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读懂始

【写在前面】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明确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作品的主旨。内容和思路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一)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

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④揭示作品的线索;

⑤表明诗歌的题材;

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如:

参考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

②点明了诗的题材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2)《征人怨》

答:

地点(古秦国)和事件(怀古);②点明了诗的题材(怀古诗);③暗示了诗的情感(怀古伤今)。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

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开头的内容。

[应用体验]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乌夜啼

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1)题目提供信息:

参考答案:时间为“夜”,物象为

“乌”,动作为“啼”。

(2)题目引起的猜想是:

参考答案:手拿团扇在洁白的月下,纱

巾被风吹起像轻轻的烟雾一样。高高的槐树叶子非常茂密,清新雨后天气很好。拿着笔胡乱写着字,喝醉了放下帘子闲适地小睡一

(1)结构思路:

错误!

词⎩⎪⎪⎨⎪⎪⎧ 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抒情(主)

①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

懂思路层次、大体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

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试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它对

我们懂诗、解题的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起)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承)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转)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合)

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

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过程,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题目了。

[应用体验]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

解析该诗首句从草色、柳色写起;次

句写桃花、杏花,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写诗人的愁恨;第四句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

如果分阶梯、有侧重地把握这四个结构特点,不仅可以把握诗的具体内容、层次,更可以把握全诗的内容主旨及诗人的思想感情,为准确解题奠定基础。

a.“起”

在古诗词中,“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要有两种:①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感情基调;②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应用体验]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b.“承”

在古诗词中,“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承”的形式有总接、分承、明顺、暗接、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其主要作用有:①承上启下,②铺垫下文。

[应用体验]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