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

合集下载

配合物知识点

配合物知识点

配合物知识点配合物是指由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周围的配体离子或分子通过键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

在配合物中,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通常是正离子,而配体则是负离子或中性分子。

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在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催化剂、药物、电子材料等。

本文将介绍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命名规则以及一些常见的配合物。

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

配体通过给予或共享电子与中心金属形成配位键,从而稳定配合物的结构。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中心金属和配体的种类、配体的配位方式以及配合物的配位数等因素。

二、配合物的形成机制配合物的形成机制可以分为配位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两个方面。

配位过程是指配体的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之间的配位键形成过程,涉及到电子转移、配位键的形成和破裂等反应。

物理化学过程是指由于配位反应的进行,导致配位物的稳定和配位键的强度等性质发生变化。

三、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配位化合物的命名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则,以确保名称能准确描述其组成和结构。

命名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中心金属的命名:通常使用元素的名称来表示中心金属。

2. 配体的命名:根据配体的性质和化学式进行命名,如氯化物(Cl-)、水(H2O)等。

3. 配位数的表示:用希腊字母前缀来表示配位数,如二(2)、三(3)等。

4. 配位键的表示:根据配位键的类型和键合原理进行命名,如配位键中心金属与配体之间的键合方式。

四、常见的配合物 1. 铁配合物:铁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活性。

例如,氯化亚铁(II) (FeCl2)是一种常见的铁配合物,用作催化剂和药物。

2. 铜配合物:铜也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在催化、电子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乙酰丙酮铜(II) (Cu(acac)2)是一种常见的铜配合物,用作催化剂和染料。

3. 锰配合物:锰是过渡金属中的一种,形成的配合物在催化、电池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配合物_精品文档

配合物_精品文档

配合物一、介绍配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的配体形成的化合物。

配合物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配位键以及其在化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二、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 配体:配体是与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相连的分子或离子。

配体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或中性分子。

2. 配位键:配位键是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配位键可以是共价键或离子键。

3. 配合物的化学式:配合物的化学式通常以金属离子作为中心,配体写在金属离子周围,并用括号括起来。

例如,[Fe(H2O)6]2+代表铁离子与六个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离子。

三、配合物的分类1. 根据配体的性质:配合物可以根据配体的性质分为无机配合物和有机配合物。

无机配合物通常由无机配体组成,如水分子、氨分子等。

有机配合物则由有机配体组成,如有机胺、有机酸等。

2. 根据配位键的数量:配合物可以根据配位键的数量分为单核配合物和多核配合物。

单核配合物是指一个金属离子与一个配体形成配合物,而多核配合物则是指一个金属离子与多个配体形成配合物。

3. 根据配位键的类型:配合物可以根据配位键的类型分为配位键只有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共价键配合物(如钌烯配合物)、配位键只有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离子键配合物(如六氰合铁配合物)以及配位键同时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的配合物(如铂阴离子配合物)。

四、配合物的配位键形成机制配位键的形成机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 配位键通过配体的配位效应形成。

配体中的原子或离子发生配位效应,通过与金属离子形成化学键,从而形成配位键。

2. 配位键通过酸碱反应形成。

当金属离子作为酸时,它可以接受一个或多个配位键,与配体形成配合物。

当金属离子作为碱时,它可以损失一个或多个配位键,从而形成配合物。

3. 配位键通过配体之间的配位效应形成。

在多核配合物中,配体之间可以通过配位键相互连接,形成配合物的骨架结构。

五、配合物在化学中的应用1. 催化剂:很多配合物可以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配合物

配合物

2+ H2O Cu H2O OH2 OH2
双核配合物
5+ NH3 H3N Cr H3N NH3 NH3 O H NH3 Cr NH3 NH3 NH3
NH3
§1-3 配合物的命名
一、配离子:
②不同配体名称间用 · 分开 ③配体的数目用一二三四等表示 ④在最后一个配体名称之前缀以“合” 字 ⑤若配体名称较长或为复杂配体时,配体名称 写在配体数目后的括号中 ⑥当中心离子具有多种氧化态时,可在该原子 后用括号注明(常用罗马数字)
一、配位多面体 (polyhedron) 配体作为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的多面体
M
M
M
M
M
二、空间构型 1. 配位数为2: 直线型,金属离子为d10的1B族元素,如 [MCl2]- (M = Cu, Au), [M(CN)2]- (M = Ag, Au) 。
2. 配位数为3: 一般为平面三角形,金属离子组态为d10,如 [HgI3]-, [Cu(CN)2]-, [Pt0(PPh3)3]。 三角锥形,VA族,含孤对电子,如 NH3, PH3, AsCl3,SbCl3。
常见单齿配体
N M
F-,Cl-,Br-,I-,OH-,H2O,NH3,CO , CN-
常见多齿配体
en 乙二胺
H2N M NH2
Phen 1,10-邻二氮菲
N M N
Bipy联吡啶
氨基乙酸根 NH2-CH2-COO二乙撑三胺
H2N M N H2 N
Acac乙酰丙酮基
OX 草酸根
EDTA
异性双位配体(两可配体) 异性双位配体(两可配体): 如:SCN-, CN-, NO2-等
体积大小: AlF63-, AlCl4-

配合物课件新

配合物课件新
对映异构又称手性异构、光学异构和旋光异构
左右手关系 使偏振光旋转 性质有根本差异 高度不对称性,如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不同时,指分子没 有对称中心或对称面或四重映轴。
该配合物有无手性?为什么? 有手性。因为该配合物只有旋转轴(第1类对称元素)。 1分 下列回答亦可得1分: 有手性。因为该配合物只有1个三重旋转轴和3个二重旋转轴。 有手性。因为该配合物只有第1类对称元素。 有手性。因为该配合物无第2类对称元素。 有手性。因为该配合物无对称中心、镜面、四重映轴(映轴)。 若理由部分只写出无镜面或只写出无对称中心,或只写出无映轴只 得0.5分。只答“有手性”而未答出正确理由,不得分;结论与理由 相互矛盾,不得分。
(1)元素个数比为: Cr:Cl:H:O=19.5/52.0:40.0/35.5:4.5/1.008:36/16.0= 1:3:12:6 故实验式为CrCl3H12O6。 (2)AgCl的物质的量为:0.287/143.4=2.0010–3 mol CrCl3H12O6的物质的量为0.533/266.5=2.0010–3 mol 说明外界有一个 Cl–离子。内界Cl–离子个数为2。 外界水的分子数为:(0.144/18)(1.06/266.5)=2 内界水的分子数为4。说明其化学式为 [CrCl2(H2O)4]Cl.2H2O (3)1.33 g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为4.9910–3 mol,产生 9.9810–3 mol离子,水的质量为100+189.9810–3=100.09 g,能够使凝固点降低(1.82 K.kg/mol)(9.9810–3 mol)/1.0010–1 kg=0.18 K,正好被凝固点降低实验所证实。
CH3 C O Be
O
Be O
O C O O CH3 CBe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
杂化成键。
同一种离子稳定性:内轨型>外轨型
什么情况下形成内轨型或外轨型配合物,价键理论不能判断。 只能以磁矩为依据测磁矩。
磁矩: n(n 2)
由测的磁矩求出未成对电子数n,若n与其离子的未成对电子 数相同,则为高自旋,反之为低自旋。
如实验测得[Fe(H2O)6]3+ µ=5.25,则求得n=4
配位原子: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
如上述X、N、O、C、S等 。
单基(单齿)即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配体 多成基键(的多配齿体)。即如同H2时O 有两个以上配
位原子成键的配体。如乙二胺等。
注:常见配位体的齿数见P862表19-1。
3、配位数与中心离子配位的配位原子数即齿数
[Ag(NH3)2]+ [Cu(NH3)4]2+ [Cu(en)2] CuY2-
C 在空间构型不同的配合物中配体形成 不同的晶体场,对中心原子d轨道的影响也 不同。
八面体场
在八面体场中沿坐标轴方向伸展的dz2,dx2-y2 轨道,与配体处于迎头相碰状态,故受配体电 场的强烈排斥而能差升高,而夹在坐标轴之间 的dxy,dxz,dyz轨道则受到的排斥力较小,能 差上升较少,由于这三个轨道对配体有相同的 空间分布,因此能差相同,形成一组三重简并 轨道。称为dε轨道。而dz2,dx2-y2在八面体场 中具有相同的能量,所以形成另一组二重简并 轨道称dr轨道。
2
4
4
6
配位数与中心离子(原子)的电荷、半径有关。电荷增加, 配位数增加;半径增加,配位数减小。但半径太大配位数 反而减小,因为引力减小。
4、离子电荷
等于中心离子(原子)和配位体总电荷数之和。 如:[Ag(NH3)2]+ 、 [Cu(NH3)4]2+、

配合物ppt课件

配合物ppt课件

少量 AgNO3 溶液
氨水
NaCl 溶液
AgCl 沉淀
Ag++Cl -= AgCl ↓
AgCl(s)
AgCl + 2NH3 = [Ag(NH3)2]++Cl-
kf kf
澄清
Ag+(aq) + Cl-(aq)
kr kr +
2NH3
=
+ 二氨合银离子: H3N Ag NH3
[Ag(NH3)2]+
3、配合物的应用 (1)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Cu(H2O)4]2+ + 4NH3
[Cu(NH3)4]2+ +4H2O
结论2:配位键的强弱有大有小,配合物更易转化为稳定性更强的配合物。
反应③:深蓝色晶体为[Cu(NH3)4]SO4·H2O
【P104实验活动】简单离子和配离子的区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两滴
两滴

FeCl3(aq) KSCN(aq)
Cu2+ + 4H2O +
Fe
=
Cu+Fe2+
结论1:配离子也可以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探寻到了CuSO4溶液中的铜离子,情境1目标达成!
【课堂练习1】 请根据给出的配合物完成下表
配合物
内界
外界 中心粒子 配体 配位数
[Ag(NH3)2]OH 氢氧化二氨合银
[Ag(NH3)2]+ OH- Ag+
NH3 2
【课堂练习2】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合物的配位体的是( B )
A、NH3
B、NH4+

配合物的形成

配合物的形成

80%
中心金属
接受配位体提供的电子形成配位 键的金属离子或原子。
配合物的组成
中心原子
接受配位体的电子形成配位键 的金属离子或原子。
配位体
提供孤电子对与中心金属离子 或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 子。
配位数
中心金属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 之间的配位键数目。
配位数的变化范围
从2到18,常见的配位数有4、6、 8。
配合物的形成

CONTENCT

•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 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 配合物的重要性质 • 配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 配合物的应用
0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合物的定义
80%
配合物
是由金属离子或原子与一定数目 的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 复杂化合物。
100%
配位体
提供孤电子对与中心金属离子或 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
03
配合物的重要性质
稳定性
02
01
03
热稳定性
配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不易分解的性质。
结构稳定性
配合物在形成后能够保持其结构完整性的性质。
化学稳定性
配合物在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时不易发生变化的性质 。
磁性
顺磁性
配合物具有吸引电子的能力, 表现出正的磁化率。
反磁性
配合物具有排斥电子的能力, 表现出负的磁化率。
配合物的分类
01
02
03
04
有机配合物
由有机分子作为配位体的配合 物。
无机配合物
由无机分子作为配位体的配合 物。
过渡金属配合物
中心金属为过渡金属的配合物 ,具有丰富的反应性能和催化 活性。
主族金属配合物

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配合物的定义与组成一、引言配合物,作为一类独特的化合物,在现代化学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其特性主要表现在中心原子与配位体的协同作用上。

本篇文档将对配合物的定义及组成进行深入探讨。

二、配合物的定义配合物,又称络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围绕它的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中心原子或离子称为络合物的中心,通常具有可提供空轨道的d电子或s电子,从而形成配位键。

配位体则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通过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

三、配合物的组成1.中心原子或离子:中心原子或离子是配合物的核心,通过提供空轨道与配位体形成配位键。

中心原子通常具有未填满的d电子或s电子轨道,如过渡金属元素(Fe、Co、Ni、Cu等)。

2.配位体:配位体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通过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

常见的配位体包括卤素离子、含氧酸根离子、氨分子等。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中心原子所能结合的配位体的数目。

例如,在[Cu(NH3)4]SO4中,Cu2+的配位数为4,表示有四个NH3分子与一个Cu2+结合。

4.外界和内界:络合物中,通过配位键与中心原子结合的配位体称为外界,而与外界配位体结合的络离子则称为内界。

例如,[Cu(NH3)4]SO4中,SO42-为外界,而[Cu(NH3)4]2+为内界。

5.络离子的电荷:络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加上配位体的电荷数。

例如,[Cu(NH3)4]2+中,Cu2+带有2个电荷,由于有四个NH3分子与之结合,故络离子的电荷数为+2。

四、总结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围绕它的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其组成包括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位体、配位数、外界和内界以及络离子的电荷等方面。

深入理解配合物的组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其性质和用途。

无机化学第八章配合物

无机化学第八章配合物
无机化学第八章配合物
• 配合物概述 • 配合物的分类 •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 配合物的合成与分离 • 配合物的重要应用
01
配合物概述
配合物的定义
配合物的定义
配合物是由金属离子或原子与一定数目的配位体 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配位体
配位体是提供电子对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的分子或离子。
晶体场分类
根据配位体对中心原子的 作用方式,可分为正八面 体场、正四面体场、平面 正方形场等。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解释配合物的磁性和光谱 性质,预测配合物的稳定 性。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定义
配合物分子中电子的能量状态,由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的原子轨道 线性组合而成。
分子轨道分类
根据电子填充情况,可分为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
色谱分离法
利用色谱柱对不同配合物的吸附能力不同, 实现配合物的分离。
配合物的纯度鉴定
物理性质检测
通过测定配合物的熔点、沸点、 密度、折光率等物理性质,与标 准值进行比较,判断配合物的纯 度。
元素分析
通过测定配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判断配合物 的纯度。
谱学分析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 谱等谱学手段对配合物进行结构 分析,判断配合物的纯度。
03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位键理论
配位键定义
配位键的特点
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另一个原子提 供孤对电子,两者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通常比较稳定。
配位键的形成
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提供孤 对电子,通过配位键与中心原子结合。
晶体场理论
晶体场定义
配合物晶体中中心原子周 围的配位体所形成的场。

第十九章配合物

第十九章配合物

例:
o /J
P/J 场
Co3+的价电子构型
[Co(CN)6]367.524 ×10-20 35.250 ×10-20
[CoF 6] 325.818 ×10-20 35.250 ×10-20
八面体场中 d 电子排布 未成对电子数 实测磁矩/B.M 自旋状态 杂化方式
0
5.62
解:
o /J
P/J 场
(1) 中心M离子: 电荷Z增大, o增大
主量子数n增大, o增大 [Cr(H2O)6]3+ [Cr(H2O) 6]2+ 17600 14000 [Fe(H2O) 6]3+ [Fe(H2O) 6]2+ 13700 10400 [CrCl6]313600 [MoCl6]319200
o /cm-1
有内层轨道参与杂 (2)内轨型配合物:
化而形成的配合物 如;dsp2杂化 d2sp3杂化
特点:中心离子原有电子构型发生变化, 未成对电子数减少。 即:磁矩减小(有抗磁性),稳定性强。
4. 如何判断外轨型配合物和内轨型配合物 依据:由磁性进行判断
(1)由磁矩计算出未成对电子数
(2)磁矩: n (n 2)
(3)八面体场中心离子的d 电子分布
a.排布原则:(1)能量最低原理 (2)Hund规则 (3)Pauli不相容原理 b.电子成对能(Ep):两个电子进入同一轨 道时需要消耗的能量。 c. 强场:o > Ep 弱场:o < Ep
八面体场中电子在t2g和eg轨道中的分布
八面体场中电子在t2g和eg轨道中的分布
Ag ( NH 3 ) 2 Cl 一氯化二氨合银(Ⅰ) Cu( NH 3 ) 4 SO4 硫酸四氨合铜(Ⅱ) 2 Cu( NH 3 ) 4 四氨合银铜(Ⅱ)配阳离子 Co( NH 3 )5 ( H 2O)Cl3

配合物的总结大全

配合物的总结大全

M
性分子,则提供5个π电子,若看作C5H5—,则提供6个
π电子,该负电荷可看作中心体给C5H5 1个电子所得。
第二种:
,C5H5提供3个π电子,表示成
( η3_C5H5 )M。
第三种:
M
,C5H5提供1个电子,形成σ键
H
,表示成η1 C5H5或σ C5H5。
几种常见配体的结构和名称
M←SCN 硫氰酸根 (SCN) M←NCS 异硫氰酸根 (NCS)
心形成体与配位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其本质是 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
配位键的特点是:
(1) 中心形成体与配体间形成配位键时,配位原 子一方单独提供共用电子对;
(2) 配合物的中心形成体具有空余的价电子轨道, 可以接纳配体提供的电子对;
(3) 配体的配位原子中孤对电子填充到中心形成 体的空余价电子轨道中,形成共用电子对,将两 者结合,形成配位键。
配位化合物
复习
一、配位化合物
1. 定义 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
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阴离 子或分子)以配位键的形式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 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或分子为配位单元。 凡是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都称配合物。
如: [Co(NH3)6]3+、[HgI4]2-、Ni(CO)4等复 杂离子或分子,其中都含配位键,所以它们都是 配位单元。由它们组成的相应化合物则为配合物。 如: [Co(NH3)6]Cl3、k2[HgI4]、Ni(CO)4。
二、配位键、配位体、配位数
1、配位键
• σ配键 • 配体的配位原子供出孤对电子, 中心原子 接
受孤对电子。 • 配体是Lewis碱 ; 中心原子是Lewis酸。 • π配键 • 有两种情况: • 1。配体供出电子对形成π键 • 2。中心原子供出电子对π键( π酸-配合

配合物知识点总结

配合物知识点总结

配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配合物的定义配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配体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金属离子在配合物中通常为正离子,配体是通过给电子对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配合物可以根据配体数目的不同,分为配位数配合物和低配位数配合物。

配合物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配合物的结构1. 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通常是金属离子,其常见的价态有+1、+2、+3等。

金属离子的价态决定了配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在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通常是八面体、四面体等形状的配位几何构型,取决于其配位数和电子排布。

2. 配位键配位键是配体与金属中心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通常由配体的一个或多个孤对电子与金属中心的空的d轨道形成。

配位键的强度和稳定性决定了配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3. 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中与配体形成共价键的个数。

配合物的配位数决定了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

配位数的不同可以导致配合物的结构和形态的差异,从而影响其性质和应用。

4. 配位几何构型配合物的配位几何构型是指配位体围绕金属中心排布的结构。

常见的配位几何构型有八面体、四面体、三角双锥等形状,配位几何构型决定了配合物的形态和稳定性。

三、配合物的性质1. 配合物的稳定性配合物的稳定性是指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程度。

配合物的稳定性受金属离子的化合价、配体的性质、配位数和配位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稳定的配合物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和化学稳定性。

2. 配合物的光谱性质配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中表现出特定的吸收和发射特性,这些光谱性质可以用来确定配合物的结构和配位方式,从而揭示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

3. 配合物的磁性由于金属离子的d轨道电子结构的特殊性,配合物具有特定的磁性特性。

配合物可以表现出顺磁性、反磁性和铁磁性等磁性行为,这些性质对于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4. 配合物的溶解度配合物的溶解度受金属离子的价态、配体的性质和溶剂性质的影响。

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和应用。

配合物

配合物

什么是配合物(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是一类由中心原子(包括原子或离子)和围绕它的配位体(包括离子或分子)通过配位键相结合的化合物。

简称配合物。

组成配合物由中心原子、配位体和外界组成,例如硫酸四氨合铜(Ⅱ)分子式为〔C u(NH3)4〕SO4,其中Cu2+是中心原子,NH3是配位体,是外界。

中心原子可以是带电的离子,如〔Cu(NH3)4〕SO4中的Cu2+,也可以是中性的原子,如羰基镍〔Ni(CO)4〕中的Ni。

周期表中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可作为中心原子,但以过渡金属最易形成配合物。

配位体可以是中性分子,如〔Cu(NH3)4〕SO4中的NH3,也可以是带电的离子,如亚铁氰化钾K4〔Fe(CN)6〕中的CN-。

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配位体的总个数称为配位数,例如K4〔Fe(CN)6〕中Fe2+的配位数是6 。

中心原子和配位体共同组成配位本体(又称内界),在配合物的分子式中,配位本体被括在方括弧内,如〔Cu(NH3)4〕SO 4中,〔Cu(NH3)4〕2+就是配位本体。

它可以是中性分子,如〔Ni(CO)4〕;可以是阳离子,如[Cu(NH3)4〕2+ ;也可以是阴离子,如〔Fe(CN)6〕4-。

带电荷的配位本体称为配离子。

命名方法①命名配离子时,配位体的名称放在前,中心原子名称放在后。

②配位体和中心原子的名称之间用“合”字相连。

③中心原子为离子者,在金属离子的名称之后附加带圆括号的罗马数字,以表示离子的价态。

④配位数用中文数字在配位体名称之前。

⑤如果配合物中有多种配位体,则它们的排列次序为:阴离子配位体在前,中性分子配位体在后;无机配位体在前,有机配位体在后。

不同配位体的名称之间还要用中圆点分开。

根据以上规则,〔Cu(NH3)4〕SO4称硫酸四氨合铜(Ⅱ),〔Pt(NH3)2Cl2〕称二氯·二氨合铂(Ⅱ),K〔PtCl3(C2H4)〕称三氯·(乙烯)合铂(Ⅱ)酸钾。

配合物的概念

配合物的概念

配合物的概念
配合物,又称化学配合物或络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原子间的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配合物拥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

在催化剂中,配合物可以帮助加速反应速率。

在医药领域,配合物可以用作药物载体,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配合物还可以应用于材料科学中,如制备光电材料和磁性材料。

配合物的形成取决于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心金属离子常常是过渡金属离子,如铁、铜、镍等。

配体则可能是有机物(如氨、乙二胺)或无机物(如氯离子、水分子)等。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键主要包括配位键、共价配位键和氢键。

配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各种实验方法进行分析,如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共振和紫外可见光谱。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揭示配合物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类型。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配合物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到其稳定性、毒性和可再生性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其安全和可持续性。

配合物的结构和表征

配合物的结构和表征

配合物的组成
总结词
配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位体和配位数组成。
详细描述
配合物的组成包括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位体和配位数。中心原子通常是金属离子或原子,配位体则是提供电 子的分子或离子,配位数则是中心原子与配位体之间的配位键数目。
配合物的分类
总结词
配合物可以根据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和络合物 分为不同的类型。
06 配合物在生物中的应用
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活性物质是指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配合物作为生物 活性物质,能够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调控生命过程。例如,维生素B12和血红素等配合物在人体 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12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它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能够促进红细胞的形成,参与DNA 的合成和甲基化过程,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也有重要作用。血红素则是红细胞中的一种配合物,能 够结合氧气并在体内运输。
核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谱是另一种重要的配合物表 征技术,通过测定氢原子或碳原子的 核磁共振信号,可以推断出配合物的 分子结构和空间构型。
核磁共振谱的优点是分辨率高、信息 量大,且可以通过多维谱图解析获得 更丰富的结构信息。
05 配合物在物常被用作催化剂和反应中间体,如烯烃 复分解反应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
配合物在材料科学中也有广泛 应用,如发光材料、磁性材料 和催化剂载体等。
分析化学
01
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常被用作光谱分析的试剂,如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02
配合物可用于分离和富集痕量元素,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
性。
配合物还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如金属蛋白和
03

配合物

配合物

SOH
C N O F P S Cl Br
配位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配位的分子数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螯合物? 什么是金属羰基配合物? 配合物如何命名?
三、配合物的命名
配合物的命名原则: 1、先外界,后内界: 外界命名同无机物, 3 内界命名顺序:配体—合—中心原子[Co(NH3)6] Cl3 2、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或阳离子,配体之间用中心 点•分开; 3 3、先无机,后有机配体。如cis-PtCl2(Ph3P)2],应命 名为顺—二氯· 二(三苯基膦)合铂(II); 4、先简单,后复杂; 5、同类配体按元素排序 ; 6、中心原子要用罗马数字注明氧化数。
(Ph) P (Ph) P
Cl Cl
Pt
练习
练习
en---乙二氨 ox---草酸根 [NiCl2(NH3)2] 二氯•二氨 合镍(Ⅱ) [Co (H2O)2(en)2] Cl3 三氯化二水•二 乙二胺合钴(Ⅲ) K2[PtCl6] 六氯合铂酸(Ⅳ)钾 [CrBr(NH3)2(H2O)2]SO4 硫酸一溴•二氨•二水合铬(Ⅲ) 硫氰化二异硫氰根•二乙二胺 [Co(NCS)2(en)2]SCN 合钴(Ⅲ) [Cr(OH)(H2O)(ox)(en)] 一羟基•一水•草酸根•乙二胺 合铬(Ⅲ) [Co(NO2)(ox)] 一硝基•草酸根合钴(Ⅲ)
配合物有哪些异构现象?
如何画配合物分子的立体图?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旋光异构体?
四、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异构是配位化学中的“分子建筑学” 构造异构 :又称结构异构,
是指实验式相同而成键原子联结方式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即组成相同而结构不同。
立体异构 : 组成相同、成键原子联结方式也相同, 但其空间排布不同引起的异构
[Ni(NH3)4 2

高中化学 配合物

高中化学 配合物

高中化学配合物配合物是指由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的配体离子共同形成的一个整体结构。

配合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配合物的概念,了解其结构、性质和应用。

一、配合物的结构1. 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通常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和若干个配体离子组成。

中心金属离子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较多的空位和不完满的d轨道。

配体离子则是能够给出一个或多个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2. 配位键的形成:配位键是指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离子之间的化学键。

常见的配位键包括配位共价键、配位离子键和配位金属键。

配位键的形成使得配合物呈现特定的几何构型,如八面体、四方形、三角形等。

二、配合物的性质1. 颜色:配合物的颜色常常取决于其中的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离子的种类和结构。

不同的配合物由于电子跃迁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这也是我们常常用来区分不同配合物的一种方法。

2. 稳定性:配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配体的性质、中心金属离子的能力和配位数等因素。

稳定的配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配位能和较大的配位数,能够稳定保持其结构不发生变化。

3. 溶解性:部分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可以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

溶解性的大小与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关,不同的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呈现出不同的溶解性。

三、配合物的应用1. 工业应用:配合物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催化剂、染料、氧化还原剂等。

通过合理设计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实现对目标反应的催化和调控,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2. 医药应用:部分配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作为药物的主体或辅助成分。

配合物药物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3. 环境应用:某些配合物可以被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如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去除。

通过设计合适的配合物结构,可以实现对有害物质的高效捕获和转化,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配合物作为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学习目标]
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组成;
2.掌握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其成因;
3.掌握配合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学习重、难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合物的应用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过程]
复习:
1. 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 就是孤电子对.
2. 配位键的概念:在共价键中,若电子对是由而跟另一个原子共
用,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配位键。

成键条件:一方有另一方有。

3.写出下列微粒的结构式
NH4+ H3O+
H2SO4HNO3
[活动与探究]:
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

现象:
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2:取5%的氯化铜、硝酸铜进行如上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理。

[交流讨论] Cu2+与4 个NH3分子是如何结合生成[Cu(NH3)4]2+的?
⑴用结构式表示出NH3与H+反应生成NH4+的过程:
⑵试写出[Cu(NH3)4]2+的结构式:
一、配合物
1、概念:由提供的配位体和提供的中心原子以结合形成
的化合物。

2、形成条件:中心原子必须存在(通常在成键时进行杂化)
配位体必须存在
二、配合物的组成
①中心原子——配合物的中心。

常见的是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如:
(也可以是主族元素阳离子,如:)
②配位体——指配合物中与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

内界常见的有:阴离子,如:
中心分子,如:
(配位原子——指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相联结的配位体中的原子,它含有
孤电子对)
③配位数——配位体的数目
外界:内界以外的其他离子构成外界。

有的配合物只有内界,没有外界,如:。

注:(1)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配合物整体(包括内界和外界)应显电中性。

(2)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通过离子键结合,在水溶液中较易电离;中心原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一般很难电离。

例:1、KAl(SO4)2和Na3[AlF6]均是复盐吗?两者在电离上有何区别?
试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2、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
种为紫红色。

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

(提示:先写出两
者的电离方程式进行比较)
三、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是由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决定的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配位数形状实例
sp
sp2*[HgI3]-
sp3四面体型
*dsp2平面四边型
*d2sp3(或d2sp3)
例:1969年美国化学家罗森伯格发现了一种抗癌药物,分子式为Pt(NH3)2Cl2。

但在应用中发现同为Pt(NH3)2Cl2,部分药物有抗癌作用,另一部分则没有抗癌作用,为什么?写出它们的结构。

三、配合物的性质
1.配合物形成后,颜色、溶解性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如:Fe3+棕黄色Fe2+ 浅绿色
[Fe(SCN)3]3-血红色[Fe(CN)4]2- 无色
AgCl、AgBr、AgI可与NH3·H2O反应生成易溶的[Ag(NH3)2]+
2.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

三、配合物的应用
配合物的应用极为广泛
(1)湿法冶金:用配合剂将金属从矿石中浸取出来再还原成金属单质;
(2)分离提纯;
(3)利用形成配合物的方法检验离子,如Fe3+的检测;
(4)配合催化;
(5)生物体内的许多变化如能量传递、转换或电荷转移常与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生成复杂的配合物有关。

例:1、设计方案,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Fe2+),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至少用两种方法)
2、已知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

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于强
碱分别生成[Zn(OH)4]2-和[Al(OH)4]-。

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
于氨水,生成[Zn(NH3)4]2+。

⑴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OH)3溶于强碱溶液
②Zn(OH)2溶于氨水
(2)说明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或NaOH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3)实验室一瓶AlCl3溶液中混有少量Zn2+,如何提纯?
学后反思教后反思
[练习]
1.由配位键形成的离子[Pt(NH3)6]2+和[PtCl4]2—中,两个中心离子铂的化合价是()A.都是+8 B.都是+6 C.都是+4 D.都是+2 2.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mol AgCl沉淀。

此氯化铬最可能是()A.[Cr(H2O)6]Cl3B.[Cr(H2O)5Cl]Cl2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3.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中Fe2+以配位键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A.SO2B.CO2C.NO D.CO
4.已知[Co(NH3)6]3+呈正八面体结构:各NH3分子的间距相等,Co3+位于正八面的中心。

若其中二个NH3分子被Cl-取代,所形成的[Co(NH3)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的是()A.NH4CNO与CO(NH2)2B.CuSO4·3H2O与CuSO4·5H2O C.[Cr(H2O)4Cl2]Cl·2H2O与[Cr(H2O)5Cl]Cl2·H2O D.H2O与D2O(重水)
6.下列离子中与氨水反应不能形成配合物的是()A.Ag+B.Fe2+C.Zn2+D.Cu2+
7.下列组合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相同的是()A.K[Ag(CN)2]、[Cu(NH3)4]SO4B.[Ni(NH3)4]Cl2、[Cu(NH3)4]SO4
C.[Ag(NH3)2]Cl、K[Ag(CN)2] D.[Ni(NH3)4]Cl2、[Ag(NH3)2]Cl
8.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型构型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9.+3价Co的八面体配合物CoCl m·nNH3,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若1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1molAgCl沉淀,则m和n的值是()A.m = 1、n = 5 B.m = 3、n =4
C.m = 5、n = 1 D.m = 4、n = 5
10.下列常见化合物的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最后仍为澄清溶液的是()A.硫酸镁B.氯化铁C.氯化锌D.氯化铜
11.完成化学方程式:
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先沉淀然后又变澄清
12.在照相底片定影时,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能溶解掉未反应的溴化银,这是因为银离子与硫代硫酸根离子生成配离子。

银离子的配位数为2,若硫代硫酸钠与溴化银刚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13.已知[Ni(NH3)2Cl2]可以形成A、B两种固体,A在水中溶解度较大;B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

试画出A、B分子的几何构型。

[研究性学习]
14.把CoCl2溶解于水后加氨水直到先生成的Co(OH)2沉淀又溶解后,再加氨水,使生成[Co(NH3)6]2+。

此时向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其组成可用CoCl3·5NH3
表示。

把分离出的CoCl3·5NH3溶于水后立即加硝酸银溶液,则析出AgCl沉淀。

经测定,每1 mol CoCl3·5NH3只生成2 mol AgCl。

请写出表示此配合物结构的化学式(钴的配位数为6)___________,此配合物中的Co化合价为__ ____。

15.向硝酸银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氯化铵溶液,都会立即产生沉淀。

请分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如果把它们三者以一定的浓度比混合,得到的却是澄清透明的溶液,请你加以解释,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6.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NH3)xCly(x,y 均为正整数)。

为确定x和y的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0克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将一份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AgNO3溶液滴定(生成AgCl沉淀),共消耗毫升·L-1的AgNO3溶液。

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NH3。

吸收NH3共消耗毫升mol·L-1HCl溶液。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本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N Cl Co
17.空间构型是八面体的配合物MA2B2C2,其中中心原子是M,A、B、C、为配位体试讨论其手性异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