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型心绞痛日本指南
日本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介
日本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介审评一部临床研究小组临床试验的地位是新药研究开发的最终阶段,通过临床试验可以确定新药对人体是否有效、安全,是否批准其上市,临床试验应充分满足科学和伦理学的合理性。
为明确用于注册申请临床试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2004年9月,日本厚生劳动省组织由专家组成的研究班,撰写和发表了关于临床试验通用的基本原则,并涉及到针对不同适应症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其中之一,现介绍其主要内容,旨在供注册申请人、临床试验实施者、评价者参考。
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试验的目的是客观评价药品对于群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认临床应用的价值。
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根据其发作情况、状态、经过等可有不同的疾病分类,本指导原则把心绞痛分为稳定劳累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三类。
并提供了稳定劳累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试验前的要求对于临床试验前必须具备如下研究资料:1、基础研究资料:试验药物的起源和发现的过程、国外使用情况。
2、物理化学资料:试验药物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稳定性。
3、非临床试验资料:一般毒性试验、特殊毒性试验及其它毒性试验;有效性试验;次要药理学试验及安全性药理试验;其它药理试验;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
二、临床试验要求基于临床前的研究资料,试验药物仅限于在人体容许的安全性范围内对预期的有效性进行临床试验。
用于注册申请的试验药物临床试验需遵守《临床试验一般原则》、《医药品临床试验实施的基本准则》(GCP),进行临床药理试验、探索性试验、剂量-效应试验、验证性试验等。
应采用客观性指标从有效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两方面进行。
特别是,在任何阶段试验过程中,如果产生安全性或有效性的疑问,包括非临床试验阶段,都应对前段的结果重新进行再次的研究。
(一)Ⅰ期临床试验要求(临床药理学试验)1、目的Ⅰ期(临床药理学试验),是基于非临床试验结果,首次将试验药物用于人体的阶段,主要目的是收集该试验药物用于人体的安全性情况,同时,其目的也包括国外数据的重现性和人种差异研究。
日本冠脉痉挛性心绞痛诊疗指南简介
20 0 8年 日本 循 环 学 会 联 合 日本 冠状 动 脉 疾 病 学会 、 日本胸部 外 科 学会 、 日本 心血 管 介 入 学会 、 日 本心 脏病 学会 、 日本 心 脏 血 管 外科 学 会 共 同发 表 了 关 于冠 脉痉挛 性心 绞痛 ( S 诊 疗 指南 。这是 由 L C A) t 本循 环 学会制 订 的 4) 个指 南之 一 , 是全 球范 围 (多 也 内第 一个 将 C A 作 为独立 疾病 进行 讨论 的指 南 。 S
的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属 于 Ⅱ 型 心 肌 梗 死 。 冠 脉 痉 挛 的
主要 原 因是 血 管 内 皮 功 能 异 常 , 是 , 物 实 验 和 但 动 临床研 究 提 示 冠 脉 痉 挛 也 有 引 起 斑 块 破 裂 和 血 栓 形成 的可 能 性 。 因此 从 急 性 冠 脉 综 合 征 的 防 治 观
作 者 单 位 :0 0 0 I海 , 旦大学 附属 华 山医 院 心 脏 科 2 0 4 二 复
支配 的心肌 区域 产 生 心肌 透 壁 性 或 非透 壁性 缺 血 ,
心 电图 表 现 为相 应 导 联 的 S 段 抬 高或 压 低 , T 临床
上 出现缺 血 性 胸 痛 症 状 。该 定 义对 于 临 床 医师 理 解 各 种 类 型 心 绞 痛 的 潜 在 发 生 机 制 颇 有 帮 助 。 在
点 出 发 , 极 预 防 冠 脉 痉 挛 对 于 稳 定 斑 块 、 血 栓 积 抗 形 成也 具有 极其 重要 的意 义 。 3 C A 的 危 险 因 素 与 可 能 的 发 病 机 制 S
制订该指南 的原 因主要 有两方面 。首 先 , 人们 对 于 C A 的认 识 逐 步深 人 , 现冠 脉痉 挛不 仅 与各 种 S 发 程度 的冠状 动脉硬化伴发存 在 , 而且 也是缺 血性 心脏 病发病 的重要 因素 。现 已证 实 , 一 些情 况 下 , 脉 在 冠 痉挛 也参与静息型心 绞痛 、 劳力型心 绞痛甚 至急 性心 肌梗死 的发生 。其次 , 日本 国内 的流 行病 学 调查 、 临 床研究 以及 国际协作研 究的结果显 示 , 采用 冠脉 造影 时药 物( 麦角新 碱或 乙酰胆碱 ) 发 冠脉痉 挛 的试 验 诱
变异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angina;V A)也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asospasticangina;VSA ),它的本质是变异型心绞痛,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自主神经张力的异常改变和冠脉内皮细胞功能失调是发病机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1959 年,Prinzmetal 描述一种心绞痛,其特点是心绞痛发作在午夜或静息状态下,心电图ST 段上移,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变异型心绞痛,这类心绞痛后来称为变异型心绞痛,冠脉痉挛也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得到证实。
变异型心绞痛- 临床表现(1)静息出现心绞痛,常为周期性发作,常在每天同一时刻发作(后半夜或凌晨醒来时);(2)清晨起床后轻度活动(如穿衣、洗漱和大小便)也易诱发,但同等活动量于下午可不发生,提示本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力有昼夜波动变化;(3)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持续时间长约10~30 分钟,并可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晕厥;(4)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5 分钟内大多可使胸痛缓解;(5)多数患者发作时血压升高,少数可表现为血压下降。
发作时,可出现左心衰竭体征如心尖部第三、四心音和收缩期杂音。
发作间歇期无明显异常体征。
(3)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疗效不佳者或变异性心绞痛者均提示变异型心绞痛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宜及时应用钙拮抗剂,但维拉帕米不宜和β-受体阻滞剂合用。
BNP 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
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30-40%存在急诊医生难以确诊而影响预后,以BNP 100pg/ml 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90%,可以减少74%的临床不确定性;而BNP 超过400pg/ml 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95% 。
而BNP 在100-400pg/ml 时可能由肺部疾病、右心衰、肺栓塞等情况引起。
呼吸困难患者急诊就诊时的BNP 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其出院时风险。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又称 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 等于1988 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
日本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指南:第2版(最全版)
日本国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指南:第2版(最全版)第4部分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疾病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慢性阶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首选用药是什么?因为有高质量循证学证据证实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钙通道α2δ配基的疗效,这两种药被推荐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注释: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ants, TCAs)如阿米替林(叔胺类)和去甲阿米替林(仲胺类)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za, PHN)有效。
在一项对PHN患者进行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阿米替林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另外一项对PHN患者76例进行的为期8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中,和安慰剂比,去甲阿米替林和脱甲丙咪嗪组NRS显著减低(1.4比0.2)。
在对阿米替林和去甲阿米替林疗效比较的一项研究中,两者的镇痛效果没有明显差别。
然而据报道,去甲阿米替林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同时伴有较低的副作用(如口干、嗜睡)发生率而更具有优势。
许多RCT试验证实钙通道α2δ配基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的显著疗效。
一项对PHN患者76例进行的RCT试验比较了加巴喷丁和去甲阿米替林的效果,结果为尽管加巴喷丁可引起较少的副作用如口感和体位性低血压,但两者对于VAS和SF-MPQ评分方面的改善程度类似。
选择每一种药物时一定要考虑副作用。
TCA的心脏毒性和抗胆碱能作用以及钙通道α2δ配基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需要考虑。
度洛西汀用于PHN患者的RCT研究还是空白;度洛西汀作为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and 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 SNRI),被强烈推荐用于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阿片类药物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吗?阿片类药物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但是效果较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钙通道α2δ配基差。
国际标准化诊断标准》
2017冠状动脉血管舒缩障碍国际研究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国际标准化诊断标准》55年前,Prinzmetal详细地描述了一种心脏外膜冠状动脉痉挛所引起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并将其称之为变异性心绞痛。
随后, 这些病人被证实存在可诱导的冠脉痉挛,并提出了专业术语“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asospastic angina,VSA)”。
除了最近出版的日本循环协会的指南以及ESC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指南中一段简要的概述外,尚无VSA通用的诊断标准,这抑制了对VSA的了解和诊断的研究进展。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确定VSA的国际诊断标准,以改善VSA的临床诊断以及进一步的研究。
VSA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广泛的诊断类别,包括明确的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的自发发作,以及在痉挛激发试验中引起的心绞痛。
虽然VSA可能潜在地与冠脉微血管疾病和(或)结构性冠状动脉疾病并存,VSA临床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以大冠状动脉对血管收缩刺激因素过度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
诊断VSA的重要性与以下方面有关:(i)与VSA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晕厥,这些在VSA确诊之间就可能出现;(ii) 通过避免潜在的冠状动脉痉挛刺激物(例如血管收缩剂)和利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钙通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来预防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
表1总结了冠状动脉血管舒缩障碍国际研究组(COV ADIS)推荐的诊断标准,该组织旨在建立在国际统一的冠状血管舒缩性疾病诊断标准,COV ADIS第一次研讨会在2013年9月4、5日举行以确定VSA的诊断标准。
如同表1和进一步的讨论中,VSA的诊断标准包括三个方面:(1)VSA典型的临床表现;(2)心电图记录到发作期间的心肌缺血性改变;(3)证实有冠状动脉痉挛,虽然证据的范围将VSA分为“确诊的”或“可疑的”VSA(表1)。
临床表现VSA的典型特征是静息型心绞痛并能迅速被速效硝酸酯类药物缓解。
心绞痛症状可能表现为一种昼夜节律,可由过度通气引起的,但通常为非劳力性,其特征性的可被钙通道阻滞剂缓解(表1)。
2023日本循环学会学术组织指南:重点更新冠脉痉挛性心绞痛和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第四部分)
2023日本循环学会学术组织指南:重点亘新冠脉E董事性心绞痛和冠脉微血筐功能障碍(第四部分)6.血筐内皮功能测试相血筐辰应性6.1血筐内皮功能测试在INOCA发宿机制和诊断申的意义和用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NO产生和程放受损,在冠脉血管庭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经常观察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但并非所高动脉粥样硬化都会导致冠脉血管瘟李。
这被认为是因为冠脉血管@李的病理生理学涉及多种因素,例如遗传倾向(例如N OS基因多态性),直接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平渭肌张力异常增加。
正如在真他章节中详细讨论的那样,I N OC A包括心外膜冠脉在辑日M D。
M D的主要发病机制是(1 )微血筐系统的结构重构或(2 )微血管功能异常,或两者的组合。
390结构重构的典型特征是小动脉血管腔璧增厚和毛细血管稀疏,391这降低了微血管系统的血管舒张能力并限制了最大血流量和氧气供应。
以下参数用于评估结同重构:C F R降低,通过冠脉对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如腺音)的反应性进行评估;并I M R增加。
微血管功能障碍主要是作为阻力血管的直径相对较大的小动脉的异常。
390微血管功能的生理效应是阻力血管中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随着组织中需氧量的增加而发生。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血管舒张受撮,在某些情况下导致血管收缩。
392冠脉内皮功能是通过对冠脉使用A Ch来增加冠脉血流量而进行侵入性评估的。
A Ch既真奇血管收缩剂的作用,又具有血管舒张剂的作用。
393 -395作为一种血管收缩剂,包与VSMC上的毒重碱3型受体( M3受体)结合,剌激细胞内钙离子的程放,从而诱导血管收缩。
作为血管扩张剂,E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M3受体结合,剌激钙离子的释放,并激i3NO合成酶,从而导致钙调蛋白依赖性NO释放;NO剌激血管平渭肌中的可溶性鸟昔酸环化酶(sGC),增加环磷酸鸟昔(cGMP),引起血管舒张。
因此,A Ch主要诱导血管平滑肌的血管收缩或由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血管舒张。
变异型心绞痛
2、做好疾病、饮食、用药、活动的指导 3、评估患者文化水平 了解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4、取得家属支持 护理评价 :
3-13 患者对疾病及活动有所了解
患者清楚用药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
患者护理
入院宣教
介绍环境 介绍责任护士 介绍责任医生
心电、血压、血氧监护 抗感染治疗 –术后注意观察事项: 观察伤口辅料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
患者术后转入CCU
患者治疗
术后治疗(2017-3-9)
–安返病房(更换伤口) –术后持续用药:
欣维宁 泵入抗凝治疗
–术后口服药: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依姆多) 一日一次 一次一片
患者检查
术后复查动态心电图(3-13)
患者概况
实验室检查
3-6 血常规 凝血5项 正常
3-7 血清生化检查 AST(13.00U/L)↓
TP 60.01g/L↓
葡萄糖 GLU 10.5mmol/L↑
尿常规
尿糖 4+ ↑
患者概况
其他检查(1)
心电图检查 (2017-3-5)
X线 放射胸部正侧位 (2017-3-5) 肺纹理清
心脏超声(2017-3-5) 显示正常
心内科疑难病例讨论 变异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疾病相关知识
主要内容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治疗方法
概念
冠心病
冠状动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冠状动脉供 血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
结构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绝大多数 功能异常--冠脉痉挛
概念
冠 脉 痉 挛
冠脉一过性痉挛
冠脉管腔(完全/几乎完全)闭塞
变异型心绞痛概述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核素心肌 显像等技术证实存在冠状动脉
痉挛。
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变异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在症状和心电图表 现上相似,但前者无心肌酶学异常升高。
稳定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在症状上相似,但 前者多在夜间静息时发作,且心电图表现不同。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常有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但 无器质性心脏病变,心电图表现正常。
1 2
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减轻心理压力。
药物指导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 量或停药。
3
病情监测
学会自我监测病情,留意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 度及持续时间,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出汗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大量 出汗,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04 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心电图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在发作时会 出现一过性的ST段抬高,而 非发作时则呈现正常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监测
通过长时间监测患者的心电图 变化,提高变异型心绞痛发作
时的检出率。
冠状动脉造影
对于疑似变异型心绞痛且症状 严重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02
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其他手术
03
如心脏移植、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等,适用于严重心脏疾病患者。
06 变异型心绞痛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变异型心 绞痛。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降低心绞痛的发 生风险。
2023日本循环学会等8个学术组织指南:重点更新冠脉痉挛性心绞痛和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完整版
2023日本循环学会等8个学术组织指南:重点更新冠脉痉挛性心绞痛和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完整版)缩写:ACE血管紧张素转换的ACh乙酰胆碱ACS急性冠脉综合征AF心房领幼A1DH2乙解脱氢的2MI急性心肌梗塞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翻ASCD复苏的心原性猝死ATP三磷酸眼甘BMS裸金属支架CAD冠心病CAG冠脉造影CAS冠脉血管循检查CCB钙通道阻滞剂CCS慢性冠脉综合征CCTA冠脉CTACFR冠脉血流储骨CK肌酸激酶CMD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R心血管磁共振COR推荐类别C OVADIS冠脉血管舒缩障碍国际研究CSA冠脉痉挛性心绞痛CTP CT灌注DES药物洗脱支架EES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NOS内皮一氧化氮合酶1GE后期乱强化EPS电生理学研究1OE证据水平ER早期复极MACE主要心脏不良事件ET-I内皮素1MBF心肌血流里FCA侵入性功能性CAG MFR心肌血流储管FFR血流储蓊分数MI-CAD冠心病所致心肌梗死FFRCT CT扫描的血流储备分数MINOCA冠豚非阻塞性心肌梗死FDM血流介导的内反依莓性血管野光M1C肌球蛋白轻糙HF心脏衰竭M1CK肌球蛋白轻梃激酶HFpEF射血分数保留的HF+ M1CPh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HMR充血性微血管阻力MPRI心肌灌注储爸指数HR危险几率MRI磁共振成像ICD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MVA微血管性心绞痛IDP介入诊断程序MVS微血管痉挛IHD缺血性心脏病NO一氧化氮IMR微循环阻力指数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INOCA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缺血OR优势比IVUS血管内超声PC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KD川峭病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VAT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QO1生活质里RH-PAT反应性充血外周动脉光力测定ROS 活性氧SCAD自发性冠脉夹层SCD 心源性猝死SPECT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TIMI 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TP-NOCA肌钙蛋白阳性的非恒塞性CADTWA T波交替VF 心室颤动VSA 血管痉掌性心绞痛VSMC 血管平清肌细胞VT 室性心动过速W 血管滋养管■■■刖百2008年,日本循环学会制定了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冠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并于2013年发布了修订版2。
变异型心绞痛名词解释
变异型心绞痛名词解释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心绞痛)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冠心病亚型,其特点是病人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绞痛发作。
下面对变异型心绞痛的一些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1. 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心绞痛):也称为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发作。
与稳定型心绞痛不同,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绞痛发作并非由活动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而是发生在休息或夜间的情况下。
它通常与痉挛性心绞痛相伴随。
2. 冠心病:一种心脏病的综合症,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引起,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
3. 冠状动脉:也称冠脉,是人体中用于供应心脏本身营养和氧气的血管。
冠状动脉由左主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组成。
冠状动脉痉挛是变异型心绞痛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4. 痉挛:是指身体某个部位肌肉痉挛或痛经等情况。
在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中,冠脉发生痉挛,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
5. 心绞痛:也称狭心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引起的心脏疼痛。
心绞痛常常表现为胸闷、疼痛、憋气等不适感。
6. 综合征X:也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是与冠状动脉狭窄无关的一种心绞痛综合征。
综合征X常表现为心绞痛发作,但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的狭窄或堵塞。
7.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
在变异型心绞痛中,冠脉痉挛导致冠脉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缺血。
8. 冠脉舒张:指冠状动脉放松和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满足心肌的氧气和养分需求。
在变异型心绞痛中,冠脉舒张功能降低,容易发生痉挛,导致血流不畅,引发心绞痛。
2023日本循环学会学术组织指南:重点更新冠脉痉挛性心绞痛和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第三部分
2023日本循环学会学术组织指南:重点更新冠脉痉挛性心绞痛和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第三部分)三.诊断的新见解1.诊断标准直到2008年,日本根据各机构独立采用的诊断标准诊断VSA。
292《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冠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诊治指南(JCS2008年和2013年)》1、2参考了既往报告和其他研究结果,统一了VSA的诊断标准。
1,2安江等人指出即使不进行CAG,只要服用硝酸甘油后心绞痛发作迅速消失,并且满足以下5项件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VSA:(1)在静息时发作,特别是在夜间和清晨;(2)运动耐量昼夜变化明显(特别是清晨运动能力下降);⑶发作时ECG伴有ST段抬高;⑷因换气过度(呼吸过度)诱发发作;(5)CCB可以抑制发作,但β受体阻滞剂则不能抑制。
2932013年指南修订版基于此声明,2这也反映在自该修订以来制定的VSA诊断标准的国际标准化倡议中。
9,2942013年修订的指南大纲没有变化,在诊断标准中设立了参考项目,并设置了3个等级的诊断标准「确定〃、〃疑似〃和〃不太可能〃。
2然而,自2013年修订以来,是否将〃弥漫性冠脉痉挛〃纳入药理冠脉痉挛激发试验的阳性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积累相关证据。
本次重点更新基于国内外证据,将〃弥漫性冠脉痉挛〃作为CAG的阳性诊断标准。
下面提供VSA的诊断标准,确诊/疑似“VSA的诊断标准如果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条件和以下一项要求,则认为存在确定或疑似的VSA o如果都不满足,则判定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是VSA。
临床上,明确的VSA和疑似的VSA均被诊断为VSA o#参考项H在含服硝酸盐后迅速消失的一种心绞痛样发作,且至少符合以下4项中的1项:Id:静息时出现,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之间:2 .观察到运动耐受性的显著正夜变化《特别是消展运动能力下降);3 .可由过度换气漆发;4 .CCB可抑制发作,1Hβ受体阳断剂不能抑制.图I1VSA的渗断流程。
缺血性改变被定义为在12导联ECG上至少府两个相邻导联中记录到().1mV或以上的短哲ST段抬高'0.1mV或更多的ST段压低或新出现的倒置U波。
变异型心绞痛修改版21页PPT
预后:
• 变异型心绞痛初始发作6个月内,常频发心
绞痛和心脏事件。此后病情相对稳定,非 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20%和10%。胸痛发作时伴有心电图ST段 明显抬高或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其猝死 的可能性较大。冠状动脉阻塞明显者,心 绞痛持续长而较剧,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的发生率高。长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可提 高长期生存率。无明显冠状动脉阻塞的病 人预后良好。
稳定期治疗
• 一线:CCB,抑制血管平滑肌Ca2+内流,
解除痉挛,首选用药(硝苯地平、地尔硫 卓)
• 二线:硝酸酯类,松弛血管平滑肌(存在
耐药现象)
• 三线:选择性α阻滞剂哌唑嗪、KATP开放剂
尼克地尔、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静脉 镁
• 其他药物:他汀类、抗血小板药
• 支架治疗
:CASS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介入治疗,中重度 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合并CAS可能从介入治 疗中获益。
强调了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冠心病危 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戒烟限酒、控制血压、 维持适当的体重、纠正糖耐量异常与高脂 血症、避免过度劳累和减轻精神压力,以 上均被确定为Ⅰ类推荐。
药物治疗
• 急性发作期治疗 • 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常可缓解
胸痛
• 如不缓解,可静脉或冠脉使用硝酸酯类 • 如不缓解,加用口服或静脉短效快效CCB
心电图特点:
• (1)发作时心电图呈ST 段暂时性提高,伴对应导联ST 段压
低,发作缓解后迅速恢复正常。
• (2)多数病例可见ST 段抬高的同时,T 波增高变尖。发作
缓解后原ST 段抬高导联可出现T 波倒置。
• (3)发作前ST 段呈压低或T 波倒置,发作时可使ST 段回
变异型心绞痛
病因
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诱因:变异型心绞痛经常发生在吸烟的人群,尤其是短期内大量吸烟的年轻男性。
应用可卡因和安非他命等违禁药物是发生冠脉痉挛的重要原因。
情绪紧张和过大的精神压力也是发生冠脉痉挛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的冠脉痉挛可能是Tako-tsubo心肌病的 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此外,导致儿茶酚胺分泌等神经体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也是冠脉痉挛不少见的原因,比如嗜铬细胞瘤,甲状 腺功能亢进等。
还可以同时合用静脉或口服的硝酸酯类药物。由于多数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在药物应用时, 应当根据时间生物学的原则,可考虑睡前加用一次钙拮抗剂和硝酸指出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疼痛发生在安静时,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出现 病理Q波。其六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变异型心绞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 颤动及猝死。
诊断
存在静息性心绞痛的患者,如果同时合并一过性ST段抬高,而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固定病变,可诊断为典型变 异型心绞痛。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很难捕捉到典型的一过性心电图变化(ST段抬高或压低)。在冠脉造影时, 出现血管(“正常冠脉”或粥样硬化性狭窄部位)一过性狭窄或闭塞,如果应用扩冠药物后狭窄或闭塞能够很快 消失,或自行消失,同时能够除外导管局部刺激,则可以考虑存在冠脉痉挛。激发试验对冠脉痉挛诊断价值较大, 但是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早年的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可能会引起多支血管同时收缩,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 甚至死亡。近年来,日本学者较多应用乙酰胆碱作激发试验,其半衰期短,代谢快,相对安全。但是,在目前临 床实践中,并不推荐常规使用激发试验诊断冠脉痉挛。
变异型心绞痛
01 病因
03 诊断
目录
从药物疗效看不稳定性心绞痛新的病型分类
从药物疗效看不稳定性心绞痛新的病型分类
柳濑治;王家耀
【期刊名称】《日本医学介绍》
【年(卷),期】1994(015)005
【摘要】不稳定性心绞痛专辑──从药物疗效看不稳定性心绞痛新的病型分类柳濑治等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依其临床经过命名的疾病概念,容易发展成心肌梗塞。
在日本多采用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的定义.即;下述症状发生于三周以内,末次胸痛发生于一周以内、无急性心肌梗...
【总页数】2页(P210-211)
【作者】柳濑治;王家耀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05
【相关文献】
1.从心电图变化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新分类 [J], 横田千晶;林治湖
2.根据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内镜所做的新病型分类 [J], 水野杏一;周旭晨
3.从预后角度看不稳定性心绞痛新的病型分类 [J], 桐ケ谷兆;吕田
4.从治疗方法选择上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新病型分类 [J], 白鸟健一;宫爱霞
5.从病史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新的病型分类 [J], 大石史弘;吕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预后角度看不稳定性心绞痛新的病型分类
从预后角度看不稳定性心绞痛新的病型分类
桐ケ谷兆;吕田
【期刊名称】《日本医学介绍》
【年(卷),期】1994(015)005
【摘要】不稳定性心绞痛专辑──从预后角度看不稳定性心绞痛新的病型分类桐谷兆等根据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定义,有的仅用内科治疗症状即能控制、预后较好,但也有的不进行PTCA、冠脉搭桥术等冠脉再通术就会发生心肌梗塞或猝死,预后极差。
因此,治疗时必需认真按病情及严重程度...
【总页数】2页(P214-215)
【作者】桐ケ谷兆;吕田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07
【相关文献】
1.从药物疗效看不稳定性心绞痛新的病型分类 [J], 柳濑治;王家耀
2.根据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内镜所做的新病型分类 [J], 水野杏一;周旭晨
3.从病因角度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新分类 [J], 川野成夫;姜一农
4.从治疗方法选择上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新病型分类 [J], 白鸟健一;宫爱霞
5.从病史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新的病型分类 [J], 大石史弘;吕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冠脉痉挛性心绞痛诊疗指南简介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脏科戚玮琳范维琥2008年日本循环学会联合日本冠状动脉疾病学会、日本胸部外科学会、日本心血管介入学会、日本心脏病学会、日本心脏血管外科学会共同发表了关于冠脉痉挛性心绞痛(CSA)诊疗指南。
这是由日本循环学会制订的40多个指南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将CSA作为独立疾病进行讨论的指南。
1、形成背景制订该指南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人们对于CSA的认识逐步深入,发现冠脉痉挛不仅与各种程度的冠状动脉硬化伴发存在,而且也是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现已证实,在一些情况下,冠脉痉挛也参与静息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其次,日本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以及国际协作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冠脉造影时药物(麦角新碱或乙酰胆碱)诱发冠脉痉挛的试验方法,日本心绞痛患者约有40 %属于冠脉痉挛性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欧美患者,而且这些患者冠脉非痉挛部位的紧张度也增加,与欧美患者有明显差异,即CSA存在显著的地域与民族差异。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证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总结。
2、CSA的定义指南对CSA的定义:由于走行于脏层心包下的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发生一过性痉挛收缩,导致冠脉管腔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使其血流灌注支配的心肌区域产生心肌透壁性或非透壁性缺血,心电图表现为相应导联的ST段抬高或压低,临床上出现缺血性胸痛症状。
该定义对于临床医师理解各种类型心绞痛的潜在发生机制颇有帮助。
在CSA发生时,心电图ST 段压低或抬高提示冠脉供血区域的心肌缺血范围是心内膜下抑或透壁(累及心外膜心肌),而冠脉管腔缩小的程度可以影响心肌缺血的范围。
冠脉严重痉挛时甚至血管腔完全闭塞,持续半小时以上即可能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与心电图、酶学的变化。
2007年10月颁布的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明确规定,冠脉痉挛所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属于Ⅱ 型心肌梗死。
冠脉痉挛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但是,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提示冠脉痉挛也有引起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因此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观点出发,积极预防冠脉痉挛对于稳定斑块、抗血栓形成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CSA的危险因素与可能的发病机制结合既往的研究结果,该指南认为CSA 的发生与外部环境和内在遗传因素相关。
吸烟作为冠状动脉痉挛的危险因子得到认可;饮酒所造成的体内镁缺乏是冠脉痉挛的可能相关因素,但是服用镁剂预防冠脉痉挛发作的效果尚未得到证明;CSA患者常合并脂质代谢及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与糖耐量异常,提示与氧化应激之间的相关性;夜问出现的冠脉痉挛发作的原因是否是由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目前尚无定论。
根据CSA的发生呈家族聚集性,以及在日本人中的发生率高于欧美人,提示CSA与遗传基因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遗传基因及其多态性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控制CSA相关因素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师在处理此类患者中,禁烟、限酒以及关注其心血管代谢因素异常与药物治疗均十分重要。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恶化并非都是冠脉内器质性狭窄的进展,有些患者冠脉造影发现血管仅有轻度狭窄,即可能是上述危险因素控制不良诱发冠脉痉挛的结果。
4、CSA的诊断方法与步骤CSA患者无特异性体征,胸闷、胸痛症状与典型心绞痛的性质相符,一般在安静时出现,白天的运动并不会加重胸痛。
常见诱因为过度换气及饮酒。
与以器质性狭窄病变为基础的劳力型心绞痛发作相比,多数CSA患者症状持续时间长,常伴有冷汗及意识障碍。
指南指出,CSA 发生具有昼夜节律的特点,尤其以夜间至清晨的安静时出现为多,大多数(67%)发作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清晨的轻度活动也可能诱发;短效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症状,钙拮抗剂可以抑制冠脉痉挛发作。
上述观点对临床实践颇有参考价值,一是CSA发作的昼夜特点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规律相符合,既然冠脉痉挛亦可能导致严重心脏事件,那么积极防治CSA对于降低心源性死亡和致残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通常劳力型心绞痛具有的晨间“扳机”现象,部分可能是由于冠脉痉挛的因素参与其中,若β受体阻滞剂不能改善症状或甚至使症状加重,则更加说明冠脉痉挛的重要性,此时加用或换用钙拮抗剂治疗有益于提高心绞痛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1 非创伤性检查包括标准12导联心电图、24 h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过度换气负荷试验、冷加压试验与精神应激试验等。
4.1.1 心电图在出现自觉症状、高度怀疑CSA时,在发作时、短效硝酸酯类药物给药后或症状稳定后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记录被指南列为Ⅰ类推荐;或者当高度怀疑为CSA伴有意识障碍、心悸等症状而原因无法判定的情况下,指南强烈推荐记录24~48 h动态心电图。
发作时12导联心电图的阳性判定标准是: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出现ST上升或ST下降0.1 mV 以上或新出现的u 波倒置。
4.1.2 运动负荷试验有证据表明ST段上升提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管腔完全闭塞,若冠状动脉产生弥漫性痉挛,血流虽然减少但是尚未中断,则心电图出现ST下降。
鉴于CSA 自然发作的频率随时间变化,冠状动脉痉挛的程度也在随时变化,因此进行试验的时间难以掌握且重现性差。
在诱发CSA出现ST上升以及心绞痛持续时,多数必须给予短效性酸酯类药物缓解。
因此指南并未强烈推荐运动负荷试验作为CSA 的诊断手段,只列为Ⅱb类,且明确提出在病情不稳定的、无法除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中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有害无益(Ⅲ类)。
4.1.3 过度换气试验通过患者在6 min内频繁的过度换气(25次/分以上)引起呼吸性碱中毒而诱发CSA。
若标准12导联心电图至少在2个关联的导联中出现ST上升或者ST下降0.1 mV以上或者新出现的U波倒置,即达到诊断标准。
该方法实施简便,试验灵敏度为54%~100%,特异性极高。
该方法在诊断病情平稳、CSA发作频率不高的可疑病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列为Ⅱa类推荐,优于运动负荷试验。
同样,对于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的患者亦为禁用。
4.1.4 其他方法如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冷加压试验及精神应激试验亦被该指南列为CSA疑似患者的评价方法,而后两者由于具有诱发CSA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恶性心律失常的不良作用,禁用于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
4.2 创伤性检查虽然通过冠状动脉内给予乙酰胆碱或麦角新碱诱发冠脉痉挛是确诊CSA 的试验,且敏感(灵敏度>90%)而特异(特异度100%)。
但是,对于冠脉易发生痉挛或可能发生多支冠脉痉挛的患者,药物负荷试验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脏骤停的危险,因此该检查仅限于那些症状疑似CSA而非创伤性检查无法确诊的患者,在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时进行。
冠脉痉挛试验阳性即伴有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缺血性ST变化的同时,冠脉造影显示血管一过性的完全或次全闭塞(管腔直径狭窄程度> 90%)。
与麦角新碱不同,乙酰胆碱的半衰期极短,其诱发的冠脉痉挛约2/3可以自然缓解,即多数没有必要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而且对于另一侧冠状动脉的诱发试验没有影响。
因此,在诊断多支冠脉痉挛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而后者被视为变异型心绞痛的预后决定因素之一。
该指南结合以往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研究数据,确定CSA诊断标准的3个必要条件:(1)症状自然发作;(2)非创伤性诱发试验如过度换气负荷试验,运动负荷试验等阳性;(3)冠脉痉挛药物诱发试验阳性。
临床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条件的患者为CSA确定或可疑,无一条件符合者即可除外CSA。
在临床上,将CSA确诊和疑似均诊断为CSA病例。
5、治疗5.1 非药物治疗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相似,指南强调了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戒烟限酒、控制血压、维持适当的体重、纠正糖耐量异常与高脂血症、避免过度劳累和减轻精神压力,以上均被确定为Ⅰ类推荐。
5.2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被指南推荐为预防CSA发作的首选药物(Ⅰ类)。
在日本的长期的队列研究发现,盐酸贝尼地平在缓解CSA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同时,较地尔硫革、维拉帕米以及其他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更加延长患者的生存。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后突然停药可能出现症状加重的反跳现象。
因此,应该逐渐减量,每次减量时均进行24 h心电图等检查,确认无CSA恶化,此与慢性心绞痛的治疗有所不同。
5.3 硝酸酯药物短效硝酸酯也是迅速缓解CSA最有效的药物,发作时可以通过舌下含服、口腔内喷药或者静脉内给药;长效硝酸酯由于其耐药性无法克服,而被列为预防发作的Ⅱa推荐。
5.4 β受体阻滞剂虽然β受体阻滞剂被各种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指南列为是能够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和改善预后的药物,但是也有导致α受体兴奋、诱发冠脉痉挛的可能。
因此,对于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的CSA患者禁忌单独使用,在合并有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有必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下,该指南推荐与钙离子拮抗剂及硝酸酯类药物联合使用(Ⅱa类)。
5.5 其他药物尼可地尔可以选择性地扩张冠状动脉,联合治疗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影响少,该指南也建议作为预防CSA发作的药物(Ⅱa类)。
其他可能抑制冠脉痉挛的药物如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类固醇激素、雌激素可能对CSA 有效(Ⅱb类),但是应用中需要针对其特定的治疗人群。
5.6 冠脉介入治疗(PCI)直至目前为止,尚无临床研究证实对于无明显冠脉器质性狭窄的CSA施行PCI可能获益。
与欧美人不同,大多数日本CSA患者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伴多支痉挛,即使施行PCI联合钙拮抗剂治疗,术后冠脉痉挛消失的可能性也较低。
因此,该指南不建议对那些无严重器质性狭窄的CSA患者施行冠脉PCI(Ⅲ类)。
虽然我国尚缺乏CSA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可以遇到患者具有典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与心电图变化,却被证实冠脉造影结果正常。
推测上述心脏事件可能与严重、持续的冠脉痉挛相关。
中国人与日本人、韩国人具有相似的人种特征,了解日本CSA指南的诊断方法、步骤与治疗原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心绞痛的发生机制,拓宽临床诊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