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命题,而“天人合一”思想是天人关系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占据着主导性地位。本文主要从环境问题方面研究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并结合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揭示出该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儒家;天人合一;生态危机;现代价值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天,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迫切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回归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追根溯源,我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思想虽然不能直接指导我们解决生态危机,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不少有益的教诲和启示,进而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出路,以缓解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

一、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天人观中始终居于绝对主流地位,而其文化渊源当首推儒家。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的“天人合一”思想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万物一体”: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与自然置于同等的地位,强调“万物一体”的整体观念,把天地万物看作是一个统一

的生命系统,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孔子虽没有明确提出过“天人合一”,但他思想中却包含了“万物一体”这一层面。他主张敬天畏天,但他并不认为天就是神,他眼中的“天”主要就是自然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以及“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也就是说,天是自然的,但又是可认识的,人与自然是可以统一的。可见,他将人和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整体。由此可看出,中国先哲早已认识到自然界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存在系统,人类只有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和谐相处,才能共存和受益。

(二)“仁民爱物”:人对自然的道德关怀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把尊重自然、仁爱万物视作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在儒家哲人眼中,“仁”意味着一种和谐共存的品德,由于“仁”根源于天地“生生之德”,所以,“仁”者不仅要“爱人”,还要关爱万物,即把对人类之爱扩大到对自然万物的爱。这样,一方面,伦理道德具有了保护环境的功能,另一方面扩展了人类的道德关怀,提升了人类的道德境界。

《周易》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名言,借此告诫人们不仅应“自强不息”,充分发挥天赋于人的道德主体性,而且应“厚德载物”,效法大地,将仁爱

精神推广到自然界,关爱宇宙万物。可见,这些思想都是儒家歌颂生命价值,仁爱自然万物,要求人类对自然进行道德关怀的生动体现,这是一种保护地球上生物共同体完整和美丽,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尽物之性”: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儒家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人类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凝聚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尽物之性”是它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尽性”就是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本性。《礼记·中庸》指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是说,天下至诚之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本性,就能发挥万物的本性,也就可以赞助天地促成万物的生长。由此可以看出,儒家不仅注重人的价值的发挥,也注重自然万物价值的实现。

二、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2009年1月8日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精辟地指出:“生态危机比金融危机对人类的危害更大,金融危机持续时间不会很长,经济萧条了可以再次繁荣,但生态危机的危害不是几年、十几年,而是上百年甚至很难逆转。”①的确如此,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地球的健康长寿,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格局,所以,生态危机成为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人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伴随现代性发展而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这一事实。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本来就是十分有限的,而人们又在利益的驱使下,对其进行无计划、不合理大规模地开采,使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人类这种肆意追求效率的做法,最终导致了环境危机的爆发。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酸雨降落、“臭氧空洞”等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而这根源显然就是自然对人类贪欲的报复。

三、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而重新研究儒家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是我们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解决生态危机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一)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国在经济发展上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人和自然的关系紧张。这是我们每个人所不想看到的。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它主张“赞天地之化育”,人要顺应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万物生长的权利。孔子“畏天命”思想中的“天命”指的

就是自然界不为人所见的自然规律,再加上一个“畏”字明显看出他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其都明确认识到自然界的运行变化存在客观规律,强调人们应严格按规律办事并根据四季变化安排生产,使天地万物更好地造福人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在今天,如果我们能积极吸收儒家文化这些生态道德,充分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自然能承受的限度结合起来,遵循自然内在的规律,必定会实现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发展。

(二)强调节约自然资源,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当今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不少人依仗他们手中的资金和技术,过着远远超过生存基本需要的挥霍自然资源的生活,但是由于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导致人与自然矛盾的产生。所以,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应合理地、节俭地使用自然资源,大力提倡资源消费的节约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应当成为全社会崇尚的一条生态伦理规范。懂得自然资源不是供人们无限挥霍的财富,而是要为子孙考虑的珍惜的资源。在这方面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非常值得借鉴,儒家强调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有限度的索取,因为有限索取才能用之不竭。孔子就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论语·述而》)以及“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的生态消费观。这对今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