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公开课课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了解关汉卿有关知识和元杂剧的特点,把握本剧的剧情和结构;

2.通过品读和表演文本,分析窦娥形象,学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通过合作探究,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体会《窦娥冤》的悲剧意味。(二)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王国维曾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们领略过唐诗的慷慨和绵延,也感受过宋词的婉约和豪放。到了元代,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顺应着统治阶级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元曲,这样一种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我相信大家一定体会到了元曲跟唐诗宋词的不同。(篇幅更长,语言更直白通俗,是要表演出来的有动作和说白和唱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元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杂剧的代表作。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关汉卿跟(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而我们的课文《窦娥冤》则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2、分析人物形象

悲剧,历来被誉为戏剧艺术的“最高阶段”,它以其深沉的艺术精神震撼和感召着世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PPT)

①从课文节选的部分来看,窦娥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有哪些(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总结:窦娥是一个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关汉卿把这些被民族群体认可的美德集中赋予给了窦娥,而命运却给这样美好的一个女性身上加注了如此多的不幸。

3、分析“三桩誓愿”,体悟悲剧主题

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在被毁灭的过程中,窦娥是否努力抗争过不公的命运?她的心中有愤懑有不平,可是现实生活中她又无力反抗,没有复仇的手段。因此,她在受刑之前立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我们可以用四字小标题简洁地概括为?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PPT)

①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窦娥、刽子手、监斩官,其他同学思考:窦娥许下三桩誓

言的目的是什么?

(朗读前提醒学生根据文章把握角色的感情,在朗读的过程中用语气、动作展现出自己的理解。窦娥:悲愤;刽子手:凶恶;监斩官:前后有所变化,由满不在乎到紧张恐惧。)

朗读之后找学生分析三桩誓愿的目的。

血溅白练———(湛湛青天下,半点热血都溅到白练上,让四下里都瞧见。苌弘化碧(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两个典故)希望刑场上的人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月飞雪———(两汉的《上邪》里面,男女立下爱情誓言“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用这种种的“不可能”表现爱情中的坚贞,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而到了这里,窦娥立下了六月飞雪这个违反自然规律其实也是在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得到上天的反应(如果这样的事情也能发生,就说明真实是由于案

情存在,让天地动容了。)

亢旱三年———(有学生提出问题:前两桩誓愿已经实现了,为什么要亢旱三年,让百姓

受苦?)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包括为窦娥平反昭雪的窦天章),申诉自己的冤情,希望惩

治邪恶

小结:窦娥通过这三桩誓愿体现的意志越来越强烈,尤其是第三桩, 达到了窦娥表达自己愤懑、不甘心情的最高潮。窦娥用自身的毁灭来肯定和张扬了有价值的东西。从这个角度看,窦娥是强大的,她以这样的形式做出的反抗同样也是震撼人心的。

板书:三桩誓愿了解、反应、惩治和警醒

②就这三桩誓愿,有的同学在课前自主预习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窦娥先是指天骂地,

为什么在这里当她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时,又开始依靠天地了呢?

【讨论】窦娥的“斥天”与“靠天”是否矛盾?

用学生疑问:难道不能怪罪张驴儿吗?可引出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思考,让学生起来谈元代

的社会背景。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官吏贪污腐败、草菅人命,是不是所有像窦娥一样蒙冤的百姓,都

像窦娥那样最后有人来平反?

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现实生活的政治经济上受压迫,也在思想精神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自己莫名其妙地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窦娥开始觉醒,心中的反抗精神越来越难以压抑,悲愤与不甘让她痛斥天地鬼神。这本质上是窦娥对封建

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但是窦娥到最后仍旧没有完全摆脱这种神权思想的影响,还是把自己的夙愿寄托给天地神明。最终被黑暗的封建统治吞噬。

[PPT]悲剧的戏剧性,一方面来自于性格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来自于性格内部的冲突。———高尔基

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所以我们看,关汉卿笔下的窦天章只有一个,多数的窦娥只能在黑暗的吏制下冤死,反抗着,又无奈着,挣扎着,又找不到出路,这是普通劳苦民众在黑暗封建社会里必然的悲惨结局。

③窦娥立下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实现吗?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

类似的手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很常见,比如我们熟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二人殉情让我们感受到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惨,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化蝶”这样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让我们见证了爱情的伟大和永恒。(让同学们先想有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悲剧)(PPT展示:浪漫主义手法: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出跌宕起伏(超现实)的情节,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突出作品的主题,寄托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悲剧的价值就在于让审美主体在痛苦的心理体验基础上得到愉悦感,这是中西方悲剧理论中达到的共识,这种愉悦感则来自于审美主体感受到的崇高感和他们道德上的净化。

如果作品中不设置立下三桩誓愿并且誓愿实现的情节,直接以窦娥蒙冤被杀为结局?怎么样?

我们的这篇课文《窦娥冤》也运用了这种浪漫主义的手法。如果只是以窦娥蒙冤被杀结尾,我们读完可能只是会觉得很悲惨,悲惨之余却很难再体会出些什么了。但是加上三桩誓愿实现的情节后,故事有了一个满足大多数人审美需要的结局。人们一方面有美好的东西毁灭的痛心和惋惜,但痛惜之后又能看到前方的一丝希望,得到一丝慰藉。窦娥的冤情得到了上天的感应,最终被洗雪,草菅人命、善恶不分的封建官吏受到了惩罚,美好的人性得到了张扬。邪恶终究是战胜不了正义的。

《窦娥冤》窦娥冤案这一典型的事件的描写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让我们认识到封建制度的残酷吃人本质。而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则更加强烈的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正义抗争的那种感天动地的强大力量。

4、课堂总结

马克思说过:“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善良者被毁灭的悲剧,更是一个抗争者被毁灭的悲剧。这出悲剧让天地动容,达到了悲壮的境界。

窦娥的悲剧属于她所在的时代。关汉卿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为我们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个美好的女性形象。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而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悲剧的震撼心灵的力量。700 多年来,关汉卿的优秀剧作依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给世界各地的人带来精神上的滋养和艺术上的熏陶。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当大家提到戏剧或者是戏曲时,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脱口而出的是莎士比亚,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而是自豪地说,我们有关汉卿,有《窦娥冤》。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还会了解《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等非常多的作品,他们共同构成的中华戏曲宝库会帮助我们见识到更美更广阔的世界。

5、课后作业

《窦娥冤》既是舞台经典,又是文学上的经典。后代的很多作家都对《窦娥冤》进行了颠覆性的再创造。

①由《窦娥冤》改编而成的明传奇《金锁记》,对原剧中的人物和情节都做了一些改动:

窦娥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她的父亲窦天章为她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外出多年杳无音信的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

请谈一谈你更喜欢《金锁记》或《窦娥冤》哪一个的结局?并说说你的理由。

②学习本文后,请根据你对人物形象和戏曲主题的理解,发挥自己的合理想象,尝试为文

本改编一个结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