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分离方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以达到处理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化学处理往往是为物理处理作准备,最后均要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下面将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总结如下:分离、提纯的方法目的主要仪器实例分液分离、提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与水蒸馏分离、提纯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器分离乙醛与乙醇洗气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洗气装置除去甲烷中的乙烯过滤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过滤器分离硬脂酸与氯化钠渗析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离子半透膜、烧杯除去淀粉中的氯化钠、葡萄糖盐析胶体的分离�� 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分液(萃取)、蒸馏和洗气。
最常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和洗气瓶。
其方法和操作简述如下:1. 分液法��常用于两种均不溶于水或一种溶于水,而另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步骤如下:分液前所加试剂必须与其中一种有机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或溶解其中一种有机物,使其分层。
如分离溴乙烷与乙醇(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又如分离苯和苯酚:2. 蒸馏法��适用于均溶于水或均不溶于水的几种液态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步骤为:蒸馏前所加化学试剂必须与其中部分有机物反应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且本身也难挥发。
如分离乙酸和乙醇(均溶于水):3. 洗气法��适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步骤为:例如:此外,蛋白质的提纯和分离,用渗析法;肥皂与甘油的分离,用盐析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1,洗气 2,萃取分液溴苯(Br2),硝基苯(NO2),苯(苯酚),乙酸乙酯(乙酸) 3, a,制无水酒精: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b,酒精(羧酸)加新制生石灰(或NaOH固体)蒸馏c,乙醚中混有乙醇:加Na,蒸馏 d,液态烃:分馏 4,渗析 a,蛋白质中含有Na2SO4 b,淀粉中KI 5,升华奈(NaCl)鉴别有机物的常用试剂所谓鉴别,就是根据给定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被检物质的性质,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通过必要的化学实验,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有机物的鉴别主要是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别.鉴别有机物常用的试剂及特征反应有以下几种:1. 水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的有机物的鉴别.例如:苯与硝基苯.2. 溴水(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2)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醛类,甲酸.(3)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且生成白色沉淀.3. 酸性溶液(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不饱和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被氧化而褪色.例如:甲苯,二甲苯等.(3)与含有羟基,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褪色.例如:醇类,醛类,单糖等.4. 银氨溶液(托伦试剂)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5. 新制悬浊液(费林试剂)(1)与较强酸性的有机酸反应,混合液澄清.例如:甲酸,乙酸等.(2)与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如丙三醇.(3)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6. 金属钠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例如:醇类,酸类等.7. 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紫色溶液.8. 碘水遇到淀粉生成蓝色溶液.9. 溶液与酸性较强的羧酸反应产生气体.如:乙酸和苯甲酸等.10. 浓硝酸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反应生成黄色沉淀.在鉴别的过程中对实验的要求是:(1)操作简便;(2)现象明显;(3)反应速度快;(4)灵敏度高.一、相似相溶原理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二、有机物的溶解性与官能团的溶解性1.官能团的溶解性:(1)易溶于水的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是有机化学中基础而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分离纯化有机物,去除杂质,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化合物。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物分离和提纯方法。
一、结晶法结晶法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分离和提纯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溶液中温度的变化或添加不同溶剂,在适当条件下使目标化合物逐渐析出结晶。
常用的结晶溶剂有水、醇、醚等,其选择需要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溶解性来确定。
结晶法对于溶解度较高的化合物或纯化程度较高的化合物特别有效。
二、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根据不同化合物的蒸汽压差异来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常见的蒸馏方法包括简单蒸馏、分批蒸馏和真空蒸馏等。
蒸馏法通常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特别适用于挥发性物质的纯化。
但对于沸点差异较小的化合物,则需要较高的蒸馏技术要求。
三、萃取法萃取法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萃取方法包括单次萃取、反复萃取和连续萃取等。
其原理是利用目标化合物在溶剂中的亲和性,使其转移到溶剂中,从而实现目标物的分离与提取。
萃取法适用于固液、液液或气液混合物的分离,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
四、析出法析出法是一种通过改变化合物的物理状态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析出方法包括气相析出、液相析出和超临界流体分离等。
其原理是根据显著的相态差异或溶解度差异,使目标物从混合物中析出。
由于析出法能够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对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特别有效。
五、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通过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差异来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和气相色谱等。
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固体次级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以及药物分析等领域,能够高效地分离、纯化复杂混合物。
六、电泳法电泳法是一种利用分子在电场中迁移速度的差异来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常见的电泳方法包括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和等电聚焦等。
电泳法适用于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有机物分离与提纯得常用方法分离与提纯有机物得一般原则就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得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得差异进行化学与物理处理,以达到处理与提纯得目得,其中化学处理往往就是为物理处理作准备,最后均要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与分离、提纯得方法目得主要仪器实例分液分离、提纯互不相溶得液体混合物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与水蒸馏分离、提纯沸点相差较大得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收器分离乙醛与乙醇洗气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洗气装置除去甲烷中得乙烯过滤分离不溶性得固体与液体过滤器分离硬脂酸与氯化钠渗析除去胶体中得小分子、离子半透膜、烧杯除去淀粉中得氯化钠、葡萄糖盐析胶体得分离��分离硬脂酸钠与甘油方法与操作简述如下:1、分液法��常用于两种均不溶于水或一种溶于水,而另一种不溶于水得有机物得分离与提纯。
步骤如下:分液前所加试剂必须与其中一种有机物反应生成溶于水得物质或溶解其中一种有机物,使其分层。
如分离溴乙烷与乙醇(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又如分离苯与苯酚:2、蒸馏法��适用于均溶于水或均不溶于水得几种液态有机混合物得分离与提纯。
步骤为:蒸馏前所加化学试剂必须与其中部分有机物反应生成难挥发得化合物,且本身也难挥发。
如分离乙酸与乙醇(均溶于水):3、洗气法��适用于气体混合物得分离提纯。
步骤为:例如:此外,蛋白质得提纯与分离,用渗析法;肥皂与甘油得分离,用盐析法。
有机物分离与提纯得常用方法1,洗气 2,萃取分液溴苯(Br2),硝基苯(NO2),苯(苯酚),乙酸乙酯(乙酸) 3, a,制无水酒精: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b,酒精(羧酸)加新制生石灰(或NaOH固体)蒸馏 c,乙醚中混有乙醇:加Na,蒸馏 d,液态烃:分馏 4,渗析a,蛋白质中含有Na2SO4 b,淀粉中KI 5,升华奈(NaCl)鉴别有机物得常用试剂所谓鉴别,就就是根据给定得两种或两种以上得被检物质得性质,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通过必要得化学实验,根据产生得不同现象,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有机物得鉴别主要就是利用官能团得特征反应进行鉴别、鉴别有机物常用得试剂及特征反应有以下几种:1ﻫ、水ﻫ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得有机物得鉴别、例如:苯与硝基苯、ﻫ2、溴水ﻫ(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得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与二烯烃等、(2)与含有醛基得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醛类,甲酸、ﻫ(3)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且生成白色沉淀、ﻫ3、酸性溶液(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得不饱与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与二烯烃等、ﻫ(2)苯得同系物得侧链被氧化而褪色、例如:甲苯,二甲苯等、(3)与含有羟基,醛基得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褪色、例如:醇类,醛类,单糖等、4、银氨溶液(托伦试剂)ﻫ与含有醛基得物质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与葡萄糖等、5、新制悬浊液(费林试剂)(1)与较强酸性得有机酸反应,混合液澄清、例如:甲酸,乙酸等、ﻫ(2)与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如丙三醇、ﻫ(3)与含有醛基得物质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与葡萄糖等、ﻫ6、金属钠与含有羟基得物质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例如:醇类,酸类等、ﻫ7、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紫色溶液、8、碘水遇到淀粉生成蓝色溶液、ﻫ9、溶液ﻫ与酸性较强得羧酸反应产生气体、如:乙酸与苯甲酸等、10、浓硝酸ﻫ与含有苯环得蛋白质反应生成黄色沉淀、ﻫ在鉴别得过程中对实验得要求就是:(1)操作简便;(2)现象明显;(3)反应速度快;(4)灵敏度高、一、相似相溶原理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得极性物质如强酸等);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 3.含有相同官能团得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得醇、酚、羧酸二、有机物得溶解性与官能团得溶解性1.官能团得溶解性:(1)易溶于水得官能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将混合物中的目标有机物从杂质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有机化合物。
下面列举了十种常用的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
1.晶体分离:适用于存在结晶性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在适当溶剂中溶解样品,通过逐渐降低温度或加入杂质抑制结晶来分离出目标物质的晶体。
2.萃取:利用两相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差异,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到另一相中。
常见的有机溶剂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
3.蒸馏:根据不同有机物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通过冷凝再液化得到不同沸点的有机物分离。
4.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根据溶解度、分配系数、吸附性质等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在固定相或移动相中按照一定顺序分离出来。
5.结晶分离:通过溶解混合物,加入合适溶剂后的缓慢结晶,从溶液中分离出结晶纯净有机物。
6.真空干燥:通过在低压下升高温度,将溶液中的溶剂蒸发,得到纯净有机物。
7.洗涤:用溶剂或其中一化合物在混合物中溶解目标物质,然后将其分离出来。
8.冷冻分离:通过低温处理对有机物具有较低溶解度的杂质,使其相对分离出来。
9.蒸发浓缩:通过加热溶液使其溶剂部分蒸发,获得更浓缩的有机物。
10.过滤分离:使用不同孔径的滤纸、滤膜或滤网,将混合物中的悬
浮物或杂质分离出来。
这些分离提纯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更高的纯度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混合物的成分、性质以
及目标有机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1.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对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下来,从而实现分离提纯。
2.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逆渗透等方法,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从而提高水质。
3.气体吸附技术:利用气体吸附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更换吸附剂,可以实现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4.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将有机物转化为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特定条件下的生物降解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
5.真菌生物技术:真菌生物技术利用具有降解有机物能力的真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从而达到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6.搅拌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宜的沉淀剂和搅拌设备,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沉淀剂结合生成沉淀物,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7.气浮法:气浮法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气体,使有机物沉降速度减慢,从而使得有机物浮升至水面,通过刮板等设备进行分离和提纯。
8.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有机溶剂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形成互溶体系,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9.离子交换法:通过在污水中添加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其他离子物质进行交换,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10.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来决定,同时也需要考虑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1.蒸馏:蒸馏是一种经典的分离和提纯方法,适用于具有不同沸点的有机物混合物。
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沸点较低的有机物蒸发为气体,然后在冷凝器中冷凝为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常用的蒸馏方法包括简单蒸馏、真空蒸馏和分馏等。
2.萃取:萃取是利用不同有机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常见的萃取方法包括常压萃取和反萃取。
常压萃取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与适合的溶剂接触,使其中一个或多个有机物溶解到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
反萃取是从溶剂中将之前溶解的有机物重新提取出来。
3.结晶:结晶是通过控制溶液中溶质在溶剂中的浓度,使溶质逐渐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通过结晶可以实现有机物的纯化和提纯。
常见的结晶方法包括普通结晶、溶剂结晶和慢性结晶等。
4.纯化:纯化是指通过对有机物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使有机物达到较高纯度的过程。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重结晶、冻结干燥、溶剂萃取和分离纯化等。
5.凝固:凝固是指通过控制温度使有机物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通过凝固可以实现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常见的凝固方法包括冷却和冷冻等。
6.过滤:过滤是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过滤方法包括重力过滤、压力过滤和吸滤等。
过滤可以用于分离具有不同粒径和不溶性的固体颗粒。
7.分液:分液是利用具有不同密度的有机物在溶剂中的分层现象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分液方法包括漏斗分液和离心分液等。
除了上述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如层析、电离、扩馏和萃取桶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实验和工业环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有机物性质、分子量、溶解度等因素。
有机物分离方法总结

有机物分离方法总结导言:有机物是由碳和氢等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中。
因为有机物结构复杂多样,难以直接利用,所以有机物分离是研究和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基础。
本文将总结常见的有机物分离方法,包括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两大类。
一、物理分离方法:1. 蒸馏蒸馏是一种通过液体的汽化和冷凝来分离组分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蒸馏有简单蒸馏、真空蒸馏和分馏蒸馏。
简单蒸馏适用于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真空蒸馏适用于高沸点物质的分离,分馏蒸馏则可以分离沸点相近的混合物。
蒸馏方法常用于提取天然香精和分离液体混合物等。
2. 结晶结晶是利用溶解度差异将固态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对于有机物的分离,可以利用它们的溶解度差异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结晶,通过控制溶解度和结晶条件来得到纯净的有机物晶体。
3. 萃取萃取是利用溶剂对混合物中物质的选择性溶解作用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萃取方法分离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之间或相同性质的有机物。
常见的有机溶剂如醚类、醇类和酮类等。
二、化学分离方法:1. 水解水解是通过加水将有机物分解为它们的组成部分的方法。
水解常用于分离含有酯键、酰胺键等的有机化合物,通过水解反应,将它们分解为相应的酸或醇等。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有机物分离中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
通过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以在有机物中引发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和酸性过氧化氢,还原剂包括铜氯配合物和亚硫酸钠等。
3. 沉淀法沉淀法是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控制pH值、组分浓度等因素,可以使某种物质沉淀下来,实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离。
结语:有机物的分离方法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总结了常见的物理分离方法和化学分离方法,如蒸馏、结晶、萃取、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法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可以成功地将复杂的有机物分离出来,并得到纯度较高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在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有机物的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对于准确确定物质结构和性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有机物分析方法和技巧。
1. 有机物的分离技术在有机物的分析过程中,分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萃取、结晶和色谱等。
蒸馏是将混合物中成分按照其沸点差异分离的技术。
通过加热混合物,使沸点较低的成分先蒸发,然后冷凝回收。
这种分离方法主要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的有机物混合物。
萃取是利用亲疏水性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的方法。
通过选用适当的溶剂,有机物可被溶解于其中,而其他物质则不溶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有机物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结晶是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的方法。
通过逐渐降低温度或者加入适当的溶剂,使某一成分结晶出来,从而得到纯净的有机物。
色谱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分离技术。
常见的有机物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
GC是通过气体作为载气,将混合物分离成组分,然后使用检测器进行分析。
LC则是将混合物以液态形式通过柱子,不同组分在柱子内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而被分离。
2. 有机物的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有机物分析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其中常见的有机物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红外光谱是通过测量有机物在红外光区的吸收和散射来确定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团。
红外光谱可用于分析分子中的官能团,从而推测有机物的结构。
核磁共振是通过测量有机物分子中核自旋的能量差异来确定它们的结构。
核磁共振分析可以提供有机物结构的详细信息,包括相对位置和数量。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通过测量有机物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来确定其结构和浓度。
该技术可用于定量分析和物质的纯度测试。
3. 有机物的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物分析技术,通过测量有机分子在质谱仪中形成的质谱图谱来确定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分子量。
有机物的分离方法

有机物的分离方法
有机物的分离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1. 蒸馏:适用于有机物混合物中的成分具有不同的沸点的情况。
通过加热、蒸发以及冷凝可以将沸点不同的有机物分离出来。
2. 萃取:适用于有机物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情况。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萃取,可以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3. 结晶:适用于有机物在溶液中能够形成晶体的情况。
通过等温冷却或者蒸发溶剂,可以使有机物晶体形成并与其他物质分离。
4. 离心:适用于有机物和溶剂或者悬浊液分离的情况。
通过快速旋转离心机,可以使悬浊液中的固体或液体沉淀,并与溶液分离。
5. 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适用于有机物混合物中的成分具有不同的挥发性或亲水性的情况。
通过萃取柱或者填充柱将有机物分离出来。
6. 薄层色谱法(TLC):适用于有机物混合物中的成分在固定相和移动相的作用下有不同的迁移速率的情况。
通过将混合物在薄层上进行展开,可以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有机物分离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空气中的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空气中的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1. 活性炭吸附法:通过将活性炭与空气中的有机物接触,使有机物被活性炭吸附,进而实现分离提纯。
2. 沸石吸附法:利用沸石材料的微孔结构,在一定温度下吸附空气中的有机物,并通过调节温度进行分离提纯。
3. 干燥剂吸附法:使用适当的干燥剂,如硅胶、分子筛等,将空气中的有机物吸附,然后通过再生干燥剂实现分离提纯。
4. 膜分离法:利用薄膜材料的选择性渗透性质,将空气中的有机物从气相中分离出来,达到提纯的目的。
5. 液液萃取法:通过将特定溶剂与空气中的有机物接触,使有机物在溶剂中分配,然后通过分离得到有机物的纯净溶液。
6. 常温浓缩法:将空气中的有机物通过常温下的蒸发浓缩,使有机物的含量提高,进而实现分离提纯。
7. 凝聚分离法:将空气中的有机物冷却或加热,使有机物凝结成液体或固体状,再通过过滤、离心等方法分离提纯。
8.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和扩散性,将空气中的有机物从气相中提取出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9.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和释放特性,将空气中的有机物吸附在树脂上,再通过洗脱得到纯净的有机物。
10. 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柱的分离作用,将空气中的有机物按照其挥发度进行分离,从而实现提纯。
有机物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松毛细管螺丝夹,关抽气泵。 B、加液料、关活塞、开抽气、调毛细(气泡与线)、达到 压力
后(平衡、稳定)再 加热。 C、热源温高于b.p20-30℃,压力不稳调热源。
馏出速度0.5~1D/S
D、多组分蒸馏:馏出温度上升时转换接收器(使用多头接 受器)。
力平衡停抽气
4、水蒸汽蒸馏
1)主要用途 沸点比较高,容易热分解,或者糊状混合物中的成
分。 2)蒸馏原理 混合体系中总的蒸汽压等于各组分蒸汽分压之和。
被蒸馏体系接近100℃时,水的蒸汽压接1atm,故 被蒸馏的物质蒸汽可以和水蒸气合计等于1atm,从 而在接近100℃从混合物被蒸馏出来。 3)必须满足的条件: 不与水反应 在100℃时不低与5mmHg的蒸汽压
破坏。
4)淋洗曲线
分段收集标准品洗脱液进行含量分析,绘成 的淋洗剂体积—样品含量曲线。
用途
使要收集的组分尽可能收集完全,无色化合 物用标准品进行实验。分段收集洗脱液进行 含量分析,绘成曲线。
确定淋洗过程应收集的
洗脱液体积。
含
量
可以确定淋洗所需溶剂 。 %
淋洗剂体积
11、分配柱与凝胶渗透柱层析法
如乙醇和水;苯和乙醇;丙酮和三氯甲烷等。
2)取0.02g~0.03g样品溶解于一定量 (1mL)的良好溶剂中(试管),然后在不断 摇动下缓慢滴加不良溶剂,直到出现浑浊为 止。
3)记下不良溶剂的体积,计算得到混合溶 剂的组成比例,通过重复试验进行适当调整。
4、重结晶的一般操作步骤
1)制成饱和热溶液(接近溶剂的沸点) 2)热过滤(除不溶杂质)。 3)自然冷却结晶 4)过滤晶体与洗涤。 5)干燥(减压或常压) 6)标准品多次重结晶,直到m.p 不变
有机物分离方法总结

有机物分离方法总结有机物分离方法是指通过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对混合有机物进行分离,并提取纯度较高的目标物质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分离原理和分离途径,有机物分离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萃取法、蒸馏法、结晶法、色谱法、电泳法和萃取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萃取法是利用两种互不溶混合有机物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萃取过程中,通过调节溶液pH值、温度、萃取剂的选择及添加方式等操作条件,可使有机物向更适合的相中转移到,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例如,酸碱萃取法能够根据有机物与水相或有机相的相容性差异进行分离。
此外,还有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它们在不同的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
蒸馏法是利用有机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法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分馏、均相蒸馏和逆流蒸馏等,广泛应用于有机物分离中。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在不同的温度下,目标有机物的沸点与其他组分的沸点相差足够大,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结晶法是通过由于溶解度差异引起的晶体形成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逐渐降低溶液温度或溶剂挥发,使溶液中的目标有机物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使其结晶析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溶液中溶质浓度、溶剂选择和结晶条件等来实现目标有机物的高效结晶。
色谱法是基于分离柱或层析板上的固定相与移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的方法。
这种方法根据溶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存在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力的不同,将目标有机物分离。
常见的色谱方法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和离子交换层析等,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分离测定。
电泳法是利用电场在导电溶液中将带电有机物分离的方法。
电泳法根据有机物在电场下的迁移速度差异进行分离,其分离机理涉及电荷、电移动度、分子尺寸和凝胶或液体介质等因素。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高分离效率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食品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萃取法是将目标物质从其它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常见的萃取方法有溶剂萃取、湿法萃取和固相萃取等。
有机物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有机物的分离与纯化方法有机物的分离与纯化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物理方法主要通过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和纯化,包括蒸馏、萃取、结晶、过滤和凝固等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的一成分转化为易分离的产物,再进行分离和纯化。
一、物理方法:1.蒸馏: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使混合物中的液体成分蒸发并冷凝,将蒸发出的液体收集,可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
2.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溶质从混合物中转移到另一溶剂中,再将溶剂蒸发或抽取,可用于分离挥发性有机物和不挥发性有机物的混合物。
3.结晶: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差异,通过调整温度和溶剂浓度使溶质结晶成固体,然后通过过滤得到纯净的溶质。
4.过滤:利用物质的颗粒大小差异,通过过滤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可用于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或者固体与固体的混合物。
5.凝固: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液体混合物放在低温环境下使其中的一种成分凝固,从而分离出来。
二、化学方法:1.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混合物中的一成分转化为易分离的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然后通过一系列操作将其分离出来。
2.酸碱中和反应:通过加入酸或碱使混合液体的pH值发生变化,使其中的一种组分以固体形式沉淀出来,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取得纯净物质。
3.沉淀反应: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混合液体中的其中一种组分以固体沉淀的形式分离出来,再通过过滤或离心取得纯净物质。
4.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吸收或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的特性,可以通过对样品的光谱分析来分离和纯化混合物中的有机物。
以上仅为有机物分离与纯化的部分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如混合物的成分、性质和纯化要求等,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操作。
同时,有机物分离与纯化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如超临界流体萃取、逆流蒸发、层析法等也是目前较为使用的方法之一。
有机物分离方法总结

有机物分离方法总结1.萃取法:萃取法是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溶剂有水、醚类、醇类等。
该方法适用于萃取物溶解度差异较大的混合物。
2.蒸馏法:蒸馏法是利用混合物中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控制温度使得其中一种组分沸点,从而将其分离出来。
该方法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的有机物混合物。
3.结晶法:结晶法是通过控制混合物中溶剂的蒸发速率和温度,使得其最易溶解的组分首先结晶出来,从而实现分离。
该方法适用于溶解度差异较大的有机物混合物。
4.色谱法:色谱法是通过溶剂向上流动的方式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法有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该方法适用于挥发性物质、高沸点物质和疏水性物质的分离。
5.水解法:水解法是通过将混合物中的有机化合物与水反应,将其转化为易于分离的物质。
常用的水解方法有酸水解、碱水解和酶水解等。
该方法适用于有机物与水反应产生水溶性物质的分离。
6.聚合物吸附法:聚合物吸附法是通过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与聚合物表面发生吸附作用,将其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聚合物有活性炭、硅胶和树脂等。
该方法适用于有机物与聚合物表面吸附性差异较大的混合物。
7.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通过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法有超滤、逆渗透和离子交换膜等。
该方法适用于分子量、电荷和大小差异较大的有机物混合物。
总结起来,有机物分离方法包括萃取法、蒸馏法、结晶法、色谱法、水解法、聚合物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
根据混合物中有机物的特性和分离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分离。
同时,结合不同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有机物的分离和纯化。
有机物分离方法总结

有机物分离方法总结有机物分离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分离有机物,可以清晰地观察和研究不同有机物的性质和特点。
有机物的分离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将对常见的有机物分离方法进行总结。
1. 蒸馏分离法:蒸馏是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的有机物之间的沸点差异较大时,可以通过加热混合物,使沸点较低的有机物先蒸发,然后冷凝收集,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2. 萃取分离法:萃取是利用溶剂选择性提取物质的方法。
当混合物中的有机物与溶剂之间有较高的亲和力时,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溶剂来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例如,酚类物质常常通过碱萃取法进行分离,将酚通过酸碱反应转化为盐,然后用有机溶剂提取盐,最后通过酸化再将有机物恢复。
3. 结晶分离法:结晶是指溶解物质在溶液中由于浓度增大而形成固体结晶的过程。
当混合物中的有机物与溶剂之间的溶解度差异较大时,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式,使溶解度较小的有机物首先结晶出来,从而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4. 色谱分离法:色谱是一种可以根据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有机物分离中,常用的色谱方法有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等。
其中,薄层色谱是将混合物溶解在适合的溶剂中,在薄层吸附剂上进行分离;气相色谱是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液相色谱则是利用液体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
5. 水相萃取法:水相萃取是指利用水的亲水性质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在水相萃取中,通常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中有机物的溶解度,以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6. 聚合物吸附法:聚合物吸附是利用聚合物与有机物之间的亲和力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将混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在聚合物表面进行吸附,随后再用适当的溶剂洗脱有机物,从而实现分离。
7. 水蒸汽蒸馏法:水蒸汽蒸馏是利用水蒸汽带走有机物质的方法。
当有机物的沸点较高,且与水有亲和力时,可以利用水蒸气使有机物挥发,然后冷凝收集有机物。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有蒸馏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有蒸馏、萃取、重结晶、及色谱方法。
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又分为简单蒸馏、分馏、减压蒸馏和水蒸气蒸馏。
本节着重介绍利用这些方法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一、蒸馏:纯有机物有恒定的沸点,因此,可通过蒸馏和分馏的方法来提纯。
蒸馏就是把一种物质变成蒸汽,然后把蒸汽移到别处,使它冷凝变成液体或固体。
如果被蒸馏的物质在沸腾时是相当稳定的,可以在常压下进行蒸馏;如果在沸腾时会分解成其它物质,则进行减压蒸馏。
蒸馏与减压蒸馏不仅可以把不挥发的杂质出去,也可以将不同沸点的挥发性混合物分开,若混合物各组分沸点比较接近,用蒸馏法很难提纯,这时必须使用分馏柱。
应用分馏柱来使几种沸点相近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叫着分馏。
二、减压蒸馏
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因此液体的沸点是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内压力,就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这便是减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
减压蒸馏是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分离有机物的方法
有机物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分离:
1. 提取:利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差异,将混合物溶解于合适的有机溶剂中,通过分液漏斗或离心机等设备将有机溶液与水相分离,从而分离有机物。
2. 蒸馏:利用不同的沸点,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沸点较低的有机物蒸发,然后在冷凝器中冷凝收集,从而分离有机物。
3. 结晶:利用有机物的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调节温度或者加入反溶剂使有机物结晶析出,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步骤分离固体有机物。
4. 色谱:利用不同物质在固相或液相中流动速度的差异,通过色谱柱将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组分。
5. 洗涤:利用不同有机物的溶解性差异,将混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反复的萃取和洗涤,使不同的有机物溶于不同的溶剂中,从而分离有机物。
6. 离子交换:利用树脂吸附不同离子的原理,将混合物溶解于适当的溶液中,通过与树脂的相互作用,使不同离子被树脂吸附,然后通过洗脱等步骤分离有机物。
以上方法是常见的有机物分离方法,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1.结晶法结晶法是最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之一、通过在溶液中冷却或者加入合适的溶剂,使溶质在饱和溶液中析出结晶,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化合物,比如有机物中一些酮、醛、酸类物质等。
2.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通过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液体混合物会在加热的作用下产生汽化,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回至液态。
不同成分的汽化温度不同,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来使目标物质单独汽化,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
蒸馏法适用于成分之间的沸点差异较大的化合物混合物。
3.萃取法萃取法是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来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在含有两个或多个有机溶剂的体系中,将需要提纯的有机物溶于其中一个溶剂中,其他杂质则溶解于另外一个溶剂中。
通过分离这两个相,然后将目标物质从溶剂中蒸发或者析出结晶,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4.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性吸附和移动性来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根据固定相的性质,色谱法分为很多种,比如薄层色谱、柱层析、气相色谱等。
色谱法适用于物质之间的吸附性质差异较大的化合物。
5.洗涤法洗涤法是利用溶剂的吸附性质来实现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将混合溶液与吸附剂接触,使目标物质被吸附在吸附剂上,然后通过适当的洗涤提取和洗滤来得到目标物质。
洗涤法适用于有机物与杂质之间的吸附性质差异较大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根据具体的化合物性质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是化学实验和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有机物分离和提纯方法。
1.蒸馏:蒸馏是一种通过液体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蒸馏方法有简单蒸馏和分馏蒸馏。
简单蒸馏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的组分的分离。
分馏蒸馏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小的组分的分离。
2.结晶:结晶是一种通过溶解物质在溶剂中的逐渐降低的溶解度来分离物质的方法。
通常通过加热溶液使溶质全部溶解,然后慢慢冷却溶液,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可以得到纯净的物质。
3.萃取:萃取是一种通过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方法。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可以通过选择萃取剂和适当的pH值来分离出所需的产物。
4.过滤: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通过过滤器将混合物通过,液体部分透过过滤器,固体部分被滤下来,可以得到纯净的液体。
5.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通过溶解度差异和吸附性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和柱层析。
通过将样品和溶剂共同移动在固体或液体相上,不同物质在色谱介质上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分离它们。
6.洗涤:洗涤是一种通过溶解度差异和溶剂性质的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的方法。
可以通过水、酸、碱等溶液来洗涤混合物,将所需的组分溶解或转移到其他相中。
7.结合物法:结合物法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组分通过生成结合物来分离的方法。
例如,气相色谱中的衍生化反应可以将不易分析的有机物转化为易于分析的结合物,从而实现分离和提纯。
8.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将混合物中的组分离子化并通过质谱仪进行分析和分离的方法。
通过对离子质荷比的测量,可以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并得到纯净的组分。
9.蒸发:蒸发是一种通过将混合物中的溶剂蒸发掉,从而分离溶质的方法。
适用于溶质溶解度较小于溶剂的情况,溶质会随着溶剂的蒸发逐渐沉淀下来。
10.气相萃取:气相萃取是一种通过气相萃取设备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组分转移到气相中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常用的就是色谱法_柱层析(网上很多你可以搜一下)有机合成心得-后处理的问题在有机合成中,后处理的问题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略,认为只要找对了合成方法,合成任务就可以事半功倍了,这话不错,正确地合成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有机合成的任务是拿到相当纯的产品,任何反应没有100%产率的,总要伴随或多或少的副反应,产生或多或少的杂质,反应完成后,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从反应混合体系中分离出纯的产品。
后处理的目的就是采用尽可能的办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为什么对后处理的问题容易忽视呢?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各种文献尤其是学术性的研究论文对这一问题往往重视不够或者很轻视,他们重视的往往是新的合成方法,合成试剂等。
专利中对这一问题也是轻描淡写,因为这涉及到商业利润问题。
有机教科书中对这一问体更是没有谈论到。
只有参加过工业有机合成项目的人才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有时反应做的在好,后处理产生问题得不到纯的产品,企业损失往往巨大。
这时才认识到有机合成不光是合成方法的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那一方面的问题考虑不周,都有可能前功尽弃。
小木虫后处理问题从哪里可以学到?除了向有经验的科研人员多多请教外,自己也应处处留心,虽说各种文献中涉及较少,但是还有不少论文是涉及到的,这就要求自己多思考,多整理,举一反三。
另外,在科研工作中,应注意吸取经验,多多磨练。
完成后处理问题的基本知识还是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后处理就是这些性质的具体应用。
当然,首先要把反应做的很好,尽量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这样可以减轻后处理的压力。
因此,后处理还是考验一个人的基本功问题,只有化学学好了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后处理任务。
后处理根据反应的目的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如果在实验室中,只是为了发表论文,得到纯化合物的目的就是为了作各种光谱,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得到纯化合物的方法不外就是走柱子,TLC,制备色谱等方法,不用考虑太多的问题,而且得到的化合物还比较纯;如果是为了工业生产的目的,则问题就复杂了,尽量用简便、成本低的方法,实验室中的那一套就不行了,如果您还是采用实验室中的方法则企业就亏损了。
下面只简单的介绍一些工业中的方法。
后处理过程的优劣检验标准是:(1)产品是否最大限度的回收了,并保证质量;(2)原料、中间体、溶剂及有价值的副产物是否最大限度的得到了回收利用;(3)后处理步骤,无论是工艺还是设备,是否足够简化;(4)三废量是否达到最小。
后处理的几个常用而实用的方法:(1)有机酸碱性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具有酸碱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得失质子形成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与原来的母体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碱性化合物用有机酸或无机酸处理得到胺盐,酸性化合物用有机碱或无机碱处理得到钠盐或有机盐。
根据有机化合物酸碱性的强弱,有机、无计酸碱一般为甲酸、乙酸、盐酸、硫酸、磷酸。
碱为三乙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在一般情况下,离子化合物在水中具有相当大的溶解性,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很小,同时活性碳只能够吸附非离子型的杂质和色素。
利用以上的这些性质可对酸碱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提纯。
以上性质对所有酸碱性化合物并不通用,一般情况下,分子中酸碱性基团分子量所占整个分子的分子量比例越大,则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性就越大,分子中含有的水溶性基团例如羟基越多,则水溶性越大,因此,以上性质适用于小分子的酸碱化合物。
对于大分子的化合物,则水溶性就明显降低。
酸碱性基团包括氨基。
酸性基团包括:酰氨基、羧基、酚羟基、磺酰氨基、硫酚基、1,3-二羰基化合物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氨基化合物一般为碱性基团,但是在连有强吸电子基团时就变为酸性化合物,例如酰氨基和磺酰氨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作用下就容易失去质子而形成钠盐。
中合吸附法:将酸碱性化合物转变为离子化合物,使其溶于水,用活性碳吸附杂质后过滤,则除去了不含酸碱性基团的杂质和机械杂质,再加酸碱中合回母体分子状态,这是回收和提纯酸碱性产品的方法。
由于活性碳不吸附离子,故有活性碳吸附造成的产品损失忽劣不计。
中和萃取法:是工业过程和实验室中常见的方法,它利用酸碱性有机化合物生成离子时溶于水而母体分子状态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通过加入酸碱使母体化合物生成离子溶于水实现相的转移而用非水溶性的有机溶剂萃取非酸碱性杂质,使其溶于有机溶剂从而实现杂质与产物分离的方法。
成盐法:对于非水溶性的大分子有机离子化合物,可使有机酸碱性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成盐析出结晶来,而非成盐的杂质依然留在有机溶剂中,从而实现有机酸碱性化合物与非酸碱性杂质分离,酸碱性有机杂质的分离可通过将析出的结晶再重结晶,从而将酸碱性有机杂质分离。
对于大分子的有机酸碱化合物的盐此时还可以采用水洗涤除去小分子的酸碱化合物已经成盐且具有水溶性的杂质。
对于水溶性的有机离子化合物,可在水中成盐后,将水用共沸蒸馏或直接蒸馏除去,残余物用有机溶剂充分洗涤几次,从而将杂质与产品分离。
以上三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可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和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采用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得到相当纯度的产品。
(2)几种特殊的有机萃取溶剂正丁醇:大多数的小分子醇是水溶性的,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等。
大多数的高分子量醇是非水溶性的,而是亲脂性的能够溶于有机溶剂。
但是中间的醇类溶剂例如正丁醇是一个很好的有机萃取溶剂。
正丁醇本身不溶于水,同时又具有小分子醇和大分子醇的共同特点。
它能够溶解一些能够用小分子醇溶解的极性化合物,而同时又不溶于水。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用正丁醇从水溶液中萃取极性的反应产物。
丁酮:性质介于小分子酮和大分子酮之间。
不像丙酮能够溶于水,丁酮不溶于水,可用来从水中萃取产物。
乙酸丁酯:性质介于小分子和大分子酯之间,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不像乙酸乙酯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可从水中萃取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氨基酸的化合物,因此在抗生素工业中常用来萃取头孢、青霉素等大分子含氨基酸的化合物。
异丙醚与特丁基叔丁基醚:性质介于小分子和大分子醚之间,两者的极性相对较小,类似于正己烷和石油醚,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可用于极性非常小的分子的结晶溶剂和萃取溶剂。
也可用于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的结晶和萃取溶剂。
(3)做完反应后,应该首先采用萃取的方法,首先除去一部分杂质,这是利用杂质与产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性质。
(4)稀酸的水溶液洗去一部分碱性杂质。
例如,反应物为碱性,而产物为中性,可用稀酸洗去碱性反应物。
例如胺基化合物的酰化反应。
(5)稀碱的水溶液洗去一部分酸性杂质。
反应物为酸性,而产物为中性,可用稀碱洗去酸性反应物。
例如羧基化合物的酯化反应。
(6)用水洗去一部分水溶性杂质。
例如,低级醇的酯化反应,可用水洗去水溶性的反应物醇。
(7)如果产物要从水中结晶出来,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又较大,可尝试加入氯化钠、氯化铵等无机盐,降低产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盐析的方法。
(8)有时可用两种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例如反应在氯仿中进行,可用石油醚或正己烷作为萃取剂来除去一部分极性小的杂质,反过来可用氯仿萃取来除去极性大的杂质。
(9)两种互溶的溶剂有时加入另外一种物质可变的互不相容,例如,在水作溶剂的情况下,反应完毕后,可往体系中加入无机盐氯化钠,氯化钾使水饱和,此时加入丙酮,乙醇,乙腈等溶剂可将产物从水中提取出来。
(10)结晶与重结晶的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似相容原理。
即极性强的化合物用极性溶剂重结晶,极性弱的化合物用非极性溶剂重结晶。
对于较难结晶的化合物,例如油状物、胶状物等有时采用混合溶剂的方法,但是混合溶剂的搭配很有学问,有时只能根据经验。
一般采用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搭配,搭配的原则一般根据产物与杂质的极性大小来选择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的比例。
若产物极性较大,杂质极性较小则溶剂中极性溶剂的比例大于非极性溶剂的比例;若产物极性较小,杂质极性较大,则溶剂中非极性溶剂的比例大于极性溶剂的比例。
较常用的搭配有:醇-石油醚,丙酮-石油醚,醇-正己烷,丙酮-正己烷等。
但是如果产物很不纯或者杂质与产物的性质及其相近,得到纯化合物的代价就是多次的重结晶,有时经多次也提不纯。
这时一般较难除去的杂质肯定与产物的性质与极性及其相近。
除去杂质只能从反应上去考虑了。
(11)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与精馏的方法这是提纯低熔点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一般情况下,减压蒸馏的回收率相应较低,这是因为随着产品的不断蒸出,产品的浓度逐渐降低,要保证产品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压,必须不断提高温度,以增加产品的饱和蒸汽压,显然,温度不可能无限提高,即产品的饱和蒸汽压不可能为零,也即产品不可能蒸净,必有一定量的产品留在蒸馏设备内被设备内的难挥发组分溶解,大量的斧残既是证明。
水蒸气蒸馏对可挥发的低熔点有机化合物来说,有接近定量的回收率。
这是因为在水蒸气蒸馏时,斧内所有组分加上水的饱和蒸汽压之和等于外压,由于大量水的存在,其在100℃时饱和蒸汽压已经达到外压,故在100℃以下时,产品可随水蒸气全部蒸出,回收率接近完全。
对于有焦油的物系来说,水蒸气蒸馏尤其适用。
因为焦油对产品回收有两个负面影响:一是受平衡关系影响,焦油能够溶解一部分产品使其不能蒸出来;二是由于焦油的高沸点使蒸馏时斧温过高从而使产品继续分解。
,水蒸气蒸馏能够接近定量的从焦油中回收产品,又在蒸馏过程中避免了产品过热聚合,收率较减压蒸馏提高3-4%左右。
虽然水蒸气蒸馏能提高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但是,水蒸气蒸馏难于解决产物提纯问题,因为挥发性的杂质随同产品一同被蒸出来,此时配以精馏的方法,则不但保障了产品的回收率,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应该注意,水蒸气蒸馏只是共沸蒸馏的一个特例,当采用其它溶剂时也可。
共沸蒸馏不仅适用于产品分离过程,也适用于反应物系的脱水、溶剂的脱水、产品的脱水等。
它比分子筛、无机盐脱水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不消耗其它原材料等优点。
例如:在生产氨噻肟酸时,由于分子中存在几个极性的基团氨基、羧基等,它们能够和水、醇等分子形成氢键,使氨噻肟酸中存在大量的游离及氢键的水,如采用一般的真空干燥等干燥方法,不仅费时,也容易造成产物的分解,这时可采用共沸蒸馏的方法将水分子除去,具体的操作为将氨噻肟酸与甲醇在回流下搅拌几小时,可将水分子除去,而得到无水氨噻肟酸。
又比如,当分子中存在游离的或氢键的甲醇时,可用另外一种溶剂,例如正己烷、石油醚等等,进行回流,可除去甲醇。
可见共沸蒸馏在有机合成的分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2)超分子的方法,利用分子的识别性来提纯产物。
(13)脱色的方法一般采用活性炭、硅胶、氧化铝等。
活性炭吸附非极性的化合物与小分子的化合物,硅胶与氧化铝吸附极性强的与大分子的化合物,例如焦油等。
对于极性杂质与非极性杂质同时存在的物系,应将两者同时结合起来。
比较难脱色的物系,一般用硅胶和氧化铝就能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