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知识讲解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导入新知 圆的周长不仅可以用滚动法、绕绳法等测量,还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公式是什么呢?
过程讲解
归纳总结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或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
如果用字母C 表示圆的周长,r 表示半径,d 表示直径,那么圆的周长公式是:C=πd 或C=2πr。
拓展提高
1.圆的周长与该圆半径、直径的关系;(1)圆的半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它的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
(2)圆的半径、直径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它的周长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两个圆的半径之比等于它们的直径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周长之比。
3.下面图1是一个半圆,图2是圆的周长的一半:
半圆的周长指的是圆周长的一半加上1条直径或2条半径,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是:。
圆的周长的一半是把圆的周长平均分成两份,求一份的长
度,圆的周长的一半的计算公式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 第1课时圆的周长课件

1号圆片
2号圆片
3号圆片
4号圆片
表格填写完整后,你有什么发现?
d=10cm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d=10cm
3倍
多一些
圆的周长÷直径=
圆周率(∏)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bì)算经》中就有了“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指圆的周长约是它的直径的3倍。
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这一成绩比国外大约要早1000年。
2 圆的周长第1课时 圆的周长(1)
R·六年级上册
5 圆
方法一:绳绕法
方法一:绳绕法
方法一:绳绕法
方法一:绳绕法
方法一:绳绕法
方法一:绳绕法
方法一:绳绕法
方法二:滚动法
方法二:滚动法
d=10cm
方法二:滚动法
d=10cm
0cm
方法二:滚动法
d=10cm
0cm
方法二:滚动法
d=10cm
0cm
方法二:滚动法
d=10cm
0cm
方法二:滚动法
d=10cm
0cm
方法二:滚动法
d=10cm
0cm
方法二:滚动法
d=10cm
0cm
方法二:滚动法
d=10cm
0cm
找一些圆形的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周长
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1. 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一、引课(课件出示特克斯八卦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对,这就是我们伊犁美丽的特克斯县的八卦城。
它因八卦布局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今年夏天,老师有辛来到了这里,照片上的就是八卦城中心广场的太极坛,老师绕太极坛的第一外环走了一圈,要想知道老师走这一圈是多少米你们知道是要求什么吗对,圆的周长,那么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认识周长1、请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吗谁能给大家摸一摸(指名学生摸一摸)师: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确定一个点,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那你们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生:圆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看他多勇敢,谁还能说一说3、那你们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呢(曲线)师:那我们可以说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4、那谁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绕线发,滚动法)5、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现在请大家自己选择方法来测量这些圆的周长,好吗要求:1)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你能得到圆的周长就可以,请一律用厘米做单位。
2)每个小组还有一个小表格,请同学们将测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的第一栏里,只需要完成第一栏就可以,不用写单位。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圆”的第一节“圆的周长”。
教材详细内容包括:圆周长的定义,圆周率的认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以及圆周长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定义,了解圆周率的概念。
2. 学会使用圆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圆周长的定义,圆周率的认识,以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模型、圆周长测量工具、多媒体设备。
学具:圆规、直尺、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圆形跑道,提问学生如何计算跑道的周长,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圆周长的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圆周率π,讲解圆周长公式C=2πr。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使用圆周长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圆周长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邀请个别学生分享解题过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圆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圆形花园、车轮等。
六、板书设计1. 圆周长的定义2. 圆周率π3. 圆周长公式C=2πr4. 实际应用例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半径为5cm的圆的周长。
(2)已知圆的周长是31.4cm,求这个圆的半径。
(3)探讨圆周率π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C=2πr=2×3.14×5=31.4cm(2)r=C/2π=31.4/(2×3.14)=5cm(3)答案不唯一,如:圆的面积、周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圆周长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为下一节课“圆的面积”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十章第一节《圆的周长》。
详细内容包括:圆周长的定义,圆周率的含义,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以及相关例题的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周长的定义,理解圆周率的含义,能运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周长的定义,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计算公式的运用。
难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圆周率的取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模型、直尺、圆规、计算器。
学具:圆模型、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测量身边圆形物体的周长,如硬币、瓶盖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2. 讲解圆周长的定义:圆周长是指圆形图形边缘一周的长度。
3. 探究圆周率的含义:通过实际测量,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始终为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就是圆周率π。
4.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圆周长=π×直径,进一步推导出圆周长=2×π×半径。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车轮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圆周长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圆周长的定义2. 圆周率π的含义3. 圆周长计算公式:C=πd,C=2πr4.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各圆的周长(圆的半径或直径已知):a. 半径为5cm的圆b. 直径为12cm的圆(2)解答:a. 15.7cmb. 37.68cm2. 答案:(1)a. 15.7cmb. 37.68cm(2)解答过程见板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主要涵盖教材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周率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圆周率的概念。
难点: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多媒体设备。
学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一个圆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吗?”学生可能会摇头,教师接着问:“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知道圆的周长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索圆的周长计算方法:(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个圆的模型、绳子和直尺。
(2)教师提出任务:用绳子围绕圆模型一周,并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理解圆周率的概念:(1)教师提问:“为什么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呢?”引导学生思考。
(2)教师解释圆周率的概念,并强调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符号π表示。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圆的周长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并强调解题思路。
5.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自行车轮子的周长是多少?”,“游泳池的周长是多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圆的周长= πd七、作业设计(1)直径为10厘米的圆;(2)直径为15厘米的圆;(3)直径为20厘米的圆。
答案:(1)31.4厘米;(2)47.1厘米;(3)62.8厘米。
2. 某自行车轮子的直径为60厘米,求其周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主要讲述圆的周长。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以及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涉及的章节为第三章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周长的概念,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学会计算圆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圆周率的理解。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概念,以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圆的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圆形物体的周长是多少?2. 新课导入(2)介绍圆周率,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3)讲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即 C = 2πr。
3. 例题讲解(1)给出一个圆的半径,计算其周长。
(2)给出一个圆的直径,计算其周长。
4. 随堂练习(1)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其周长是多少?(2)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其周长是多少?5. 小组合作(1)为什么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如何测量一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六、板书设计1. 圆的周长概念2. 圆周率含义3. 圆周长计算公式:C = 2πr4. 例题解答5.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其周长是多少?(2)一个直径为12厘米的圆,其周长是多少?答案:(1)C = 2πr = 2 × 3.14 × 4 = 25.12(厘米)(2)C = πd = 3.14 × 12 = 37.68(厘米)2. 拓展延伸:测量一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并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精品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周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圆周长”部分展开学习。
详细内容涉及圆周长定义,圆周率含义,以及如何计算圆周长。
具体包括圆周长公式C=πd和C=2πr推导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圆周长概念,掌握圆周长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1. 解圆周长意义,理解圆周率含义。
2. 掌握圆周长公式,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3. 能够运用圆周长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周长计算方法,特别是圆周率π应用。
教学重点:圆周长公式C=πd和C=2πr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规、直尺、计算器、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通过展示一个车轮运动,引导学生思考:车轮滚动一圈,走过距离是多少?由此引出圆周长概念。
2. 例题讲解通过教材第78页例1,讲解圆周长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圆周长意义和圆周率π概念。
3.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第1、2题,巩固圆周长计算方法。
4. 知识拓展讲解圆周长与直径、半径关系,推导圆周长公式C=πd和C=2πr。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圆周长定义2. 圆周率π含义3. 圆周长公式C=πd和C=2πr4. 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教材第80页练习第5题,已知圆直径,求圆周长。
(2)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圆形花坛半径是5米,求花坛周长。
答案:(1)圆周长=π×直径(2)圆周长=2×π×半径=2×3.14×5=31.4米2. 作业要求学生需在作业本上完成上述题目,要求字迹工整,计算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反思教学效果,解学生对圆周长知识掌握程度。
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如测量自行车轮胎周长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圆形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计算圆的周长,并能解决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和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圆形相关的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知道圆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吗?2.呈现(10分钟)介绍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即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圆周率)。
通过课件展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用硬纸板剪出一个圆形,然后用绳子围绕圆形,测量绳子的长度,记录下来。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练习题,如计算圆的周长、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圆的周长》。
2、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
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
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
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
4、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
5、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课件

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是0.33米,车轮 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得数保 留两位小数) 2×3.14 ×0.33
=6.28 ×0.33 =2.0724
≈2.07 (米)
C=2r
答:车轮滚动一周前进2.07米。
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判断、改错并说理
1. 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叫圆周率。 ( ) )
五、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C= d 或 C= 2 r
练习:求下列圆的周长
(1)d=2.5分米(2)r=4 米 六、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 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 C= d 3.14×0.95 =2.983 ≈2.98 (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
返回
பைடு நூலகம்
2. 圆的直径扩大2倍,周长也扩大2倍。 (
3. 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
4. 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圆周率。
(
(
)
)
2.填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 )倍多 一些 ,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 ( )。用字母( )表示,一般 只取它的近似值( )。 (2).一个圆的半径是1分米,它的直径是 ( )分米,它的周长是( )厘 米 (3).圆的半径扩大5倍,它的直径扩大 ( )倍,周长扩大( )倍。
一、什么是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怎样测量圆的周长? 1. 。有几种测量方法。
2. 动手测量,并做记录。
三、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半径)关系。
四、认识圆周率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直径= 圆周率
=3.141592653……
计算时,一般取它的近似值 ≈3.1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答。
458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r3.14223.144=6.28(厘米)=83.14=25.12(厘米)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r(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已知:c=3.77m求:d=?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3.14x=3.771.2(米)x=3.773.14x1.2(2)做一做。
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已知:c=1.2米R=c(2)求:r=?解:设半径为x米。
3.142x=1.21.223.146.28x=1.2=0.191x=0.1910.19(米)x0.19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⑵3.1482⑶3.1482+8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xx.14=125.6(厘米)(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主要涉及第三章《圆》的第二节《圆的周长》。
详细内容包括:圆周长的概念,圆周率的含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含义,以及将圆周长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模型、直尺、软尺、圆周长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圆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一个圆形物体的周长?2. 例题讲解(1)讲解圆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2)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C = 2πr。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计算给定圆的周长。
4. 知识拓展(1)介绍圆周率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讨圆周率的应用,如计算地球赤道的周长。
(2)强调圆周率的意义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圆周长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圆周率的含义。
3. 实际应用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圆的周长。
(2)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求解圆周长问题。
2. 答案(1)C = 2πr,根据给定半径求解。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探讨圆周率的无理性质。
(2)研究圆周长与其他图形周长之间的关系。
(3)了解圆周率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圆周率的理解。
2. 教学难点中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PPT课件圆的周长

周长是直径的3倍。
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
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
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
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
少要早一千年。
返回
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4厘米
返回
1.我会判断。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六年级 上册
圆 长
周的导入源自定义演示练习
简介
实战演习
生产快乐
挑战自我
聪明屋
教育格言
轻松 自然 投入
返回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返回
返回
物品名称
周长 ÷ 直径 周长(厘米) 直径(厘米) (保留两位小数)
返回
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
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
返回
结束
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一位牧民要建一个半径是50米的牛栏,牛栏的 周长是多少米?在牛栏的一周每隔2米打一个木桩,
要打多少个木桩?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
上三圈?
返回
孟庙里有一棵千年古树,
要知道它的周长,怎么办?
返回
如果让你沿正方形的边或
者是圆形的边走一圈,你会怎
么选?为什么?
(1)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 ×)
(2)π 的值是3.14。
(3)圆周率π 是一个循环小数。
(× )
(× )
(4)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5)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
(×)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圆的周长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圆的周长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
2. 让学生学会使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圆的周长的概念。
2. 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准备:1. 圆的模型或实物。
2. 软尺、剪刀等工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如圆桌、圆形窗户等。
2. 提问:这些物品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你们能想到与圆形相关的数学知识吗?二、探究圆的周长(10分钟)2.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一定的关系。
3. 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变化关系。
4. 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周长公式:C = πd(其中C表示圆的周长,d 表示圆的直径,π表示圆周率)。
三、新课讲解(10分钟)1. 讲解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你们认为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延伸:1. 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的周长,并进行统计分析。
2. 让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的关系。
六、深化理解(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圆周率π的历史和意义。
2. 讲解圆周率π的近似值是如何得出的,让学生理解π≈3.14159…。
3. 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为什么是一个固定的数?七、实践应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测量一个未知直径的圆的周长。
2. 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涉及第四章《圆》的第三节《圆的周长》。
详细内容包括:圆的周长的定义、圆周率的含义、如何计算圆的周长以及圆的周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周率的含义,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周率的理解和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模型、圆规、直尺、计算器、多媒体设备。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车轮滚动前进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车轮滚动一圈,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 探索圆的周长(15分钟)(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2)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圆规和直尺测量圆的周长。
3. 圆周率的含义(5分钟)介绍圆周率的概念,以及圆周率的近似值3.14。
4. 例题讲解(10分钟)(1)计算给定直径的圆的周长。
(2)计算给定半径的圆的周长。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2. 圆周率:π≈3.14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直径为10cm的圆的周长。
(2)计算半径为5cm的圆的周长。
答案:(1)C=πd=3.14×10cm=31.4cm(2)C=2πr=2×3.14×5cm=31.4cm2. 课后反思: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圆周率的理解。
2. 拓展延伸:探讨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以及圆周率的更多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将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联系起来,可能需要借助图形的割补法或动态演示来辅助理解。
-对于π的近似值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体验使用3.14和更多小数位数进行计算的区别,理解精确度的重要性。
-在提高测量精确度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如何固定圆规,如何对齐直尺等,并通过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的周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圆的周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围绕圆的周长展开,我发现学生们对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章节,内容包括:
1.圆的周长概念:通过直观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
2.圆周率的含义:介绍圆周率π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圆的周长公式:推导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人教版教案:圆的周长一、教学内容1. 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知道圆的周长是圆一周的长度。
2. 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 = 2πr,其中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π表示圆周率,约等于3.14。
3. 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绳子。
2. 学具:练习本、笔、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围成一个圆,测量并记录周长。
3. 讲解并演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 = 2πr。
4. 例题讲解:以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为例,计算其周长。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计算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
6.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圆的周长C = 2πr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圆的周长。
半径为5厘米的圆直径为12厘米的圆2. 答案: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C = 2πr = 2 × 3.14 × 5 = 31.4厘米直径为12厘米的圆的周长:C = πd = 3.14 × 12 = 37.68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圆的周长的概念,并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探究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圆的周长》(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圆的周长》(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我今天要教授的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圆的周长》一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7页的圆的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我会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是什么,如何计算圆的周长,以及如何应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和应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圆的模型、绳子和直尺等教具,同时也准备了练习题和应用题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2. 讲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我会通过圆的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缘的长度。
3. 讲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我会用绳子围住圆,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 示例讲解:我会用具体的数字和公式,给学生讲解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6. 应用题讲解:我会给学生讲解如何应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包括圆的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和巩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应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圆的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要教授的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圆的周长》一课。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学生一定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知识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周长
[基础练习]
一、填空。
1、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π)倍,圆的周长是圆的半径的(2π)倍。
2、如果圆的半径扩大2倍,那么圆的直径扩大(2 )倍,那么圆的周长扩大(2)倍。
、 3、半圆的周长=(πr)
4、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5、半径是3分米的一个圆,它的周长是(18.84)分米。
6、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半圆形,它的周长是(12.56 )厘米。
二、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单位:厘米)
1、 r=2 r=3 r=5
12.56厘米 18.84厘米 31.4厘米
2、 d=2 d=3 d=5
6.18厘米 9.42厘米 15.7厘米
[综合训练]
三、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圆周率就是圆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
(√)
2、圆周率就是3.14。
(× )
3、一个圆的周长就是圆直径的π倍。
(√ )
4、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
四、应用题。
1、展览馆门前的圆形水池周长是78.5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半径是多少米?
直径是25米半径是12.5米
2、一台压路机前轮半径是0.4米,如果前轮每分钟转动6周,十分钟可以从路的一端转到另一端,这条路约长多少米?
150.72米
3、用一条长20米的绳子围绕一棵树干绕了6圈,还余下1.16米,这可树干上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
直径大约是1米
4、一条甬路长47.1米,潘月在路上滚铁环,铁环直径为30厘米,从用路的一端滚到另一端,铁环要转多少圈?
50圈
[能力提高]
五、试一试。
1、两人练习跑步,小明沿着大圆跑,
小红沿着两个小圆绕8字跑,谁跑
的路程近?
一样近
2、广场的中央有一个梅花形的花坛,外圈是五个半圆形,每个半圆形的半径都是2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31.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