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18张PPT)104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18张PPT)104](https://img.taocdn.com/s3/m/76ca57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e.png)
积极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 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 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影响: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改革 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原因 工商业发展缓慢
——鲍鸥、周宇、王芳《科技革命与俄罗斯 苏联 现代化》
材料二 首先,改革既没有改变封建专制政权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 土地占有制。……其次,工役制农奴经济是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另一表现形式。
——张宏儒、梅伟强主编《外国历史大事集 近代部分 第2分册》
阅读材料及教材,说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诏令废除农奴制,解放了1 000万农 奴,从农奴主手中释放出1/3的土地权,迈出了俄国近代史上从封建君主制向资本 主义过渡的最关键的一步。自由农民以及被解放了的农奴大量涌入城市,成为俄 国工业化的最廉价劳动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从此以拥有大规模数量的产业工人而进入欧洲工 业化国家行列。
彼得一世又被称为“彼得大帝”(1682—1725 年在位)。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 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险些坠海溺死。 他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 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 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三)措施
政治 军事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 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蒋颖贤、王坚德、叶洵钊主编《世界史研究论丛》 材料二 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 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末 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 000人。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f8511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7.png)
阅读上述材料,对比17世纪的俄国和西欧国家有何差别。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向西方学习的彼得一世
1697—1698年,彼得一世访 问了西欧的荷兰、英国等国 家。在荷兰,彼得一世化名 米哈伊洛夫在造船场认真学 习造船技术。图为圣彼得堡 的彼得一世学习造船雕像。 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 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 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
年均30次 1840——1851 年均43.5次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人均收入 (卢布)
71 323 150 175
铁产量 (万吨)
26 385 108 40.2
铁路长度 (千米)
1606 14603 9160 10065
制度
封俄建国农的奴经制济 君相主对立落宪后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
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
彼
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
得
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
大
就是彼得大帝。”
帝
一、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的发展历程
•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 15世纪晚期: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 16世纪: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自称“沙皇”。
材料反映彼得一世改革有何局限性?试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局限:没有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一次自上而下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
时间 1800—1820 1821—1830
农民暴动次数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向西方学习的彼得一世
1697—1698年,彼得一世访 问了西欧的荷兰、英国等国 家。在荷兰,彼得一世化名 米哈伊洛夫在造船场认真学 习造船技术。图为圣彼得堡 的彼得一世学习造船雕像。 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 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 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
年均30次 1840——1851 年均43.5次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人均收入 (卢布)
71 323 150 175
铁产量 (万吨)
26 385 108 40.2
铁路长度 (千米)
1606 14603 9160 10065
制度
封俄建国农的奴经制济 君相主对立落宪后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
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
彼
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
得
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
大
就是彼得大帝。”
帝
一、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的发展历程
•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 15世纪晚期: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 16世纪: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自称“沙皇”。
材料反映彼得一世改革有何局限性?试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局限:没有废除农奴制。
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一次自上而下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
时间 1800—1820 1821—1830
农民暴动次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10张PPT).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10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0ff0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0.png)
——夏金霹《俄国农奴制度废除中的对立与斗争》
局限性: ③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探究: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相 性质 同 点 影响
背景 不 内容 同 点 影响
性质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进步性:材料一:1725年俄国军事、经济发展数据
结论
常俄备国军 的经舰济只、军事水实手力增近强代,工成场为欧生洲铁军产事量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0开余万启了俄89国5艘近代2化80的00人进程。240(多客个观上16推0万动普了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训练有素) (以前无) (以前无) (规模大) (世界前列)
进步3月性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
到了①一是份俄。国阅历读史这份上珍的贵一法个案重时要,转我折无点法。表达自己的喜 悦。②…改我革怀废着除尊了敬和农感奴激制注,视促亚使历社山会大的二各世个的方画像面…出我现无了 法新待气在象家,里推,动我俄要国上走街上上了走发走,展人资们本在主这义里的或道那路里。大声读
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由 封建社—会—摘变编自为《全资球视本野主下义的西方社文会明。史》
思考:农奴获得真正的解放了吗?
农民为了人身自由和获得份地必须向地主缴赎买金。当时农奴主分给农民的 全部土地价值约6亿5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给近9亿卢布。这笔钱农民需立即 付20%——25%,其余75%—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而农民则要在49年内每年向政 府还本付息。截止1905年革命为止.农民所付赎金超过了20亿卢布。
局限性: ③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探究: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相 性质 同 点 影响
背景 不 内容 同 点 影响
性质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进步性:材料一:1725年俄国军事、经济发展数据
结论
常俄备国军 的经舰济只、军事水实手力增近强代,工成场为欧生洲铁军产事量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0开余万启了俄89国5艘近代2化80的00人进程。240(多客个观上16推0万动普了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训练有素) (以前无) (以前无) (规模大) (世界前列)
进步3月性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
到了①一是份俄。国阅历读史这份上珍的贵一法个案重时要,转我折无点法。表达自己的喜 悦。②…改我革怀废着除尊了敬和农感奴激制注,视促亚使历社山会大的二各世个的方画像面…出我现无了 法新待气在象家,里推,动我俄要国上走街上上了走发走,展人资们本在主这义里的或道那路里。大声读
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由 封建社—会—摘变编自为《全资球视本野主下义的西方社文会明。史》
思考:农奴获得真正的解放了吗?
农民为了人身自由和获得份地必须向地主缴赎买金。当时农奴主分给农民的 全部土地价值约6亿5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给近9亿卢布。这笔钱农民需立即 付20%——25%,其余75%—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而农民则要在49年内每年向政 府还本付息。截止1905年革命为止.农民所付赎金超过了20亿卢布。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33张PPT).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33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e1280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9.png)
国别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卢布) (万吨) (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农奴制封建专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资产阶级共和制
从表格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虽有所发展,但依然落后于西欧各国
改革后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发展缓慢?
二、彼得一世改革 —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 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政治
加强皇权,维护 封建专制统治
创办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 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唯才是举
军事
增强军事实力, 为扩张准备条件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经济
促进资本主义发 展,强化农奴制
三、废除农奴制
(一)背景
1.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 农奴暴动频繁,危及沙皇专制统治 3.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 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二、彼得一世改革
方式:向西方学习
根据材料,概括彼得一世的改革方式
彼得一世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与冒险精神。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 险,险些坠海溺死。他假扮成水手,随 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 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 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教材P7人物扫描
虽然它对人民来说是如此巨大的痛苦。如果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94d7aa172ded630b1cb690.png)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1年——1860年 591次 这些数据和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8 (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
法国
150
168 (1850年)
9160 资本主义制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早期俄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 基辅罗斯 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
(2)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莫斯科 公国崛起,到16 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3) 治。
伊凡四世 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 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 学习西方制度; B.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C.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853—1856)俄VS土、英、法
思考:这幅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家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公里)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8 (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
法国
150
168 (1850年)
9160 资本主义制
《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早期俄国
(1)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 基辅罗斯 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
(2)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莫斯科 公国崛起,到16 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3) 治。
伊凡四世 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
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 ,是一个封闭落后 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 慢。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局限性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 学习西方制度; B.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C.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
《俄国的改革》PPT课件
![《俄国的改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0bea4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4.png)
寻找春天之思
读了《猎人笔记》的片段,你还有那些困惑? 是什么原因促使农奴制的废除?俄国改革顺利吗?
学习《猎人笔记》和俄国的改革,对于中国有什么价值?
剥削、赋税,使农民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
堪言。
——《猎人笔记》
俄国农奴的春天,已不远。
17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发生了 一系列革命或改革,促进了经济 的迅速发展。而俄国农奴制盛行, 封闭落后。——本课导言
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 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 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 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 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 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走上扩张侵略道路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地主阶级性质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最终结局
俄国农奴的春天,终到来!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然而, 自19世纪中叶以后,改革的“规模和 实际成效却是由大到小,呈现出拾级 而下的局面”。
改革暂时延缓革命
俄国难逃革命宿命
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 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 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 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 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
——列宁《列宁全集》
改革后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列宁为何说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俄国农奴的春天,来了吗?
材料四 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 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 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大国崛起》
世界发展形势和俄国发展的现实有什么矛盾? 思考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9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171c89eff9aef8941e06b5.png)
农奴与奴隶有区别吗?
据1687年统计,全国93 万户农民中约89万户是 农奴,分别属于贵族、 教会和皇室,有的大贵 族竟拥有农奴4万名。
农奴,是指有自己的土地,但无自由 的人;
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 其他大部分权利也没有,是属于主人 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农 奴 制
劳动力少 市场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脱落后的局面 3、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 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 强国的行列。” 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积极: (1)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 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 发展的障碍。
彼得一世的改革
彼得一世学习造船
彼得一世初见波罗的海
彼得一世出访欧洲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 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 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 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 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措施: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
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 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 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 实际上是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 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 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 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 或转赠。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44b8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e.png)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 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 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 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 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大国崛起》
资本主 义迅 速发 展
农奴制 封闭落 后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目的
人均
铁(万吨)
铁路
(卢布) 1850年 1860年 (公里)
俄 71 22.8 29.8 1600 英 323 228.5 388.8 14603 法 150 40.6 89.8 9160
国内政治形势
• “大家好,我叫尤里,现在是1861年的俄国。我是安德 烈公爵家的农奴,整个俄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像我这样的 农奴。我们穷苦,一年到头也无法给自己买点商品。公爵老 爷挣到钱之后又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和农奴。我们夜以继日工 作却依旧贫困潦倒,想要另谋生路又无法自由选择。家里已 经断粮了,而公爵依然把我们当奴隶一样对待。
社会习俗;
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亚历山大二世 改革
(1861年改革)
农奴制严重 制约了俄国 的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
废除农奴制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 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
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周边农奴起义的频率不断提高,看来我也得为了全家 的生存做些什么了!”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市 场
资 金
劳 动 力
政治: 农奴暴动频繁,
阶级矛盾激化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1.根本原因:
——《大国崛起》
资本主 义迅 速发 展
农奴制 封闭落 后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目的
人均
铁(万吨)
铁路
(卢布) 1850年 1860年 (公里)
俄 71 22.8 29.8 1600 英 323 228.5 388.8 14603 法 150 40.6 89.8 9160
国内政治形势
• “大家好,我叫尤里,现在是1861年的俄国。我是安德 烈公爵家的农奴,整个俄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像我这样的 农奴。我们穷苦,一年到头也无法给自己买点商品。公爵老 爷挣到钱之后又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和农奴。我们夜以继日工 作却依旧贫困潦倒,想要另谋生路又无法自由选择。家里已 经断粮了,而公爵依然把我们当奴隶一样对待。
社会习俗;
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亚历山大二世 改革
(1861年改革)
农奴制严重 制约了俄国 的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
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
废除农奴制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 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
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周边农奴起义的频率不断提高,看来我也得为了全家 的生存做些什么了!”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市 场
资 金
劳 动 力
政治: 农奴暴动频繁,
阶级矛盾激化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1.根本原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共69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共6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ee59420b1c59eef8c7b4e0.png)
改革的意义
1、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 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2、影响: 积 ①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有力条件 极 ②加强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 ③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局
限:
局
限:
A、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 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B、改革手段野蛮;
C、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负担;
(1)经济
农奴制和封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 根本原因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 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公里)
俄国 英国 71 323 29(1860年) 225(1850年) 1600(1860年) 14603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 克里米亚战争 (4)军事 矛盾尖锐化——直接原因
俄国在克里米亚 战争中的失败暴露 出了俄国哪些问题? 会引发哪些结果?
克里米 亚半岛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 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国内矛盾进 一步激化 ; 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
(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 么?) 主要成就 :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 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 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 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 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 (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 (4 ) 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9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e0856aeefdc8d377ee3220.png)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 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 发展极其缓慢。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 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 “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 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 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 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
性质 的封建性改革。
质的改革。
影响
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 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 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 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 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B 1.单项选择题1.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实质 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 重敲诈与掠夺。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农民背上
影响 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沙皇专制没有发生发生
本质性的变化。
时间 领导者
内容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
彼得一世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 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
1861年改革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 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 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 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 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1861年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18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ac3e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7.png)
数量 (人)
38.1万
162万
300万
少于20亿卢布赎金……。 ——摘自《世界史》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6.改革的性质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实质:地主阶级对农奴的又一次沉重的剥削。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时间:1861年(19世纪60年代) 2、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原因: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年
1“与其等农奴自下而 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 而下解放农奴。”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
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
一一地做到了。”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818—1881年
从亚历山大二世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时间:1861年(19世纪60年代) 2、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原因:
①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 4.目的: ①直接目的:拜托农奴制危机 ②根本目的:巩固统治 ③主要目的:(前提)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 5.改革内容: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年
废除农奴制改革(内容、性质)
农奴获得人身自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
由,可以改变身
同时,可以获得一
份,自由转换职 业;
满足资本主义 发展的条件 性
份土地,但必须出 钱赎买;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质
时间 (年)
农奴取得的份地,按1861年的
186是5年一场18自90年上而1下898的年资产阶级土 但性地到质市1的9价0改5计年革算他,们总实值际6付.5出亿的卢却布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改革,主要依据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7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革命 或改革,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革命:英、美、法
而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为了改变 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俄 国的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 的改革。
改革:俄国、日本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元朝)征服
14世纪: 莫斯科公国建立
15世纪晚期: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16世纪: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根据课文、相关史事和人物扫描概括彼得一世改革 的背景:
(1)17世纪,西欧各国发展迅速,而俄国仍然是 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2、俄国资本主义为什么远远落后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
俄国农奴制的阻碍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为什么要废?)
内外交困 经济:(根本原因)
农奴制 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 因 政治:
农奴暴动 沙皇统治危机
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国内危机(直接原因)。
工场主(资本家)的烦恼
郁闷!工场里人手总是 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好, 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 起……唉,都是那讨厌 的农奴制.
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 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社会 生活: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5、对彼得一世改革进行评价 1700-1721俄国打败瑞典,
A.积极作用
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建新都圣彼得堡
(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
10
农奴制怎样阻碍了它的发展?
• 农奴没有人身 自由——
缺乏劳动积极性, 缺少自由劳动力;
• 农奴生活水平 低下——
市场难以扩大;
• 农奴时常发动 起义——
影响资本主义 发展的要素:
社会动荡不安; 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
资本、市场、自由劳动 力、生产资料……
交不起房租
生活环境恶劣
战争导致农奴生活状况急剧恶化,阶级矛盾日 益尖锐,反抗运动风起云涌,农奴暴动频繁。 1858-1860年爆发的暴动和起义总计近290次。
地主在毒打农奴
生活条件恶劣的农奴
面对危机,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三)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自上而下)
1、法令规定,农奴获 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 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内 容 2、农奴在获得“解放”
的同时,可以获得到一 块份地,但必须以出钱 赎买这块份地。
(四)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目的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 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
(一)、废除农奴制的 原因185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2.8万吨,同期的 英国为228.5万吨,法国是40.6万吨。1860年时, 俄国的铁产量达到29.8万吨,同期的英国则为 388,8万吨,法国是89.8万吨,德国是50万吨。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发 展情况如何?
2、近代史中,下列那个国家在改革中通过赎
买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A
A、俄国
B、日本
C、英国
D、荷兰
A 3、如果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
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A.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他在萨拉托加战斗中
C.他签署颁布《民法典》
D.他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4、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
局限: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 自由的劳动力; 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 大量资金
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局限: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俄国继续实行沙皇的封建 专制;贵族地主继续掌握着国家政权,照旧控制着大量土地; 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沙皇统治到二月革命才被 推翻)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
一干二净。”
——列宁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实质是对农奴的 一次大掠夺。
农奴在获得土地的时候,必须要出 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1、俄国1861年改革的结果是( D )
A.使俄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B.使俄国成为经济强国 C.使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D.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虽然出现手工工场,但工商业发展缓慢。
(3)彼得一世到西欧各国考察,决定学习西方进 行改革。(18世纪初)
3、改革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彼得一世改革内容(18世纪初)
军事:
创建新式常备军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 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行政体制,要求贵族必
农民暴动; 农奴制改革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 观目的是什么?
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五)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评价
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意义: 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废除了农奴 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
国近代化的的进程,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B.局限性
(1)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2)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3)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C、性质: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如何理解彼得一世用允许购买农奴的办法来发展 工场手工业? (1)由于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为了鼓励发展工场手工 业,彼得一世允许购买农奴作为劳动力。 (2)从其作用和影响来看:此政策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 量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俄国长远 发展来看,由于此政策的实质是进一步加强农奴制,所 以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诸位会深信, 凡能够维护地主利 益的措施,我们都 一一地做到了。
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 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 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