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饱和下的交通协调控制研究
道路交通拥堵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
道路交通拥堵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同时,交通拥堵也造成油耗和污染的加剧,给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我们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进行预测和控制。
对于交通拥堵预测及控制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交通拥堵预测道路交通拥堵预测是交通拥堵控制的前提,只有通过预测,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拥堵的发生。
目前,交通拥堵预测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这种方法通过对历史交通流量、速度和拥堵状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来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只需要通过历史数据就可以进行预测,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由于历史数据无法完全反映未来的变化,因此预测结果会受到很大的干扰。
2.基于实时数据的预测这种方法是通过实时交通流量、速度和拥堵状况等数据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来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实时监测和反馈交通状况,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缺点是需要相应的设备来进行数据采集,并且成本较高。
二、交通拥堵控制交通拥堵控制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保证道路的通畅。
目前,交通拥堵控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交通信号优化控制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的控制,使车流更加顺畅,防止交通拥堵。
优化控制可以通过预测交通流量来自适应地调整信号灯的流量设置,也可以通过交通灯之间的协调来实现。
2.路面限行路面限行是通过限制不同车型和不同时间的路段通行来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路面限行的方式可以缓解交通密度,减少车辆之间的冲突,达到减少交通拥堵的目的。
3.公共交通优先在城市交通公共交通年日渐成为重要的交通方式。
在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下,减缓公共交通的拥堵,提高公共交通的优先权,让公众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从而达到减少私家车出行的目的。
三、交通拥堵控制技术的发展交通拥堵控制技术正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会应用于实际的交通拥堵控制中。
高速公路饱和流量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高速公路饱和流量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实现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私家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饱和流量问题越来越突出。
高速公路饱和流量控制算法的研究和实现对于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速公路饱和流量控制算法的相关内容。
一、饱和流量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高速公路饱和流量控制算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道路的车辆数量,以减少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
这需要对车辆的时间、位置、速度等信息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收集和处理。
算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智能调节车距。
通过车载传感器、摄像机等设备收集车辆跟驰信息,并进行实时处理,根据车辆速度、距离等因素设置合理的跟车距离,以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车祸。
2.车辆限速计算。
通过智能检测设备向车辆提供道路限速信息,根据道路、车流量和时间等因素,计算最合适的速度,以避免车速偏快或偏慢,从而减少交通堵塞。
3.智能调节车道。
通过智能辅助设备,根据车辆速度、道路情况,自动调节车辆的行驶轨迹,以避免车辆之间相互挤占道路或者左三右三。
二、饱和流量控制算法的实际运用高速公路饱和流量控制算法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盲区、数据处理速度、设备磨损等。
因此,在实现算法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和算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
以下是一些饱和流量控制算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借鉴:1.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
运用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和传感器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处理车辆行驶信息,实现车辆自动调节行驶轨迹、限速等功能。
2.建设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采用城市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对交通流量、道路状况、车辆信息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从而实现高效、快捷的交通流动。
3.优化道路设计。
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设计标准等因素也是影响饱和流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路况要适合不同的交通流量,优化道路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交通发展需求,提高道路交通效率。
三、高速公路饱和流量控制算法的优势和不足高速公路饱和流量控制算法在缓解交通堵塞、提高道路治安、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停车延误协调控制模型_卢凯
1 引 言 (Introduction)
与绿波协调控制方式相比, 停车延误协调控制是 以停车次数与延误时间加权和最小作为控制目标的 一种区域交通效益整体优化控制方式, 可满足各种 交通状态下的干道或区域协调控制需要, 且易于进 行交通效益分析评价, 是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一个 主要研究方向. 但现有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理论方 法与典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如TRANSYT, SCATS, SCOOT等, 多适用于未饱和交通状态下的信号协调 控制问题, 对于缓解城市CBD地区与部分道路在过 饱和状态下产生的交通拥堵则显得力不从心. 与未 饱和交通状态相比, 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停车延误 协调控制问题将更为复杂多变, 因此对于过饱和状
态下的停车延误协调控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应用价值. Gazis与Dans等[1∼3] 提出以进口道排队长度作为 状态变量, 根据停车断面车辆到达驶离关系建立过 饱和交通状况下的状态方程, 利用最优控制理论中 的极值原理进行延误最优控制求解; 并将应用范围 进一步扩展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路网, 采用类似方法 建立了相应的动态信号优化控制模型, 通过时间离 散化处理将其转化为多个线性规划问题进行优化求 解. Michalopoulos等[4] 在Gazis的研究基础上, 通过 进一步考虑路段排队长度约束、 路段行程时间与交 叉口转弯车流比例等因素的作用影响, 提出了路段 排队约束条件下的相邻过饱和交叉口最小延误协调
控制策略, 给出了信号周期与绿信比的优化设置方 法. Chang等[5,6] 针对整个过饱和状态持续时间段, 建 立了不同信号相位控制方式下的单交叉口离散优化 模型, 利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的离散系统极小值原理, 得到了离散优化模型的最优控制率, 并给出了最佳 信号周期与最佳绿信比的实现算法; 通过利用离散 优化模型预测过饱和交叉口的整体性能指标、 确定 过饱和区域内的关键交叉口、 以关键交叉口作为起 点寻找协调路径方向与协调配时参数, 实现了一种 过饱和区域的信号协调实时优化控制. Rouphail与 Fambro等[7,8] 提出利用车辆均匀到达均衡延误模型 与协调调整系数PF估算车辆非均匀到达时的均衡 延误时间, 针对一种车辆均匀到达类型与五种车 辆非均匀(车队)到达类型, 分析推导了协调调整系 数PF的计算公式与取值范围, 并为TRB[9] 出版的美 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所用. Benekohal等[10,11] 针 对行驶车队与非行驶车队到达下游交叉口时车辆平 均到达率的不同, 提出利用AB(arrival-based)法直接 推导各种车辆到达类型下的延误时间计算公式, 并 建立了涵盖所有可能到达类型的11种信号交叉口均 衡延误模型, 实现了多段到达率不同到达类型下的 协调信号交叉口均衡延误精确计算. 常云涛等[12] 利 用Robertson建立的行驶车流离散模型, 对行驶车流 在协调控制系统内各交叉口的到达驶离图式进行了 分析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干道协 调控制相位差优化设计方法. 刘广萍等[13] 针对非饱 和与过饱和两种不同交通状况, 分析了交叉口延误 与信号配时、 车辆到达率等参数之间的动态关系, 研 究了信号控制下交叉口延误时间的计算方法. 事实上, 在过饱和状态与协调控制作用下, 下游 交叉口进口道到达车流的随机波动性将明显减弱, 随机停车延误也显著减少. 但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多 为过饱和状态下的单交叉口延误模型与未饱和状 态下的多交叉口延误模型, 对于信号协调控制方式 下处于过饱和状态的均衡相位停车延误模型研究甚 少, 且研究时段多局限于单个信号周期之内. 因此, 本文将通过分析研究整个过饱和作用时间段内行驶 车队在下游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停车延误, 建立起一 套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停车延误协调控制模型.
高速公路交通流用饱和度模型的优化研究
高速公路交通流用饱和度模型的优化研究摘要:高速公路交通流用饱和度模型的优化研究旨在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本文首先介绍了交通流饱和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然后探讨了目前常用的交通流用饱和度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其优缺点。
最后,提出了一种优化的交通流用饱和度模型,通过对交通流的分析和预测,实现了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合理调度和管理。
1. 引言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车辆数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交通流的饱和度问题日益凸显,交通拥堵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高速公路交通流用饱和度模型的优化,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交通流饱和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1 交通流饱和度的定义交通流饱和度又称交通拥堵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一条道路的车辆流量超过该道路的通行能力,导致交通速度下降、通行时间延长的现象。
2.2 影响交通流饱和度的因素交通流饱和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道路的设计和布局、车辆数量和类型、行驶速度和距离、交通信号灯的设置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交通流的通行能力和流量,进而导致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
3. 常用的交通流用饱和度模型及其优缺点3.1 通行能力模型通行能力模型是通过研究车辆通过道路的能力来估计道路的交通流饱和度。
常见的通行能力模型有美国公路容量手册(HCM)模型、欧洲公路研究实验室(ERL)模型等。
优点:通行能力模型基于对车辆通过道路能力的研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缺点:通行能力模型只考虑了道路的物理特征,未能全面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交通信号灯的设置等。
3.2 宏观交通流模型宏观交通流模型是通过对道路网络整体进行建模和优化,分析交通流的分布和演化,进而评估交通流饱和度的模型。
常见的宏观交通流模型有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模型等。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瓶颈,也成为公
众关注的焦点。
如何有效控制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成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普
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在实际城市交通拥堵减轻中,应用各种城市道路交通
拥堵协调控制技术技术是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技术可以从拥堵点处发挥控制功能。
具体来说,一些调节技术可以从拥堵点处引起更精细的分流,这样可以减
缓拥堵,提高交通流畅度。
比如,调节技术可以采取“合理调整路口信号
时间”的方式,调整路口信号时间使其与道路流量相适应,使交通流畅度
得到提升。
此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道路结构达到
减轻拥堵的目的。
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改变道路宽度”、“调整交叉口
形状”、“增加路段长度”等技术。
比如,在改变道路宽度的方面,可以
通过设置两侧的双车道,增加路面宽度来减轻交通拥堵的程度。
另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技术还可以通过实施道路负荷管制
来减轻拥堵,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控制道路上的车辆数量,有效地减少交通
拥堵的程度。
过饱和下的干道双向动态协调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过饱和下的干道双向动态协调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建闽,郑淑鉴,杨龙刚
申请号:CN201210014793.3
申请日:20120117
公开号:CN102592465A
公开日:
201207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过饱和下的干道双向动态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排队车流与到达车流的行驶特性确定理想相位差,为满足交通需求和避免交叉口阻滞确定绿灯时间,由不同的控制策略确定排队车辆权重影响因子,以放行量最大为目标实现干道第一个方向的协调控制;基于单方向的协调控制,干道另一方向的交叉口存在着绿灯损失、交叉口拥塞和新交通流补偿三种状况,对于不同的状态组合计算协调该方向交叉口的相位差、绿灯时间和放行量等;结合两个方向的协调控制算法,实现过饱和下的干道双向动态协调控制。
本发明适用于大城市的交通过饱和干道,其能够有效减少干道上交叉口的排队长度和延误时间,能够提高干道整体的通行能力,避免交通阻塞的蔓延。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地址: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晓松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交通行业中的路饱和度预测与调度优化
交通行业中的路饱和度预测与调度优化现代城市交通越来越繁忙,各种交通工具在路上穿梭,但是路饱和度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路饱和度是指道路上的车辆数量达到了最大容量,车辆的行驶速度开始下降,车辆停滞在路上,导致交通拥堵。
如何预测和调度优化路饱和度,成为了交通行业中的重要研究主题。
一、路饱和度的预测方法1.1 历史数据分析法历史数据分析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分析,预测特定时间段道路饱和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过去的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回归、聚类等方法统计历史数据的规律,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
例如,以某条城市主干路为例,每个小时的车流量数据都有记录,可以将历史数据统计一下,建立一个模型,根据模型预测未来每小时的车流量,以此推算出道路饱和度。
1.2 传感器检测法传感器检测法是利用车辆探测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道路的交通状况,预测道路饱和度。
例如,可以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利用雷达或红外线等技术检测车辆运动状态,将车辆数量、速度等信息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中,建立模型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监测道路的交通状况,预测准确度较高,但是也存在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等问题。
二、路饱和度的调度优化方法路饱和度的预测只是第一步,如何根据预测结果调整路网规划和车辆调度,才能真正达到优化路饱和度的目的。
2.1 路网优化方案路网规划是道路饱和度调度优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预测到某个时间段路段饱和度将达到上限时,应该及时调整路网,增设新的道路或改变信号灯控制方案等,以缓解交通压力。
2.2 车辆调度方案车辆调度方案也是调度优化的重要内容。
当预测到某个时间段交通道路饱和度将达到上限时,应该根据预测结果调配车辆,增加公交车数量,减少出租车数量等,确保交通运营的平稳。
2.3 调度系统优化为了实现有效的调度优化,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路饱和度监测和调度系统,对交通设施、车辆及行程等信息进行管理和优化,以确保交通运营的高效和稳定。
三、结语交通行业路饱和度预测与调度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交通设施、车辆、人员等方各个方面。
过饱和状态干线协调控制策略适用性研究
态时 , 同步 式 绿 波 协调 更 有 利 于 车 辆 连 续 不 间 断地 通 过 交 叉 口群 , 车 速越 高则绿波 带越宽 , 控 制 效 果 越 显著。以此为基础 , 基于 V i s s i m 仿 真 的建 模 分 析 , 对 比分 析 了 不 同 交 通 饱 和 度 , 尤 其 是 过 饱 和状 态 下, 2种 干 线 协 调 控 制 策 略效 果 , 并对结论进 行了实例验证 。 关 键 词 饱 和 度 ; 信号 控制策略 ; 同步 式 协 调 控 制 ; 续 进 式 协 调 控 制
实现 整个 系统 的通 行 能 力 最 大 , 卢凯¨ 4 讨 论 了单
交 叉 口在 不 同 饱 和 状 态 的控 制 策 略 。对 于 过 饱 和
交叉 口l 8 ] , 由此 减 少 车 辆 停 车 次 数 与信 号 控 制 延
误, 平稳 车流运 行 。饱 和度 小 时 , 交 叉 口车 辆 排 队 对上游 路段车辆 运行影 响不 显著 , 在交 叉 口间距较 大且平 均的路 网上 , 车辆按 照设 计期望 车速行 进 的 难度不 大 , 有利 于续进式 干线 协调控制 的实现 。 但交叉 口间距 小 时 , 受 转 入交 通 流 的影 响 , 车 辆 的行进 速度很难保 持l _ g ] , 由车速波动 造成 的车辆
泛, 但对 于 复杂 多变 的城 市交通 状 况 , 尤 其 是在 过
饱 和状 态 , 续进 式绿 波协 调 的适用 性及 效率 , 尚未 有 文献 提 出明确 的结 论 , 过饱 和状 态 下 干线 协 调 控 制 策略 的适 用性 , 仍需 进 一步研 究 。 笔 者 在过饱 和 状态续 进 式绿 波协 调失效 机理 的基础 上 , 剖析 同步 式 协 调控 制 更 适 应 密集 高饱 和度城 市道 路 的机理 , 通 过 Vi s s i m 仿 真 的建模 分
路口过饱和状态识别与控制方法研究
路口过饱和状态识别与控制方法研究随着城市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路口的交通流量逐渐呈现出过饱和状态,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严重的拥堵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路口过饱和状态的识别与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首先,我们需要识别路口的过饱和状态。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基于传感器的方法和基于视频图像的方法。
基于传感器的方法通过安装在路口的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流量、速度等信息,从而识别路口的过饱和状态。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取数据,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传感器的安装和维护。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视频图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路口安装摄像头,获取交通流量的视频图像,然后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提取出车辆的轨迹和速度信息,从而识别路口的过饱和状态。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对图像处理和分析的算法要求较高,且容易受到天气、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识别出路口的过饱和状态后,接下来就是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来缓解交通拥堵。
目前,常用的控制方法有信号优化调度和交通管理策略。
信号优化调度是通过调整信号灯的时序和周期,合理地分配交通流量,从而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交通管理策略则是通过限制车辆的进入或者引导车辆绕行,减少路口的交通流量,从而缓解交通拥堵。
这些控制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路口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路口过饱和状态的识别与控制方法研究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方向。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例如,如何准确地识别过饱和状态,如何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等等。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改善路口的交通状况,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
城市交通网络过饱和状态下的区域信号控制优化研究
城市交通网络过饱和状态下的区域信号控制优化研究城市交通网络过饱和状态下的区域信号控制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车辆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城市交通网络的过饱和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导致车辆通行速度下降、行驶时间延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优化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交通网络过饱和状态下的区域信号控制优化方法,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改善交通拥堵状况的策略。
首先,本文对城市交通网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通过调研数据显示,城市交通拥堵主要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尤其是城市主干道和交叉口。
这些区域的信号控制对整体交通流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传统的信号控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信号控制优化方法。
接着,本文提出了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区域信号控制优化方法。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的系统,可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智能的交通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交通数据,分析交通状况,根据预测的交通流量来调整信号配时,并通过自动化控制信号控制器来实现优化。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高效地分配交通流量,减少拥堵,提高通行速度。
进一步,本文介绍了区域信号控制优化的具体实施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包括道路网、交叉口和车辆等要素,以便进行交通流仿真和优化。
然后,通过收集历史交通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对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根据预测的交通流量,确定信号配时方案,并通过仿真来评估其效果。
最后,将优化后的方案应用到实际交通网络中,并进行实地验证和调整。
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区域信号控制优化的挑战和限制。
城市交通网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交通流量、道路状况、交通规则等,因此,建立准确的交通模型和预测方法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此外,由于交通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信号控制优化需要有一定的鲁棒性和灵活性。
城市道路交通饱和度与拥堵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饱和度与拥堵研究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道路交通饱和度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汽车数量的猛增,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也给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对城市道路交通饱和度与拥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了解城市道路交通饱和度与拥堵的原因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迁徙到城市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致使道路规划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数量。
此外,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造成了人们对个人交通工具(如私家车)的依赖度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道路拥堵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二是引导人们改变出行方式。
其次,城市道路交通饱和度与拥堵的影响不能被忽视。
道路拥堵对城市的经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交通拥堵导致的时间浪费和燃料消耗,不仅增加了人们在道路上的停留时间,也大大浪费了城市的资源。
同时,交通拥堵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尤其是大量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给城市环境和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此外,道路拥堵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出行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与困扰。
如何有效地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饱和度与拥堵问题呢?首先,城市道路规划建设需要更加科学合理。
这包括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并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管机制,确保道路建设的高效进行。
其次,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和使用。
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饱和度和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交通线路以及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加大对环保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的支持力度也能有效减少汽车数量和道路交通压力。
除此之外,科技的发展也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饱和度与拥堵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利用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信号控制与管理系统以及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道路交通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公路交通饱和度研究
公路交通饱和度研究过去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公路交通饱和度成为城市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交通拥堵问题不仅造成了大量时间和经济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公路交通饱和度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公路交通饱和度的研究需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进行。
城市规划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传统的城市规划过于注重道路的建设,导致城市中车辆的密度过大,交通拥堵问题加剧。
因此,现代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合理规划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从而改善公路交通饱和度。
其次,研究公路交通饱和度需要考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城市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
因此,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和交通饱和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需要更快捷、高效的交通系统来满足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一些相对边远的地区则需要更好的公路交通连接,以促进地区间的互通有无。
因此,研究公路交通饱和度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
此外,公路交通饱和度的研究还需要考虑交通运输技术和能源的创新。
新的交通技术,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等,有望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减少交通排放,改善环境状况。
因此,研究公路交通饱和度需要与交通技术和能源的创新相结合,寻求更加可持续和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公路交通饱和度的研究还需要考虑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平衡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培养住宅区和商业区的合理布局、改善交通管理和交通信号系统,甚至推行错时工作制度等,都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措施。
此外,借鉴国外的城市交通管理经验,寻找适合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也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公路交通饱和度的研究涉及多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问题。
从城市规划、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交通技术和能源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找到解决公路交通饱和度问题的可行办法。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技术研究一、前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城市面临的头等大事。
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持续增加,而交通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滞后,致使交通拥堵问题越发突显。
因此,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进行协调控制,成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交通拥堵与协调控制1. 交通拥堵的原因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道路容量不足、车辆保有量过高、驾驶员行为不规范等因素。
其中,道路容量不足是造成交通拥堵的最主要原因。
2. 交通拥堵的影响交通拥堵不仅会造成交通运输效率降低,还会对经济、环境、健康等各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如:通勤时间延长、经济损失加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3.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
利用技术手段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精准调度和监测,可以有效提高道路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缓解城市交通瓶颈。
三、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技术1. 全局路网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全局路网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技术的核心。
该技术通过安装车辆定位、道路监控等设备,实时采集路网交通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2.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的重要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实时采集路网交通信息,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交通流量设置相应的信号控制方案,以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快速反应和高效控制。
3. 道路拥堵监测技术道路拥堵监测技术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的有效手段。
该技术通过路面视频监控、车辆定位等手段,实时监测道路拥堵情况,提供道路拥堵信息反馈,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进行精准调度。
4. 路网优化设计技术路网优化设计技术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协调控制的重要手段。
该技术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优化设计交通流通系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路口拥堵,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高效通行。
基于正交试验的过饱和交通状态关键因素辨识
基于正交试验的过饱和交通状态关键因素辨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交通流量的逐年增加导致城市交通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针对交通流的运行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正交试验的过饱和交通状态关键因素辨识的研究方法。
正交试验是一种实验设计方法,它可以减少实验变量的数量,从而快速找出实验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交通状况的研究中,正交试验可以用来确定关键因素,以便研究人员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关键因素。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对象——过饱和交通状态。
过饱和交通状态是指路段的交通流量超过了其设计容量的情况,通常会导致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针对过饱和交通状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因素。
通常,影响交通流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基础性因素、交通活动因素和环境因素。
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交通活动因素和环境因素上,以探讨它们对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影响。
其中,交通活动因素包括车速、车流量、交叉口密度等,环境因素包括道路宽度、人行道宽度、路标标识等。
接着,研究人员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从这些研究因素中选择最优方案。
具体来说,正交试验将所有可能的组合分成若干组,每组组合都经过多次重复实验,以确定哪些组合最为有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定出对过饱和交通状态影响最大的因素组合。
比如,研究人员可以将车速、车流量和道路宽度作为研究因素,构建正交表,其中每个因素有不同的水平(如车速可以设置为40 km/h、60 km/h和80 km/h),对每个因素水平的组合,进行多次实验,以获取数据。
最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与比较,确定什么样的组合对交通状况影响最大。
研究结果表明,车速和车流量是过饱和交通状态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它们可以直接影响路段的通行能力。
此外,道路宽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道路宽度不足,将会限制车辆通行速度和车辆数量,从而导致交通堵塞。
基于正交试验的过饱和交通状态关键因素辨识
基于正交试验的过饱和交通状态关键因素辨识【摘要】这篇文章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从过饱和交通状态的角度出发,辨识出影响交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
首先介绍正交试验的原理,然后定义过饱和交通状态,接着介绍关键因素辨识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某些因素对交通状态的影响较大。
研究发现了交通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这项研究在交通管理和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交通系统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正交试验、过饱和交通状态、关键因素、辨识、数据分析、实际应用、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发现、结论总结、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过饱和交通状态已经成为交通管理者和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过饱和交通状态指的是交通流量接近或超过道路容量,导致交通拥堵和延误的情况。
在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过饱和交通状态已经成为常见现象,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解决过饱和交通状态带来的问题,必须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由于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单纯依靠传统经验分析方法难以准确把握其关键因素。
需要借助正交试验方法来系统地识别和分析影响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旨在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辨识影响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关键因素,为交通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交通系统运行规律,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拥堵现象,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过多不足,谢谢!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市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深入分析过饱和交通状态下的关键因素,了解交通拥堵形成的原因,以便制定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本研究基于正交试验方法,旨在辨识过饱和交通状态下影响交通流量的关键因素,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通过研究过饱和交通状态的关键因素,可以有效地优化交通流量分配,提高交通网络的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现象,进而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升居民的出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 未饱 和 交 通 协 调 控 制 相 似 , 共 周 期 、 信 公 绿
比、 相位 和 相位 差 是 过 饱 和 状况 下 协 调 控 制设 计 的
4个 重要 因素 。其 中相位 差 对路 段 的 排 队长 度 有 很 大影响 , 当两交 叉 口的 相 对 相位 差 大 于 其行 程 时 间
Gai D C 提 出当交叉 口的所 有关 键 车流 的交 z . . s
通量 超 过其 能够放 行 的 交 通量 时 , 交叉 口就 处 于 该 过饱 和状 态 , 用下 式表 示 :
不切 合实 际 : 虽然 可 以设计 绿 波带 最大 , 由于交 叉 但
口进 口有 一定 的排 队 车 辆 且交 通 量 大 , 波 带 并 不 绿 能提供 给 上游 的 车 流 通 过交 叉 口, 际达 不 到 绿 波 实 的效果 ; 误 或停 车 次 数 最 小 虽然 能够 保 证 路 网的 延
总体延 误 最 小 或 停 车 次 数 最 少 , 存 在 交 叉 口“ 但 死
∑ i 卜 z c q> 5 /
式 中 : 为交通 流 量 ; 为 饱 和 流量 ; 为全 部 损失 q 5 △ 时 间 ; 为周期 长 度 。 C Pg aaoL J 等 曾指 出过 饱 和 状 态 是 阻 塞 状 in tr . . 态 中的一 个子 类 , 表现 为排 队延 伸 到上 游交 叉 口, 并
H
颈 。 文 中描 述 了城 市 交 通 过 饱 和 的现 象 , 析 了其 产 生原 因 , 分 阐述 了对 过 饱 和 问题 研 究 的 目标 , 说
明 了实 现 过 饱 和 下 协 调 控 制 的控 制 参 数 和 过 饱 和 交 通 的 3个 明 显 特 性 ; 析 说 明 了过 饱 和 研 究 的 分
直 观 的现 象就 是超 长排 队蔓 延 至 上 游 交 叉 口 , 周 单
对 上游 交 又 口造 成 负 面 影 响 。对 于 过 饱 和 状 态 , 最
锁” 的可能 , 造 成 路 网整 体 交 通瘫 痪 。特殊 地 , 易 在 过饱 和状 况下 , 型算 法 常 以排 队长度 最小 、 模 延误 时
间最小 及 路 网通行 车 流 量最 大 为 目标 函数 , 中 以 其
费 用上 升 和汽车 尾气 排放 量 增大 , 将导 致 环境 恶化 。 此 外 , 通拥 挤使 交通 事故 增 多 , 交 而交 通事 故 的发生 又 使交 通拥 挤加 剧 , 成 恶性 循 环 。交通 拥 挤 已成 形
为 制约 城市 经济 进 一 步 发 展 的瓶 颈 , 城市 过 饱 和 对 交通 状 况 的研 究成 为 重 中之重 。
经 济持 续高 速增长 , 别 是 伴 随 着 汽 车工 业 作 为支 特
至造成 路 口“ 死锁 ” 象 。 总 的来 说 , 质 上过 饱 和 现 本
的发生 是 因为 流量 的增 加超 过 了 当前 路径 上瓶 颈点 的通行 能 力 ; 象 上 , 饱 和 发 生 时 路 段排 队蔓 延 , 表 过 影响 至上 游 交叉 口( 如图 1所示 ) 。
汽 产业 地位 的确立 , 市 汽 车拥 有 量正 以前 所 未 有 柱 城
的速度增 长 , 近年 来 城 市 汽 车拥 有 量增 长 率 普 遍 为
1 5 O 有 运 ~2 , 的城市 高 达
3 。汽 车 保 有 量 的急 O
剧 特 - 增长 使城 市道 路 更 为拥 挤 , 别 是 大城 市 中 心地 l 。
总 第 1 0期 5
3 9
过 饱 和 下 的 交 通 协 调 控 制 研 究
许 伦 辉 ,曹智 慧 ,郑 淑 鉴 ,蒋 晓峰
( 南理 工 大 学 土木 与 交 通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4 ) 华 广 1 6 O
摘 要 : 市 交 通 拥 堵 及过 饱 和 交 叉 口群 的 交通 供 需 矛 盾 日益 凸 显 , 成 为 制 约城 市 发 展 的 瓶 城 已
中 图 分 类 号 : 9. U4 1 5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2 6 (0 2 0 — 0 3 —0 1 7 — 68 2 1 )3 0 9 4
与
目前 , 路交 通拥 挤 困扰 着许 多城 市 。在 中 国 , 道
期 内无 法 消散 完毕 , 重到 排 队溢 出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限程度 , 严 甚
区的交 叉 口大多 处 于 饱 和 或超 饱 和状 态 , 车 运行 汽
l
速 度仅 1 ~ 1 m/ 。交 通 拥 挤 的加 剧 , 仅 会 造 O 5k h 不
成 巨额 的经 济损失 , 果发 展 严重 , 如 还会 导致 城 市功
l 响队 上 交 口l I辆交至 游 叉 , 车 排叉 影 口1 通 的 行』
图 1 过 饱 和 交 通 状 态 示 意 图
在 未 饱 和 交 通 状况 下 , 信号 协 调 控制 主要 是 追 求绿 波带 的 带 宽 最 大 、 误 最 小 或 停 车 次 数 最 少 。 延 但 在过 饱 和交 通状 况 下 , 以这些 指 标 为 目标 函 数则
1 过 饱 和 交 通 问 题 描 述
l I 一 一 一 一
一 百 一吕 r 言亘莒C- - n r:1 -2 哥 '1 n莒 莒r
能 的瘫痪 。交通拥 挤 的直 接危 害是 车辆 延误 时 间增
大, 运行 速 度降低 , 低 速行 驶 增 加 耗 油 量 , 燃 料 而 使
] 广—] 厂
交 叉口 1 交叉 口2
喀
公
主要 问题 , 信 号控 制 运行 方 式 、 径 选 择 和 智 能 控 制 算 法 3个 方 面说 明 了 过 饱 和 下 交 通 协 调 控 从 路
制存 在 的 问题 、 究 现 状及 可 研 究 方 向等 。 研
关键 词 : 市 交 通 ;过 饱 和 ;协 调 控 制 ; 队 管理 ; 能 控 制 城 排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