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南特大干旱事件成因及分析

合集下载

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与防灾减灾措施

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与防灾减灾措施

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与防灾减灾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环境因素引发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这些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对于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以及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至关重要。

一、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多种多样,而其中最主要的四个方面是地质因素、气象因素、水文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因素。

地质因素是自然灾害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导致了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震是因为地壳板块相互碰撞或滑动而引起的,而火山喷发则是地球内部的熔岩和气体喷发到地表的结果。

这些地质因素使得地震和火山喷发成为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气象因素也是自然灾害中的重要因素。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干旱、飓风等。

这些灾害通常是由气象系统中的气候变化所引起的。

例如,暴雨是由于大气中水分过多而引发的,而干旱则是由于降水不足而导致的。

飓风是海洋中的气旋,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成为猛烈的风暴,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危害。

水文因素是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水是由于雨水过多或河流堵塞等原因导致河水泛滥而引起的灾害。

此外,还有海啸、地质灾害等与水相关的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因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的采矿、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等人为活动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恶化,进一步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程度。

例如,过度的土地开发和水土流失导致了洪水和干旱问题的加剧,而垃圾的不合理处理则加重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二、防灾减灾措施针对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1. 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灾害应急能力。

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以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2. 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通过建立先进的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实时跟踪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做好应对准备。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2019年精选文档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2019年精选文档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1975年8月,河南大水。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长江2019年特大洪水2019年非典疫情2019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19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10、2019自然灾害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的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

2019森林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2019森林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2019森林火灾事故调查报告2019年森林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概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森林火灾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不安。

其中,2019年是特别严重的一年,许多国家遭受了毁灭性的森林火灾。

为了深入了解并解决此类事件,本次报告将对2019年全球范围内森林火灾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环境背景1. 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导致2019年森林火灾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温干旱天气加剧了植被水分蒸发速度,造成极端干燥条件,易引发大规模山火。

2. 不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对森林火灾产生了负面影响。

乱扔烟蒂、无序野外露营以及非法焚烧等行为可能导致意外起火;大规模伐木和土地开垦增加了可燃物质积累,使得火势容易蔓延。

二、对比分析1. 火势范围2019年全球范围内的森林火灾较以往年份更加严重。

其中,巴西亚马逊雨林、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等地区损失最为严重。

2. 人员伤亡由于森林火灾,许多国家纷纷遭受了人员伤亡。

据统计,仅2019年澳大利亚在昆士兰州就有400余万只野生动物丧生;科学家们还发现,阿拉斯加一些鸟类栖息地的候鸟数量锐减。

3. 经济影响森林火灾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一方面,火灾破坏了农作物和牧场,影响食物供应链;另一方面,抢救、恢复和重建工作需要耗费大量财力与资源。

三、案例分析与问题总结1. 巴西亚马逊雨林森林火灾事件2019年巴西亚马逊雨林爆发了严重的森林火灾事件。

调查结果表明,该次事件主要是由毁约设法非法砍伐引起的。

该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乱砍滥伐问题,导致大量林木倒塌死去,为火势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2. 澳大利亚森林火灾事件澳大利亚2019年的森林火灾造成了世人关注。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次事件主要是由于异常高温和干旱气候导致植被失水、易燃物质积聚过多所致。

加之恶意纵火行为和不良人类活动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

四、应对措施与建议1. 提升监测与预警系统针对森林火灾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完善现有监测与预警系统。

西南地区连年干旱气象地理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建议

西南地区连年干旱气象地理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建议

西南地区连年干旱气象地理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建议孙洪泉;高辉;张海滨【摘要】近几年,我国西南地区连年干旱,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西南地区干旱灾害具有受灾面积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连年受灾以及因旱农村饮水困难突出和农业因旱成灾率高、损失大等特点.从地理和气象角度分析,西南地区连年干旱灾害是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和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以及地形、地质和地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致.建议今后从加强水源工程建设、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及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等几个方面提高该地区的抗旱能力.【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西南地区;干旱;气象地理;应对措施【作者】孙洪泉;高辉;张海滨【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西南地区(特指云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五省、自治区、直辖市)位于长江、珠江上游,地貌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特别是贵州、云南两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气候以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000~1600mm,水资源相对丰富。

近年,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频繁发生。

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上旬,云南、四川、重庆和贵州西部等地又一次遭受严重干旱,3月中下旬以后旱情才略有缓解,局部地区旱情仍在持续。

云南、四川省分别启动了抗旱Ⅱ级、Ⅲ级应急响应。

西南五省作为水资源丰沛地区近几年遭受连年干旱,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本文在对西南地区近几年干旱灾害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干旱灾害的机理入手,分别从地理、气象和经济社会等角度对旱灾成因进行剖析,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一、西南地区近几年干旱灾害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地区共发生9次严重及特大干旱灾害,其中1950—1989年 3次,1990—2012年 6次,2006—2012年仅7年间,共发生严重及特大干旱灾害4次,发生频率高达57.1%,严重及以上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呈明显上升趋势。

西南地区2次秋冬春季持续严重干旱气候成因对比

西南地区2次秋冬春季持续严重干旱气候成因对比

西南地区2次秋冬春季持续严重干旱气候成因对比王嘉媛;胡学平;许平平;王式功;尚可政【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15(033)002【摘要】利用多种资料从不同方面对2009/2010、2012/2013年西南地区秋冬春季持续严重干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2次季节连旱都受热带西太平洋、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青藏高原东部等地区环流异常、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异常、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以及北极涛动(A0)异常的影响.2009年和2012年秋冬季,西南地区均受较强的下沉运动控制,环流形势异常和热带印度洋海表异常增温,导致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偏弱,同时该地区水汽输送通量辐散偏强,动力因子和水汽条件都不利于降水;AO持续负位相是引起持续干旱的重要原因,它不仅使南支槽减弱变浅,西南水汽输送减少,还致使贝加尔湖脊系统偏弱,北方南下冷空气主体偏东,不利于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上空交汇.热带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并非2次干旱事件的直接原因,且对这2次干旱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2009/2010年的干旱发生在E1 NinoModoki事件背景下,2012/2013年则受到弱的LaNina事件的影响.【总页数】11页(P202-212)【作者】王嘉媛;胡学平;许平平;王式功;尚可政【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63801部队,四川西昌61500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63796部队,四川西昌61500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16【相关文献】1.鲁西南地区两次春季低涡暴雨对比分析 [J], 张熙;李媛;张泽铭;郭振华;赵京峰2.2009-2010年冬春季节我国西南地区持续干旱的成因分析 [J], 周秉根;陈建业;何俊杰;张静;张蕾;刘向阳;潘金宝3.2010年秋冬季西南地区严重干旱与南支槽关系分析 [J], 王斌;李跃清4.2009/2010年西南地区秋冬春持续干旱的成因分析 [J], 王晓敏;周顺武;周兵5.洛阳市2000年春季严重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 [J], 盛建萍;马淑玲;姬鸿丽;李海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凉山火灾森林受损事件分析

凉山火灾森林受损事件分析

凉山火灾森林受损事件分析凉山州,是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个行政区域,位于四川省南部。

在2019年4月,凉山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森林火灾,该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

据报道,这次火灾造成了大面积的森林、草原、农作物和房屋的损失,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该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凉山火灾的原因根据媒体报道,凉山火灾起火的原因是因为当地居民非法野草采摘并进行燃烧炮仗,导致野草着火,进而引燃了周围的林木。

除此之外,造成这场火灾的原因还有烟花爆竹、电线、大面积的林间草丛和干旱的气候等。

二、凉山火灾的危害凉山火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危害。

它破坏了大片的森林生态,导致了生态失衡,并大大削弱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抗干旱能力。

此外,这场火灾还烧毁了大量的草原和农田,使得当地的农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这不仅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困难,而且也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的威胁。

三、凉山火灾的应对措施对于凉山火灾的应对措施,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调集了大量消防力量和志愿者进行扑火,搭建了防火护林网和防火带等,以防止大火蔓延。

此外,政府还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生态修复活动,补植森林和草原,以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治理森林漏洞。

四、凉山火灾的教训凉山火灾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教训。

首先,应加强宣传和教育,让居民认识到采摘野草不仅会损害自然生态环境,还会引发火灾。

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防火工作,加强预防和监测,避免火灾的发生。

此外,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森林的保护,积极修复生态系统,提高能够抵御干旱和火灾的能力。

综上所述,凉山火灾是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我们应该在广泛宣传防火的同时,还要增强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让我们美丽的家园更加美好、更加绿色。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修正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修正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修正李奇临;范广洲;周定文;蒋竹将;余君【期刊名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1)001【摘要】为了研究气象干旱指数对西南干旱的监测状况,及干旱指数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本文利用西南地区90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根据中国气象局提出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计算方法,以西南地区在2009/2010年的干旱事件为例,对CI指数公式进行分析和修正,验证了修正后的CI指数有较好的适用性,对2009/2010年干旱事件的空间演变特征反映清晰,与实际旱情的空间分布比较一致,在干旱等级方面有较好的反映,较其他的干旱指数监测效果更好.【总页数】9页(P138-146)【作者】李奇临;范广洲;周定文;蒋竹将;余君【作者单位】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重庆401147;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2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25;重庆市渝北区气象局,重庆401120;重庆市渝北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重庆401120;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重庆4011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16【相关文献】1.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修正及在西南地区的适用性 [J], 赵海燕;高歌;张培群;延晓冬2.CI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宁夏的本地化修正及应用 [J], 王素艳;郑广芬;李欣;李政林;杨建玲;冯建民3.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海南岛干旱特征分析 [J], 张亚杰;陈升孛;吴胜安;邢彩盈4.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改进及其适用性分析 [J], 陈家宁;孙怀卫;王建鹏;廖卫红;陈皓锐5.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干旱状况分析——以锡林河流域为例 [J], 王慧敏;郝祥云;朱仲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南干旱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进展

西南干旱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进展
深入 认识 旱涝 事 件 的 时 空 发展 特 征 及 其 气 候 背 景 , 对 了解 影 响 旱 涝 的 因子 以及提 高 旱 涝 事件 的 预测 水 平 有 很 大 的帮 助 . 本 文 先 介 绍 近
几 十 年来 西南 干 旱 的 观测 事 实 和特 征 , 然 后对 干旱 成 因研 究 进 行 了
在 全球 变 暖背 景 下, 中国极 端 天 气 气候 事件频发 . 近年 来 , 发 生在 中 国西 南 的严 重干旱事件 给 当地造 成 了重大的 经
济损 失 和 严 重 的 社 会 影 响 , 引起 政 府 部
门和科 学界 的高度重视. 因此 , 总结 西南 干旱的观测事 实和规律 , 探 讨干旱 成 因, 为西南干旱 的预 测 预警提 供 依 据 , 是 一
至今 这几个 时 间段 是西 南 5省 旱灾 频 繁 发 生 的 时期 , 即 间隔 1 0 a左
作者简介 庞晶 , 女, 硕士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大气环
境. p a n n i n g 5 8 2 @1 2 6 . c o n r
覃军( 通 信作 者 ) , 男, 博士, 高级工程 师 , 硕 士生导 师, 主要从事大气环流异常与气候 变
1 2 8
P AN G J i n g , e t a 1 . Ad v a n c e s i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c a u s e s o f d r o u g h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o u t h we s t C h i n a
以及西 南部 分地 区 发生 严 重 伏 秋 连 旱 ; 2 0 0 5年 华 南 南 部 出 现严 重 的

我国西南地区突发旱灾事件的组织机制分析

我国西南地区突发旱灾事件的组织机制分析
第 2 卷 第5 2 期
2 0年 1 0l 0月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S NYANG OF HE UNI VERS TY I
Vo .2, . 12 No 5
Oc . 2 0 10 t
文章 编 号 :10 —2 52 1 )50 0 —3 0 89 2 (0 0 0 —180

般认为突发事件是指事态骤变 , 当事者的
身心价 值受 到严 重 威胁 或 挑 战 , 关信 息很 不 充 有 分 , 发展态 势 具有 高 度 不 确定 性 而 同 时需 要 迅 其
急决 断 的 不 利 情 景 _ , 括 战 争 、 乱 、 怖 袭 l包 J 动 恐 击 、 水爆发 、 灾 、 洪 火 地震 、 瘟疫 等 。 国内学 者 多从
我 国西 南地 区突发 旱灾 事 件 的组 织机 制分 析
姬 超 一 , ,杜 英
( .甘肃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甘肃 兰州 7 07 ;2 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 究所 ,甘肃 兰州 7 00 ) 1 300 . 3 0 0
摘 关 键 要 :在评析我国西南地区旱灾突发 事件重 复发生而 当地 组织却无 力应对 , 组织失 败等 问题 的基 础 词 :突发旱 灾事件 ; 组织失败 ; 自发演进
收 稿 日期 :2 1 —0 —2 00 6 3
般 意 义上看 待 突 发事 件 , 系统 地认 识 突发 事 件
作者简介 :姬
超(9 7一)男 , 18 , 河南新乡人 ,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第 5期
开 创 了先 河 。

超等 :我 国西 南地 区 突发 旱 灾事件 的组 织机 制 分析
过程 中起到关 键作 用 , 因而必 须主 动地 、 系统地 掌

丽江极端气候指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丽江极端气候指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丽江极端气候指数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丽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着无数游客。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丽江地区的气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丽江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长期变化特征,本文对该地区的气候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丽江极端气候事件的定义极端气候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气象要素偏离正常水平较大的现象。

常见的极端气候事件包括强降雨、干旱、暴风雪、高温、低温等。

对于丽江地区来说,由于其高山地理特点,极端气候事件的特征可能会有所不同。

为了分析丽江极端气候事件的长期变化特征,我们收集了该地区过去50年的气候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丽江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在过去50年中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1. 强降雨事件在过去50年中,丽江地区的强降雨事件频率和强度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特别是近20年来,强降雨事件的发生频率大幅上升,且部分事件的降雨量甚至超过了历史记录。

这种变化对于丽江地区来说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 高温事件丽江地区的高温事件在过去50年中也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最高气温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这种变化对于丽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 特大干旱事件尽管丽江地区总体上属于湿润气候,但近年来特大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也有所增加。

特别是在部分年份,丽江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干旱天气,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供应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丽江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长期变化特征,我们还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丽江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丽江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加等现象,进而导致了强降雨、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

丽江地区的地理特点也是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极端天气现象在该地区更容易发生,如山洪泥石流、高温持续时间较长等现象都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2023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学案:干旱

2023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学案:干旱

思维导图:干旱【思维导图】[考点精析]干旱并不等于旱灾,干旱只有造成损失才能成为灾害。

干旱通常指长期无雨或少雨,水分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

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不论分析哪里干旱,都是水资源供求出现了问题。

供小于求便是干旱的原因。

分析供给不足的原因,还有需求过大的原因。

原因中又分自然和社会这两类。

注意系统思考,答案其实并不难得到01华北春旱(1)华北春旱严重的原因:①雨季未到,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多大风,加速水分蒸发;④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⑤水资源浪费严重。

原理:由于春季来自大陆的干空气依旧控制北方地区,因此春旱一般发生在北方,发生时间在3-5月,此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使得地表升温迅速,但地表空气只能得到地表的热量却得不到地表释放的水汽,因此使得空气干燥,不易成云致雨,且此时虽然暖空气开始活跃但一般活动在南方地区,到不了北方,也使得该地区降水稀少,出现旱情。

春旱是北方地区春季常见的灾害,时间长时,地表水干涸,地表龟裂,人畜饮水困难,因此做好预报工作,实时检测天气变化,节约用水,实行人工降雨,以及南水北调均可以缓解春旱。

02 长江中下游伏旱时间: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原理:随着气温的升高,陆地气压降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逐渐西移,正常年份在7月中旬-8月中旬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控制下,下沉气流十分强盛,长江中下游地区难以形成降水,7、8月又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盛夏伏旱。

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

影响地区: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

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环流分析

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环流分析
天津农业科 学 Taj gi l rl ce e ini A r ut a ir s n c u S &
・作 物 栽 培 与 设 施 园 艺
2 1 1 ( )1 4 1 8 02,8 1 :1 - 1
20 0 9年 9月到 2 1 年 3月西南地 区特大干旱环流分析 00
王 兴 菊 , 帮 , 世 有 , 贞红 叶 邓 陈
(. 1贵州省 安顺市 气象 局 , 贵州 安顺 5 10 2贵 州省 山地气候 与 资源重 点实验 室, 6 0 0; . 贵州 贵 阳 5 0 0 5 0 2)
摘 要 : 了弄清西南 地 区干 旱成因及物 理机制 , 为 更好地 做出预测 , 使用 N E / C R、 O A的月平 均再 分析资料 , 地区 CPN A N A 西南 的降水 、 气温 、 干旱资料 , 2 0 对 0 9年 9月 到 2 1 0 0年 3月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环流特 征进行 了分析 。 结果表 明, 阻高偏弱使得冷空 气不利 于向西南地 区输送 , 孟加拉湾 的低值系统偏弱使 得水 汽输送偏少 ,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 常年明显偏强 , 西 面积偏 大 , 脊
第 1 期
王兴菊等:0 9年 9月到 2 1 3月西南地 区特大 干旱环流分析 20 0 0年
用 。笔 者 拟 在 借 鉴 已有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20 对 0 9年 9月 到 2 1 0 0年 3月 的 特 大 干 旱 及 其 同 期 环 流 特 征 进 行 较 为全 面 的分 析 , 初 步 分 析 其 原 因 , 望 并 希
p r t h o t we t e in . i h r s l d i e C O n l i w s t f n a d l s a n al v rt e s u h e t S b i i g a r o t o t e s u h s r g o s wh c e u t n t O l d Wa n ar a n’ o e n e s r if e h o t w s . u sd n i e h a T t l o -

2009—2010年黔西南州特大干旱事件成因分析

2009—2010年黔西南州特大干旱事件成因分析
通 过对 20 0 —2 1 0 09— 8 00— 3全 州 8个 站逐 月气 温距平和降水距 平 进行 分析 , 可知 ,09— 8全 州 降 20 0
干旱 和洪涝 的频 率增 加 。特别是 2 纪 7 代 以 0世 O年 后 , 洲撒 赫勒 地 区严 重 干旱 灾 害发 生 的频 率是 1 非 9
20 - 2 1 黔 西 南 州特 大 干 旱 事 件成 因分 析 0 9 0 0年
周 仕 鹏 , 华 伟 , 恒 鸿 徐 孙
( 州省贞丰县气象局 , 州 贵 贵 贞丰 520 ) 62 0

要: 通过对 20 — 8 21 — 3 09 0—_ 0 0 黔西南州 8 0 个站连续 8 个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 对干旱事件的气候特征、 干
旱 的成因进行初 步分析 , 结果表 明: 黔西南州 20 -2 1 0 9 00年特大干旱事件是在 全球气候变 暖的条件下 发生 的 , 副热带高压持 续偏强偏西 , 阻断 了来 自南面海洋 的暖湿气流 , 同时 , 北方 冷空气虽然强度大 , 主体偏北 , 但 很少南下 , 在黔 西南境 内冷1 纪 6 0 从 9世 O年代 至 今 , 全球 平
均气 温上升 0 3~ .  ̄ . 0 6C。
水量偏少 1 7成 , 温偏高 06~ . ℃ ;09— 9全 ~ 气 . 14 20 0 州降水 量偏少 3— 8成 , 偏高 13~ 。 ̄ 20 气温 . 29C;09— 1 州 降水量 偏 少 4— 0全 6成 , 温偏 高 0 1—16C; 气 . . ̄
全州 因干 旱造成 197 9 .4万人饮 水 困难 , 作 物成 灾 农
面积为 1 29 8 3 m , 旱 已造 成 直接 经 济 损 失 达 3 8 . h 干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纵观云南历史,会发现这几年云南三年连旱并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而是从明清开始,旱灾逐年增多,特别是到二十一世纪初,旱灾呈现加速度增长,最终酿成了史无前例的三年连旱。

那么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大气环流异常。

引起大气回流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异常现象,一般每2—7年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

所以不能解释云南旱灾逐年增强的现象。

更不能解释三年连旱,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不可能三年连续出现。

2、水利设施基础薄弱。

从历史角度来看:明清以来云南旱灾的日益增长,正好与明清以来日益增长的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增长成正比,很显然,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并不是造成旱灾的原因,恰恰相反,水利设施越多的年代旱灾反而越多。

此外现在抗旱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过度超采还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干旱沙化。

一旦地下水开采完,土地荒漠化严重,一切就晚了。

3、全球变暖。

数据显示:从云南有气象记录的1961以来,云南年平均气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0年,49年中云南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其中年升温率为0.015℃/年。

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历史来看,例如侏罗纪时期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3°,然而侏罗纪时期却是地球历史上最湿润的时期之一。

所以,全球变暖不是导致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

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

云南地处于北回归线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回归线所贯串之处,大都是茫茫的荒漠: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小内天特沙漠,印度半岛的塔尔沙漠……,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许说明了云南气候注定是干旱的,但是古时候的云南却以温暖湿润气候为著名,只是近百年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才逐渐转为干旱。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原因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原因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原因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是2019年4月份至10月份在中国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的一场规模空前的自然灾害,火灾面积达到了超过106.67万公顷,是近年来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
灾事件。

震惊国内外,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灾难性的森林火灾呢?
1.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导致大兴安岭气候极端化,长时间干旱和极端高温的天气条件是火灾的主要起因。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基本上是干旱的气候,回流火灾的灾难性教训警醒我们,防火意识的重要性令人不能忽视。

2. 林业管理不当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是由于林业管理不当导致的。

长时间的过度开发和土地利用压力、大量的植树造林和森林经济等人类活动导致了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物种的减少,同时也为森林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此外,人类粗心大意和冷漠也是导致火灾的挥之不去的因由。

3.人为原因
事实上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

除了无良盗伐和垃圾漫游外,放纵的吸烟、烧烤和雷击等种种理由均为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林业管理不当和人为原因三个方向。

在发生这样庞大及灾难性的事件之后,必须要引起政府和大众的广泛重视和警醒,同时应增强情报防火意识,严格控制盗伐、垃圾漫卖、野外露营等人类活动,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加强森林防火,以抵御更多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灾难性事件的发生,确保不破坏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

东至县2019年高温干旱天气的分析及影响

东至县2019年高温干旱天气的分析及影响

环境科学113DOI:10.16660/ki.1674-098X.2007-9848-1176东至县2019年高温干旱天气的分析及影响①章卫华(池州市东至县气象局 安徽池州 247100)摘 要:2019年8月中旬至11月中旬(8月11日~11月11日,下同),我县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

本文通过对东至县2019年持续干旱天气相关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认为2019年8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来的气象干旱持续时间长、强度强,为近40年最严重的伏秋旱,同时,东至县降水量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一少。

同时分析了旱情对农业及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干旱 降水量 农林业 影响分析中图分类号:P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a)-0113-03Analysis and Impact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Dry Weather inDongzhi County in 2019ZHANG Weihua(Chizhou Dongzhi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Chizhou,Anhui Province,247100,China)Abstract: Since the middle of August 2019(August 11-november 11, the same below) ,my county precipitation continues to be less, the temperature is on the high side.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ersistent drought weather in Dongzhi County in 2019,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th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since mid-august 2019 has been long lasting and strong, and it is the most serious summer drought in recent 40 years, the precipitation in Dongzhi County is the lowest in the same period since the meteorological records began.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 of drought on agriculture and life was analyzed.Key Words: Drought; Precipitatio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mpact analysis①作者简介:章卫华(1984—),男,汉族,安徽池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综合气象业务。

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及预测方法研究

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及预测方法研究

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及预测方法研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据统计,2019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次数和影响范围均超过了近30年平均水平。

科学家们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和预测方法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期望找到尽量准确的预测方法,以帮助人们做好应对措施。

一、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导致大气环流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极端气温、极端降水等气象灾害。

例如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热浪和干旱天气,就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2.自然因素除了气候变化,自然因素也是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重要原因。

自然因素包括地质构造、海洋变化等,它们对天气的形成和演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例如,海洋的暖湿空气会随着风和洋流运动到陆地上,在夏季带来了热浪和暴雨。

3.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原因。

人类活动引起的森林砍伐、工业化等行为会导致气候的不稳定,从而引发一系列气象灾害。

例如,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市降雨的集中汇集,导致城市内涝,同时加剧了城市中的高温。

二、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方法1.气象预警系统气象预警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预测极端天气的方法,对于防范气象灾害有重要作用。

气象预警系统通过对气象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2.数值预报模型数值预报模型是针对气象预报的一种新的、复杂的预测方法,利用计算机对大规模天气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出未来天气的趋势。

数值模型也可以用来研究历史气候变化,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防范气象灾害。

3.气候模式气候模式是一种复杂的模拟系统,可用于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

气候模式利用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气候变化信息,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

气候模式提供给公众重要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农业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结论总体来说,研究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及预测方法对于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高考地理极端气候事件分析历年真题

2024年高考地理极端气候事件分析历年真题

2024年高考地理极端气候事件分析历年真题近年来,地球气候异常变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极端气候事件如台风、干旱、洪涝等频繁发生,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学习地理的学生,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下面将通过对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分析,来探讨2024年高考地理极端气候事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台风事件2019年高考真题中提到了台风在我国沿海地区经常发生,并且对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

根据这一信息,我们可以推测2024年高考地理可能会继续关注台风事件,并挖掘其更多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台风是热带气旋中的一种特殊气象现象,其强度和路径的变化对周围地区的气象、水文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024年高考可能会要求学生掌握台风形成的原因、路径的预测及对沿海地区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此外,还可能涉及到台风防灾减灾措施,如海堤、防护林等的建设作用,帮助减少台风对人们生活的破坏。

二、干旱事件历年高考真题涉及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高考地理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展干旱事件的范围,揭示干旱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

干旱是指长时间缺乏有效降水的气候现象,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产生严重影响。

2024年高考可能会考察干旱的成因,如亚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对干旱的影响,以及干旱对西北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损害等问题。

此外,也有可能会探究干旱防治的方法,如节水灌溉技术、植被恢复等对于缓解干旱问题的重要性。

考生需要了解国家在干旱防治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三、洪涝事件洪涝事件是指大规模降水引发的地表径流增大、河流水位急剧上升和涝灾发生等情况。

历年真题中有提到洪涝的发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整理,我们可以预料到2024年高考可能会继续关注洪涝事件。

洪涝是一种极端气候事件,对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西南特大干旱事件成因及分析摘要利用中国逐日站点降水资料、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 年秋季至2010 年春季的秋冬春西南特大干旱过程中各指数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1,自2009 年10 月底东亚冬季风建立以来,至2010 年春季,东亚冬季风强度持续偏强,加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西偏北,西南地区长期受副高控制,气温持续偏高,由于冷空气虽然总体偏强,但主要控制我国北方地区,降水主要发生在华北和华东地区,造成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少有交汇,致使降水偏少,干旱发生发展;2,印缅槽强度较常年偏弱,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条件不足,同时西南大部地区水汽通量矢量偏东南方向,而来自南海的水汽通量矢量则为西南方向,不利于南海水汽向西南地区输送,同时孟加拉湾水汽通道的水汽输送方向无偏西南方向距平,因此向西南地区输送的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两条水汽通道的水汽通量均较常年偏弱很多,加之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地区自2009 年秋季以来,长期处于下沉运动的正距平区,造成这段时间西南地区干旱少雨,旱情持续。

关键词:西南特大干旱;西太副高;印缅槽;大气环流异常第一章前言干旱是世界上广为分布的自然灾害,据Obasi统计,[1]在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中气象灾害引起的损失约占85%,而干旱造成的损失又占气象灾害损失的50%左右。

[2~3]干旱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4]其具有发展速度缓慢、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广和危害严重的特点。

[5](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越开越严重,[6]研究表明,1980年以来气候变暖对全球干旱面积有很大贡献,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干旱面积大概增加了8%,到本世纪末,干旱面积将增加一倍。

[7](近60年)干旱是我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的影响范围广,涉及时间长。

根据多年的统计,干旱灾害占全国气象灾害影响面积的50%,洪涝灾害只占27.8%。

[8]在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中,干旱列为我国气候灾害之首。

[9](近百年)我国干旱灾害范围广、频次高、损失严重,平均2~3年就有一次严重干旱发生。

[10]西南是我国干旱灾害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

[11](近60年)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介于91°21′~112°04′E、20°54′~34°19′N之间。

[12]该地区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的区域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和四川盆地等构成了该区域大陆地貌的主要特征。

本区域水资源较为丰富,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典型特征是冬干夏湿,干湿分明,年降雨量在900mm以上。

(庞晶)图1西南地区五省市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的秋冬春连旱的干旱灾害事件,此次发生的西南地区秋冬春连旱事件持续时间长,范围大,旱情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干旱作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对于人民生活及经济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海霞)过去普遍认为干旱主要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且危害严重。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干旱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明显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南方地区干旱也频繁发生,如 2003年江南和华南以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2005年华南南部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年来少见的严重春旱;2006年川渝地区出现百年难遇的伏旱,2007年出现严重的冬春干旱连夏旱;2009年秋至2010年春发生西南大旱。

众多事实表明: 西南干旱的研究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是一项具有科学价值的理论课题。

(庞晶)西南地区是我国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

历史干旱灾害统计资料显示,西南地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干旱5一10年就会出现一次,近年来连续发生2006/2007年和2009/2010年两次特大干旱,尤以2009一2010年的干旱最为严重。

[13]其中,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和重庆等西南5省(区、市)降水量普遍偏少2一3成,部分地区偏少5一8成;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一2℃。

此次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分析该地区干旱的特征以及干旱成因,对于提高干旱预测水平,防御干旱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晓敏)由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旱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因此旱涝成因及预测研究备受关注。

很多研究表明: 干旱过程常常是某种状态的异常环流型持续发展和长期维持的结果。

因此,深入认识旱涝事件的时空发展特征及其水汽输送背景,对了解影响旱涝的因子以及提高旱涝事件的预测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14~16](庞晶)因此,本文先利用月平均NCEP/NCAR高度场再分析资料绘制的500hPa天气形势图分析2009年08月到2010年07月西南地区每个月的位势场的时空变化,再用这每个月的天气形势图与1984年~2014年这三十年每个月的月平均天气形势图作类比,分析同周期内2009年~2010年这一周期内出现的特殊情况。

考虑到高度场资料的单一性,本文再利用月平均NCEP/NCAR相对湿度、u、v分量再分析资料绘制的水汽通量图分析2009年08月到2010年07月西南地区每个月的水汽输送的时空变化,同理,再用这每个月的水汽通量图与1984年~2014年这三十年每个月的月水汽通量图作类比,分析同周期内2009年~2010年这一周期内出现的水汽输送的特殊情况。

通过这两方面的数据研究探讨2009年~2010年西南地区秋冬春持续干旱基本特征和这次特大干旱事件的成因。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本文使用的资料有 NCEP/NCAR 全球逐月 2.5°×2.5°的高度场、温度场、相对湿度场、风场、垂直速度场;台站观测资料(包括降水和气温资料);从西南地区测站中挑出有代表性的5个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

图2西南地区站点位置分布图利用月平均NCEP/NCAR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分析500hPa上天气形势,大气环流背景,588线的位置异常以及印缅槽的形成对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利用水汽通量分析的大尺度背景场下水汽的输送情况对西南降水情况的影响;利用站点降水数据得出的降水距平指数空间分布图,分析在这次西南干旱事件中干旱情况的时空分布;最后利用5个具有代表性的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这次干旱事件做一次特例分析,分析其特例在这次干旱事件中的普遍性。

第三章 2009/2010 西南大旱期间大气环流异常分析3.1副高与南支槽异常特征本节使用的500hPa天气形势图均是由NCEP/NCAR 再分资料重建的,下面的分析内容都是由1984~2014年8月至次年7月份的月平均500hPa天气形势图与干旱发生当年(2009年)8月至次年(2010年)7月的月平均500hPa天气形势图每个月份作比较,而分析出来的。

在分析这些天气形势图时,我们主要是分析以下几种能影响到西南地区的气象要素来得出结论的,他们分别是588线,584线,西太副高,西南低涡以及印缅槽。

下面先简短的介绍下这几种气象要素。

588线584线与西太副高:一般天气预报分析过程中,把588线看做是副高控制的范围,或者说,588线是划分副高脊线、副高极点的重要参考线。

一般位于588线内的区域就是高压控制的范围,是晴热天气。

而有些时候副高控制的范围还应该看高压外围沿着588或者584线吹的气流,即高压外围的,受高压影响的反气旋气流控制的区域有时是588内,有时是584内,即副高控制的区域,是584或588内部的区域。

西南低涡:是我国西南地区低压涡旋系统。

(1) 低涡在原地时,可产生阴雨天气;低涡移出时,95.5%有降水,雨区主要分布在低涡的中心区和低涡移向的右前方。

(2) 西南涡发展东移时,雨区也扩大东移,降水强度增加,同时引起地面锋面气旋的发生发展,大风、低云、恶劣能见度等也随之出现。

南支槽:下面,我会把相同月份的30年平均的月平均天气形势图与发生干旱当年的月平均天气形势图每两张放在一起比较和分析:图3(a) 30年8月份月平均天气形势图图3(b) 2009.08 月平均天气形势图正常情况下8月份588线还未延伸至内陆地区,而发生干旱当年8月平均资料整理的天气图(图3(b))来看,588线已延伸至东南地区,往年八月份西南低涡在印度及孟加拉湾附近,而发生干旱当年的月平均资料整理的天气图来看,西南低涡并未出现。

图4(a)30年9月份平均天气形势图图4(b) 2009.09 月平均天气形势图正常情况下9月份588线还未延伸至内陆地区,而发生干旱当年9月平均资料整理的天气图(图4(b))与(图3(b))相比,588线向东移至中国东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的东部地区,并且呈现环装分布。

此时在588线内的区域受高压所控制,也就是说此时西南地区东部已经受到了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图5(a)30年10月份平均天气形势图图5(b) 2009.10 月平均天气形势图正常情况下10月份588线还未延伸至内陆地区,而发生干旱当年10月平均资料整理的天气图(图5(b))与(图4(b))相比,588线依然呈现环装分布并且向西南移动至中国西南地区大部和越南东南亚等地。

此时在588线内的区域受高压所控制,也就是说此时西南地区大部已经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了;正常情况下南支槽位于青藏高原西侧喜马拉雅山附近,而发生干旱当年10月南支槽位于印度西部阿拉伯海附近,也就是说当年的南支槽位置偏西,也不利于水汽的输送和形成。

图6(a)30年11月份平均天气形势图图6(b) 2009.11 月平均天气形势图正常情况下11月份588线刚到达菲律宾东侧,而发生干旱当年11月平均资料整理的天气图(图6(b))来看,588线南移至15°~25°N之间的区域,并且已经在越南东部登陆。

此时588线内形成的副热带高压阻断了从太平洋来的水汽输送。

图7(a)30年12月份平均天气形势图图7(b) 2009.12 月平均天气形势图正常情况下12月份588线位于太平洋中部,而发生干旱当年12月平均资料整理的天气图(图7(b))来看,588线(副热带高压)已经不在图中的范围了。

这说明588线由于冬季的原因已经南移至赤道附近,此时西南地区已经不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推测该月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与588线关系不大,应该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图8(a)30年1月份平均天气形势图图8(b) 2009.1月平均天气形势图正常情况下1月份588线已经不在图中的范围内了,而发生干旱当年1月平均资料整理的天气图(图8(b))来看,588线的范围却突然扩大了,并且延伸至中南半岛大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