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单元试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015a6ab90d6c85ec3ac66e.png)
《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读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及甲地沿纬线方向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洋流可能位于A.美国西部海岸 B.日本东海岸 C.莫桑比克东海岸 D.澳大利亚西岸2.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海轮沿洋流北上航速减缓 B.利于渔场的形成C.促进同纬度海陆间大规模水热交换 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读某日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下列问题。
3.图中abcd四条虚线处,可能形成锋面的是A.a B.b C.c D.d4.图中所示季节,澳大利亚A.北部沿海地区草木枯黄 B.西南部地区降水丰富C.东部受洋流的增温作用显著 D.西部受洋流的降温作用显著美国的圣劳伦斯岛位于白令海峡南口,曾经是白令海上一个最荒凉的火山岛。
随着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的开通,预计21世纪中期,该岛上的甘伯尔小渔港将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
下图示意圣劳伦斯岛所在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甘伯尔小渔港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A.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B.靠近城市,经济腹地广阔C.天然港湾,水深、风浪小 D.岛上捕鱼人口数量较多6.影响甘伯尔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B.地形特点C.经济状况D.自然资源7.图中( )A.甲虚线有可能是二分日时的晨昏线 B.岛上水能资源丰富,可提供稳定的电能C.7月,岛上可能会出现成群的企鹅 D.岛上火山活动频繁是受到板块挤压的影响“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8.这段描述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依次是①蒸发②降水③水汽输送④下渗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9.水循环联系的地球圈层有①水圈②软流层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读北印度洋某季节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上的水》单元试卷..
![《地球上的水》单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8add06c7fd5360cba1adb2f.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63分)1.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是A.在沿海地区实施海水淡化B.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C.通过在沙漠地区大力植树造林来涵养水源D.从农业和工业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2.在下列海洋等温线图中,表示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分布的是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4.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①西北多,东南少②东南多,西北少③春秋多,冬夏少④夏秋多,冬春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黄河下游很少有支流流入,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少,属于半干旱地区 B.气温高,蒸发旺盛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干流为地上河,两岸有堤防6.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A.a B.b C.c D.d7.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
图中南赤道暖流越过赤道向西北流动的主要影响因是A.大陆轮廓 B.地转偏向力C.东北信风 D.赤道低压带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9.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洋流影响C.地形影响 D.季风环流10.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
读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11.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A.流域面积大于D河B.含沙量大于D河C.流域降水少于D河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2.四河流域中( )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B.B河上游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1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径流量逐月累积曲线。
地球上的水 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地球上的水 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9b16cd43323968001c926f.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读我国东南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水循环各个环节中,受跨流域调水影响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环节7月份水量最小B.东南风影响乙环节的水量C.丙环节的季节变化较小D.丁环节不受人类活动影响读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A.①-降水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D.④-地表径流4.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A.①B.②C.③D.④5.“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B.使水呈三态变化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D.使海平面上升下图为中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A.海水深度变小B.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C.海水深度变大D.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8.冬季时,乙处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A.向东移动B.向南移动C.向西移动D.向北移动9.从总体看,图示各海域中渤海透明度最低,其原因是()①表层浮游生物密度大②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③人海河流含沙量大④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扩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
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
西北太平洋甲海域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最有利于甲海域海雾形成的风向是()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北风11.甲海域海雾频发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甲海域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是()①过大,不利于水汽输送②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③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④过小,不利于水汽凝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1年3月28日(农历二月十六)深夜,苏伊士运河(下图)水位大涨,涨幅增至2.06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5d6ddb0b1c59eef9c7b42c.png)
《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月份中,该河河口三角洲河段水位最低的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月份水位低的原因是A.气温较低,融雪量少B.春耕季节,用水量大C.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D.雨季还未来临,蒸发旺盛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区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B.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D.多峡谷4.M河A.汛期出现在7月份B.结冰期长C.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高D.有灌溉价值5.N地区A.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小B.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大C.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附近海域全年风平浪静,航运价值高6.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 )①西北多,东南少②东南多,西北少③春秋多,冬夏少④夏秋多,冬春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水的运动对地表环境的形成和人类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列属于水循环意义的是A.潮汐现象B.改变地形C.涵养水源D.调节气候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8.该大陆是A.亚欧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C.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9.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10.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B.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降水量空间变化受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1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即山坡、谷地受热不同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那么形成上升气流③的B 表示的可能是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3.如果该图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表示城市、B处表示郊区B.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C.只有白天城市才盛行上升气流D.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该环流圈之内的AB间14.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AB在近地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活动B.对地表形态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③C.未登陆的台风可用图中的④环节表示D.该水循环可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15.读世界部分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题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3de7539ec3d5bbfd0a74c8.png)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陆地淡水的主体是2、下列关于水体补给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D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关系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图1,回答3~4题 3.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4.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A. 取水——保护水源地 B. 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 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 排水——防止当地污染5、图2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关于该流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 .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 .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读图3,根据图中信息回答6-7题: 6.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A .盛行西北风B .盛行西南风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 .潜水补给河水 7.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A .冰雪融水 冬季B .大气降水 冬季C .地下水 春季D .大气降水 夏季读洋流分布图4,回答8~10题。
8.图中洋流①是:A .北半球的暖流B .南半球的暖流图2图3C .北半球的寒流D .南半球的寒流9.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盐度最高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11.有人在墨西哥西海岸拾到一只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漂流瓶是顺着哪组洋流漂过来的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D.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12.下列洋流中,将发生顺时针偏转的是:A .东澳大利亚暖流B .秘鲁寒流C .西风漂流D .北赤道暖流 13.下列关于图5中多雾区说法正确的是A .多雾海区均为暖流流经的地区B .与多雾海区相邻的陆地上均为草原C .多雾海区均为信风盛行的大陆西岸地区D .多雾海区多为寒流流经的地区 读图6,回答14—16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c530b802020740bf1e9ba5.png)
《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对河流含沙量大小影响最小的是( )A.流域土地利用状况B.流域降水状况C.流域植被覆盖率D.流域地势高低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
下图为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
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该地11月份覆盖与无覆盖条件下,水库蒸发量差异很小,原因可能是A.水面结冰B.风速增大C.水质变差D.水库干涸3.该地最可能是A.北半球亚热带B.北半球中温带C.南半球热带D.南半球暖温带4.与覆盖前相比,覆盖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A.降低库区大气湿度B.减轻库区土壤盐渍化C.增强地面辐射强度D.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雾的形成需要无风或微风、大气状态稳定的气象条件。
下图为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M处常形成雾,其原因是()A.年降水量大B.信风带来水汽C.受洋流影响D.空气对流旺盛6.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使该沿海地区()A.渔业资源增多B.大气降水增加C.洋流性质改变D.海水温度升高下图中的湖泊是中亚地区著名的巴尔喀什湖,以东咸西淡闻名世界近年来该湖的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正确的是A.终年干旱——深居内陆B.终年湿热——受赤道低压影响C.终年寒冷——位于极地D.终年温和——受盛行西风影响8.造成近几年巴尔喀什湖水域面积呈波动减小趋势的主要人为原因最可能是A.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B.人口增加,围湖造田C.冶金发展,湖水消耗大D.水利建设,灌溉量增多9.下列改善图示区域生态环境的措施,合理的是A.发展节水农业,控制用水量B.大规模抽取地下水,扩大淡水来源C.大规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D.人工融化高山冰雪,增加河流水量10.下列各海区的大洋环流,终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A.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区B.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区C.北印度洋海区D.北大西洋热带、副热带海区北半球某地(约75°W,45°N),河流清澈,森林茂密,风景宜人……11.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①凌汛②水土流失③河岸决堤④水位暴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该河流注入的海域毗邻世界某著名渔场,该渔场位于A.北太平洋西部B.北太平洋东部C.北大西洋东部D.北大西洋西部读下列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综合训练(含答案)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综合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0d7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e.png)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oA.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B.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C.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下列不是水蒸发的现象的是()oA.湿衣服晾干B.农民伯伯晒谷物C.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3.下雨天衣服很难干,主要是因为()oA.温度低B.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湿度大C.天气凉4.日常生活中,湿衣服会逐渐变干,是因为()oA.水慢慢变成了水蒸气B.水从衣服上掉下去了C.水直接变成了冰块,掉下了5.地球上水资源中,淡水只占约2.5%,且大部分淡水以()的方式存在。
难以被人们直接利用。
A.气态的水蒸气B.液态的水C.固态的冰6.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的是()A.热玻璃片B.冷玻璃片C.都有7.小科在体育课上出了一身汗,把衣服浸湿了,放学时衣服却变干了()0A.衣服上的水分被皮肤重新吸收了8.衣服上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去了C.衣服上的水分被衣服吸收了.下列水流的力量最弱的是()o二、填空题8.是动物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
9.自然界里的露珠,是空气中的遇冷后凝结成的小水滴;空气的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的多少,它反映的是空气的干湿程度。
10.地球上的水资源以为主,目前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用得较多的是O(填“淡水”或“咸水”)11.江河奔腾入大海,细雨无声润万物。
地球上的水以不同的形态在()、()及大气之间不断循环。
12.地球上的水资源中,绝大部分是—,只有约______ 属于淡水。
大部分的淡水以的形式存在,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
据科学家估算,在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淡水资源的。
13.湿度是指空气中含有水分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气的程度。
空气湿度常用____________ 湿度来表示。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试题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45778fd4d8d15abe234e53.png)
《地球上的水》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60分)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下图是“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雨水D.地下水4.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A.台风雨B.冷锋形成的暴雨C.地形雨D.准静止锋的阴雨下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a、b、c、d、e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判断错误的是()A.a为降水B.b为地表径流C.c为蒸腾D.d为地下径流6.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蒸发、降水、渗透、污水B.渗透、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渗透、污水D.降水、渗透、蒸发、污水8.为了维持自然界水平衡,下列措施可取的是①加大人工降雨力度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南极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南极地区水循环()A.比较活跃,气候湿润B.地表径流环节缺失C.①环节使陆地的淡水得到补充D.⑤环节使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10.关于环节⑥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水的运动B.地下水的运动C.全球变暖时,环节⑥变强D.南极考察最佳时期,环节⑥减弱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常年盛行风向,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H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河流m段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B.湖泊面积的大小与流域的洪涝灾害频率成正相关C.上游地区的植被条件影响湖床的高低D.湖水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得到更新12.关于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m河段流量季节分配比n河段均匀B.该地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R地年降水量比Q地少D.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读下图,回答13~14题。
地球上的水 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地球上的水 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dbdd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0.png)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检测题一、单选题当地时间2021年4月21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南伽拉号”潜艇演练时失联,船上53人全部遇难。
据分析,可能是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遭遇“海水断崖",即潜艇失去浮力掉入海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南伽拉号”下潜过程中,海水温度由表层至深层的垂直变化规律是()A.先下降,后上升B.逐渐减小C.先下降,后随深度变化不明显D.逐渐增加.2.“南伽拉号”遭遇“海水断崖”掉入海底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温度突然下降,潜水艇设备失灵B.潜水艇设施老旧C.水压增大,潜水艇发生爆炸D.海水密度突然减小下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A.密度、温度、盐度B.温度、盐度、密度C.温度、密度、盐度D.密度、盐度、温度4.导致60°N与60°S附近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差异B.大气运动C.海水运动D.海陆分布干旱地区洪水分为冰雪融化型、暴雨降水型和混合洪水型三种类型。
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了罕见洪水,阿拉尔市塔里木河河段8月出现了135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大大超过警戒流量50立方米/秒。
下图是新疆塔里木河流域1号水文站记录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内洪水过程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罕见洪水灾害的原因有()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②受暴雨和冰川融水的影响,水量急剧增加③人为原因造成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差④沙漠地区地表物质疏松,下渗快,但涵养水源的能力差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下列有关干旱地区发生洪水的有利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表水量增加,沙漠地区将变为绿洲B.缓解土地盐碱化C.改善生态环境,利于河流下游生态补水D.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7.下列关于1号水文站的三次洪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冰雪融化洪水过程具有明显规律的日变化周期,洪水涨落缓慢B.暴雨洪水多陡涨陡落,洪峰出现时间和降水最大强度出现时间一致C.因叠加效应,混合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总洪量一般大于融雪型洪水和暴雨型洪水D.冰雪融化洪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洪水总量取决气温回升速度和高温持续的时间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为南堤滨海步道公园景观照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单元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单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fc9fe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8.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B. 水杯不加盖子,杯中的水会自动减少,属于融化现象C. 秋天草地上出现的露珠是由水蒸气冷却形成的2. 下列关于地球上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B.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C. 除了河流、湖泊,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淡水了3. 地球上的大量淡水资源存在于( )。
A. 河流B. 地下水C. 冰川4. 在测定水的冰点时,在大烧杯中加入浓食盐水的目的是( )。
A. 让冰水混台物温度正好是零度B. 让冰水混合物温度更低一些C. 可以随意调节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 下列属于冰和水的共同之处的是( )。
A. 都有一定的体积B. 温度相同C. 都有颜色D. 都有一定的形状6.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凉降温B. 用洗衣水冲厕所C. 不间断放水刷牙7. 下面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的水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B.水结冰后体积将会变大C. 地球上的水很多,我们不用节约用水8. 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的变化是( )。
A. 由气态变成液态B. 由固态变成液态C. 由液态变成固态二、填空题9. 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浸到水中,但不能触碰试管的和。
读数时,视线要与水温计的在同一水平面上。
10. 据科学测算,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是,其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陆地面积约占。
11. 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
12. 水结冰时的温度叫,水的冰点是13,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的海洋,说明地球表面所占面积比海洋面积小。
14.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 是一种剧烈的现象。
(填"蒸发”或“沸腾")15. 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我知道的天气有、、、、风等天气。
16.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是℃:水结冰时的温度叫, 水的冰点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824b14360cba1aa911dab0.png)
《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A.杭州B.广州C.南昌D.石家庄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其污染物来源不包括A.化肥农药残留物B.生活污水C.原油泄漏D.工业废水城市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为某地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水循环过程的主要动力是A.水的三相变化B.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C.日、月对地球的引力D.动能4.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A.a 增多,易出现城市内涝B.b 加强,地面凹陷减少C.c 增多,地下水位下降D.d 增强,周边空气湿度减小5.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A.使水呈三态变化B.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造成海平面上升D.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亿多。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箐,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多人,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6.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7.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预估的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7年4月12日,江西九江市鞋山湖床裸露龟裂,受降雨偏少、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
当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仅为8.19米,逼近8米极枯水位线,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卷1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c1f7a5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6.png)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卷考试范围: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读大西洋年平均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的含义,组合正确的是()A.①—温度,②—密度,③—盐度B.①—温度,②—盐度,③—密度C.①—密度,②—温度,③—盐度D.①—密度,②—盐度,③—温度2.影响②呈现如图分布规律的根本原因是()A.洋流B.气压C.经度D.太阳辐射3.关于图中①、②、③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能影响③,③也能影响①B.②能影响③,②不能影响①C.②不能影响③,也不影响①D.②能影响③,③不能影响①【答案】1.C 2.D 3.A【解析】1.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②表示海水温度;副热带海区温度高、蒸发大于降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③表示海水盐度;一般情况下,海水密度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①表示海水密度。
C正确。
故选C。
2.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正确。
洋流只能小范围影响海水温度,气压、经度对海水温度影响小。
故选D。
3.一般情况下,海水温度高,蒸发大,盐度大;海水盐度的变化,又会导致海水密度的变化,因此②能影响③,③能影响① ,A对。
BC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收集雨水房屋的设计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地表径流C.蒸发D.水汽输送5.该类房屋的雨水利用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补充城市地下水B.减缓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状况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6.单从该房屋功能讲,下列城市中,该类房屋在一年中发挥作用时间最长的是()A.北京B.济南C.南京D.广州【答案】4.B 5.C 6.D【解析】4.雨水收集方式首先影响是地表径流,若无该装置降水会直接转换为地表径流,B正确。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单元训练卷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单元训练卷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90214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8.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训练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分)位于西亚的约旦河流域降水稀少。
当地人修建地下水坝,借助地下由砾卵层组成的天然空间存储地下水,形成地下水库。
下图示意约旦河东侧沿32°N的地质剖面(局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修建地下水坝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B.下渗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2.该地区地下水库可以()①调节地表水的空间分布②加快地下水的更新速度③减少水分的蒸发④方便存储利用地下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咸水灌溉是依据咸水结冰融化过程中咸淡水分离和咸水融点低的原理对土壤盐分进行淋洗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bfffae4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e.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海洋水循环的一部分?A. 蒸发B. 凝结C. 径流D. 下渗2、在地球的水体中,占比最大的是:A. 河流水B. 冰川水C. 地下水D. 海洋水3、下列关于地球上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主要是通过大气循环实现的,地表水循环相对较小。
B、水循环过程中,水汽的输送主要依靠地表水流。
C、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气候、地质构造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D、水循环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主要受地球自转的影响。
4、下列关于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
B、人类活动导致森林砍伐,减少了对降水的吸收。
C、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D、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5、题干:关于地球上水的分布,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B. 地球上的水几乎全部分布在陆地上C. 地球上的水主要集中在大气中D. 地球上的水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6、题干:以下哪种水循环过程被称为“地表水循环”?A. 地下水蒸发B. 地表水蒸发C. 地下水下渗D. 地表水下渗7、地球上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_______ 。
A. 海水B. 冰川C. 大气水D. 地下水8、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海陆间水循环的一部分?A. 地表径流B. 降水C. 潮汐D. 地下水渗透9、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长江的源头位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B.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依次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C.珠江的流域面积小于珠江三角洲D.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边界上的内河 10、关于全球水循环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B. 地球上的水循环对气候形成和地理景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 海洋水蒸发后,一部分形成云层,一部分降落到海洋D. 地球上的水循环可以分为大气水循环、地表水循环、地下水循环11、以下关于地球水资源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全球水资源分布均匀,各地降水充足B.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C. 全球水资源分布与地球纬度成正比,纬度越高,水资源越丰富D. 全球水资源分布与地球经度成正比,经度越高,水资源越丰富12、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循环的过程B. 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物、气候、地貌等有着重要影响C. 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循环、陆地内循环D. 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不会发生变化13、下列关于地球水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B.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C. 水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不会发生化学变化D. 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4、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中B.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均匀,各地都可以方便地获得C.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有些地区水资源匮乏D. 地球上的水资源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无限增加15、关于海洋水循环过程中的蒸发环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蒸发主要发生在冬季,因为低温有助于水分从液态变为气态。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单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bfc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2.png)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单元试题(含答案)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浪费水的行为是()。
A.水龙头没有拧紧B.用洗脸水冲马桶C.使用节水型洁具2.我们用来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的仪器是()。
A.试管B.酒精灯C.温度计3.水的冰点和沸点分别是()。
A.0℃ 100℃ B.100℃ 0℃ C.4℃ 90℃4.冰和雪属于水的三态中的()。
A.固态B.液态C.气态5.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凉降温B.用洗衣水冲厕所C.不间断放水刷牙6.下面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的水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0%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C.地球上的水很多,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7.如果用1000毫升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那么地球上的淡水总量只有大约()。
A.30毫升B.25毫升C.20毫升8.下面现象中,属于水变成水蒸气的是()。
A.冰融化B.水蒸发C.水结冰二、填空题9.地球上,面积约占71%,面积约占29%。
10.水结冰时的温度叫作,一般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是。
11.水结冰时的温度叫做,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1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水结冰时的温度叫。
13.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浸到水中,但不能触碰试管的和。
读数时,视线要与水温计的在同一水平面上。
14.地球上的水是构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
15.雨滴是在高空中遇冷凝结而成的。
16.在常温下。
地球上的物质分别以、和存在。
三、判断题17.淡水资源太宝贵了,我们应该加倍珍惜。
( )18.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其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所以人类不缺水。
( )19.利用冰块可以保存食物、药品。
( )20.进入冬季,地球上的水会结冰。
( )21.读数时,视线要与水温计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 )四、简答题22.水结冰时,体积为什么会变大?23.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量并不充足,一些地区的人们正面临水资源的危机,对于淡水的使用,你有哪些建议?24.从南、北极冰川的大量融化,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6卓嘎做“探究水沸腾时水温变化和出现的现象”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单元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63分)1.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是A.在沿海地区实施海水淡化B.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C.通过在沙漠地区大力植树造林来涵养水源D.从农业和工业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2.在下列海洋等温线图中,表示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分布的是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4.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①西北多,东南少②东南多,西北少③春秋多,冬夏少④夏秋多,冬春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黄河下游很少有支流流入,其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少,属于半干旱地区 B.气温高,蒸发旺盛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干流为地上河,两岸有堤防6.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A.a B.b C.c D.d7.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
图中南赤道暖流越过赤道向西北流动的主要影响因是A.大陆轮廓 B.地转偏向力C.东北信风 D.赤道低压带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9.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洋流影响C.地形影响 D.季风环流10.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下图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
读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11.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A.流域面积大于D河B.含沙量大于D河C.流域降水少于D河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2.四河流域中( )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B.B河上游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1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径流量逐月累积曲线。
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C.东南丘陵 D.黄土高原下图是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4.关于图示洋流判断,正确的是A.甲洋流增温增湿 B.乙洋流是暖流C.丙洋流增温增湿 D.丁洋流是暖流15.关于①、②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处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②处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①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 D.②处的渔场是北海渔场16.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东岸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寒流的影响显著B.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成为不冻港C.秘鲁沿岸寒暖流交汇处,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D.冬季,从印度驶往红海的轮船在北印度洋海区逆风逆水航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对X 地和Y地都有影响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低压带C.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18.关于X和Y地的自然带说法正确的是:A.X是荒漠带,Y是常绿阔叶林带 B.两地都是荒漠带C.X是常绿硬叶林带,Y是常阔叶林带 D.两地都是落叶阔叶林带19.影响X地和Y地的洋流主要是:A.X沿岸是寒流,Y沿岸是暖流 B.两地沿岸都是寒流C.X沿岸是暖流,Y沿岸是寒流 D.两地沿岸都是暖流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
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A. 印度西海岸B. 澳大利亚西海岸C. 非洲东海岸D. 越南东海岸21.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下面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
回答下面各小题。
22.图甲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 B.t2C.t1之前 D.t2之前23.读图乙,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减弱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增强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24.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A.洪涝灾害频繁 B.发生地震、滑坡C.流量趋向稳定 D.鱼类绝迹读“世界部分地区的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25.图示中四洋流主要由盛行风作为形成动力的是 (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6.图示大洋环流位于 ( )A.大西洋中低纬海区 B.太平洋中高纬海区C.南半球中低纬海区 D.北半球中低纬海区27.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对沿岸温带荒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B.洋流③对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C.顺洋流④航行,可以从东亚到北美D.a处有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
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地区径流系数地区径流系数南岭地区>60%天山地区20%—60%华北地区<30%江淮地区30%—40%三江源<40%成都平原<40%浙江丘陵>60%藏北高原<30%云贵高原>40%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5%28.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29.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B.径流系数增大,说明南岭地区降水量增大C.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河流补给变得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减少D.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雨水流失量越来越少下图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0.若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31.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直射点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32.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中游流量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501209060304 5 6 7 8 9 10 11(月)上游中游径流量/(m/s)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雨水 B.冰川融水 C.湖泊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3.据图(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34.绿水(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如图是某大洋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35.假定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所致,则(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C.①②都是寒流 D.①②都是暖流36.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则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异常丰富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C.MO为晨线D.NO为晨线38.北京时间是 ( )A.6日12时 B.7日12时C.6日24时 D.5日12时2015年寒假,何教授回老家过年。
在其家乡(县城)某路口统计了车流量和车辆信息,情况如下,据此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39.若车辆构成的变化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回家,结合材料可以推测,何教授的老家是( ) A.云南 B.安徽C.新疆 D.广东40.大年初六何教授的老家气温骤降,大年初七何教授驾车回广州。
大年初九,回到广州的何教授也感到气温骤降。
则( )A.途中气温逐渐下降,边走边加衣服B.一路上东南风强劲,阻碍行程C.出发时老家雪过新晴,气温回升D.途中会遇上降雨和大雾天下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下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1.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 )A.地中海 B.印度洋北部C.大西洋赤道附近 D.西北大西洋42.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洋流影响④地表状况A.②③ B.③④C.②④ D.①④高二年文科地理暑期试卷(Ⅲ)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二、综合题(37分)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一艘满载牛肉的轮船于当地时间2011年6月8日13时,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4°36'S 、58°40'W )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英国伦敦港的时间为当地时间6月20日10时。
(1)计算该轮船自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用时间,并指出航行期间日出时刻的变化情况。
(2分)(2)简述航线①段附近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
(2分)___________姓名:____ _______班级:_____ ______座号:___________(3)与阿根廷拉沃拉耶相比,英国伦敦的气候有何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
(4分)(4)英国乳畜业发达,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发达,而英国却从阿根廷大量进口牛肉。
分析其原因。
(5分)44.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