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禽流感PPT课件
禽流感健康教育PPT课件
![禽流感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b9d8a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b.png)
避免接触禽类及其产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什么时候需要关注禽流感? 流感季节
流感季节时,禽流感和其他流感病毒可能同时传 播,需特别注意防护。
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如何预防禽流感?
如何预防禽流感?
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生病或死去的禽类,处理禽类时佩 戴手套和口罩。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高风险人群
禽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养禽业工人、兽医、 家禽市场工作人员等。
这些人群因接触感染禽类而面临较高的感染 风险。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一般公众
虽然一般公众感染风险较低,但在疫情爆发 时,接触感染禽类的风险仍然存在。
遵循卫生和防疫措施对于所有人都非常重要 。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禽流感? 2.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3. 什么时候需要关注禽流感? 4. 如何预防禽流感? 5. 如果感染了禽流感该怎么办?
什么是禽流感?
什么是禽流感?
定义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影响鸟类,但也可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H5N1和H7N9 是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亚型。
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 重要措施。
如何预防禽流感? 食品安全
确保禽类及其产品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防禽流感?
公共卫生措施
积极配合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防疫措施,及时 报告可疑病例。
公众参与防控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疫情传播 风险。
如果感染了禽流感该怎么办?
特殊人群
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更易 出现严重症状。
2024版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024版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b9da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e.png)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目录CONTENCT •禽流感概述•预防措施•控制策略•实验室检测与诊断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总结与展望01禽流感概述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家禽和野鸟。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和污染的环境传播。
病毒在家禽中迅速传播,并可通过候鸟迁徙等方式进行远距离传播。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感染禽流感的禽类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涕、产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诊断方法通过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手段进行确诊。
流行病学特点流行范围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在家禽饲养密集的地区更易爆发。
流行季节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易感动物多种家禽如鸡、鸭、鹅等均可感染禽流感,野鸟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
02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饲养环境定期清理禽舍,保持干燥、通风,降低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率。
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来源的禽类混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提高禽类免疫力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管理,提高禽类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80%80%100%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禽类品种,选择针对性强、免疫效果好的疫苗。
根据禽类的生长周期和疫苗特性,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
采用正确的接种方法和操作规范,确保每只禽类都能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选择合适的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确保疫苗接种质量生物安全措施严格隔离和消毒对新引进的禽类进行隔离观察,并对禽舍、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毒。
控制人员流动减少非饲养人员进入禽舍,避免病毒通过人员传播。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疫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报告疑似病例,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03控制策略03疫情信息发布及时、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01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各级医疗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准确地上报禽流感疫情信息。
关于禽流感的PPT课件
![关于禽流感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6adec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4.png)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预防指南
卫生习惯:
• 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 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 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
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 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
口罩,并尽早就医。
•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 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他们都是来自非人与 人之间的传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病史图解
名词解释: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但在特有情况下会跨越 物种障碍感染人。
最早发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年龄分布图
最大年龄患者:上海84岁老人,患H7N9型禽流感医治无效死亡。 最小年龄患者:香港3岁儿童,患H5N1型禽流感医治无效死亡。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死亡分布图
最早的人禽流感H5N1病例出现在 1997年 的香港,导致18人发病,6人死亡。 到了2009年,全球就有15个国家和地 区 393人感染,248人死亡,中国从03年 到09年 共有31人感染禽流感,21人死亡。
3.目前国内外尚无疫苗
因目前为止,国内尚未研发出有效的预防治疗控制疫情的药物,人们在恐慌 之余听信大多不法分子的谣言,声称某某中药可治疗禽流感,正是由于人们 对疫情的恐慌,不科学认知,给许多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4.穴位按摩可治疗禽流感
同上一观点类似,人们不知如何发泄内心对于禽流感的恐慌,故听信他发 偏方,这样做不但不会有预防治疗的效果,反而还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禽流感及其防控-ppt课件.ppt
![禽流感及其防控-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1bc25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c.png)
ppt课件
5
①H5N1传播可能方式
?
野生水禽 → 鹅
鸡
鸭 ②一般传播方式 家养水禽
家养水禽(不发病) 野生水禽—— ↓
鸡
ppt课件
6
(3)感染宿主多样化:鹅、鸭、鸡、猫、 虎、猪、人、(鼠、犬等)。H5N1毒株的
变异对哺乳动物尤其是小鼠的致病性逐渐 加强。
ppt课件
7
各毒株感染后小鼠死亡情况及MLD50
④应该开展禽流感变异和哺乳动物易感性 之间的研究
ppt课件
28
4.防控认识 ①建立在改善饲养方式基础上的地毯式的
防疫。 ②至少全东亚地区联合行动,全部采用疫
苗防护为主的防护方法。 ③加强申报和监测。 ④赔偿的必要性。 ⑤出口困难和转向熟食。 ⑥活禽市场的管理。 ⑦准备与禽流感的长期共存。
(血清学、病毒分离鉴定)
SPF鸡 有不同抗体的鸡、鸭
免疫禽群 未免疫禽群
得出共有的指示性诊断指标
免疫群体
未免疫群体
ppt课件
13
2.指标
(1)H5亚型的指示性诊断指标 ①未免疫禽群: 突发、急剧的倍数增长的死亡;萎顿,鸡
冠发绀的鸡只出现后很快死亡;早期病死 鸡以全身性出血性变化为主
ppt课件
鸡
H5N1
5
7.50
孔雀
H5N1
4
8.25
鸽
H5N1
4
9.25
鹌鹑
H5N1
4
6.50
鸭
H5N1
4
6.75
鹅
H5N1
4
8.00
静脉接种 指数IVPI
2.99 2.99 2.90 2.85 2.72 1.64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课件PPT
![流行性感冒(禽流感)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0d7100af45b307e8719783.png)
流感的流行
Community
Family/Household School-age children infected
School absenteeism Increased visits for medical care Employee absenteeism Hospitalization (esp. elderly) Employee absenteeism Hospitalization (esp. elderly)
流行性感冒 (禽流感)
急性呼吸道感染
常见病 症状相似,严重程度不同
上呼吸道:鼻塞、流涕、咽痛、喷嚏、干咳 下呼吸道:咳嗽、咯痰、胸痛、喘息、呼吸困难 全身症状:发热、寒战、酸痛、乏力
预后不同
急性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病毒 普通感冒---病毒 鼻炎,鼻窦炎,咽喉炎—多为病毒 急性气管炎,慢支急性发作---病毒,细菌 肺炎---细菌,病毒,其他病原体 SARS----SARS冠状病毒 结核病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12/97.
流感病毒分型
Type A(甲型)潜在严重性 可引起流行和大流行 变异快,可感染人类和动物 Type B(乙型)较A型严重性低 引起流行 较为稳定,感染人类 Type C(丙型)经常引起轻微的症状或无症状 引起散发病例 -----各型显示不同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
(一)、MDCK 细胞分离
材料: MDCK细胞、各种培养液。 过程 : 准备成层细胞;病毒接种和收获;传 代及盲传。 血凝实验:(HA)。
(二)、鸡胚分离
有关禽流感PPT课件
![有关禽流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72a471b84ae45c3b358c86.png)
•
B(Influenza virus B)
•
C(Influenza virus C)
•
A型流感病毒可引起人、动物和禽类发生流感,常
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在动物中广
泛存在,也能引起动物大批死亡。
•
B型流感病毒主要引起人发生流感。
•
C型流感病毒主要引起人和猪发生流感。
2021/5/6
3
• 2.流感病毒的形态
• (3)病毒抗原检测 取病鸡组织制成切片或涂
片,用荧光抗体法或酶标组化法检测病料组织中 的病毒抗原。
• (4)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RT-PCR方法检测
禽流感病毒,4小时检出结果。H5型禽流感病毒
检测箱采用基因方法,5小时测出病毒基因。也
可核酸探针技术进行检测禽流感病毒。
2021/5/6
33
3. 农业部颁发的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标准
23
2021/5/6
图11 病死鸡头部皮下水肿
24
图12 病死鸡肌胃、腺胃黏膜面有出血、溃疡
2021/5/6
25
图13 病死鸡肠道淋巴滤泡出血、坏死
2021/5/6
26
图14 病死鸡卵子充血、出血
2021/5/6
27
图15 病死鸡肝脏出血、有白色坏死点
2021/5/6
28
图16 病死鸡胰腺出血
2021/5/6
10
• 2.传染源
病禽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禽类和隐性感
染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带毒排毒。禽流感病毒 可感染多种禽类。水禽(鸭、鹅)亦是禽流感病毒
的重要宿主,外观健康的鸭、鹅,可携带病毒并
排出体外,污染环境,一旦高致病性的毒株感染 鸡可引起暴发性流行。
禽流感讲课PPT课件
![禽流感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12c1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4.png)
03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措施
典型临床表现
咳嗽
干咳或伴有痰液的 咳嗽,严重时可出 现呼吸困难。
肌肉酸痛
全身肌肉酸痛,尤 其是背部和腿部。
发热
患者体温急剧升高 ,通常超过38°C, 持续数天。
喉咙痛
咽部充血、水肿, 导致喉咙痛。
其他症状
头痛、乏力、食欲 减退、恶心、呕吐 、腹泻等。
实验室诊断方法
病毒分离
住口鼻。
避免接触病禽
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其粪便; 购买有检疫证明的禽类产品。
注重饮食安全
禽肉和禽蛋要煮熟煮透再食用 ;避免食用病死禽肉。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 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社区和单位防控策略部署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讲座等 形式,向居民和员工普及禽流
感防控知识。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具有多种 亚型,可引起禽类及人类感染 。
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也 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间 接传播。
禽类感染后可出现呼吸道、消 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人类感 染后可出现流感样症状,严重 者可导致死亡。诊断需结合流 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 检查结果。
加强禽类养殖管理,提高生物 安全水平;加强人员防护,避 免接触病禽及污染物;加强疫 情监测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控 制疫情。
宿主免疫压力、病毒间基因重配、抗 病毒药物使用等均可影响禽流感病毒 的变异。
不同类型禽流感病毒比较
01
02
03
A型流感病毒
广泛存在于禽类中,可引 起禽类严重疾病和人类感 染。具有高变异性,可感 染多种宿主。
B型流感病毒
2024版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ppt课件
![2024版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bbc1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9.png)
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ppt课件目录•引言•H7N9禽流感概述•流行病学调查方法•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分析•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防控策略与措施建议PART01引言了解h7n9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和传播途径分析h7n9禽流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探讨h7n9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目的和背景为评估疫情发展趋势和预测未来疫情提供数据支持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提供参考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PART02H7N9禽流感概述H7N9禽流感病毒特点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
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节段组成,编码10种以上的蛋白质。
H7N9禽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能力,可能发生抗原性变异和毒力变异。
H7N9禽流感病毒可感染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类。
病毒类型基因组结构病毒变异宿主范围一般为7天以内。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少数病例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潜伏期症状表现并发症呼吸道传播H7N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可引起感染。
孕妇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
但在特定条件下,如密闭空间内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病毒环境中,存在人际传播的可能性。
消化道传播垂直传播人际传播PART03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疫情报告,核实和确认病例信息,包括病例数量、时间、地点等。
疫情报告和确认病例调查接触者追踪对确诊和疑似病例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收集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等。
认识禽流感课件(共24张PPT)《禽病防治》
![认识禽流感课件(共24张PPT)《禽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79f314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b.png)
二、病原
血凝素(HA)凝集红细胞的种类
禽流感病毒能够凝集鸡、火鸡和 豚鼠的等动物的红细胞。
二、病原
血凝素(HA)凝集红细胞的种类
不同动物来源的红细胞其受体表达及类型会显著影响不同亚 型禽流感病毒的凝集反应。
病毒血凝素蛋白受体结合区的关键氨基酸变化也会影响病毒 与不同动物源红细胞的结合。
二、病原
禽流感病毒(AIV),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 AIV呈球形或多形性,有的丝状,病毒粒子直径80~100nm。 有囊膜。 病毒粒子表面有糖蛋白纤突,分别为棒状三聚体血凝素 (HA)和蘑菇型四聚体神经氨酸酶(NA)。
二、病原
血凝素(HA)具有血凝性,可吸附到宿主细胞的唾液酸糖蛋 白受体上, 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蛋白酶将HA 裂解,病毒囊膜与内吞体膜融合,病毒核衣壳进入宿主细胞中, 进而完成病毒的复制和出芽。
二、病原
流感病毒重组株形成
猪可同时感染禽流感病毒和哺乳 动物流感病毒。
二、病原
禽流感病毒和哺乳动物流感病毒在猪体内混合后,能产生感 染人和 其他动物的新毒株(重组株)。
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于被双重感 染的人。
二、病原
细胞病理生物学机制 AIV通过两种机制引起禽类细胞发生病理变化:坏死和凋亡。
① H5N1 HPAI全病毒引起个别人感染。 ② 通过流感病毒间基因重组,AIV的基因和人流感病毒 (H1N1、H3N2)的基因在动物(如猪)重组形成重组病毒。
一、概述
③ H7禽流感致人结膜炎、肝炎、鼻炎、头痛等。 ④ H5禽流感致人呼吸道病或流感样症状、胃肠疾病。 ⑤ 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引起极少数人的发病和死亡。
禽流感ppt课件
![禽流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4dae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c.png)
05
禽流感的未来展望
科研进展与新药研发
科研进展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禽流感病毒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新的检测手段和 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涌现。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更加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以及 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
新药研发
针对禽流感病毒的特点,科研人员正在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以期能够更加有 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同时,也在探索利用免疫疗法来提高人体的免疫 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提高公众意识和预防措施的推广
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和意识是防控疫情的重要一环。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禽流感的 知识,让公众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预防措施的推广
推广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防控禽流感的重中之重。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积极推广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病 死禽等预防措施,同时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提高疫苗接种率。此外,还需要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控 制疫情的传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禽流感对家禽养殖业的影响较 大,可导致大量家禽死亡和养 殖业经济损失。
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和传播也对 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威胁,需 要加强监测和防控措施。
02
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重 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 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VS
针对禽流感病毒的特点,科学家们研 发出了相应的疫苗。疫苗接种能够使 人体产生对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应答, 从而在病毒侵入时迅速作出反应,阻 止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疫苗接种主要 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养殖场工人、医 务人员和经常接触禽类的人。
补液与营养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 的补液和营养支持,以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增强免 疫力。
H7N9禽流感PPT课件(2024)
![H7N9禽流感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1783e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b.png)
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评价
01
实验室检测H7N9禽流 感病毒的方法包括病毒 分离培养、核酸检测和 血清学检测等。
2024/1/29
02
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的 金标准,但操作复杂、 耗时较长,不适用于大 规模筛查。
03
核酸检测具有快速、灵 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 点,是目前主要的检测 方法。
11
04
血清学检测可用于回顾 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
7
02
病原学特点与发病机制2024/来自/298病原学特点
01
02
03
04
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 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具有独特
的病原学特征。
病毒基因组由8个单链RNA片 段组成,编码10种以上的蛋
白质。
病毒颗粒呈球形或丝状,直径 80-120纳米,表面覆盖着密
集的刺突。
病毒对热、酸、有机溶剂和去 污剂等敏感,但对紫外线、甲
醛、乙醚等不敏感。
2024/1/29
9
发病机制探讨
H7N9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经呼 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禽类或 其排泄物而感染。
病毒还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 器官和组织,引起多系统损害。
2024/1/29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呼吸道上皮细胞 内复制并引起细胞病变,导致呼吸道 症状。
发病机制涉及病毒直接损伤和免疫损 伤两个方面。
治疗与预防措施
总结针对H7N9禽流感的治疗手 段、预防措施及效果评估。
2024/1/29
症状与诊断
阐述H7N9禽流感的主要症状、 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社会影响与应对措施
分析疫情对社会的影响,以及 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采取的
禽流感简介及流感预防ppt演示课件
![禽流感简介及流感预防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6934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b.png)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禽流感基本概念 • 禽流感病毒特性及变异 • 流感预防措施与建议 • 临床治疗策略及药物选择 • 总结:提高公众认知,共同应对挑战
2
01
禽流感基本概念
2024/1/28
3
定义与传播途径
2024/1/28
定义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 种禽类疾病,也能感染人类。
流行趋势
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 广泛分布,不同亚型在不 同地区和时间呈现不同的 流行趋势。
9
对人类健康影响
感染途径
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禽类或其 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禽流感病
毒。
症状表现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可能出 现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 痛、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者 可导致肺炎、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 基础疾病的人群较易感染禽流感
病毒,且症状较重。
2024/1/28
10
03
流感预防措施与建议
2024/1/28
11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
保持室内通风
勤洗手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 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风险。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的 免洗洗手液,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 等部位。
1 2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通过抑制病毒神经氨酸 酶的活性,阻止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减少病 毒在人体内的复制和扩散。
M2离子通道阻滞剂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等,通过阻断病毒M2蛋白 的离子通道,抑制病毒脱壳和复制。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道感染以至隐性经过等多种临诊表现。禽流感是所
有禽病中最致命的,而且常常引起家禽几乎100%的损
失。是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规定该病为A类烈性传
染病。
•
18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中首次发现禽流感, 1900年
从鸡分离到病毒, 此后,在欧洲、亚洲、非洲、北美以
• 流感病毒呈多形性丝状或球状(见图1),直径
80~120nm,核衣壳为螺旋对称,核酸类型为单股负链 RNA,其RNA链由8个节段构成。病毒粒子外有囊膜, 囊膜上有呈辐射状排列的两种纤突,一是血凝素(HA), 另一是神经氨酸酶(NA)。是流感病毒主要的表面抗原。
• 3.流感病毒的抗原型
•
A型流感病毒根据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结构
直接照射下很易灭活,对紫外线非常敏感。一般
消毒剂对病毒均有作用,对碘蒸气和碘溶液特别
敏感。
2021/5/6
9
三、流行病学
• 1.易感动物
• A型流感病毒可自然感染猪、马、禽类和人, 貂、海豹、鲸等动物也可感染。禽流感病毒主要 感染禽类,以鸡和火鸡最为易感,鸭、鹅、野鸡、 鹌鹑、鸽、鸵鸟和鹧鸪等也可感染,迁徙水鸟、 海鸟、宠物鸟可无症状带毒,国外报道,已发现 可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鸟类达88种。此外,禽流感 病毒还可引起人和其它动物(猪、马、豹、虎、 猫和海洋哺乳动物)的感染发病。
• 7.流感病毒的血凝性
流感病毒能凝集马、驴、猪、羊、牛、鸡、 鸽、豚鼠和人的红细胞,不凝集兔红细胞。
• 8.流感病毒的培养
流感病毒很容易培养,能适应雪貂、小鼠、 仓鼠、发育鸡胚以及许多组织培养细胞。常用鸡 胚培养流感病毒。
2021/5/6
8
• 9.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流感病毒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强,其感
• 5.流感病毒的变异
•
A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容易变异, HA和NA这两
种表面抗原可独立或同时发生变异,而HA的变异性很
强,是AIV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A型流感病毒基因组
由8个RNA片段分节段构成,不同的A型流感病毒混合
感染时就会发生基因重组。当二个不同的病毒感染同一
个细胞时,子代病毒可继承来自两个亲本病毒的RNA片
染性在22℃时可存活4天、在0~4℃能存活数月,
在-70℃稳定,冻干可保存数年。禽流感病毒在
羽毛上至少存活18天,在干燥血液和组织中可存
活 数 周 。 在 冰 冻 的 肉 和 骨 髓 中 分 别 于 287 天 和
303天后仍保持感染力。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
其感染性很稳定。对热、酸和有机溶剂敏感。
56℃30分钟、60℃10分钟可使病毒灭活。日光
禽流感
(Avian Influenza,AI)
内蒙古农业大学 关平原
2021/5/6
1
一、概述
•
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 是由禽流行性
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简称禽流感,
又称真性鸡瘟(Fowl plague)、欧洲鸡瘟。本病传播
迅速,常呈毒株为高致病性病毒株。
• 低 致 病 性 病 毒 引 起 低 致 病 性 禽 流 感 ( low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LPAI),引起包括温和
的呼吸道疾病、沉郁和产蛋禽类的产蛋下降问题。
• 我国已分离的禽流感病毒株亚型有H9N2、H9N3、 H5N1 、 H7N1 、 H7N3 、 H4N5 和 H14N5 等 , 其 ICPI 为 0.420821~/5/6 3.00,高、低、无致病性病毒株均存在。 6
2021/5/6
5
• 4.流感病毒的毒力
• 禽流感不同亚型,其毒力也有很大差异
根据OIE标准:病毒对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
•
在1.2以上定为高致病性
•
在0.5~1.2之间为低致病性
•
在0.5以下为无致病性
• 高 致 病 性 病 毒 可 引 起 高 致 病 性 禽 流 感 (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高致病性病毒 传播快,可引起高达100%的死亡。一般认为H5、H7亚
•
B(Influenza virus B)
•
C(Influenza virus C)
•
A型流感病毒可引起人、动物和禽类发生流感,常
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在动物中广
泛存在,也能引起动物大批死亡。
•
B型流感病毒主要引起人发生流感。
•
C型流感病毒主要引起人和猪发生流感。
2021/5/6
3
• 2.流感病毒的形态
不同分成许多亚型,血凝素(H)有15个亚型(H1~H15),
神经氨酸酶(N)有9个亚型(N1~N9)。它们之间的不同
组合 ,使A型流感病毒有许多亚型 (如 H1N1、H2N2 、 H2N1、H1N2…等),理论上可产生不同的135种病毒亚 型,各亚型之间无交互免疫力。
2021/5/6
4
图1 流感病毒的形态
及南美等多个国家都有过本病的发生。目前在世界上许
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本病,1994年证实禽流感在我国鸡
2021/5/6
2
二、病原
• 1.流感病毒的分类 本病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分类属于正粘病毒科 (Orthomyxoviridae)。
• 流感病毒分为 A(Influenza virus A)
段组成新的RNA片段组合。理论上可产生256 (28)种遗
传学不同的重组子病毒亚型。而且多种不同的抗原变异
株或重组子病毒亚型可同时在禽类中循环存在,通过基
因重组、交换和功能互补,使其致病力发生改变,从而
导致新的高致病力流行毒株的出现。
2021/5/6
7
• 6.流感病毒的命名
A型流感病毒的命名:型别/宿主/分离地点/ 毒株序号(指采样时标本号)/分离年代(血凝素亚 型神经氨酸酶亚型)。如:A/香港/156/97(H5N1)。
2021/5/6
10
• 2.传染源
病禽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禽类和隐性感
染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带毒排毒。禽流感病毒 可感染多种禽类。水禽(鸭、鹅)亦是禽流感病毒
的重要宿主,外观健康的鸭、鹅,可携带病毒并
排出体外,污染环境,一旦高致病性的毒株感染 鸡可引起暴发性流行。
• 对鸟类体内禽流感病毒的监测研究显示野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