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

持久、含蓄的相思,以及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

男女之思,友朋之念,以及越到后来,以男女、友朋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

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江南意识其实并不一定产生于江南本身,而是产生于北方中原文化南移的过程。

江南意识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南方认同北方、学习北方的过程。

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

《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

”中国即中原,这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自觉。

由政治认同再进一步,即为文化认同。

诗经学中的雅音,即华夏中原之正声,就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表现之一。

秦汉一统天下,更加强了中原意识。

而且由于大汉帝国的空前强大,高度形塑了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

这时还几乎谈不上什么江南文化与江南意识。

一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

但彼时江南心灵是崇尚北方中原文化的,几乎完全没有自己文化的自觉。

陈寅恪认为当时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正统观念: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

其实南朝人也如此。

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也大多以恢复中原为志,从南朝大量北伐的诗歌来看,表面上他们似乎是文化的正统,其实他们是被赶出了家园的异乡人,他们的文化与政治认同端在中原。

高中-语文-高考-山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高考-山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山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量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1、我会阅读。

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

臧棣曾评价新诗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是其百年发展及未来所需关注的。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但是无论其间的反叛还是背向,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

早期新文学的推手胡适大力贬低文言旧诗,提倡白话新诗,但他自身仍承认有向宋诗学习的诗作,除他之外,还有许多诗人的诗作皆有古典诗的影子,如废名、朱湘、戴望舒、卞之琳、林庚……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都是在中华文化土地上生根发芽,汲取了古典诗歌精华,这一事实是不可否定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的学识和视野都经过国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极大拓展。

西方诗潮在中国的大力宣扬和广泛传播,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有诗歌发展态势的必然趋向。

留美归来的胡适对诗歌的构想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以自己的《尝试集》率先为白话新诗铺路;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也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集《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血液。

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艾青、卞之琳等人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歌观念的影响;40年代九叶诗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较大;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朦胧诗与西方现代派的关系也很密切;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精校】2019年海南省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校】2019年海南省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届海南省高三年级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后,中华美学融入许多西方美学因素,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

如果深入历史作细致考察和分析,会发现在西方现代美学确立过程中,中华传统美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20世纪初中国美学家在接受西方美学时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

众多西方美学术语和思想顺利融入现代汉语言和中华文化之中,并且能够与中华传统美学进行对接,而中华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吸收也没有造成其与中华传统美学的断裂。

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美学的丰富性和开放性。

在一些流行工具书中,我们很难见到“中华美学”词条。

例如,斯坦福哲学百科和维基百科中都有“日本美学”词条,但没有“中华美学”词条,“日本美学”用物哀、仡寂、幽玄、雅、跌宕等概念就将它的特征描绘出来,但我们很难找到一组概念来概括中华美学。

这跟中华传统美学研究不够深入、不够国际化有关,也与中华美学丰富性和开放性有关。

不过,这不是中华美学的缺点,是它博大精深的体现。

从艺术风格或审美范畴上来看,中华美学和艺术的呈现已经十分丰富了。

《二十四诗品》《二十四画品》等著作中列举的审美风格或审美特性都多达24种。

中华美学拥有如此丰富的审美范畴,原因在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地域辽阔。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长的文明。

尽管人类历史上也有其他古老文明,但遗憾的是它们都有过中断,没能很好地延续下来。

中华美学中丰富的审美范畴是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

同时,地域差异也导致了审美范畴多样性。

不同地域的人们因为气候、地貌、生活方式等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审美偏好。

而且,中华文明在轴心时代形成的思想不是单一的,而是若干思想相互竞争、相互补充。

儒家、道家以及在佛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禅宗,对中华美学影响深远。

2019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湖南)

2019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湖南)

2019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湖南)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扛.〔káng〕鼎之作心宽体胖.〔pán〕模棱.〔lén g〕两可舐.〔s hì〕犊情深B.处.〔chǔ〕变不禁诘.〔jí〕屈聱牙瞋.〔chēn〕目而视暴戾恣睢.〔suī〕C.栉.〔zhì〕风沐雨向偶.〔yú〕而泣色厉内荏.〔rěn〕自惭行秽.〔h uì〕D.众口铄.〔shuò〕金安土重.〔zhòng〕迁翘.〔qiáo〕首以盼便.〔b iàn〕宜行事1.D(A项扛.ɡāng鼎之作B项处chǔ变不惊C项向隅.yú而泣)2、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尽管停泊港口的航母任由军迷和媒体记者远远地拍摄,但围绕航母的不少关注点仍然不明了,比如航母的舰长、航母的命名等等,中国官方对此依然三缄其口....,任凭外界猜测。

B、据美国大使馆消息,今天下午,骆家辉将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会见媒体并作简单讲话,这将是他上任后的首度抛头露面....。

C、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络绎不绝....。

有网友认为,婚姻法“新解释”可能会改变择偶观,年轻人将不再为房子而结婚,“潜力股”将吃香。

2019年高三语文第二学期联考试卷

2019年高三语文第二学期联考试卷

2019年高三语文第二学期联考试卷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摘要:多做题、多练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xxxx年高三语文第二学期联考试卷,供大家参考。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碧波万顷,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千岛湖因此成了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B.“限购”、“地王”、“史上最强调控”……在这些火爆一时的词条背后,是政策的轮翻调整,是市场的变换莫测,是中国房地产久治不愈的痼疾。

c.香港一家旅行社在《明报》头版刊登整版感谢信,盛赞埃及局势聚紧时中央政府包机撤侨是史无前列的完美安排,称这是香港人的福祉。

D.伴随着微博一起流行起来的“杯具”“洗具”这两个词语,在网络上迅速窜红,逐渐被赋予了深邃的预意,频繁用于一些社会和文化事件中。

2.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先是反复思考,认真研读材料,然后执笔成文,行文如高山流水自然流畅,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B.对待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不能松懈,太多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悲剧的发生,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有些人不够重视,对存在的隐患熟视无睹。

c.近期来,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和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做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

D.索契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队队员们不孚众望,在“我能行,中国赢”的激励下,顶住了压力,再次创造了佳绩。

3.对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分析和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征稿启事《一峰书院哲学学报》是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①热诚欢迎海内外著名人士为本刊撰写稿件。

②稿件须是未经发表的学术论著及,文内请勿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

③撰写格式必须执行本刊的编排规范。

规范详见《一峰书院哲学学报》文稿。

来稿三个月未被录用,④有权对稿件另行处理。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本卷共40题(篇),十二种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衔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图文转换、作文。

其中,论述类文本阅读3篇,文言文阅读3篇,古代诗歌鉴赏3首,默写5道,文学类文本阅读3篇,实用类文本阅读3篇,正确使用词语4道,辨析并修改病句4道,衔接连贯3道,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3道,图文转换3道、作文3道。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

《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

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

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

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

《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

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比赛的组织和宣传推广。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考试版)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卷(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知识”这一笼统概念之下的知识,除了有大量无用知识而外,还有相当大数量的坏知识。

这些坏知识产生的动力和,或是人性中的部分,或是错误的实践。

这些知识让我们的能力越来越。

如此情景之下,文学的意义则了——它至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住一份想象力。

A.源头卑劣退化不言而喻B.源头低劣蜕化不言而信C.源泉卑劣蜕化不言而信D.源泉低劣退化不言而喻2.下列对与“雪”有关的典故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①袁安卧雪——尊师重道②孙康映雪——勤奋苦学③程门立雪——高洁志士④粤犬吠雪——少见多怪⑤蝉不知雪——见识不广⑥六月飞雪——千古冤情A.①③B.②④C.⑤⑥D.②⑤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沉闷萧森、枯竭衰退的世纪里,文学曾是情感焦渴的人类的庇荫和走出情感荒漠的北斗。

,,。

①但这些文章仅仅是让我们明白悲悯情怀的必要性②其他文类——比如哲学、伦理学方面的文章,一样是讲悲悯情怀的③我们会在对文学作品的无休止的阅读中,成为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④我们会在阅读这些文字时被感动,悲悯情怀会油然而生⑤我们只是接受并懂得了一个关于悲悯情怀的观念⑥但文学作品——比如《边城》《呼兰河传》A.②①⑥⑤③④B.②①⑤⑥④③C.⑥⑤④③②①D.⑥⑤②①③④4.下列与漫画意境不合的一项是(3分)A.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考试版)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考试版)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II 卷】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迄今为止,在一些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中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史学论著必须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似乎只有板着面孔说教,才能显示其学问的严肃和高深。

新时代,史学要进一步发展,更好发挥社会功能,需要破除这一认识误区。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著作,之所以拥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文笔朴素自然、简洁流畅、清新活泼,既可作为史学经典研读,又可作为美文经典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许多问题的深刻理论分析,都是通过优美的文笔来表述的。

古往今来,喜读司马迁《史记》的人数不胜数,原因何在?因为司马迁运用史料独具匠心,善于“择其言尤雅者”,将论断融于史料之中,夹叙夹议。

鲁迅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指其是史学经典,“无韵之《离骚》”指其是美文经典。

清代学者姚鼐曾指出:“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

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

”他如此强调义理、考证、文章相济,说明文章在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此说加以引申:“夫史所载者事也,事必藉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文”“史之赖于文也,犹衣之需乎采,食之需乎味也”。

其意是说,史以载事,史以文传,有作为的史学家没有不花力气“工文”的。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磨炼出好文笔,这是历代史学家必备的基本功,当代史学工作者也不能例外。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

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

他理想中的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新的精神家园。

……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

”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养一般的人才或是科场得意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梁。

具体说来是像东汉太学生那样,“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是如宋代“伏阙捶鼓”的太学生那样,“宋诸生伏阙捶鼓,请起李纲……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

可能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上,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用他的话说即学校为“治天下之具”:“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认为,学校固有“养士”之功能和职责,但“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在黄宗羲的教育设想中,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即“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黄宗羲认为,如果没有学校,人民将有陷于野蛮之虞。

改变风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为厉禁,一为教育。

就效果和功效来看,前者为末,后者为本。

在黄宗羲看来,光有禁是难以变民风,改民俗的,“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木主之尺寸,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只有依靠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即“学校之教明而后可”。

因此他认为一地教育的主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入其境,有违礼之祀,有非法之服,市悬无益之物,土留未掩之丧,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之职不修也”。

黄宗羲还建议在世风民俗的建设上,以朱子《家礼》为蓝本和指导。

【精品试题】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语文卷(考试版)

【精品试题】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语文卷(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I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节——唯美思念曹雅欣中秋节,几乎是在一年里仅次于春节的一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如果说,身处元日的春节,开启了春的节奏,那么,处在秋夕的中秋节,就进入了秋的盛会。

中秋节和春节,都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但这团圆之意,又有不同。

在春节,举家团圆,游子归乡,“回家”是这个节日里无一例外的主题。

而中秋节,却往往是思家而不回家、望乡而不还乡、月圆而人不圆的节日,所以,对比春节,属于中秋节的主题,是思念。

中秋节的思念,体现为“月下思”。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美的月,人们爱慕着这样一轮完美的圆月,也格外思慕着生命中那些难舍的牵念。

月光如一双善解人意的温柔手,拂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柔情。

在静月下,会思念人。

苏轼在中秋节的词里感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在月下思念亲人,于是寄语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国的月文化极其成熟,月,几乎代表着圆满、圣洁、明亮、高贵等所有美好的意象,于是月下怀人,是怀念最具有时光穿透力的美好之人,是怀念最能够照亮心间涤荡心尘的美好之情,就像杜牧的诗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怀念他江水迢迢之外的玉人,又像黄景仁的诗说“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怀念他银汉红墙之外的佳人。

在满月下,还会思念家。

纵使豪情如李白,也在月光下泛起了思乡之情,写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日期:2015年12月24日上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u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I卷第(11)题〜第(12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甩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

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民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

民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

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民族性了。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

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

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

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

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为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

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

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

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

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

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

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

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

夫妇成了配轴。

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

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

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

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 •下列关于中国乡土社会“家的性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作为一种事业社群,具有绵续性,而西方的家庭无需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一般具有临时性。

B.氏族作为事业组织,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这种长期性同样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所具备的。

C.家庭关系的主轴在纵向的父子、婆媳之间,而不是在横向的夫妇之间,这一显著特点是由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决定的。

D .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注重绵续性,求效率,讲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只有夫妻间的相近如宾,没有两性之间的情感安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依据人类学上的说法,部落是由氏族扩大形成的。

部落和氏族都具备事业组织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相同的。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根据事业的大小可以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事业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等诸多方面。

C.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发生变化,跟该社群担负的功能有关。

西洋家庭担负生育功能,中国家庭担负事业功能。

D .作者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 一词形容夫妻的两性情感。

这种情感可以在生活上安慰夫妻双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乡土社会采取差序格局作为结构原则,这仅是作者的假设,由此得出基本的家具有氏族性的判断并没有客观依据。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结构如仅限于亲子的小组合而不加以扩大,就会影响家的长期绵续性,也就不利于经营复杂性事业。

C.中国的家法和三从四德的道德标准,强调讲究负责和服从的纪律性,追求事业维系和发展的效率,冲淡了家人间的亲情。

D •在论述“中国的家”的特点时,作者一再强调“乡土社会”这一概念,表明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乡土社会的性质密切相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石扬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

唐兵部郎中仲览之后,后徙京兆。

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将军,明于历数,尝召家人谓曰:“天下将有变,而蜀为最安处乃去依其亲眉州刺史李漓,遂为眉州人。

扬休少孤力学,进士高第,为同州观察推官,迁著作佐郎,知中牟县。

县当余家扬休请悉罢之改秘书丞,为秘阁校理、开封而推官,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三司度支、盐铁判官。

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

顷之,召入为度支判官,修起居注。

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皆得侍坐迩英阁。

扬休奏:“史官记言动,当立以侍。

”从其言。

判盐铁勾院,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

初,内出香祠温成庙,帝误书名称臣,扬休言:“此奉宗庙礼,有司承误不以闻。

”帝嘉之。

兼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

迁工部郎中,未及谢,卒。

扬休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与家人言,未尝及朝廷事。

及卒,发楮中所得上封事十余章,其大略:请增谏官以广言路,置五经博士使学者专其业,出御史按察诸道以防壅蔽,复齿胄之礼以强宗室,择守令,重农桑,禁奢侈,皆有补于时者。

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

至于诰命,尤非所长。

平生好殖财。

因使契丹,道感寒毒,得风痹,谒告归乡,别坟墓。

扬休初在乡时,衣食不足,徒步去家十八年。

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日:“昌言来,必我矣。

”扬休卒不挥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B •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C.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D•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历数”指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

B•“孤”古时称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称为“独”。

C.“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五经博士”,学官名。

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石扬休,进士考试高等及第,入仕后能体察民生疾苦,因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被追究,由开封府推官外调担任宿州知府。

B.石扬休上奏称记注官应当站立陪侍天子,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时,他对官员的失职也提出了批评,这些都得到了皇上的赞同。

C.石扬休性喜悠闲,和家人谈话从不涉及朝廷事务,也不以草拟诰命文书见长,但他关心朝政,所上奏章对时政均有补益。

D .石扬休早年家境贫寒,衣食不足,出仕后历任地方及朝中多职,十八年后才因病暂得归乡,却遍受乡里富人的钱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

(2)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日:“吕言来,必我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满江红•山居即事辛弃疾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

更何处,一双鸂鶒①,故来争浴。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

闲日永,眠黄犊。

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注:①鸂鶒:一种水鸟。

8•词的上、下阕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5分)9.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如何理解词人的“足”与“未足”?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两句,来具体描写破屋漏雨的悲惨生活境况。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兼用夸张、比喻及反问的修辞手法,批判了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行为。

(3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从神游故国跌人现实后,表达白嘲白伤情绪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分)查尔斯雪莉•杰克逊(美国)劳瑞上幼儿园那天起,我心里明白生活从此要发生些变化了。

他回家时把前门砰的一声推开,帽子先扔了进来,嗓门变得粗声粗气:“有人在家吗?”午饭时他出言不逊,又打翻了小妹妹的牛奶。

“幼儿园里怎么样?”我故意漫不经心地问道。

“还行”。

“你学到什么东西了?”丈夫问。

劳瑞冷冷地翻了丈夫一眼,说:“没有学任何东西。

”“但是老师打了一个孩子的屁股。

”我问:“这孩子是谁呀?”“查尔斯,”劳瑞想了片刻回答,“他淘气。

老师打了他的屁股,还罚他站。

哦,他太淘气了。

”“他干了什么啦?”我追问道,但是劳瑞已经爬下椅子拿起一块饼扬长而去。

第二天吃午饭时劳瑞一坐下就宣布:“查尔斯今天打老师了。

”“天哪!他又挨打了吧?”“他当然挨打了,”劳瑞转向他父亲,“瞧这儿!”他父亲抬起头:“干嘛?”“往下看——看我的大拇指!唉,你真是个大傻瓜。

”他哈哈大笑起来。

我赶紧岔开:“查尔斯干嘛打老师?”“老师要他用红蜡笔画,查尔斯偏用绿的,他就打老师了,老师就打他屁股了。

老师还不让别的小朋友跟他玩,可是别的小朋友还是跟他玩。

”第三天,查尔斯在玩跷跷板时把一个小女孩的头撞出血了,课间休息老师不许他出去玩;星期四查尔斯又被罚“立壁角”,因为他在故事课上不停地拿脚跺地板;星期五查尔斯乱扔粉笔而被剥夺了写黑板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