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内容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农作物施肥技术》PPT课件

《农作物施肥技术》PPT课件

13.01.2021
精选ppt
35
有机肥料
有机肥对于作物生长和土壤培肥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普通的农家肥存在脏、 臭、不卫生、肥效慢、体积大、使用不 方便等缺点,而经过工厂发酵加工和无 害化处理的商品有机肥,就较好地克服 了这些缺点。商品有机肥主要具有以下 作用:
13.01.2021
精选ppt
36
13.01.2021
精选ppt
41
六是改善土壤性能。
如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土就会旱时 起粉尘,涝时易板结,粘土干时坚硬, 湿时泥泞,土壤的物理性能较差,施用 有机肥就会增加土壤有机质,逐步克服 这些弊端,使沙土不是很沙,粘土不是 很粘,从而方便耕作等农事操作,也有 利于作物生长。有机肥的这一作用也是 施用化肥所无法实现的。
13.01.2021
精选ppt
26
追肥:是指在作物生育期中施用的肥料, 它的目的是及时满足作物生育期间,特 别是强度营养期对养分的迫切需要。以 速效化肥为主,化学性质稳定。追肥一 般以氮肥为主,根外喷施也用氮、磷、 钾复合肥,磷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主 要方法有:条施、穴施、塞秧窝,撒施 结合灌水,根外喷施。
15
科学施肥的基本原则或基本要求。
提高作物(包括果树、蔬菜等)的产量 和品质。
13.01.2021
精选ppt
16
提高土壤肥力,用地养地结合。
13.01.2021
精选ppt
17
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3.01.2021
精选ppt
18
不污染土壤、水质和作物。
13.01.2021
精选ppt
19
必须理解的4个基本原理或称基本规律。
育期吸肥百分率分别是:苗期吸钾占2%; 现蕾到始花期吸收钾占9%;始花到盛花 期吸收钾占36%;盛花到吐絮期吸收钾 占42%;吐絮到拔杆吸收钾占11%。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提纲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提纲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提纲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国秀丽一、基本概念:1报酬递减律: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报酬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2肥料利用率:指当季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数量与施入土壤中肥料营养元素总量的百分数3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N、P、K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4土壤肥力指标法:基于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原理,用相关分析选择最佳浸提剂,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以生物相对指标校验土壤有效养分肥力指标,确定相应的分级范围值,用以指导肥料的施用。

5营养诊断施肥法:利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正常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从而确定施肥方案的一种施肥技术手段。

6肥料生产系数:每千克肥料养分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千克数7植株临界浓度:指当植株体内养分低于某浓度,作物的产量显著下降或出现缺乏症状时的浓度。

8边际利润:增减单位肥料成本所引起的施肥利润的增减额二、知识点1、施肥的基本效应有哪些?良好效应:a增产;b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c改善农产品质量;d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e有效减轻农业灾害不良效应:a 造成土壤质量下降b引起大气污染c 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d引起地下水污染e 引起食品污染2、施肥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施肥的理论基础对合理施肥有什么指导意义?a 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b最小养分率: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

无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c报酬递减率: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报酬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d因子综合作用率: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3、计量施肥有哪些方法?a养分平衡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是施肥量确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包括地力差减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求得实现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b土壤肥力指标法:基于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原理,用相关分析选择最佳浸提剂,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以生物相对指标校验土壤有效养分肥力指标,确定相应的分级范围值,用以指导肥料的施用。

配方施肥技术与原理教学教案

配方施肥技术与原理教学教案

配方施肥技术与原理教学教案第一篇:配方施肥技术与原理教学教案配方施肥技术与原理教学重点:1、掌握配方施肥的概念。

2、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及依据。

3、配方施肥需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难点:1、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

2、配方施肥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内容: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配方施肥的含义配方施肥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条件下,产前提出各种营养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技术流程:测量———配方———施肥实质:根据植物需肥特点和土壤肥力情况,作出合理的营养补充,以足量的投入获得最大收益——调配土壤养分平衡三、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营养,为了维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植物“取走”的矿质养分以肥料的形式归还土壤,使土壤养分保持平衡。

2、最小养分律土壤中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时,其他养分再多,植物也不能获得高产。

3、报酬递减律在土壤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施肥量与植物产量呈正比,但随着施肥量的提高作物的增产幅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因而,并不是施肥量越大,产量和效益越高。

4、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生长发育取决于全部生活因素的适当配合和综合作用。

如果其中一个因素供应不足,过量或其他因素不协调,就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如土壤、气象、水文及农业技术条件等因素。

四、配方施肥需要考虑的因素1、植物营养特性①植物营养临界期②植物营养最大效用期***真叶2、肥料利用率3、其他因素: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农业技术条件五、课后总结六、作业1、简述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

2、试述配方施肥需要考虑的因素。

NP2O5K2O现蕾开花成熟第二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是农业部近几年大力推广的科学施肥技术,经过全国各地近十年的生产实践,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而且可减少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化肥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项增产提质、节肥增收的技术措施。

【免费下载】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免费下载】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作物营养与施肥复习资料(仅供参考)一、名词5×2’=10’1. 富营养化:是指营养物质的富集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它是一种自然过程。

2. 肥料利用率:也称肥料利用系数或肥料回收率,是指当季作物对肥料中某一养分元素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施用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3.最小养分律:是指作物产量由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所决定,除非提高这一养分含量否则即使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增产。

4. 基肥:又称为底肥,是指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

5. 种肥:是播种(或定植)时施与种子或幼株附近,或与种子混播,或与幼株混施的肥料。

6.追肥:是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施用的肥料。

7.土壤养分依存率:是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

8.养分临界值:是指植株体内养分低于某一浓度值,作物的产量(或生长量)显著下降或出现缺乏症状时的浓度值。

9.潜伏缺素期:生产上,把植株外部形态尚未表现缺素症状,而植株体内的某种养分浓度少到足以抑制生长并引起减产的阶段,称作作物潜伏缺素期。

10.指示器官:是某个最能反映养分的丰缺程度的组织或器官,该器官对某种元素的含量变异最大,而且变异与产量的大小相关性最大。

11.无损伤测试:是指在不破坏植物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以了解作物的生长营养状况。

12.肥料效应函数:也叫肥料效应方程、施肥模型,指表达作物产量对施肥反应的数学函数式。

13.边际产量:是指增加(或减少)单位肥料所增加(或减少)的总产量。

14.平均增产量:是指单位量肥料的平均增产量。

15.以磷增氮:在豆科作物的轮作中,优先把磷肥配给豆科作物,在改善豆科作物的同时可以促进其生物固氮作用,当豆科作物的秸秆作为绿肥还田后,还可为后作提供氮素营养。

16.旱重水轻: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即将磷肥重点施在旱季作物上,而水稻大部分或全部利用其后效。

17.经济最佳施肥量:是指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施肥利润(总增产值与肥料总成本之差)的施肥量。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重点教程文件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重点教程文件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重点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第一章合理施肥的原则一、概念1 养分归还学说:○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包括籽粒和茎杆)必然从土壤中去走大量养分;○2如不正确地规还养分与土壤,地力必须会逐渐下降;○3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4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和氮元素)。

2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因而重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的产量。

3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二、1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营养元素:氮和磷。

2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②最小养分律③报酬递减律④因子综合作用律3合理施肥遵循的基本原则:○1平衡施肥○2首先满足最小养分○3肥料效益是指导施肥的又一基本原则。

○4合理施肥必须考虑作物增产的综合因素。

○5合理施肥必须从农业生态的大农业观点出发。

4如何理解最小养分律:○1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某种对作物需要来讲相对含量最少而非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2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

○3继续增加最小养分以外其他养分,不但难以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还会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作物营养特性土壤养分与施肥一、概念1趋肥性:根系能迅速伸到土壤养分相对丰富的地方,以扩大吸收养分的范围,根系的这种特性称为趋肥性。

2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时期3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时期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总学时:40学时总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等专业的专业课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的重要性、施肥科学的发展趋势,初步掌握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掌握施肥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施肥新技术,为指导农业生产中的肥料资源的合理施用打下坚实的知识与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作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学习过程中能够积级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 2学时一、施肥的效应二、世界施肥科学的发展历史三、当前施肥科学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四、施肥科学研究领域与发展方向五、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 1.5学时第一节养分归还学说一、养分归还学说的基本内容二、养分归还学说的发展第二节最小养分律一、最小养分律的基本内容二、最小养分律的发展第三节报酬递减律与米氏学说一、报酬递减律与米氏学说的基本内容二、米氏学说的作用三、米氏学说的发展第四节因子综合作用律一、因子综合的分类二、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基本内容三、因子综合作用的内涵与作用第二章施肥的基本原则与依据 1.5学时第一节施肥的基本原则一、培肥地力的可持续原则二、协调营养平衡原则三、增加产量与改善品质相统一原则四、提高肥料利用率原则五、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原则第二节施肥的基本依据一、作物营养特性二、土壤特性三、肥料性质四、气候条件五、耕作栽培制度第三章养分平衡施肥法 2学时第一节地力差减法一、几个参数的确定二、肥料用量的计算第二节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一、土壤有效养分校校正系数的概念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的测定步骤三、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在养分平衡施肥中的应用实例第六章肥料效应函数法 5学时第一节肥料的产量效应一、肥料效应的一般概念二、肥料效应的函数模式及性质第二节肥料产量效应的经济分析一、肥料产量效应的阶段性二、合理施肥的经济界限三、肥料养分的经济最佳配比四、有限量肥料的经济最佳分配第三节经济合理施肥量的确定一、单元肥料效应经济合理施肥量的确定二、多元肥料效应经济合理施肥量的确定三、区域经济合理施肥量的确定第五章营养诊断施肥法 4学时第一节营养诊断的依据一、土壤营养诊断的依据二、植株营养诊断的依据第二节营养诊断的方法一、土壤营养诊断的方法二、植株营养诊断方法三、其他诊断方法第三节营养诊断指标的建立一、土壤营养诊断指标的建立二、植物营养诊断指标的建立第六章施肥技术的组成要素 2学时第一节施肥量第二节施肥时期一、基肥二、种肥三、追肥第三节施肥方式一、土壤施肥二、植株施肥第四节其它施肥方式一、灌溉施肥二、免耕施肥三、机械化施肥与自动化施肥四、飞机施肥五、精准施肥第七章农化服务与施肥 2学时第一节农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一、农化服务的形成与发展二、农化服务的组织形式第二节农化服务机构的运作一、土壤和植株分析是农化服务的基础二、研究肥料配方是农化服务的关键三、生产复混肥是农化服务的物质载体四、农民是农化服务的对象第三节农化服务体系的结构模式一、常见的农化服务模式二、土壤测试试验室的农化服务体系的设想第八章大田作物营养与施肥 4学时第一节水稻营养与施肥一、水稻需肥特性二、水稻施肥技术第二节小麦营养与施肥一、小麦的营养特性二、小麦施肥技术第三节玉米营养与施肥一、玉米需肥特性二、玉米施肥技术第四节烟草营养与施肥一、烟草的营养特性二、烟草的施肥技术第五节棉花营养与施肥一、棉花需肥特性二、棉花的施肥技术第九章蔬菜营养与施肥3学时第一节蔬菜的一般营养特性第二节蔬菜的常规施肥技术第三节保护地蔬菜施肥技术第四节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第十章果树营养与施肥 2学时第一节果树营养特性第二节果树施肥技术第十一章测土施肥技术规范 2学时一、野外调查二、采样测试三、田间试验四、配方设计五、校正试验六、配方加工七、示范推广八、宣传培训九、数据库建设十、效果评价十一、技术创新十二、耕地地力评价四、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谭金芳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第八章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土壤肥料学 教学课件

第八章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土壤肥料学 教学课件
Ca2+、Mg2+、Zn2+
5. 溶液浓度:0.1~2%
第四节 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一、介质中的养分浓度
要求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浓度维持在适宜植物生 长的水平,过低:吸收困难; 过高:造成盐害
二、光照 1)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光合磷酸化 ATP 吸收
三、温度 1)呼吸作用 氧化磷酸化 ATP 吸收

植物营养期
生长时间
33
营养期中两个关键性的施肥期
1. 作物营养临界期:指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 不当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时期
多出现在作物生育前期,如磷素营养的临界期 多出现在幼苗期
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某种养分能够发挥最大 增产效能的时期
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对某种养分的需求量 和吸收量都最多
1、根系的呼吸作用; 2、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3、通过控制Eh影响养分的形态与有效性
良好
有氧呼吸
ATP
吸收
14
六、土壤的酸碱性(介质反应)
1. 影响根细胞表面的电荷状况
酸性反应时,根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为主, 能多吸收外界溶液中的阴离子
碱性反应时,根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为主, 能多吸收外界溶液中的阳离子
34
三、植物营养与根系特性
(一)根系形态特征与养分吸收
1. 根的类型
从整体上分 分 类
从个体上分
直根系:根深 须根系:根广
主根 定根
侧根
形成直根系
不定根
形成须根系
利用:将两种类型的作物种在一起:混种、间种、套种
a.须根系
b.直根系
直根系和须根系示意图
36
2. 根的数量 反映根系的营养特性

施肥原理与技术 ppt课件

施肥原理与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29
四、轮作制下养分归还特性
1、低度归还型 一般认为归还比例低于10%, 有氮、磷、钾三种元素。在施肥上必须重视氮、 磷、钾肥的补充,特别是磷的补充。 2、中度归还型 归还比例一般在10-30%,有 钙、镁、硫、硅和钠等元素。这些元素在酸性土 壤上应补给,而在石灰性土壤上可以不必补给。 3、高度归还型 归还比例一般大于30%,有铁、 铝和锰等元素。对于这些元素一般可以不必补给, 但在石灰性土壤上由于该元素的有效性低,有时 也可补充一些铁和锰。
第三节
轮作制度下施肥计划的制定
一、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
(一)了解当地的轮作方式及其产量水平 近三年有几种轮作方式 面积 作物的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和平均 产量 总结出当地的主要轮作方式和有发 展潜力的轮作方式。 PPT课件
38
(二)了解当地经济状况和生产条件 近三年总产值; 总收入和人均纯收入; 农田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 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 找出当地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
PPT课件 14
3、追肥:是指在作物生育期中施用的肥料,它的目 的是及时满足作物生育期间,特别是强度营养期对 养分的迫切需要。以速效化肥为主,化学性质稳定。 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根外喷施也用氮、磷、钾复 合肥,磷钾肥一般以基肥为主。主要方法有:条施、 穴施、塞秧窝,撒施结合灌水,根外喷施。
PPT课件
PPT课件
39
(三)了解当地肥料施用现状


常年使用的肥料种类; 每公顷肥料投放量; 施用方法及其相应的肥效; 肥料利用率; 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确定今后施肥的方针。
PPT课件 40
(四)了解当地的科技水平 主要了解农民的科学种田的普及程度以及 文化素质,专业户所占比例和农民对科学种田 的兴趣,确定科学种田的水平。 (五)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 包括光照、温度、降雨量及其分布、无霜 期,灾害情况等。 (六)了解当地的土壤肥力状况 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及其面积、质地,养分 状况,主要障碍因素及限制因素,确定施肥方 向。

第六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ppt课件

第六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ppt课件


棉花: 现蕾初期
❖钾:水稻 : 分蘖期
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作物生长快,吸收养分多,施用肥
料能产生最大效能的时期。 氮:
玉米 :大喇叭口-抽穗期 棉花:盛花期 油菜、大豆 : 开花期
❖作物营养有各自的阶段性,但各 生育期又是连续的,前阶段的营 养状况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施肥 数量和时期,所以应相互联系, 灵活运用。
地上各部分 筛管 叶柄
少量随光合产物通过叶脉 茎根
♣在上述养分循环中,优先分配于代谢旺 盛,合成能力和长势强的生长中心。
如:分蘖期增加分蘖数,拔节期增
加有效分蘖。
♣ 营养元素不足时,新形成的生长中心 会摄取前一个生长中心的养分。
如:开花期氮不足,会摄取茎叶养分, 使茎叶早衰。
★ N P K Mg:易运转,可再利 用力强,缺素症易表现在老 叶上。
土壤
Mn2+
0.005
土壤
BO33- B4O72- 0.002
土壤
Zn2+
0.002
土壤
Cu+ Cu2+ 0.0006
土壤
MoO42- 0.00001 土壤
十六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不能缺少,但不一定都需 要通过施肥补充。 C H O: 过去认为大气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现在保护地施CO2肥 :
2NH4HCO3+H2SO4 (NH4)2SO4+2CO2+2H2O N P K: 土壤中含量少〔相对),作物需要多,需施肥 补充 , 称肥料三要素。 S Ca Mg: 北方土壤一般够用,施磷肥时有所补充
1.98 0.01-0.24
PO43-
0.89 0.00001-0.001
扩散系数单位:cm2/s×10-5

作物施肥技术课件

作物施肥技术课件
14:25
如何正确施用氮肥? (1)根据各种氮肥特性加以区别对待。碳酸氢铵和氨水易
挥发,宜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肥效 快,是旱地的良好追肥;一般水田追肥可用氨态氮或尿素。 (2)要将氮肥深施。氮肥深施可减少肥料的损失。深层施 肥还有利于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 (3)合理配施其他肥料。氮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高 产、稳产、降低成本、培肥地力具有重要作用。与磷、钾 肥配施,可提高氮、磷、钾养分的利用效果。 (4)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和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氮肥的 合理用量、基追比例及施用时期。
14:25
木桶效应
14:25
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学说, 一般表述是:从一定土地上所得报酬随着 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 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 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14:25
➢ 肥料的分类与特性
有机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
14:25
作物磷素营养失调的症状
缺磷时,各种代谢过程受到抑制,植株生长 迟缓、矮小、瘦弱、直立、根系不发达,成熟延 迟、籽实细小、植株叶小、叶色暗绿或灰绿、缺 乏光泽,同时,Fe的吸收间接地促进叶绿素合成, 使叶色暗,严重缺磷时,在不少作物茎叶上明显 地呈现紫红色的条纹或斑点(花青苷)甚至叶片 枯死脱落,症状一般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 部发展。
尿素根外追肥时,尤其是叶面,对尿素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很快,利用 率也高,增产效果明显。喷施尿素时,对浓度要求较为严格,一般禾 本科浓度:1.5-2%;果树0.5% 左右;陆地蔬菜0.5-1.5%;温室蔬菜: 0.2-0.3%。对于生长旺盛的作物,或者是成年的果树,施用尿素的浓 度可适当提高。

化肥第十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化肥第十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化肥第十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化肥第十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化肥第十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化肥第十一单元复习课教案第十一单元复习课目的:1、知识与技能:主要化肥氮、磷、钾的种类及其作用,部分化肥的性质与作用。

2、过程与方法:化肥的`鉴别方法,知识整理、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认识化肥和农药,增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重难点:化肥的区别。

方法:归纳法药品器材:KCl K2SO4 NH4HCO3 NH4NO3 AgNO3 BaCl2 (NH4)2SO4 Ca(OH)2…… 蒸发皿、酒精灯、试管、试纸……教学过程:一、阅读、观察、讨论、列表归纳氮、磷、钾肥的作用、种类、注意事项。

元素作用种类性质注意事项氮肥是作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份,氮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缺氮则叶色发红、发黄,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止,过量则疯长、迟熟、产量低NH4HC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分解,高温分解。

防分解,密封贮运,不受潮或曝晒,施后盖土和灌水,不与碱性肥混合。

CO(NH2)2白色晶体,易溶于水,肥效高,持久、慢。

NH4N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高温或撞击会爆炸,肥效高。

不与碱性肥混合,结块时不能砸、撞(NH4)2SO4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吸湿性小,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板结化,增加土壤酸性。

不与碱性肥混合,不宜大量施用。

NH3·H2O无色液体,有碱性,有腐蚀性,有刺激性气体放出。

防挥发、防腐蚀、防刺激。

磷肥是作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的组成元素,参与代谢、细胞分裂等,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早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缺磷则生长迟缓、产量低,过量则贪青晚熟,结实率低。

磷矿粉(主要为Ca3(PO4)2棕褐色粉末,难溶于水,能非常缓慢地溶解于土壤的多种酸中,肥效慢。

钙镁磷肥(混合物)Ca3(PO4)2Mg3(PO4)2灰青色或灰棕色粉末,难溶于水,较磷矿粉易溶于弱酸性溶液中过磷酸钙(普钙)Ca(H2PO4)2CaSO4灰白色或灰兰色固体,能部分溶于水,肥效较前两种高最好与农家肥混用重过磷酸钙Ca(H2PO4)2溶于水,肥效高最好与农家肥混用钾肥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缺钾则穗短籽稀,易倒伏。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教学文案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教学文案

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教学文案作物施肥原理技术复习解析0绪论一、名词解释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环保的一个重要措施。

要做到因土施磷、看地定量;根据各类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掌握关键、适期施氮;深施肥料、保肥增效;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

2.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营养物质的富集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它是一种自然过程。

二、简答论述题1、论述为什么要提倡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与不合理施肥分别会产生哪些效应?合理施肥产生的良好效应:①施肥的增产效应;②施肥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③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④施肥能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⑤施肥能有效地减轻农业灾害。

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不良效应: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养分巨大挥发损失、流失,有害元素在土壤的积累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同时引起大气污染,还可以导致农产品污染以及减产,这些都将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2、施肥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哪些?施肥科学研究内容:①作物营养与施肥理论研究;②施肥效应研究;③施肥技术研究。

施肥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调查研究;②统计研究;③试验研究;④化学分析研究。

第一章施肥的基本原理一、简答论述题1、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米氏学说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内涵分别是什么?对指导施肥有何意义?在生产上如何运用?分归还学说:李比希英国【内涵: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会越来越少2、若不及时归还作物从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逐渐下降而且产量会越来越低3、为了保持元素平衡和提高产量应该向土壤施入肥料【对指导施肥的意义:是施肥的基本原理,是保持土壤固有水平的基础,大大提高了肥力【生产上的应用:指导施肥促进化肥工业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相对地变化,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再提高植物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复习内容
作物营养施肥复习题
一、名词
依存率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效应函数边际成本
潜在缺素期无损伤测试技术酶学诊断植株临界浓度
施肥方式自动化施肥标准值肥料利用率目标产量
边际产值缺素症平均增产量形态诊断化学诊断
二、问答
1.不合理施肥会有哪些负效应?
2. 施肥应把握哪两个关键时期?为什么?
3. 地力差减法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有何异同?
4. 什么是因子综合作用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对指导施肥有何意义?
5.一元三次多项式肥料效应函数模式经济合理配方区是如何界定的?
6. 植物营养诊断主要依据有哪些?
7.植物营养诊断标准是如何建立的?
8.如何合理施用基肥?
9.轮作制下肥料分配应遵循哪些原则?
三、论述
1.依据棉花的营养特点与施肥。

2.水稻营养特点及水稻施肥技术。

四、计算
在有代表行的地块上进行缺乏该元素肥料的田间小区试验得到玉米产量分别为:PK(380Kg/亩),NK(420Kg/亩),NP(450Kg/亩),现计划明年产量达
到1000Kg/亩,如果氮肥选用尿素,磷肥选用三料磷,钾肥选用氯化钾,则应每亩应施用氮磷钾各多少公斤?(已知:玉米氮、磷、钾养分系数分别为2.57,0.86,2.14;尿素利用率35%,三料磷利用率15%,氯化钾利用率50%;尿素含氮量为46%,三料磷含P2O5为46%,氯化钾含K2O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