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德的思想来源
康德的知识来源论解析
中图 分 类 号 : 5 63 B 1.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7 5 (0 20 — 0 3 0 1 7 — 0 92 1 ) 1 0 8 — 4
“ 知识 ”是认识 论的主要 问题之一 ,是 自有哲 学思考 以来 的一个 永恒 问题 。认识论要 解决 的是 我们
摘 要: 康德 哲 学的基 本 问题 之 一是 知 识 问题 , 围绕 着什 么是 知识 , 它 知识 如何 可 能 , 类 理性 的界 人 限在哪 里 而展 开。在 康德 之前 , 学 家形 成 了关 于知 识 来源的 两类 学说 : 哲 经验 论和唯 理论 。康德 通过提 出“ 验感性 论 ” 先 对此 实现 了综合 和超越 。 完成 了哲 学上 的“ 白尼 式 的革命 ” 哥 。
他 把知识 限制在 有关 观念 的讨论 范 围内 ,因此 ,首 先要弄 清楚 洛克关 于观 念 的看法 , 以此来 为深 入讨 论 知识的来源做 准备。
洛克讨 论观念 是从批判 “ 天赋观念 ”论开始 的。“ 天赋 观念”建基 于 “ 普遍 同意说 ”的理论依 据之
上 。按照 这个理 论 ,宗 教 、道 德等人类 知识 中 的一 般观念 和原则 是人 们所 普遍 同意 的 ,即它们是 人们 心 中 自发 产生 的。洛克竭 力反对 这个 主张 。他 指 出 ,儿童 和 白痴 就不 知道道 德原 则和 规范 。而且 在不 同的时代 和不 同 的民族 中 ,道德规 范的 内容 大不相 同 ,有时甚 至是互相 矛盾 的。正如恩 格斯所 指出 的 ,
一
、
经验论的知识 来源说
经验 论主要 流行于英 国 ,它从实验 科学 出发 ,主张一 切知识都来 源 于感 性经验并且 以经验为 基础 ,
康德的伦理学和人类学思想的启示
康德的伦理学和人类学思想的启示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其伦理学和人类学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道德的来源、人性的本质以及自由意志的观点三个方面阐述康德的思想,以探究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道德的来源:自律康德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原则- 它是纯粹道德律,它的含义就是:“行事应当以这样一个准则为基础:你的行为规则如果变成普遍行动规则的话,则你愿意在你自己的立场中被人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
”这个道德原则要求我们都要按照规则行动,而这个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即可以普遍适用的。
道德规则的正当性是不是基于其实际后果,而是基于其是否可以普遍适用。
康德认为道德的源泉是人类自身,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人们应该理智,自律自己,不受外部压力和诱惑的影响。
这种自律是为大家谋求幸福的。
这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启示意义。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道德问题似乎越来越被忽视,特别是在人们日益追求物质财富的时代,很多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违背道德。
康德的思想提醒我们,我们要从内部维持道德标准,自律自己,不只是在道德方面,也包括其他方面,为了我们以后的幸福,不能抵制短暂的利益诱惑,坚守自己的底线,As康德所说的“个人自律” 是一种强大的生活态度,对我们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人性本质:理性康德认为人类在本质上是有理性的,和其他动物不同,人类有能力反思和做出决定。
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不仅仅在于人类有思维和理性,而且是这种理性的运用使人类成为了人类,为了使人成为人,康德认为我们应该发扬理性,就张欣的名言:“做一件事情之前,你要确定它是否合乎逻辑大众营养餐怎么办”,遵循理性去决策,不再盲目从众,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潜能。
三、自由意志的观点康德认为人类有自由意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性决策,本质上可以做出选择。
康德所谓的自由的意志是指,我们不受内部和外部的限制可以自由的作出决策,而这个决策也可以自我彻底的接受和理解,我们可以批判自己的偏见和错误,并重新审视和改变自己。
卢梭、康德、席勒、马克思审美教育思想综述
卢梭、康德、席勒、马克思审美教育思想综述一、卢梭的思想浅析1、卢梭的教育思想产生背景文化背景:自然法学派作为西方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流派,对近现代欧美许多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自然法学的产生很早,但它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想被广泛地传播并且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却只有到了启蒙运动时才实现。
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此情况下,举起了天赋人权的旗帜,他们系统论述了人的自然权利,近代自然法学派兴起。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有一个自然状态,人们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
一派以格老秀斯和霍布斯为代表,他们坚持君主专制论,另一派则以洛克为首,他坚持民主共和说。
这两派都对打破中世纪神学独霸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也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社会背景:十八世纪法国的封建制度日益腐朽, 资产阶级、广大人民和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者相互配合, 实行严酷的思想钳制, 对人民灌输宗教迷信思想, 以维护其封建统治。
在教育领域, 则极力压制儿童的天性和自然成长, 鼓吹“原罪”谬论, 教育成为束缚儿童自然、自由成长的枷锁。
2、卢梭审美教育思想3个要点(1)审美感受:感性的理解卢梭认为人的理解有两种,即“感性的理解”和“理性的理解”,或者说是“孩子的理解”和“成人的理解”。
“感性的理解”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组合起来,形成“知觉”或简单的观念,卢梭称这种组合的能力为“第六感觉”,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能通过事物的种种外形的综合而使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理性的理解”则建立在感性的理解之上,它“把几个简单的观念组合成复杂的观念”。
感性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感性。
卢梭指出,在简单的感觉以及复合的感觉(即知觉)中包含着判断:简单的感觉所产生的判断要感受具体的事物,是被动的;而从知觉(即复合的感觉)或观念中产生的判断要确定事。
(2)审美兴趣:游戏与学习的统一审美包含着现实功利但又具有超越性,卢梭的美育思想深刻地触及了这一内容。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作为一代思想泰斗,他提出的“三大批判”构成其伟大哲学体系。
其实,他在教育学上,不仅以哲学家的身份经常开展讲坛,还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
本文将试探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康德教育学观点(一)重视教育的目的以及价值。
在整体上,康德接受了卢梭关于教育价值的看法,认为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人性的崇高和人类的伟大是由于教育造成的。
教育是养成人的一种活动。
因此,康德特别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这在当时实属卓见。
在教育目的上,康德除了主张教育要培养人的一般本性(普遍理性)、以人类的大同理想为目的以外,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高的教育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达,乃是道德的完善。
这一点可联想起了赫尔巴特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目的论,说明康德的观点至少是他的思想来源之一。
(二)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在于超越现实、满足未来。
康德针对历史上关于教育的争论,尤其是对于教育是为了现实社会生活还是为将来做准备这一点,给予了明确的答复。
康德说,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为了现在,即把青少年培养成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的人,不管现实社会是多么的险恶,只要儿童能够应付这种现成的社会环境就可以了。
不仅许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抱着这种目的,许多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也只是着眼于现在,把现在的国家利益当作目的。
康德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远见、苟安于现状的表现,与人类的崇高使命和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的。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以人类的理想为目的,并主张把这作为一条原则确立起来,以便证明教育具有独立性和超越性。
(三)把道德教育提到教育目的的高度来认识。
康德看重道德教育,绝不仅仅是从教育的构成或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考虑,而是从他的批判哲学出发,试图通过教育建立一种主体性的道德原则,让人们服从“绝对命令”,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了这一步,人便成为具有普遍理性的人了。
康德哲学的来源
康德思想的来源黑格尔说:“卢梭和休谟是德国哲学的两个出发点。
”而康德哲学,在黑格尔看来“它总是构成近代德国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黑格尔把卢梭和休谟看作是近代德国哲学的两个出发点,包括是康德批判哲学的出发点。
一、对卢梭政治自由思想的继承(1)康德对卢梭道德思想的继承康德承认是卢梭教会他尊重人,在探索与卢梭把道德与科学的对立不同,康德将它们严格区分开,并且重新又把道德基础建立在理性基础上。
这就是说,康德在秉承卢梭道德思想的基础上赋予某些政治主题以神圣的道德尊严。
在这一点上,康德源于卢梭又有所发展。
卢梭认为:“唯有道德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只有欲望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这就是说,自由的实质就是意志服从自己规定的道德法则,而道德法则内在于人性之中,只有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才能将本有的道德法律揭示出来。
卢梭通过对人性的种种区分(自爱与怜悯,灵魂与肉体,良心与欲念),最终得出结论:道德法则发端于人的“良心”,良心即道德法律是人本性具有又时时被遮蔽着的自然准则,卢梭把它称为“内在光明”,“圣洁本能”和“天国永不消失的声音。
在这里卢梭已经触及到道德自律和他律的思想,并且被康德以理论化的形式确定下来。
然而卢梭的“良心”作为一种自然情感,只是主观原则,只有相对普遍性,自己本能制定法则,康德正是看出了卢梭道德原则的缺陷,因而反对从人性和情感中推导出道德律令,作为人类实践的最高原则,道德律是不关涉意志对象的纯粹形式,这种纯粹性使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尊严。
所以,康德的道德律剔除了卢梭道德原则中的情感因素,纯化了卢梭的道德原则。
(2)康德对卢梭自由思想的继承卢梭的自由概念是对康德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最重要贡献。
不过康德发现卢梭的自由概念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
政治自由存在着一个悖论,卢梭根据这个悖论提出普遍意志概念,和卢梭一样,康德也认识到强迫行为是人进入公民社会的一个必然结果。
康德的政治思想
康德的政治思想(一)康德的伦理思想1 .伦理思想是康德政治学说的基础。
康德的伦理学浸渗了18世纪的启蒙精神,高扬近代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旗帜,批判封建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 18 世纪的启蒙学说。
康德的政治学说基本上是其伦理原则的引申和发挥。
2 .“人是目的”是康德伦理学说的核心思想。
人的行为要有道德价值,一定是为义务而实行的。
这种义务就是按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法则行事,不问目的和效果,只问该行为所依据的原则,即为义务而尽义务。
按道德法则行事的意志就是“善良意志”。
道德法则可以归结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
”“道德法则”涉及的仅仅是形式而不问特殊的具体内容。
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他的存在自身即是目的,不需要任何物或人赋予他目的。
每个人不应把自己作为手段,也不应把其他有理性的人作为手段,而应该作为目的,这是道德法则的绝对要求。
道德法则是“绝对命令”,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道德法则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为自己立的法则,人们服从道德法则是“意志自律”,也就是自由。
人们都服从道德法则,培养“善良意志”,人类最终会实现一种“目的王国”。
在“目的王国”中,由“绝对命令”统治着,每个人都把自己和他人作为目的的本身,而不是手段。
每个人既是立法者,又是服从者,他制定道德法则,又服从道德法则,大家的目标和谐一致。
3 .评价。
康德关于“道德法则”、“人是目的”等思想,与法国启蒙学者关于人权、自由、平等和理性王国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启蒙色彩。
他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主张人的自律、自主和自由,这种尊重人及人的权列的思想也构成了近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作为一代思想泰斗,他提出的“三大批判”构成其伟大哲学体系。
其实,他在教育学上,不仅以哲学家的身份经常开展讲坛,还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
本文将试探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康德教育学观点(一)重视教育的目的以及价值。
在整体上,康德接受了卢梭关于教育价值的看法,认为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人性的崇高和人类的伟大是由于教育造成的。
教育是养成人的一种活动。
因此,康德特别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这在当时实属卓见。
在教育目的上,康德除了主张教育要培养人的一般本性(普遍理性)、以人类的大同理想为目的以外,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高的教育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达,乃是道德的完善。
这一点可联想起了赫尔巴特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目的论,说明康德的观点至少是他的思想来源之一。
(二)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在于超越现实、满足未来。
康德针对历史上关于教育的争论,尤其是对于教育是为了现实社会生活还是为将来做准备这一点,给予了明确的答复。
康德说,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为了现在,即把青少年培养成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的人,不管现实社会是多么的险恶,只要儿童能够应付这种现成的社会环境就可以了。
不仅许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抱着这种目的,许多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也只是着眼于现在,把现在的国家利益当作目的。
康德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远见、苟安于现状的表现,与人类的崇高使命和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的。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以人类的理想为目的,并主张把这作为一条原则确立起来,以便证明教育具有独立性和超越性。
(三)把道德教育提到教育目的的高度来认识。
康德看重道德教育,绝不仅仅是从教育的构成或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考虑,而是从他的批判哲学出发,试图通过教育建立一种主体性的道德原则,让人们服从“绝对命令”,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了这一步,人便成为具有普遍理性的人了。
康德哲学思想综述
康德哲学思想综述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
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
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
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
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
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相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
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
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
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
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
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
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
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作为一代思想泰斗,他提出的“三大批判”构成其伟大哲学体系;其实,他在教育学上,不仅以哲学家的身份经常开展讲坛,还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本文将试探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康德教育学观点一重视教育的目的以及价值;在整体上,康德接受了卢梭关于教育价值的看法,认为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人性的崇高和人类的伟大是由于教育造成的;教育是养成人的一种活动;因此,康德特别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这在当时实属卓见;在教育目的上,康德除了主张教育要培养人的一般本性普遍理性、以人类的大同理想为目的以外,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高的教育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达,乃是道德的完善;这一点可联想起了赫尔巴特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目的论,说明康德的观点至少是他的思想来源之一;二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在于超越现实、满足未来;康德针对历史上关于教育的争论,尤其是对于教育是为了现实社会生活还是为将来做准备这一点,给予了明确的答复;康德说,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为了现在,即把青少年培养成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的人,不管现实社会是多么的险恶,只要儿童能够应付这种现成的社会环境就可以了;不仅许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抱着这种目的,许多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也只是着眼于现在,把现在的国家利益当作目的;康德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远见、苟安于现状的表现,与人类的崇高使命和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的;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以人类的理想为目的,并主张把这作为一条原则确立起来,以便证明教育具有独立性和超越性;三把道德教育提到教育目的的高度来认识;康德看重道德教育,绝不仅仅是从教育的构成或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考虑,而是从他的批判哲学出发,试图通过教育建立一种主体性的道德原则,让人们服从“绝对命令”,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了这一步,人便成为具有普遍理性的人了;这就是个人发展的境界和人类要追求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道德教育必须由“他律”向“自律”过度;在康德的视野里,人的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自由的人是不需要管束的,因为他的行为与绝对命令融于一体,只有那些受动物的本能所支配而不明白做人的目的的人才需要管束;如果说道德是某种约束的话,那么,从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他解除身上的约束,便是形成自由人的必要环节;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康德不同意卢梭的观点,即所谓“自然后果教育法”,而是主张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引导;陶冶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道德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是以理性为基础去指导思想和行为,故陶冶是一种以高尚的情感去规范、引导物性和感性,并达于知性和理性的良好教育手段;四肯定了智育的重要性;康德从与道德教育的对比中,说明了智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智育是使人聪明的教育,要使人聪明,就必须注意在记忆力、判断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去训练儿童,他称之为“心理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康德不仅注重儿童思维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强调遵循自然的原则;这一点,康德与其前人一样,认为一切与自然相冲突的人为的办法都是有害的;要形成儿童的各种心理能力,首先必须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成为一个自由人,然后才能赋予他各种能力的教育;在智育方法上,康德特别推崇苏格拉底方法,以训练儿童的推理能力;他认为,不要先把知识或结论教给儿童,而是要他们从推理中作出他们自己的判断,得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给一个青年引证一条普遍的原则,我们既可以让他从历史上找出违反这一原则的事例,又可让他找出证明这一条原则的事例,这样,他不仅理解了这一条原则,也训练了他的记忆能力,还帮助他扩展了知识体系;五康德对体育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康德教育学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关于身体方面的和关于道德方面的;身体方面即包括体育和心育两类;体育的目的是指导身体自然生长,使身体强壮有力;心育的目的是发展心智,训练思维;在体育的方法上,康德推崇游戏,认为“游戏不应以游戏为目的,应另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使身体增强,健康进步,更可以使他不至于有放纵的恶果”;我们从康德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出,关于教育目的和价值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即使是论道德教育,也是服从于他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即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应该说,这是与他的批判哲学联系得最为密切的部分,也是他与以前的教育学家所不同的地方;在这部分内容中,他所表达的教育理念,后来成为支配欧洲教育的基本思想;此外,关于道德教育,是康德教育思想中篇幅最长,也是论述最精细的部分,他不仅对道德教育的意义作了深层次的思考,而且试图摆脱他的批判哲学思维方式,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作了许多明确具体的论述;在体育上,他继承了洛克的思想,从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真正身体和精神统一的“完人”的角度来论体育,其眼光更高一筹;二、思想来源康德的教育学说与洛克、卢梭不同,倒是与泛爱派的教育主张有些相近,他在讲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多是在方法的层面对教育发表见解,这就导致了后人对康德教育学的一个基本评价,即康德的教育学与他的批判哲学没有多大的关系;如福培特K.Vopt说,康德的教育学说,一部分是从他对人类学的兴趣出发,阐明他对教育目的、身心保育及道德教育诸方面的意见;另一部分是受教育思想史特别是洛克和卢梭的思想的启发,对教育方法所发表的见解;这两部分都不是他的批判哲学的总结或超越;然而,本人对此却有不同看法;第一:康德的教育思想不可能不受其批判哲学观的影响;康德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论教育一书是康德逝世后不久由他的学生经手出版的,他成了康的论述教育思想的独立之作;康德先是做了近十年的家庭教师,1755 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做教师,直到1797年他73岁时退休,从事了十余年的教师事业,可谓是鞠躬尽瘁;他讲授教育学期间,正是他潜心研究批判哲学时期,本来无暇顾及教育学,可能是由于他认识到教育学的重要性,才在没有人讲授的情况下承担起这门课的讲授任务;通过研究他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及道德教育的方法,我们不难发现,他是在自己的哲学思想导向下研究教育,并试图通过教育研究来反映他的人生观和哲学信念;格罗舍在其精神的再认与发展:教育的合法性关注中认为,康德关于自律的道德主体的构建这一哲学思想成为他论述教育学的基本精神;第二:康德的教育学主要来源于虔信派伦理学和卢梭的爱弥儿;同时还应加上洛克和泛爱派两种教育思想以及他自己的哲学观;从爱弥儿那里,康德吸收了三个方面的思想,即对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评价如自由人、完人等观点,以及对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从他自己的哲学中,他提炼出了三个思想运用于教育:一是关于主体建构的哲学观念,二是关于先验主义伦理学,三是关于社会历史的观念;对于第一点,康德运用于分析教育目的,提出教育对于培养一个具有和谐发展、具有高度的信心和责任心的人的重要性;对于第二点,康德在道德教育中加以具体化,并运用他所习惯的“二律背反”表达方式,分析了道德教育的诸多方法利弊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对于第三点,康德将其转化为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并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上升过程,从教育方面去解决这个矛盾,就应倾向于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去选择相应的教育;康德除了应用自己的哲学观去研究教育以外,也把自己思考哲学的方法论运用于分析教育,比如康德哲学中的“二律背反”思维方式充满着辩证法思想,对后来德国的唯心主主义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三、贡献及影响康德作为哲学家,造就了一批后来者,他的两个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赫尔巴特和费希特;赫尔巴特是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职位的第一个继承者,他从康德哲学中发掘出了“统觉”心理学思想,并把它作为建立教育学的基础;又从康德教育思想中吸取了最根本的内容:研究教育的哲学思维方式和道德或伦理学范畴的教育目的论,从而实现了对原有的教育学理论的彻底改造,建构了一种无论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观点上或是在实际应用价值上,都臻于完备的教育学体系;费希特则是从多方面接受了康德的影响,在哲学领域,他将康德的批判哲学方法运用于研究自己的哲学,曾受到康德的赞赏;在教育思想上,费希特将康德的教育价值论运用于解决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问题,并通过他在柏林科学院的十四次讲演,唤醒了当时德国民众的教育意识和民族意识,为日后德国教育走向国家主义、极权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康德除了直接影响上述二人外,恐怕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教育学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即哲学教育学时代;这不管是从历史事实上来看,还是从教育理论本身的发展逻辑来看,我们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教育学发展上,裴斯泰洛齐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最终在实践中的运用,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几乎所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想,都在他的实验学校中得到了检验和证明;他的成功也向后人昭示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在自然主义的研究方向下,人们要想超越历史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后来的教育学家们纷纷转向康德拓通的道路,从哲学的角度对教育学做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使得教育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新的进展;康德以后的教育学家几乎花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用思辨的方式去探讨哲学教育学,并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从思想源头上看,这不能不是康德的教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影响的结果;一种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不在或者主要不是在具体的内容,因为这些具体的内容基于当时的历史环境,随着时代的变迁终将失去现实的意义,而在于它解决问题的特殊方式,正是这种特殊方式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我们可以选择它也可以超越它另寻他途;以康德为例,他的部分观点放在如今来看不一定合适,但其提出的道德教育、教育的超越性对当今社会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浅谈康德的崇高理论
浅谈康德的崇高理论前言康德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大师之一,他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道德自律来达到真理和道德价值的追求。
其中,他的崇高理论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德的崇高理论概述康德认为,崇高是一种通过情感体验而产生的非理性经验。
崇高的感受指的是人类在面对无法理解或无法控制的事物时所感受到的情感状态。
康德将崇高分为两种类型:自然崇高和道德崇高。
自然崇高是指人类在面对自然景观、气势磅礴的建筑或自然灾害等时所产生的情感感受。
这种感受常常使人感到小而渺小,同时也能唤醒人类内心的某种非理性情感。
例如,人们会在登高望远时感受到崇高的感受,这是一种感性经验。
道德崇高则是指人类在面对某种道德标准、原则或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感受,这种感受来源于我们内心的道德自觉。
例如,在目睹他人的勇气、正义、真挚等道德行为时,人们会感受到一种令人震撼的崇高情感。
康德崇高理论的特点康德崇高理论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非理性康德崇高理论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类直觉和感性的结果。
它不同于理性的认知和思考,而是在感知和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的。
个体化康德崇高理论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经验,因为崇高的感受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独特的感受。
康德认为,这种个体化的崇高感受是人类最为宝贵的。
非功利性康德崇高理论并不追求任何功利性目的,也不需要追求实际的利益或效果。
康德的崇高更侧重于情感上的体验,是一种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
康德崇高理论的意义与价值康德崇高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它为人类生命的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视角。
它不仅让我们从认知上了解到自然和道德的崇高,更让我们从情感上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重要性和深刻的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康德崇高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内心根基,同时也能指明一条寻求精神上升和价值追求的道路。
它告诉了我们,只有通过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的反思,才能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真正了解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和自己身处其中的意义。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康德崇高理论对于建立一种新的精神追求,推动人类的文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康德哲学思想
第三讲: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及先验哲学三、康德的哲学思想1、产生的原因:从培根开始的近代经验主义并不承认“知识”有两个不同的来源,而认为一切都来源于“感觉经验”,逻辑形式也来源于“感觉经验”的概括。
然而,如何从只具有“感觉经验”之“偶然性”中概括出逻辑的“必然性”?于是,经验主义常导致怀疑主义。
(注:经验主义并非不要理性,不过它理解的“理性”仍来源于感觉经验,是“感觉经验——感性”的概括与升华,是感性之“抽象”。
这样的理性,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只是上些经验上约定俗成的规则,因而只有经验上的普遍性,而无逻辑上的必然性。
即培根的“蜜蜂酿蜜”的道路。
)休谟问题已使理性是否有能力从事形而上学成为巨大的疑问。
康德认为人类最崇高的目的,仍是惟独理性才能揭示的,这是形而上学这个科学部门存在的根本理由。
理性在现有的形而上学中当然无法执行自己这项使命,这一点休谟讲得对,但休谟取消一切形而上学的结论,却下得仓促、不正确,康德为“未来形而上学”奠基工作。
为未来形而上学的做奠基工作,无疑就应对理性能力本身做彻底地考察,康德称之为“纯粹理性之批判”。
休谟对经验中的理智(逻辑范畴)所做的无情拷问和消解工作无疑属于“理性之批判”,但他的批判产生的是否定性的结果,康的批判在休之后重新确定理智之根据,划定其范围,而这种指头要导向的是另一种确定的积极成果,达到纯粹理性之我阐明(先验哲学)。
2、思想内涵(1)经验自身不能不能提供“知识”必然性的根据,“经验知识”的“根据”应在“经验”之外。
先天分析判断:判断之谓项是从主项概念中“分析”得出,分析判断是无关经验的,是必然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它是逻辑的、“先天的”。
综合判断:若一个判断的谓项并不包含在主项中,则发生了两个没有逻辑内涵关系的观念之间的真正连结,必须经过“经验”,才能得到知识。
既然综合判断是“经验”的,必是后天的。
(注:休谟只承认综合判断的经验性,不承认综合判断的逻辑必然性。
)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同时,光靠“分析”,我们得不到“新”的知识,因此,知识的进步与积累,只有通过“经验”的不断“综合”,才有可能。
康德的美学思想浅析
康德的美学思想浅析吴景滨(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技哲学 1200026)摘要:康德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方近代美学向现当代美学演变的转折点。
康德美学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就是要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对美学的独特洞察,从而奠定了康德美学在历史上的地位,但同时也使康德美学带有了历史局限性,又是对美学的一次盲视。
认真研究学习康德美学,将为我们理解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内涵、走向,以及我国的现代美学,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康德美学;判断力;康德(1724-1804):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
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
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
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
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
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
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
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
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
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
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
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
《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
1804年2月12日病逝。
康德在对美的分析论中所采用的逻辑是从质到量,再到主观合目的性,最后以共通感为普遍认同的条件,完成了他的审美判断的纯主观判断的论断。
康德的知识点总结
康德的知识点总结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和美学等领域有着深刻的贡献,建立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被认为是哲学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
以下是康德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知识的来源:康德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基于我们的感知和理性的活动。
他提出了“先天形式”的概念,认为我们的知识是建立在先天形式和经验材料的基础上的。
2. 纯粹理性:康德区分了理性的两种形式,分别是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
纯粹理性是关于理论的知识,而实践理性则涉及到伦理和道德的问题。
3. 纯粹理性批判: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探讨了认识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他提出了“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认为我们只能认识到现象,而不可能认识到物自体。
4. 统一的科学理论:康德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科学体系,将自然科学、数学和伦理学统一起来。
他提出了“自然科学的普遍哲学”,试图解决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矛盾。
5. 实践理性批判: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探讨了道德和宗教的问题,提出了“自由意志”的概念,认为道德行为是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
6. 判断力批判: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探讨了美学和艺术的问题,提出了“美的感觉”和“审美判断”的概念,试图解释美的本质和艺术的意义。
7. 自我意识:康德认为自我意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判断事物的基础,是“我思”的先验知识。
他强调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并试图解释它的本质和作用。
8. 应用哲学:康德的哲学还涉及到政治、历史和宗教等应用领域,他试图建立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并提出了“民主”和“宪政”等政治原则。
总之,康德的哲学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哲学体系,试图解释世界的本质和意义,探讨人类的认识、道德和审美的问题,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的思想被认为是现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哲学史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的思想及评价
康德的思想及评价汪光宇09724126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思想主张:人非工具,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不可知论者,他调和了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矛盾,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不可知的物自体,人类的理性无法认识,人又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分别对应数学的代数和几何,人的认识能力由于物自体作用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知觉,然后知性运用范畴去整理这些杂乱的材料,使之成为具有必然性的科学知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不被动消极的面对世界,而是运用知性为自然界立法,这也可以看出康德极大的调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怀疑主义者休谟对自然科学的摧毁他拯救了自然科学,也打破了大陆独断论的机械论。
但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物自体,当人类的理性企图去认识物自体是就会导致幻想和二律背反。
他在这里限制了人类的理性,为宗教留下了地盘!康德思想的简单评价一、何谓“启蒙”,何谓“成熟”?“自由”乃是“自己”。
一切出于“自己”,又回归于“自己”。
“启蒙”精神,乃是“理性”精神,“自己”精神,“自由”精神,乃是“摆脱”“外在”支配,“自己”当家作主的“自主”精神。
所谓“外在”,乃是“它者”,包括了“人-他人”和“事-客观世界”对“自己”的支配;“摆脱”一切羁绊,也是“自由”的基本意义。
所以康德谈论“启蒙”,强调的是运用自己的理解力-理性之一种职能,来认知世界,而不是仅仅依靠“他者-他人”的指导。
“启蒙”精神是“摆脱-不需要”“他者”指导的独立自主精神。
这样,康德就把自己的“启蒙”观念和传统的“启蒙”口号——“敢于认知”联系起来。
论康德伦理思想的来源和对现代的意义
论康德伦理思想的来源和对现代的意义康德思想的重要性在当代理论界是众所周知的。
形形色色的现当代哲学思想在不同程度上都渊源于康德,自由、主体、实践理性、善良意志、意志自律以至“绝对命令”,在康德那里是相通的概念,正是这种独立于客体的概念,给道德奠定了基础。
在康德纯粹理性所划分的学科体系中,道德形而上学是作为伦理学的纯粹部分而存在的,它关注的是人的终极目的,涉及的是人的全部使命,体现的是人的高贵和尊严,所以它优越于人类理性的任何其他追求,而其他学科都要为这个最高目的服务,也成为整个康德伦理思想的起点。
一康德的思想,如日本学者安倍能成所说:康德“在近代哲学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
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而以后的哲学又从康德这里流出的”。
康德思想研究早已经是一种“显学”,似乎人人都能对康德的思想说点什么。
伦理学在康德整个思想体系中属于另一个方面,在康德思想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由牛顿转向卢梭,由自然科学及其哲学意义转向人的精神世界的探求。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康德的伦理学,都认为其重要性不能和他的认识论研究相比,甚至认为康德伦理学只不过是形式主义而已。
基于这样的事实,康德思想对于我们,可以说还是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之中。
那么,康德哲学思想主要是认识论还是伦理学呢?他在构造其“批判哲学”时,虽然首先着手于认识论,但就康德个人主观上来说,伦理学显然高于认识论。
在康德的主要伦理学著作中,即《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它们的共同任务就是建立实践的最高法则以及论证道德法则乃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原理,旨在建立道德形而上学。
在康德纯粹理性所划分的学科体系中,道德形而上学是作为伦理学的纯粹部分而存在的,它关注的是人的终极目的,涉及的是人的全部使命,体现的是人的高贵和尊严。
所以它是优越于人类理性的任何其他追求的,而其他学科都要为这个最高目的服务,由此也成为整个康德伦理思想的起点。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为后世哲学家所借鉴和批判。
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康德哲学体系”为核心,从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一、康德的认识论1、经验与先验康德认为人们的认识分为经验和先验。
经验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感观所获得的知识,而先验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自带的一些概念和原则。
经验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而先验则是我们的认识能力内在的、固有的结构,是纯粹理性的产品。
康德将先验分成两种,一种是经验前的先验,如时间和空间等;另一种是经验后的先验,即形成经验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先验形式康德认为,我们无法脱离先验形式来认识事物,人们所认识的世界是通过先验形式构建出来的。
而且先验形式不是来源于经验,而是来源于普遍适用于一切认识对象的纯粹形式。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是我们对事物认识的先验形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础的方式。
时间和空间不是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自然地构成的认识条件。
3、现象和本质康德在哲学中提出了“现象”和“本质”的概念。
现象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事物的外在表现,是我们通过感官所能直接观察到的。
而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是背后真实的存在。
康德认为,我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而本质则是我们无法直接认识的。
因此,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现象的世界,并不是本质的世界。
4、认识的局限性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无法突破这些局限性,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有限的。
人的认识因素是主观的,是建立在认识者自身的认识结构上的,因此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对世界的一种表现,不是对世界的本质的认识。
所以,康德提出了认识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越过这些限制去认识世界的真实本质。
二、康德的形而上学1、形而上学的限制康德对形而上学提出了批评和局限性的见解。
论述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
论述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
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这两部著作。
三部著作的相继间世,成为康德批判哲学体系诞生的真正标志。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
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康德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
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
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
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而理性则是天赋的。
人类通过理性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理性就无法感知世界。
因此理性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但人类的理性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康德的思想来源
董金泉李林涛(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034)摘要:康德的三大批判的任务就是通过人类理性活动的全部过程去确定这些批判,从他们与被他们所决定的理性关系中理解他们的合法性和界限。
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自在之物的刺激产生的感觉,为理性认识提供了对象,人类根据对自在之物的刺激形成对物自体的表象,这样的表象经过积累形成经验或知识就是康德所说的知性的范畴。
人类的认识来源于自在之物,却无法完全认识自在之物,人类只能通过表象形成对自在之物的认识。
关键词:物自体批判思想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113—01康德所在的时期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意识和自由理论发展的时期,也是用理论的思辨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启蒙精神表现出来的时期,他们将理性和自由上升到哲学的永恒的原则,并把启蒙运动推向巅峰,来反对封建、神学。
自由和理性为永恒原则的思想标志着资产阶级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不断取代封建思想意识的统治地位。
所以这种理性和自由的原则,延续到了康德的思想,也启迪了费希特的理论。
康德的思想来源,大体上讲分为三个方面,康德前期的思想来源于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思想,也就是理性主义经验论的思想,即无条件地相信逻辑的概念思维与现实的存在及其规律在认识论上是一致的,也包括了牛顿经验自然科学思想。
第二个主要来源是卢梭关于人之为人,人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人的自由主动者资格的思想,改变了
康德的思想。
其次是休谟对于理性主义及其形而上学的批判。
独断论和怀疑论的认知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无视人类自身原因和外在因素对人类认识划分的界限和范围,康德通过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即批判的将人类的思想划分到了合理的界限之内去解决上述问题。
最后是休谟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何来的问题的思考,他们的客观的有效性何在?使康德认识到这些问题应先探讨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界限问题,并开始综合三种思想形成自己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任务就是通过人类理性活动的全部过程去确定哲学判断,从他们的内容本身,从他们与被他们所确定的理性活动的关系中去理解他们的合法性以及要求的界限。
将人类的思想限定在了合理的范围内。
而独断论和怀疑论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不知道人的认识能力究竟有多大,康德认为唯一合理的思路是批判的道路,去探讨人的认识能力所不能超越的界限和范围,也拯救了这个时期一直争论的话题。
康德的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思想,康德认为人在认识的初始就具有一定的在认识之前已形成的认知的形式,思维和存在的绝对一致是不可能的,它只是一个过程,以往都把人的知性看做是观念的消极容量,康德却认为对象应当与我们的认识相一致。
康德哲学从批判的角度,看到了理性的二律背反,感性指向的是表象非物自体,经验表象建立起的形而上学是迷误理性的所在,因此康德采取了批判的立场,对理性进行分析和考察,通过揭示认识能力了解我们能够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来解决形而上学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
用批判的思维方式证实或证伪与理性相关世界的整体性的两种相互冲突的问题。
康德的三大批判的任务就是通过人类理性活动的全部过程去确定这些批判,从他们与被他们所决定的理性关系中理解他们的合法性和界限。
《纯粹理性批判》阐述的是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来源、功能、条件界限范围。
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自在之物的刺激产生的感觉,为理性认识提供了对象,人类根据对自在之物的刺激形成对物自体的表象,这样的表象经过积累形成经验或知识就是康德所说的知性的范畴。
《实践理性批判》确定的是理性实践的先天原理的使用范围界限。
康德确定的是应该这样行动,即使得你的意志的主观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做一个普遍立法的客观原理。
这种行动的普遍的立法也就是康德所说的人类的欲求的最终目的,即道德界限内的自由——自律,自律是完全以理性自身的纯粹形式作为自己法则的意志,这样的自由意志,是关乎于我们行动的动机是否可能不受经验的束缚,完全以普遍标准为法则,并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的理性行为,也是有限的理想范围内的人的自由的问题。
这样问题就变成了是否有以道德为原则的理性的意志动机。
自由作为道德法则的存在根据,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理性内的自己为自己确立的界限内的普遍的法则,即自律。
这样康德将消极意义的自由概念转为了积极意义的自律。
《批判力批判》的使命是消除理论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所产生的自然和自由、现象和本体、知识
和道德的分离和对立。
比如《纯粹理性批判》一直缺少一种本质的东西,即来源于心灵本身的纯粹知性的概念和原理何以和经验事物本身是一致的,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同时也说出了人类认识中的不可知方面。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所以重视康德哲学,是因为他十分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从逻辑上推论实在和从思维去推理存在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和独断论的评析问题,拓宽了人类理性认识的能力。
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让人依附于物的模式变成物的属性符合人的思维框架。
而批判的角度确定的人类的界限范围,有力的打击了17—18世界占统治地位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后来唯心主义辩证法拓宽道路。
道德自由为准绳的理性思维,实现了由他律的自律的转变,康德使人们独立自主的按照实践理性的意志和目的行动,为资产阶级的自由提供了理论先河。
参考文献:
《德国古典哲学教程》;杨文极;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