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后题答案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课后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
换的相互关系。
2、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的现代形态。(分
为辅币、纸币、存款货币)
3、电子货币: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
支付机制”。
4、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该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5、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由于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不一致,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在流通中数
量逐渐减少,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在流通中的数量逐渐增加(劣币驱逐良币),导致货币流通不稳定的现象。
6、信用货币制度:(管理货币本位)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作为本币,由政府赋予本
位币无限法偿能力并通过银行信用程序进入流通的货币制度。
7、货币替代: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因对本国货币的比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相对较低是发生大
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储存、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面或部分的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
8、特里芬难题:以单一国别货币充当世界货币时,该种货币将面临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提供充分的国际清偿力之间的矛
盾。
9、货币层次划分:把流通中的货币量,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分成若干层次,从而界定货币构成范围的一种方法。
10、货币流通: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
第二章
1、利率: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2、货币时间价值: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3、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货币的现在价值。
4、终值:又称本利和,是指资金经过若干时期后,包括本金和时间价值在内的未来价值。
5、利率体系:在一个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息率由各种内在因素联结成的有机体,主要包括利率体系结构和各
种利率间的传导机制。
6、利率市场化:利率由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由市场配置资金流向和资金价格。
7、商业信用:企业单位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8、租赁信用:以出租固定资产而收取租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9、消费信用:工商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生活消费需要的信用。
10、信用:是一种以偿还本金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其特征是货币或商品的所有者将其货币或商品暂时转让给
别人使用,借贷双方约定期限,借者按期归还本金,并支付给贷者一定利息。
11、信用工具: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
的凭证。)
12、征信:专业的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
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第四章
1、金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联系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
2、金融排斥:社会中的某些群体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没有能力以恰当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
3、赤道原则: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
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标准。
4、金融相关率: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5、货币化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用GDP
来表示。
M/
2
6、金融发展:指金融结构的变化,它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两个方面。
7、金融压抑: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过多金融管制、利率限制、信贷配额、金融资
产单调等现象。
8、金融自由化:政府放松或解除对金融业的管制,使其自由的开展业务活动。
9、金融约束:指一组金融政策,包括对存款利率加以控制、对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金融市场进入加以控制以及对来
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等。
第五章
1、金融中介:指在经济金融活动中,为资金盈余者和资金需求者提供条件,促使资金供需双方实现资金融通,自身从
事金融活动以及为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总称。
2、结算: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之间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或资金调拨等原因所发生的货币收、付业务的
清算。
3、现金支付结算:社会经济活动中个人、企业通过现金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
4、转账支付结算:所谓银行转账结算是指不使用现金,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直接划转到收
款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的货币资金结算方式。
5、清算:一是指一定经济行为引起的货币资金关系应收应付的计算;二是指公司企业结束经营活动,收回债
务和处置分配财产等行为的总和;三是银行同业往来中应付差额的轧抵。
6、直接融资: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需要融入资金的单位与融出资金单位双方通过直接协
议后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
7、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
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8、金融控股公司: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
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第六章
1、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2、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指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由银行保管买卖双方交易的资金和相关的文件,根据买卖双
方履行合同的情况,银行按协议约定和买卖双方的授权、指令,向买卖双方转移资金、相关文件,银行以中立的信用中介地位促成交易的安全完成。
3、支付中介:支付中介是指商业银行借助支票这种信用流通工具,通过客户活期存款帐户的资金转移为客户办理货币
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存款转移等业务活动。
4、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营运的起点和基础。
5、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包括现金资产、各项贷款、票据贴现以及证券投资等方面。
6、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以未到期票据向商业银行兑取现款,商业银行从票据中扣除自贴现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
息,将余额支付给持票人的资金融通行为。
7、中间业务:一类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不动用自己资金、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而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
务。
8、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当期银行资产负债总额,
但构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交易活动。
9、金融创新:突破金融业多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及业务、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制度等方面均进行
明显的创新和变革。
10、“6C”原则:为了确保贷款的安全与盈利,西方商业银行非常重视对借款人信用情况的调查与审查,并于多年的实
际操作中逐渐形成一整套的衡量标准,即贷款审查“6C”原则:品德、才能、资本、担保品、经营环境、事业的连续性。
第七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贯彻、配合政府的政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
第八章
1、金融市场:金融性商品交易的场所,是金融领域各种市场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