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A_(梁弯曲变形的描述,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和.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弯曲变形

(向下)
qB
qmax
w(l)
Pl 2 2EI
(顺时针)
例题2
图示的等截面简支梁长为l,抗弯刚度为
EI,在右端受有集中力偶M0的作用,求梁任
一截面的转角和挠度。
y
解:
由整体平衡得 FAx=0, FAy= FBy= M0/l 从而,截面的弯矩为
M(x)= xFAy= xM0/l
FAx A x o
FAy
横截面变形:
线位移:长度变化
水平方向—小变形假定,挠曲轴平坦,忽略不计 垂直方向—挠度 w= w(x)
转角:角度变化
横截面相对于原位置转过的夹角,
一般用q (x)表示截面转角,并且以逆时针为正
q'
对于细长梁,略去剪力对变形影响 平截面假设成立: 变形的横截面与挠曲轴垂直
q q tan q dw
(l 2
a2)
y
例题3
P x
A
C
于是,梁的挠曲线方程为 FAx
l
w
w1 w2
(x) (x)
0 xa a xb
FAy
a
b
Pb
6 EIl
Pa
6 EIl
x3 (b2 l2 )x (l x)3 (a2 l2
)(l
x)
0 xa a xl
转角方程为
q w ww12((xx))
0 xa a xb
Pb 2EIl
x2
C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x
Pb 6EIl
x3
C1x
D1
同理,对CB段
w2
w2dx C2
Pa EIl
(l
x)dx
C2

概述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用积分

概述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用积分

x 0 时, , wA 0 A w A 0

求得:
C 0; D 0
y
L
P
B
B
wB
x
写出挠曲线方程并画出挠曲线的大致形状
Px 2 w( x) ( x 3L) 6EI
最大转角及最大挠度(绝对值最大)
max
PL2 B ( ) 2 EI
wmax
PL3 wB ( ) 3EI
C
x1
x2
AB段 (0 x1 a)
a
a
M1 Px1
BC段 (0 x2 a)
M 2 P(a x2 )
写出挠曲线微分方程并积分 AB段
M1 Px1 EIw1
P 2 EI1 x1 C1 EIw1 2 P 3 EIw x1 C1 x1 D1 6
1
y
M<0
d2w 0 2 dx
d2w M ( x) 2 EI dx
o
x
d 2 w M ( x) (2) 2 EI dx
式(2)就是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对于等截面直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可写成如下形式:
d w M ( x) 2 EI dx
二、求转角方程、挠曲线方程 1.微分方程的积分
最大挠度及最大转角
dw( x 2 ) Pa 2 ( x2 ) dx 2 2 EI
2
y
a
P
C
C
max C CB
wmax
Pa 2 2EI
L
B
x
wB
Pa 2 wB (3L a) 6EI
例2 求图示梁自由端的转角和挠度。

第6节(弯曲变形)

第6节(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力学系
Department of Mechanics of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第六章 弯曲变形 第一节 概述
Fx Fl
转角方程
EI(x)1Fx2FlxC
2 挠度方程
E Iv(x)1F x31F lx2C xD 62
EI
d2v dx2
Fx Fl
EI(x)1Fx2FlxC
2
E Iv(x)1F x31F lx2C xD 62
⑶ 确定积分常数
EI(0)1F02Fl0C0
2 E Iv(0 )1F 0 31F l0 2 C 0D 0
EI(x)b2F l x2C1
E I(x)b 2 F l x2F 2(xa)2C 2
挠度方程
EIv(x)b6F l x3C1xD1 E Iw (x ) b 6 F lx 3F 6(x a )3 C 2xD 2
⑶ 确定积分常数
v(0)E 1 I(b 6 F l03C 10D 1)0
v (l) E 1 I[ b 6 F ll3 F 6(l a )3 C 2 l D 2 ] 0
max
(0)
Fl2 3EI
(x) 0
x (3 3)l 3
(33)l F l3
F l3
vm a xv(
) 0 .0 6 4 2
3 93E I
E I
例:简支梁AB如图所示(图中a > b),承受集中载荷F作 用,梁的弯曲刚度为EI。求此梁的挠曲轴方程和转角方程, 并确定挠度的最大值。

材料力学第5章弯曲变形ppt课件

材料力学第5章弯曲变形ppt课件

qL
4.22kNm
4.22kNm
M
max
32 M
max
76.4MPa
WZ
d 3
例题
20kN m
A
4m
FA
20kN m
A
MA
4m
试求图示梁的支反力
40kN
B
D
2m
2m
B
B1 FB
FB 40kN
B
D
B2
2m
2m
在小变形条件下,B点轴向力较小可忽略不
计,所以为一次超静定.
C
B1 B2
FBBBMF12AA2383qFEqELBqqLI84LI2LLZZ32F35BFF4FEFB83PBPLIEL7Z3L12IZ.218352.k75N5kFkN2PNmEL2IZ2
x
边界条件
A
L2
B
L2
C
y
连续条件
例题 5.5
用积分法求图示各梁挠曲线方程时,试问下列各梁 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应分几段;将分别出现几个积 分常数,并写出其确定积分常数的边界条件
全梁仅一个挠曲线方程
C
q
EA
共有两个积分常数 边界条件
L1
A
x
B
EI Z
L
y
例题 5.5
用积分法求图示各梁挠曲线方程时,试问在列各梁 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时应分几段;将分别出现几个 积分常数,并写出其确定积分常数的边界条件
q
a
B C LBC
B
2a
FN
B
q2a4
8EIZ
FN 2a3
3EIZ
C
FN
a
D

10.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10.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10.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纯弯曲 EIM =ρ1挠曲线曲率()322"1w w κ=⎡⎤'+⎣⎦EIM ±=d θFFxd xyxρ O正负号的确定xyOxyOM > 0w ″< 0M < 0w ″>0M 与 w ″异号()322"1w w κ=⎡⎤'+⎣⎦EIM ±=()3221w M EIw ''=-⎡⎤'+⎣⎦小变形:转角 w ′ ≈ 0 适用条件: 1. 坐标系,正负号;2. 忽略剪力 F S 对变形的影响;3. 线弹性,小变形,w′ ≈ 0。

M w EI''=-EI ——梁的抗弯刚度, 若为等直梁,EI =C ,则 EIw M''=-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1'd Mw x C EIθ==-+⎰12d d M w x x C x C EI ⎛⎫=-++ ⎪⎝⎭⎰⎰一次积分:二次积分: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BAlw A = 0 w B = 0BAlw A = 0 θA =0EIw M''=-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由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光滑连续条件——相邻挠曲线必须光滑连续。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w C2= w C3θC2=θC2w B1= w B2θB1=θB2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例题[例题1] 已知悬臂梁的抗弯刚度为EI,求在荷载P 作用下梁的挠曲线方程,并确定梁上的最大挠度和转角。

BAxL P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解] (1)建立弯矩方程 ()()M x P L x =-()()E Iw M x P L x ''=-=--21()2xEIw P Lx C '=--+2312()26Lx x EIw P C x C =--++(3)确定积分常数 0,0x w ==0,0x w '==20C=10C=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例题BALxPx(2)代入挠曲线方程并积分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222PLx Pxw EIθ-'==-23(3)6P Lx x w EI-=-最大挠度和转角3max()3PL f EI=↑2max2PL EIθ=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例题B ALxPxmaxθmaxw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例题[例题2] 已知:EI = 常数,求:1. 挠度、转角方程; 2. |θmax |, |w max |。

材料力学 第6章 梁的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 第6章  梁的弯曲变形

(c)
材料力学
第2章第剪6章切与梁连的接弯件曲的变实形用计算
在本章所取的坐标系中,
上凸的曲线w″为正值,下凸的为负值。
如图6-5所示。 按弯矩正负号的规定,正弯矩对应着负的w″, 负弯矩对应着正的w″,故(c)式
w
M (x)
(1
w2 )3 2
EI z
在小变形情况下, w dw 是一个很小的量, dx
则 w'2为高阶微量,可略去不计,故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M x
w EI z
EIw''= −M (x)
(6-1b)
图6-5
材料力学
第2章第剪6章切与梁连的接弯件曲的变实形用计算
6.4 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
对于等直梁,可以直接积分,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 将式(6-1b)积分一次,得到
EIw′ = EIθ = −∫ M (x) dx + C
maxFl 2 2EI来自A xyF
θmax B
x
wmax
l
图6-7 例题 6-1 图
wm a x
Fl 3 3EI
θ max为正值,表明梁变形后,截面B顺时针转动;
wmax为正值,表明点B位移向下。
材料力学
第2章第剪6章切与梁连的接弯件曲的变实形用计算
例题6-2 一简支梁受均布荷载q作用,如图6-8所示。试求梁的转角方程和 挠度方程, 并确定最大挠度和A、B截面的转角。设梁的弯曲刚度为EI。
A x
y
F
θmax B
x
wmax
l
进行两次积分,得到
EIw EI Flx Flx2 C
(a)
2
EIw Flx2 Fx3 Cx D

材料力学-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弯曲变形

二、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梁的刚度校核
1. 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当梁上同时受几种荷载作用时,我们可用叠加法来计算 梁的变形。其方法是:先分别计算每一种荷载单独作用时所 引起的 梁的变形(挠度或转角),然后求出各种荷载作用下 变形的代数和,即得到这些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变形。一般工 程中要找的是特定截面的变形(最大挠度和最大转角)。我 们将一些简单荷载作用下梁变形的计算公式列成教材中表81,以供选用。
2
式(8-2)再积分一次得:
y
1 EI
M( x)dxdx
Cx
D 8
3
式(8-2)、(8-3)为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式中常数C、D
可由边界条件确定。
图8-1a 图8-1b
(图8-1a)的边界条件为:
x 0, yA 0; x l, yB 0
(图8-1b)的边界条件为:
x 0, yA 0;
ql 3 24EI
, B
ql 3 24EI
转角 A 为负值,表明A截面绕中性轴作顺时针方向转动; 转角 B 为负值,表明B截面绕中性轴作逆时针方向转动。
例2:试计算图示梁的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并求 ymax
例2图
设:a>b
解:(一)分段建立弯矩方程和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二次
AC 段 (0 x1 a)
C1a D1 C2a D2 将 C1 C2, D1 0 代入上式得:D1 D2 0
将 D2
0 代入式e得:C2
Pbl 6
P(l a)3 6l
化简后得:
C1
C2
Pb 6l
(l 2
b
2)
(三) 列出转角方程和挠曲线方程:将C1,C2, D1, D2代入式 a,b,c,d得:

材料力学 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材料力学  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一、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M ( x ) = r EI Z 1
1 = ± r d 2 w dx 2 d w é 2 ù 1 + ( ) ê ú dx ë û
3
±
d 2 w dx 2 d w 2 ù é 1 + ( ) ú ê dx û ë
3
M ( x ) = EI Z
边界条件、连续条件应用举例
弯矩图分三段,共6 个积分常数需6个边界条 件和连续条件 A B
P C D
w
铰连接
ω A点: A = 0, q A = 0
B 点 : w B 左 = w B 右
C点 : w C左 = w C右
D点:w D = 0
q C 左 = q C 右
边界条件、连续条件应用举例
y
边界条件
3 qL C1 = 6 EI z
EI zw =
1 (L - x )4 + C q 1 x + C 2 24
x = 0 x = 0 x = L
q = 0 w = 0
qL3 q B = 6 EI z
q =-
3 qL C2 =24 EI z
挠曲线方程应分两段AB,BC.
F A
a
q
B
EI z
L
共有四个积分常数
C
x
边界条件
x = a x = a + L
连续条件
w B = 0 wC = 0
y
x = a
w B1 = w B 2 q B1 = q B 2
例题 5.4 &
用积分法求图示各梁挠曲线方程时,试问下列各梁 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应分几段;将分别出现几个积 分常数,并写出其确定积分常数的边界条件

材料力学知识点

材料力学知识点

第六章弯曲变形知识要点1、弯曲变形的概念1)、挠曲线弯曲变形后梁的轴线变为挠曲线。

平面弯曲时,挠曲线为外力作用平面内的平面曲线。

2)、平面弯曲时的变形在小变形情况下,梁的任意二横截面绕各自的中性轴作相对转动,杆件的轴线变为平面曲线,其变形程度以挠曲线的曲率来度量。

1》纯弯曲时,弯矩—曲率的关系(由上式看出,若弯曲刚度EI为常数则曲率为常数,即挠曲线为圆弧线)2》横力弯曲时,弯矩—曲率的关系3)、平面弯曲时的位移1》挠度——横截面形心在垂直于梁轴线方向上的线位移,以表示。

2》转角——横截面绕其中性轴旋转的角位移,以表示。

挠度和转角的正负号由所选坐标系的正方向来确定。

沿y轴正方向的挠度为正。

转角的正负号判定规则为,将x轴绕原点旋转90°而与y轴重合,若转角与它的转向相同,则为正,反之为负。

4)、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5)、受弯曲构件的刚度条件,2、积分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由积分常数C、D由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确定。

对于梁上有突变载荷(集中力、集中力偶、间断性分布力)的情况,梁的弯矩M(x)不是光滑连续函数,应用上式时,应分段积分,每分一段就多出现两个积分常数。

因此除了用边界条件外,还要用连续性条件确定所有的积分常数。

边界条件:支座对梁的位移(挠度和转角)的约束条件。

连续条件:挠曲线的光滑连续条件。

悬臂梁边界条件:固定端挠度为0,转角为0连续条件:在载荷分界处(控制截面处)左右两边挠度相等,转角相等简支梁边界条件:固定绞支座或滑动绞支座处挠度为0连续条件:在载荷分界处(控制截面处)左右两边挠度相等,转角相等连接铰链处,左右两端挠度相等,转角不等3、叠加原理求梁的挠度和转角1)、叠加原理各载荷同时作用下梁任一截面的挠度和转角等于各个载荷单独作用时同一截面挠度和转角的代数和。

2)、叠加原理的限制叠加原理要求梁某个截面的挠度和转角与该截面的弯矩成线性关系,因此要求:1》弯矩M和曲率成线性关系,这就要求材料是线弹性材料2》曲率与挠度成线性关系,这就要求梁变形为小变形4、弯曲时的超静定问题——超静定梁1)、超静定梁约束反力数目多于可应用的独立的静力平衡方程数的梁称为超静定梁,它的未知力不能用静力平衡方程完全确定,必须由变形相容条件和力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建立补充方程,然后联立静力平衡方程与补充方程,求解所有的未知数。

材料力学 第七章 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 第七章  弯曲变形


FA
3FP 4
(↑)
3FP
FP
FC
FP 4
(↑)
4
4
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
材料力学
(2)分段列梁的弯矩方程
AB段:
M1(x)
3 4
FP x
0x l 4
3
l
BC段:
M 2 ( x)
4
FP x
-
FP (x
-
) 4
l xl 4
(3)积分法求梁的挠曲线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EI
d 2w1 dx2
=
-
M1(x)
-
wC- wC
P
A (b)
图(b): wA 0 A 0
或写成w C

wC右
光滑条件
C- C
或写成 C 左 C 右
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
材料力学
讨论: ①适用于小变形、线弹性材料、细长构件的平面弯曲。 ②可求解各种载荷作用下等截面或变截面梁上任意位置处的位移。 ③积分常数由挠曲线变形的几何相容条件(边界条件、光滑连续条件)确定。 ④优点:使用范围广,直接求出较精确; 缺点:计算较繁。
(2)
EIzw=EIz = -
q(x)dx3
1 2
C1x2
C2
x
C3
(3)
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
材料力学
例题7-1如图所示,受集中荷载的简支梁AC。已知EI、l、FP。试写出梁的挠 度方程和转角方程,并求截面A和C处的转角及B截面处的挠度。
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
y
FP
A
B
θA wB
l 4
EI
3l 4
C
θC

材料力学 第6章 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 第6章 弯曲变形
第6章
6-1 弯曲变形的实例
弯曲变形
摇臂钻床的摇臂或车床的主轴变形过大,就会 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甚至会出现废品。
第6章
6-1 弯曲变形的实例
弯曲变形
桥式起重机的横梁变形过大,则会使小车行走困难, 出现爬坡现象。
第6章
6-1 弯曲变形的实例
弯曲变形
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有时却要求构件具有较大的 弹性变形,以满足特定的工作需要。 例如,车辆上的板弹簧,要求有足够大的变形,以 缓解车辆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作用。
F l [ ( x a)3 x 3 (l 2 b 2 ) x] 6 EIl b
F l 1 [ ( x a) 2 x 2 (l 2 b 2 )] 2 EIl b 3
第6章
6-5 叠加法求梁的位移 叠加法求梁的挠曲线
弯曲变形
梁在若干个载荷共同作用时的挠度或转角, 等于在各个载荷单独作用时的挠度或转角的代 数和。这就是计算弯曲变形的叠加原理。
3. 增大梁的弯曲刚度:主要增大I值,在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采用
适当形状,尽量使面积分布在距中性轴较远的地方。例如:工字形、箱 形等。
q
A B l B l A
q
A
q
B
第6章
6-7 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措施
弯曲变形
第6章
6-7 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措施
弯曲变形
1) 支承条件:
y
w 0; w 0
弯曲变形
y
y
w0
F A
w0
2) 连续条件:挠曲线是光滑连续唯一的
C
B
w|
x C
w|
x C
, |
x C
|

材料力学 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 弯曲变形
d4y EI z 4 q 0 dx
经典梁理论的平衡微分方程
材料力学
§7.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七. 弯曲变形
符号规定:
M 0
y
2
y
M 0
d2y 0 2 dx
d y 0 2 dx
M
M
因此
d 2 y M ( x) 2 dx EI z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材料力学
七. 弯曲变形
A 1 x 0
Fb( L2 b 2 ) 6 LEI
y A a
L
F B C x b
x L 代入得:
B 2 xL
Fab( L a) 6 LEI
材料力学
§7. 3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y A a
七. 弯曲变形
F
B C
L
5、求 y max 。
x b
dy 由 0 求得 y max 的位置值 x。 dx
七. 弯曲变形
BC段 (a x L) Fb 2 F EIy2 EI 2 x ( x a ) 2 C2 , 2L 2 Fb 3 F EIy2 x ( x a)3 C2 x D2 , 6L 6
(1)
(2)
F
x a时,y1 y2
D1 D2
A
在梁的两个位移挠度w与截面角位移 中,只有挠度w 是独立的
t
材料力学
§7.1 变形的基本概念
七. 弯曲变形
边界(约束)条件对位移的影响
没有约束无法确定位移
铰支座对位移的限制:支座处的挠度为零。
材料力学
§7.1 变形的基本概念
七. 弯曲变形
边界(约束)条件对位移的影响

材料力学第六章弯曲变形

材料力学第六章弯曲变形

以图示悬臂梁为例: x
A
w
q qy
2.梁的变形可以用以下两个位移度量:
F Bx
B1
① 挠度:梁横截面形心的竖向位移y,向下的挠度为正 ② 转角:梁横截面绕中性轴转动的角度q,顺时针转动为正
简支梁
挠度方程:挠度是轴线坐标x的函数
转角方程(小变形下):转角与挠度的关系
=tan =dy =f ´(xd)x
梁在简单荷载作用下的转 角和挠度可从表中查得。
例3 图示悬臂梁,其弯曲刚度EI为常数,求B点转角和挠度。
q
A
C
F
1.在F作用下:
查表: BF
Fl 2 2EI
,
yBF
Fl 3 3EI
B
2.在q作用下:
查表: Cq
q(l / 2)3 6EI
ql3 48 EI
A A
qBF
F
B
q(l / 2)4 ql4
M图 Fl / 4
Wz
M max
35 103 160 106
2.19 10 4 m3
3、梁的刚度条件为:
Fl3 l 48EIz 500
解得
Iz
500 Fl 2 48 E
500 35 103 42 48 200 109
2.92 10 5 m4
由型钢表中查得,22a工字钢的弯曲截面系数Wz=3.09×l0-4m3 ,惯性矩 Iz=3.40×10-5m4,可见.选择.22a工字钢作梁将同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y ln EI
1.增大梁的弯曲刚度 EI;主要增大截面惯性矩I值,在截面 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采用适当形状,尽量使面积分布在距中性轴 较远的地方。例如:工字形、箱形等。

材料力学第七章 梁的变形

材料力学第七章 梁的变形

EIy1=-Fx13/9+ 5Fa2x1/9 EIy2=-Fx23/9+F(x2-a )3/6+ 5Fa2x2/9
(0≤x1 ≤a)
( a ≤x2 ≤3a )
7. 求ymax , θmax
x 0,
max
A
5Fa2 9EI
()
x 1.367a,
ymax
0.4838 Fa3 EI
21
F
A
C
在如图所示的座标系下,顺时针转为正,反之为负。
转角方程 θ = θ(x)
平行于轴线方向的线位移忽略
7
挠度与转角的关系:
θ θ’
y
x y
小变形
θ =θ ′
tgθ ′ ≈ θ ′ = y′
y dy
dx
x
8
§7-2 直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一、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纯弯曲 k 1 M
EIz
(x)
F C yCF
42
例题4
怎样用叠加法确定C 和 yC ?
q
A
B
C
yC
l
l
C
2
2
43
A
B
l 2
q
C
yC
l
C
2
A
l 2
A
l 2
q
B
l 2
q
B
l 2
A
q
l
B
l
2
2
44
简单静不定梁(超静定梁)
一、静定梁
F Fl
A
B
C
l
l
2
2
qa
A
B
C
a
a
45

材料力学A_(梁弯曲变形的描述,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和叠加法)

材料力学A_(梁弯曲变形的描述,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和叠加法)
2
w
(x) 挠曲线(轴) (x) w(x)
x x F (13.9) (13.10)
2.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由变形几何关系:
1
( x)

M ( x) EI
平面曲线w = w(x) 的曲率为 小变形简化:
( x)
1
( x)

w( x) [1 (w( x))2 ]2
w M>0
§5.5 弯曲时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1.弯曲变形的描述
第5章 弯曲 弯曲变形
w
(x) 挠曲线(轴) (x) w(x)
x x F
季葆华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
弯曲使梁的任意 x 截面产生弯曲位移: (1)截面形心的铅垂位移 ——挠度w(x)(向上为正) (2)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 ——转角(x)(为正)
例题
例 题 5-12
l
a
§5
梁的弯曲
D 求图示结构C点的挠度。 解:该梁由梁AB和 拉杆BD组成 1.BD刚化(拉杆不变 形),仅AB变形 B点相当于简支座:
(a)AB段刚化,BC段变形
BC段相当于 Fa 3 f CF 1 悬臂梁: 3EI

A
B
F C
(b)BC段刚化,AB段变形 F力向B点平移后, A 仅有M=Fa使AB段弯曲变形: Ml Fal Fa2l fCF 2 B2 a a a 3EI 3EI 3EI f C f Cq f CF 1 f CF 2 A
2.弯曲位移计算的载荷叠加法
17
称为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 利用基本变形表13.2
18
3
例题
例 题 5-8
求图示梁的 f c ?

材料力学第7章

材料力学第7章

由C点处的光滑连续条件:
w1 w1
xa
w2 w2
xa
xa
xa
C1 C 2
, D1 D 2
x0
由梁的边界条件: w1
0 ,
w2
xl
0
D1 D 2 0 ,
C1 C 2
Fb 6l
l b
2
2

12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科技分社
得梁AC段转角方程和挠曲线位移方程
积分一次:
E Iw 1 Fb 2l Fb 6l x C1
2
挠曲线近 Fb 似微分方 E Iw1 x l 程:
积分二次:
E Iw 1 x C1 x D1
3
10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科技分社
CB段(a x l): 弯矩方程:
M
2
x
Fb l
x F x a
tan dw dx f x
小变形梁可近似为 w f x 转角方程
2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科技分社
§7.3 积分法求梁的位移
对于等截面直梁
EI w M x
一次积分得转角方程
EI EI w M x dx C
23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科技分社
所谓改变结构来提高梁的刚度在这里是指增加梁的 支座约束使静定梁成为超静定梁。
24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科技分社
本章小结 (1)梁的位移用挠度w和转角 两个基本量表示,且
x w x ;
(2)由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EI w M x
C 0, D 0

概述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用积分

概述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用积分

1
( x)
d 2w dx2
dx
y
M<0
d2w dx2
M (x) EI
d2w dx2
0
x
o
d2w dx2
M (x)(2) EI
式(2)就是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对于等截面直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可写成如下形式:
d2w dx2
M (x) EI
EI
d2w dx2
M
(x)
二、求转角方程、挠曲线方程 1.微分方程的积分
y
a
P
A x1
C
x2
L
x B
EIw
0
P(a
x1)
(0 x1 a) (a x2 L)
EIw
P 2
x12
Pax1
C1
C2
EIw
P
6
x13
Pa 2
x12
C1x1
D1
C2 x2 D2
确定积分常数 边界条件
EI 0 x1 0
EI w 0 x1 0
C1 0 D1 0
连续性条件
当 x1 x2 a 时,
题一、解:
x
y
L
P
建立坐标系并写出弯矩方程
A
B
M (x) P(L x)
x
写出挠曲线微分方程并积分
EIw M (x) P(L x)
EIw P x2 PLx C 2
EIw P x3 PL x2 Cx D 62
确定积分常数
当 x 0 时,
A wA 0, wA 0
求得:
C 0; D 0
(6a
a)
RC a3 3EI
a
RC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例题 5-14 F M §5 梁的弯曲例题例题 5-14 F §5 梁的弯曲 F b h N 一弯曲钢梁,截面为矩形,两端各加力F,使其平直地与刚性平面MN接触,已知梁的E,l,b,h,及,求:(1)F力多大可将梁压平?(2)压平时梁中的最大正应力。

31 解:曲梁压平产生弯曲变形,梁中产生弯曲应力。

压平后与刚平面接触——地面对梁有均布支持力q。

F 由平衡条件得: F q ql
例题例题 5-14 F §5 梁的弯曲例题例题 5-
梁的弯曲均布载荷简支梁
2F l N 的弯曲挠曲线为:若曲梁变形前的弯曲 l q F N 对均布载荷简支梁:形状恰好为此形状,则F力刚好可使该曲梁压平。

ql l2 l3 5ql 4 压平时,中
提高弯曲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1.提高梁的强度的措施根据支座位置(1)合理安排梁的
受力,降低梁中最大弯矩分散载荷
思考题:如何找出支座最合理的位置?答案:令 M max 35 36 (M (M 6
(2 梁的合理截面放置方向:尽量使弯曲截面系数Wz较大 (3 等强度梁使所有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相同或近似相同等高变宽(矩形常数等宽变高(矩形例如汽车上使用的叠板弹簧: b P 2 P 2 截面形状 z 37 38 汽车的叠板弹簧吊车用鱼腹梁 P 2.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梁的弯曲变形(1)减小M(x (2)减小跨度
车床的车刀架伸臂: P 39 (3)选择合理截面,增大 Iz (4)注意各种钢材的E 值相差不大! 40 工程实例: 橱窗+外伸雨蓬: 该实例的力学模型:受集中力+均布载荷的悬臂梁: q L P 钢筋应在的位置钢筋实际位置: 原设计雨蓬根部发生折断分析雨蓬倒塌的原因? 41 造成上部拉应力强度不够! 42 7
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