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x 0xy 0 xz x 0yx y 0 yz y ij = 0zy z 0zx
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
三、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轴对称问题 常规三轴试验 侧限压缩试验
特殊应力状态
一维问题
2、应力计算时的基本假定 1)连续性假定 2)均质、各向同性假定 3)线性变形体假定 4)半无限体假定
x y ; z xy , yz , zx 0
x y ; z xy , yz , zx 0
x y , z ; x y , z
二、地基中常见的应力状态----三维问题图解
z
zx
xy
x
o x z
y yz
y
x xy xz ij = yx y yz zx zy z
本章重点
1、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地基中的应力状态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问题 变形问题
2、自重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中由土体 本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重 量等外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 应力,所谓的“附加”是指 在原来自重应力基础上增加 的压力。
3、附加应力
碎散体 非线性 弹塑性 成层土 各向异性
① 连续介质(宏观平均) ② 线弹性体(应力较小时)
线弹性体
③ 均匀一致各向同性体 (土层性质变化不大时)
Δσ
加 载
卸 载
E、
与(x, y, z)无关 与方向无关
εp
εe
ε
§3.2 土体自重应力的计算
一、水平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定义: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量而 产生的应力。
土力学-土中应力计算
(1)地下水位下降情况
水位未降前 scz前=′z
水位下降后
scz后 = z
scz后 scz前
因scz后 scz前 土中有效应力增加
地面沉降
原地下水位 1
变动后地下水位 1′
原自重应力分布曲线
1′
变动后地下水位
1
原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变动后的 自重应力分布曲线
2′
2
z
2
2′
z
(2)地下水位上升
地基土和基础的刚度;荷载;基础埋深;地基土性质
基底压力是地基和 基础在上部荷载作 用下相互作用的结 果,受荷载条件、 基础条件和地基条 件的影响
暂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影 响,用荷载代替上部结 构,使问题得以简化
•大小
荷载条件: •方向
•分布
基础条件:
• 刚度 • 形状 • 大小 • 埋深
• 土类
地基条件: • 密度
二.水平向自重应力计算
s cx s cy K0s cz
z
K0——侧压力系数
t 0
scz scy
W
scx
F=1
无侧向变形(有侧限)条件下:
scz scx
εx εy 0
σx σy
scy
根据弹性力学中广义虎克定律:
εx
1 E
σx
υ
σy
σz
ch s cx s cy K0s cz
K0
• 土层结构等
1.基础的刚度的影响
柔性基础(EI=0)
Eg.土坝(堤)、路基、油罐等薄板基础、机场跑道。
沉降各处不同, 中央大边缘小
变形地面
反力
基底压力分布与 作用的荷载的分
布完全相同
土中应力计算课件
y
Rz
dzy
dzx dxz
M
dyz dy dyx
dxy
dx
z
3P z3
பைடு நூலகம்
3P
cos3
2 R5 2R 2
R r2 z2
z
3P z3
2 R5
z
3P
2
(r 2
z3 z2 )5/2
3
2
1 [(r / z)2 1]5/ 2
P z2
z
P z2
3.3.3 矩形和圆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计 算——积分法
3.3 土中附加应力
3.3.1 基本概念
1、定义
附加应力是因为外荷载作用,在地基中产生旳应力增量。
2、基本假定
地基土是各向同性旳、均质旳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度和水平 方向上都是无限延伸旳。
3.3.2 竖向集中力作用时旳地基附加应 力布辛奈斯克解答
P
x
r x2 y2
r
y
x
R r2 z2
dz
z2
arctan
z
lb
]
(l 2 b2 z2 )
z c p0
c
1 2
(m2
mn(m2 2n2 1) n2 )(1 n2 ) m2 n2
1
arctan n
m ]
(m2 n2 1)
c ——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旳竖向附加应力系数,简称角点 应力系数,可查表得到。
* 对于均布矩形荷载附加应力计算点不位于角点下旳情况:
2z3 p
z b
b
d
0 [(x )2 z 2 ]2
z
p
[n(arctan
n m
arctan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在土体中,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可以分为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
垂直应力是指垂直于土体中其中一点的力的作用,通常用σ表示,单位为N/m²或Pa;水平应力是指与土体中其中一点切向的力的作用,通常用τ表示,单位为N/m²或Pa。
在计算土体中的应力时,需要先确定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作用力可以分为自重应力、表面荷载和边界条件所引起的应力。
自重应力是由土体自身的重力引起的应力,可以通过土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表面荷载是由于外界施加在土体上的荷载,可以通过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来计算;边界条件所引起的应力是由于土体边界的约束而产生的应力,可以根据边界条件的空间限制来计算。
计算垂直应力时,需要将作用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即垂直应力等于作用力的大小除以土体的面积。
例如,对于自重应力来说,垂直应力可以通过土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而对于表面荷载来说,垂直应力可以通过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来计算。
计算水平应力时,需要考虑土体的弹性特性。
根据弹性理论,水平应力的大小与垂直应力的大小和土体的弹性模量有关。
弹性模量是反映土体抵抗应力的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试验或经验公式估算得到。
一般来说,弹性模量越大,土体的抵抗应力能力越强,水平应力的大小也越大。
在应力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土体的变形特性。
土体的变形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弹性变形是指在荷载作用后,土体恢复到无荷载状态时的变形,是可逆的,可以通过应力和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计算。
而塑性变形是指在荷载作用后,土体不完全恢复到无荷载状态时的变形,是不可逆的,需要通过试验或经验公式来确定。
总之,土体中的应力计算是根据应力平衡原理和弹性力学原理进行的,需要考虑土体的类型、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土体的弹性和变形特性。
通过合理的应力计算,可以为土壤工程和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土力学1-第4章
• 水平地基中的 自重应力
• 土石坝的自重 应力(自学)
§4.2 土中自重应力
土体的自重应力
定义: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 的有效重量而产生的应力
目的:确定土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假定:水平地基 半无限空间体 半无限弹性体 有侧限应变条件 一维问题
计算: 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容重 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
§4.3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的 分布形式十
分复杂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圣维南原理:
基底压力分布的影响仅限于一定深 度范围,之外的地基附加应力只取 决于荷载合力的大小、方向和位置
简化计算方法: 假定基底压力按直线分布的材料力学方法
§4.3 基底压力
基础形状与荷载条件的组合
竖直中心
竖直偏心
矩
F
形
L
B
pP A
不同将会产生弯矩
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
弹性地基,绝对刚性基础
抗弯刚度EI=∞ → M≠0 基础只能保持平面下沉不能弯曲 分布: 中间小, 两端无穷大
§4.3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的分布
弹塑性地基,有限刚度基础
— 荷载较小 — 荷载较大 — 荷载很大
砂性土地基
粘性土地基
接近弹性解 马鞍型 倒钟型
地面
1 h1
2 h2 地下水 z
2 h3 cy
cz cx
原水位
1h1
cz
2h2
2h3
z
水位下降
讨论题
1、地下水位的升降是否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
地面
1 h1
2 h2 原水位 z
3 h3 cy
cz cx
地下水
1h1
4土中应力(自重-地基附加应力)
水对土体有浮力作用,则下部 分柱体取有效重度,即
cz ( w ) z ' z
当地下水位下降,地基中有效自重应力增加,从而引起地面
大面积沉降的严重后果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水位上升引起地基承载力的减小,湿陷
性土的陷塌
原地下水位
1’
1 1
1’
原地下水位
2’
2
2
2’
4.不透水层的影响
四、公式的应用
1.均质地基土的自重应力stress in homogeneous soil
cz Z
2.成层地基土的自重应力
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 的厚度为hi,重度为i,则在深度z处 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从天然地面到深度z处的 土层数。
3.地下水的影响
计算点在地下水位下时,由于
不透水层层面的自重应力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
5.自重应力图的绘制 ① 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 确立特征点并编号 (地面、层面、 地下水位面、不透水层层面)
③ 计算各点的竖向自重应力
④ 按比例绘出特征点自重应力的位置 ⑤ 用直线连接各点 ⑥ 校核 (地下水位处,不透水层处)
§4.3 基底压力
一、概述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z
zx
地基:半无限空间
o
∞ x ∞
y yz
xy
x
∞ y
z
x xy xz ij = yx y yz zx zy z
一.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zx
材料力学
z +
正应力
剪应力
-
zx
土力学
z
第4章土中的应力和有效应力原理
淤泥层底 cz 1z1 2z2 3z3 4z4 41.05 16.7-107 87.95kN / m2
kN/m2 7.85 16.75
粉 质 黏 土 层 底 σcz = γ1z1 + γ2z2 + γ′3 z3
= 16.75 + (18.1-10) ×3 = 41.05k N/ m2
• 4.1 土自重应力的计算 • 4.2 基底压力的计算 • 4.3 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 • 4.4 有效应力原理
土体中应力的方向: 法向应力: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 剪应力: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 土体单轴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
§ 4.1 土自重应力的计算
一、竖向自重应力
§ 4.2 基础底面压力
分析地基中 应力、变形 及稳定性的 外荷载
基地压力:建筑荷载在基础底
面上产生的压应力,即基础底 面与地基接触面上的压应力。
计算基础结 构内力的外
荷载
地基反力:地基支撑基础
的反力。
基底附加应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 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
基底压力 分布规律
基底压力 简化计算
重要的工程意义
5 2 dxdy
s
p 2
arctan
n
m
m2 n2 1
mn
1
m2 n2 1 m2 n2
1
n2 1
z Kc p
Kc
1
2
arctan
n
m
m2 n2 1
m2
mn n
2
荷载
土力学完整课件土中应力计算
积分,得
z t p
Y
t f (m l / b, n z / b)
三角分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 力系数.可查表. 注意l—荷载不变化边 的长度; b—荷载变化边的长度.
水平均布荷载
q
z
x z
2
2 pz 3
2
2
(二)条形荷载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1.均布条形荷载下的附加应力 p O x b/2 b/2 z x M z 2. 三角形荷载的附加应力 pt O x b z x M z
z u p
z x u f u m , n b b
l
pmax pmin
基础底面的抵 抗矩;矩形截 面W=(bl2)/6
讨论:
N 6e pmax 1 bl l min
当e<l/6时,pmax,pmin>0,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 当e=l/6时,pmax>0,pmin=0,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 当e>l/6时,pmax>0,pmin<0,基底出现拉应力,基底压力重分布
F=400kN/m 0.1m M=20kN •m/m
3.基底中点下附加压 力计算
1.5m 2m 112.6kPa
0 =18.5kN/m3
292.0kPa
179.4kPa
112.6kPa
分析步骤Ⅳ:
F=400kN/m 0.1m M=20kN •m/m
1.5m
1m 1m 2m 2m 2m
0 =18.5kN/m3
3. r 0 ,随 z 从 0 开始增大, z 先随之增大,后随之减小;
第四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详解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地基中的应力状态 应力应变关系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强度问题 变形问题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 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 量所产生的应力。
基底压力计算 有效应力原理
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 重量等外荷载在地基中引 起的应力,所谓的“附加” 是指在原来自重应力基础 上增加的压力。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2)侧限压缩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以某种粘土为例
z p
非线性 弹塑性
1 Ee
1 Es
z
e0 (1 e0 )
侧限变形模量:
Es
z z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常规三轴试验与侧限压缩试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比较
z p
侧限压缩试验
常规三轴试验
z
e0 (1 e0 )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变形模量 E 与侧限变形模量 Es 之间的关系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3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一. 竖直集中力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布辛内斯克课题
P
o
αr
x R
y M’
βz
x
z
zx
y
xy
x
M
y yz
z
R2 r2 z2 x2 y2 z2 r / z tg
土力学课件
①在稳定坡角时的临界高度:
H cr =KH = 1.2×5=6m
【解答】
稳定因数:9
.80
.1268.17=⨯==c H N cr
s γ由ϕ=15°,N s = 8.9查图得稳定坡角= 57°
②由β=60°,ϕ=15°查图得泰勒稳定数N 为8.6 6.80.128.17=⨯==
库伦理论假定破坏面为一平面,而实际上为曲面。实践证明,计算的主动土压力误差不大,而被动土压力误差较大。
地面荷载作用下的土压力
第八章土坡稳定分析
主要内容
无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
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
土坡稳定分析中有关问题*
土坡稳定概述天然土坡人工土坡
由于地质作用而
自然形成的土坡
在天然土体中开挖
或填筑而成的土坡坡底坡脚坡角
一、概述
土压力:
挡土结构背后土体的自重或外荷载在结构上产生的侧向作用力。
自重土压力
墙后墙前墙顶
墙底(基底)墙趾
墙跟(踵)
墙
背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
墙
面
三、Rankine 土压力理论(1857
)
William John Maquorn Rankine
(1820 -1872)
土力学热力学
英国科学家
ττ=
二、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地基假设为:
半无限体
弹性
均质
各项同性
地基
如考虑
3. 基底的接触压力
•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
•绝对柔性基础
Valentin Joseph Boussinesq(1842-1929)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P 6e 1 A b
pmin
P 6e 1 A b
12
pmax
min
P 6e 1 A b
矩形面积单向偏心荷载
土不能承 受拉应力
P b e x y
p max
P b e
P b
压力调整
K e
L
x y
L
x
L
K=b/2-e
3K y pmin 0
L
y o b
L
b
L
pP A
P—集中力
P M y M yx p ( x, y ) x A Ix Iy
P’
P Pv Ph
P’
条 形
P’
b
b
b
p P b
P’—单位长 度上的荷载
P Mx p ( x) b I
P Pv Ph
14
§4.4竖直集中力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3
§4.2 地基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水平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定义: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量而产生的应力。
目的:确定土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假定:水平地基半无限空间体半无限弹性体 侧限应变条件一维问题 计算: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
4
1.计算公式
均质地基
竖直向:
角点法
叠加原理
角点下垂直附加 应力的计算公式
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 力
23
角点法计算地基附加应力
a.矩形面积内
C z ( aA aB a aD ) p
B
A
C
h
b.矩形面积外
4 土中应力计算
8
z 10m :
z zi 4 0.045 0.047 0.368kPa
i 1
8
第五节 竖向分布荷载作用下 土中应力计算
分布荷载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
• 在基底范围取元素 面积dF,作用在 元素面积上的分布 集中力可以用集中 力dQ表示。
dF d d dQ p( , )d d
第四章 土中应力计算
第一节 概述
• 土中应力:是指土体在自身重力、构筑 物荷载以及其它因素(土中水渗流、地 震等)作用下,土中所产生的应力。土 中应力包括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 • 计算方法:主要采用弹性力学公式,也 就是把地基土视为均匀的、各向同性的 半无限弹性体。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连续介质问题 • 线性弹性体问题 • 均质、等向问题
• 某建筑场地 的地质柱状 图和土的有 关指标列于 图中。计算 地面下深度 为2.5m、 3.6m、 5.0m、 6.0m、 9.0m 处的自重应 力,并绘出 分布图。
例 题 4.1
例 题4.2
• 计算绘制地基中自重应力沿深度分布曲线。
第三节 基础底面的 压力分布与计算
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概念
• 接触压力问题及其 影响因素:基础刚 度、尺寸、埋深、 土性、荷载大小
• 绝对柔性基础 • 柔性基础 • 刚性基础
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概念
• 刚性基础:基础各点的沉降是相同的,基 底压力分布随荷载的增大依次呈马鞍形分 布、抛物线形分布及钟形分布。
接触压力计算方法
• 简化方法——材料力学轴心和偏心受 压公式 • 弹性地基上的梁板理论——弹性力学 理论,考虑基础刚度的影响
例题 4.7
某基础为方形,基础 深度范围内土的重度 γ=18kN/m3,试计算 基础最大压力边角下 深度z=2m处的附加 应力。
土力学-第四章
水平向自重应力
地基中自重应力
必须指出:只有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才
能使土粒彼此挤紧,从而引起土的变形,而粒间应力又是
影响土体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粒间应力又称为有效 应力。因此,土中自重应力可定义为土自身有效重力在土
体中引起的应力。土中竖向和侧向的自重应力一般均指有
效自重应力。为简便起见,常把σCZ称为自重应力,用σC表 示。
静止侧压 力系数
4.2.2 水平向自重应力
x cx
E
E
cz
cy 0
cx cy
1
cz
4.2.2 水平向自重应力
K0—— 静止侧压力系数,它是在无侧向变 形条件下水平有效应力与竖向有效应力之
比。其值由试验确定,与土层应力历史及
土的类型、重度等有关。
z1 t1 pt
z2 a t1 p0 t2 pt
t是m,n的函数,其中n=L/b,m=z/b。 b是沿
三角形分布方向上的长度,z是从基底起算的 深度。
矩形面积基底受水平荷载角点下的 竖向附加应力
注意:b是平行于水平荷载作 用方向的长度。
圆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中心的附加应力
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覆土柱的有效重量。 天然地面
cz z
cz
σcz= z
z
cy
cz
cx
1
1
z
4.2.1 竖向自重应力
二、成层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a
h1
天然地面
b
1
2 3
1 h 1
cz 1h1 2 h2 h3 i hi
'
第4章 土中应力
§4.2 土中自重应力
例4-2:某地基土层情况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所示, 试计算a,b,c3个点处的自重应力σz度(m)。
则基底压力p按下式计算:
§4.3 基底压力
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对于单向偏心荷载下的矩形基础
(如图),通常基底长边方向和偏心
方向一致,基底两边缘的最大、最小
压力pmax、pmin按下式计算:
pmax
pm
in
F G lb
M W
式中:M - 作用于的矩形基础底面的力矩,kN m;
§4.1 概 述
(3)土体可视为半无限体 所谓半无限体就是无限空间体的一半。即该物 体在水平方向是无限延伸的,而在竖直方向仅在向 下的方向是无限延伸的,向上的方向为零。地基土 在水平方向和深度方向相对于建筑物地基的尺寸而 言,可认为是无限延伸的。因此,可以认为地基土 体是符合半无限体的假定。
§4.1 概 述
§4.3 基底压力
荷载条件 基底压力分布
地基条件
•大小 •方向 •分布
基础条件
•土类 •密度 •土层结构等
•刚度 •形状 •大小 •埋深
§4.3 基底压力
1. 基础刚度的影响 基础刚度是指其抗弯刚度,基础按刚度可划分 为如下三种类型: (1)柔性基础 柔性基础刚度很小,在荷载作用下,基础的变 形与地基的变形一致,如土坝、土堤、路基等土工 建筑物,其基底压力分布和大小与作用在基底上的 荷载分布和大小相同。
§4.4 地基附加应力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土体中的应力计算是土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力是描述土体内部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应力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土体行为,并为工程设计和分析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应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力分析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应力的概念应力是描述物体内部受力情况的物理量,是单位面积上的力,通常用σ表示。
根据应力的作用方向,可以将应力分为正应力和剪应力两种类型。
正应力是指与应力面垂直的力,剪应力是指与应力面平行的力。
在土体中,通常将正应力分为垂直应力(垂直于土体中心轴线的应力)和水平应力(与土体中心轴线平行的应力)。
二、应力的计算方法土体中应力的计算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弹性理论以及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
1.静力平衡方程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力学平衡原理,根据土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来计算应力。
对于均匀土体来说,可以根据土体所受垂直和水平外荷载以及土体自重的大小来计算应力。
2.弹性理论: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弹性理论来描述。
在土壤力学中,常用的是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来表示土体的弹性性质。
通过应变测量和加载试验,可以计算得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3.实验和数值模拟法: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和进行数值模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测量土体中的应力。
例如,可以通过土钉或应变计等仪器来测量土体中的应力分布情况。
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分析等,可以模拟土体中复杂的应力场分布。
三、应力分析的应用应力分析是土力学中的关键研究内容,它可以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分析等方面。
1.基础工程设计:在土力学中,应力分析是基础工程设计的基础。
通过计算土体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可以确定土体中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指导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2.土体力学性质研究:通过对土体中应力的分析,可以研究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
这对于土壤改良和地震灾害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岩土工程应用:应力分析可以应用于岩土工程相关的设计和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土体中的应力分布,可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和墙体结构的受力情况,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1.格令法格令法是土力学中常用的一种计算土体中应力的方法,它基于土体中的格令应力体系。
格令应力体系是指土体中各个方向上的应力分量。
常见的格令应力体系包括水平应力(σ_h),垂直应力(σ_v)和剪应力(τ)。
格令法计算土体中应力的基本过程如下:(1)确定水平应力(σ_h):水平应力是以土体排列方向为基准的应力分量,通过土体中的外加荷载和支持条件来计算。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a.一维法:当土体受到轴对称荷载时,可以使用一维法计算水平应力。
其中σ_h=P/A,其中P为荷载大小,A为土体的横截面积。
b.二维法:当土体受到平面荷载时,可以使用二维法计算水平应力。
其中σ_h=P/A,P为荷载大小,A为土体的接触面积。
c.三维法:当土体受到体力荷载时,可以使用三维法计算水平应力。
其中σ_h=F/A,F为荷载大小,A为土体的接触面积。
(2)确定垂直应力(σ_v):垂直应力是指土体中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应力分量。
垂直应力的计算方法如下:a.压力传递原理:假设土体为均质、无阻性及无滑动的情况下,垂直应力可通过压力传递原理计算。
垂直应力由上层土体通过土粒间的压缩传递给下层土体,下层土体又继续传递给更下层土体,以此类推。
b.常用公式:经验公式计算垂直应力可使用τ=kσ_v,其中k为土体的地层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值。
(3)确定剪应力(τ):剪应力是土体中沿一定面域内的剪力分量。
剪应力的计算方法如下:a.剪切试验:通过进行剪切试验,可以直接测得土体中的剪应力。
b.运动原理:当土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土粒间的剪应力满足平衡条件。
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土体中剪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2.应变法应变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土体中应力的方法,它基于土体中的应变体系。
应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土体中产生的形变量。
常见的应变体系包括线性应变和体积应变。
应变法计算土体中应力的基本过程如下:(1)确定线性应变(ε):线性应变是土体中只考虑线性部分的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t w
§4.2 自重应力
§4.2 自重应力
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
cz
cz
1h1
例4-1:某地基土由四层土组成,厚度与重度如图,试计 算每土层接触面处的竖向自重应力并画出应力曲线。
h1 h2 地下水位面
O
1 2 3 , 3
1h1 2 h2
卸载 线弹性体 加载
§4.1 概述
土力学中应力
符号的规定
地基中常见的
应力状态 ε
• 三维应力状态 • 三轴应力状态 • 平面应变状态 • 侧限应力状态 • 连续 • 弹性 • 均质各向同性
ε
p
εe
应力计算时的
基本假定
理论:弹性力学解求解“弹性”土体中的应力 方法:解析方法优点:简单,易于绘成图表等
h2=2.0m
2
82.82kpa
2
3-3面 4-4面
σcz3 σcz2 γ'3h3
82.82 9.8 1.5 97.52kpa
h3=1.5m h4=2.0m
h3=1.5m
3
97.52kpa
3
h4=2.0m 116.32kpa
4 4
σcz4 σcz3 γ'4h4
97.52 9.4 2 116.32kpa
应力计算时的基本假定
小 结
§4.2 自重应力
第4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概述-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4.2 土体中的自重应力 §4.3 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与计算 §4.4 土体中的附加应力 §4.5 有效应力原理
§4.2 土体中的自重应力
定义: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
的有效重量而产生的应力 目的:确定土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4.3 基底压力-简化计算
§4.3 基底压力
三. 实用简化计算
圣维南原理: 基底压力的 分布形式非 常复杂
基底压力分布的影响仅限于一定深度范 围,超出此范围之外的地基附加应力分布 只取决于荷载合力的大小、方向和位置
接近弹性解 马鞍型 倒钟型 基础尺寸较小 荷载不是很大
砂性土地基
粘性土地基
简化计算方法:
基底压力的分布
假定基底压力按直线分布(材料力学方法)
§4.1 概述——应力状态
§4.1 概述—应力状态
2. 二维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状态)
z
2. 二维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状态) §应力条件 §应变条件
z zx xz x x
§独立变量
x o y z
y yz
zx
xy
y 0;
xy yz 0;
y y
E
yx yz 0
•地基——支承建筑物荷载的土层 •持力层——与建筑物基础底面直接接触的土层 •下卧层——持力层下面的土层 •按引起的原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自重应力——由土体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附加应力——由外荷(静的或动的)引起的土中应力。
形成年代久远的土层,压缩固结 已完成,自重应力不再引起地基 变形。但在欠固结土层、地下水 水位下降、大面积堆土等,也会 引起地基变形
荷载条件 基础条件
基底压力
地基条件
•土类 •密度 •土层结构等
•刚度 •形状 •大小 •埋深
弹性地基,绝对刚性基础
抗弯刚度EI=∞ → M≠0 基础只能保持平面下沉不能弯曲 分布: 中间小, 两端无穷大
基底压力的分布
5
§4.3 基底压力 弹塑性地基,有限刚度基础
— 荷载较小 — 荷载较大 — 荷载很大
假定:水平地基 半无限空间体 半无限弹性体
有侧限应变条件 一维问题
§4.2 自重应力
一、 均质土中的自重应力
天然地面
§4.2 自重应力
二、成层土的自重应力
n
cz z
cx cy K 0 z
xy yz zx 0
cz
cz
1 h1 2 h 2 n h n
拉为正 压为负
zx
zx
土力学
z +
xy
x
o x y z
xz x
y yz
压为正 拉为负 逆时针为正 顺时针为负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x xy xz ij = yx y yz zx zy z
ij
x xy xz = yx y yz zx zy z
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 基底压力计算 有效应力原理
学习要点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概述
第4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概述-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4.2 土体中的自重应力 §4.3 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与计算 §4.4 土体中的附加应力 §4.5 有效应力原理
上部结构
内墙
外墙
§4.1 概述
§4.1 概述
ij
x 0xy xz y 0yz = 0yx 0 zx 0 zy z
x 0xy xz yz ij = 0yx y 0 zx 0zy z
§4.1 概述—应力状态
§4.1 概述—应力状态
3. 一维应力状态(侧限应力状态)
3. 一维应力状态(侧限应力状态) §应变条件 §应力条件
h3
3
1 h1 + 2h2 + 3h3
3
§4.2 自重应力
§4.2 自重应力
三、有地下水时的自重应力
1. 水下的砂性土应该考虑浮力; 2. 粘性土需视其性质而定:
1)如果水下粘性土的IL≥1,认为土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2)如果IL≤0,认为土体不受水的浮力影响; 3)如果0<IL<1,土体是否受到浮力影响不易确定,实际中 一般按不利状态来考虑。 —若考虑浮力作用,应采用土的有效重度(浮重度)γ′替代 湿重度γ计算。
2 '= 9 . 8 0 K N / m r1 3 3
3
4 , 4
h4
h 3= 1 . 5 m
不透水层面
3 3
h 4= 2 . 0 m
4
r
'= 1
9.40KN/m
4
z
Z
§4.2 自重应力
§4.2 自重应力
O
cz1 γ 1h 1 18.23 2.5=45.58kpa
1-1面
O
2-2面
h1=2.5m
1
r1=18.23KN/m 3
1
h1=2.5m
1
45.58kpa
1
σ cz2 σ cz1 γ 2 h 2
45.58 18.62 2 82.82kpa
h2=2.0m r2=18.62KN/m 3
2 2 '=9.80KN/m 3 r1 3 3 '=9.40KN/m 3 r1 4 4
四、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的影响
原地下水位
变动后地下水位
h
变动后地下水位
h
原地下水位
rwh
rwh
Z
地下水下降,有效自重应力增大 地下水上升,有效自重应力减小
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利用及防治
§4.3 基底压力
§4.3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与计算
第4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概述-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4.2 土体中的自重应力 §4.3 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与计算 §4.4 土体中的附加应力 §4.5 有效应力原理
§4.3 基底压力
一. 影响因素
•大小 •方向 •分布
基底压力是地基和基础在 上部荷载作用下相互作用 的结果,受荷载条件、基 础条件和地基条件的影响。
§4.3 基底压力
二.基底压力分布
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
弹性地基,完全柔性基础
基础抗弯刚度EI=0 → M=0 基础变形能完全适应地基表面的变形 基础上下压力分布必须完全相同,若 不同将会产生弯矩
F
地基
基础
基础结构的外荷载
G
持力层(受力层)
基底反力 基底压力
下卧层
主 要 受 力 层
附加应力——是引起地基变形 的主要原因
附加应力 地基沉降变形
1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述—应力的正负号
§4.1 概述—应力状态 正应力 剪应力 顺时针为正 逆时针为负
地基中的应力状态
zx
材料力学
z
+
x xz
1. 三维应力状态(空间应力状态) z
• 说明:
1. 自重应力从天然地面起算; 2.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以上土层采用天然重度, 地下水位以下土层采用浮重度; 3.若地下水位以下存在不透水层(如岩层、致密粘 土),则在不透水层层面处浮力消失,此处的自重 应力等于全部上覆的水和土全重; 4. 对于一般土,由于成土年代长久,土体在自重应 力作用下已经完成压缩变形;对于新近沉积土或人 工填土,自重应力仍将产生土体或地基的变形。 讨论题
•土质点或土单元不可能有侧向位移 侧限应变条件 •任何竖直面都是对称面 •半无限弹性地基内的自重应力只与Z 有关 §应变条件
sA sB
K0:侧压力系数
y x 0;
xy yz zx 0
ij
x 0 0xy 0xz 0 0 yx yz 0 = y 0zx 0 zy z
h 1= 2 . 5 m
1
r 1= 1 8 . 2 3 K N / m
1
3
1h1 2h2 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