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防治鼻咽癌的药理研究进展
中药在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杨甫文,黄金中,林晓岚,等.姜黄素诱导鼻咽癌NCE细胞凋
亡机制的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 (8):612—616. [3]Sun A,Chia J S,Chiang C P。et a1.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poptosis
Tien—Hsien
[1]黄光武,邝过乾.实用鼻咽癌临床诊疗学[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6:150—156,24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68,总有
效率(CR和PR)为58.8%.稳定20例。疾病进展8例;而对
7/68,PR
15/68。总有效率为32.35%,稳定32
例,疾病进展14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张支农等[16]将92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 常规放疗。治疗组用中药复方配合放疗,治疗组3年生存率 达80.4%,对照组仅67.4%,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方中 的黄芪、鸡血藤、葛根、玄参等药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 环。破坏肿瘤组织周围和内部纤维蛋白的聚集.改善细胞乏 氧状态而增强放射敏感性,提高放射疗效及减少放射剂量。 目前对复发及转移性鼻咽癌常用放、化疗联合治疗.梁 慧等【17J将62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复方加化疗 组和单纯化疗组.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近 期疗效.中药复方加化疗组晚期鼻咽癌1年无进展生存率 为62.5%,较单纯化疗组(23.3%)显著提高(尸<0.05),还 可降低化疗导致的Ⅲ~Ⅳ度WBC减少及恶心呕吐、食欲下 降发生率.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有报道华蟾素配合化疗治 疗晚期鼻咽癌也有提高化疗疗效、改善生存质量的作用.这 可能与华蟾素抑制癌细胞的核酸生物合成有关n“。 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苏旭眷等【19】研究普济煎液 (黄芩、板蓝根、夏枯草、黄芪等组成)的放、化疗增效作用发 现,治疗组放、化疗2年后复发转移率为23.33%.低于对照 组的46.67%,降低放、化疗后EB病毒VCA.IgA阳性率,分 别为40.0%和66.7%,缩短肿瘤消退时间。减轻放、化疗反 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预防放、化疗不良反应 由于鼻咽癌常规放疗放射野 包括口腔、耳、鼻、眼等正常组织和器官.头颈放疗常带来放 射性12咽炎、放射性中耳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目 前临床上对此还没有广泛接受的有效预防或治疗方法.中药 治疗则能减轻鼻咽癌放疗损伤、防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 存质量。金红等㈣选鼻咽癌首次根治性放射治疗患者52例. 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组放疗期间加用养阴解毒 中药(参须、黄芪、玄参、桃仁等)治疗,比较两组的鼻咽镜和 CT、治疗前后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治疗组鼻咽癌的缓解 率为87.50%.放疗完成率为91.67%,提高稳定率为91.67%。 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7.14%、60.71%、46.43%(P<0.05)。邹 雨荷等【21]将1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组,放疗期间治疗组 口服中药(丹参、赤芍、白花蛇舌草等)、对照组合漱朵贝氏 液,按RTOG标准评定口咽炎程度,结果放射性口咽炎的发 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作用和近 期行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报道肿节风能减轻鼻咽 癌患者放疗后口咽黏膜、皮肤损伤、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 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清气化痰丸、丹栀逍遥散等复方中药能
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研究课题: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1. 引言肿瘤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传统的中西医结合已广泛用于肿瘤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然而,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的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研究方案2.1 实验设计本研究采用实验室研究方法和动物实验模型,通过对不同中药复方样本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的效果。
2.2 研究对象选择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招募一定数量的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中药复方与西药化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西药化疗。
2.3 采集数据2.3.1 临床数据收集与肿瘤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等,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2.3.2 实验数据通过对患者血液、组织样本等的采集,提取相关指标进行实验测定。
采用常规实验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组化、细胞培养等,检测相关生物标志物、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等重要参数。
2.4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
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数据挖掘,找出相关因素和机制,进一步分析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
3. 方案实施3.1 中药复方提取和制备选择体外活性明确的多个中药组建复方,确定适宜的提取工艺和剂量。
提取过程中,严格控制提取溶剂种类和浓度,使用适量的提取剂量,提取到达饱和浓度时停止提取。
提取出来的中药复方通过进一步纯化、制备成颗粒或注射剂等形式,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3.2 动物模型建立使用合适的癌症细胞株,如肺癌A549、乳腺癌MCF-7等,制备小鼠或大鼠的肿瘤模型。
复方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对鼻咽癌细胞微小RNA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复方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对鼻咽癌细胞微小RNA影
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复方中药抗肿瘤作用及其对鼻咽癌细胞微小RNA影响的研究
背景和意义:
鼻咽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头颈部肿瘤,该肿瘤的恶性程度高,易于侵袭和转移。
目前,传统的放化疗已经成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其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如发热、脱发、恶心、呕吐等。
因此,研究鼻咽癌的新型治疗方法显得越发重要。
复方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且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
现有研究表明,复方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和对鼻咽癌微小RNA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复方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鼻咽癌细胞微小RNA 的影响。
具体内容如下:
1. 筛选具有抗鼻咽癌细胞活性的复方中药。
2. 采用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复方中药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3. 利用转染技术对鼻咽癌细胞中的微小RNA进行检测。
4. 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复方中药对鼻咽癌细胞微小RNA的调控机制。
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探究复方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及其调控鼻咽癌细胞微小RNA 的机制,为新型鼻咽癌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还将为复方中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近年来,中药复方在抗肿瘤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具有抗肿瘤的潜力,并且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作为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一、中药复方的定义及特点中药复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而成的药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相比于单一中药的治疗,中药复方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二、中药复方抗肿瘤机制的研究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中药复方中的许多成分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例如,黄芪、山楂和地黄等中药成分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促凋亡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药复方中的一些成分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发现,当连翘、紫草和三七等中药成分联合应用时,能够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离不开新生血管的生成。
中药复方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例如,当黄芪和白芍等中药成分联合应用时,能够显著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的供血。
4. 调节免疫功能中药复方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一些中药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攻击的能力。
例如,当党参、人参和川芎等中药成分联合应用时,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三、中药复方抗肿瘤的临床应用1. 化疗辅助治疗目前,中药复方已经广泛应用于化疗辅助治疗。
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在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提高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例如,参芪口服液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的应用,能够减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提高化疗的耐受性。
2. 实体瘤治疗中药复方在实体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
例如,四物汤联合放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进展,延缓肿瘤转移。
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免疫疗法中的研究进展及机制探讨
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免疫疗法中的研究进展及机制探讨研究方案:中药复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免疫疗法中的研究进展及机制探讨一、引言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免疫疗法成为了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单一的免疫疗法可能无法完全抑制肿瘤的发展,中药复方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增强肿瘤免疫疗法效果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
本研究拟通过对中药复方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研究进展及机制探讨,结合借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案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中药复方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研究进展及机制探讨,探索中药复方在增强肿瘤免疫疗法效果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方案实施(1)收集和整理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检索国内外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收集与中药复方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研究进展及机制探讨相关的文献,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等方式,调查相关研究人员在中药复方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研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挑战,了解实际应用的情况。
(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药复方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包括基因表达谱、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路分析等。
(4)实验设计与实施:根据研究目标,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选取适合的肿瘤免疫疗法模型和肿瘤细胞株,建立中药复方在肿瘤治疗免疫疗法中的实验模型。
利用各种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对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
(5)数据采集和分析:采集实验数据,使用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描述中药复方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作用机制。
(6)结果验证:将实验结果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和验证,探讨中药复方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3.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实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集各项数据,包括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等。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研究目标: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研究背景:中药复方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形式,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
然而,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探索中药复方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给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研究方法:1.制备中药复方提取液:选取具备抗肿瘤潜能的中药组合,按照比例进行研磨和混合,然后使用适当的溶剂提取,获得中药复方的提取液。
2.肿瘤细胞系的培养:选用一种常见的肿瘤细胞系,如肺癌细胞系A549。
将其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皿中孵育,并进行细胞的传代。
3.细胞毒性实验:使用MTT法或其他方法检测中药复方提取液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
将肿瘤细胞接种在96孔板中,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复方提取液。
孵育一定时间后,加入MTT试剂,最后使用酶标仪读取吸光度并计算细胞存活率。
4.细胞凋亡检测:通过使用Annexin V-FITC/PI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药复方提取液对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
将肿瘤细胞接种在6孔板中,然后加入适当浓度的中药复方提取液。
孵育一定时间后,用PBS冲洗细胞,然后使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液染色,最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
5.免疫细胞分析:通过使用ELISA法或其他方法检测中药复方提取液在诱导免疫反应方面的作用。
将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然后加入一定浓度的中药复方提取液。
孵育一定时间后,采集细胞上清液,使用ELISA法检测特定细胞因子的含量。
6.机制研究:通过Western blot、PCR等方法研究中药复方提取液对靶蛋白的调控作用。
收集细胞上清液或细胞总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靶蛋白的表达。
使用PCR方法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
实验设计:1.确定中药复方提取液的浓度范围:选择一定濃度范围内的中药复方提取液,计算其浓度,制备不同浓度的中药复方提取液。
鼻咽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03 临床试验与效果评估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临床试验设计原则
遵循随机、对照、双 盲原则,确保试验的 科学性和可靠性。
注重整体调节和辨证 论治,发挥中医药治 疗鼻咽癌的特色优势。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 体质,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临床试验案例分析及效果评价
对典型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成功经验。
鼻咽癌治疗现状及挑战
治疗现状
以放射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手术等 综合治疗手段。早期鼻咽癌治疗效果 较好,晚期患者生存率较低。
挑战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敏感,但易复发和 转移,且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 并发症。同时,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和 毒副作用也是治疗面临的挑战。
02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理论基 础
中医对鼻咽癌认识历程
鼻咽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目录
• 鼻咽癌概述 •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理论基础 • 临床试验与效果评估 • 安全性与耐受性评价 • 前景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01 鼻咽癌概述
鼻咽癌定义与发病机制
01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 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 性肿瘤之一。
02
发病机制复杂,与EB病毒感染、 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给予大力支持,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医
药产业发展。
中医药产业链不断完善,从药材 种植、加工炮制到制剂生产、销 售等各环节都得到规范和发展。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将 有更多资源和资金投入到鼻咽癌 等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研究中,
推动科研进步和成果转化。
THANKS FOR WATCHING
中草药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监测
常见中草药副作用
01
鼻咽癌的中医药治疗和辅助疗效
鼻咽癌的中医药治疗和辅助疗效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威胁。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于鼻咽癌的治疗和辅助疗效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药理论、治疗方法和辅助疗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患者提供关于鼻咽癌中医药治疗和辅助疗效的全面了解。
一、中医药理论中医药理论认为,鼻咽癌的发生与湿热、毒邪、气滞等因素有关。
根据中医药理论,治疗鼻咽癌的关键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并调理脾胃等方面。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着重于整体调理,旨在平衡人体阴阳,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二、中医药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药治疗鼻咽癌常采用复方中药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调配。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贝、连翘、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此外,中药还可以辅助调理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并减轻放疗、化疗的副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重要手段。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理人体经络,疏通气血,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针灸疗法可以缓解疼痛、降低恶心、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等。
同时,针灸疗法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三、中医药的辅助疗效除了主要的治疗方法,中医药还具有辅助疗效。
中医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自愈能力,缓解症状,并提高抗肿瘤治疗的疗效。
此外,中医药还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加速康复过程。
通过整体调理,中医药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对抗肿瘤的能力。
在实际治疗中,中医药通常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
这种综合治疗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并减轻西医治疗的副作用。
同时,中医药还能在手术后的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促进患者的恢复,并预防疾病的复发。
综上所述,鼻咽癌的中医药治疗和辅助疗效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鼻咽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最新课件
14
邵氏[5]则分成肝郁火旺、痰浊 内蕴、痰热壅肺、气滞血瘀、气血 两亏型。有的学者则根据放疗前后 的症状进行分型。
未放疗者,李氏[1]分为肺热型、 气郁型、血热型。
郁氏[6]分为肺热型、气郁型、毒 热型
最新课件
15
。
邱氏[7]则根据晚期鼻咽癌的
临床症状分为痰浊结聚、气血凝 结、火毒困结3型,运用自拟经 验方治疗,结果初发组存活期平 均32个月,复发组从复发至死亡 时间平均20.8个月,提示中医药 治疗晚期鼻咽癌有其独特的疗效 及优越性。
皮样癌、恶性混合癌等。 (3)未分化性癌
最新课件
10
五、鼻咽癌的诊疗常识
(一) 临床表现:
鼻咽癌的常见症状有:涕血或鼻衄、 鼻塞、耳鸣、听力减退及头痛等。由于 鼻咽癌中95%属于低分化和末分化的组 织类型,故恶性度高,发展较快,往往 在短期内直接侵犯颅内或出现颈部转移, 甚至远处转移。部分病例可先发生颅神 经症状或颈淋巴结转移以后才出现原发 症状。
最新课件
11
l、鼻衄或血涕(占73.3%) 2、鼻塞(占48%) 3、头痛(占68.8%) 4、耳鸣(占62%)、耳聋(占49%) 5、颈部肿块 6、颅神经压迫症状
最新课件
12
(二)诊断方法
1、鼻咽镜检查 2、活体组织检查 3、鼻咽部脱落细胞学检查 4、E B病毒血清学检测 5、X线检查
①X线平片 ②X线钡胶浆造影 6、CT检查
3、痰湿内阻
4、正气虚弱
正气亏虚痰热内阻为鼻咽癌的 主要病理,其发病与肺、肝、胆功 能失调密切相关。
最新课件
7
四、现代病因与病理
(一)病因 1、EB病毒感染 2、环境因素 3、遗传因素
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1 拮 抗 E V。 防 鼻 咽癌 发生 B 预
其 凋 亡 。 英 城 等 … 研 究 发 现 三 氧 化 二 砷 ( s ,可 以诱 导 人 鼻 咽 林 A ) O p 3 bx 因表 达 N 其 5 ,a 基
来 随着鼻咽癌基础及临 床研 究的深入 , 中医药在拮抗 E V预 防鼻 B 咽癌发生 、 直接 杀伤鼻咽癌癌 细胞 、 增强放疗 的敏感性 、 减轻放疗
的毒副反应 、 整体 调 整 机 体 、 长 生 存 期 等方 面 均显 示 出 良好 的 作 延
用 , 综述如下。 现
有关 。 胡笑克等” 发现薏苡仁酯可 以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 。 另
有 研 究 lI 现 诱 导 细 胞 凋 亡 是 土 贝 母 皂 苷 发 挥 抗 瘤 效 果 的 一 种 i发 3 重 要 机 制 , 贝母 皂 苷 诱 导 的 C E一 Z细 胞 凋 亡 与 b l ,a 土 N 2 c 2 bx和 csae3基 因 有 关 。 淑 兰 等 “ aps 袁 研 究 发 现 经 丹 参 酮 Ⅱ 处 理 后 , C E一1 胞 增 殖 明 显 被 抑 制 , 机 制 可 能 与其 诱 导 某些 凋 亡 及周 N 细 其 期 调 控 相 关 基 因 的表 达 有 关 。 3 增 强鼻 咽癌 细 胞 对 放 射 治 疗 的敏 感 性
A b tac Na o h r n e l a c r s h u r t h g i cde e n h s u h o i c s o i . t e ilgc l a t r a e e ae s r t: s p a y g a c n e i t e t mo wih ih n i nc i t e o t prv n e f Chna Is too ia fc os r r ltd wih h t t e if cin f n e to o EB ius h r dt a d n io me t e c Re e ty wi t e e eo i g o h o n to a a d l c l tdy n t e a o ay e l vr , e e iy n e vr n n , t.. c n l t h d v lp n f te f u dain l n ci a su o n s ph rng a h ni h c n e ,te r d t a Ch n s medc n ha diply t e o d f c s a c r h ta ii l on iee ii e s s a ed h g o ef t on h prv n ig n d u ig f a o ay g a c n e ,rgua ig e t e e e tn a c rn o n s ph r n e l a c r e ltn o g im c mp eey n d e g h n n a in s’ lf s a rans o lt l a ln t e i g p te t i e p n. K e wor y ds:h ta iin l t e r dto a Chn e ies me cn n o a y g a c n e ;p o r s diie; a ph r n e s l a c r r ge s
中药在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鼻 咽癌 细胞也有 类似改 变。孙 海等[ 通过体 外逐渐 增加顺 铂(D ) D P 浓度 的 方法诱 导 鼻咽 癌 细胞 C E1C E N 、 N 2的 多 药 耐 药 , D 的 I5值 分 别 由 06 、 .3  ̄ lL 提 高 至 为 DP C0 .4 02 x / mo
疗耐 药是 治疗 失败 的重要原 因[ 我 国有利 用中药治疗鼻咽 。 癌 的传 统 , 美也 将其作 为补 充替 代 医学进行研 究 , 年 来 欧 近 大量科研 成果表 明 : 中药与 现代 医学结合 治 疗鼻咽癌 比单 纯使 用现代 医学治 疗具 有优越性 . 发展 前景 广阔。本 文 简单 介绍近 5年 来 中药 治疗鼻咽 癌在 基础 与 临床 研 究方 面的进
l 抗鼻 咽癌 中药 的基础研 究进展 11 抗 鼻 咽 癌 药 理 机 制 许 多 中 药如 土 贝母 苷 甲 、 氯 化 两 . 面针碱 和姜黄 素等具有 直接抗 鼻咽 癌作 用 .机制 包括 诱 导
癌 细胞 凋 亡 、 制 细 胞 增 殖 、 导 癌 细 胞 分 化 和 调 节 细 胞 内 抑 诱
和半胱氨 酸蛋 白酶等途 径诱 导癌细胞 凋亡 ,但并 不影 响正 常人体 细胞 , 明天仙 液有 肿瘤 选择 性 . 表 可能是一 个潜在 的 癌症治 疗剂。土 贝母 苷 甲有诱 导鼻咽癌 细胞分化 、 周期 阻滞 和凋 亡的作 用 , 刘姬 艳等 [用放 射 自显影 、 闪和 蛋 白质 免 ]Fra bibliotek液展 。
分子机制 之一 _。 曹璋 等 研 究姜黄 素对人 鼻咽癌 C E 2 5 _ N .Z
细 胞 放 射 增 敏 作 用 发 现 , 较 低 浓 度 ( 0b o/ ) , 可 在 1 m lL 时 即 t 降低放射 后 C E2 N .Z细 胞 的 克 隆 形 成 率 . 其 放 射 增 敏 比 为 1 2±02 , 滞 细 胞 在 G/ 期 , G/ 期 调 停 点被 认 为 . 5 .5 阻 2M 而 2M 是 肿 瘤 细 胞 对 辐 射 和 化 疗 的 敏 感 期 [ 推 测 姜 黄 素 的放 射 增 , 敏 作 用机 制 可 能 与 其 引起 的 细 胞 周 期 阻 滞 有 关 。 Hosii h 等 I研 究 表 明 中 药 提 取 物 橙 皮 甙 , 1 se mer s n ] 在 0—10 6 mg k 量 对 射 线 引起 的 小 鼠 骨 髓 造 血 功 能抑 制 和 D A / g剂 N
中药与鼻咽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邓 鹏
( 广西壮族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耳鼻喉科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2 )
【 摘要 】鼻咽癌是 ̄ k- I - 鼻咽腔 顶部和侧壁 的恶性肿瘤 。是 我国 高发 恶性肿 瘤之一 ,发病率 为耳 鼻咽 喉恶性肿瘤之首 。常见 临床 症状为鼻塞 、涕中带血 、耳 闷堵感、听力卞降、复视及 头痛等 。鼻咽癌 大 多 对放 射 治疗具有 中度敏感性 ,放射 治疗是鼻咽癌 的首选 治疗方法。但是 对较 高分化癌 ,病程较 晚以及放 疗后 复发
1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1 . 1适应症及禁 忌症 鼻咽癌 根治 性放 疗适应 症包 括 :全身状 况相 对 良好 、
敏 感性 。研究 报道 马蔺子 素能有 效降低 肿瘤细 胞 内具有 抗
颅底 无骨 质破 坏 、C T 检 查表 明鼻咽 旁无肿瘤细 胞浸润 、颈 放射 作 用的谷 胱甘肽 水平 ,更多 的肿瘤细 胞被 阻止在敏 感
鼻咽癌放 疗 过程 中会伴 随一定 程度 副反应 ,可包 括全 剂 量来 提 高癌 症控 制率 和延 长 患者生 存期 [ 2 l 。鼻 咽癌 放疗 身反应 、局部反应 、D NA损伤 、细 胞 内端粒 酶活性 变化 、 后 局部 复发 、远 处转移等 问题 亟待 解决 。患者 在接受 放疗 生 物膜损 伤 以及造 血系统损 伤 、免疫系 统损伤 等 。组 织在 过程 中会 出现 放射 反应 ,且 以急性反 ,细 胞 内水 分 子 解 离成 自 由基 。机 体本 身 氧
中药复方在抗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
中药复方在抗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一、引言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肿瘤发病率持续增加。
传统的肿瘤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方式,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常常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
随着中医药的逐渐被人们重视,中药复方在抗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机理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 中药复方的特点中药复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草药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药物。
相比于单味药物,中药复方具有药性互补、药效增强、副作用减轻等优点。
在抗肿瘤治疗中,中药复方的应用已具有一定的疗效。
2. 葛根芩连汤的应用葛根芩连汤是一味辨证施治的经验方,主要由葛根、黄芩、竹茹、大黄等草药组成。
该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胆癌、胰腺癌等肿瘤。
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可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放疗的副作用。
3. 六味地黄丸的应用六味地黄丸是一味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主要由熟地黄、山药、牡蛎、知母、泽泻等草药组成。
该方具有滋阴清热、益肾养血的功效,适用于乳腺癌、子宫癌等妇科肿瘤的辅助治疗。
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绞股蓝注射液的应用绞股蓝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植物,其注射液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绞股蓝注射液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三、中药复方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机理1. 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中药复方中的许多药物如黄芩、丹参等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中药复方中的一些药物如灵芝、黄芪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清除作用,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3. 减轻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中药复方中的一些药物如人参、甘草等具有保护肝肾、增强机体耐受力的作用,可以减轻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研究目标: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研究方法:1. 文献回顾与分析通过收集与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相关的文献,深入了解已有的研究进展、理论基础以及临床应用情况。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寻找研究中存在的知识空白和争议点。
2. 细胞实验设计在实验室中,利用肿瘤细胞株或肿瘤动物模型,设计一系列实验验证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以某一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复方为例,设立如下实验组:正常细胞组、癌细胞组、中药复方处理组、阳性对照组。
对各组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检测,通过比较不同组细胞的差异,探究中药复方的抗肿瘤机制。
3. 动物实验设计在动物模型中,选取标准的肿瘤细胞株植入到小鼠等实验动物体内,然后将中药复方给予实验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通过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了解中药复方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数据采集和分析:1. 细胞实验数据采集对于细胞实验,通过细胞计数、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定期采集实验数据,测量不同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等指标。
数据的采集应考虑重复实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2. 动物实验数据采集对于动物实验,首先记录植入肿瘤细胞后的起始体积和质量。
在给予中药复方后,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并记录小鼠的生存情况。
数据采集时应注意记录时间点和实验组别。
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
细胞实验的数据可以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判定不同组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动物实验可以使用生存分析和图像处理软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和小鼠存活曲线。
创新和发展:1. 结合中药复方的抗肿瘤机制研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比如,根据已有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究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机制,从而明确其在抗肿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探索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包括不同剂型、用药方法以及联合用药等方面的研究。
鼻咽癌中医治疗新进展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为高发地。
近年来,中医在鼻咽癌治疗上的应用逐渐广泛,不同分期、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大多在中医治疗下都可以获益,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一些患者甚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因此,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中医治疗,鼻咽癌中医治疗新进展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病程比较长、治疗难度高,且病情易反复的特点,因而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者是死亡威胁,需要引起警惕。
目前,鼻咽癌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尤其是手术、放疗、化疗等西医常见治疗手段。
临床上,多数患者通过西医治疗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一些早期患者多能够实现临床康复。
但亦有一些患者无法从中获益,一些患者甚至确诊时就已错失西医治疗机会。
因此,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我国传统医学中医治疗。
近年来,抗癌新药物不断涌现,但副作用大,以及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却始终得不得很好的解决。
由于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的种种优势,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专家的目光。
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开展,一系列具有抗癌功效的中药得到科学证实,而且这些中药表现出了多靶点、多途径、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小等优势。
但中药成分复杂,且多需要与其他中药配伍方能发挥更理想疗效,因此,目前鼻咽癌的中医治疗仍以传统形式为主,鼻咽癌患者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在辩证施治基础上进行合理用药,以尽快控制病情,改善病症,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创始人袁希福院长,在长达三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对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
根据自身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袁希福院长认为“肿块的大小与患者的生存期不成正相关,而元气的盛衰与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往往重视肿瘤患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调理,以提高患者自身抗癌能力,控制病情,改善病症。
多年来,在袁希福三联平衡理论的指导下,很多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体质也逐渐好转,一些患者虽然体内仍有瘤体,但仍活的好好的。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郑红刚;朴炳奎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年(卷),期】2007(15)6
【摘要】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该病的治疗首选放射疗法。
中医药治疗也成为治疗鼻咽癌的必要手段,因为中医药治疗可以使放疗计划按时、按计划完成,提高治愈率,避免放疗疗程的延长,减轻放疗中、放疗后的放射性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将近年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4页(P472-475)
【作者】郑红刚;朴炳奎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J], 周袁申;麦润汝;邹旭
2.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J], 喻凤; 王林林
3.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研究进展 [J], 陈豪;吕书勤
4.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后不良反应临床研究 [J], 柳吉玲;劳国平;王杰
5.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中口、咽黏膜反应临床观察 [J], 朱欠元;周玉梅;蔡晓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研究进展
周小军;安辉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1997(003)004
【摘要】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研究进展广西柳州市中医院(545001)周小军
安辉田道法审校主题词鼻咽肿瘤/预防和控制鼻咽肿瘤/中药疗法鼻咽癌为发于鼻咽粘膜上皮的癌肿,为我国南方各省的高发肿瘤,甚至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病因与EB病毒(EBV)感染、遗传及环境因...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周小军;安辉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中医院;广西柳州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963
【相关文献】
1.中医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研究进展 [J], 张云芳;张明
2.鼻咽癌的中医药防治 [J], 田道法;肖调立;何迎春
3.鼻咽癌高危人群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J], 王贤文;田道法
4.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J], 梅全喜;孙雪颖;高玉桥;周小军
5.中医药防治鼻咽癌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研究进展 [J], 管晨;高静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论 著
Tr ai et s
22 ・
C ieeju lo tnm dcn n tnp a c hns o ma feho eiiead eho hr y ma
中药 复 方 防治 鼻 咽癌 的药 理研 究进 展
梅全喜 刘 朝 晖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 ,广州 中山 5 8 0 240
有一定程度的影 响。单 味黄连 对 HN E一1作用 快 ,杀伤作 用强 ,有显著的浓 度依赖 性 ;不含黄 连复 方对 H E一1 N 作
用慢 ,杀伤作 用弱 ,但其 有随时 间延长 ,杀 伤作用 增强 的 时间依赖性 ;复方黄连兼 有上 述二种 特点 ,既能较 快发挥 强烈的杀伤作用 ,又 能维持较 长作 用时间 ,效 应持久 。单
癌细胞株 C E一2的裸 鼠,结 果显示 ,对照 组和 给药组灌 N 服后各时间点瘤体体积 与灌服前 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 P<
00 ) .5 ,但 对照组瘤体体积呈增长趋势 ,而给药组瘤体体 积 呈下降趋势 ,且 对照组 的肿瘤 重量大 于 中药组 ,提示鼻 咽
清毒颗粒对裸 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 。 2 鼻 咽灵 鼻咽灵 由山豆 根 、麦冬 、半枝 莲 、玄参 、石 上柏 、党
量 互 补 D A (D A) 表 达 芯 片 杂 交 和 逆 转 录 一聚 合 酶 链 N cN
疗药 5一F u合并 用 药 对人 鼻 咽癌 裸 鼠移 植 性肿 瘤 模 型 的 C E一 N 2有疗效 ,且 与单独使用相 同剂量的 5一F u相 比有一
定的疗效增加 作用 。中、低剂 量鼻 咽灵 颗粒 和生药量 相等 的中 、低 剂 量 鼻 咽 灵 片 剂 的 疗 效 相 当 ,表 明新 研 制 的 颗 粒 剂工艺能在 去除杂质 、保 留有效成 分 的同时 ,不降低 本 品 的治疗效 果。 3 鼻咽净
颗粒对 Rj细胞 E a i B病毒 E A抗原表达有抑制作 用 ,对人 鼻 咽癌细胞 C E N 2有 强力 抑制作 用 ,有助 于防 止和减 少鼻 咽
唐发清等 研究发现单味黄连 、复方黄连及复方 去黄 连高浓度时 ,对 HN E一1均有 杀伤作 用 ,细胞 总数 、存 活 率均低于空 白对 照 ;其 中又 以单味 黄连作用 最强 ,半抑 制
式反应技术分析经复方黄连处理后 C E一1和 HN N E一1 鼻咽
癌细胞裸 鼠移植 瘤组 织 N F—K B活化 相 关基 因信使 R A N
( R A)的表达 。结果显示 ,复方黄连 在抑制移植 瘤生长 m N 的同时 ,尚可改变包括 T A 5 R F R F 、T A 6、T A 2 6 、O8 R P 、p 7 6 激 酶 、IBt K o 以及 L P一1在 内 的 一 些 N A F—K 活 化 相 关 基 B
和时问的依赖性 ;可诱导 人鼻 咽癌细胞 凋亡 ,可能 与 F s a! Fs aL介导的死亡受体途径有关 。
5 复 方黄 连
1 鼻咽清毒颗粒
鼻咽 清毒 颗粒 主要 由菊花 、重楼 、两 面 针 、蛇 泡筋 、 夏枯 草 、龙 胆草 、苍 耳 子 、党参 等组 成 ,具 有清 热解 毒 、 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之 功。刘宗潮 等 研究发 现鼻咽清 毒
综述 。
参杞合剂 由党参 、枸 杞 子 、黄芪 、莪 术 、白花 蛇舌 草
( 质量 比 12 1 1 1 : : : : )组 成 ,参杞 片具有健脾益 气、滋阴补 血 之功效 ,而莪术 、白花蛇舌 草对肿瘤 细胞具 有直接抑 杀 作用 。范晓磊等 研究发现参杞合剂对 C E细胞具有 明显 N 的直接杀伤作用 ,且作用 强度 在一定范 围 内呈 现出对浓 度
验依 据 。
效果 不理 想 ,但 对化 疗 的敏感性 较 其他 头 颈癌 高。 因此 ,
4 参杞合剂
寻找价廉 、安全 、副作 用小 的治疗药 物是 临床所需 。与化 学药物相 比 ,中药复方 在控制 肿瘤增殖 、减 毒增效 、预防
复发 、延 长生 存 期 、改 善生 活质 量 等方 面具 有 独特 的优 势 J 。近年来 ,寻找合 适的 中药来 治疗 肿瘤 已成 为研究 热 点。本文就 中药 复方 在鼻 咽 癌方 面 的药 理 研 究进 展 进 行
浓度为 179 :2 ;与其他药配伍后 ,黄连作用反有所减 弱 ,半 抑制浓度为 12 3 :4 ;不含 黄连 的复方对 H E一1 N 抑制作用极 弱 ,半抑制浓度为 1 2 。这说 明,多种 中药对肿瘤 细胞都 :7 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 用 ,但 配伍方 式对某 些药物作 用强 度
癌 的复发 。韩虹等 将鼻 咽清毒颗 粒灌 胃予 已移 植人鼻 咽
参 、白花蛇舌 草等 1 0味 药组 成 ,具 有 清热 解 毒 、软 坚散
结 、益气 养阴作用 。赖 晓明等 研究 发现鼻 咽灵颗粒 与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味黄连杀伤 H E N 1细胞 的浓度依赖 性与 细胞毒 作用有 内在
联系 ,含黄连 复方兼有 的浓度依 赖性 和时间依 赖性 ,与细 胞毒作用和促 衰老作用有 内在联 系 ,不含黄 连复方 的时 间 依赖性与促进 细胞衰老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王光平等 将黄 连 、黄芪等组 成复 方黄连 ,应用 高通
鼻咽癌 ( P )是 中国南方地 区高发 的恶性 肿瘤 ,与 NC E B病毒的感染有关 ,具有家族遗传倾 向。其早期治 疗主要
是 以放 疗 为 主 ,但 早 期 患 者 不 易 发 现 ,而 晚 期 患 者 的放 疗
能保 护和促进辐 射小 鼠的造血 系统功能恢 复正 常 ,提高辐 射小鼠机体 的抗 辐射能力 ,为临床用 药提供 了有意 义的实
【 摘
要 】 鼻咽癌为我国南方各省的高发肿瘤 , 现代实验研 究发现许多 中药复方在控制 肿瘤增殖 、减毒增效 、延 长生存期 、改善生
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就中药 复方在鼻咽癌方面 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鼻咽癌 ;药理研究 ;进展 【 中图分类号】R 7. 99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0 — 57 (00 5 02 0 07 81 2 1)1 — 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