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总论

1.无菌术:采取一切预防措施来防止感染,包括灭菌法、抗菌法和一系列操作原则和管理制度。

2.灭菌: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

3.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4.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故称为功能性外液。

5.无功能性细胞外液:有一小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故可称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结缔组织液和所谓的“透细胞液”,例如脑脊液、关节液和消化液等,都属于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6.等渗性缺水:钠和水同时成比例的缺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正常,但细胞外液量减少。

7.低渗性缺水:钠和水同时缺失,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8.高渗性缺水:钠和水同时丢失,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9.水中毒:机体摄水量超过了排出水量,致使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

量增多。

10.代谢性酸中毒: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过多,超过机体的缓冲和排酸能力,HCO3-丢失过多,

PH下降成为代谢性酸中毒。

11.代谢性碱中毒:体内的碱性物质过多或酸性物质丢失过多,血中HCO3-过多,PH升高称为。

12.呼吸性酸中毒: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存的二氧化碳,以至血液的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13.呼吸性碱中毒: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存的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以至血的PCO2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14.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可致代谢性碱中毒,这是由于一方面K+由细胞内移出,与Na+、H+的交换增加,使细胞外液的H+浓度降低;另一方面,远曲肾小管Na+、K+交换减少,Na+、H+交换增加,使排H+增多,因此病人发生低钾性碱中毒,同时尿却呈酸性。

15.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静脉注入。如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如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增高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16.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输入十几毫升血后,立即出现延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可致肾衰竭。

17.延迟性溶血反应(DHTR):多发生在输血后7~14天,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一般症状并不严重。

18.TA-GVHD:即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发病率低但致命的输血并发症。它由存在于血制品中含有免疫能力的异体淋巴细胞所介导,在受体内迁移、增值,进而引起严重攻击和破坏诉诸体内细胞和组织的免疫反应。

19.自体输血:是收集病人自身血液进行回输,主要优点是既可节约库血,又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且不需要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

20.休克:是指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关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21.中心静脉压(CVP):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

CVP正常值:0.49~0.98kPa。

CVP<0.49kPa时,表示血容量不足;

CVP>1.47kPa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CVP>1.96kPa时,表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2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0.8~2kPa,与左心房压接近,代表左房压。低于正常值表示血容量不足。

23.心排出量(CO):指心率与每搏排出量的乘积,正常值为4—6L/min

24.心脏指数(CI):指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正常值为2.5~3.5L/(min*m2)

25.低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失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引起。分为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

26.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循环血量减少性休克,各种因素造成全血或血液成分之一部分发生急速丧失,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引起。

27.休克指数:为脉率与收缩压(mmHg)的比值,可帮助判定休克的有无轻重,指数为正0.5多提示无休克;>1.0-1.5有休克;>2.0严重休克。

28.弥散内血管内凝血(DIC):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同时或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出血、贫血,甚至休克的病理过程、其主要特征是凝血功能失常。

29.休克肺:休克时由于肺内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肺动脉分支血液未经肺泡氧合,即经短路流向左心,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不张,肺实变和肺内透明膜形成,是肺泡氧合功能障碍,病人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严重缺氧,且普通吸氧无效者称为休克肺,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3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它是机体修复和生存而出现过度应激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

体温>38摄氏度或<36摄氏度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32mmHg

血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 (>12000/μl或<4000/μl或未成熟粒细胞>10% )

31.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多指严重休克时,有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同时或序贯性的发生衰竭称为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32.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指肾脏本身或肾外因素使肾实质破坏,造成肾功能急性障碍而产生的以少尿、无尿、尿毒症和水、电、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33.少尿:正常成年人尿量为1000~2000ml/d,若少于400ml/d,称为少尿。

34.无尿:少于100ml/d称为无尿。

35.急性胃肠功能障碍(AGD):是继发于创伤、烧伤、休克和其他全身性病变的一种胃肠道急性病理改变,以胃肠道粘膜损害以及运动和屏障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

3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因肺实质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37.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完全或部分失感觉,以达到手术无痛的目的。

38.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智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

39.分离麻醉:氯胺酮注入人体后,病人并非处于类似正常的睡眠状态,而是呈现一种木僵状态即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敏感,表情淡漠,意识丧失,眼睑或张或闭,泪水增多,眼球震颤,瞳孔散大,对手术刺激有深度镇痛作用,表现出与传统全身麻醉不同的意识与感觉分离现象,因此称之为分离麻醉。

40.血/气分配系数:指麻醉药气体与血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容积血液中该气体的溶解量。反应吸入麻醉药的可控性。

41.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的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MAC能反应麻醉药的效能,MAC 越小麻醉效能越强。

42.吸入麻醉药的“浓度效应”:吸入药物浓度(F1)不仅可以影响肺泡浓度(F A)的高低,而

且影响F

A 上升的速度,即F

1

越高,F

A

上升越快,称为浓度效应。

43.局部麻醉: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真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局部麻醉。

44.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时期透过粘膜而组织位于粘膜下的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称表面麻醉。

45.区域阻滞:包围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通入手术区的神经纤维,称为区域阻滞。适用于肿块切除术。

46.神经阻滞:在神经干、从、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局部浸润麻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