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课件
防控意识不足
部分学校和家长对传染病防控的重 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防控措 施和宣传教育。
对策建议
加强健康教育
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控意识和能
力。
定期健康检查
实施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 现和隔离疑似病例,阻断传染源
。
改善学校卫生环境
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清 洁、通风,减少病原体滋生。
疫情处置与善后工作
01
02
03
04
隔离与治疗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立即 采取隔离措施,并确保患者得
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消毒与环境整治
对病例活动过的场所进行彻底 消毒,保持校园环境卫生整洁
,阻断传染病传播途径。
健康教育
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教 育,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
高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
心理疏导
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学校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 的卫生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
定期开展卫生检查
定期对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场 所进行卫生检查,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
及时隔离与治疗
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
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要求师生在发现 传染病症状时及时报告给学校卫生部门 。
VS
隔离与治疗
关注受疫情影响师生的心理健 康,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 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05
CATALOGUE
学校传染病预防的挑战与对策临的挑战学生密度大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学生长时 间在教室、食堂等空间内活动,
增加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学生免疫水平不均
不同学生的免疫水平存在差异,部 分学生可能存在免疫缺陷或免疫低 下,容易感染传染病。
部分学校和家长对传染病防控的重 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防控措 施和宣传教育。
对策建议
加强健康教育
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控意识和能
力。
定期健康检查
实施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 现和隔离疑似病例,阻断传染源
。
改善学校卫生环境
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清 洁、通风,减少病原体滋生。
疫情处置与善后工作
01
02
03
04
隔离与治疗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立即 采取隔离措施,并确保患者得
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消毒与环境整治
对病例活动过的场所进行彻底 消毒,保持校园环境卫生整洁
,阻断传染病传播途径。
健康教育
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教 育,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
高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
心理疏导
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学校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 的卫生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
定期开展卫生检查
定期对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场 所进行卫生检查,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
及时隔离与治疗
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
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要求师生在发现 传染病症状时及时报告给学校卫生部门 。
VS
隔离与治疗
关注受疫情影响师生的心理健 康,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 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05
CATALOGUE
学校传染病预防的挑战与对策临的挑战学生密度大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学生长时 间在教室、食堂等空间内活动,
增加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学生免疫水平不均
不同学生的免疫水平存在差异,部 分学生可能存在免疫缺陷或免疫低 下,容易感染传染病。
2024年度-公开课《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一等奖课件
实施定期消毒制度
03
对校园内公共设施、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区域进行定
期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16
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倡导勤洗手
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 别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和餐前便 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
手。
保持个人卫生
要求学生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 痰,不乱扔垃圾,保持宿舍和教室 的清洁与卫生。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 式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 育,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能力。
18
家庭环境中传染病防控工作
05
实践
19
家庭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手卫生
家庭成员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动物或垃圾后,以及饭前便后。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消毒剂。
2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
07
势
27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详细解释了传染病的概念,包括其传染性、流行性和病原 体等要素,同时介绍了传染病的分类方法以及各类传染病 的特点。
传染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深入探讨了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 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同时介绍了针对不同传染 病的具体预防措施。
诊断依据
传染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流行病学资料等。其中,实验室检查 包括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可为传染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6
02
常见传染病介绍
7
呼吸道传染病
01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 飞沫传播,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等。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8
6
危害与影响
危害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巨 大威胁,如导致患者死亡、残疾、丧 失劳动能力等。
影响
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会对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如 造成医疗资源紧张、社会秩序混乱、 人心恐慌等。
2024/3/28
7
02
学校常见传染病类型
2024/3/28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制定应急处理措施
和预案。
03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规定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包括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024/3/28
23
教育部门政策文件精神传达
2024/3/28
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
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建立健全的卫生防疫制度 ,提高师生员工的卫生防疫意识。
校园环境整治与消毒
01
定期对教室、宿舍、图 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清 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 洁卫生。
2024/3/28
02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 保食品新鲜、清洁,防 止食品污染。
03
04
对水源进行定期检测和 消毒,保证饮用水安全 。
15
及时清理垃圾,保持校 园环境清洁卫生。
疫苗接种及健康管理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接种 相关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
病例特点
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 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部分患
者出现并发症。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 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2024/3/28
19
应急处置措施及效果评估
校园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PPT课件
6、衣食细节要注意。
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极易降低人体呼吸 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同学们必须根据 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 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 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 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 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特异性免 疫力而容易感 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并散播病原体的人 (可以是患者也可能是携带者)或者是受感染的动物。
蛔虫是传染源吗?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 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空 气传播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 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 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 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 勿混用。
校园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 空气,每天锻炼能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 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 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 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类型
呼吸道 传染病
消化道 传染病
血液 传染病
体表 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种类
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 炎、麻疹、百日咳等
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 疾、甲型肝炎等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 型脑炎、丝虫病等
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 破伤风、淋病等
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极易降低人体呼吸 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同学们必须根据 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 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 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 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 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特异性免 疫力而容易感 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并散播病原体的人 (可以是患者也可能是携带者)或者是受感染的动物。
蛔虫是传染源吗?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 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空 气传播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 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 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 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 勿混用。
校园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 空气,每天锻炼能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 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 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 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类型
呼吸道 传染病
消化道 传染病
血液 传染病
体表 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种类
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 炎、麻疹、百日咳等
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 疾、甲型肝炎等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 型脑炎、丝虫病等
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 破伤风、淋病等
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课件(共21张PPT)
常见传染病 预防知识
目录
2
01 流行 性感冒 02 水痘
03 疥疮
04预防措施
3
常见传染病
01
CEO & FOUNDER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4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 丙三型。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 品间接传播。
18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 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 佳积极手段。如果同学们家庭条件允许,不防建议你到就近的接种单位接 种相关的疫苗。
19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 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 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 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 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 有所不同。
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 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 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 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 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 效措施。
8
常见传染病
02
CEO & FOUNDER
水痘
主要症状
水痘
9
(一)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
疥疮
14
易感人群:
好发于团体生活的环境中,如军队、监狱、医院、学校、养老院,甚 至旅馆中都是常发生的地方 一人得病,如不治疗,全家都可能发病,不过如果治疗恰当,很容易就 把虫体杀灭,所以不用过度担心或害怕
目录
2
01 流行 性感冒 02 水痘
03 疥疮
04预防措施
3
常见传染病
01
CEO & FOUNDER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4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 丙三型。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 品间接传播。
18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 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 佳积极手段。如果同学们家庭条件允许,不防建议你到就近的接种单位接 种相关的疫苗。
19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 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 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 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 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 有所不同。
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 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 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 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 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 效措施。
8
常见传染病
02
CEO & FOUNDER
水痘
主要症状
水痘
9
(一)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
疥疮
14
易感人群:
好发于团体生活的环境中,如军队、监狱、医院、学校、养老院,甚 至旅馆中都是常发生的地方 一人得病,如不治疗,全家都可能发病,不过如果治疗恰当,很容易就 把虫体杀灭,所以不用过度担心或害怕
《校园传染病防控》ppt课件
摘下口罩后应立即洗手, 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消毒 双手。
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风险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 疲劳。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摄入足 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和免 疫力。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紧 张。
04
学校管理层面责任担当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机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染病防控手段日益丰富;国家 政策对校园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校园传染病防 控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各界对校园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有利于形成全民参与的防控氛围。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防控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 段,实现校园传染病疫情的实时 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防
定期对校园内公共场所、教室、宿舍等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管,保证食品来源可靠、加工规范,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对于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的情况,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对相关场所进行 彻底消毒。
03
个人防护措施与实操演示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澡、洗头,保持身体清洁。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公共卫 生。
每天更换内衣裤,保持衣物干净整洁。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毒 传播风险。
正确佩戴口罩和洗手方法演示
佩戴口罩前应洗手,确保 双手清洁。
佩戴口罩时,应将口鼻完 全遮住,并调整鼻夹至贴 合面部。
佩戴口罩期间,避免触摸 口罩外部,以免污染双手 。
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用 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 手,至少20秒。
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获取传染病信 息和防控指导。
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风险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 疲劳。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摄入足 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和免 疫力。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紧 张。
04
学校管理层面责任担当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机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染病防控手段日益丰富;国家 政策对校园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校园传染病防 控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各界对校园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有利于形成全民参与的防控氛围。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防控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 段,实现校园传染病疫情的实时 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防
定期对校园内公共场所、教室、宿舍等进行卫生检查和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管,保证食品来源可靠、加工规范,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对于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的情况,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对相关场所进行 彻底消毒。
03
个人防护措施与实操演示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澡、洗头,保持身体清洁。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公共卫 生。
每天更换内衣裤,保持衣物干净整洁。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毒 传播风险。
正确佩戴口罩和洗手方法演示
佩戴口罩前应洗手,确保 双手清洁。
佩戴口罩时,应将口鼻完 全遮住,并调整鼻夹至贴 合面部。
佩戴口罩期间,避免触摸 口罩外部,以免污染双手 。
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用 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 手,至少20秒。
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获取传染病信 息和防控指导。
最新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
学校要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发现发热及出疹学生必须要求其立即离校就医, 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并严格要求其在 家隔离治疗至该病的隔离期满。密切注意病例班 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及时报告,同时 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患病学生必须持学校/幼 儿园所属地段保健科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校上 课。
手足口病
3 例/天•班 5 例/3 天·班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食具,玩具
暴发
病人隔离至病后 2 周。 等共用品定期洗刷消毒,教室定时通风换气,保
持空气流通,湿式扫除,减少集体活动。
应上报部门:散发――地段保健科;
暴发――地段保健科、中小学保健所/社办科、区 CD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段保健科、中小学保健所/社办科、区 CDC。
内容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简介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要点
流行性感冒
发病特点 冬春季高发 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高发 减免接种流感疫苗,发病减少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
后5日内有传染性。 主要经过飞沫传播。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处理
出现病例后进行逐一排查。 严格患儿的复课标准(手足口病患儿隔离
到病后14天,无手足口病相关症状),持 地段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方可复园。 宣教:加强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注 重个人卫生、健儿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 患儿避免与患儿接触、“洗手”)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处理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现及报告
各中小学 公办幼儿园
地段医院保健科 中小学保健所
学校传染病防控医疗卫生PPT
学校传染病疫情应对的“三环节”
学生:如何及早发现自己或他人患病 并及时报告;
教师:如何及早发现学生患病及报告, 同时做好相应卫生工作;
领导:如何应对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 根据预案落实各项措施。
5
晨检内容
一摸:触摸学生的额头和手心,初步辨别一下孩子有无发烧,必 要时可测量体温;腮腺、颌下淋巴结核是否肿大。
学校传染病防控
1
传染病基本知识
2 学校传染病的特点
目录
3 简介学校常见传染病
4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5 晨检内容
1
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 什么是传染病?
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人---人 流感、病毒性肝炎 人---动物 禽流感、狂犬病
二 传染病的特点
a) 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 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进入人体繁殖或产生 毒素所致。
【临床表现】 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
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 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 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 病人症状都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隔离期最少两个星期。
1. 传染源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
2. 传播途径 飞沫或鼻咽喉分泌物,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 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
3.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
4.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该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 约92%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小学安全教育预防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01
02
03
04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至少20秒,或使用含有至少
60%酒精的手部消毒液。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弯曲 手肘遮住口鼻,然后立即将纸
巾扔掉并洗手。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尤其是接触公共物品后。
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和 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常接触
的表面。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
03 学校预防常见传染病的措 施
加强学校卫生管理
制定严格的卫生清洁 制度,确保学校环境 卫生整洁。
确保学生饮用水的安 全,提供清洁的洗手 设施。
定期对学校设施进行 消毒,特别是高频接 触的物体表面。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课堂教育、讲座等形式向 学生传授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如勤洗手、咳嗽礼仪等。
小学生每天需要9-10小时的睡 眠时间。
均衡饮食
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 类食物、蛋白质和脂肪,以提 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
适量运动
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强 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不吸烟、不喝酒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 电影院等。
在学校,保持教室通风,避免长时间 在密闭的环境中学习。
如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 。
间接接触
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环 境。
昆虫叮咬
如蚊子、跳蚤等昆虫传播。
常见传染病症状
01
02
03
04
发热、头痛、咳嗽、喉 咙痛、流鼻涕等。
皮疹、口腔溃疡、食欲 不振等。
乏力、肌肉酸痛、恶心、 呕吐等。
呼吸困难、心悸、胸闷 等。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等部位。
02 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减少呼吸 道传染病的传播。
03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近距离接触患者或疑似患者,减少飞沫传播 的风险。
校园环境卫生整治
01 定期清扫
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定期清扫,保持 环境整洁。
02 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停留时 间。
配合专业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
配合疾控中心或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流 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
协助专业机构追踪疑似病例的密切接 触者,并进行隔离观察。
按照专业机构的指导,对疑似病例所 在场所进行消杀处理。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控体系
对本次疫情处置过程进行总结,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学 校传染病防控体系。
型肝炎等。
接触传播
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 壤接触而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等。
空气传播
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
溶胶中,易感者吸入时获得感染 ,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
。
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 叮咬易感者而传播,如疟疾、流 行性乙型脑炎等。
常见学校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夏季和冬季由于气候原因,也容易出现胃肠道传 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不良卫生习惯导致传播风险增加
部分学生卫生意识不强,如不勤洗手、随地吐痰等,增加了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如垃圾不及时清理、消毒不彻底等,也容易造成病原体的滋生和传 播。
03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01 保持个人卫生
THANKS
02 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减少呼吸 道传染病的传播。
03 保持社交距离
避免近距离接触患者或疑似患者,减少飞沫传播 的风险。
校园环境卫生整治
01 定期清扫
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定期清扫,保持 环境整洁。
02 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停留时 间。
配合专业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
配合疾控中心或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流 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
协助专业机构追踪疑似病例的密切接 触者,并进行隔离观察。
按照专业机构的指导,对疑似病例所 在场所进行消杀处理。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控体系
对本次疫情处置过程进行总结,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学 校传染病防控体系。
型肝炎等。
接触传播
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 壤接触而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等。
空气传播
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
溶胶中,易感者吸入时获得感染 ,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
。
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 叮咬易感者而传播,如疟疾、流 行性乙型脑炎等。
常见学校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夏季和冬季由于气候原因,也容易出现胃肠道传 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不良卫生习惯导致传播风险增加
部分学生卫生意识不强,如不勤洗手、随地吐痰等,增加了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如垃圾不及时清理、消毒不彻底等,也容易造成病原体的滋生和传 播。
03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01 保持个人卫生
THANKS
常见传染病及防控PPT课件
鼓励公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提 高身体免疫力。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自 我保健意识。
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
通过医疗机构、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 情。
痢疾
总结词
由细菌引起,症状包括腹泻、腹痛、 发热和恶心。
详细描述
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 病,其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和 恶心等。细菌会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 ,导致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03
传染病防控措施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定期开展卫生宣传活动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向公众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 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详细描述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其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肌肉疼痛和疲劳等。流感病毒会影 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麻疹
总结词
由麻疹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 嗽、流鼻涕、红眼、口腔溃疡和皮疹。
详细描述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红 眼、口腔溃疡和皮疹等。麻疹病毒会 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 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详细描述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 播的一类疾病。这些病原体可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真菌等。
传染病的特点与传播途径
总结词
传染病的特点包括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地方性和周期性。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水或食物传播、接 触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
学校传染病预防知识ppt课件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 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 又称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 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 、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病毒性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麻疹、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等。
细菌性传染病
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猩红热、细菌性痢疾等
。
寄生虫病
如血吸虫病、疟疾、钩 虫病等。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其临床症状 应对策略:隔离治疗、疫情报告、消毒处理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0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 口罩等 02 注重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通风换气
03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疫苗接种活动
04
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疫情
未来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展望
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和预 警系统建设
01
02
03
0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
儿童中。
症状包括发热、手、足、口腔 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如接触病患的疱疹液、呼吸道 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等。
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包括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患
、定期消毒等。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 起的急性胃肠炎。
均衡饮食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 素和矿物质,保持身体健 康。
接种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了解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疫苗
按照接种计划,按时完成疫苗接种。
关注疫苗效果和副作用
了解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做好应对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气候变化还可能影响病原体的存活和 传播方式,增加防控难度。
某些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等具有季节 性特征,在特定季节内容易爆发和传 播。
卫生条件不佳或管理不当
学校卫生设施不完善,如清洁不到位、消毒不彻底等,容易造成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
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差,如不勤洗手、随地吐痰等,也会增加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肝炎)
01
02
03
04
注意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 ,尤其是肉类和蛋类;生吃瓜
果要洗净。
餐具消毒
定期对餐具进行煮沸消毒或使 用消毒柜,确保餐具清洁卫生
。
个人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 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与患有消化道传染病 的人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协助调查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加强沟通
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疫情进展和防控措施。
完善信息上报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建立信息上报制度
制定完善的信息上报制度,明确上报流程、时限 和要求。
及时准确上报
按照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相关信息,不瞒 报、不漏报。
加强信息沟通
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 病等。
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 原体引起,病原体可以是微
生物或寄生虫。
04
05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 常有免疫性。
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较高,严重危害 人类健康。
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 所,传染病的传播速 度更快,影响范围更 广。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 行,对社会稳定和经 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
05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02
缺乏定期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导致师生对传 染病防控知识了解不足。
04
教训二应急响应迟缓
在传染病爆发初期,未能及时采取隔离和 治疗措施,导致疫情扩散。
05
06
未能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延误了防 控的最佳时机。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
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包括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提高师生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建立预防机制
制定防控措施
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机制,包括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落实消毒措施等, 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04 传染病的治疗与护理
及时就医
及时就医是治疗传染病的关键,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降 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一旦出现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停止上学或工作,尽快前往正 规医疗机构就诊。在就诊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病情、接 触史和旅行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遵医嘱治疗
遵医嘱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重要保障,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诊疗建议和用药指 导。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 、避免接触患病者等。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 涕、头痛、肌肉疼痛、疲乏、打喷嚏 等。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病 ,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
传染性。
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恶 心等,并在皮肤上出现水疱、瘙
痒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水痘疫苗、避 免接触患病者、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皮肤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 训ppt课件
目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 校园常见传染病介绍及危害 • 校园传染病预防措施与策略 • 校园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 •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传染病定义及特点
01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 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指导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孩子个人卫生习 惯培养,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 和课外锻炼,增强孩子身体素质和免疫
力。
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定期发布传染病防控 知识和健康提示。
在校园内张贴传染病防控宣传海报,提高师生对传染 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病原体污染食物后通过消化道 进入人体,如细菌性痢疾、甲 型肝炎等。
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或吸血而 传播,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 炎等。
常见校园传染病类型
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甲型 肝炎、伤寒等。
虫媒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 脑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麻疹、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等 。
接触性传染病
手足口病、沙眼、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等。
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皮 疹等,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后变为 疱疹,最后结痂脱落。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 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水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 脑炎等,孕妇感染水痘可能导致胎儿 畸形或死亡。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皮疹等,皮 疹为红色斑丘疹,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身。
目录
•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 校园常见传染病介绍及危害 • 校园传染病预防措施与策略 • 校园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 • 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01
传染病基本概念与分类
传染病定义及特点
01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 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指导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孩子个人卫生习 惯培养,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 和课外锻炼,增强孩子身体素质和免疫
力。
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定期发布传染病防控 知识和健康提示。
在校园内张贴传染病防控宣传海报,提高师生对传染 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病原体污染食物后通过消化道 进入人体,如细菌性痢疾、甲 型肝炎等。
虫媒传播
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或吸血而 传播,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 炎等。
常见校园传染病类型
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甲型 肝炎、伤寒等。
虫媒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 脑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麻疹、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等 。
接触性传染病
手足口病、沙眼、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等。
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皮 疹等,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后变为 疱疹,最后结痂脱落。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 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水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 脑炎等,孕妇感染水痘可能导致胎儿 畸形或死亡。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皮疹等,皮 疹为红色斑丘疹,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身。
学校传染病预防ppt课件
信息报告
发现疫情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现场处置流程图和操作指南
流程图
发现患者→隔离观察→初步诊断→报告疫 情→启动应急预案→医疗救治→疫情控制 →后续处理
VS
操作指南
针对流程图中的每个环节,制定详细的操 作指南,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工作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 防控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
意识和能力。
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 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传染
病防控工作。
05 校园传染病应急 预案制定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和目标
原则
科学防治、依法管理、快速反应、有 效处置
目标
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 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群。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 排泄物或污染的物品而
感染。
食物和水传播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 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虫媒传播
通过昆虫叮咬等方式传 播病原体。
易感人群及危害
易感人群
儿童、青少年由于免疫系统相对较弱, 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危害
传染病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 能引起恐慌、停课等社会问题,对学校 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密切接触者定义
与疑似病例有过近距离接 触的人员,如共同生活、 学习、工作等。
追踪方式
通过询问疑似病例、查看 监控录像等方式,确定密 切接触者名单,并及时进 行追踪和管理。
管理措施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 察、健康监测等措施,确 保其不成为新的传染源。
心理健康辅导和支持服务
发现疫情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现场处置流程图和操作指南
流程图
发现患者→隔离观察→初步诊断→报告疫 情→启动应急预案→医疗救治→疫情控制 →后续处理
VS
操作指南
针对流程图中的每个环节,制定详细的操 作指南,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工作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 防控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
意识和能力。
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 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传染
病防控工作。
05 校园传染病应急 预案制定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和目标
原则
科学防治、依法管理、快速反应、有 效处置
目标
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 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群。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 排泄物或污染的物品而
感染。
食物和水传播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 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虫媒传播
通过昆虫叮咬等方式传 播病原体。
易感人群及危害
易感人群
儿童、青少年由于免疫系统相对较弱, 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危害
传染病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 能引起恐慌、停课等社会问题,对学校 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密切接触者定义
与疑似病例有过近距离接 触的人员,如共同生活、 学习、工作等。
追踪方式
通过询问疑似病例、查看 监控录像等方式,确定密 切接触者名单,并及时进 行追踪和管理。
管理措施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 察、健康监测等措施,确 保其不成为新的传染源。
心理健康辅导和支持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出血、肠穿孔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5日起间歇送大便培养,2
次阴性解除隔离 ❖预防:注意饮食、用水卫生
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甲 肝”,俗称“黄疸肝炎”
❖临床表现:发热、黄疸、乏力、厌油等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3周 ❖预防:接种甲肝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 于5岁以下儿童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 触,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
❖临床表现:低热、乏力、咳嗽、咯血或痰 中带血
❖主要通过X片临床确诊 ❖传染期:涂阳病人 ❖治疗:抗痨治疗(至少半年)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隔离传染源(最重要)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经济实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
疫苗)
正确的洗手方法
❖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4、弯曲各手指关节,互搓指背;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搓洗指尖及手腕,交换进行。
❖传染期: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 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水痘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发热、斑丘疹、疱疹(头皮开
始,躯干多,四肢少) ❖传染期:出疹前一天至疱疹完全结痂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简称TB)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 起的慢性传染病,俗称“痨病”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严防病从口入 1、“三管一灭”:管饮食、管水、管便、灭蝇 2、洗净手:正确的洗手方法 3、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不吃不卫生食品,
不吃小摊小贩食品,不吃过期食品 4、注意用水卫生:不喝生水,使用自来水,不
使用井水 5、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接种疫苗(甲肝疫苗、手足口病疫苗、霍乱
❖隔离期:隔离至症状消失 ❖预防措施: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揉眼睛,不
共用毛巾、脸盆等卫生用具,常洗手,不去游 泳池等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严
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隔离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
便培养阴性者解除隔离 ❖防控要点: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
❖ 非法定传染病:水痘
按传播方式分
❖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 腮腺炎、水痘、肺结核、流脑等
❖ 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菌痢、甲 肝、手足口病、红眼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血液传染病:乙肝、艾滋病 ❖ 体表传染病:狂犬病、破伤风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 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 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高自身抗病能力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接种疫苗预防(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
苗、卡介苗)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可表 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病从口入) ❖夏秋季节高发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有那些?
❖霍乱 ❖伤寒、副伤寒 ❖甲型病毒性肝炎 ❖手足口病 ❖红眼病 ❖细菌性痢疾 ❖诺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病
施
诺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病
❖由诺和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秋冬季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 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 黏液脓血。脱水是主要死因。
❖隔离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解除隔离。
❖防控要点: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 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饭前便后 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冬春季节高发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肺结核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
❖学校最常见的传染病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பைடு நூலகம்咳嗽、
流涕、乏力、全身酸痛等 ❖传播特点: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 人群普遍易感 ❖传染期:发病后7天
霍乱
❖霍乱弧菌应急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强 ❖粪-口传播 ❖临床表现:上吐下泻,严重脱水,可引起死亡 ❖隔离期:腹泻停止后,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
连续3次阴性解除隔离 ❖饮食卫生,用水卫生
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玉环是高发县区 ❖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反复高热,严重可导致
麻疹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有严重并发症(气管炎、肺炎、脑炎)
❖临床表现:发热、出疹、咳嗽、流涕、眼 结膜炎等,退疹可见糠麸样脱屑(发热三 天、出疹3天、退疹3天)
❖出疹顺序:耳后→头面→躯干→四肢→手 心脚心
❖传染期:出疹前后5天
风疹
风疹
❖风疹-又称德国麻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 预防
传染病的定义
❖ 传染病: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 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 39种法定传染病: 甲类:2种(霍乱、鼠疫) 乙类:26种(麻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副 伤寒、乙脑、流脑等) 丙类:11种(流感、风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 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 脑炎等并发症,重症发展快,可引起死亡。
❖隔离期:痊愈后一周 ❖预防: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勤通风 晒衣被
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人 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眼睛红,有刺痒、异物感,分泌物 增多,怕光
❖低热、皮疹通常24小时疹子出齐、疹退后 热退、耳后、枕部、颈后等浅表淋巴结肿 大(出疹快,退疹快)
❖传染期:出疹后14天 ❖孕妇注意: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张口 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并发症:睾丸炎(可致男性不育)、卵巢 炎、胰腺炎、心肌炎
次阴性解除隔离 ❖预防:注意饮食、用水卫生
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称“甲 肝”,俗称“黄疸肝炎”
❖临床表现:发热、黄疸、乏力、厌油等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3周 ❖预防:接种甲肝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 于5岁以下儿童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 触,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
❖临床表现:低热、乏力、咳嗽、咯血或痰 中带血
❖主要通过X片临床确诊 ❖传染期:涂阳病人 ❖治疗:抗痨治疗(至少半年)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隔离传染源(最重要)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经济实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
疫苗)
正确的洗手方法
❖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4、弯曲各手指关节,互搓指背;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搓洗指尖及手腕,交换进行。
❖传染期: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 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水痘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发热、斑丘疹、疱疹(头皮开
始,躯干多,四肢少) ❖传染期:出疹前一天至疱疹完全结痂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简称TB)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 起的慢性传染病,俗称“痨病”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严防病从口入 1、“三管一灭”:管饮食、管水、管便、灭蝇 2、洗净手:正确的洗手方法 3、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不吃不卫生食品,
不吃小摊小贩食品,不吃过期食品 4、注意用水卫生:不喝生水,使用自来水,不
使用井水 5、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接种疫苗(甲肝疫苗、手足口病疫苗、霍乱
❖隔离期:隔离至症状消失 ❖预防措施: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揉眼睛,不
共用毛巾、脸盆等卫生用具,常洗手,不去游 泳池等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严
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隔离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
便培养阴性者解除隔离 ❖防控要点: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
❖ 非法定传染病:水痘
按传播方式分
❖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 腮腺炎、水痘、肺结核、流脑等
❖ 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菌痢、甲 肝、手足口病、红眼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血液传染病:乙肝、艾滋病 ❖ 体表传染病:狂犬病、破伤风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 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 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高自身抗病能力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接种疫苗预防(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
苗、卡介苗)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可表 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病从口入) ❖夏秋季节高发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有那些?
❖霍乱 ❖伤寒、副伤寒 ❖甲型病毒性肝炎 ❖手足口病 ❖红眼病 ❖细菌性痢疾 ❖诺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病
施
诺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病
❖由诺和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秋冬季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 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 黏液脓血。脱水是主要死因。
❖隔离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解除隔离。
❖防控要点: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 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饭前便后 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冬春季节高发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肺结核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
❖学校最常见的传染病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பைடு நூலகம்咳嗽、
流涕、乏力、全身酸痛等 ❖传播特点: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 人群普遍易感 ❖传染期:发病后7天
霍乱
❖霍乱弧菌应急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强 ❖粪-口传播 ❖临床表现:上吐下泻,严重脱水,可引起死亡 ❖隔离期:腹泻停止后,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
连续3次阴性解除隔离 ❖饮食卫生,用水卫生
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玉环是高发县区 ❖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反复高热,严重可导致
麻疹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有严重并发症(气管炎、肺炎、脑炎)
❖临床表现:发热、出疹、咳嗽、流涕、眼 结膜炎等,退疹可见糠麸样脱屑(发热三 天、出疹3天、退疹3天)
❖出疹顺序:耳后→头面→躯干→四肢→手 心脚心
❖传染期:出疹前后5天
风疹
风疹
❖风疹-又称德国麻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 预防
传染病的定义
❖ 传染病: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 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 39种法定传染病: 甲类:2种(霍乱、鼠疫) 乙类:26种(麻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副 伤寒、乙脑、流脑等) 丙类:11种(流感、风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 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 脑炎等并发症,重症发展快,可引起死亡。
❖隔离期:痊愈后一周 ❖预防: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勤通风 晒衣被
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人 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眼睛红,有刺痒、异物感,分泌物 增多,怕光
❖低热、皮疹通常24小时疹子出齐、疹退后 热退、耳后、枕部、颈后等浅表淋巴结肿 大(出疹快,退疹快)
❖传染期:出疹后14天 ❖孕妇注意: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张口 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并发症:睾丸炎(可致男性不育)、卵巢 炎、胰腺炎、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