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导游词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范文(2篇)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范文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风格迎异。
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
游览线路,路转水回,柳暗花明,引人入胜。
周围自然的景观和得天独厚的天然调节,使得民族村内花枝不断,四季缤纷,每一刻,每一季,都有各自动人的美景。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
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
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让人们尽兴观赏,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建有造型各异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五彩缤纷的衣着服饰,有妙趣横生的婚俗礼仪、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有优美诙谐的音乐舞蹈,兼有博览、游乐、度假、餐饮服务等各种综合配套设施。
南民族村里,吉祥的傣寨白塔,壮观的白族大理三塔,高耸的彝家图腾柱,源远流长的纳西东巴文化,佤族的木鼓、布朗族的婚俗、基诺族的太阳鼓、拉祜族的芦笙舞、雪域高原的藏族佛寺、哈尼族的龙巴门、德昂族的龙阳塔、景颇的木脑纵歌、壮族的铜鼓文化、奇特的摩梭人母系氏族社会遗承、以及风趣的亚洲群象表演、精美独特的民族风味美食、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浓郁的民俗展示,将令您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云南民族村,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村庄中的一个独特民族——傣族。
傣族是云南省最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居住在中国的西南部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傣族的风俗、文化和传统吧!第一,傣族的起源和历史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
云南傣族园导游词范文(2篇)

云南傣族园导游词范文可能很多朋友只知道有傣族泼水节这个节日,却不知道其来历。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个法力无边的魔王,他无恶不作,人民不堪其苦。
他先后霸占了六个姑娘,后来又强占了人间最美丽的公主楠棕布,七个姑娘受尽,伺机报仇。
聪明的七姑娘在酒宴上把魔王灌醉,从他口中了解到他的致命弱点。
一天晚上魔王醉后昏睡,楠棕布按照魔王所说,拔下一根魔王的头发勒到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头立刻掉到地上。
但从魔头上滴下来的血却变成了熊熊大火,并迅速漫延到人间。
楠棕布赶忙抱起魔头,地上的火也就熄灭了。
一放下,火又重烧起来。
于就是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的人则用清水朝她身上浇泼,一直坚持了九百九十九天,才把大火扑灭,乡亲们从此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人们为了纪念这七位姑娘;于就是在每年扑灭邪火这天互相泼水,以洗去一年的疲劳和污秽,相互恭喜祝福,迎接新春来临,从而形成了泼水节.傣家人说:“泼透一身,幸福一生!”一盆盆傣家人的圣水,可以洗去心中所有的烦劳和杂念,带来了无穷的欢乐,留下了对傣族文化的深刻体验。
各位朋友如果有兴趣亲身体验这项特有的活动,就请到服装出租处去租一套泼水的服装。
在这里,你喜欢泼谁就泼谁,抛却杂念,尽情感受这傣家独有的风情氛围。
关于傣族园的景点信息我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现在大家就是不就是对傣族这个少数民族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尽情去观赏当地的歌舞表演,然后参与到泼水节的狂欢中吧。
云南傣族园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云南傣族园!我是您的导游小李,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傣族文化和云南傣族园的特色。
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美妙的旅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云南傣族园的背景。
云南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一个集傣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民族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景区。
云南傣族园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总投资XX万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傣族文化主题园。
有关傣族导游词

有关傣族导游词《丝路上的风情——探寻傣族魅力》傣族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傣族聚居地,今天我们将一起探寻傣族的风情、文化和历史。
傣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
他们自古以来就是丝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汉唐时期西南地区文化渗透、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傣族人民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景点介绍1.傣族古城傣族古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建筑群,包括城墙、街道、街区、寺庙和庙会等。
古城内建筑华丽壮观,色彩斑斓,取自自然元素而来,如”花梁”、“雨棚”、“飞檐”、“五凤朝阳”等,供游客观赏和研究。
每年的傣族泼水节和傣族腊月节也在此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感受傣族文化的热情和活力。
2.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中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热带雨林区园林,有着华丽瑰丽的异国情调。
热带植物园占地面积很大,分成多个主题区域,有海南植物区、南亚植物区、非洲植物区、美洲植物区、热带水果区、药用植物区、香草植物区等。
来到这里,您可以观察到百余种热带动植物,领略”热带稻田”、“热带雨林”和”热带沙漠”等生态景观,也可以品尝到热带水果和傣族美食,了解傣族植物文化。
3.弥勒大佛寺弥勒大佛寺为金代建筑物,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勐镇,是傣族大佛教建筑群的代表。
寺庙规模宏大,壮丽而神秘。
寺庙内供奉有四尊金身弥勒佛,其中最大的一尊离地面有15米高,在中国南方乃至东南亚地区堪称罕见。
此外,观音殿、天王殿等建筑也是金代寺庙建筑的典范,维护完好。
二、历史沿革傣族历史源远流长,受到丝绸之路的影响,成为融汇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民族。
早在南诏时期,傣族就已经形成小繁荣的文化城邑,随着中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历史的变迁,傣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逐渐发展起来。
在唐宋时期,傣族已经成为了西南部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使得傣族文化在中国南方地区范围内得以推广。
傣族在元代时期逐步繁荣起来,成为一个商业中心,真正的丝路和中国和东南亚的文化和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
2024年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范本(四篇)

2024年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范本西双版纳在云南省的南部,面积约____万平方公里,聚居着____多个民族,其中以傣族人口最多,是傣族自治州。
作为一个风景旅游胜地,西双版纳是很有特色的。
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还保留着各自特有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傣族、布朗族的彩色缤纷的头饰和统裙,他们居住的竹楼,吃的竹筒饭.每年____月中旬,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佳节--泼水节。
节日期间,无论在竹楼、村寨里,还是在街道、公路上,也不论男女老少,过路行人,到处都是热闹的泼水活动,他们有的端着脸盆,有的提着水桶,互相用手泼水,每个人都是水淋淋的。
按当地的习俗,这意味着用水冲洗掉身上的污垢,消除灾难,得到幸福。
在过泼水节的日子里,人们还尽情地唱歌、跳舞,饮酒欢宴。
去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已成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节目。
傣族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
面积相当大,整个楼阁用几十根大木柱支撑着,地板用竹片辅砌。
楼下四面敞开,不住人,只是堆放杂物和养牲畜。
楼上住人。
房顶盖着很薄的小平瓦,其形状很像古代人戴的帽子,据当地人说,这是孔明帽,说是当年孔明层教会当地人种水稻,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把竹楼的房顶设计成孔明的帽子那样. 可以欣赏到热带雨林的景致之外,您还可以领略到奇木异草的风姿,如跳舞草、含羞草、望天树、桫椤树、箭毒木、铁力木、王莲、旅人蕉、神秘果(树)、四数木大板根……还可以观赏到“鱼赶摆”的场面,可以碰到开屏的孔雀,可与野象合张影……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在每年____月中旬,即傣历正月。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
节日一般持续三至十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节日清晨,全村男女老幼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
塔尖耍插上几枝缠着花布、彩纸的竹校。
傣族的导游词(3篇)

傣族的导游词(3篇)傣族的导游词(通用3篇)傣族的导游词篇1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到云南民族村观光游览。
今天,各位来到云南,很难走遍云南的村村寨寨,所以,游览云南民族村便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区8千米处的滇池之滨,占地1340亩,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
它集中展示了云南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集民族风情,音乐舞蹈,宗教文化为一体,容峻山秀水,玲珑景致为一园。
自1992年2月18开村以来,云南民族村已建成开放了傣,白,纳西,佤等13个民族村寨。
相信村寨中每一个景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使你留恋忘返。
各位朋友,一进大门我们看到的这个景致叫“白象迎宾”。
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白象迎宾,就是一个吉祥的祝福。
大家看,远处那一座被碧水绿树包围着的白塔。
白塔是傣族村的象征,让我们先到傣家寨游览。
人们习惯上把居住在水边的傣族称为水傣。
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称为旱傣,又根据服饰把元江河谷地区的傣族称为花腰傣。
而民族村的村寨则以最具特色的水傣为主。
大家听,傣家小卜哨,小卜冒们奏起了迎宾曲。
走进寨门,请大家沿着这条红色小路参观傣族村。
右边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
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还信仰原始宗教。
在这尊佛像的背后的一幢小型竹楼里,供奉着傣族的寨神。
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点。
请大家往左边看,这便是傣家的竹楼。
竹楼的形式为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常见于的南方地区,其特点是凉爽防潮。
请大家随我上楼参观。
楼上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
傣族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都在卧室里,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
所以傣家的卧室外人是不能进入的。
竹楼的客厅内置有火塘,内有三脚架。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占有很崇高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
下了竹楼往前走,一路上经过工艺楼,风情楼,风味楼。
现在,在我们左边的这幢有塔尖的高大竹楼就是傣族的佛寺。
2024年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三篇)

2024年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前往西双版纳著名的傣族聚集区,橄榄坝,去参观西双版纳傣族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区,属国家4A级景区。
傣族园并不完全是一个人造景区,而是在原来____个保存较好的傣族村寨,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的基础上建成的。
景区面积____公顷,南傍澜沧江,北依龙得湖,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傣族的历史文化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也可以体验傣家的生活习俗,还可以观赏传统手工艺制作、民间歌舞等文化艺术。
各位朋友,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村寨叫曼将。
在傣语中,曼是寨子之意,将是指篾圈或篾套,专用来搬石头的,曼将即“篾套寨”。
傣族的传统民居就是傣家竹楼,属于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下层用于堆放杂物、停放车辆和关牲口,上层用来居住,这儿以前常有野兽出入,住在楼上不但可以防止野兽侵犯,还可以防潮防震。
现在我就带大家去傣家做客,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竹楼的楼梯级数越多代表房东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楼梯一般在____级以上。
大家请注意,进屋之前要拖鞋,傣家的楼上可分为三个部分,阳台、客厅和卧室。
阳台上放着装水的器皿,专供家人洗澡用;客厅里这根吉祥柱,据说摸一下可以带来好运,和客厅一墙之隔的就是卧室,卧室是不准外人进入的,因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灵魂,一家人的灵魂就关在卧室内,如果外人进了卧室,就会惊动了灵魂。
傣家人向来“男善建筑,女善耕织”,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纺车和织机就是傣族妇女用来织锦的,织出的就叫“傣锦”,在历史上中国名锦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傣家人世代用纺车纺成线,织成布,她们织出来的图案可分为几何图形、花草树木图案和象征吉祥如意的飞禽走兽图案,不同的图案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五颜六色的筒裙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2024年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二)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云南傣族园!我是您的导游,今天将为大家带领参观这片独特而迷人的风景区。
2024年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范文(3篇)

2024年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范文云南把金孔雀作为自己的象征。
而这金孔雀的故乡,就在彩云之南的最南端——西双版纳这个傣族之乡,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西双版纳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主要景点有勤仑热带植物园、曼飞龙白塔、景真八角亭、野象谷、绿石林、版纳民族风情园、打洛独树成林、橄榄坝傣族村寨、基诺山寨、宣慰司街遗址。
美丽的西双版纳给人的印象犹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茂密的原始生林中,野象悠然漫步,孔雀和白鹇鸟在林中飞翔;修饰的美轮美奂的田园上,凤尾竹姿影婆娑、槟榔树亭亭玉立、大青树气根仃地如林……掩映这傣家的竹楼、露出缅寺佛塔的金顶;傣家妇女婀娜的身姿,沐浴在夕阳染红的澜沧江边,像一群群孔雀在水中嬉戏……2024年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范文(2)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来到着名的傣族聚居区,橄榄坝,我就是大家今天行程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着名旅游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希望我能让大家满意。
傣族园并不就是一个人造的景区,而就是在原来的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噶____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的基础上,兴建的人与自然文景区。
景区面积____公顷,南临澜沧江,北依龙得湖。
这____个村寨现有居民____户____人,他们世世代代都就是以农耕为业,创造和传承了灿烂的本民族优秀文化。
在这里可以充分了解傣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接触神秘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可以体验浓郁的傣家生活习俗,观赏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民间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也可以尽情去参与到欢乐的泼水节中。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村寨叫曼将。
傣语曼,即寨子之意;将,就是指篾圈或篾套,专用于搬抬大石头,曼将即“篾套寨”。
大家看这些原滋原味的傣家竹楼就就是传统的傣族民居,属于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下层用于堆放杂物、停放车辆和关牲口,上层就是住人的。
从前这儿还就是一片森林,常有野兽出没,住在楼上可以防止野兽侵犯,并且可以防潮防震。
西双版纳导游词范本(2篇)

西双版纳导游词范本各位游客大家好!这里啊就是傣族人的家乡,西双版纳。
我们沿澜沧江顺流而下来到傣族园。
傣族是西双版纳的主体民族。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
大家看,傣族的住宅呢,通常都是每户一个竹楼,竹林环绕,翠竹掩映,环境是多么优美啊,我们一定都喜欢住在这种地方。
好,现在啊,就请大家跟我一同进入热带雨林吧!朋友们,大家看,那边的傣族兄弟姐妹们是多么快乐啊,今天啊正值我们傣族最热闹的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融入这欢乐的海洋吧!活动结束之后呢,我会带大家去品尝菠萝饭,里面是紫糯米的,酸酸甜甜,还有竹筒饭,带有竹子的清香,非常好吃。
饭后呢大家早点休息,明天我们将去和西双版纳接壤的缅甸。
西双版纳导游词范本(2)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较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作为云南省的最南端,这个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这里,游客可以探索茂密的热带雨林、观赏壮丽的风景、体验丰富的民俗文化。
以下是一份关于西双版纳的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
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首先,让我们深入热带雨林,探寻它的奥秘。
西双版纳拥有茂密的热带雨林,是亚洲热带雨林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拥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高大的热带大树,听到不同种类鸟类的鸣叫声,感受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接下来,让我们来到曼听风景区,欣赏版纳风光的壮丽景色。
曼听风景区坐落在澜沧江畔,是西双版纳最知名的景点之一。
这里有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让人心旷神怡。
您可以乘船游览澜沧江,欣赏两岸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宽广与美丽。
此外,您还可以在曼听小镇上品尝西双版纳特色美食,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曼听风景区绝对是您畅游西双版纳的不二选择。
随后,让我们前往佤山,了解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
佤山是西双版纳著名的佤族聚居区,这个地方是佤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介绍傣族的演讲稿三分钟(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国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傣族。
傣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缅甸、老挝等地区。
傣族文化丰富多彩,独具魅力,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接下来,我将从傣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为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傣族的历史傣族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研究,傣族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
早在公元前3世纪,傣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傣族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历史文献是《贝叶经》。
贝叶经是用贝叶制成的一种书写材料,上面记载了傣族的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二、傣族的文化1. 语言文字: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傣泰语族,傣文是傣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文字,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宗教信仰:傣族信仰南传佛教,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佛教对傣族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艺术形式:傣族艺术形式多样,包括舞蹈、音乐、绘画、雕刻等。
其中,傣族舞蹈最具代表性,如孔雀舞、象脚鼓舞等,舞姿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4. 建筑风格:傣族建筑风格独特,以竹木结构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傣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建,错落有致,和谐美观。
三、傣族的风俗习惯1. 民族节日:傣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象征着洗去过去一年的不幸,迎接新的一年的美好。
此外,还有关门节、开门节等。
2. 饮食文化:傣族饮食以酸辣为主,喜食糯米。
傣族菜肴色香味俱佳,如酸汤鱼、火烧虫等。
3. 服饰文化:傣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男子多穿短衣短裤,女子多穿窄袖短衣和筒裙。
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4. 婚丧嫁娶:傣族婚姻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礼仪式简单,新娘新郎拜堂后,即可成亲。
傣族丧葬习俗独特,讲究火葬。
总之,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六篇)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佤族寨内建有茅草房、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及粮仓等。
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而神灵广场表现了佤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
佤族"木鼓舞"节拍鲜明强烈、风格粗犷豪放,佤族姑娘在舞蹈中长发飞舞,舞姿刚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等都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
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
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
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自酿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为肉制和奶制品,且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步入基诺族寨,可以看到绿树鲜花丛中点缀着嶙峋怪石,一幛幛基诺茅草屋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滇西南山峦起伏的基诺山区。
基诺族寨建有基诺族大公房、民居楼、粮仓和太阳广场。
基诺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同时能歌善舞。
在表现基诺族太阳崇拜的太阳广场上,欢快热烈的"太阳鼓舞"鼓声雄健浑厚,舞姿轻快活泼,是基诺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项活动。
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二)拉祜族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芦广场。
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
传说拉祜族的祖先源于葫芦,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
拉祜族寨中,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
布朗族寨内建有民居、鬼神广场等建筑。
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广场中央竖立着布朗族的图腾,同时,广场也是布朗族祭拜神灵和表演歌舞、习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紧依"泸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风格古朴的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
傣族的导游词(精选7篇)

傣族的导游词(精选7篇)篇1:傣族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来到着名的傣族聚居区,橄榄坝,我就是大家今天行程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着名旅游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希望我能让大家满意。
傣族园并不就是一个人造的景区,而就是在原来的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噶5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组成的基础上,兴建的人与自然文景区。
景区面积339公顷,南临澜沧江,北依龙得湖。
这5个村寨现有居民326户1536人,他们世世代代都就是以农耕为业,创造和传承了灿烂的本民族优秀文化。
在这里可以充分了解傣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接触神秘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可以体验浓郁的傣家生活习俗,观赏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民间歌舞等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也可以尽情去参与到欢乐的泼水节中。
曼将寨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村寨叫曼将。
傣语曼,即寨子之意;将,就是指篾圈或篾套,专用于搬抬大石头,曼将即“篾套寨”。
大家看这些原滋原味的傣家竹楼就就是传统的傣族民居,属于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下层用于堆放杂物、停放车辆和关牲口,上层就是住人的。
从前这儿还就是一片森林,常有野兽出没,住在楼上可以防止野兽侵犯,并且可以防潮防震。
现在,我带大家去傣家参观做客,大家注意,进屋之前要脱鞋;傣家人行礼之后,各位要在胸前双掌合十,微微弯腰,答礼致谢。
大家看着楼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是房东地位的象征,级数越多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楼梯一般在9级以上。
楼上分为三个部分:阳台、客厅、和卧室。
客厅和厨房就是一个大的通间,这根柱子就是吉祥柱,据说摸一下可以带来好运!柱子加工成多面体,就是为了防止毒蛇顺着柱子爬入房内。
和客厅一墙之隔的就就是卧室,这就是不允许外人参观的。
因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灵魂,一家人的灵魂就关在卧室里,如果外人打开了门,就惊动了灵魂。
进入卧室有两扇门,靠里面的门就是供老年人出入的,靠楼梯的门就是供年轻人出入的。
卧室里面就是一个通间,傣家人隔帐不隔墙,代表全家人的心永远相通,没有隔阂,只就是以颜色来区分:老年人用黑色蚊帐,新婚夫妇用红色蚊帐,年轻人用白色蚊帐。
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导游词

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最南方的边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
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风景秀丽、风情独特的古老傣族园区。
傣族园建于1996年,占地面积5500亩,是一个集旅游、娱乐、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型傣族文化旅游景区。
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傣族。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他们热情好客、勤劳勇敢,传统傣族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在傣族园里,我们可以了解傣族的饮食、服饰、音乐、舞蹈、民俗等方面的文化。
其次,让我们一起领略园区内的风景。
园区由大门、湖泊、花园、船码头、傣族建筑群等组成。
一进园,就会看到一座仿傣鼓楼的大门。
门上饰以傣族特色图案的金黄色大鼓形石雕,宏伟壮观,寓意着傣族丰收、繁荣。
门内是一个宽阔平整的大道,两侧为郁郁葱葱的绿树和姹紫嫣红的花朵,给游客们带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沿着大道一直向前走,我们来到了位于园区中央的湖泊。
湖泊面积广阔,清澈见底,四周是翠绿的山峦和茂密的植物,湖畔还有一些傣族的特色建筑,如水上酒吧、茶馆等。
您可以在这里体验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也可以坐在湖边品茗,享受着宁静和美丽的风景。
园区内还有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种植着各种花卉。
春天是花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的花朵竞相开放,花香扑鼻,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美丽与惊喜。
您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欣赏花儿的美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心情。
除了自然景观,傣族园还有各种傣族文化表演和活动。
傣族舞蹈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游客和学者的喜爱。
每天固定时间,我们都会有专业的傣族舞蹈表演,您可以欣赏到傣族舞蹈团的精彩表演。
此外,我们还有傣族民俗展示区,向游客展示传统的傣族服饰、工艺品等。
您还可以亲自参与一些傣族传统文化活动,如傣族编织、腌制傣式泡菜,亲身体验傣族文化的魅力。
在园区内还有一座仿傣族建筑的咖啡厅,这里的咖啡是由当地傣族人手工制作的,口感香醇,味道独特。
您可以在这里享受一杯美味的傣式咖啡,边品尝边欣赏湖泊和花园的美景,细细品味着傣族的风情与文化。
介绍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云南傣族园。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接下来的时间,就由我带领大家一同领略傣族园的独特魅力。
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橄榄坝,它是一个集中展示傣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是了解傣族文化的绝佳之地。
当您踏入傣族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
这里四季如春,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各种植物茁壮成长。
高大的椰子树、槟榔树摇曳生姿,香蕉树、芒果树挂满了果实。
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您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傣族园里分布着五个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分别是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
每个村寨都有着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曼将寨是傣族园里比较古老的一个村寨,这里的建筑大多保留了传统的傣族风格。
走进村寨,您会看到一座座干栏式的竹楼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居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或饲养家畜。
竹楼的屋顶呈“人”字形,覆盖着厚厚的茅草,既美观又能遮风挡雨。
曼春满寨则以其精美的佛寺而闻名。
佛寺是傣族人民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他们精神寄托的所在。
这座佛寺建筑华丽,寺内供奉着众多的佛像。
每当节日或重要的日子,傣族人民都会来到佛寺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幸福。
曼听寨有着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傣族的传统舞蹈,如孔雀舞、象脚鼓舞等。
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舞姿优美动人。
还可以听到傣族的传统音乐,那悠扬的葫芦丝声仿佛能将您带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曼乍寨以其丰富的手工艺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这里的傣族人民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傣锦、竹编、木雕等。
您可以亲自参与到这些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中,感受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曼嘎寨则以其美味的傣族美食吸引着游客。
在寨子里,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香茅草烤鱼、菠萝紫米饭、酸笋煮鸡等特色菜肴。
这些美食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

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傣族园,我将为大家带领参观游览,向大家介绍傣族文化的来历、特色以及风俗习惯。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保留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现在,甩开疲劳,让我们一同踏上傣族文化的探索之旅吧!首先,光是云南傣族园的仿真建筑就让人赞叹不已。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傣族建筑风格,例如象形木楼和藏经楼。
这些建筑都是按照原作进行复制的,它们的色彩鲜艳,装饰细腻,展现出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在建筑之间,还有精心设计的花坛和柏树林,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走进傣族园,首先来到的是傣族的欢迎仪式。
傣族人民热情好客,用自家酿造的米酒“葡萄酒”迎接客人,迎神送神由此来。
傣族酒馆里的欢迎仪式是非常隆重而喜庆的,大家可以整齐地排开队伍,手持酒杯,把酒杯高高举起,与主持人一同高声欢呼,将这份热情传递给所有的游客朋友们。
接着是傣族的服饰展览。
傣族的服饰色彩斑斓,造型独特,给人一种乐观、开朗的感觉。
傣族的传统服饰有男女之分。
男子通常穿着纱布短袖衫和宽松长裤,以及高筒细带布鞋;女子则穿着华丽的手工刺绣长衫和短裙,腰间还佩戴着银饰。
傣族人民非常重视服饰的装饰性和实用性,他们用自然的材料和丰富的刺绣技法将自己打扮得更加美丽动人。
在傣族园的展览区,我们还可以了解傣族的传统手工艺和特色商品。
傣族人民擅长制作银饰、手织布和手工刺绣等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结合了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在这里,大家可以找到一些非常有特色的纪念品,例如银手镯、布包和刺绣衣物等,可以将这些作为纪念和礼物带回家,传播傣族文化的魅力。
傣族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
傣族人民主要以稻米和麻辣味为主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傣族火锅和傣族泡饭。
傣族火锅是采用多种香料和辣椒制作而成的,它的特点是鲜香辣口,能够唤醒人们的味蕾。
而傣族泡饭则是将米饭泡在特制的香料汤里,让米饭吸收了各种香料的味道,非常美味可口。
傣族竹楼导游词

傣族竹楼导游词傣族竹楼导游词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傣族竹楼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傣族竹楼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导游xxx,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傣族竹楼。
这是傣族人居住的地方。
也算得上是比较有名的建筑吧。
这个竹楼的构造非常的好,首先呢它是双层结构,第一层是用来关家禽的。
第二层是用来居住的,傣族人非常友好,你可以参观他们的居住的地方。
但是有一点你需要注意,你不能擅自参观傣族人的居住卧室。
因为这是地方的习俗,外人擅自参观卧室,是代表着不吉利。
只有不是外人,或者这家主人同意你参观,你才能去参观他们的卧室。
其次,这个竹楼外面围了一圈的竹篱笆。
除去盖房子的地方,剩下的就是用来种植花草树木的。
在闲暇的时候你可以去打理一下花园,摘一些果子。
其次这个竹楼的优点非常的多。
第一是空气会很清新,首先是因为房子本来就是用竹子建的。
竹子是所有植物中净化空气最好的一种植物。
然后呢院子里也有很多的植物。
第二是因为竹楼是依水而建的。
在这里获得水源是食物也非常的方便。
第三水的湿气通过竹子的净化,在竹楼里会非常的'凉爽,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过,他曾经旅游的时候在这里住过一次。
然后非常的舒适,比开空调好多了。
在竹楼里,呆一会,就会忘记这里是亚热地带,属于非常炎热的地方。
特别是在早上的时候,你所看到的风景美不胜收。
会令你久久不愿意离开。
然后关于竹楼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一家人建竹楼全村人帮忙。
建好竹楼后,会有一个仪式。
非常的隆重。
和我们所过的春节不相上下。
傣族人还要请赞哈来演唱。
这就是关于傣家竹楼的介绍。
傣族竹楼导游词2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到云南民族村观光游览。
今天,各位来到云南,很难走遍云南的村村寨寨,所以,游览云南民族村便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云南民族风情的缩影。
有关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范文

有关云南傣族园的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云南傣族园,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_____。
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个充满魅力和风情的地方。
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橄榄坝,它是一个集中展示傣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景区。
这里有着浓郁的傣族特色,绿树成荫,溪流潺潺,竹楼错落有致,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
走进傣族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
这里的气候炎热潮湿,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各种各样的热带花卉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道路两旁的椰子树高大挺拔,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守卫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傣族园里最具特色的当属傣族的传统建筑——竹楼。
竹楼是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它通常建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以避免潮湿和洪水的侵袭。
竹楼的外观简洁大方,以竹子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覆盖着茅草。
走进竹楼,你会发现里面的布置十分温馨,竹制的家具摆放整齐,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傣族织锦,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傣族是一个水的民族,他们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傣族园里,有许多清澈见底的溪流和池塘,水中鱼儿嬉戏,荷花盛开。
傣族人民喜欢在水中嬉戏玩耍,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跳进清凉的水中,洗去一身的疲惫和燥热。
傣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通常在傣历的 4 月中旬举行,一般持续 3 至 7 天。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穿上鲜艳的节日服装,手持水盆或水枪,相互泼水祝福,象征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整个傣族园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和水花四溅。
除了泼水节,傣族还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傣族人民大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园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佛教建筑和佛像。
傣族的婚俗也非常有趣,男女青年通过对歌、跳舞等方式表达爱意,如果双方情投意合,便会在长辈的见证下结为夫妻。
傣族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
傣族的饮食以酸辣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有香茅草烤鱼、菠萝紫米饭、酸笋煮鸡等。
有关傣族导游词

有关傣族导游词有关傣族导游词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
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傣族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傣族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傣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
我国傣族人口约150万,绝大多数的傣族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全世界的傣族现有人口约5000万,虽然国内属于少数,但学术上认为,傣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傣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傣族都来源于此。
而居住在国外的傣族主要分布于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历史上傣族以泰国北部和缅甸为核心建有佛教国家——焚香国。
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各个东南亚半岛国家。
傣语属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
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傣文可分为傣仂文、傣哪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4种。
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
中华民族系列邮票——傣族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
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
公元1世纪,汉朝史籍《史记》、《汉书》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
傣族的支系有“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西双版纳导游词(2篇)

西双版纳导游词今天,我带大家去的是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偏多,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
掩映在翠竹丛林的竹楼,远望影影绰绰,似隐似现,近看整齐有序,小巧别致,精工细琢,别有特色。
现在我们就在在的这个村寨里,大家可以看到四处都是竹楼,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材料建造的房子。
这种古代干栏式建筑,外形像一只跃跃开屏的金孔雀,它以“金鸡独立”的舞姿站立于翠竹绿林之中,又好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在蓝天绿地之间。
西双版纳盛产品种繁多、质地良好的竹子、易于供用户就地取材。
竹楼用的竹料很多,仅大柱子小柱子就要用几十根。
傣家人精心设计建成的竹楼,既别致、美观、又很实用。
所以这个地方其实还是很有特色的,大家可以好好观赏一下。
西双版纳导游词(2)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东方夏威夷”。
下面为您介绍西双版纳的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我是今天的导游小李,接下来将带领大家畅游这片迷人的热带风情地区。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毗邻泰国和老挝,地处北纬21°10′~22°05′、东经99°55′~101°50′之间。
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一年四季如夏,被誉为全年最佳旅行目的地。
无论您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文化交流,这里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首先,让我们来到西双版纳的首府景洪市。
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里有植物园、博物馆、庙宇等众多旅游景点。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王善河公园,这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公园,也是傣族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园内风景秀丽,有湖泊、瀑布、草坪等景观,是拍照的绝佳胜地。
接下来,我们来到西双版纳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蒙自公园。
蒙自公园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园林艺术和傣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内有许多珍稀植物,如大叶榕、银杏等,还有“中国最大的菩提树”之称的古老菩提树,被誉为“活化石”。
此外,公园内还有九曲桥、小桥流水等水景,是游览、观赏的好去处。
傣族的导游词

傣族的导游词傣族的导游词(精选10篇)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
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傣族的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傣族的导游词1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话第一站是孟仑植物园,到们吃完饭之后就直奔傣族园咯!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称号,版纳拥有最大的国家物种基因库,有很多名贵的动植物,比如说植物的话:红豆杉、桫椤、箭毒木、望天树等,动物的话:眼睛王蛇、金花莽、亚洲象、金丝猴等。
孟仑植物园于1959年创建,园林占地面积约为900公顷,是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的领导下完成的它的全名是绿色明珠葫芦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孟仑植物园。
孟仑植物园隶属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的孟仑镇,内有3000多种物种,有十二个转类区,里面有很多物种可能你都没见过,比如闻歌起舞的跳舞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改变味觉的神秘果,活血化瘀的龙血树等等,如果想看完孟仑植物园的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十天半个月的事,所以可以想一下有多大,但是现在的话就是说,因为有一些区的话在维修恢复看不到,不过放心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在西双版纳呢除了傣族以外还有僾伲族、佤民族、布朗族、彝族等其他的民族,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的最后一个民族是什么族么?是基诺民族在1976年被批准的,主要居住在基诺乡也是版纳特有的,人口有两万多。
基诺乡在过去叫攸乐山,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后改为基诺,意思是舅舅,所以他们是一个尊敬舅舅的民族,也就是说在他们这个家庭里爹亲娘亲不如舅舅亲,舅舅才是老大!如果大家有兴趣去了解这个神秘的民族的话可以和我说,前面前行五百米就到了,如果大家想去看的话,因为需要提前订票,所以想去的朋友可以报名,然后一会从傣族园出来就可以去基诺山寨玩了。
那么我们现在走的是小磨告诉公路,始于勐养镇北侧,止于国家一级口岸——磨憨口岸中老边境,全长200公里,大家看道路两旁的`数,这个呢就是橡胶树了。
傣族竹楼导游词

傣族竹楼导游词傣族竹楼导游词篇一、傣族竹楼导游词大家好,我是导游xxx,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傣族竹楼。
这是傣族人居住的地方。
也算得上是比较有名的建筑吧。
这个竹楼的构造非常的好,首先呢它是双层结构,第一层是用来关家禽的。
第二层是用来居住的,傣族人非常友好,你可以参观他们的居住的地方。
但是有一点你需要注意,你不能擅自参观傣族人的居住卧室。
因为这是地方的习俗,外人擅自参观卧室,是代表着不吉利。
只有不是外人,或者这家主人同意你参观,你才能去参观他们的卧室。
其次,这个竹楼外面围了一圈的竹篱笆。
除去盖房子的地方,剩下的就是用来种植花草树木的。
在闲暇的时候你可以去打理一下花园,摘一些果子。
其次这个竹楼的优点非常的.多。
第一是空气会很清新,首先是因为房子本来就是用竹子建的。
竹子是所有植物中净化空气最好的一种植物。
然后呢院子里也有很多的植物。
第二是因为竹楼是依水而建的。
在这里获得水源是食物也非常的方便。
第三水的湿气通过竹子的净化,在竹楼里会非常的凉爽,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过,他曾经旅游的时候在这里住过一次。
然后非常的舒适,比开空调好多了。
(因为空调会释放少量的PM2。
5)在竹楼里,呆一会,就会忘记这里是亚热地带,属于非常炎热的地方。
特别是在早上的时候,你所看到的风景美不胜收。
会令你久久不愿意离开。
然后关于竹楼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一家人建竹楼全村人帮忙。
建好竹楼后,会有一个仪式。
非常的隆重。
和我们所过的春节不相上下。
傣族人还要请赞哈来演唱(赞哈指的是民间歌手)。
这就是关于傣家竹楼的介绍。
篇二、傣族竹楼导游词大家好!我叫xxx。
今天我们来到傣家竹楼游玩。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
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
听,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我们先来到了傣家人居住的地方——傣家村寨多则两三百户,一二十家,都是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所谓的竹楼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一幢幢房子了,这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哦!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据说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依然保持"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呦!大家看,每一幢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有好多植物,品种也有许多,大家慢慢欣赏一下吧!这里可谓是"树满寨,花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族导游词大家好!傣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
我国傣族人口约150万,绝大多数的傣族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全世界的傣族现有人口约5000万,虽然国内属于少数,但学术上认为,傣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傣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傣族都来源于此。
而居住在国外的傣族主要分布于泰国(约3000万人)、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历史上傣族以泰国北部和缅甸为核心建有佛教国家——焚香国。
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各个东南亚半岛国家。
傣语属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
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傣文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4种。
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
中华民族系列邮票——傣族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建国后,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
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
公元1世纪,汉朝史籍《史记》、《汉书》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
傣族的支系有“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朝称“滇越”、“掸”。
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
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
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
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
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
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
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
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
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
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傣剧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盈江、瑞丽、陇川、梁河等县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组织了德宏历史上第一个傣戏班。
不久,傣剧流传到德宏其他地区,德宏十个土司衙门先后建立傣戏班,建造戏楼。
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
新中国建立后,傣剧有了新的发展。
1960年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潞西县傣剧团成立,1962年扩建为德宏州傣剧团。
1962年,《娥并与桑洛》参加西南区少数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南亚的明珠”。
除德宏州傣剧团这样的专业团体以外,较大的傣族村寮几乎都有业余演出队伍。
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其没有多大兴趣。
傣剧在传承方面的困难日益凸现。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
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
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
节期在傣历六月,相当于公历4月。
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
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
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
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
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本次对于傣族的导游就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各位游客:大家好!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孟连等地。
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傣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
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
“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
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
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
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
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
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
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
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
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
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
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
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
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
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开门节,均为小乘佛教节日。
好的,本次对于傣族的导游就到此结束。
欢迎大家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