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屏蔽门控单元设计

合集下载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密度逐渐增加,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重要方式,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员流动。

安全与便捷始终是地铁建设和运营的重点问题。

地铁屏蔽门作为保障行车安全、提升运营效率和旅客舒适度的必要设施,已经成为地铁车站的标配。

因此,如何设计有效可靠的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成为了地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提高地铁运营效率,保障旅客出行安全,优化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本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研究目标本设计旨在设计一种可靠、安全、稳定的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地铁屏蔽门的开关控制、紧急刹车、故障报警等功能。

四、研究内容1.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2. 光电传感技术在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 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编程实现;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编程实现;5. 控制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五、研究方法本设计采用实验研究、仿真分析、数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其中包括:1. 理论研究:对地铁屏蔽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机理和工作原理;2. 设计研究: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3. 实验研究:搭建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研究,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4.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评估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能。

六、预期成果本设计预期能够设计出可靠、安全、稳定的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原型,并进行系统测试与调试,最终实现对地铁屏蔽门的控制。

同时,本设计预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七、进度安排1. 开题报告:2021年6月2. 系统设计:2021年7-8月3. 硬件制作:2021年8-9月4. 软件编程:2021年9-10月5. 实际运行测试:2021年10-11月6. 论文撰写:2021年12月7. 答辩:2022年1月八、参考文献1. 杨钊,王军. 地铁站屏蔽门控制系统设计[J]. 轨道交通技术,2014,31(4):71-76.2. 王媛,温清民,王玉利,等. 地铁站屏蔽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8,37(1):1-5.3. 王华. 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2016.4. 陈一鸣. 基于机电一体化的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实现[D]. 北京交通大学,2017.5. 吴献宏. 基于单片机的地铁站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工程师,2019,45(1):84-85.。

《轨道系统屏蔽门设计(论文任务书)》

《轨道系统屏蔽门设计(论文任务书)》
3、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应用场合:
地铁、高铁屏蔽门技术应用。
2、要求系统完成以下功能:
该设计包括两个部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硬件设计:
主要包括电动机选型、红外检测电路、行程开关和限位开关及电源设计。在电机选型上,由于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范围宽广,调速特性平滑,直流电动机过载能力较强,热动和制动转矩较大,所以执行机构使用直流电动机。在屏蔽门控制系统中,红外检测电路主要由红外传感器和检测放大电路组成。并在屏蔽门控制系统设计中,选择行程开关用以控制其行程、进行终端限位保护。在屏蔽门的控制电路中,利用行程开关来控制自动开关门的限位,轿厢的上、下限位保护。最后针对针对电源进行设计稳压电源,并根据无刷直流电机供电要求选择合理的电路参数,同时需要合理设计交流滤波器以减少电磁干扰。
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轨道系统屏蔽门设计
指导教师姓名
职 称
类 别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设计(论文)类型
年 级
专 业
是否隶属科研项目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研究项目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研究适合实际地铁站设备安装业务的屏蔽门系统。本文在对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多种内外饰材料的大信号及地铁屏蔽门电机的运行控制状态进行了调查研究。PLC和AD在采集时设置,转换速度非常快,运行稳定,每周周期缩短。介绍了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框图和控制元件的选择。本节介绍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硬件。只要子模块的地址和数据流满足协议要求,每个硬件模块的结构、设备配置和设计都可以使用RS485通信协议来增强系统的外部扩展能力。此外,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在地铁屏蔽门系统控制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控制地铁屏蔽门的通行状况,改善地铁屏蔽门的运行环境,提高系统稳定性。

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一、前言地铁作为当代城市中的重要交通工具,在运营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交通效率和安全,同时也需要考虑乘客安全和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

因此,在大量的轨道交通实践和实验中,对于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研发和运用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地铁屏蔽门系统通过完美结合PLC控制技术,实现人机交互、数据采集、设备控制等核心功能,进一步加强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本文将基于PLC控制技术为基础,探讨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

二、地铁屏蔽门系统概述地铁屏蔽门系统是指基于PLC控制技术,通过地铁站台的门整体控制,实现对乘客进站、出站的精准分流和有效管理。

该系统可以监测进站人员数量和运行状态、控制站台安全门的开闭以及配备报警器和紧急开关等,确保运营安全和效率。

地铁屏蔽门系统通常包括四个主要组件,即门机、PLC控制器、屏蔽门单元和通信模块。

其中,门机是指站台屏蔽门的物理设备,PLC控制器是屏蔽门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屏蔽门单元是屏蔽门系统通信的一种方式,而通信模块则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三、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流程1.设计思路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设计思路是以现代化、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等为主要目标。

为此,具体设计需通过以下几点实现:(1)地铁屏蔽门的机械结构设计根据不同站点的实际需求和场地大小,进行门机的设计,包括外部的尺寸、内部的系统设计和需要的功能特点等。

(2)系统集成化设计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设计需要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与其他系统如计算机、监控中心等的集成化设计,实现信息化办公,提高管理水平。

(3)通信技术的运用通过网络控制技术,实现地铁站台安全门的开合控制,通过PLC控制器实现单元间的通讯协议。

(4)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等技术设备,对地铁进站、出站人数等数据进行基本采集和存储,实现地铁站台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2.实现流程(1)机械设计地铁屏蔽门系统的机械设计首先要确定站台门尺寸,根据这些值确定门架的设计规格。

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的控制方案

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的控制方案
子 、 口设 备 、 元 控 制器 (E C 的控 制 配 电 回路 以及 接 单 PD) 监视 设备 组合 成 一个 中央 接 口盘 (S ) PC 。
( 门控 单元 (C ) 置现 场 总线 接 口。 6 ) D U配 () 7门控 单元 (C )配 置 用 于 开 /关 门命 令 及 P L DU S 相 关功 能 回路 的接 口。
的状 态 并反馈 给 门控 单元 (C ) DU。
( 滑动 门在 关 门过程 中, 5 ) 门状 态指 示 灯频 闪, 鸣 蜂
器 报 警 ; 门过程 中 , 开 门状态指 示灯 频 闪 , 门全开 时指示 灯 常亮 。
图 6 障碍物探 测控 制逻辑 框 图 秒 内完 成 , 可 以在 3 2 . s间可 调 。 且 . ~4 0 ( 障碍物探 测 : 3 ) 滑动 门关 门力应 不超过 10 。关 门 5N 受阻 时, 门操作机 构应 能感 觉到 有障 碍物存 在 并释放 关 门力 , 门过程 中遇 到 障碍物 关 门力 马上 释放 , 关 门停 顿


1 髓 ■
o 2 1s 5 G
o G
图 2 模 块在 底座 分 布与 电 源模 块接 线 原理 图

13 — 7
工艺与设备
广东建材 21 年第 8 00 期- 札 垃 撇 删 重
图 3 输 入 输 出模 块 接 线 原 理 图
一 一
广东建材 21 年第 8 00 期
工艺与设备
地铁屏蔽 门系统 门控单元 的控制方案
劳 运 敬 ( 东 省 工 业 设 备 安 装 公 司) 广
摘 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地铁屏蔽门系统中门控单元的组成及功能, 实现控制的硬件配置和电气接

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的控制方案

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的控制方案

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的控制方案摘要: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是地铁入口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门控单元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传感器获取乘客信号,通过控制板控制屏蔽门的开关状态,并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

该方案具有实时性强、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门控单元,嵌入式系统,传感器1.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地铁交通成为现代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地铁屏蔽门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安全。

2.系统架构与工作原理该控制方案采用嵌入式系统作为控制核心,由传感器、控制板和显示屏组成。

传感器负责获取乘客的信号,控制板负责控制屏蔽门的开关状态,显示屏负责显示相关的提示信息。

3.硬件设计控制板采用ARM Cortex-M系列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实时性强等特点。

传感器采用红外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检测到乘客的运动。

4.软件设计嵌入式系统采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作为操作系统,提供了任务调度、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等功能,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

软件主要分为传感器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

4.1传感器采集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中获取乘客的信息,包括是否有乘客进入、离开等状态。

4.2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判断乘客的状态、计算乘客的数量等。

4.3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负责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果控制屏蔽门的开关状态。

4.4显示模块显示模块负责将相关的提示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如乘客数量、开关状态等。

5.通信模块该方案还可以添加通信模块,与其他相关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如与地铁列车进行联动控制,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运行。

6.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的控制方案,通过传感器获取乘客信号,通过控制板控制屏蔽门的开关状态,并通过显示屏显示提示信息。

该方案具有实时性强、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在地铁入口安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地铁屏蔽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地铁屏蔽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A u t o ma t i c C o n t r o l ・ 自动化控制
地铁屏 蔽门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文/ 黄 本 勇
( 3 )就 地 控制 盘 ( P S L ):安 装在 每 侧 操作人员 ,通过站台的 P S L控 制屏 蔽门开 关。
随着 城 市轨 道 交通 事业 的发
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机 的选型基本 要求是在宽调速范围 内,在启动 、制动 、调速
等方面具有优异的动态性能 ,而且具有较高 的 可靠性 和效率 ,在屏蔽门的驱动装置伺服系统 当中,直流电机逐渐融入了 电子技术 、功率半
计。
【 关键词】地铁 屏蔽 门 自 动化控制 系统设计
2 . 2微 控 制 器 和 电机 的选 型
( 5 )主监视 系统 ( MMS ),由上 位机监 视软 件 和工控 机系 统组 成 ,显 示 P S C各 继 电 微 控 制器 的选型 ,是从 屏 蔽 门 自动 化控 器状 态、各 单元控 制器 ( P E D C )状 态 以及站 制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 ,对微控 制器 的要求是
以及其它 紧急情 况下,站台工作人员可 以直接
P S C连接 ,盘面设置有开关 门按钮 、操作允许 利用钥匙 , 乘客在轨道侧用 门把手打开屏蔽 门。
开关 或按钮 ,互锁解除操作开关 、开 门或 关闭 后者则属于 系统 的监 视功 能,对 于通讯网络的
且锁 紧指示 灯等器件 ,若有长短车混跑 ,还应 选择有多种 ,如 RS 4 8 5 、C AN总线、P r o f b u s
性和 电磁 兼容性 要求也十分严格 。对于地铁屏
体的系统。
低 ,包括 2个 3 2位定时器、4路 1 0位 ADC、 2路 C A N、9个外部 中断器 ,适 用于屏蔽 门 自

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摘要:地铁是我国的主要交通工具,地铁屏蔽门用来阻隔站台上的乘客和列车,防止人员跌落轨道发生意外事故,同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夏季气温较高,由于地铁轨道交通属于密闭性空间,考虑到乘客体验的舒适度,一般采用中央空调制冷系统来调整车站内的温度,费用支出很大。

如果换成封闭式系统,由于轨道交通的活塞作用,大部分冷空气将流失到站台隧道中,造成能量损耗。

将列车与站台分开,可以避免冷空气的损失。

基于此,地铁屏蔽门自动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可降低车站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还可以减少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但是,城轨运行具有行程远、行车密度大、到站时停车时间短、站台占地面积小、路线复杂交错等情况,这几方面都容易引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地铁屏蔽门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PLC;自动控制引言地铁站台屏蔽门控制系统的优化分为控制流程优化和安全回路门锁优化,以及障碍物探测方面的优化,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控制系统优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地铁系统的发展需要,确保优化工作促进地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

1屏蔽门的使用分类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地铁屏蔽门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封闭式类型,第二种类型为半封闭式。

在进行地铁安全措施安装过程当中,封闭式隔离门实际上就是全封闭式的钢化玻璃隔离墙,有的地铁站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也会将其应用到活动门上,无论是玻璃钢化隔离墙还是活动门,在进行安装过程中,都是沿着车站站台的边缘位置进行安装与设置,能够有效隔离站台候车区域,也能有效隔离停靠区。

封闭式屏蔽门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作用就是增加整个地铁站的安全性,同样,封闭式屏蔽门系统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损耗,第二能够有效降低噪音,第三具有广泛普遍应用性,是我国当前地铁站在屏蔽门应用过程中最长应用的屏蔽门类型。

基于PLC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摘要地铁屏蔽门系统是现代城市地铁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控制人员流动,确保乘客的安全和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地铁屏蔽门系统,通过对系统整体结构、硬件设计和控制程序的详细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PLC,控制系统AbstractThe subway barrier gate system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urban sub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flow of people, ensure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an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technology, this paper designs an efficient and stable subway barrier gate system. Through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hardware design and control program, th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are verified.Keywords: subway barrier gate, PLC, control system1.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地铁交通系统已成为现代城市中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基于PLC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 PLC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设计∗
李 彬
( 广东理工学院ꎬ广东 肇庆 526100)
摘 要:针对地铁屏蔽门的动作要求ꎬ开发了地铁屏蔽门的控制系统ꎮ 建立了基于 PLC 的控制系统组成框图ꎬ确定 了 PLC 的输入 / 输出点数并选择了 PLC 的型号ꎬ设计了 PLC 的外部接线图和控制程序ꎮ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手动和 自动控制两种模式ꎬ手动控制时可以用按钮实现单步运行ꎬ自动控制时利用传感器实现信号的采集和反馈ꎬ该控制 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ꎮ 关键词:PLC 屏蔽门 地铁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86(2019)01-0023-03
I / O 点的估算也应该考虑有适当的 剩 余 量ꎬ 选 用
FX3U-16MR 可编程控制器ꎮ I / O 分配表见表 1ꎮ
表 1
I / O 分配表
类 型 输入
PLC 元件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作 用 手动自动切换 自动启停开关
关门限位 开门限位 红外感应开关 列车停靠限位 手动开门 手动关门
对屏蔽门的控制[2- 5] ꎮ 系统的硬件的设计主要考虑
地铁屏蔽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ꎮ
地铁屏蔽门系统包括 PLC 程序和工作部件组
成ꎮ 运用正常-自动控制和紧急-手动控制方式ꎬ这
������23������
种控制方式是国内绝大多数屏蔽门的控制模式ꎮ 控 制系统设计的屏蔽门采用三菱 FX3U 可编程控制器 为控制器来操控电机正反转以控制屏蔽门的开关ꎬ 实现屏蔽门的自动化控制ꎮ 通过传感器监测的地铁 屏蔽门前是不是有异物ꎬ随后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出 为开关量信号导入可编程控制器ꎬ可编程控制器依 照接收开关量信号来启动直流无刷控制器的开关和 速度的转换ꎬ最后由皮带传动装置控制屏蔽门的开 关ꎮ 门体结构的组成包括:滑动门 ( ASD) 、应急门 ( EED) 、固定门( FIX) 、端门( MSD) 、承重结构、门槛 和顶箱等[2- 5] ꎮ 门体设备的整体设计风格强调和谐 统一ꎬ通过每个小单元紧密衔接来产生一个舒适、开 阔、明亮和具有现代化感观的整体结构ꎬ同时满足相 应的设计负荷ꎮ

地铁屏蔽门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地铁屏蔽门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地铁屏蔽门的控制系统设计分析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提高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以及便捷性能,更加注重对地铁屏蔽门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本文就地铁屏蔽门的控制系统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轨道交通;屏蔽门;设计引言屏蔽门系统是指安装在站台边缘,与列车上落空间之间的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站台,把站台和列车运行区间分隔开来。

屏蔽门系统是地铁车辆的关键设备之一,一方面避免乘客不小心跌入轨行区引起意外伤害,还可以阻止卧轨自杀事件,另一方面,屏蔽门系统在环控节能方面效果显著。

因此,国家政策规定,我国所有已经建设、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必须在站台安装屏蔽门系统。

1屏蔽门的组成结构屏蔽门有四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固定门、滑动门、应急门和端头门。

滑动门在安装时,屏蔽门系统中滑动门数量和设置位置要和列车的车门的位置一一对应的,而滑动门与滑动门之间是通过固定门进行连接的,从而形成一定的屏蔽结构,固定门主要起到连接和固定的作用,固定门是无法打开。

应急门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为车内的乘客提供一个临时的疏散通道,端头门就是安装在地铁站台两端的位置,端头门的应用与设计,使得站台上的屏蔽门实现全封闭式屏蔽系统。

2屏蔽门样机检测在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中,屏蔽门项目的管理模式采购包安装的交钥匙工程,屏蔽门项目管理存在较大困难和风险,其风险在于地铁屏蔽门自身特点决定其施工总是最后完成,如果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合同管理失败,为确保现场及时供货,合同签订后工程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地铁建设方、监理人员等对设备制造情况进行监督,到生产企业参加样机检测。

样机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设备的设计是否满足技术规格书中所述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屏蔽门样机检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结构性能测试、噪音测试、密封测试、电磁兼容试验,动能曲线测试,速度曲线测试,电机、减速器的温升测定,关门力测试,通信试验,手动开门力测试,障碍物检测,采用模拟信号输入、输出命令检测门系统的自动操作,自动重开门试验,接地及绝缘测试等。

关于屏蔽门控制系统(PSC)的设计

关于屏蔽门控制系统(PSC)的设计

屏蔽门控制系统(PSC)设计摘要:随着国家交通方式的发展,地铁成了一种快捷,准时的交通工具。

地铁的配套设施得到很大的发展,本文就站台屏蔽门的控制系统设计做了一番申述。

关键词:PSC 可靠性设计。

论文提纲:1、屏蔽门组成,PSC作用,2、两种不同设计理念。

3、PSC的接口4、PSC的功能。

5、PSC的可靠性措施。

一、屏蔽门组成,PSC作用屏蔽门是地铁车站站台边缘的玻璃门。

它具有提高站台安全性,阻挡列车进出站的活塞风的作用,而且由于它将站台与隧道隔离,车站的空调系统的冷气不易散发,从而减少车站环控系统的投资。

站台屏蔽门的长度为车厢的长度。

当列车停在站台,且位置正确时,活动门模块(ADM)将与列车的每节车厢的若干个门对准。

每个ADM包括一对自动的滑动门,滑动门的两侧是固定门。

整侧系统在某些地方用可以打开的应急门代替固定门,这些应急门使乘客在列车门没有对准屏蔽门的情况下能够走出列车。

每个活动门模块都有一个门机,门机里面包括操作设备和上部结构部件以及一个门槛,门槛为门体提供安装点,为滑动门运行提供导向槽,同时为站台屏蔽门提供下部土建接口。

屏蔽门系统的控制分就地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列车信号系统级控制,火灾模式级控制。

就地级控制是每个活动门模块可以独自机械,电气操作;站台级控制,列车信号系统级控制,火灾模式级控制都是通过PSC里的继电器控制活动门模块的运行,优先级是站台级,其次是火灾模式级,最后是列车信号系统级。

火灾模式级是在车控室操作屏蔽门系统,只能打开屏蔽门。

现在有两种PSC设计方法,一种是把电气系统(继电器组)和监控通讯系统组合在一个模块里。

成为一个黑盒子,只提供输出输入接口,既控制屏蔽门运行,也监控屏蔽门状态,故障,并把相关信息存贮起来。

一种是电气系统和监控通讯系统各自独立。

个人认为后者较好。

首先这样两个系统不会相互影响,独立开来以后维修,改造方便。

其次减低维修成本,一个部件损坏不必整个PSC更换。

二、PSC的接口PSC对列车信号系统有接口,列车进入连锁区域时,要收到前方站台的“所有滑动门/应急门关闭锁紧”信号;列车命令屏蔽门开门,PSC接收此开门信号,并反馈“门打开”状态给列车;然后列车命令屏蔽门关门门,PSC接收此关门信号,并反馈“所有滑动门/应急门关闭锁紧”给列车;此时列车可以离站,在出站连锁区域内,列车依然要收到后方的“所有滑动门/应急门关闭锁紧”信号。

地铁屏蔽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地铁屏蔽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地铁屏蔽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作者:王贵林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3期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呈现高速快捷的发展趋势。

地铁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

加强对地铁屏蔽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分析,可以在根本上保障地铁的安全性。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屏蔽门系统在地铁交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综合建筑、机械、电气以及计算网络以及自动控制等学科等融合的设计的安全装置系统,在站台全程中安装,隔离车站以及隧道。

通过屏蔽门的控制系统以及驱动机,可以实现地铁车门以及屏蔽门的活动门同步操作,这样就可以在根本上保障乘客安全。

1.地铁屏蔽门系统构成地铁屏蔽门主要分为封闭式、开式以及半高式几种类型。

而开式以及半高式被称之为作“安全门”,其主要就是在敞开式的站台中应用,可以提升地铁的安全性,也具有美观的效果。

封闭式的在一般状况之下称之为“屏蔽门”,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地铁屏蔽门。

屏蔽门可以保证列车以及乘客在上下列车的安全性,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死机瞭望的次数,这样就可以缩短停车的时间,进而提升了列车运行的效率与质量,降低空气对流造成的冷空气流失,其具有节能、安全以及环保、美观性的特征。

1.1屏蔽门分类地铁屏蔽门主要可以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两种类型。

封闭式屏蔽门就是自上而下的钢化玻璃隔离墙以及活动门。

沿着车站站台的边缘位置以及两端头进行设置,可以隔离站台候车区域以及列车进站停靠区域。

此种屏蔽门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其整体的安全性,具有节约能耗以及降低噪音的特征,是较为常见的屏蔽门。

半封闭式屏蔽门就是上不封顶的不锈钢类型的篱笆式门,相对于全封闭类型的屏蔽门来说,其安装的位置大致相同,但是整体结构较为简单,高度也相对较低,空气可以在屏蔽门上部位置流通,整体的造价也相对较低。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隔离,可以提升乘车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噪音。

1.2屏蔽门的组成结构屏蔽门主要是通过固定门、滑动门以及应急门、断头门构成。

基于ARM的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软件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基于ARM的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软件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 基于ARM的地铁屏蔽门系统门控单元软件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Ⅰ页共Ⅰ页目次1 绪论 (1)2 系统简介 (3)3 软件运行环境 (5)3.1 系统概述 (5)3.2 无刷直流电机 (6)3.3 电机调速 (7)3.4 SPI接口 (7)4 控制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 (10)4.1 软件开发环境 (10)4.2 建立无刷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 (10)4.3 系统的原理图 (11)4.4 控制器参数的设计 (13)4.5 SPI通信协议 (15)4.6 位置和速度测量 (16)4.7 PWM(脉冲宽度调制) (17)4.8 按键消抖 (17)4.9 软件流程图 (18)5 实验结果分析 (22)5.1 电机稳态特性 (22)5.2 电机的动态特性 (23)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1 绪论地铁屏蔽门是在列车轨道地和铁候车站台之间控制乘客进出的门。

地铁屏蔽门将列车隧道区域与候车站台隔离开,使候车站台在屏蔽门没打开时相当于密闭空间可以减小空调的能量损耗,同时减少列车运行活塞风和噪音对车站的影响,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

屏蔽门的使用,可以为乘客带来安全和舒适的环境,减少站台工作人员,节约运营成本[1]。

门控单元软件是在门控单元硬件上工作的,因此需要在充分了解门控单元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的前提进行软件设计。

屏蔽门的设计要求可以参考文献[2]。

门控单元是屏蔽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对滑动门均配置一个门控单元,并安装在门体上部的顶箱内[3]。

电机作为屏蔽门的驱动装置,直接决定门的运动状态。

而电机的运转是受门控单元中的软件控制的。

当列车进入车站停靠后,列车发送开门信号给门控单元,然后在门控单元的控制下驱动屏蔽门打开。

门控单元最主要的任务是控制电机完成相应指令的任务。

在文献[4]中介绍了“奥的斯”屏蔽门系统,其中的门控单元处理器采用的是16位控制微机,可以完成滑动门的控制以及状态的显示。

PLC综合应用案例—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PLC综合应用案例—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第10章 PLC综合应用案例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控制方案
02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2.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地铁屏蔽门系统现已成为城市交通轨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 直接保护乘客安全的重要系统之一。该系统及设备状态直接关系到乘客乘 车安全。据地铁行业相关资料表明,地铁屏蔽门能降低30%的空调电力损 耗,减少50%的环控机房的建筑面积,减少35%以上的空调设备冷负荷。 因此地铁屏蔽门系统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地 铁 屏 蔽 门 控 制 系 统 控制方案
滑动门开门到位的设计,根据常规开门方式的工作要求,要满足列车停靠限位,开门限位关闭和关门限位打开 并且红外感应开关打开,其工作顺序如下:
列车进站→滑动门开门→关门限位断开→红外感应启动→开门限位开启→滑动门保持全开。
第10章 PLC综合应用案例
2.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图 10. 4 控制方 案
图 10.4 屏蔽门系统的组成
当传感器检测到人或物阻碍屏蔽门 正常关闭信号时将信号传给PLC, PLC接收采集的信号控制电机的运 行,通过传动装置控制屏蔽门系统 的运行。屏蔽门系统的控 制 方 案 如 图 10. 4所示。
01
传感器常采用屏蔽门专用的红外感 应器和接近传感器,运用传感器的 开关量信号输入给PLC 来实现对屏 蔽门的控制。系统的硬件的设计主 要考虑地铁屏蔽门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运用正常(自动控制)和紧急 (手动控制)方式。
02 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2.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控 制 系 统 PL C 参 考 梯 形 图
03
02
04
以变频器作为在地铁屏蔽门的开关 门速度控制上的调节器,运用变频 器的三段数控制来控制屏蔽门的速 度。电机选用高性能直流无刷电机, 采取门机控制器控制的工作模式, 采用蜗杆或皮带传动装置传动。

地铁屏蔽门设计_论文 (2)

地铁屏蔽门设计_论文 (2)

地铁屏蔽门设计论文1.引言随着人们对交通安全和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地铁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随着地铁走向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和问题,例如人群拥挤、乘客失足坠落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地铁屏蔽门的设计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本论文将讨论地铁屏蔽门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地铁站点中的应用。

2.地铁屏蔽门设计原理地铁屏蔽门的设计原理是将地铁站站台与轨道进行有效隔离,通过控制屏蔽门的开关来控制进出站的乘客流量。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群拥挤、乘客失足坠落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地铁屏蔽门一般采用电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进出站情况进行智能调控。

3.地铁屏蔽门设计结构地铁屏蔽门的主要结构包括门体、门边框、门控制系统以及传感器等。

其中,门体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

门边框则用于保护门体,同时起到固定门体的作用。

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进出站需求,自动控制门体的开关。

传感器用于感知乘客的接近情况,以确保进出站的顺畅和安全。

4.地铁屏蔽门设计功能地铁屏蔽门设计具有以下功能:4.1 人流控制地铁屏蔽门可以根据乘客的进出站情况,智能调控门体的开关,从而实现对人流的控制。

通过合理的调整,可以有效避免因人群拥挤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4.2 安全防护地铁屏蔽门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乘客的安全。

它可以阻止人群通过门体进入轨道,从而避免发生乘客失足坠落等不安全事件。

4.3 自动化管理地铁屏蔽门一般采用电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门体的自动开关。

这种自动化管理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运营效率。

4.4 节能环保地铁屏蔽门采用了先进的电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与传统的门禁系统相比,地铁屏蔽门设计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5.地铁屏蔽门设计应用地铁屏蔽门设计主要应用于地铁站点。

通过在地铁站站台和轨道之间设置屏蔽门,可以实现对人流的合理控制,保障乘客的安全。

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

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设计一、引言地铁屏蔽门是现代地铁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乘客安全,防止乘客误入禁止区域。

传统的地铁屏蔽门系统多是由机械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组成,本设计将采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作为电气控制部分的核心,结合机械部分,实现地铁屏蔽门的开关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PLC控制的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二、设计方案1. 系统结构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结构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PLC控制器、机械部分和传感器部分。

•PLC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组件,负责屏蔽门的开关控制和异常情况的处理。

•机械部分:由单向机械臂和开关门组成,负责实现屏蔽门的开关控制。

•传感器部分:负责检测屏蔽门的开合状态、乘客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有异常情况等。

2. 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主要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器(CPU)和通信模块。

•输入模块:用于检测传感器模块的信号,包含开、关门状态检测、人员检测、异常检测等。

•输出模块:用于控制机械臂和门的开关,包含机械臂向两个方向的控制信号和门的开关信号等。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输入模块传来的信号和输出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逻辑算法实现开关门的控制。

•通信模块:可以通过串口或以太网等方式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例如主控制台、外部传感器等。

3. 机械部分机械部分由单向机械臂和开关门组成。

机械臂可以向两个方向伸缩,实现开关门的控制。

开关门由电动弹簧控制,当机械臂处于关闭状态时,门艇自动关闭。

当机械臂伸出时,门才能打开,避免乘客误入。

4. 传感器部分传感器部分主要由以下三种传感器组成:门状态检测传感器、人员检测传感器和异常检测传感器。

•门状态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门开合状态的传感器,反映到PLC控制器上,作为开关门的依据。

•人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乘客通过门的传感器,反映到PLC 控制器上,根据需求决定是否开关门。

地铁屏蔽门防夹控制系统的设计

地铁屏蔽门防夹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1. 屏蔽门系统概述 (2)1.1. 屏蔽门的构成 (2)1.2. 屏蔽门功能介绍 (2)1.3. 屏蔽门控制控制系统及工作方式 (2)2. 屏蔽门模块设置 (3)2.1. 手动控制模块 (3)2.2. 门反馈模块 (4)2.3. 驱动模块 (5)3. 屏蔽门夹人故障情况的分析 (5)3.1. 设置屏蔽门的必要性 (5)3.2. 屏蔽门夹人故障的分类 (6)3.2.1. 站台边缘屏蔽门与列车之间夹人 (6)3.2.2. 站台地坎处滑动门关门方向夹人 (7)3.3. 开门故障处理函数 (7)4. 屏蔽门障碍物探测功能 (8)4.1. 障碍物检测 (9)4.2. 障碍检测具体流程 (9)5. 屏蔽门障碍物探测现有方案的实现与分析 (11)5.1. 现有方案的实现 (11)5.2. 现有方案分析 (13)6. 最后方案 (14)6.1. 探测原理 (14)6.2. 程序设计 (14)6.3. 电路设计 (16)6.4. 编码脉冲 (16)6.4.1. 编码“1”脉冲产生和接收 (16)6.4.2. 编码“0”脉冲产生和接收 (17)7. 结论 (17)地铁屏蔽门防夹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本设计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红外编码进行障碍物探测的方案, 以解决目前使用逻辑微处理器监视门体速度、比较门速度曲线中预期电机电流与实测的电机电流方案中存在的无法探测质地较软的障碍物、障碍物探测尺寸的限制等不足。

本文提出采用微处理器控制红外编码进行障碍物探测,探测的基本原理是:在地铁屏蔽门系统的滑动门闭合面上安装红外射器与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信号,与红外接收器形成保护幕帘。

通过检测是否幕帘断开信号,确定是否存在障碍物,并将幕帘的通断状态通过信号传输线传送到门控单元中的微处理器。

关键词:地铁屏蔽门屏蔽门防夹微处理器红外编码障碍物探测1.屏蔽门系统概述1.1. 屏蔽门的构成屏蔽门一般应由固定门、滑动门、应急门及端门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 51 单片机的地铁门控单元设计 —— 李伟杰
摘要:地铁屏蔽门系统是车站设备系统之一,本文给出了一个以 51
单片机为控制内核的门控单元(DCU)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主要完 成了包括各个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及相应的程序软件仿真。
关键字: 地铁屏蔽门 DCU 51 单片机
1.地铁屏蔽门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地铁的建设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但是, 地铁车站站台的安全事故却不断发生,并且能耗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地铁 屏蔽门系统应运而生。随着地铁投入运营的数量越来越多,作为地铁安全保障和 节能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屏蔽门控制系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图(3)
工业联合会(EIA)制定的利用平衡双绞线作传输线的多点通讯标准。它采用差分
信号进行传输;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 1.2 km;最大可连接 32 个驱动器和收
发器;接收器最小灵敏度可达±200 mV;最大传输速率可达 2.5 Mb/s。由此
可见,RS-485 协议正是针对远距离、高灵敏度、多点通讯制定的标准。
此模块有信号口和功率口两类。 信号口:(1)正反转控制:高电平正转信号,低电平反转信号;
(2)PWM 口:用来进行电机调速的信号口; (3)过电流信号:反应电机发生堵转等障碍情况; 功率口:功率电源入口及直流电机的三相输出。
图(10)驱动模块的硬件设计图
3.5.1 关于电机的选择
电机的选择要考虑一下多个方面: (1) 机械特性; (2) 启动性能; (3) 调速性能; (4) 过载能力; (5) 经济效益;包括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 (6) 对工作环境的耐受度;
2.主要的功能要求
如图(1)所示:作为屏蔽门控
制系统的一个主要部件,门机控制器
(DCU)担负着接收来自主控机的控制
命令,驱动电机执行开关门动作,通
过总线网络反馈门状态信息。
作为控制门单元的核心部件,门
机控制器(DCU)应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1)够执行系统级控制、站台级控
图(1)
制发出的开、关命令;开启时间为 2.5 s~3.O s 范围内可调,关门时间为 3.0
当门完全打开时,行程开关(J1)触动闭合, 红色 LED 灯亮同返回;
当门关到底时,行程开关(J2)触动闭合, 绿色 LED 灯亮同时 D_close 端口变为高电平将门 状态信号返回;
当门在运动过程中时,黄色 LED 灯亮。
图(5)
图(6)逻辑状态图
3.4 手动控制模块
时间内没有有效信号到来时,DS1232 的 RST 和 RST 端将产生复位信号以强迫微
处理器复位。这一功能对于防止由于干扰等原因造成的微处理器死机是非常有效
的。看门狗定时器的定时时间由 DS1232 的 TD 引脚确定。看门狗定时器的周期
输入信号 ST 可以从微处理器的地址信号、数据信号或控制信号中获得, 不论哪
s—3.5 s 范围内可调;
(2)开、关门无故障使用次数不少于 100 万次;
(3)执行开门动作时,先打开锁机构,然后按照事先设定好的速度曲线进行开
门动作;
(4)关门时,按照事先设定好的速度曲线进行关门动作,直到门关到位。要求 关门时最大动能≤10 J,最后 100 mm 行程范围内≤1 J,并检查锁状态; (5)采集并发送屏蔽门状态信息及各种故障信息至主控机,然后通过人机界面 显示或向信号系统报警; (6)通过 DCU 内设置的编程/调试接口,可在线或离线调整参数和软件组态, 并可进行重新编程和参数设置,也可通过外接测试设备来进行单门体调试。
此模块有以下两个主要功能: 1.利用看门狗 DS1232 实时检测单片机的工作和复位功能, 2.提供单片机 INT0 和 INT1 中断信号进行开门和关门操作。
3.4.1 看门狗 DS1232
集成电路 DS1232 具有性能可靠、使用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应用在单片机
产品中能够很好的提高硬件的抗干扰能力。
种信号都必须能够周期性的访问 DS1232 , 对于 51 系列单片机, 推荐使用 ALE
信号。
3.4.2 开关门中断脉冲
图(7)是硬件结构图,中断脉冲信号由一个拨动开关 S2 和两个按钮 S3,S4 开关构成联动产生。S2 闭合到 Vcc 时,按钮开关才有效,不需要时将 S2 拨到 GND, 防止出现误操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C1 和 C2 为硬件去抖动,R1,R2 为泄放电 阻,同时具有上拉作用。经过电容去抖动后再利用反相施密特触发器 74LS14 修 正波形,同时使边沿信号变成下边沿。过程如下:
图(8)
DS1232 能够实时监测向微处理器供电的电源电压,当电源电压 VCC 低于预置
值时,DS1232 的第 5 脚和第 6 脚输出互补复位信号 RST 和 RST 。预置值通过第
3 脚( TOL) 来设定;当 TOL 接地时,RST 和 RST 信号在电源电压跌落至 4. 75V 以
下时产生; 当 TOL 与 VCC 相连时,只有当 VCC 跌落至 4. 5V 以下时才产生 RST 和
RST 信号。当电源恢复正常后, RST 和 RST 信号至少保持 250ms ,以保证微处理
器的正常复位。同时。DS1232 提供了可直接连接复位按键的输入端 PBRST (第 1
脚) , 在该引脚上输入低电平信号, 将在 RST 和 RST 端输出至少 250ms 的复位
信号。在 DS1232 内部集成有看门狗定时器, 当 DS1232 的 ST 端在设置的周期
3.DCU 的总系统硬件结构
整体硬件电路包括 51 单片机为内核的控制器和 4 个功能模块:1.通信模块 (Signal),2.门状态反馈模块(D_state),3.手动操作模块(PSL),4.电机驱 动模块(Load)。
3.1 控制器---STC89C52RC
微处理器芯片的选择是自动化控制装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系统 性能、成本及开发难度。51 系列单片机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统,又称作位 处理器。它的处理对象不是字或字节而是位。它不仅能对片内某些特殊功能寄存 器的某位进行处理,如传送、置位、清零、测试等,还能对位进行逻辑运算。其 I/O 口的设置和使用非常简单,引脚作输入脚使用时,只须将该脚设置为高电 平(复位时,各 I/O 口均置高电平),作输出脚使用时,则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均 可。I/O 口低电平时,吸入电流可达 20mA,具有一定的驱动能力;内置计数器, UART 异步串行通信结构等功能。故利用 51 单片机即可完成基本的的通信,控制 输出和信号采集功能。本文选取 STC89C52RC 增强型 51 单片机,其主要功能如下: ●8 位字长 CPU: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全静态操作;
该通信模块设置了 3 个接口:收发信使能端(R/D),收信(RO)和发信(DI)。 其中 RO 和 DI 分别与单片机的 TXD 和 RXD 连接,R/D 利用一个 I/O 口线进行逻辑 控制。
为了使模块正常稳定的工作,做了如下的设计: A.单片机上电复位时,各引脚都为高电平,为防止误发信,增加了反相器, 使主从机都应该处于接收状态。 B.总线匹配:位于总线两端的差分端口 VA 与 VB 之间应跨接 120Ω 匹配电阻, 以减少由于不匹配而引起的反射、吸收噪声,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干扰。 C.R0 及 DI 端配置上拉电阻。 D.为了防止由于静电等因素影响导致电位浮动,将所有 DCU 的信号地都连接 到一起。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安装于地铁、轻轨等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 台候车区隔离, 与列车门相对应。 地铁屏蔽门系统属于车站设备系统之一, 它 在地铁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将车站站台公共区与轨行区隔离,简化环控系统,降 低车站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 减少列车运行噪音及活塞风对车站站台候车乘客 的影响,为乘客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防止人员跌落轨道产生意外 事故,为以后地铁车辆的无人驾驶创造条件。
如果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者系统出现故障,比如因其他原因造成的系统电源 缺失、部分屏蔽门故障、火灾等,这时经过授权的站台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专用的 钥匙,乘客则通过手动解锁装置进行手动操作,打开地铁屏蔽门。当其他优先级 别的控制方式都不能完成屏蔽门的开关时,才启动手动操作这一最优先级别的控 制方式。
图(7)
图(9)
这样最后的负脉冲信号加到 51 单片机的 INT0 和 INT1 端口,产生中断,作出相 应的动作来打开或关闭屏蔽门。
3.5 驱动模块
接收来自主控机的控制命令,驱动电机执行开关门动作,通过总线网络反馈 门状态信息,实现强弱电之间的交互。
这里采用基于 TOSHIBA 公司生产的三相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TB6537 和驱动集成电路 TA84005 的一种单片机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 的控制方案。
RS-485 具有以下特点:
1) RS-485 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 至+6 V 表示;逻
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 至-6V 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 RS-232 降低了,就
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 TTL 电平兼容,可方便与 TTL 电路连
接。 2) RS-485 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 10Mbps 3) RS-485 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能力增强, 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4) RS-485 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 4000 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 米,另 外 RS-232-C 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 1 个收发器, 即单站能力。而 RS-485 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 128 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可以利用单 一的 RS-485 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
Door_open 和 Door_close 接到单片机的两个 I/O 口线 P1.6 和 P1.7 上以检测信号。R1 和 R6 为三个 LED 的限流电阻,计算式为(5-3.2)/Id, 3.2 为估取值,随 LED 不同而改变,Id 为 LED 的正常工作电流,一般为几十 mA。电解电容 C1 和 C2 是为了去除电位变化时的抖动,使信号正 确的被检测到,R4 和 R5 是 C1 和 C2 对应的泄放 电阻,防止电容放电时过电流烧坏。R2 和 R3 是 上拉电阻。图 5 为限位开关的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