 人力资本弥补制度资本不足(分论点)
•从实际出发提问题 论点简明,总论点(假设)一个,分论点(下层 设)
2021/3/9
21
属性设计
属性(attribute)变量的外延
变量(variable)属性的逻辑集合
变量的测度实际上是属性的测度
尺度设计
定类尺度(nominal scale) 定序(ordinal)
定距(internal)
定比 (ratio)
2021/3/9
22
2021/3/9
23
• 分类
定义(内涵),分类(外延)
论点树(假设树)设计
• 论点树的设计:总、分、子论点(论文工作架构)
总论点(主题)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子论点1 … 子论点2
• 主题:核心的研究问题,又是论文中的最高层次 假设
• 分层次的假设集 论证的需要(主题的纵深展开,论证的可行性) 主题反映论文价值。多层次假设构成论文实体。
假设 层次愈低,可操作性愈强。
•公理提出 • 根据公理推论 • 建模 • 悖论
公理 1
公理
2
现有
׃
׃
3
知识
2021/3/9
研究假设
33
信度和效度
•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reliability&validity) • 内外部效度评价的前提——可测性 • 效度评价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的兼容性如何,政策实施的现实可能性与困难 程度如何。
按研究目的分类
多数研究同时包含多种目的。 例如:对某种新的管理方法做出评价。这一研究 首先包括探索的性质,它勾划出这种管理方法的 效果,然后要描述管理效率,要解释为什么这种 管理方法对某种类型的企业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 为有效,最后要对特定的服务对象提出相应的建 议等等。
学习方法
讲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
研究的定义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以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验的、严谨 的方法来探讨对于现象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假设命 题。
柯林格(Kerlinger,1986)
管理研究:
管理研究是以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验的、严谨 的方法来探讨管理决策需要认识的现象和需要解 决的问题。
“政策”,泛指决策的产物,政策研究为政府、企业等组 织的决策服务。
政策研究有明确的目标,政策研究的内容通常包括: • 描述相关变量的现状、趋势及影响, • 提出各种可能的备选政策方案, • 对各种备选政策方案可能带来的后果及不确定性进行 分析比较; • 对各仲备选政策方案作出评价, • 提出有关的行动建议。
管理研究方法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仝允桓
第一章 管理研究概述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
1. 了解管理研究的过程和规则; 2. 理解和掌握管理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正确选择、设计和评价研究方法
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管理和学术上的问题,以达到研究 的目的
本课程首先涉及科学的认识论,科学研究的原理、规 则,然后才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探索性研究中的抽样通常缺乏代表性,结 论往往缺乏确定性。
描述性研究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象和事件加以描述 (description) 。 Who? What? When? Where? How? 变量的分布,变量间的关系,例如:
• 人口普查:对人口的各种特征进行描述。 • 民意测验:对公众倾向进行描述。 • 商品市场研究:对购买或将要购买某种商品的
政策研究需要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科学 技术因素、文化因素,超理性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生态 环境、国防安全诸方面问题。涉及政策策略、政策模型、 政策实施、外部效果和未来研究等内容。
政策研究的内容
描述:描述对象有现象、关系、行为、环境、方 案等,主要对象是政策系统和备选政策方案。 所谓政策系统包抬两个组成部分:
• 政策域,即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各种可采取的政策措施的集合, 包括体制、法律、行政、财务、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
• 政策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策的制定者和与政策选择有重大 利害关系的阶层和团体。
预测:趋势、数量、概率; 确定政策目标、价值标准、判断准则、评价指标、
衡量尺度; 政策分析、政策评价、政策建议
管理研究中描述或解释的对象
1.状态 例如:个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绩效, 公司的规模、结构、经营状况,等等。 2.意向 例如:个人的态度、信仰、个性、偏好、素质, 组织的目标、政策、规范、过程及其成员的集体 意向,等等。 3.行为 例如:个人购物、消费、投资,公司合并或破产, 等等。
政策研究
一、管理研究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管理研究可分成不同的类型。 这些分类不是绝对的和孤立的,大多数实际的研 究表现出多种研究特性,体现为不同类型研究的 综合和集成。
按研究目的分类 按研究的时间特征分类 按研究层次分类 按研究功能分类 按研究内容分类 按研究模式分类
管理研究的目的
对现象加以报告(reporting) 对现象加以描述(reporting) 为决策提供依据
• 对现象加以预测 建立事件的因果关系模式 利用因果关系模式预测事件未来的情况
• 对事件加以评价
(一)按研究目的分类
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政策研究
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主要有三个目的:
• 第一,满足研究者了解某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 • 第二,探讨开展更为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 • 第三,发展可用于更为周密的研究的方法。
政策的特点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实证研究+ 规范研究
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
有效性:即政策的实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 政策效率:即政策实施的费用-效益比如何; 公平性:即政策实施的费用、风险和收益在各阶
层的分配情况如何; 政策弹性:即政策能否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
情况,政策调整是否困难; 可操作性:即政策与现实的社会、经行为的因素研究
文献查阅表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 社会因素:角色、家庭影响、阶层、文化、时尚 心理因素:认知、动机、能力知识、态度、个性 个人因素:人口统计因素、涉入深度 使用情况 等
实证研究发现,上述因素均不同程度影响消费者 行为。
解释:为什么影响?为什么程度有差别?
纵向研究的特殊类型
趋势研究: 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特征组研究: 对某一特殊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最 典型的是人群的年龄组
按研究目的分类,管理研究还可以分为: • 检验一般理论的研究和检验具体假设的研究 • 无框架探索性研究和受特定机构委托的研究
(二)按研究的时间特征分类
按研究的时间特征分类,管理研究可分为横向研究、纵向 研究和近似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研究设计集中在一个时间点上,研究某种现象的横断面。 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 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多属于横向研究。有些解释性研究也 可以是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 即对一段时期内的情况进行研究。 纵向研究明显优越于横向研究,因为它可以描述过程,但 是这种优越性的代价是较多的时间和金钱耗费。
消费倾向进行描述。 • 企业绩效研究:对销售额、成本、效率、效能
等进行描述。
解释性研究
基于所建立的概念架构(conceptual framework)或理论模式对现象加以解释 (explanation)。 How? Why? 对上市公司的绩效的分布及其变动进行研 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而研究为什么是某 种分布而不是另外一种分布或研究分布变 动的原因则是解释性研究。
按研究目的分类
多数研究同时包含多种目的。 例如:对某种新的管理方法做出评价。这一研究 首先包括探索的性质,它勾划出这种管理方法的 效果,然后要描述管理效率,要解释为什么这种 管理方法对某种类型的企业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 为有效,最后要对特定的服务对象提出相应的建 议等等。
学习方法
讲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
研究的定义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以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验的、严谨 的方法来探讨对于现象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假设命 题。
柯林格(Kerlinger,1986)
管理研究:
管理研究是以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验的、严谨 的方法来探讨管理决策需要认识的现象和需要解 决的问题。
“政策”,泛指决策的产物,政策研究为政府、企业等组 织的决策服务。
政策研究有明确的目标,政策研究的内容通常包括: • 描述相关变量的现状、趋势及影响, • 提出各种可能的备选政策方案, • 对各种备选政策方案可能带来的后果及不确定性进行 分析比较; • 对各仲备选政策方案作出评价, • 提出有关的行动建议。
管理研究方法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仝允桓
第一章 管理研究概述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
1. 了解管理研究的过程和规则; 2. 理解和掌握管理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正确选择、设计和评价研究方法
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管理和学术上的问题,以达到研究 的目的
本课程首先涉及科学的认识论,科学研究的原理、规 则,然后才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探索性研究中的抽样通常缺乏代表性,结 论往往缺乏确定性。
描述性研究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象和事件加以描述 (description) 。 Who? What? When? Where? How? 变量的分布,变量间的关系,例如:
• 人口普查:对人口的各种特征进行描述。 • 民意测验:对公众倾向进行描述。 • 商品市场研究:对购买或将要购买某种商品的
政策研究需要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科学 技术因素、文化因素,超理性因素、以及自然资源、生态 环境、国防安全诸方面问题。涉及政策策略、政策模型、 政策实施、外部效果和未来研究等内容。
政策研究的内容
描述:描述对象有现象、关系、行为、环境、方 案等,主要对象是政策系统和备选政策方案。 所谓政策系统包抬两个组成部分:
• 政策域,即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各种可采取的政策措施的集合, 包括体制、法律、行政、财务、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
• 政策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策的制定者和与政策选择有重大 利害关系的阶层和团体。
预测:趋势、数量、概率; 确定政策目标、价值标准、判断准则、评价指标、
衡量尺度; 政策分析、政策评价、政策建议
管理研究中描述或解释的对象
1.状态 例如:个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绩效, 公司的规模、结构、经营状况,等等。 2.意向 例如:个人的态度、信仰、个性、偏好、素质, 组织的目标、政策、规范、过程及其成员的集体 意向,等等。 3.行为 例如:个人购物、消费、投资,公司合并或破产, 等等。
政策研究
一、管理研究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管理研究可分成不同的类型。 这些分类不是绝对的和孤立的,大多数实际的研 究表现出多种研究特性,体现为不同类型研究的 综合和集成。
按研究目的分类 按研究的时间特征分类 按研究层次分类 按研究功能分类 按研究内容分类 按研究模式分类
管理研究的目的
对现象加以报告(reporting) 对现象加以描述(reporting) 为决策提供依据
• 对现象加以预测 建立事件的因果关系模式 利用因果关系模式预测事件未来的情况
• 对事件加以评价
(一)按研究目的分类
探索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政策研究
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主要有三个目的:
• 第一,满足研究者了解某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 • 第二,探讨开展更为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 • 第三,发展可用于更为周密的研究的方法。
政策的特点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实证研究+ 规范研究
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
有效性:即政策的实施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 政策效率:即政策实施的费用-效益比如何; 公平性:即政策实施的费用、风险和收益在各阶
层的分配情况如何; 政策弹性:即政策能否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
情况,政策调整是否困难; 可操作性:即政策与现实的社会、经行为的因素研究
文献查阅表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有: 社会因素:角色、家庭影响、阶层、文化、时尚 心理因素:认知、动机、能力知识、态度、个性 个人因素:人口统计因素、涉入深度 使用情况 等
实证研究发现,上述因素均不同程度影响消费者 行为。
解释:为什么影响?为什么程度有差别?
纵向研究的特殊类型
趋势研究: 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特征组研究: 对某一特殊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最 典型的是人群的年龄组
按研究目的分类,管理研究还可以分为: • 检验一般理论的研究和检验具体假设的研究 • 无框架探索性研究和受特定机构委托的研究
(二)按研究的时间特征分类
按研究的时间特征分类,管理研究可分为横向研究、纵向 研究和近似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研究设计集中在一个时间点上,研究某种现象的横断面。 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 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多属于横向研究。有些解释性研究也 可以是横向研究。 纵向研究 即对一段时期内的情况进行研究。 纵向研究明显优越于横向研究,因为它可以描述过程,但 是这种优越性的代价是较多的时间和金钱耗费。
消费倾向进行描述。 • 企业绩效研究:对销售额、成本、效率、效能
等进行描述。
解释性研究
基于所建立的概念架构(conceptual framework)或理论模式对现象加以解释 (explanation)。 How? Why? 对上市公司的绩效的分布及其变动进行研 究是一种描述性研究。而研究为什么是某 种分布而不是另外一种分布或研究分布变 动的原因则是解释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