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褶皱山课件(word+课件) 褶皱山 片段教学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褶皱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1》第四单元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的“褶皱山”片段。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山岳的形成,是内、外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态,重点强调内力作用。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褶皱山、断层”为第一课时,褶皱山是第一课时中的一个片段。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年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对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章第一节内外力作用的学习,对第二节的内容也已有所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的三种类型;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2.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实验,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景观图片、课本、泡沫片、甘蔗皮等演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和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山岳的形成原因,了解世界的大好河山,从而培养欣赏大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自制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1.归纳总结法
课堂即将结束时,呈现本片段的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让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所侧重地复习。
2.观察、演示法
感性跟理性相比,更形象。用生动的实物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事物。通过课本演示褶皱(泡沫片)的形成过程,通过折甘蔗皮(泡沫片)的试验,帮助学生理解出现“地形倒置”的原因。
3.列表分析法
背斜和向斜通过表格对比分析,学生记忆更深刻,比较不会混淆二者。
4.引导法
应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新知的过程。
5.分析法
教学过程中,分析法穿插其中进行。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教学难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
六、教学过程
(课前分发道具:泡沫片、甘蔗皮、橡皮筋等)
[导课]
引用小兰一家的暑假旅游路线,沿途观赏到的不同山岳景观图片,通过小兰的疑惑,引出这节课内容——褶皱山。
(整堂课,以小兰的疑问展开陈述)
[一、褶皱和褶曲](什么是褶皱?褶皱有几种基本形态?)
补充介绍岩层概念、特性。让学生利用手上的道具演示褶皱的形成过程,教师注意强调细节,从而突出定义中的关键字眼。弹簧(橡皮筋)演示弹性变形。褶皱的一个弯曲即为褶曲。
[二、褶曲的基本形态]
(要求学生用手上道具演示褶曲)
(填写表格)
列表比较背斜和向斜,学生讨论填写,此时,“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强调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岩层新老关系。
但是,实际生活中,往往有些山地是向斜发育而成,有些谷地是由背斜发育而成。这就是小兰的新疑问:为什么旅途中会看到“向斜成山”?
(活动与探究)(重点突破)
先用泡沫片演示,岩层背斜与向斜的紧密情况。接着,请大家拿出甘蔗皮,跟着我折:第一次往上折,(注意甘蔗皮朝向)可见毛刺,毛刺的地方如果是岩层是否很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呢?(说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为谷地)
第二次,请大家往下折,毛刺互相挤压,该处如果是岩层则受挤压力,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可解答小兰的疑惑)
现实中复杂的褶皱山,岩层并不一定是很规则。从而,得出结论:判断背斜、向斜最可靠的依据不是岩层弯曲方向和地貌形态,而是岩层的新老关系。(实际演练)
(过渡)
[三、褶皱山](小兰:我已经知道了褶皱和褶曲的基本形态,那么,到底什么是褶皱山呢?)(提问学生)
学生思考回答褶皱山的定义和世界上的两大褶皱山系。
“板块构造学说”解说两大褶皱山系的成因。
[呈现目标]
PPT呈现这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帮助学生分清重难点,进行整理与复习。
[设置课后悬念]
泉厦高速公路、福厦铁路泉州段在修建过程中,隧道如何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