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d1b8f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6.png)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管理学概论是管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其他专业学生了解管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重要课程。
在学习管理学概论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经典案例和管理实践等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管理学概论课程,特别整理了以下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的活动,其特点包括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指导性和控制性等。
2.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包括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控制者和协调者等,不同的角色对应着不同的管理行为。
3.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分工原理、协调原理、权威原理和适应原理等,这些原理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管理学的理论框架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重点关注员工的动机、沟通和领导等方面。
3.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和量化管理学派等,这些理论对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方法。
三、管理学的经典案例1. 泰勒科学管理案例泰勒科学管理案例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来改进管理实践。
2. 霍桑实验案例霍桑实验案例是行为管理理论的经典案例,通过对员工的激励和参与进行实验,揭示了员工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福特汽车公司案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经典案例,通过实施流水线生产和大规模生产方法,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四、管理学的管理实践1. 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包括组织分工、权责关系、决策流程和沟通渠道等方面。
2. 领导与决策领导与决策是管理实践的核心内容,包括领导风格、决策方法和领导行为等方面。
3. 绩效评价与激励绩效评价与激励是管理实践的重要环节,包括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和员工福利等方面。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笔记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9af693a0722192e4536f6d3.png)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笔记备注:1、领导的权利:决策权、组织权、人事权、奖惩权2、协调冲突方法:回避——解决冲突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强制解决、妥协——冲突各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树立更高目标——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统一起来、合作——冲突各方开诚布公地讨论3、强化理论:正强化——设置鼓舞人心的安全生产目标、负强化(即惩罚)——也可产生上进,但要适度。
4、人员配备的原则:(一)因事择人原则,(二)因材起用原则,(三)用人所长原则,(四)动态平衡原则。
第一章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运用组织的各项资源,协调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而促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含义: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组织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组织系统要素;管理对象包括组织资源、组织行为和组织关系;管理的绩效包括效率和效果;管理的手段是有效整合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管理的特性:目标性、二重性(自然与社会、科学与艺术)、组织性、经济性、创新性管理的任务:引导组织成员共同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者的作用:人际管理(人际角色)、信息管理(信息角色)、决策制定(决策角色)(最重要)、谈判者角色,高层主要是决策角色、基层主要是人际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绩效:管理工作的流程与活动最终累积结果,包括效率(资源利用程度、组织生产率)与效果(目标实现程度、组织有效性)管理绩效=管理效果×管理效率西蒙——管理就是决策!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taylor):提出了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包括定额管理制、差别计件工资制、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工人培训制)、职能工长制、标准化作业(操作标准化和工具标准化)、例外管理制度一般管理(法约尔):经营活动概括为六大类(项):(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活动,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最重要、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行政组织管理(韦伯):“机械式组织”——1、概括管理组织的结构,2、归纳组织权利的类型,3、分析官僚制组织的特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梅奥):员工不单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满意度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EBA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EBA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58211014791711cc791755.png)
EBA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一、关于考试1、期末终结性考试形式和时限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笔试的形式。
考试时限90分钟。
卷面成绩100,占课程总成绩的70%。
题型和分值比例如下:(1)判断题。
每题1分,共5分。
(2)单选题。
每题1分,共5分。
(3)多选题。
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8分。
(4)矩阵配对题。
每题2分,共12分。
涉及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
(5)案例题。
含案例选择和案例分析。
70分。
2、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其中包括:(1)综合练习。
主要包括单元练习(1-5)和各章问题(占形成性成绩60%)(2)案例分析(占形成性成绩20%)由面授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作出书面总结。
书面总结须有学生参加讨论的过程记录和个人的分析总结。
(3)考勤和课堂表现(占形成性成绩20%)。
二、重点概念1、(静态的)组织P42、(动态的)组织P43、管理P104、组织结构P505、部门化P506、管理层次P557、管理幅度P55 8、(广义的)计划P64 9、决策P7010、控制P83 11、激励因素P113 12、保健因素P11313、激励程度P114 14、期望P114 15、效价P11416、授权P126 17、人员配备P132 18、工作绩效考评P142三、客观性试题参见学习指导手册四、参考案例案例题答题的要领:1、观点2、理由:1)理论依据(结合原理)2)事实依据(结合案例)3、结论张经理的激励计划张宏伟是宏利服装公司的人事经理,最近他刚刚在职学习完MBA的所有课程并且获得了某大学MBA学位。
在MBA学习的过程中,他对于激励理论,特别是马斯洛和赫茨伯格的理论相当感兴趣。
在他看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非常具有操作性,因此他认为可以在公司的管理实践中运用它们。
据张宏伟了解的可靠信息,宏利公司的薪酬水平在服装行业中是最好的。
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全文5篇)
![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4994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6.png)
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全文5篇)第一篇: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期末作业考核《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答管理的特征。
答:第一,管理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实践的组织形式。
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第三,管理既是一个有机系统,又是一个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
第四,管理既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五,现代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二者的统一。
2.简答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1)战略。
(2)规模。
(3)技术。
(4)环境。
(5)权力控制。
3.简答领导的组织功能。
答:组织功能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合理地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把组织的三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
组织功能是领导的首要功能,没有领导者的组织过程,一个组织中的人、财、物只可能是独立的、分散的要素,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通过领导者的组织活动,人、财、物之间的合理配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简答对领导定义的理解。
答:第一,领导包含领导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
领导活动的主体是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与组织者,领导客体则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领导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
第二,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人们的行为过程,是领导者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去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过程。
第三,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必须有追随者,领导者必须有影响其追随者的力量。
第四,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群体的行为来达到组织的目标。
5.简答决策的特点。
答:(1)目标性。
(2)可行性。
(3)选择性。
(4)满意性。
(5)过程性和动态性。
6.简答控制的内涵。
答:(1)控制是管理过程的一个阶段,它将组织的活动维持在允许的限度内,它的标准来自人们的期望。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d9e9e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e.png)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考纲:名词解释(5个十分)单项选择(20个 20分)简答(6个 40分)论述(2个 30分)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的人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2.管理的职能:计划与决策(决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如何最好的实现目标)组织(组织活动和资源以促进目标的达成)领导(指挥员工并将其引导向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控制(监督和调整组织的活动以有利于目标的实现)3.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与从事工作或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际技能(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概念技能(归纳、总结、和抽象思维的能力)4.成功的管理中什么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管理的效率(组织资源优化利用的程度——是否正确的做事)管理的有效性(组织资源用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否做正确的事)5.科学管理理论(1)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罗(2)主要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发展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泰罗的管理制度)代替旧的经验式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劳资双方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3)泰罗管理制度:(科、制、科、刺、管)科学的制定工作定额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工作方法科学的选择并培训工人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操作职能相分离6.法约尔的十四条原则(分、权、纪、统、统;个、报、集、等、秩;分、权、主、集)分工、权威、纪律、统一命令、统一行动;个人服从集体、报酬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7.霍桑实验的结论:(工、存、提、要)工人是社会人(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成员、金钱并不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的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构成的动力,如安全感、归属感、相互尊重和友情,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存在“非正式组织”(工人中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特殊的感情倾向和领袖人物,以一种默契左右着工人的行为)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新型的领导风格就是通过满足工人的合理需要,加强正式组织内部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鼓舞工人的“士气”,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要关心工人(管理人员应该设身处地的关心下属,沟通感情,让工人能心情舒畅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附:霍桑实验的意义:为管理学者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组织中人的因素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相反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位置,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无疑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8.需要层次理论:(生、安、社、自、自)生理的需要(人类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劳动、职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如希望解除生病、失业、破产、意外灾难及养老等经济生活的担忧。
(完整word版)管理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总结
![(完整word版)管理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089ba228ea81c759f57806.png)
1.泰勒创建“科学管理”的出发点是什么?答:首先,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其次,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管理,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再次,科学管理的精华是要求管理者和职工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2.何为例外原则?答: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该机管理人员为了减轻处理纷乱繁琐事务的负担,把处理各项文书、报告等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授予下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如基本政策的制定和重要人事任免等。
3.何为差别计件工资制度?答: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度(Differential Piece-rate System),这是按照标准的工作定额,确定两种不同的工资率。
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作率计件支付工资。
对完不成工作定额的工人,则用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与此同时,还发给一张黄色工票,以示警告,要求其改进工作,否则就要撤换工作。
4.古典管理理论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答:(1)用科学即系统化的知识来代替凭经验的方法;(2)在集体活动中取得协调一致以代替不一致;(3)实现人们的彼此合作以代替混乱的个人主义;(4)为最大的产出量而劳动,而不是限制产出量;(5)尽最大的可能培养工人,从而使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公司都取得最大的成就。
5.古典管理理论在研究对象方面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对工作与组织的研究而忽略了对人与生产及营运过程的研究;(2)也很少考虑组织外部环境的影响,从宏观高度上来研究经济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提升;(3)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只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即“社会人”的特点。
6. 古典管理理论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只运用了观察、试验等研究方法,而尚未使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原理与方法。
7.X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人天性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2)人大都明哲保身,不愿承担责任,宁愿受人指挥;(3)人皆自私,对组织和他人的需要漠不关心;(4)人本性不诚实,容易被愚弄;(5)人习惯于墨守成规,反对变革,不求进取。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d4e22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5.png)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组织与管理组织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组织的结构和设计原则。
管理的概念、职能、层次和管理者的角色等。
3.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和角色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内部角色和外部角色,如决策者、人际关系和传播者等。
4.决策与决策理论决策过程和决策的特点,决策理论的主要模型和方法,包括常用的决策树、利益矩阵和期望值等。
5.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个体行为中的需求理论、动机理论和个人决策等。
6.领导与领导理论领导的概念、特点和领导力量的划分。
以及常见的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等。
7.组织设计和变革组织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如分工、协调和灵活性等。
组织变革的概念、类型和管理方法。
例如,SWOT分析、变革管理模型和沟通策略等。
8.绩效管理和激励绩效管理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反馈等。
激励理论和方法,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赫德博格双因素理论等。
9.团队管理团队建设的概念和步骤,如团队角色、团队发展阶段和团队决策等。
团队合作和冲突的管理方法。
10.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功能,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11.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步骤,如环境分析、目标制定和战略选择等。
常见的战略模型,如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
1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流程,如项目目标、项目计划和项目执行等。
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如甘特图和PERT/CPM网络等。
以上是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如果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相信可以在管理学概论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管理学概论复习
![管理学概论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613931f55270722192ef71a.png)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为什么要管理,管理的必要性: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协调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社会建立和实现共同目标管理是生产力2、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载体:组织;本质:分配和协调;对象:相关资源;职能:七大方面;目的:既定目标。
3、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4、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看一下)5、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贡献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a工作定额。
时间和动作研究b标准化。
操作方法,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差别计件工资制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6、马克斯·韦伯的贡献-----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a存在明确的分工b等级体系安排c员工选拔与职务任用d公职任命f管理人员不是所有者g遵章守则h不受个人情感影响7、巴纳德的贡献(看一下)经理人员的职能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明确组织的目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在法律框架下建立的机构,有固定的机构和人员等;非正式组织:如社会关系网等。
8、(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3、行为科学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1、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以社会利益为重重视利益相关着的利益视人为目的超越法律自律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2、道德发展阶段: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分两个阶段(见附表);人们渐进地通过六个阶段,而不能跨越;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于任何一个阶段;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四阶段。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d33a0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9.png)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管理学概论是管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对管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课程。
在期末复习阶段,学生需要系统地复习课程内容,巩固知识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将从管理学概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复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复习管理学概论课程。
一、管理学概论的基本概念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管理是指对组织中的人、物、财、信息等资源进行协调和调配,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特点包括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
2. 组织的定义和特点: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人、物、财、信息等资源的有序安排和协调。
组织的特点包括目标性、协调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
3.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和监督者等,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决策分析、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等技能。
二、管理学概论的理论框架1. 古典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有泰勒和福尔莱特等。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科学化管理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行政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的权威和组织的层级结构。
2. 行为管理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和人本主义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麦克格雷戈等。
人际关系学派强调员工的社会需求和人际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人本主义管理学派强调员工的参与和自我实现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系统管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和全球化管理理论等,代表人物有邓尼斯和彼得·德鲁克等。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信息管理理论强调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全球化管理理论强调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和机遇。
三、管理学概论的案例分析1.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管理实践: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其管理实践体现了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包括创新管理、全球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等。
2. 中国联通公司的管理实践:中国联通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电信运营商,其管理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管理理念,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市场化竞争和社会责任等。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36177ce227916888586d78a.png)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适用于09连锁经营、商务管理、营销与策划)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由管理主体遵照一定的基本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行使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沟通等一系列职能与方法从而达到一个确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是指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社会各个领域管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
3、管理的直接经验是指管理者亲身投入管理活动、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4、管理的间接经验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他人的管理实践而获得的经验。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一方面,管理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共同劳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共同活动的需要,这体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这体现为管理的社会属性。
6、任务管理是构成科学管理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由以高效率为原则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实行最佳的标准化作业、实行奖励工资制以及岗位责任等内容所构成的。
7、职能组织原理概括起来讲就是分解管理劳动,使所有管理人员都尽可能少地分担管理职能,使管理职能专门化,同时每个管理职能部门(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特定的职能范围内直接向下达命令,进行指挥。
8、例外管理原理的含义是:不是把所有的权限都集中于上层经营者的手中,而是尽可能地分散给下级管理阶层的管理人员。
上层经营者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定权或控制权。
9、管理基本原理是指对管理实质和基本规律的表述。
10、管理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延伸出来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
11、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和科学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影响生产率因素的管理理论,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
12、管理科学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减低结果的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管理学概论EBA期末复习
![管理学概论EBA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888e12d6529647d2628522f.png)
EBA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一、关于考试1、期末终结性考试形式和时限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笔试的形式。
考试时限90分钟。
卷面成绩100,占课程总成绩的70%。
题型和分值比例如下:(1)判断题。
正确的涂A,错误的选B,每题1分,共15分。
(2)单选题。
每题1分,共15分(是选A\B\C\D还是1\2\3\4要看清)(3)多选题。
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是选A\B\C\D还是1\2\3\4要看清)(4)排序题。
每题3分,共12分。
(5)填空题。
请在下划线处填写恰当的名词,使概念完整。
每题2分,共12分(6)分析题(共36分)2、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其中包括:(1)单元练习3*20%(2)案例分析(20%)(3)考勤和课堂表现(20%)二、重点概念(这部分出填空题)1、(静态的)组织P1: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经由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群结合系统。
2、(动态的)组织P1:是在特定环境中,为了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确定成员、任务及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组织资源的过程。
3、管理P4: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4、管理者角色P8:指作为管理者在组织系统内从事各种活动时的立场、行为和作用等一系列特性的归纳。
5、人本管理P26:指在管理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中心的位置,在手段上,着眼于所有成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目的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效益的最优化。
6、企业再造P27:简称BPR,是指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显著性进展。
7、平衡计分法P30:简称BSC,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e43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1.png)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管理学的定义是()A. 理论性学科B. 实践性学科C. 技术性学科D. 经验性学科2. 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古代B. 近代C. 现代D. 工业化时代3. 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
A. 人B. 物C. 财D. 灵活性4.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
A. 计划B. 组织C. 控制D. 全部5. 管理过程包括()。
A. 遵守B. 计划C. 控制D. 部分6. 环境对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内部环境B. 宏观环境C. 经济环境D. 行业环境7. 组织结构分析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A. 权责关系B. 岗位职责C. 人际关系D. 组织层级8.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在于()。
A. 权力来源B. 决策方式C. 职责范围D. 全面性9. 沟通的主要特点是()。
A. 双向性B. 单向性C. 线性D. 被动性10.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员工的()。
A. 工作动力B. 绩效考核C. 基本工资D. 手工11. 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
A. 理论创新B. 技术创新C. 方法创新D. 情感创新12.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
A. 学习B. 理解C. 存储D. 分享13. 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是()。
A. 创新B. 质量C. 人才D. 效益14. 管理伦理的核心是()。
A. 诚信B. 责任C. 公正D. 敬业15.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
A. 变革B. 竞争C. 发展D. 创新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管理学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管理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财以及灵活性。
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调动和利用人的因素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物指的是所有与管理目标相关的物质资源,包括设备、原材料等。
财则是指与管理目标相关的经济资源,如资金、成本、利润等。
灵活性是指管理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包括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这四个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2021年12月 管理学概论 期末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与不定向选择
![2021年12月 管理学概论 期末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与不定向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a3598c5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3.png)
2021年12月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单项选择与不定向选择1、对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管理技能是()[单选题]*A、概念技能B、人际技能(正确答案)C、技术技能D、诊断技能2、()是作为一般的管理者在组织系统内从事各种活动时的立场、行为和作用等一系列特性的归纳。
[单选题]*A、管理者角色(正确答案)B、管理阶层C、管理者技能D、管理者素质3、在组织各项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单选题]*A、人力资源(正确答案)B、金融资源C、物质资源D、信息资源4、组织内部成员形成的球迷协会,其性质属于()[单选题]*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正确答案)C、行业协会5、关于公司总经理与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区别,下列哪种说法更为贴切()[单选题]*A、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人际技能B、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自由行为权C、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公司经营问题的信息D、总经理比中层管理人员更需要掌握概念技能(正确答案)6、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单选题]*A、决策(正确答案)B、实施C、目标D、计划编制7、理性-经济人假设相当于()[单选题]*A、X理论(正确答案)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8、复杂人的假设对应了哪种管理理论()[单选题]*A、科学管理理论B、权变管理理论(正确答案)C、系统管理理论D、行为科学管理理论9、麦格雷戈的Y理论指的是()[单选题]*A、理性-经济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正确答案)10、社会人的假设是()的主要观点[单选题]*A、人际关系学派(正确答案)B、科学管理理论C、权变管理学派D、系统管理学派1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重要性。
[单选题]*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正确答案)12、某公司新近从基层选拔了一批管理人员担任中层管理职务,上岗前,公司对他们进行培训,这种培训的重点应当放在()[单选题]*A、总结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教训B、熟悉公司有关中层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C、促进他们重新认识管理职能的重点所在D、帮助他们完成管理角色的转变(正确答案)13、在做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尤其需要管理人员具有的技能是()[单选题]*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正确答案)D、专业技能14、对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2dd19f5fab069dc502201c7.png)
一、三大管理学之父:泰罗、法约尔、韦伯二、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其科学理论包括: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三、法约尔——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理的归纳上:1.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六种基本活动是:(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4)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5)会计活动,指货物的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四、韦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其特点表现为:1.存在明确的分工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的要求来任用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影响四、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五、战略环境分析是为战略决策和选择服务。
包括:1.外部一般环境,或称总体环境,大致可以归纳为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五个方面 2.行业环境——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研究、入侵者研究、替代品生产商研究、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3.竞争对手。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eda4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a.png)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战略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1.管理学的定义与起源:
-知识社会背景下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管理主体与对象的概念
-管理的基本功能与过程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
-古典管理学理论(包括科学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
-行为科学管理学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与人本主义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理论(包括系统理论与博弈论)
3.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个体行为与个体特质
-个体与工作的匹配度
-组织结构与文化
-组织沟通与冲突解决
-组织变革与创新
4.领导与决策:
-领导风格与领导力
-基本的领导理论(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与情境理论)-决策的定义与过程
-决策方式与方法
-决策的影响因素与决策失误
5.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目标
-环境分析(包括PESTEL分析与五力模型分析)
-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
-企业资源与能力的管理
-战略实施与控制
6.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绩效评估与绩效考核
-绩效激励与奖励
-绩效改进与优化
7.团队管理与协作:
-团队与团队管理的概念-团队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团队决策与决策质量-团队沟通与冲突解决-团队合作与团队绩效。
管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975abb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d.png)
管理学期末复习临近期末,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复习任务变得愈发紧迫。
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我们进行系统且有效的复习。
首先,我们要明确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框架。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组织、管理职能、管理者等。
组织是由一群人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合起来的,它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分工。
管理职能通常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这五个职能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管理活动的基本流程。
而管理者则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需要具备特定的技能和素质,以有效地履行管理职责。
对于教材内容,我们要进行全面梳理。
从管理的历史发展开始,了解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不同阶段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工作标准化和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等。
这些经典理论为我们理解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实际的案例,我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
分析案例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制定决策、如何组织资源、如何激励员工等;从组织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如何提升竞争力等。
同时,要注意案例中的细节和关键信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能够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互印证。
复习计划的制定也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根据考试时间和自身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复习进度。
将管理学的知识点分成不同的模块,每天集中精力复习一个或几个模块。
在复习每个模块时,先回顾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然后做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点,要进行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此外,课堂笔记和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也是复习的重要依据。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考试的可能出题方向。
所以,一定要认真回顾课堂笔记,确保对老师强调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和记忆。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ae23d1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d.png)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二、重点问题1、计划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个完整的计划应该能够解决“5W+H”的问题:Why——为什么要做?即明确计划工作的原因及目的;What——做什么?即明确活动的内容及要求;Who——谁去做?即规定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实施计划;When——何时做?即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Where——何地做?即确定计划的实施地点;How——如何做?即制定实现计划的手段和措施。
2、试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应用领域,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是不尽相同的。
一般而言目标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目标设立;(2)目标分解;(3)实施控制;(4)目标评定。
3、组织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长体”。
同人一样,组织也有它的生命周期。
组织的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聚合期、规范期、成熟期、衰退期或再发展期。
4、排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有哪些?排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有:(1)教育和培训;(2)沟通和参与;(3)尊重和信任;(4)奖励和惩罚。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的行为,核心是要使人人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
就一般人而言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是有层次的。
(3)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6、有效激励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1)有效激励必须遵循下列原则:需要导向;公平公正;奖惩结合。
(2)有效激励的方法有:薪酬激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文化激励;挫折激励。
7、如何克服管理体制方面的沟通障碍?克服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主要是要理顺管理体制。
具体来说:(1)完善权力责任体系。
(2)精简机构,简政放权。
(3)明确岗位责任。
(4)建立健全组织内的沟通渠道。
8、试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1)确定控制标准;(2)衡量实际工作;(3)分析衡量结果;(4)采取管理行动。
期末管理学考点总结
![期末管理学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8da8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0.png)
期末管理学考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发展阶段、管理学的定位与范畴、管理学的特征。
2. 管理学的基本观点: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管理学研究的方法。
3. 有效管理的特征:有效管理的特征、有效管理的有关因素。
二、组织基础1. 组织的定义与特征:组织的定义、组织的基本特征。
2. 组织的环境:组织环境的内涵、组织环境的特征、组织环境的分类、组织环境的分析。
3.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组织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4. 组织文化与管理:组织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的管理。
三、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与特征:领导的定义、领导的基本特征。
2. 领导的理论与模型:权力领导理论、情境领导理论、特质领导理论、事务领导理论、道德领导理论、魅力领导理论、隐性领导理论。
3. 领导行为与效能:领导行为的基本特征、领导行为的分类、领导行为与效能的关系。
4. 决策的概述与特点:决策的定义、决策的特点。
5. 决策过程与决策模型:决策过程的基本阶段、决策模型的类型、决策模型的应用。
四、计划与控制1. 计划的概念与特征:计划的定义、计划的基本特征。
2. 计划的层级与类型:战略计划、战术计划、操作计划、单一计划、综合计划。
3. 计划的内容与要素:计划的内容、计划的要素。
4. 控制的概念与特征:控制的定义、控制的特征。
5. 控制的过程与方法:控制过程的基本阶段、控制方法的分类、控制方法的应用。
五、组织行为学1. 个体与个体行为:人的行为基因、个体行为的动因、个体行为的分类。
2. 团队行为与动力学: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团队行为的特点、团队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3. 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的内涵、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效沟通的要素。
4. 管理中的激励与动机:激励的概述与特点、激励的理论模型、激励的方法与措施。
5. 冲突与冲突管理:冲突的概念与特征、冲突的分类、冲突管理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二、重点问题1、计划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个完整的计划应该能够解决“5W+H”的问题:Why——为什么要做?即明确计划工作的原因及目的;What——做什么?即明确活动的内容及要求;Who——谁去做?即规定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实施计划;When——何时做?即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Where——何地做?即确定计划的实施地点;How——如何做?即制定实现计划的手段和措施。
2、试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应用领域,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是不尽相同的。
一般而言目标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目标设立;(2)目标分解;(3)实施控制;(4)目标评定。
3、组织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生长体”。
同人一样,组织也有它的生命周期。
组织的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聚合期、规范期、成熟期、衰退期或再发展期。
4、排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有哪些?排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有:(1)教育和培训;(2)沟通和参与;(3)尊重和信任;(4)奖励和惩罚。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的行为,核心是要使人人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
就一般人而言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是有层次的。
(3)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6、有效激励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1)有效激励必须遵循下列原则:需要导向;公平公正;奖惩结合。
(2)有效激励的方法有:薪酬激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文化激励;挫折激励。
7、如何克服管理体制方面的沟通障碍?克服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主要是要理顺管理体制。
具体来说:(1)完善权力责任体系。
(2)精简机构,简政放权。
(3)明确岗位责任。
(4)建立健全组织内的沟通渠道。
8、试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1)确定控制标准;(2)衡量实际工作;(3)分析衡量结果;(4)采取管理行动。
9、对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树立现代控制观念;(2)面向未来发展;(3)加强控制制度建设;(4)应有纠正措施;(5)加强对监控人员实施监控。
10、冲突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冲突管理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识别难以阻止和不必阻止的冲突现象;(2)以控制现实性冲突为主要管理目标;(3)确认一个适宜的冲突水平。
11、早期行为科学的理论贡献(1)工作重点由对事和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
(2)管理方法由监督管理转变为人性化管理。
12、计划实施的要求组织计划实施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均衡地完成计划。
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分解、落实计划指标;(2)严格实行考核制度;(3)坚持激励原则;(4)加强控制。
13、人员配备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是谋求人与事的优化组合,实现人与事的不断发展。
(1)因事择人原则;(2)因才用人原则;(3)动态平衡原则;(4)经济效益原则。
三、关键概念1、柔性管理是指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为实施依据,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2、组织变革是组织为了适应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对组织的目标、结构以及构成要素等适时而有效地进行调整和修正。
3、人本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中心的位臵,着眼于所有成员工作及积极性的发挥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效益的最优化。
4、目标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相结合的系统管理方式。
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5、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
6、控制就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环境中,通过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使组织计划与实际运作保持动态适应,以确保组织目标和为此而制定的各种计划得以实现。
7、计划是指制定组织目标并确定达成组织目标所需的行动方案。
8、组织设计就是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活动。
9、部门化是对组织中业务活动的合理组合,也就是将工作和人员组编成可以管理的单位的过程。
10、人员配备的平衡是通过人员增减和人员结构调整等措施,使组织的人员和工作保持动态的匹配。
11、管理层次是指从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各个组织等级。
12、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的下属人员数目。
13、授权是指上级主管者随着职责的委派而将部分职权委让给对其直接报告工作的部属的行为。
14、人员考评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相关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程度的一种活动。
15、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为组织各个部门和职位配臵合适人员的职能活动。
16、职务丰富化是一种纵向的工作扩展,这意味着赋予工作者自主权,有机会参加计划与设计,获取信息反馈,估计和修正自己的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对工作的兴趣。
17、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相互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或行为上的矛盾。
18、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制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9、职务轮换是将工作者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要求相近的另一个岗位上去的职务设计方法。
20、职务扩大化是一种横向扩展工作的职务设计方法,主要是扩展工作任务的种类,把多种属于或低于同一水平的不同工作任务结合在一起安排在一个职位,原则上是增加了一项职务所完成的工作任务的数量,并减少了职务循环重复的频率。
21、强化就是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22、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内容联系在一起的,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
23、前馈控制就是把管理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即“防患于未然”,其具体做法是对输入系统的各种要素进行控制,把输入系统的各种要素与预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24、同期控制又称现场控制或即时控制,是通过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调整来实现控制。
25、反馈控制是一种把组织系统运行的结果返送到组织系统的输入端,与组织预订的计划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并采取措施纠正的控制方法。
26、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工作条件相关的、容易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或消极情绪的因素。
四、考前练兵(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无形资源具有有形的价值。
2.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可以是并存的。
3.管理者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型的结构。
4.在信息时代,组织的信息资源是无限的。
5.在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结构中,官僚是就管理中不负责任、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而言的。
6.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7.行为科学的管理学家们将管理学关于人性的研究课题由“经济人”转向“社会人”,是管理学的一个重大突破。
8.目标管理的方式是建立在X理论基础上的。
9.决策就是出谋划策。
10.目标的制定具有严肃性,确定之后不能修改。
11.目标管理强调由组织高层管理者确定目标,然后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
12.西蒙认为管理者能做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
13.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管理。
14.目标管理的方式是建立在Y理论基础上的。
15.高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应较小些,基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可适当扩大些。
16.受权人所承担的是执行职责。
17.一般来说,机械式组织结构在稳定的环境运作中最为有效;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则与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相匹配。
18.职能部门化是根据业务专业化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相似性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
19.人员的开发就是从组织外部招聘组织所需的人员。
20.管理者授权时,要承担最终职责。
21.授权的本质是要求管理者不要去做别人能做的事,而只做那些必须由自己来做的事,从而有效地借助于下属的力量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22.组织在选择部门化的方式时,可以考虑多种部门化方式的综合运用。
23.有机式组织模式是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形式,具有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特征。
24.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适用各种规模的企业。
25.高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应较大些,基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可适当减少些。
26.人员配备的供需失衡是指组织中某类人员供不应求,而另一类人员供过于求。
27.不公平感是由于客观分配的不公平造成的。
28.奖惩并用意味着奖惩并重。
29.9.9型风格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30.个体行为动机的形成的条件是内在的需要和愿望。
31.非职权是领导者最有价值的权力。
32.下级拥有权力意味着上级领导权力的削弱。
33.不定期、不定量地实施强化,会提高强化的作用。
34.职权是非职权的基础,又需要非职权的支持和补充。
35.不公平感是由于主观认知不正确造成的。
36.有效的控制应该针对关键项目,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这就是控制的目标原则。
37.控制职能贯穿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
38.控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保证目标实现的一个手段。
39.控制就是对组织内部人员的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在组织各项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人力资源B、金融资源C、物质资源D、信息资源2.组织内部成员形成的球迷协会,其性质属于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行业协会D、团队3.管理者最容易处理的环境A、简单-静态型B、简单-动态型C、复杂-动态型D、复杂-静态型4.麦格雷戈的Y理论指的是A、理性-经济人B、社会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的人5.法约尔认为,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是()原则的要求。
A、权力和责任B、纪律C、集中D、统一指挥6.由梅奥等人进行的“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工厂照明试验,主要是想证明()之间有没有直接关系。
A、工作环境与生产率B、领导作风与生产率C、个人心理与生产率D、社会因素与生产率7.企业在每年的生产旺季需要征召季节工的决策属于A、程序性决策B、非程序性决策C、战略决策D、无需决策8.一个企业在兼并过程中面临的裁员决策属于A、程序性决策B、非程序性决策C、战略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9.决策的一般过程开始于A、确定决策目标B、识别问题C、确定决策标准D、确定标准的权重10.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决策B、实施C、目标D、计划编制11.一般情况下,可以对产品开发的市场销路作一定的预测,得出各种销路可能存在的概率,以此确定开发的风险程度,这种决策称为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无法确定12.决策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是A、识别问题B、确定决策目标C、选择满意方案D、实施方案13.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可以不必投入过多的精力,避免事无巨细的局面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