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语文试卷
![醉翁亭记中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003ea8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a.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留恋忘返悠然自得B. 岁月蹉跎水波不兴C. 悠然自得悠哉游哉D. 留连忘返水波不兴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历代文人墨客游玩的好去处。
B. 在醉翁亭,游客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感受到自然之美。
C. 醉翁亭不仅是游玩的好去处,更是历史文化的宝库。
D. 醉翁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
3. 下列关于《醉翁亭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
B. 《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C. 《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千古绝唱。
D. 《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4. 下列对《醉翁亭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醉翁亭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B. 《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C. 《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体现了作者的超然物外。
D. 《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形象生动,富有哲理。
5. 下列关于《醉翁亭记》的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A.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
B. 《醉翁亭记》是一篇山水游记。
C. 《醉翁亭记》的创作背景是欧阳修被贬滁州。
D. 《醉翁亭记》的主要人物是醉翁。
6. 下列关于《醉翁亭记》的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 下列关于《醉翁亭记》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山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水也。
C.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花也。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选题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选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3fc7bf242336c1eb95e81.png)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题(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醉翁亭记》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醉翁亭记》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81334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d.png)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醉翁亭记》专项训练(含答案)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醉翁亭记》专项训练一、课内阅读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林霏开( )(3)乐其乐(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65866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f.png)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答案:欧阳修2. 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在乎山水之间也3. 醉翁亭位于______。
答案:滁州西南琅琊山二、选择题1. 下列对《醉翁亭记》中“醉翁”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指欧阳修自己B. 指欧阳修的友人C. 指滁州的一位老翁D. 指滁州的一位官员答案:A2. 《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山水的乐趣,只能通过喝酒来体会B. 欣赏山水的乐趣,是内心的真实感受,而酒只是表达这种感受的一种方式C. 山水的乐趣,只能通过写文章来表达D. 山水的乐趣,是喝酒时才能体会到的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醉翁”的形象。
答案:《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形象是作者欧阳修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
他是一个热爱自然、与民同乐的官员,喜欢在山水间饮酒作乐,但并不沉溺于酒,而是通过饮酒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
2. 《醉翁亭记》中有哪些描写山水之美的句子?答案:《醉翁亭记》中描写山水之美的句子包括“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等,这些句子生动描绘了滁州周围的山水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回答问题:1.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答案: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山间朝暮和四季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不同乐趣。
2.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四季变化之美的欣赏和享受,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无尽乐趣。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https://img.taocdn.com/s3/m/b5c110c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9.png)
中考文言文试题—《醉翁亭记》(1)[题目]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解释其义。
“____________”一句中的“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 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老了,不胜酒力,显得精神颓唐。
B. 太守醉熏熏的样子,既因酒醉,更因与民同乐而陶醉。
C. 太守被贬官至此,借酒浇愁,一醉方休。
D. 众宾欢饮,更触发了太守心中的失落感,因伤感而显得十分颓唐。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滁州老人小孩兴高采烈地游山正是体现了太守励精图治,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B. 写太守的酒宴:酒和菜都取材于当地,不事铺张;宴会上无丝竹管弦之盛,只行令作乐,充分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为政思想。
C. 本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都是写“太守醉”作陪衬,“醉”极即“乐”极。
D. 本段重在叙事,主要是写太守娱情山水,借酒浇愁,以排遣心中因政治失意的抑郁。
[题解]第1题。
考查词的辨正并释义。
答案: “临溪而鱼”一句中的“鱼”,应改为“渔”,其义是“钓鱼”(或:“捕鱼”)第2题。
考查对语句理解辨正。
答案:B第3题。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辨误。
答案:D。
《醉翁亭记》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a31a0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c.png)
《醉翁亭记》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醉翁亭记》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州(chǔ)林壑(hè)蔚然(wèi)琅琊(láng)B、潺潺(chán)辄醉(zhé)林霏(fēi)岩穴暝(mǐn)C、(lǚ)酒洌(liè)山肴(yáo)野(sù)D、对弈(yì)筹(gōng)阴(yì)颓然(tū)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
B、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下列句子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一项是()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有误的一项是()A、环皆山也(环绕)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凉,冷)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尽兴地喝酒)树林阴,鸣声上下(遮盖)7、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投诸渤海之尾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临与泉上者C、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太守与客来饮于此D、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故自号曰嘴翁也8、译下列句子: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ae719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f.png)
醉翁亭记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
2. 醉翁亭位于______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
3. 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下一句是______。
4. 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怀。
5. 文章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绘了______的景象。
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中“醉翁”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答案:A2. 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所表达的情感是?A. 悲伤B. 喜悦C. 愤怒D. 无奈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景色?A. 林霏开B. 岩穴暝C. 江水绿D. 风雪交加答案:D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
答:此句意在表达作者欧阳修虽然饮酒,但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酒本身,而在于欣赏和体验山水之间的自然之美,以及与民同乐的愉悦心情。
2. 《醉翁亭记》中,作者如何描绘滁州的山水之美?答: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滁州的山水之美,如“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等,展现了滁州山水的秀丽和深邃,以及四季变化的景色。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答: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山间朝暮和四时的变化,以及自然景色的美丽。
2.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一句中,“高洁”一词用来形容什么?答:“高洁”一词用来形容风霜的清冷和纯洁,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五、论述题请结合《醉翁亭记》全文,谈谈你对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理解。
答:《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通过描绘滁州的山水之美和与民同乐的场景,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他认为,真正的快乐不仅来源于个人的享受,更在于与民共享。
最新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最新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089bd716fc700aba68fc0d.png)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魏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那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靠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個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者休于树于:(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悟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bd446c76c66137ee0619b4.png)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汇编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1b688702b160b4e777fcf23.png)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醉翁亭记》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醉翁亭记》](https://img.taocdn.com/s3/m/8e7457a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c.png)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峰回路转回:
②佳木秀而繁阴秀:
③杂然而前陈陈:
④树林阴翳翳: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不绝人鸟声俱绝深恶痛绝艰苦卓绝
B.醉翁之意山林之乐君子之交不速之客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C.发而幽香发矢十中八九发扬光大千钧一发
D.晦明变化淡泊明志耳聪目明明察秋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今人叹服。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考试题目及答案
![醉翁亭记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51690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0.png)
醉翁亭记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_的散文作品。
答案:欧阳修2. 文章开篇即以“环滁皆山也”五字,勾勒出滁州的地理环境,其后用“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山与城的关系。
答案:其西南诸峰3.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___也。
”这句话描述的是琅琊山的景色。
答案:琅琊也4.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中的“翼然”形容的是亭子的__________。
答案:形状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__________之间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志趣所在。
答案:山水6.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__________。
”这句话强调了欣赏山水之美的主观体验。
答案:寓之酒7. “朝而往,__________,暮而归。
”描述的是作者与宾客的游玩时间。
答案:暮而归8. “苍颜白发,__________,太守醉也。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醉酒后的形象。
答案:颓然乎其间9.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答案:其乐无穷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中“醉翁”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四季景色?A. 野芳发而幽香B. 佳木秀而繁阴C. 风霜高洁D. 水落而石出答案:C3.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A. 作者喜欢喝酒B. 作者的志趣不在于饮酒C. 作者喜欢醉酒的感觉D. 作者喜欢与朋友饮酒答案:B4. 《醉翁亭记》中“山水之乐”的“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悲伤B. 愤怒C. 快乐D. 恐惧答案:C5.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这句话中“太守”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答案:A三、简答题1.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如何理解?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欧阳修的志趣并不在于饮酒本身,而是在于欣赏山水之美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d53730453610661fd9f413.png)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语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醉翁亭记》中考试题(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1题。
(15分)[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
蒲苇莲芡④,有A 之思;椅桐桧柏,有B 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
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
汴(bi àn ):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 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3c2441fd0a79563d1e72ff.png)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魏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
而乐/亦无穷也C。
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
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
(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醉翁亭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醉翁亭记》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79864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2.png)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醉翁亭记》含答案班级举办了“心若阳光,何惧悲凉”的古诗文专题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读文·感受先贤思想】62.“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以“舜从田地①”为发端,渐次列举六位小人物成长为圣君贤相的事例,证明了“生于忧患”的道理;“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身在滁州琅琊山间,就地取材泉水酿酒,泉水甜,美酒②,享受这样的山林野趣也是人生之乐事。
(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63.对比之下,更见精神。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意思是①,统治者如若耽于安乐内外不修,则可能面临亡国之祸,发人深省;“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是说: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但却“②”(解释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如此人鸟相亲、官民同乐的情景,着实让人沉醉。
【品词·探求生命要义】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面对中秋月圆望月兴叹的句子,千百年来慰藉了无数失意的灵魂,请写出该词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词句:理解:65.人间小,山月长,路逢坎坷乃是人生常态。
应该如何面对困境,孟子、欧阳修、苏轼各自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任选....,结合节选诗文,谈谈你的看法。
..其中一位【答案】62.被任用清63.(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64.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理解:人生不会完美无憾,有欢聚也必然有别离,要以豁达的胸襟坦然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幸。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9b5e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a.png)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峰,其中西南的诸峰林壑秀美,最引人注目的是琅琊山。
往山里走六七里,就可以听到潺潺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流出来,这就是酿泉。
山路曲折,忽然出现一座亭子,就是醉翁亭,建造者是山中的僧人智仙,名字则是太守自己取的。
太守和客人在这里喝酒,他虽然酒量不大,但年纪最大,因此自称醉翁。
他的兴致并不在于喝酒,而是在于山水之间的乐趣。
山水之乐,可以从心中得到,也可以借助酒来表达。
比如,早晨太阳升起,林木烟霏缭绕,云归岩穴暗淡,这就是山间的朝暮变化;野花绽放,散发着幽香,树木茂密,遮盖着阳光,风霜高洁,水流石出,这就是山间四季的景色。
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每个季节的景色都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当滁州人在山溪边垂钓,溪水深处鱼儿肥美,用酿泉泡的酒香气扑鼻,山中的摆在桌上,太守就会开宴。
宴会上没有丝竹乐器,却有射箭和下棋,觥筹交错,起伏欢笑,宾客们都很开心。
太守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很开心。
傍晚时分,夕阳西斜,人影散乱,太守回家,宾客们也跟着离开。
树林里充满了阴影,鸟儿在枝头欢唱,游客们离开了,只有禽鸟还在享受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类的乐趣;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很开心,却不知道太守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乐趣。
太守能够在醉醺醺的状态下感受到这种乐趣,清醒时又能用文字描述出来,这就是他的才华。
庐陵欧阳修对这篇文章加以命名。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D。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指“醉翁亭”的名字是太守自己取的。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指山间的朝暮变化。
3)行者休于树于:指行人在树下休息。
4)临溪而渔渔:指在溪边垂钓。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思是醉翁并不是为了喝酒而来,而是为了享受山水之间的乐趣。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思是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很开心,却不知道太守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乐趣。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b1d3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b.png)
初三语文醉翁亭记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_所著。
2. 文章中“_________”一词,形容了作者欧阳修在醉翁亭的心境。
3. “_________”是文章中描述醉翁亭周围景色的词句。
4. “_________”是文章中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词句。
二、选择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欧阳修C. 王安石D. 范仲淹2.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中,“醉翁”指的是谁?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范仲淹3. 文章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A. 欣赏山水之美B. 饮酒作乐C. 与民同乐D. 抒发个人情感4. 下列哪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景色?A. 峰回路转B. 溪流潺潺C. 古木参天D. 碧波荡漾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
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是如何表达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怀的?四、论述题1. 论述《醉翁亭记》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翻译题1. 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答案1. 欧阳修2. 醉翁之意不在酒3.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4.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二、选择题答案1. B2. A3. C4. D三、简答题答案1. 《醉翁亭记》主要描绘了作者欧阳修在滁州任太守期间,常到醉翁亭游玩,欣赏山水之美,与民同乐的情景。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通过描述自己与民同游醉翁亭,共享山水之乐,以及自己作为太守,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生活,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论述题答案《醉翁亭记》中体现了作者欧阳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主张“乐在山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与民同乐”,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同时,文章还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醉翁亭记练习题与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8754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5.png)
醉翁亭记练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欧阳修D. 苏轼2.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所表达的意境是:A. 作者饮酒时的豪放B. 作者对山水的热爱C. 作者对酒的痴迷D. 作者对人生的感慨3.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观?A. 只有山B. 只有水C. 山水兼有D. 只有亭子4. 下列哪项不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景象?A. 林壑尤美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C. 泉水激石D. 满山的野花5. 《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这句话所表达的意境是:A. 作者在溪边钓鱼B. 描述溪水的清澈C. 表达对鱼的赞美D. 表达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二、填空题1. 《醉翁亭记》中“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2. 作者在《醉翁亭记》中提到“______”,意味着他不以饮酒为乐,而是以欣赏山水为乐。
3.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描述了“______”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
4. “______”是《醉翁亭记》中描述的亭子的名字,它位于山水之间,成为作者欣赏自然之美的地方。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醉翁”的寓意是什么?2. 《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表达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3. 描述一下《醉翁亭记》中所描绘的醉翁亭的景色。
四、翻译题1. 将《醉翁亭记》中的“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翻译成现代汉语。
2. 翻译《醉翁亭记》中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五、论述题1. 论述《醉翁亭记》中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 D5. D二、填空题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 醉翁之意不在酒3. 林壑尤美4. 醉翁亭三、简答题1. “醉翁”在《醉翁亭记》中寓意着作者欧阳修自己,他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通过欣赏自然来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魏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2)暗(3)在(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12.(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二)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5—8题。
(6分)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1)云归而岩穴暝暝:(2)佳木秀而繁阴秀: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2分)答案:5.B ; 1分 6.①暝:昏暗;②秀:繁荣滋长。
(共1分,每空0.5分)7.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2分)8.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分)(三)醉翁亭记(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2)野芳.发而幽香()(3)朝而往,暮.而归()(4)弈.者胜()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亭者谁(的人)B、山间之四时也(的)C、行者休于树(从)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3分)答案:9、(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2)香花(花) (3)傍晚(黄昏、晚上)(4)下棋10、C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四)阅读(10分)(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苍然白发( ) (2)醉翁之意( )(3)树林阴翳( ) (4)述以文者(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文:15.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16.《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
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的理想之风。
17.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
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
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13、(1)脸色苍老(2)的(3)遮盖(4)用14.沿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山之间奔泻而下的,就是酿泉。
15.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16.与民同乐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17.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符合要求即可)(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8~20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yǐ)。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C.山间之朝暮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D.而乐亦无穷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1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2013中考题精选(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一)文言文阅读回答10—14题。
(11分)【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⑴翳()⑵念()11.翻译下面语句。
(2分)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和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
(2分)13.【乙】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分)1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3分)【答案】10.⑴翳:遮盖⑵念:考虑、想到11.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2.抒情议论1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中月下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作者陶醉于这种清幽宁静的月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