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运动学竞赛训练试题及答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竞赛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竞赛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B.C.D.2.如图所示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沉在水底的铁球B.水面戏水的天鹅C.打入水底的木桩D.在水中游动的小鱼3.下列选项是对一个中学生有关数据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B.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m/sC.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D.一个中学生的鞋子长度为15mm4.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C.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5.科学家思考问题的一般过程涉及()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B.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C.分析与论证、评估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6.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冰”和“雪”的形成过程相同,都需要吸热B.“岚雾今朝雾,江山此地深”中,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7.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C.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都受到力的作用D.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不一定成对出现8.关于声音,小义对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乙图中因为抽气机能将空气完全抽出,所以玻璃罩外根本听不到铃声C.丙图中音叉发声时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丁图中用木棒分别敲击8个瓶子,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9.踢足球是初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踢足球时脚有疼痛的感觉,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足球最后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足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表明足球受到了惯性D.运动员对足球的力先产生,足球对运动员的力后产生10.网球落地后弹起又落地,最终停在地面,则()A.小球速度一直增加B.小球下落时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力平衡11.下列器材或设施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洒水壶B.喷雾器C.涵洞D.下水道弯管12.如图所示,下列各项措施中,目的是用来减小有害摩擦的是()A.北方冬天下雪后,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
八年级物理竞赛辅导训练题 及参考答案

图 2 图3 八级物理竞赛辅导训练题一姓名1. 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大小最接近20米/秒的是 ( )(A)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 (B)内环线高架快车道的限速(C)沪宁高速公路快车道的限速 (D)磁悬浮列车正常行驶的速2. 建筑工地需要长1.0米:宽0.5米:高0.3米的花岗岩350块:现用一辆载重量为5吨的卡车去加工厂运回:则共需要运几次方可运完 ( )(A)28 (B)29 (C)30 (D)313. 实验室测量油膜分子的大小:取待测油1毫升:滴入容量瓶中:再向容量瓶中倒入某有机溶剂直至总体积达到500毫升。
用滴定管取1/25毫升滴入水槽中。
由于该有机溶剂与水的结合力远大于油:故水面最终留下了一层油膜:测出其面积约500厘米2:则该油膜分子的直径约为( )(A)1.6×10—9米 (B)1.6×10—10米 (C)3.2×10—9米 (D)3.2×10—10米 4. 如图2所示一位魔术师现场表演“点燃手指”的魔术:有以下三步过程(1)手指在酒精中浸一下:(2)手指在水中浸一下:(3)“点燃”手指。
请判断下列哪组操作顺序是最合理的 ( )(A)(1)(2)(3) (B)(1)(3)(2)(C)(2)(1)(3) (D)(2)(3)(1)5. 室温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用密封细管相连:右边烧瓶内装满水:左边烧瓶内充满空气:如图3所示。
现将装置浸没在热水中:则气、液界面O 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向右 (B)向左 (C)不动 (D)无法确定 6. 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 ( )(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降低(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7. 下列各种现象中:能说明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就越快的是 ( )(A)把木材放在烘房里要比放在露天里干得快(B)晴天把洗好的衣服凉出来要比在阴天的时候干得快(C)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图5 (D)洗脸后将毛巾挂在毛巾架上要比把毛巾团放在脸盆内要干得快8.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7 m/sD. 3×10^6 km/s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是:A. 18.8NB. 19.6NC. 20ND. 21.2N3.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运动?A.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B. 地球绕太阳转动C. 植物的生长D. 卫星绕地球旋转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10N,那么它受到的拉力至少是:A. 5NB. 10NC. 15ND. 20N5. 以下哪个单位是功率的单位?A. 米B. 牛顿C. 焦耳D. 瓦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7.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
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成正比。
9.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10.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2. 什么是惯性?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²的加速度加速运动,求在第3秒末的速度。
14.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10米高的平台上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并说明实验步骤和所需器材。
六、结束语本次物理竞赛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竞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B5. D二、填空题6. 距离7. F=ma8. 压力9. P=W/t10. 340m/s三、简答题1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初二物理滑轮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滑轮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滑轮属于定滑轮?A. 滑轮的轴固定不动B. 滑轮的轴可以移动C. 滑轮的轴可以旋转D. 滑轮的轴可以伸缩2.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其省力的比例是:A. 1/2B. 1/3C. 1/4D. 1/63. 使用动滑轮时,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A. hB. 2hC. 3hD. 4h4. 以下关于滑轮组的描述,正确的是:A. 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时间B. 滑轮组可以省力,同时省距离C. 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距离D. 滑轮组不能省力5. 已知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重物的力是物重的:A. 80%B. 20%C. 25%D. 125%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
7.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
8. 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省力。
9. 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费距离。
10. 滑轮组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________的比值。
12. 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于1。
13.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________的个数。
14. 滑轮组的费距离情况取决于________的段数。
15.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缺点。
17. 解释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其省力和费距离的原因。
18. 举例说明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9. 已知使用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求拉力的大小。
20. 若在问题19中,已知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4m,求物体上升的高度。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C5. C二、填空题6. 等臂杠杆7. 省力杠杆8. 改变力的方向9. 省力 10. 定滑轮动滑轮 11. 总功 12. 小于 13. 动滑轮 14. 绳子 15. 动滑轮的个数摩擦力的大小三、简答题16. 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能省力;动滑轮的优点是可以省力,缺点是费距离。
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训练题

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一(运动学部分)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一端跑向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在前半段路程内跑步,后半段路程内走。
假设甲、乙两人跑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2.甲、乙两人同时A 从点出发沿直线向B 点走去。
乙先到达B 点,然后返回,在C 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达B 点后,又一次返回并D 在点第二次遇到甲。
设在整个过程中甲速度始终为v ,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为9v 。
如果甲、乙第一次相遇前甲运动了s 1米,此后到两人再次相遇时,甲又运动了s 2米,那么s 1:s 2为(A)5:4; (B)9:8;(C)1:1; (D)2:1。
3.把带有滴墨水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
当小车向左作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水滴,分布如图5所示。
设小车滴墨水时间间隔为t ,那么研究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的速度是逐渐增大的。
(B 小车运动的时间是7t 。
(C)小车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D)小车在任一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小。
4.在平直公路上的A 、B 两点相距s ,如图所示。
物体甲以恒定速度v 1由A 沿公路向B方向运动,经t 0时间后,物体乙由B 以恒定速度v 2沿公路开始运动,已知v 2<v 1。
经一段时间后,乙与甲到达同一位置,则这段时间( )(A)一定是2101v v t v s +-。
(B)一定是2102v v t v s +-。
(C)可能是2101v v t v s --。
(D)可能是2102v v t v s --。
5.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 )(A)当时外界无风。
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专题训练初中物理运动学专题训练1、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点B,甲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 乙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是V1和V2,则()A.甲先到达B B、乙先到达BC、两人同时到达B地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某科研所每天早晨都派小汽车按时接专家上班。
有一天,专家为早一点赶到科研所,比平时提早1小时出发步行去科研所。
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了来接他的汽车,他上车后汽车立即掉头继续前进。
进入单位大门时,他发现只比平时早到10分钟。
问专家在路上步行了多长时间才遇到汽车?(设专家和汽车都作匀速运动,专家上车及汽车掉头时间不计)3、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
此时恰好有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出发,且以后每隔15分钟乙地均有一辆车发出,车速都是20千米/时,则从甲地发出的那辆车一路上可遇到从乙地发出汽车共 ________辆.(不包括进出车站的车辆)。
4、相距4500米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
每隔半分钟,有一辆货车从甲站出发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开赴乙站,共开出50辆;于第一辆货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客车从乙站出发匀速开往甲站。
若客车速度是货车速度的2倍,那么客车途中遇到第一辆货车与最后一次遇到货车相隔的时间为多少秒?5、从港口A到港口B的行程历时6昼夜,每天中午12时,由A、B两港口共分别开出一艘轮船驶向B港A港,则每一艘开出的轮船在途中遇到对港口开来的轮船是(不包括在港口遇到的轮船)()A、6艘B、11艘C、12艘D、13艘6、某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原计划用5小时30分,由于途中有3.6千米的道路不平,走这段不平的路时,速度相当于后来的3/4,因此,迟到12分钟,该同学和县城相距多少千米?7、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
一次,刘教授为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竞赛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竞赛物理模拟试题温馨提示:1. 时量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2. 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 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 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A. 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B. 教室的空间高度为4mC. 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 10sD.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2.“月在云中行”、“鱼戏莲叶间”,诗句中“月”和“鱼”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云、鱼B. 云、莲叶C. 月亮、鱼D. 星星、水3. 甲、乙两物体都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那么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9: 4B. 4: 9C. 1: 1D. 2: 34. 小明从家中出发到车站,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其路程s与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小明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AB段速度较慢,是小明的步行图象C. 0~25min的平均速度为72m/sD.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m/s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现两次的声音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立即消失了。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 如图为同一个声音某段声音的波形,则A段比B段( )A. 音调高,响度大B. 音调高,响度小C. 音调低,响度大D. 音调低,响度小7.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②医用B 超诊断仪③超声波清洗眼镜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A. ①②③④B. ②③⑤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⑤⑥8.2023年9月21日,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顺利开展,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同学们不看大屏幕分辨桂海潮、景海鹏、朱杨柱的声音,主要依靠音色进行判断B. 在地面课堂参加活动的师生能与航天员进行实时互动,这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 在电视上收看直播的同学们,按动电视遥控板的音量按钮,是在调节声音的响度D. 同学们在观看直播时将门窗关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 将一支每小格表示1℃的常用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2℃,插入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示数是92℃,那么某同学用这只温度计测一杯冷水的温度,示数是11℃,水的实际温度是( )A. 11℃B. 10.5℃C. 10℃D. 12℃10.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 T 随加热时间 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 乙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 4分钟210°CC. 乙物质在时是固态D. 乙物质在从B到C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吸热11. 如图所示的现象在形成或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图甲,德化九仙山的雪景B. 图乙,弥漫在郑成功雕塑周围的雾气C. 图丙,深秋时节草叶上的霜D. 图丁,严冬,冰雕逐渐变小二、多项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多个答案,全对得3分,共15分,选错或多选得0分,少选得2分)12. 小泽测量了四个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的运动距离s与所用时间t,并在s-t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竞赛训练试题 运动学 上教版

八年级物理竞赛训练试题运动学一. 选择题:(3分×10=30分)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去打捞,则( )A.甲船先到B.乙船先到C.两船同时到达D.无法判断2.隧道长550米,一列火车车厢长50米,正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车厢中某乘客行走的速度为1米/秒,当列车过隧道时,乘客经过隧道的时间至少为( )A.5秒B.50秒C.55秒D.60秒3.蒸汽火车沿平直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的,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4.甲乙两船相距50千米同时起船,且保持船速不变,若两船同时在逆水中航行,甲船航行100千米,恰赶上乙船,若两船都在顺水中航行,则甲船赶上乙船需航行( )A.50千米的路程B.100千米的路程C.大于50千米小于100千米路程D.大于100千米的路程5.坐在甲飞机中的某人,在窗口看到大地向飞机迎面冲来,同时看到乙飞机朝甲飞机反向离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飞机正向地面俯冲B.乙飞机一定在作上升运动C.乙飞机可能与甲飞机同向运动D.乙飞机可能静止不动6.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u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个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A.2S/uB.2S/v+uC.2S v /v2+u2D.2S v /v2—u2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沿直线向B点走去.乙先到达B点,然后返回,在C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B点后,又一次返回并在D点第二次遇到甲.设整个过程甲速度始终为V,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8V.则S1:S2( )A.8:7B.8:6C.9:8D.9:78.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做出如下判断: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B.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静止,乙船可能静止D.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个B.1个C.2个D.3个9.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当它出发时恰好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以后每隔15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卡车在途中遇到6辆公共汽车,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A.45千米B.55千米C.65千米D.75千米10.AB两汽车同时从甲地驶往乙地.A车在全程1/3路程内以高速V1行驶,在全程1/3路程内以中速V2行驶,在其余1/3路程内以低速V3行驶;B车在全程1/3时间内以高速V1行驶,在全程1/3时间内以中速V2行驶,在其余1/3时间内以低速V3行驶,则( )A.甲车先到达乙地B. B车先到达乙地C.两车同时到达乙地D.无法判断二. 填空题:(4分×10=40分)1,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v1=43.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t=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物理八年级竞赛试卷【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竞赛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力对物体不做功?A. 重力B. 摩擦力C. 推力D. 拉力3. 下列哪种现象是升华?A. 冰变成水B. 水变成水蒸气C. 碳酸钙变成氧化钙D. 固态碘变成碘蒸气4. 下列哪种现象是扩散?A. 空气流动B. 水流C. 粉末飞扬D. 香味弥漫5. 下列哪种现象是干涉?A. 水波相遇B. 声波相遇C. 光波相遇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3.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5.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______。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3.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______。
4.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摩擦力消失,物体的运动状态将______。
5.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3. 简述声音的传播条件。
4. 简述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5.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求落地时的速度。
2.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求折射角。
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摩擦力的大小。
4. 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求落地时的水平位移。
5. 一个电路中有电阻、电容和电感,求电路的谐振频率。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运动情况。
2. 分析光的折射现象。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初二的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的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光的折射现象题目: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将如何变化?A. 传播方向不变B. 传播方向向法线偏折C. 传播方向远离法线D. 传播方向不确定答案:B试题二:力的作用效果题目: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 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答案:C试题三:密度的计算题目:一块铁块的质量为2.5kg,体积为3×10^-3立方米,求铁块的密度。
答案:铁块的密度 = 质量 / 体积= 2.5kg / (3×10^-3 m^3) = 8.33×10^3 kg/m^3试题四:电路的串联与并联题目: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R1=10Ω,R2=20Ω,求总电阻。
A. 5ΩB. 15ΩC. 30ΩD. 40Ω答案:C试题五: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10N的水平拉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所以 a = F / m = 10N / 2kg = 5m/s^2试题六:功和能题目:一个物体从高度为10m的高处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答案:首先计算物体的势能 E_p = mgh,其中 m = 2kg,g =9.8m/s^2,h = 10m。
E_p = 2kg × 9.8m/s^2 × 10m = 196J。
由于没有外力做功,物体的总机械能守恒,所以落地时的动能 E_k = E_p= 196J。
试题七:声音的传播题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多少?A. 300m/sB. 340m/sC. 1000m/sD. 3000m/s答案:B试题八:温度与热量题目:将一杯热水放在室温下,一段时间后,热水的温度将如何变化?A. 温度升高B. 温度降低C. 温度保持不变D. 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答案:B试题九:物质的三态变化题目:水在0℃以下会经历哪种状态变化?A. 凝固B. 汽化C. 升华D. 液化答案:A试题十:电功率的计算题目:一个电热器的电阻为100Ω,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电热器的功率。
八年级物理竞赛历年真题汇编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竞赛历年真题汇编及答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十二、二十三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八年级部分)注意事项:1.请在密封线内填写所在地区、学校、姓名和考号。
2.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
3.本试卷共有六个大题,满分100分。
4.答卷时间:2016年5月24日(星期日)上午9:10~10:40。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C.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2.在严寒的冬季,小明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示。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3.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如图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
这里,用木棒捶打的主要目的是( )A.把衣服上的灰尘打碎,以便于洗涤B.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C.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D.木棒捶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4.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驶向学校,强劲的北风迎面吹来,此时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为f1,对车后轮的摩擦力为f2。
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附答案

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组)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一个同学正确测得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
从这个数据看,他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2.量筒做得细而高(图所示),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3. 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
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B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4.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5. 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6. 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 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A.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C.两人同时被击中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7. 如图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下开动时,木块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t0相比是()A.t=t0B.t<t0C.t>t0D.A、B两种情况都有可能8.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9. 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10. 在汶川抗灾中可以见到一些锅形天线,如图所示.关于这些天线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凹面镜模型B.天线凹面朝向水平方向的是用来接收卫星信号的C.天线凹面斜向上方的是用来接收卫星信号的D.无论朝向什么方向的天线都是用来接收卫星信号的二、分析与计算(8分)1.小刚利用一台测体重的台秤、一张纸、一盆水就粗略地测出了排球击在地面上时对地面作用力的大小。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树荫下出现光斑C.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物体变高了D. 阳光下人的影子答案:C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A. 340m/sB. 1000m/sC. 1500m/sD. 3×10^8m/s3.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答案:C4. 以下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B.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5. 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D. 重力的方向总是水平的答案:A6. 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答案:C7. 以下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B.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拉力C.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重力D.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摩擦力答案:A8. 以下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B.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浮力的方向总是水平的D. 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答案:A9. 以下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杠杆的力臂越长,越省力B. 杠杆的力臂越短,越省力C. 滑轮的力臂越长,越省力D. 滑轮的力臂越短,越省力答案:B10. 以下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但可以被消灭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2023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与答案

—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 每题3分, 共21分)1.在同一架钢琴上, 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 如下说法对旳旳是()A. 音色一定不一样B. 音调一定不一样C. 响度一定不一样D. 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一样2.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 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旳是()A. 质量B. 温度C. 内能D. 密度3.图1中旳四个实例, 目旳是为了减小摩擦旳是()4.广告企业在拍摄水果广告时, 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 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旳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站在旁边旳摄影师将看到()A. 苹果呈黑色, 瓷盘呈白色, 香蕉呈黑色B. 苹果呈红色, 瓷盘呈黑色, 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 瓷盘呈红色, 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 瓷盘呈红色, 香蕉呈黑色5.把篮球抛向空中, 忽视空气阻力, 图3 哪一图象能对旳反应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 )与篮球离地- 高度(h )旳关系()6.如右图, 图钉尖旳面积是5x , 图钉帽旳面积是1x , 松木能承受旳最大压强是5x P..如下说法对旳旳.. .. )A.手指至少要用500.旳力, 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B.手指至少要用0.25.旳力, 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C.图钉静止时, 它受到水平向左旳力不小于水平向右旳力D.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旳力不不小于水平向右旳力7、小明站在马路边, 假如小明认为自己是运动旳, 则他选择旳参照物是()A. 马路上行驶旳汽车B. 马路两旁旳树木C. 马路边停放旳自行车D. 马路对面旳楼房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 每空1分, 共21分)8、右图3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旳圆弧轨道, 将一小球由轨道旳P点自由释放, 滚动到Q点。
在此过程中, 动能先变后变, 重力势能。
9、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旳质量是m, 边长是a, 则金属块旳密度ρ= (用m、a表达)。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10^5 km/sB. 3×10^8 m/sC. 3×10^7 km/sD. 3×10^6 m/s2.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改变物体的形状C. 改变物体的质量D. 改变物体的体积3.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将保持什么状态?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曲线运动4.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是多少?A. 20NB. 4NC. 19.6ND. 2N5.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在水中传播速度变慢6.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大小B. 导体电阻C. 通电时间D. 所有以上因素7. 以下哪个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A. 电动机B. 发电机C. 变压器D. 电容器8. 以下哪个现象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A. 光的折射B. 光的散射C. 平面镜成像D. 透镜成像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所有以上都是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功率单位?A. 瓦特B. 焦耳C. 牛顿D. 米/秒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
1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有关。
13. 电流的单位是____。
14. 电压的单位是____。
15.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____。
16.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____。
17. 电能的单位是____。
18. 物体的热膨胀系数与物体的____有关。
19. 物体的机械能包括____和____。
20.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21. 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2. 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请举例说明。
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训练题

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一(运动学部分)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一端跑向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而乙在前半段路程内跑步,后半段路程内走。
假设甲、乙两人跑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2.甲、乙两人同时A 从点出发沿直线向B 点走去。
乙先到达B 点,然后返回,在C 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达B 点后,又一次返回并D 在点第二次遇到甲。
设在整个过程中甲速度始终为v ,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为9v 。
如果甲、乙第一次相遇前甲运动了s 1米,此后到两人再次相遇时,甲又运动了s 2米,那么s 1:s 2为(A)5:4; (B)9:8;(C)1:1; (D)2:1。
3.把带有滴墨水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
当小车向左作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水滴,分布如图5所示。
设小车滴墨水时间间隔为t ,那么研究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的速度是逐渐增大的。
(B 小车运动的时间是7t 。
(C)小车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D)小车在任一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小。
4.在平直公路上的A 、B 两点相距s ,如图所示。
物体甲以恒定速度v 1由A 沿公路向B 方向运动,经t 0时间后,物体乙由B 以恒定速度v 2沿公路开始运动,已知v 2<v 1。
经一段时间后,乙与甲到达同一位置,则这段时间( )(A)一定是2101v v t v s +-。
(B)一定是2102v v t v s +-。
(C)可能是2101v v t v s --。
(D)可能是2102v v t v s --。
5.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 )(A)当时外界无风。
初二下学期物理竞赛试题有答案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鼓掌时,左手受到右手的作用力,右手同时也受到左手的作用力B .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发生力的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D .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运动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 3.如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B 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 .金属块B 的重力 B .绳子A 对弹簧的拉力C .金属块对绳子A 的拉力D .弹簧对金属块B 的拉力4.某同学在水平公路上骑自行车,骑车时车胎发生了缓慢漏气,那么车胎对路面的( ) A.压强变大 B.压强变小 C.压强不变 D.压力变大5.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6.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所受的拉力为F 甲、F 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 甲、p 乙,底面积S 甲 > S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B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C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D .F 甲 = F 乙 p 甲 < p 乙 7.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竞赛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新农乡中学八年级(下)物理竞赛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运动员跳运时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再起跳,这是为了()A.利用惯性B.克服惯性C.增大惯性D.减小惯性2.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三峡船闸C.锅炉的水位计D.弹簧测力计3.以下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的花纹B.轮胎上的防滑链C.行李箱下的轮子D.饮料瓶盖上的竖直条纹4.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A.水往低处流B.两个气球相互挤压变形C.用吸管吸饮料D.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5.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A.汽车的速度B.汽车的形状C.汽车的惯性D.汽车对路面的压强6.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重约为0.5NB.你的物理教材重约20NC.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6m高的水银柱D.你在家中用普通的水壶烧水时,沸水的温度可达120℃7.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就不可能运动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说明它不受力8.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两根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用力吹气,则两只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可能的是()A.相互远离B.相互靠近C.同时向右侧运动D.同时向左侧运动9.如图,带轮的木块B随小车A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C制动时,木块B将()A.立即停止B.向右倒下C.向左倒下D.继续向右运动10.如图所示,荷兰运动员范特西飞身鱼跃将球顶进球门.在此过程中,下列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球受到重力的作用B.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范特西落地滑行中受到摩擦力D.头对球的力与球对头的力是一对平衡力11.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则()A.F1=F2 B.F1>F2C.F1<F2D.不能确定12.如图的小实验中,能说明浮力产生原因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力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4.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______压强;篮球的表面上有许多的小疙瘩,是为了______摩擦.15.如图所示,用手向下按压弹簧,手用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______;同时弹簧对手也施加了一个向______的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16.飞机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这是利用了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的原理,使飞机上升的力______浮力(选填“是”或“不是”).17.小强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两端,并使手和铅笔保持静止状态.若小强的大拇指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食指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F1______F2,p1______p2.18.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石子,石子离开手后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石子具有______;小石子到达最高点时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从空中下落是因为受到______力作用的缘故.19.在一个杯子中装有浓盐水,把一个鸡蛋放入盐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与放入鸡蛋前相比,在盐水中放入鸡蛋后,盐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杯子对桌面的压力______,杯子对桌面的压强______.20.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各表面粗糙程度都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现在分别用力F1和F2沿水平方向按图中的两种方式拉动它,使它在桌面上都匀速向前运动,则F1______F2,木块对桌面压强p甲______p乙.(选填“>”.“=”或“<”=)21.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试管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______P乙.三、解答题22.小明家的厨房瓷砖上贴着一个面积大约是5×10﹣4m2的吸盘,求在标准大气压下,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标准大气压P0取为1.01×105Pa)23.如图所示是一款集自动清洁技术和人性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质量为3kg,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若g取10N/kg,求:(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3m.求:(g取10N/kg)(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A点处水产生的压强.四、综合题(共30分)25.请按要求作图:(1)请画出浮在水面上的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2)如图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篮球,请画出这个篮球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水平力F把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请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所受力的示意图.26.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一现象说明:(1)物体间______;(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27.如图所示,是一种蛋白蛋黄分离器,使用时手用力捏硅胶管,使硅胶管发生______,管内部分空气被排出,把管口对准蛋黄,手指松开一些,蛋黄就会在______的作用下进入管内,从而实现蛋白蛋黄分离.28.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气压计装置.(1)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会发现玻璃管内的水柱______.(2)拿来一只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如图所示,会发现玻璃管内的液面______.(两空均选填“上升”或“下降”).29.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试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形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程度来确定.(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3)分析比较图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30.如图a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在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大的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2)图中的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在乙图的实验中,当砝码随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______(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3)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动,如图b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请你对比图a和图b,说明装置改进后的好处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图b中,在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31.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依据实验回答:(1)比较A、B两图可知,此时物体的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N.图C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2)比较图B和图C可知,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__.(3)比较图______和图D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2.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实验中所用的压强计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2)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型管内左右两侧的液面几乎无变化,这表明压强计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然后小红又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3)小红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并保持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若探头所在处液体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甲和ρ乙,则p甲______p乙,ρ甲______ρ乙(选填“>”、“=”或“<”).(4)小红发现在同种液体中,当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新农乡中学八年级(下)物理竞赛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运动员跳运时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再起跳,这是为了()A.利用惯性B.克服惯性C.增大惯性D.减小惯性【考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跳远时,由于惯性,运动员跳起是具有更大的速度,从而使运动员跳的更远.【解答】解:因为先跑一段距离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跳起后,由于惯性,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所以这样做不能减小人对地面的压力和人体重力,也不能增大人体惯性,而是利用人体的惯性.故选A.2.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三峡船闸C.锅炉的水位计D.弹簧测力计【考点】连通器原理.【分析】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解答】解: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不合题意;B、船闸是最大的人造连通器,符合连通器的特点,不合题意;C、锅炉的水位计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故是连通器,不合题意;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原理,不是连通器,符合题意.故选D.3.以下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鞋底的花纹B.轮胎上的防滑链C.行李箱下的轮子D.饮料瓶盖上的竖直条纹【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鞋底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雪天轮胎绕上链条,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 不符合题意.C、行李箱下的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饮料瓶盖上的竖直条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A.水往低处流B.两个气球相互挤压变形C.用吸管吸饮料D.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分析】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由此就能判断出生活中大气压存在和应用的一些现象.【解答】解:A、水往低处流是水具有重力的结果,与大气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B、两个气球相挤压都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不符合题意;C、用吸管吸饮料时,口腔内气压小于饮料瓶中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口内,这是有大气压的缘故,符合题意;D、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使拦河坝能承受更大的水压,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与大气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5.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A.汽车的速度B.汽车的形状C.汽车的惯性D.汽车对路面的压强【考点】压强.【分析】汽车损坏公路是由于汽车及货物的质量太大,对地面的压力过大,把路面压得凹陷,使路面损坏.所以要从压强的角度去思考.【解答】解:超载汽车对路面的压强是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决定的.在受力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汽车超载,增大了压力,从而增大了压强,造成了路面的损坏,所以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与超载有关,而与汽车的形状、速度、惯性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6.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重约为0.5NB.你的物理教材重约20NC.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6m高的水银柱D.你在家中用普通的水壶烧水时,沸水的温度可达120℃【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A符合实际;B、物理教材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2kg×10N/kg=2N左右.故B 不符合实际;C、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760mm=0.76m高的水银柱.故C不符合实际;D、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用普通的水壶烧水时,沸水的温度在100℃左右,不可能达到120℃.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7.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就不可能运动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说明它不受力【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1)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答】解: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力,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B正确;C、物体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C错误;D、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可能受平衡力的作用,D错误.故选B.8.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两根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用力吹气,则两只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可能的是()A.相互远离B.相互靠近C.同时向右侧运动D.同时向左侧运动【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用空心塑料管在两球间用力吹气,使两球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以解决此题.【解答】解:A、乒乓球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外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在这个压强差造成的压力差的作用下,两只乒乓球向中间移动,即靠近.故A错误.B、球的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向压强小的位置中间移动.故B正确.C、由于乒乓球两边的空气流速不同,压强不同.两只乒乓球都要向压强小的中间位置移动.不会向同一方向移动.故C错误.D、由于乒乓球两边的空气流速不同,压强不同.两只乒乓球都要向压强小的中间位置移动.不会向同一方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B.9.如图,带轮的木块B随小车A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C制动时,木块B将()A.立即停止B.向右倒下C.向左倒下D.继续向右运动【考点】惯性.【分析】先分析车突然停止前,木块和小车的运动状态,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根据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来分析木块的运动状态.【解答】解:带轮的木块B随小车A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撞上挡板时,小车停止了运动,由于惯性,木块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轮与小车间摩擦力较小,所以木块继续向右运动.故选:D.10.如图所示,荷兰运动员范特西飞身鱼跃将球顶进球门.在此过程中,下列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球受到重力的作用B.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范特西落地滑行中受到摩擦力D.头对球的力与球对头的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1)地球附件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和方向的改变;(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4)一对平衡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球在空中飞行时受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故A正确;B、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所以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范特西落地滑行中,与地面发生了相对运动,所以受到摩擦力,故C正确;D、头对球的力与球对头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D.11.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则()A.F1=F2 B.F1>F2C.F1<F2D.不能确定【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分析】对于正方体密度均匀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可以利用P=、F=G=mg=ρvg和v=sh,推导出公式p=ρgh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出压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对地面的压强P======ρhg;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又因为ρ1>ρ2,所以h2>h1,因为是正方体,所以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S1;所以对地面的压力F压=PS;接触面积越大,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所以底地面压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F1<F2.故选C.12.如图的小实验中,能说明浮力产生原因的是()A.B.C.D.【考点】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压力差产生了浮力;在覆杯实验中,是大气压强托住了杯子中的水.【解答】解:A、磁铁能够吸引小天球向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浮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手指压气球,气球变瘪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浮力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覆杯实验说明大气存在压强,与浮力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开始时乒乓球受到上面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下部没有液体只受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乒乓球不能上浮.当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下面也受到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液体压强大于向下的液体压强,乒乓球上浮,跟浮力产生的有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考点】力的三要素.【分析】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叫做力的三要素.【解答】解: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故答案为:大小;方向;作用点.14.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压强;篮球的表面上有许多的小疙瘩,是为了增大摩擦.【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解答】解: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篮球的表面上有许多的小疙瘩,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答案为:减小;增大.15.如图所示,用手向下按压弹簧,手用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大;同时弹簧对手也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弹力;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一种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力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用手压弹簧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弹簧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弹性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人手的压力方向是向下的,而弹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弹力的方向与手的压力方向是相反的;手给弹簧一个力,同时弹簧也给手一个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大;上;相互的.16.飞机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这是利用了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使飞机上升的力不是浮力(选填“是”或“不是”).【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据此分析回答.【解答】解:飞机的机翼上方突起,下方平直.这样的结果决定了当飞机启动后,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空气压强小,空气压力方向向下;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慢,空气压强大,空气压力方向向上.两个压力形成一个向上的合力,当合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飞机就可以腾空而起.因此使飞机上升的力不是浮力.故答案为:小;不是.17.小强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两端,并使手和铅笔保持静止状态.若小强的大拇指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食指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F1=F2,p1<p2.【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分析】先根据二力平衡判断铅笔受到两个力的关系,再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判断铅笔对两手指压力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压强公式p=判断手指受到的压强关系.【解答】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即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即F1=F2;由图可知,食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p=可知,食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p1<p2;故答案为:=;<.18.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石子,石子离开手后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石子具有惯性;小石子到达最高点时处于非平衡(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从空中下落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考点】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重力的计算.【分析】竖直向空中抛出一个小石子,石子离开手后,由于惯性,石子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继续向上运动;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石子,小石子到达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根据几个力平衡的概念可知一个力不能平衡.【解答】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向上抛出一个小石子,因为石子具有惯性,所以石子离开手后继续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小石子只受到重力一个力的作用,所以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它处于非平衡状态;小球从空中下落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故答案为:惯性;非平衡;重.。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2. 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B. 惯性与物体的形状无关C. 惯性与物体的颜色有关D. 惯性与物体的温度有关3.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钟摆来回摆动C. 植物的生长D.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4.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旋转状态D. 任意运动状态5.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接触力?A. 摩擦力B. 重力C. 支持力D. 磁力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那么在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是:A. 6mB. 8mC. 10mD. 12m7.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的反射8.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不是1g/cm³?A. 水B. 酒精C. 铁D. 空气9.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于大气压力造成的?A. 吸管吸饮料B. 马德堡半球实验C. 飞机升空D. 潜水艇下潜10. 以下哪种物质的熔点最高?A. 冰B. 铜C. 铁D. 金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表示______的单位,1光年等于______米。
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_。
3.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其中F代表______,m代表______,a代表______。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米/秒。
5.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6. 一个物体的重力为10N,其质量大约是______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运动学竞赛训练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 选择题:(3分×10=30分)
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去打捞,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2.隧道长550米,一列火车车厢长50米,正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车厢中某乘客行走的速度为1米/秒,当列车过隧道时,乘客经过隧道的时间至少为( )
A.5秒
B.50秒
C.55秒
D.60秒
3.蒸汽火车沿平直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的,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4.甲乙两船相距50千米同时起船,且保持船速不变,若两船同时在逆水中航行,甲船航行100千米,恰赶上乙船,若两船都在顺水中航行,则甲船赶上乙船需航行( )
A.50千米的路程
B.100千米的路程
C.大于50千米小于100千米路程
D.大于100千米的路程
5.坐在甲飞机中的某人,在窗口看到大地向飞机迎面冲来,同时看到乙飞机朝甲飞机反向离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飞机正向地面俯冲
B.乙飞机一定在作上升运动
C.乙飞机可能与甲飞机同向运动
D.乙飞机可能静止不动
6.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u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个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
A.2S/u
B.2S/v+u
C.2S v /v2+u2
D.2S v /v2—u2
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沿直线向B点走去.乙先到达B点,然后返回,在C点遇到甲后再次返回到B点后,又一次返回并在D点第二次遇到甲.
设整个过程甲速度始终为V,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8V.则S
1:S
2
( )
A.8:7
B.8:6
C.9:8
D.9:7
8.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做出如下判断: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
B.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静止,乙船可能静止
D.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可能向右运动.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
9.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当它出发时恰好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以后每隔15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卡车在途中遇到6辆公共汽车,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
A.45千米
B.55千米
C.65千米
D.75千米
10.AB两汽车同时从甲地驶往乙地.A车在全程1/3路程内以高速V
1
行驶,在
全程1/3路程内以中速V
2行驶,在其余1/3路程内以低速V
3
行驶;B车在全程1/3
时间内以高速V
1行驶,在全程1/3时间内以中速V
2
行驶,在其余1/3时间内以低
速V
3
行驶,则( )
A.甲车先到达乙地
B. B车先到达乙地
C.两车同时到达乙地
D.无法判断
二. 填空题:(4分×10=40分)
1,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v
1
=43.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
汽车鸣笛t=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
问: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2
=340米/秒,则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______米。
2,一列由10辆轿车组成的车队以36千米/时的速度行车.若每辆轿车长4米,两车间距离为10米,那么一个过路人必须至少等了________的时间才能让车队过去而穿越了马路.
3,火车站自动扶梯用时间t
1
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若自动扶梯
不动,人沿梯走上去要t
2
的时间.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是_________.
4,相距4500米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半分钟有一辆车从甲站出发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度开赴乙站,共开出50辆;于第一辆货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客车从乙站出发匀速开赴甲站.若客车速度是货车速度的2倍,那么客车途中遇到第一辆货车与最后一次遇到货车相隔的时间为________秒.
5,一只小船运载木料逆水而行,经过某桥下时,一块木料不慎落入水中,经30分钟后才发觉,立即回程追赶,在桥下游5千米处赶上木料.设小船顺流和逆流时划行速度相同,则小船回程追赶所需时间是________小时,水流速度是________.
6,沪西一百店有一自动扶梯,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
数得走了N
1
级;当他以同样的速度(相对电梯)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下楼时,
数得走了N
2
级,则自动扶梯静止时该自动扶梯级数为________级.
7,有一人在平直马路上慢步(速度不变),他发现每隔t
1
分钟有一辆公共汽
车迎面开过,每隔t
2
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汽车站是每隔_______分钟发一辆车.
8,某科研所每天早晨7:00都派小汽车按时接专家上班,有一天,由于专家提前出门,结果提前10分钟到单位大门.当单位同事问他是几点钟出的门,专家只记得在路上走了50分钟,请你计算专家是早晨________时出的门.
9,猎狗发现在离他10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兔子,马上紧追上去,猎狗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
但是兔子的动作快,猎狗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
则猎狗要跑__________米才能追上兔子。
10,一只排球以水平速度10米/秒碰撞一静止的汽车后,以6米/秒的速度被弹回来,球碰汽车后的速度大小是碰撞前速度的0.6倍.如果排球以10米/秒的水平速度碰撞沿同一方向以5米/秒的速度向前行驶的汽车,则碰后球的运动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米/秒,方向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8分×2=16分)
在一静水湖的南北两岸,有两只船同时相向开出,各以其速度垂直于湖岸匀速驶向对岸。
两船在离北岸800米处迎面相会,相会后继续驶向对岸。
靠岸后立即返航,两船又在离南岸600米处迎面相会。
若不计两船靠岸时间,求湖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B 3C 4D 5B 6D 7D 8B 9B 10B
二.填空题:1.328 2.13s 3.t1t2/t1+t2 4.70s 5.0.5 5
6.2t1t2/t1+t2
7. 2t1t2/t1+t2 5.6:05 6.40 10.2;向前
三.计算题 :18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