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中学语文课教学应包括知识素质教育、智能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文学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等。
语文教学必须从相互联系中来研究这些素质,以便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规律。
一、知识素质教育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语文教学必须迅速实现自身的科学化。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中学语文课的知识有了一个系统,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逻辑、写作、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语文本身规律的概括,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为适应信息时代语言交际的需要,语文知识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从当今发展的趋向来看,需要加强听说训练的知识、读书方法指导知识、文学作品鉴赏知识、应用文的读写知识等。
特别是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好地用语言来传播、吸收、储存科技信息,有关科技论文、科技小品、科技幻想作品的读写知识更应加以充实。
随着电子计算机处理汉字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语文课教学还应包括有关用电子计算机检索汉字、查阅汉语词语的语文教学既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把语文知识运用于语文基本训练。
二、智能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以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要训练他们的智力,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一般智力。
1.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观察力是整个智力的基础,不进行正确的观察,就无法认识世界,也不可能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反映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能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生动描绘和具体说明中学到观察方法,指导学生实际观察,写观察笔记,则能直接培养观察能力。
2.记忆力。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它的基本功能是积累经验、储存信息、促进心理发展,形成个性。
语文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词语记忆能力、丰富积累语言材料,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动作记忆和情绪记忆能力,这些直接制约着听说读写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导向。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不仅承载着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等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言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的基石,其教学应紧密围绕素质教育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1.1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首先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发展、情感熏陶和能力培养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1.2明确教学目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不仅要包括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应涵盖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2.1情境教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2.2合作学习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信息技术融合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主题阅读、在线互动讨论等活动。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3.1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优秀儿童读物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2跨学科整合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科学、艺术等)相结合,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四)增强语文的感知能力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语言文字,并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利用信息技术那么老师便可以用上课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并且增强对语文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应的电影作品,运用信息技术重现对抗侵略者时平凡的百姓对于国家安宁的向往。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五壮士跳下山崖时壮烈的情景,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感知能力。
由此学生便能迅速对五壮士产生敬佩之情,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情感,从而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方式,利用感官上的学习,渗入到学生的头脑当中,逐渐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其更加有效的学习语文知识。
三、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一)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真实情景在当今的课堂教学方式中,大部分教师只在一味地赶进度,导致许多文章内容中的事物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或感受到。
这样一来便限制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想象,如此看来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会使学生有效直接地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还可以丰富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时,学生可能并不了解大自然的一些声音,学习起来也会十分生硬。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一些比如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下雨的声音、各种小动物的声音等。
这样的上课方式,可以使学生提高注意力,将自己所感受到的情感代入文章中。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思维信息技术所蕴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连接了古今中外的知识,传递着世界的信息。
为了将知识更好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课外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网络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阅读的机会。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阅读网站,在网络上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由此便为学生阅读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现代小学生学习中,需要大量的书籍知识进行铺垫,网络书籍就可以满足这一点。
谈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方面展开探讨 、 阐述 。
1
营造 学 习氛 围 。 强化 语 文 知 识 积 累 语 文 课 堂 是 强 化 学 生对 语 文 知识 积 累 的首要 场 所 ,也 是 提
高 学 生语 言 能力 的基 地 。 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 必 须 从 语 文 课 堂 人手 ,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 才 能 从 根 本 上 为 学 生 营 造 良好
笔 者 的探 索 与总 结 : ( 1 ) 注重阅读 、 朗读 的 训 练 。 在 教学 每一 篇课 文时, 首 先 让 学 生带 着 思考 题 进 行 略 读 , 对 课 文作 初 步 的粗 略感 知 。速读能使学生产 生紧迫感 , 激发思维 , 增强语感 , 要 适 当安 排 。 品读 是 让 学 生 深 化 理 解 、 把握文章精神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 品什 么 ?依 照 语 文 教 学 大 纲 的 要 求 , 是 要 品 出 文 章 的美 。 文 章 的 美在于字词 、 语 句、 片段 、 结构 、 思想 、 情境 、 情 感 等 。f 2 ) 加 强 培 养 学 生 的 观 察 力 和 联想 、 想 象 等 思 维 能 力 。要 指 导 学 生 仔 细 观察 、 洞悉生活 , 多记 生 活 感 受 。在 阅 读 时 . 根 据 语 言 文 字 对 事 物 的描 述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再造 的想 象 和联 想 ,再 现 储 生 的语 言 表 达 能 力 包括 口头 表达 能力 和 书 面 表达能力 , 二者合一 , 可 称 为 说 写 能 力 。 中 学课 内外 训 练 学生 口 头 表 达 能 力 的形 式很 多 , 如“ 普 通话朗读” 、 “ 课前五分钟说话 ” 、
浅谈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特征及原则

不变 的价 值一 一 爱 国心 、 民族 自尊 心 、 所 以兴 趣 是 使学 生 的 主体 意 识 、个性 特 长 国家 兴 亡 , 匹夫 有 责 ,要 振 兴 中 华 , 使
自信 心 、 自豪 感 , 丰 富 的 人 性 , 是 非 得到发展的重要 因素。只有这样 ,才能变 我 们 适 应 社 会 潮 流 的大 气 候 ,迎 接 新 挑 观 、 道 德 观 、 法 制 观 , 正 义 感 、 公 德 “ 我 学 ”为 “ 要 学 ” 要 我 。
4 个性化原则。这要求教师重视学生 .
响,都应 有助 于其 自立、自主、自律品格 的益友, 建立一种平等、 民主 的师生关系 。 需要 、 趣 、 造 和 自由 , 重 人 的 尊严 , 兴 创 尊
的养成 。 只有主宰 自己, 才能富有使命感 , 教师不再是威严 的代名词, 以平等的态 发现人的价值 ,发挥人的潜 能和活力 。要 应
心是 利用供 求关 系和规律 ,通过 自由竞 面提高 ,并进行信息反馈 ,分类指导。这 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育几方面 争 ,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 样学生掌握 了阅读和写作说 明文 的钥匙 , 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
益 。 了服 务 社会 , 拓 市 场 , 合 市 场 , 就 能 举 一 反 三 、触 类 旁 通 了 。 为 开 组 语 文 教 学 中 的素 质 教育 则 必 须重 视 人 的 自 主 性 、 动 性 和 创造 性 等 主 体 性 素质 特 征 能
战 的到来 ,我们 每个 中国公 民的素质都
心 、崇高 的理想 等这些人 生价值 。亦 即
有 理 想 、有 道 德 、 有 文 化 、有 纪 律 ,
4 导 向性。它正如人们常说,不仅要 应提 高 ,更不用 说在受教育 的一 代又一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 的集中体现。学生读
这些 作 品 , 不便 从 “ 什 么” 面增 长 了知识 , 且从 “ 写 方 而 怎
么写 ” 这个 方 面 获得 启迪 , 步 提升 自己 的认 识 水平 , 逐 丰
一
、
语 文 教 育 应 当是 素 质 教 育
师在 向学 生传 授知识 、 发展 学生 智能 的 ㈨时 , 分地 控 要充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
是从 教学 目的看 , 文教 育就 应 当是素 质教 育 , 过语 文 语 通 教学 培养 和提高 学生 的思 想道德 素 质 、 语文 素质 、 心理 素
1 文教 育 为人 们接 受 学 校教 育 和社会 教 育提 供 一 . 语
种 重要 的工 具 和媒 介 。 学会 听话 , 学会 识字 、 字 , 写 进而 学 会读书、 作文 , 训 练逐 步形成 用祖 国的语 言文 学来 准 通过
确地理解和表达 , 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2语文 教 育 为 人 们认 识世 界 、 . 了解 人生 提 供 了一 个 色 彩斑 斓 的空 间。 学基 础教 育有 一个很 重 要的任 务 , 小 就 是 让受 教育 者 比较准 确 、 面地认 识 世界 、 全 了解人 生 。有 众 多 的课程 当中有一 门课 程 的内容 比较 特 殊 ,那 就是 语 文, 语文 所教授 的材 料跟 其它 学科 很不 一样 。 一部 语文 教 材 几乎 可 以说是 青少 年认识 世 界 、 了解 人生 的微 型 “ 百 小 科” 。这 对于充 实 和完善 小学 生 的知识 结构 , 形成 良好 的 素质 关系极 大 。 3 . 教育 为学 生 提高 认 识 、 富情 感 、 发 思维 提 语文 丰 激 供一个 有 血有 肉的赁 借物 。语 文学科 指 导深 重 阅读 的那 些典 范 的语 言 作 品 , 往往 是 作 者对 于 自然 、 于社 会 、 对 对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从培养人与塑造人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教育。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笔者以自己对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谈一谈对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要利用语文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利用语文素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的是我国北方雄浑的气势;“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的是我国江南旖旎风光;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烟波浩淼,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祖国山河景色绮丽,美不胜收,爱祖国就是热爱祖国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寸土地。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学习祖国英雄人物我国有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如古代的四大发明,古建筑赵州桥,故宫等,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
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3: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激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兴衰荣辱关系到每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中华儿女,谁都有义务为祖国奉上自己的绵薄之力;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无不表达炎黄子孙报效国家的赤子情怀;《黄河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磅礴的气势,那雄浑的气概,无不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4: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所有善良的人们亲情方面的教材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纪念老师的有鲁迅的《藤野先生》等,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情感,以激情感染学生,让学生被激情深深打动。
二、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语文教学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浅析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当前中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其改革的突破口在于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重新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改革的着力点则是课程、教材、教法以及考试方法的变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语文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语文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凝聚着民族的思想感情和人文价值,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这也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与任务。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母语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因此,必须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片面倾向,重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语文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注重智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培养学生的智能,必须注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统一,重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是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完成语文教学的育人任务。
语文的德育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及心理品质等方面,是育人的基础。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意工具性的训练,而且要贯彻思想性的教育。
语文教材“文以载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因素,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语文智育以丰富和提高学生优秀的科学文化涵养,开发学生的智能为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情操·能力·知识——浅谈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

质 教 育 成 为 当 前 中 小 学 教 育 的 发 展 方 向 。 素 质 教 育 是 以 人 格 ,而 且也 展 示 了 语文 教 学 的 艺术 魅 力 。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 素 质 为 目 的 , 把 学 生 培 养 成 为 社 会 所 需 要 的人才 。
高质 量的人才 培养要 以 自身创 造性 的劳动来 完成 。学
善 、 美 的标 准 ,能 唤 起 学 生 的 良知 , 感 染 学 生 的 心 灵 。如 不 够 , 一 味 地 “ 灌 ” , 一 味 地 施 加 补 课 、 辅 导 等 方 式 并 不
在学 习 《 最 后 一 课 》 时 , 可 培 养 学 生 爱 国主 义 思 想 和 民族 能从 根 本 上 解 决 问题 , 要 教 之 以方 法 , 培 养 学 生 听 、 说 、 自豪 感 ,树 立 “ 学 好 祖 国 语 言 是 热 爱 祖 国 、热 爱 民族 的表 读 、写 的 能力 。 现 ” 的观 念 。 学 习 《 我的母亲 》 《 我 的老 师 》 《 散 步 》等
叶圣 陶 先 生 指 出 : “ 教 任 何 功 课 , 最 终 目的 是 在 于 达
课 文 , 可 以 培养 学 生 尊老 爱 幼 的 品德 。 《 < 论 语 > 十 则 》可 到不 需 要 教 。假 如 学 生 进 入 这 种 境 界 ,能 够 自己 去探 索 , 指 导学 生 学 习 古 人 勤 学 好 问 的 治 学 精 神 和 可 资 借 鉴 的 学 习
我 国 普 及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 就 意 味 着 在 普 通 中 学 的 部
要 注 重 情 操 的 培 养 和 熏 陶 。 特 级 教 师 魏 书 生 曾说 过 : 学 习 分 初 中毕 业 生 毕 业 以后 将 可 能 要 走 向社 会 。 他 们 又 注 定要
语文的素质教育教学

浅谈语文的素质教育教学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
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
素质教育的中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所以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做好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呢?一、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在语文课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个人感受的自然流露,展现了作者的个人见解和智慧,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这些作品增强了学生的热爱祖国情怀,也让学生树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如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长江之歌》;或是对伟人英雄人物的热爱、敬佩之情,如《小英雄雨来》;或是歌颂伟大的父母之爱,如《母亲的纯净水》,或是反映歌颂友谊的,如《去年的树》等作品,无不闪烁着人文之光。
面对这些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言境,让学生对语言文字加以理解感悟,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表现母爱的文章时,就要以表现母爱的歌曲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智能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另一个措施,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
“智力”指人的聪明度;能力属心理学范畴,指办事的本领。
有的人智力发展较早,有的人发展较迟些;有的人能力较强,有的人差些。
素质教育研究的是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
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但要研究孩子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孩子们的个性,使他们各得其所。
课文课程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根据不同认识事物的规律编排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教师应凭借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训练,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有的放矢辅导,使之各有所进。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浅论

同的基础上都有提高。 尤其需要强调和重视的是 , 要 求 学 生实 实在 在地 写 自己的所 见 、所 闻、所思 、 所感 ;要扎扎实实地培养 学生实事求是的文风 。很难想象 ,一 个连写文章都剽窃 、瞎编的人 ,会是 个 诚实的人 。在 写作训练过程 中 , 要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命题范围要
书、 写字 ”课 ,也不能把语 文课上成 千千巴巴的政治说教课。我们 已经有 过将二者脱节 的沉重教训 , 不 能视而 不见 , 重 蹈覆辙 。不能简单武断地认 为语文教学 的素质教育 ,就是让 七 、 八岁的孩子读 、背 ( 而且 “ 只是读和
“ 时 尚人 士 ”们 来 说 ,也算 是 一种 “ 素质”的 “ 教育”吧。
一
不是太可笑又太可悲了吗? 首先 ,要真正搞清楚素质教育对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素质教育 ,简而
言 之 ,是要教师教 、学生学 :做人 ,
充分调动 和发挥 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 。 因此 ,课 堂教学 要真 正 以学生 为 主
求知 ,劳动 ,生活,健体 ,审美 ;也 就是说 ,既要教学生知识 ,更要教学
生做人。
一
体, 教师为主导 :讲 , 不 可缺 , 但不 能滥 ;讲要 精讲 ,是点拨 ,是启发 , 而不是包 办代替 ;练 ,要多练 , 要有 目标 , 有步骤 ,有收获 ,而不能简单
地以数量 取胜。修辞 、语法 , 不 能因 为有人说是八股就放弃 。最起码 ,让 我们的学生说的话 、 写的文章 ,语法 符合 中国人的语言 习惯 。而不是扯 一 堆洋垃圾当宝贝故作高深——明明是
I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浅论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浅析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浅析学校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走向素质教育,这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
语文作为重要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工具和媒介。
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本民族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它那里去”。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对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看法。
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
前者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文化知识、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素质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质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而应试教育片面以考试为教育的中心,容易出现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
这是不完整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上不去,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把学习看成应付考试的负担。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教学局面没有生机活力,教师和学生为了考试而教与学,虽然短期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但是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不能从长远上持久地让学生科学地看待学习,是一种“杀鸡取卵”的教育。
多元化语文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能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人生打好底色。
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组成部分。
它与课堂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相联,密切配合,相辅相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也指出:“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推荐阅读刊物,扩大阅读知识面。
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教学教育质量,要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学,轻松愉快的学,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地,教师要教给学习的方法,并要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李岚清指出:“素质教育以全面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
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那么如何在语中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呢?谈几点我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渗透审美教育,培养高尚情操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我在语文实践中深刻感受到美育的重要作用。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目饱含审美性,它像一幅异彩纷呈的美的画册,让我们去寻找、感知、鉴赏。
例如:《驿路梨花》体现了新时代催人上进的,助人为乐的美德;《谈骨气》中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令我们赞叹不已;《白杨礼赞》中高大挺拔、力求上进、傲然屹立于广漠的高原上的白杨使我们产生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斗志;《夜走灵官峡》中的成渝是美的化身,但不畏风雪的开山工更是美的化身;《生命的意义》中“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句话激励多少后人珍惜生活、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总之语文教师应重视美育教育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教学教育质量。
二、兴趣是求知之本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课堂教学要适用于素质教育就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任何一种人类活动。
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强大推动力和鼓舞力,”激发兴趣深入浅出、发人深思、引人人胜。
在教学中《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时,课前我饱含激情阅读了课文。
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美国侵略者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形象在我头脑中出现了,于是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表现在课文中哪几件事上,这些事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有关抗美援朝的哪些事迹?在课前预习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承担“战地”小记者的责任。
浅谈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

第三 , 素质 教 育致 力于 培 养 人 的适
应与创造相统一 的素质 , 不仅 重 视 学 生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 更重视学生 潜能和
个性 的发展 。 应试 教育用 考试 一 种模 式
来铸 造 学 生 ,学 生 疲 于 应付 考试 ,整 天 埋
头作业 之 中, 其兴趣和 爱好都得不 到满
足 , 创造 能力 受到压 抑 , 个性得 不 到 发
素质教育的上 述理 念是我们重新 审视 语 文教 学 的 现 状与 问题 ,认 清语 文 教育 的功 能和 目 的 ,深 化语 文教学 的改 革 的 出发点 。 语 文素质 是 民族文化素质 形成 的基础 ,语 文教学 对于 弘 扬 民族精 神 , 提 高 民族 素质 具 有不 可 估 量 的影 响。 面 对 2 1 世 纪 的形势 发展 与客观 需 要 作 , 为 语 文 教 育 工 作 者 , 应 深 知 自 己 责任 重 大 ,任 务 的艰 巨 ,要 明确 语 文 教 学 的 目 标 与 任 务 , 自觉地 实 施 语 文 素 质 教 育 ,做 素 质 教 育 的 先行 者 。
首 先 ,素质 教育着 眼于 人 的 可 持续 发展 ,要 求受 教育 者 的基 本素质 必 须 得 到全 面 的发展 。 经 济和社会 的可 持续发
展 最 终都 要 落 实到人 的可 持续发展 。 素
质 教育体现 了 教育对社会及 人 本身的
终 极 关 怀 ,要 求着 力培 养 学 生 一 种 能 使
育与 语 文 教 学
西省米脂县 教师进修学校 赵延 岗
素质 教 育 的重 要 涵 义 之 一 是 :全 面 提高学 生 的思 想道德 、 文化科学 、 劳动 技 能 、 身体 心 理 素质 ,使之 成 为合 格 的 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 。 而语 文教学 是 一 种提高语 文及 基础知识 、 语 文 能 力 l 主 要 指 听 、 说 、 读 、 写 能 力) ,语 文 智 能 (主 要 指观察 力、 记 忆 力、 思 维 力 、 想像力等) 和 语 文鉴 赏等 的重 要 手段 ,其根本任务 是 培养和提 高学生 的听 、 说 、 读 、 写 能 力 ,与此 同时 ,对学 生 进行 思 想教育 ,发 展 学 生 的智 力 ,培养学 生 高 尚 的审 美情 趣 等。 作 为语 文教 学 ,语 文的 素质 教 育 是素质 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 对素质教 育而 言 ,是 任何 一 种 学 科素质 教 育所 不 能 比拟 的。 这 是 因 为语 文素质 是 人 的素 质 结 构 中最 基 本 的要 素 ,往往 是 一 个 人 成 才的重要 因 素。 从基础教育的角度 看 , 语 文素质 教 学决定 人 才素质 的品 格 。 因 而 ,语 文 素质 教 学 要 着 眼 于 人 的教 育 塑 造 上 ,着 眼 于 培 养 学 生 求 生 存 , 求 发 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 能 力上 , 着 眼 于 发展 学 生 个 性特长 上 。 全 面 提高学生 的基 本素质 为根 本宗 旨 ,使他们成 为 有理 想 、 有道 德 、 有 文化 、 有纪律 的一 代新的社会主 义 公 民。
浅谈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熟、 知识掌握深度增加 、 教育 向深度发展 时 , 体之 间的 个
质 的差 异 便 越 显 著 , 性 的 分 化 也 越 突 出 。 因 此 , 质 个 素
教育观在全面发 展上 把总 体发 展要求 与个 体发 展差异
统 一 起 来 , 有 差 异 、 特 色 的发 展 求 得 所 有 学 生 的成 以 有
功发展 。
的地位?如何 在 教 学 过程 中贯彻 素 质 教 育 的理 念 呢?
本 文 试 图从 这几 个 方 面进 行 论 述 。
一
根据上述认识 , 我们教育实践 中长期 以来 关于教师 中心 与学生 中心 、 递知识 与启迪 智 慧、 传 全面发 展与个
与 发 展 的关 系 , 人 类 文化 知 识 的 内化 与 学 生 潜 能 的发 把 展 联 系 和 统 一 起 来 。素 质 教 育 观 重 视 学 生 的 生 理 与 心
多 。任何一个 教育 问题 的解决 , 也不 仅仅 靠一 种观 念 , 还需要靠教育工作者 的辛勤创造 。明确这两点 , 我们 就 可能避免 在贯 彻一 种教 育思 想的过 程 中所 常 常容易 发 生 的两种 毛病 : 一是形式化 , 准备付 出艰苦 的劳动 ; 不 二 是 简单化 , 把一种 自以为可“ 治百病” 包 的模 式到处 生搬
否 则 , 们 就会 将 一 种 活生 生 的 教 育 思 想 变 成 一 种 千 篇 我
一
来的性 质 。把它用在教育学 上 , 不仅说 明我们 强调通过
教 育 和 学 习 是在 先 天 素 质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的 , 且 强 调 通 而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2 第期 0年 1 1 0
素质教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申晓敏 (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 中学 060 ) 530
人 类社 会 已经 步入 了崭 新 的二 十 一世 纪 ,教育 将 继续 担 负着 振 兴经 济 、振 兴 民族 的历 史重 任 。伴 随着 社会 主义 经 济 的飞速 发 展 ,教 育 事业 正 由应试 教 育 向素质 教 育转 轨 学 校教 育 出现欣 欣 向荣 的景象 ,教育 面貌 焕 发 出了 新 的生命 力 。在众 多的学 科 中 , 语 文 学科 的独 特性 ,为实 施 素质 教育 提供 了宽广 的天 地 。在 高 中 语 文教 学 中 ,教师 以素质 教育 作 为教 学 目标 ,在 传授 文化 知 识 的 同 时,培 养 学生 的道 德素 质 、心 理素 质 等 ,使学 生 的身 心得 到健 康 发展 。 转 变教 师 角色 素 质教 育 不 仅 要 求 教 师 的 观 念 要 更 新 , 而 且 要求 教 师 的角 色要 转变 。要求 教师 培养 学 生创 新 意识 ,并 使之 逐 渐形 成创 新 能 力 ;要求 教 师放 下 师长 的架 子 , 以一个 普通 参与 者 的身 份与 学生 共 同研 究 、共 同探 讨教 学 中的各 种 问题 ,促 进 学生 素质 能力 的提
重要的,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不同角度进行 教学 ,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讲 解 ,从而 做到 因材施 教 。 三 、重视 语 文的德 育教 学 人民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构建语文教学 目标时, 千 万 不能 忽视 学 生的 心灵 世界 ,这也 是素 质教 育 的需 ,千学 万学 学做 真 人 。”语 文 学科 不仅 干
、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语文课应怎样上?教些什么?重点培养哪些能力?怎样改变母语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状?怎样解决语文课的根本症结?怎样的语文课才算真正的语文课?这些都取决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一、语文的概念语文的实质是语言。
“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组织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文的本质是其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上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更要教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做一个具备高尚素质的人。
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素质”是指人的基本品质,即人的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通过后天教育而形成的基本品质。
素质教育就是“中国在基础阶段决定实行的,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
三、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语文教育中注重语言教学,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形成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思维训练、感性交流、知识理解,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语文的语言组织表达包含着不同层面、不同特征的创造性。
“语言形成本身就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概念的产生、判断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离不开语言形式的‘模铸’功能。
”语文教学要提高语文素质,让学生学习语言是依托,也是根本目的,更是语文教学的本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育观念,抛弃“教师中心论”和“灌输”的方法,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和信息加工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素质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以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更好地发挥出来。
四、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1. 注意方法和途径真正的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本体:语言。
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上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
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
“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浅谈

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浅谈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语文教学是以学生将来从事各种工作掌握一种重要的基础工具为目的的。
教师和教材都应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这样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确立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进而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变“讲”为“导”,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认为体现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教师应通过课文中思考练习启趣入胜,开智展能,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这方面我有一定的体会。
如学习了《凡卡》这一课文中“告诉爷爷学徒中受的苦”这段后,结合教学的内容,针对两个省略号,配合作者满怀深情地进行这样的描述:“……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凡卡双脚踩在地上,张开双手向亲人发出悲哀的求救声——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忍不住了,求您快来救救我吧……”这一段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把学生的情感引入了课文悲惨的情境之中,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搭桥铺路,达到“入境”、激情的目的。
二、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耐学之苦,得学之乐。
”学习自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学有所得,苦中有乐”。
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让学生认真思考,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是怎样克服的?是什么力量迫使他这样顽强?不难分析,学生认为:是为了整个部队的胜利。
而学生对此问题进一步升华:被火烧不是一般滋味,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是难以忍受的,而邱少云忍受了,这是他能够战胜困难、克服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痛苦,完成了党交给潜伏任务的动力所在,集中体现了邱少云有严格、认真遵守纪律的高尚思想境界,深化了主题。
学生通过深入挖掘内容,解答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
成功之喜乐在苦中,学生从“辛苦”中尝到了“甘甜”,刻苦钻研的学习品质就逐渐养成了。
三、针对不同类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教师从备课到授课,学后辅导,补教补学、批改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寻求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好中差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中学语文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毛银霞
作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如何配合全民素质教育,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这成了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的头等任务。
本篇着重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突破传统模式,教活教材
传统模式是指在传统教材、教法束缚下为应试而进行的教学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发挥创造性,综合素质较低。
突破传统的模式,就是不管采用什么教材,也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各种能力,包括应试能力和实践能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它是许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课文都经过精心筛选、鉴定,都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美的熏陶。
但如果教师以僵化的、死板的方式组织教学,照本宣科,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优秀的教师并不囿于教材的限制,而是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地授课,没有僵死的教条,没有喋喋不休的说教,在课堂上让学生凭着兴趣参与教学活动,以自己为学习的主体,无拘无束地进入角色,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某教师教《雷雨》时,先让学生了解剧作的主题、背景,熟悉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熟记台词,然后组织一次片断表演,由学生分别扮演周朴园、鲁侍萍、周萍、鲁大海等角色。
虽然学生的表演显得粗拙,不够投入,有时还忘了台词,语
无伦次,或者笑得直不起腰,无法继续表演,但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是喜欢的、感兴趣的,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能力,发展了个性。
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善长书法,在教《反对自由主义》时,他用隶书写课题,用草书写作者,其余用仿宋字体书写,字迹端正清楚、美观大方。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书法,培养了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得到美的熏陶。
以上授课方法说明,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种参照物,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
教材又是一座桥梁,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这座桥梁,去欣赏对岸无限美好的风光。
二、继承优良传统,重视作文教学
作文是我国自古以来选拔人才考试的主要形式,我国自有高考制度以来,也年年必考作文,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基本尺码。
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都离不开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抓好抓实,突出重点,使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关于作文教学,笔者有下面几点构想。
(一)以课文为范文,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中学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作文教学的优秀范文,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指导学生深入钻研学习,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同时可将初中或高中阶段的课文篇目进行分类整理,作为作文的资料仓库。
如关于爱国主义题材的就有《沁园春·雪》、《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还有从课文中概括出来的有关人物的生平事迹,如屈原、司马迁、鲁迅、周恩来等的爱国故事,这些资料对于学生写作爱国主义类型的作文能够起很大的作用。
(二)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作文意识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没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持之以恒,共同搞好作文教学。
如每节课开始几分钟为学生自由发言时间,内容可以是诗歌朗读、名言阐释、事例评述、新闻追踪、人生感悟、口头作文、即兴演讲等;或是每周一次作文竞赛,由学生组织评议,优胜者张榜表扬,例文公布;或是定期举办写作辅导班,请有关老师或专家开辟专题讲座;或是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搞社会调查,写游记或调查报告;或是创办文学社团,开展各种活动,出版刊物,发表学生习作,并把优秀作文推荐给正式出版刊物。
如此种种活动,大多可以交叉进行且应坚持不懈,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全方位地锻炼,全面地提高作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分高能”人才
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又能较好地应付高考。
首先,必须明确中学生思想素质的具体内容:第一类是道德素质,包括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等;第二类是非道德的精神品质,包括求实上进、团结奋斗、自强自律,勇敢无畏的精神等。
其次,要了解历年高考作文对思想素质的考查范围。
实际上,每年的高考作文都对思想素质有所涉及。
基于此,教师在“授业解惑”时更要注重“传道”,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内容。
同时,也应把教学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陶冶自己,锻炼自己,既遵循应试教育又拓展素质教育,培养“高分高能”的合格人才。
(毛银霞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21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