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艺术手法。
2.难点:感情波澜起伏,结构腾挪跌宕。
二、背景材料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首府伏龙芝市楚河南岸),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曾历览蜀中名胜。二十六岁离川远游,希冀通过交游干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高位,以实现其“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志。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玄宗恩遇。不到两年,遭谗离去。安史乱起,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事败,李白受牵连下狱,次年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中途遇赦东归。六十一岁时,病殁于当涂。
李白性格豪放天真,正直傲岸,渴望建立功业。他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反映了盛唐时代社会现实。在体裁上李白能灵活驾御多种艺术形式,是七言歌行的巨匠,也是五言、七言绝句的圣手。其诗风清新雄奇,奔放飘逸,真率自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他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影响。李白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杜甫被誉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并称李杜。
2.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在前辈诗人中李白对谢朓最为推崇,其诗作中咏到谢朓的不下十五六首。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出于对谢朓诗歌的仰慕。李白认为,建安时期是诗风转变的分水岭,而谢朓诗歌,清新自然,情深意远,接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标准,故而极为可贵。李白自己的诗风是接近谢朓的。他把谢朓诗作为建安诗与唐诗的“中间”。不言而喻,他是以诗歌正道的继承者自居的。其二,出于对谢朓政治遭遇的同情。谢朓很早以“文章清丽”名世,是有着远大抱负的,但“逢昏属乱,先蹈祸机”(《南齐书》本传“赞”),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牺牲品。天宝十二年,李白经历了政治上第一次失败,虽有东山再起之志,但已领略了仕途险恶,人心叵测。在这种心境下登临谢公遗迹,感慨油然而生。
三、作品串讲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2]。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3]。
[1]选自瞿蜕园、朱全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宣州:今安徽省宣城。谢脁(tiăo)楼:
又称谢公楼、北楼。南齐诗人谢脁为宣城太守时在宣城陵阳山建高斋,唐初在其故址重建北楼,人称谢脁楼。唐末,改名为叠嶂楼。饯别:设宴送行。校书:秘书省校书郎省称。云:人名,即李云。题名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2]“弃我去者”四句:过去的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
忧。
[3]此:指上句所写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畅饮。高楼:指谢脁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4],中间小谢又清发[5]。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6]。
[4]“蓬莱”句:赞美李云的文章得建安风骨。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神仙,相传仙府秘书皆藏于此。
汉代官家著述和藏书之所称为东观,东汉学者以之比为道家蓬莱山。蓬莱文章:指汉代文化。唐人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的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建安时期爽朗超奇、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
[5]中间:指从建安到唐代之间。小谢:谢脁。世称南朝谢灵运为大谢,谢脁为小谢。清发:清新秀发,
形容谢脁的诗风。
[6]“俱怀”句:兼指建安诗文、谢脁作品与李云、李白两人文章的特色。俱:都。逸兴(yì xìng):超
远的意兴。壮思:饱满有力的思想情致。览:同“揽”,摘取。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7]。
人生在世不称意[8],明朝散发弄扁舟[9]。
[7]销:一作“消”。
[8]不称(chèn)意:不称心如意。
[9]“散发”句:意思是避世隐居。散发:脱去冠簪,不受拘束。用东汉延熹末年袁闳在党乱前“散发绝
世”的典故。(见《后汉书·袁闳传》)弄扁(piān)舟:驾小舟泛游于江湖之上。暗用范蠡助越王勾践雪耻复国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见《史记·货殖列传》)。
四、内容分析
本篇为饯别抒怀之作,是李白被挤出长安之后,漫游到宣州时所作。诗人借饯别李云之机,即席抒发了多年来功业无成、有志未酬的感概。
诗的开端破空而来,波澜突起,连用两个十一字长句,表现了在日复一日迅速流逝的岁月面前,既不甘心无所作为而又一筹莫展,既焦灼又痛苦的心情,诗人的郁结抑塞之气喷涌而出。第三、四句忽作转折,接着即以万里长空的爽朗壮阔之景,衬出豪迈阔大的胸襟,而且关合题目。接下来四句称美李云的文章特色,写出对自己才能的自负和对理想的追求,此为全篇悲愤情感生成之根基。诗中以“欲上青天览明月”来比喻自己的高远志向和昂扬情绪。“抽刀断水”、“举杯销愁”句以下,为又一大转折,诗人从幻想回到现实以后,更加重了内心的忧愁苦闷,以致感情郁结,难以排遣。最后以“散发弄扁舟”的狂放出世之语绾
结全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作者一抒压抑愤懑之情,表现了对压制人才的黑暗现实的蔑视与抗争。
五、写作特点
1.抒写忧愁却并不低沉绝望。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进步理想与当时黑暗现实的矛盾,他陷于无法排遣的“愁”绪之中,找不到出路。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像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于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
2.感情波澜迭起,结构腾挪跌宕。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得到完美的统一。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览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速跌入苦闷的深渊,抽刀断水,愁苦难以排遣,只得“散发弄扁舟”。这种起落无端、大开大合、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急遽变化的感情。
3.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像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慨豪放,仿佛脱口而出。也正是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才使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没有显得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练习
1.分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的艺术手法。
(1)比喻。用“抽刀断水”比喻诗人极力想摆脱烦忧苦闷,而忧愁却无法排遣,“水更流”比喻愁绪的深长和绵绵不断。
(2)对偶。“抽刀断水”对“举杯销愁”,“水更流”对“愁更愁”,写出了诗人力图摆脱愁绪,反而加重了内心的痛苦。
2.本诗语言的几次转折对表现作者感情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本诗的语言转折对表现作者由于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引发的内心痛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览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