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配套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配套课件
——乳酸菌与人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优酸乳、酸酸乳、酸奶是儿童喜欢喝、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饮料。 它们的加工均离不开乳酸菌的作用,乳酸菌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 (1)列举几种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生产的食品。 提示:酸奶、肉制品、泡菜(即酸菜)、果蔬汁乳酸饮料、乳酸发酵 谷物制品等。 (2)通过查阅资料,你能说出乳酸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吗? 提示:乳酸菌是人体肠道内的益生菌,被称为“人体健康的卫士”。它 能促进体内消化酶的分泌和肠道蠕动,帮助清除体内垃圾,达到排毒、消 除便秘的效果;另外,乳酸菌能刺激人的消化腺分泌更多的消化液,进而 增强消化能力,提高食欲;对中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症、心脑血管 栓塞、高血压等疾病也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3.用流程图表示亚硝酸盐的测定步骤。 提示:配制检测溶液
制备标准显色液
制备样品处理液
比色
迁移与应用 3 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B.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 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D.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解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先 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与 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 形成玫瑰红色化合物,在此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变 化。
A.温度控制 B.溶氧量控制 C.pH 控制 D.酶浓度控制 答案:D
1.泡菜制作的关键 泡菜制作的三个关键是:容器、盐水和调料。要制作色、香、味俱 佳,营养卫生的泡菜,应掌握原料的性质,注意选择容器,制备盐水、搭配 调料等技术。 2.泡菜发酵的阶段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积累, 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 三个阶段: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课件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课件
• 亚硝酸盐的含量__越_高___,玫瑰红色颜色 越深。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 测亚硝 酸盐的 含量》 课件( 共39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 测亚硝 酸盐的 含量》 课件( 共39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 1.亚硝酸盐仅存在于泡菜中吗? – 2.亚硝酸盐一旦摄入就会影响健康吗? – 3.亚硝酸盐本身就是致癌物吗?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 测亚硝 酸盐的 含量》 课件( 共39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 测亚硝 酸盐的 含量》 课件( 共39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 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如何定 量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 测亚硝 酸盐的 含量》 课件( 共39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味道咸酸,口感脆生, 色泽鲜亮,香味扑鼻, 开胃提神,醒酒去腻, 老少适宜。
四川泡菜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 测亚硝 酸盐的 含量》 课件( 共39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 测亚硝 酸盐的 含量》 课件( 共39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3《制作泡菜并检 测亚硝 酸盐的 含量》 课件( 共39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t 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 课ppt

实验6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_图文

实验6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_图文
实验材料:〔配制溶液)
实验材料:
〔1〕配制溶液
看书配制了哪些溶液? 具体做法是什么?
氯化铵缓冲液:调整PH。
硫酸锌溶液:可使蛋白质沉淀,防止蛋白质 影响光密度值的准确测定。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乳酸。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取250mg亚硝酸钠,参加 200ml蒸馏水和100ml氯化铵缓冲液混合,再转 移至5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冰箱避光保存。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 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 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外表氧气 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 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 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 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 物复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10mlV2滤液,氯化铵,乙酸,显色液,比色杯,空白对照〕
3.标准溶液测定光密度值,并作标准曲线
〔0和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氯化铵, 乙酸,显色液,比色杯〕
4.计算 X1=(m2×V1)/(m1×V2)
比色
观察样品颜色 的变化,并与 标准显色液比
例题:泡菜是人们较喜欢 的一种食品,但是其中却 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 入总量到达~时,会中毒; 超过3g时,会引起死亡。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
起作用的主要菌种:假丝酵母和乳酸菌
乳酸菌
凡可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都称乳酸 菌,包括乳酸杆菌、嗜乳链球菌、酵母等。
泡菜制作原理
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牛奶或蔬菜
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厌氧呼吸发酵,产
生乳酸或醇类等物质。

高二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课件: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高二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课件: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解析 答案
2.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 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 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
答案
方法技巧
发酵过程中杂菌的控制方法 (1)泡菜坛的密闭性及灭菌。 (2)蔬菜的清洗可以防止杂菌繁殖。 (3)食盐的用量合适可以控制杂菌的繁殖。 (4)调味料也具有抑菌的作用。 (5)泡菜盐水的浸泡提供的无氧环境为乳酸菌的繁殖提供条件,同时又能 抑制好氧菌繁殖。
⑥氯化镉、氯化钡:溶于蒸馏水后作为亚硝酸盐的提取剂。 ⑦氢氧化钠:中和过多的盐酸,营造碱性环境。 ⑧氢氧化铝:作为吸附剂,使泡菜滤液脱色,变澄清。 ⑨蒸馏水:作为溶剂。 (2)亚硝酸盐含量计算公式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 亚硝酸盐含量=取样量40 mL滤液的质量,kg
拓展应用
3.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
内容索引 一、泡菜的制作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当堂检测
一、泡菜的制作
基础梳理
1.菌种——乳酸菌 (1)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分布。 (2)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 (3)常见种类:乳酸链球菌和 乳酸杆菌 。其中乳酸杆菌 常用于生产酸奶。 2.制作原理 在无氧 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 分解为乳酸 。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基础梳理
1.亚硝酸盐 (1)物理性质:白色 粉末,易溶于 水 。 (2)应用: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 (3)直接危害:当人体摄入总量达0.3~0.5 g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 达 3 g 时,会引起死亡。 (4)间接危害: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随尿排出,但在特定 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 (5)我国卫生标准规定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共19张PPT)
物作用),才会转变为致癌物—— 亚硝胺 。亚硝胺具 有致癌作用,同时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二)亚硝酸盐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肉制品中
不得超过 30mg/k,g 酱腌菜中不超过 20mg/k,g 婴儿 奶粉中不超过 2mg/k。g
二、泡菜制作的实验设计
(一)泡菜坛的选择 选择标准: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 检查方法:可将坛口向上压入水中,看坛内有无渗水现象。 (二)原料的选择

增加(硝酸盐还原菌 的作用)
发酵 中期
最多(乳酸抑 制其他菌活动)
积累增多、 pH下降
下降(硝酸盐还原菌 活动受抑制,部分 亚硝酸盐被分解)
发酵 后期
减少(乳酸继 续积累,pH继 续下降,抑制
其活动)
继续增多, pH继续下降
下降至相对稳定(硝 酸盐还原菌被完全 抑制)
(五)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发酵前期:乳酸菌 少(有O2,受抑制) ,乳酸 少 ,亚硝 酸盐含量 增加 。 发酵中期:乳酸菌最多,乳酸积累 增多 ,PH下降 (抑制 其他微生物); 硝酸盐还原菌受到 抑制并死亡;在乳酸 菌相关酶的作用下,亚硝酸盐含量 下降 。 发酵后期:乳酸继续积累,PH下降,抑制乳酸菌活动, 乳酸菌减少。亚硝酸盐还原菌被完全抑制,亚硝酸盐含量 相对稳定。
2、操作(计算)
计算40mL样品滤液中亚硝酸盐含量: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 计算公式:
取样量(40mL滤液的质量,Kg)
如果样品处理液与标准显色液中3ug相当,则亚硝酸盐的含量为 .
计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取材0.4kg 500mL中取60mL
0.4kg x 100/200 x 60/500 x 40/100 = 0.0096

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课件_新人教版选修1

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课件_新人教版选修1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检测亚硝酸盐的原理和方法
名称 原理或方法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 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 二胺盐酸盐偶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见下图的反应式)
显色反应
去杂反应
用氢氧化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铝等无机颗粒吸
附泡菜碎片和有机大分子
(人工) 比色
• 4招可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 一是腌酸菜时放点维生素C或防腐剂苯甲酸,推荐量为1公斤蔬 菜加入维生素C400毫克或苯甲酸50毫克,其阻断率不但可达80 %~95%,还可使腌制食品不长霉菌、不易变质、无酸腐异味, 另外,还可视个人口味加入大蒜、辣椒、生姜等佐料,大蒜素已 被证实可以抑制胃中的硝酸盐还原菌,使胃内的亚硝酸盐明显降 低; • 二是做泡菜的原料要新鲜,盐要放够量,要腌透,腌制过程不要 碰到水或油,避免污染。 • 三是吃泡菜时千万不能图新鲜,要保证腌制时间,切勿过早食用。 根据有关实验表明,蔬菜在腌制的2天后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升高, 4~8天后达到最高峰,9天后开始缓慢衰减,20天后基本消失, 因此,只要泡菜腌制的时间超过一个月,亚硝酸盐的含量就可控 制在安全的食用范围内。 • 四是要注意挑选腌制蔬菜的品种,多选择那些肉质坚实,耐贮藏, 不怕压、挤的品种,如白萝卜、红萝卜、大头菜、大蒜、芥菜、 白菜、豆角等,有些蔬菜含水分很多,怕挤怕压,容易腐烂,如 西红柿、生菜等就不宜腌制;还有一些蔬菜含有大量纤维素亦应 少用,如韭菜一经腌制易出水分,风味不佳。
将标准比色液与显色液(实验液)进行比较,以 确定显色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材料与器具
泡菜、对氨基苯磺酸、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氯化钠、 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氯化镉、氯化钡、亚硝酸钠、蒸馏水、移 液管、容量瓶、比色管、榨汁机等

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二、制作泡菜实验操作过程:
原料 加工
加盐
修整、洗涤、 晾晒、切分成
条状或片状
盐水 冷却
泡菜 盐水
成品
加调味料 装坛
发酵
测亚硝酸盐含量
三、制作泡菜实验
材料
(1) 各种蔬菜均可,一 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 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
(2) 添加作用的:调抑味制泡品菜,表如面杂花菌椒生、长,八调角味等剂增。加醇香
韩国泡菜相传是从我国传入的,堪称韩国 “第一菜”。
你知道哪些蔬菜能制作泡菜吗?
泡菜的制作
一、泡菜制作基础知识 1. 乳酸菌
常见种类: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分布:
泡菜的制作
一、泡菜制作基础知识
1. 乳酸菌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常空气见、种土类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分布:
乳酸链球菌(球状)
随亚硝酸钠量的增加, 显色反应越充分,颜 色越深
(4)比色的步骤是:
①将40mL滤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并编号。 ②分别依次加入2.0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和 1.0mL的 N-1-萘基乙二胺盐酸溶液 ,并定容到 50mL,混匀静置15min。 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 标准显色液 比较,记 录亚硝酸盐含量。 ④计算样品滤液(40mL)中亚硝酸盐含量。 计算公式是: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
取样量(40mL滤液的质量,Kg)
(4)比色
吸取40ml透明澄清的滤液,转移到50ml比 色管中,将比色管做好标记。按步骤2的方法 分别加入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 胺盐酸盐溶液,并定容至50ml,混匀,静置15 分钟后,观察样品颜色的变化,并与标准显色 液比较,找出与标准液最相近的颜色,记录对 应的亚硝酸钠含量,并计算。每隔2天测一次, 将结果记录下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同步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ppt同步课件
•提示 盐水没过全部菜料、泡菜坛水槽中注满水均可为 乳酸菌营造厌氧环境。
•1.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流程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情 况分析
发酵 时期
乳酸菌
乳酸
亚硝酸盐
发酵 少(有氧气,乳酸菌 少 初期 活动受到抑制)
增加(硝酸盐还原菌 作用)
发酵 最多(乳酸抑制其他 中期 菌活动)
• 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 答案 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 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 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 2.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易多吃腌 制蔬菜?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蔬菜中硝酸盐变化过程的理 解,并且能够应用这一变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

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
红色

B.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
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D.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
生改变
泡菜的制作
• 【例1】 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由于操作不当,泡菜 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2020/2/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7
thank
you!
2020/2/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8
• 答案 在腌制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 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你认为这层 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 解析 传统的发酵过程对杂菌的控制并不严格,发 酵环境中往往存在多种微生物,它们的活动会影响发酵 的过程或结果。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三节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课件3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三节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课件3 新人教版选修1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称取 0.2克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于 100ml的水中,避光保存(2mg/ml) 。
亚硝酸钠溶液:称取0.10克于硅胶干 燥器中干燥24小时的亚硝酸钠,用水溶解 至500ml,再转移5 ml溶液至200 ml容量 瓶,定容至200ml(5ug/ml)
提取剂:分别称取50克氯化镉、氯化 钡,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 pH至1。氢氧化铝乳液和2.5mol/l的氢氧 化钠溶液。
④往盐腌过的白 菜里添加第2项 的材料,要均匀 涂抹。 ⑤用外层的白菜叶 子包好里面的,放 上一周。
⑥ 切开发酵的泡菜, 放在盘子里。
发酵前期:
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 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 为活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 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 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 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少氧状态。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泡菜的制作
泡菜的制作
一、泡菜制作基础知识 1. 乳酸菌 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常见种类: 分布: 代谢类型及产物(发酵原理):
泡菜的制作
一、泡菜制作基础知识 1. 乳酸菌 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常见种类: 分布: 代谢类型及产物(发酵原理): 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 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2. 亚硝酸盐 在食品生产中的作用: 分布:在蔬菜、咸菜和奶粉中的含 量如何?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亚硝酸盐 含量标准:
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 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当人体摄入的 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 中毒,达3g时会引起死亡。
亚硝酸盐基础知识
①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 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 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 酸盐; ②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 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 ③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 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 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 原为亚硝酸盐;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PPT)5-1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PPT)5-1
一、乳酸菌发酵
(无氧的条件下)
1、制作泡菜 2、制作酸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6H12O6
2C3H6O3
(多用来洗衣服)。②指外行(多用于戏剧界)。 【棒喝】动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一声~。参看页〖当头棒喝〗。 【棒球】名①球类运动项目之一,规则 和用具都像垒球而稍有不同,场地比垒球的大。②棒球运动使用的球,较垒球小而硬。 【棒儿香】名用细的竹棍或木棍做芯子的香。 【棒针】名一种编织毛 线衣物的用具,较粗,多用竹;在线配资:https:///pzpl/ ; 子削制而成。 【棒子】?名①棍子(多指粗而短的)。②〈方〉玉米:~面。 【棒子面】?〈方〉名玉米面。 【棓】〈书〉同“棒”。 【傍】①动靠;靠近:船~了岸|依山~水。②临近(指时间):~晚。③动依靠;依附:~人门 户。 【傍边儿】∥〈方〉动靠近;接近。 【傍黑儿】〈方〉名傍晚:一早出的门,~才回家。 【傍角儿】〈方〉①动为主角配戏或伴奏。②名指为主角配戏 或伴奏的人。 【傍亮儿】〈方〉名临近天明的时候:天刚~他们就出发了。 【傍明】〈方〉名临近天明的时候:~,雨停了。 【傍人门户】比喻依附别人, 不能自主。 【傍晌】(~儿)〈方〉名临近正午的时候。 【傍晚】名时间词。临近晚上的时候。 【傍午】名时间词。临近正午的时候:~时分,突然下起 了大雨。 【傍依】ī动靠近;挨近:住宅小区~碧波荡漾的太平湖。 【谤】(謗)〈书〉诽谤:毁~|~议|~书。 【谤书】〈书〉名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 【谤议】〈书〉动诽谤议论。 【塝】〈方〉田边土坡;沟渠或土埂的边(多用于地名):张家~(在湖北)。 【搒】(榜)〈书〉摇橹使船前进;划船。 【蒡】见页〖牛蒡〗。 【稖】[稖头]()〈方〉名玉米。 【蜯】〈书〉同“蚌”。 【膀】见页〖吊膀子〗。 【磅】①量英美制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 磅等于盎司,合。千克。②名磅秤:过~|搁在~上称一称。③动用磅秤称轻重:~体重。[英] 【磅秤】名台秤?。 【镑】(鎊)名英国、埃及等国的本 位货币。[英] 【艕】〈书〉船和船相靠。 【包】①动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书|~饺子|头上~着一条白毛巾。②(~儿)名包好了的东

人教版教学课件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人教版教学课件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二、亚硝酸盐的性质和危害 5、中毒原理: 膳食中的绝大多数亚硝酸盐在人 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只 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 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 致癌物——亚硝胺。大量动物实验表 明,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同时对动 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研究表明, 人类的某些癌症可能与亚硝胺有关。
4、其他问题: 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 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 什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 空气中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 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 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 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 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 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 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 酵母菌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 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 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 (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 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 盐,危害人体健康。
每隔2天测一次,将结果记录下来。
1号坛
2001年1月4日 (封坛前) 2001年1月8日 2001年1月12日 2001年1月15日 2001年1月19日
2号坛 0.15 0.20 0.10 0.05 0.05
3号坛 0.15 0.80 0.60 0.20 0.20
0.15 0.60 0.20 0.10 0.10
3、材料补充阅读(泡菜原理):
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制作泡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 泡酸菜类的一种。 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如白菜、 甘蓝、萝卜、辣椒、芹菜、黄瓜、菜豆、莴笋等质地坚 硬的根、茎、叶、果均可做为制作泡菜的原料),都可 以被制成泡菜。泡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 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等 疾病。 在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 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 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味餐 馆里都有,它鲜嫩清脆,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 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泡菜,作为每天饭前小菜, 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种菜肴,也是一件美事。但是泡菜 含亚硝酸盐具致癌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宜多吃。
3、制作过程
(1)原料处理 (2)盐水配制
(3)装坛
(4)封坛发酵
(1)原料处理
将鲜菜修整、洗涤、阳光下晾晒,到菜 表皮萎焉时收下,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2)盐水配制
• 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 1的比例配制 盐水。 • 选择含矿质较多的井水或泉水配制盐水。 • 将盐水煮沸冷却。
(3)装坛
• 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 • 将经过处理的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 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 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 入配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 盖好坛盖。
加调味 料装坛
加盐
成品
发酵
测亚硝酸盐含量
1、材料
(1)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黄瓜、 辣椒、胡萝卜、白萝卜等。 (2) 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
(3) 白酒、糖和盐。
蔬菜以质地鲜嫩,肉厚,无虫咬、无烂痕、无斑点者为佳
花椒、八角等香辛料可增香、除异去腥
食盐用品质良好,含苦味物质极少者为佳
2、设备及用品
泡菜坛、菜刀、菜板
泡菜坛泡菜坛本身质地好坏对泡菜与 泡菜盐水有直接影响,应选用火候好、无 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 菜坛。 也可使用玻璃制作的泡菜坛。
泡菜坛检验优劣方法:
① 观型体:泡菜坛以火候老、釉质好、无裂纹、 无砂眼、形体美观的为佳。 ② 看内壁: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以无砂眼、 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 ③视吸水:坛沿掺入清水一半,用废纸一卷,点燃 后放坛内,盖上坛盖,能把沿内水吸干(从坛沿吸 入坛盖内壁)的泡菜坛质量较好,反之则差。 ④听声音:用手击坛,听其声,钢音的质量则好, 空响、砂响、音破的质次。 不合格的泡菜坛为什么会引起蔬菜的腐烂? 泡菜坛漏气,会使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 引起蔬菜腐烂。
提取剂:
分别称取 50 克氯化镉、氯化钡,溶解 于10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至1。
氢氧化铝乳液和2.5mol/的氢氧化钠溶 液。
(2) 配制标准液
用移液管吸取0.20mL、0.40mL、0.60mL、 0.80mL、1.00mL、1.50mL亚硝酸钠溶液(相 当于1ug,2ug,3ug,4ug,5ug和7.5ug亚硝 酸钠),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再取1支比色 管作为空白对照。 并分别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 静置3~5分钟后; 再分别加入1.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溶液,加蒸馏水至50mL,混匀;
泡菜发酵的阶段
•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 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 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发酵前期:
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 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进 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 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 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状态。 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其他,如乙醇、 CO2等称异型乳酸发酵 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约为0.3%~0.4%,是 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
思考题:
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 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 结果?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 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 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 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 用,空气中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 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 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 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酶 2C H O +能量 3 6 3
应用: 制作泡菜、制作酸奶
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 牛奶发酵为酸奶主要依靠乳酸菌的 发酵作用,而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 酸菌。
二、亚硝酸盐 a、性质: 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 钠)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b、在食品生产中的作用:食品添加剂 c、分布 广泛 中均有分布。 ,在蔬菜、咸菜和豆粉
(4)封坛发酵
• 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 以保证坛内乳酸菌所需的无氧环境。 • 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 水。
腌制条件
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 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 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 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 的含量开始下降。
常识:亚硝酸盐中毒原因
①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 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 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 硝酸盐; ②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 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 ③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 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 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 原为亚硝酸盐;
一、乳酸菌发酵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的作用
乳酸菌是能将糖类转化为乳酸的一类细菌 的总称。 属于原核生物,乳酸菌种类很多,常见乳 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链球菌(球状)
乳酸杆菌(杆状)
分布: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空气、土 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 内部都有 繁殖方式: 二分裂
代谢类型: 异养厌氧型 C6H12O6
4、实验结果分析
三只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绝 对数量虽然不同,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却基本 相同。在腌制后的第五天,三只泡菜坛中亚 硝酸盐的含量都达到最高峰(1、2、3号坛 中的亚硝酸盐分别达到 0.6mg/kg、 0.2mg/kg、0.8mg/kg)
在腌制后的前6天内,泡菜中的亚硝酸盐 含量就可以达到最高峰。而第9天后泡菜中 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 环境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 盐还原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 为亚硝酸盐。 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也大量 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 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
④食用蔬菜(特别是叶菜)过多时, 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若肠道消化 功能欠佳,则肠道内的细菌可将硝 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⑤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和亚硝 酸盐; ⑥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加入食品; ⑦奶制品中含有枯草杆菌,可使硝 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制作泡菜实验操作过程
原料加工
修整、洗涤、晾晒、 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盐水 冷却 泡菜 盐水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 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 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 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 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 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 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 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膳食中的绝大多数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 “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 的条件下(适宜的 PH 、温度和一定的 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 亚硝胺。
亚硝胺有何危害? 动物实验表明,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研究表 明,人类的某些癌症与亚硝胺有关。
•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宜 多吃腌制蔬菜? • 答:在腌制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 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样品处理液的制备过程
(4)比色的步骤是:
①将40mL滤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并编号。 ②分别依次加入2.0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和 1.0mL的 N-1-萘基乙二胺盐酸溶液 ,并定容到 50mL,混匀静置15min。 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 标准显色液 比较,记录 亚硝酸盐含量。 ④计算样品滤液(40mL)中亚硝酸盐含量。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mg ) 计算公式是: 取样量(40mL滤液的质量,Kg)
(1)配置溶液 4mg/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称取0.4克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100ml 体积分数为20%的盐酸中,避光保存。
2mg/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称取0.2克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 于100ml的水中,避光保存。
5ug/ml亚硝酸钠溶液:
称取0.10克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 的亚硝酸钠,用水溶解至500ml,再转 移5 ml溶液至200 ml容量瓶,定容至 200ml
1号坛
2001年1月4日 (封坛前) 2001年1月8日 2001年1月12日 2001年1月15日 2001年1月19日
2号坛 0.15 0.20 0.10 0.05 0.05
3号坛 0.15 0.80 0.60 0.20 0.20
0.15 0.60 0.20 0.10 0.10
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三、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 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 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