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组织培养

合集下载

玉米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玉米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等, 具 有开 发 高 营 养 、 高 生 物 学 功 能食 品 的 巨 大 潜 力 。但 由于其 遗传 性较 为复 杂 , 变 异种类 丰 富 , 在 常 规 的育 种过程 中存 在着 周期过 长 、 变 异系 数过 大 、 影 响子代 生长发 育 的缺 点 , 而 现 代生 物 育 种技 术 不 但 克服 了上述 缺点 和不 足 , 同时 也提 高 了育 种速 度 和 质 量 。随着体 细胞 培 养 技 术 的不 断 改 进 , 玉米 通 过 转 基 因方式进 行 育种 的工作也 引起 了一 些玉米 专家 和学 者的关 注 , 组 织 培养 的研 究 是玉 米 遗 传优 化 和
玉 米是一 年生 雌 雄 同株 异 花 授 粉植 物 , 植 株 高 大, 茎 强壮 , 是 重要 的粮 食作 物 和 饲 料作 物 , 也 是 全 世 界 总产量最 高 的农 作 物 , 其 种植 面 积 和 总产 量 仅
次 于水 稻和小 麦 。玉 米 一 直都 被 誉 为 长 寿食 品 , 含 有 丰 富的蛋 白质 、 脂肪、 维 生素、 微量元 素、 纤 维 素
1 外 植 体 的 选 择
在植 物 的组 织 培养 中 , 外 植 体 的选 择 是 决定 组
织 培养成 功 与 否 的重 点 。根 据 植 物 细 胞 全 能 性 学
说, 任何有 生命 的植 物 组织 在 适 宜 的条 件 下 都 可 以
发 育成完 整 的植 株 。但 由于生长 环境 、 生长状 态 、 发
Vo l _ 3 3 No .1 Fe b r ua r y .2 01 3
玉米 组 织 培 养研 究 综 述
崔 雷娅 , 王 彦 华。 , 张 晓 霞 , 郑 爱荣。
( 1 . 三 门峡 产 业集 聚 区管理委 员会 建设 局 , 河 南 三 门峡 4 7 2 1 9 9 ; 2 . 河南省饲 草饲料 站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8 ; 3 . 河 南合博 草 业有 限公 司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8 )

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下面是一个包含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1.品种选择:选择具有较高产量、较好抗病虫性和适应性的优良品种作为亲本,如超级玉米168、润玉203等。

2.亲本筛选:对亲本进行耐逆性筛选,包括逆境(如盐碱、旱涝、病虫害等)条件下的生长观测、抗病虫性鉴定等,选择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抗逆性的优良亲本。

3.异源杂交:通过自交纯系的结实率测试、花粉质量测定、不育系选育和保存等,选取合适的不育系,进行异源杂交。

杂交时应注意亲本的异速生长和异花期差异。

4.后代选择: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注重株型、生长势、抗病虫性和产量等性状评价,筛选出优良的后代。

5.纯化培养和评价:对优良后代进行纯化培养,利用无菌培养技术进行组培、愈伤组织培养,确保良种的稳定性和高纯度。

二、玉米良种繁育工艺流程1.基质准备:选用适宜的基质,如河沙、黄沙或福建红壤等,进行清洗、消毒和打湿处理,确保基质的无菌和适宜性。

2.播种和育苗: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均匀播入培养皿或培养瓶中,放置在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发芽。

设置恒温、适宜的光照和湿度条件,加快种子的发芽和苗的生长。

3.移栽和育苗管理:待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逐个将苗移栽到小盆或大盆中进行养护。

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补充营养液。

4.抗病虫处理:在移栽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玉米苗进行病虫害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处理,提高抗病虫性。

5.花粉采集和授粉:待玉米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对雄穗进行采集,采集后的花粉直接用于授粉。

6.杂交结果观测和选择:对杂交后的结果进行观测和评价,选择有较好性状的子代进行培养和繁殖。

7.纯化和评价:对选育出的优良子代进行纯化和评价,保持良种的稳定性和纯度。

总结: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包括品种选择、亲本筛选、异源杂交、后代选择、纯化培养和评价等步骤。

玉米育种的几种方法

玉米育种的几种方法

玉米育种的几种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作物之一。

其种植面积广泛,品种多样,而且具有很高的适应性。

但是随着人类对玉米需求的增加,需要更高的产量、更高的质量和更强的抗逆能力。

玉米育种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性的有效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玉米育种方法。

1. 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指根据自然界中存在的耐受性和遗传多样性,在群体中选择具有要求性状的个体作为后代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

适用场景选择育种法适用于以下场景:•大量群体的交配可以引入基因并提高多样性。

•可以利用它来削弱常染色体及杂交劣势的影响。

•可以在底层早期发现抗性杂交。

•可以在选定抗性后增强种质。

实施步骤选择育种法的实施步骤如下:1.选出具有想要特性的母本和父本。

2.为该种群进行交配,制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3.筛选符合选择标准的后代。

优缺点选择育种法的优缺点如下:优点•通过选择,产生的材料具有优良性状,并有很强的适应性。

•可以更直观的掌握材料的性状,可以更加易于实施。

•与其他育种法相比,成本较低。

缺点•可能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以及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因为需要时间来循序渐进地挑选母本和父本,所以需要耐心和大量的精力。

2. 遗传育种法遗传育种法是通过优化材料基本遗传单元(基因)的表达,从而创造特定性状的新品种。

适用场景遗传育种法适用于以下场景:•对特定基因的知识水平较高。

•对组织培养或转化技术的熟练掌握和使用。

•遗传的影响更显著,更容易进行遗传分析。

实施步骤遗传育种法的实施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母本和父本,分离和纯化某种性状的材料。

2.使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与所需性状相关的基因和机制。

3.在遗传水平上修改性状,并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优缺点遗传育种法的优缺点如下:优点•通过精确操作基因,可以更精确地掌握材料的性状。

•速度较快,通常只需数年即可完成。

•遗传纯性较高,能够高度稳定性状。

缺点•成本较高,需要高科技设备进行实施和大量技术支持。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8篇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8篇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8篇第1篇示例:鲜食玉米是一种受到广泛喜爱的农作物,不仅味道甜美爽口,而且富含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玉米育种的目标,科研人员们一直在不懈努力,探索新的育种方法,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鲜食玉米育种的概况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来介绍:首先是优质优产型鲜食玉米的培育,主要包括选择性育种、杂交育种、组合育种等方法,通过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研究,逐步培育出耐病虫、高产量、高品质的新品种。

其次是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遗传法、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基因工程优化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选育出具有抗逆性、优异品质、适应性强等特点的新品种。

在鲜食玉米育种的整个过程中,科研人员们需要深入研究玉米的遗传规律、生长发育过程、抗病虫性等特性,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环境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育种工作。

要不断引入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育种效率,加快品种选育的进程。

新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目标设定,确定要培育的新品种的特性和用途,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育种目标。

其次是材料选择,通过采集、筛选和评价玉米种质资源,选取具有理想性状的作为亲本,为后续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再次是育种方法选择,根据培育目标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如选择性育种、后代选择等方法,保证后代的遗传稳定和优良特性的显现。

最后是选育评价,通过大田试验、生理生化分析、质量检测等手段对新品种进行评价,验证其适应性和品质表现,最终确定是否投放市场。

鲜食玉米育种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提高专业水平,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相信在科技的支持下,未来会有更多优质、高产的新品种问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幸福。

第2篇示例:鲜食玉米是一种受到人们青睐的高营养、美味可口的蔬菜作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经济价值。

在当今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如何进行鲜食玉米育种,培育更具品质和产量的新品种,成为了当前农业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

玉米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玉米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系数 过大 、 响子 代 生长 发 育 的缺点 。近 年来 玉 米 影 组织 培养技术 发展迅速 。现 已能从 不 同外植体诱 导
产生单 倍体 、 倍体 、 倍 体 和非整 倍 体 愈伤 组 织 , 二 三
也可从 单倍体 、 二倍 体 、 整倍体 愈伤组织 中再生植 非
株 。这 将有利 于克服普通 育种 中存 在的 问题 。
秆 、 穗 、 植 、 片 平 展 披 散 型 杂 交 种 是 改 变 玉 米 大 稀 叶
播 种时 间多 在每年 的 6月 下旬 至 7月上 旬 , 民在 农
收 获 完 前 茬 作 物 ( 要 是 小 麦 ) , 取 开 沟 直 播 的 主 后 采
方 法抢种玉米 , 出苗后农 民又因忙于其 它事情 , 不到 田间 间 苗 , 成 种 植 密 度 高 ( 高 可 达 9万 株 / 造 最
溉设施 , 但遇 干旱时 常 因水 源不 足 而得 不 到灌 溉 或 灌溉 不足 。西南 山地 丘 陵 生 态 区的 降 水 量 虽 然 丰 富, 但季节 分布不 均 , 而且 玉米绝大 多数分 布在没有
灌 溉条件 的坡地 。而在 山西 、 陕北 等北方干旱 山 区,
既没有充 足的降水 , 又没有灌 溉条件 。所 以 , 干旱 已 成 为我 国玉 米生产 的第一 限制 因素 。与小麦 等作 物
度 的抗 病性和抗 虫性 , 有极 强 的抗 旱 性 和耐瘠 性 等 等 。这 类 高 产 品 种 的 单 产 潜 力 只 要 能 达 到 产 量 90 10 0 g h , 0 0 2 0 k / m。 而又具有 上述 多种 优点 , 可 就 以在很大 程度上 满足我 国粮食 发展战略 的需要 。现 阶段 玉米单 产 出现 徘徊原 因主要 是 : 第一 , 玉米杂交

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研究与进展

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研究与进展

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研究与进展吕颖颖;史振声;李凤海;王宏伟【摘要】Based on research progress in immature embryo tissue culture of maize, the factors impacting on immature embryo tissue culture of maize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maize genotypes, minimal medium, growth regulator, appendages,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on establishing a high induction rate, broad-spectrum callus tissue culture medium.%文中针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情况,综述了影响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玉米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附加物等,旨在为建立高诱导率、广谱性的愈伤组织培养基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31【总页数】3页(P15144-15145,15173)【关键词】玉米;幼胚;组织培养【作者】吕颖颖;史振声;李凤海;王宏伟【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玉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展现了更广阔的前景。

玉米组织培养备受关注,并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Larue在1949年用甜玉米的胚乳作为外植体,首次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未获得再生植株。

1975年,Green和Phillips首次用A188的幼胚作外植体,诱导出二倍体愈伤组织,并再生得到第一株无性系玉米植株[1]。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

鲜食玉米育种概况及新品种选育方法鲜食玉米是一种美味可口、广受欢迎的蔬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鲜食玉米的育种工作则是为了培育出更加优质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口味。

鲜食玉米的育种概况鲜食玉米的育种工作一直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育种改良,培育出产量高、耐贮藏、抗病虫害、口感好的新品种,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商品价值,为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做出重要贡献。

选育出优质的鲜食玉米新品种,需要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选育方法:1.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通过选取不同的亲本材料,实现两个优秀的个体结合,获得优质的后代。

通过对亲本的选择和育种的组配,可以培育出丰产、抗病、耐逆的新品种。

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子标记技术是近年来农业育种中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基因型,从而加快育种过程,提高育种效率。

3. 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技术可以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实现对植物的改良和优化,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和抗逆性。

4. 经济和品质指标的评价:在育种过程中,需要对新品种的经济性状和品质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产量、耐贮藏性、口感、香味和外观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可以筛选出优质的新品种。

除了上述的常见选育方法,还有许多其他技术和手段可以用于鲜食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如基因编辑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

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为鲜食玉米的育种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鲜食玉米的育种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培育出更加优质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口味。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进一步完善鲜食玉米的育种技术,培育出更多的优质新品种,为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为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利用无菌条件下培养植物细胞或组织,以实现繁殖、繁育新品种、生物合成化合物、环境污染处理等目的的技术。

其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植物材料的品质和数量,还可以在无限制地产生同一种植物。

方法一:赤潮法(Embryogenesis)这一方法是利用赤潮细胞发生器官(如胚性板)的细胞分化,诱导植物组织的胚胎发生,进而实现植物再生。

该方法适用于很多种植物,如玉米、大麦、水稻等。

步骤为:1. 准备培养基:含有赤潮素、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和适当的糖类和盐类的基础培养基。

2. 处理材料:将植物的姿态板或种子材料在高温(35-40C)下进行消毒,使其无菌。

3. 材料分离:将消毒材料放入无菌条件下进行材料分离。

4. 培养细胞:将细胞或组织放入含有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中,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发生素感应化。

5. 发生胚胎体:促进胚胎形成,通过培养发生胚胎胶囊或胚胎体。

6. 块茎冷藏:利用低温存储胚胎体或胚胎胶囊。

方法二:组织培养(Organogenesis)组织培养方法是通过培养植物的基本组织如叶片、茎尖、芽分根进而再生整个植株。

步骤为:1. 材料处理:对种子或植株进行表层消毒处理。

2. 制备组织片:将消毒好的植株切成组织片段,如茎尖、叶片等。

3. 培养基准备:准备无菌的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的必需胰凡陈列如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和植物激素等。

4. 组织分化:将组织片段放入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使其分化成根、茎、叶等。

5. 干涸与移栽:将培养的加上适量水后,移栽到含有生长素适量的培养基中,促进植物以正常生长的形式营养。

方法三:悬浮细胞培养(Suspension Culture)在此方法中,使用悬浮培养细胞进行植物细胞或组织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

步骤为:1. 培养基准备:通常使用植物基础培养基加入氨基酸、维生素和植物激素等。

2. 细胞处理:将细胞分散在含有培养基的匀浆器中,使其悬浮在培养基中。

贵州10种玉米基因型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贵州10种玉米基因型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不 定 根 形成 的 差异
Ta . Di e e c fa v n to sr o n u to b5 f r n e o d e t i u o ti d c n i i
f o fe e a z e t pe r m di r ntm i e g no y s
型 的不 定芽诱 导 不定 根 能 力 从 大 到小 依 次 为益 玉
6号母 本 、 9 3 3 黔 单 2 、 单 2 、 0 H 1、 1黔 3 黔单 2 、 玉 0益 6父 , 青 2 3 黔单 l 、 大 3、 9 遵玉 母 本 。在 自交 系 中可 见其 胚性 愈伤 组 织 诱 导 率 较 高 的基 因型 其 不 定 根 的诱 导率较 低 , 杂交 种 中并无 明显规 律 。不 同基 因 型产 生不定 根 的粗 细 、 短 和 多 少不 同 , 中杂 交 长 其 种 的根 明显 较 自交 系 的好 , 黔单 1 9和 黔单 2 0不定 根 较粗 、 长且 根 较 多 ; 单 2 较 黔 l和黔 单 2 3不 定 根 较粗 且根 较 多 , 比黔单 1 但 9和 黔单 2 0的短 ; 自交
栽苗。C黔单 1 . 9的成 活 植 株
图 3 根 系发 育及黔单 1 9移栽成活植株
F g 3 R o e eo me t n h u vv l i . o td v lp n d t e s r i a a
pa t a e t n patt n o Q a d n 9 l s f r r s l a o f i a l n t a n i n
伤组 织诱导率较 高的是遵玉母本和 大青 2 3 分别为 8 .7 3, 18 %和 7 .9 , 13 % 而绿 芽分化 率较 高的是黔 单 2 3和黔 单

玉米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进展

玉米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进展

率 高 , 宜 作 为 受 体 材 料 进 行 遗 传 转 化 。 于 玉米 的体 细 适 由 胞 再 生 能 力 受 基 因 型 和 培 养 条 化 诱 导 率 高 的 受 体 多 年 来 只 限 于 A1 8 B 3 8 ,7 ,
B MS z等少 数 几 个 品 系 。 C

选 择 和建 立 良好 的 植 物 受 体 系 统 是 进 行基 因 转 化 成
功 的 关 键 , 伤 组 织 是 植 物 基 因 转 化 常 用 的 受 体 系统 之 愈

系幼 胚 愈 伤组 织 的培 养 特 性 , 出 Red 旅 大 红 骨 和 其 他 得 i、
建 立 玉米 愈 伤 组 织 的 受 体 系 统 的 关 键 是 选 择 合 适 的
受 外 植 体 本 身 、 养 基 和 培 养 环 境 等 三 大 类 因 素 的 调 培
控 。
2 1 材 料 本 身 .
2 1 1 遗 传 型 . .
表 明 , 然 玉米 可诱 导 出愈 伤 组 织 的外 植 体 较 多 , 幼 胚 虽 但
和 幼穗 是 使 用 最 多 的 、 是 诱 导 率 最 高 和 再 生 能 力 最 强 也 的 。郭新 梅 等 在 2 0 0 7年 为 研 究 不 同 基 因 型 玉 米 自交
1 玉米 组 织培 养 研 究简 要 回顾
L r e在 1 4 au 9 9年 用 甜 玉 米 的 胚 乳 作 外 植 体 , 次 诱 首 导 出玉 米 愈 伤 组 织 , 未 获 得 再 生 植 株 。 1 7 但 5年 , e n 9 Gr e 和 P iis首 次 用 A1 8的 幼 胚 作 外 植 体 , 导 出 二 倍 体 hl p l 8 诱 愈 伤组 织 , 再 生得 到第 一 株 无 性 系 植 株 “ 从 此 玉米 组 并 ] 织 培 养 技 术 不 断 发 展 完 善 , 在 已经 能 从 多 种 外 植 体 中 现 诱 导 出 愈 伤组 织 , 再 生 出植 株 。例 如 : 胚 、 熟 胚 、 并 幼 成 花

玉米组培实验报告

玉米组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玉米组织培养实验目的:了解玉米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玉米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化规律,为玉米育种和生物技术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 玉米种子- MS培养基- 植物激素(如6-BA、NAA、IAA等)- 营养液- 灭菌剂(如氯化汞、酒精等)- 无菌操作室实验设备:- 恒温培养箱- 显微镜- 高压灭菌锅- 离心机- 培养皿- 刀片- 灭菌手套- 灭菌工作台三、实验方法1. 种子消毒:将玉米种子用氯化汞消毒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以杀灭表面的微生物。

2. 种子萌发: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MS培养基中,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设置为25°C,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3. 外植体选择:待种子萌发后,选择健康的幼苗作为外植体。

4. 外植体消毒:将外植体用氯化汞消毒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5. 接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植物激素,如6-BA和NAA,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

6.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C,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7.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培养皿中的愈伤组织生长情况,记录愈伤组织的形成时间、生长速度、颜色等。

8. 生根诱导:当愈伤组织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NAA的培养基中,诱导其生根。

9. 移栽:待愈伤组织生根后,将其移栽到土壤中,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形成:在MS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植物激素后,玉米外植体在培养第7天开始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呈白色,质地较软。

2. 愈伤组织生长: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增大,生长速度较快,培养第14天时,愈伤组织直径达到1cm左右。

3. 生根诱导: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NAA的培养基中,培养第21天开始出现根系,生根率较高。

4. 移栽成活:移栽后的玉米幼苗生长良好,成活率较高。

玉米组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组培技术PPT课件

.
18
• 镊子夹胚轴,在茎尖处用刀尖切半边。
28/05/2021
.
19
• 在茎尖生长点划一小口。
28/05/2021
.
20
• 转化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
28/05/2021
.
21
3、移栽及其管理
培养3—5天后,将其移栽至至花盆中, 其 中注意事项与前面的相同。后期的管 理也于前者相近。
• 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也成为在细胞水平上 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
28/05/2021
.
3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
•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是让外植体能够高频 率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高效 的体细胞 再生体系 ,为玉米遗传转化和细胞工程研 究创造有利条件 。
28/05/2021
.
4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回顾
• Larue在 1949年用甜玉米的胚乳作外植体, 首次诱出玉米愈伤组织,但未获得再生植株 。
• 灭菌
28/05/2021
.
10
2、外体消毒及挑幼胚
75%酒精擦玉米外层叶片
至超净工作
台,用75%酒精擦玉米外层叶片,剥一层擦一
层至完 用刀去掉1/3玉米籽粒 挑幼

接种到准备好的诱导培养基上(暗
培养)
28/05/2021
.
11
3、继代
• 准备继代培养基(N6+水解酪蛋白 0.1g/L+L-脯氨酸0.69g/L+甘露醇 20g/L+蔗糖30g/L+琼脂6.5g/L+2,4D1mg/ml)
• 移栽前,应对移栽用的基质进行灭菌。
• 移栽前,可将培养物不开口移到自然 光照下锻炼2-3天,然后再开口练苗12天,以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玉米成熟胚的组织培养试验

玉米成熟胚的组织培养试验

பைடு நூலகம்下操 作 ,一切 用 具 、材料 、 培养 基 、接种 环 境等 都
需要 消毒 。
1 . 4 . 1 接 种 。在 无菌 坏境 下 ,用 灭菌 过 的器械 将 切 割好 的外 植体 插 植到 培养 基表 面 ,每 个培 养 基接 种 l 0个 。培 养 材 料 在 培 养 容 器 内 的分 布 要 均 匀 , 以 保证 必要 的营养 面 积和 光照 条件 。 1 . 4 . 2 封 口 。接 种 后 ,瓶 、 管 用 无 菌 药 棉 或 盖 封 口,培养 皿用 无菌 胶带 封 口。 笔者 用 国欣 诺 农 公司 生产 的种 衣 剂 ,按 高于 常规 剂 量 1 倍 的浓 度 ,包 衣 了 1 t 种 子 进 行 大 田试 验 ,取 得 了很好 的棉 蚜 防 治效果 ; 同时也 没有 发现 对棉 花 出苗 率有 明显 影 响 。
3 讨 论
显( 降低 3倍 ) ,这样 无疑会 帮 助棉 农 降低种 棉成 本 , 帮助 稳 定 日益减 少 的种 棉面 积 。
参 考文 献
【 1 ]李 惠霞 ,张海 英 ,郭建 国,等. 噻 虫嗪种 子 包衣
对 燕麦 蚜 虫和 红 叶 病 的控 制 效 果 农 药残 留分 析
3 . 1 种 衣 剂 好 坏 的 评 价 ,主 要 指 标 就 是 对 种 子 的 发芽 影 响 。早 期使 用 的种衣 剂 如 涕 灭 威 、 甲拌 磷 、 克百威 等 , 除 了对 人 畜 巨毒 外 ,对 棉 花 发芽 均有 一
表 2 不 同 浓 度 培 养基 2.4一D添 加 情 况
种 。因此 ,玉 米 的产量 和 质量 对我 国经济 发展 和 市
场 稳 定有举 足轻 重 的影 响 。
1 试 验 概 况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究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再生能力,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并观察培养过程中植物组织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水稻、玉米、小麦等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等。

实验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化情况。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MS培养基(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植株数量较高。

(1)MS培养基在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40株,玉米30株,小麦20株。

(2)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25株,玉米20株,小麦15株。

2. 激素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素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KT)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

(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80%。

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5%。

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0%。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再生植株数量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再生植株数量为40株,玉米再生植株数量为30株,小麦再生植株数量为20株。

3.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玉米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玉米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4个 品种 的玉米 进行 组培 研 究 。 发现 在 同一植 物 生长 调 节剂 培 养基 中 。 同玉米 品种 成 熟胚 愈伤 组 织 的形 成 与 分 化 芽 不
频 率都 有较 大差 异 。 试 验 中 , 当尽量 选 取能 够 诱 导 出胚 在 应 性 愈伤 组 织 的 玉米 基 因型 作 为材 料 。 遗传 转 化 和 植 株 再 使
玉米 (e mas , Z a y ) 亦称 玉 蜀黍 、 谷 、 包 苞米 、 子等 , 棒 为一 年生 禾 本科 草本 植 物 。 也是 全世 界 总产 量最 高 的粮 食 作物 。
此外 , 玉米 可 用 于生产 乙醇 , 于 解决 当前世 界 的能 源危 机 对
易碎 , 明显 的颗粒 状 , 有 分化 胚 状 体 的 能 力 , 能 长 期 有 具 且 继 代培 养 , 理 想 的 愈伤 组 织 类 型 。 是 Ⅲ型 愈 伤 结构 疏 松 , 绵
s mmaie h rce sisa d ifu n igfco f ietr u hc lu ec n iin e p a ttp s e tah r o ea d a di v sec taS a e u rz dt c a a tr t n n e cn tr o z h o g ut r o d t s,x ln e , xr om n n d t e t.I l Ob s d he i c l a s ma o y i o c p lc to o e r u dwa x e td. nwhiha piainf rg o n se p c e Theam st u p yt e r tc ee e e o iz e ei mp o e n n rdu to . i wa os p l h oeia r frnc sfrma eg n tci r v me ta d p o cin l Ke ywo ds maz tsuec lu e;e e c d a c r i e;is ut r rs a ha v n e r

玉米胚胎培养实验报告

玉米胚胎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胚胎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玉米胚胎培养过程中关键因素的控制。

3. 通过实验验证玉米胚胎培养的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玉米胚胎培养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种,通过诱导植物细胞脱分化、分化形成胚胎,进而再生植株。

玉米胚胎培养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宜的培养基、温度、光照、氧气等条件,以促进胚胎的发生和发育。

三、实验材料1. 玉米种子:选用成熟、饱满的玉米种子。

2. 无菌操作台、超净工作台、无菌操作箱、无菌剪刀、镊子等。

3. 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10MS培养基、1/100MS培养基。

4. 生长调节剂:NAA、6-BA、IAA、KT等。

5. 实验试剂:70%乙醇、无菌水、氯化钙等。

四、实验步骤1. 种子表面消毒:将玉米种子放入70%乙醇中浸泡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放入5%氯化钙溶液中浸泡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2. 切割:将消毒后的玉米种子用无菌剪刀切成2-3mm的种子块。

3. 培养基配置:将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10MS培养基、1/100MS培养基分别配置成不同浓度的培养基。

4. 培养条件:将种子块接种于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中,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5℃左右,光照强度为2000lx。

5. 观察记录:每隔3天观察记录种子块的生长情况,包括胚芽、胚轴、胚根等器官的发育情况。

6. 诱导胚胎发生:当种子块表面出现绿色芽点时,加入适量的生长调节剂(NAA、6-BA、IAA、KT等),继续培养。

7. 胚胎分化:当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将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形成植株。

8. 植株再生:待分化形成植株后,将其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培养基对玉米胚胎发生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发现1/10MS培养基和1/100MS培养基对玉米胚胎发生效果较好,而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效果较差。

玉米胚叶和胚根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玉米胚叶和胚根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玉米胚叶和胚根组织培养初步研究作者:杜黎黎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16期摘要:以玉米优良品种自交系鲁原92为实验材料,以玉米幼苗胚叶和胚根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了诱导愈伤组织的若干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2,4-D在诱导愈伤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添加一定浓度的KT对诱导起着促进作用,添加微量的AgNO3明显促进愈伤诱导。

关键词:玉米;胚根;胚叶;组织培养;愈伤组织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6-24-03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组织进行培养的技术,它是遗传转化、植物改良研究的基本环节之一。

目前,国内外从事玉米组培主要是从幼胚诱导出愈伤组织,利用其他部分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取得成功的比较少见,然而用幼胚进行诱导愈伤组织,取材会受生长季节的限制。

为此,本实验采用玉米的胚叶和胚根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进而产生再生植株,避免了取材受限制的缺陷,对玉米组织培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接种材料为玉米幼苗的胚叶和胚根,原材料为玉米优良自交系鲁原92。

1.2 实验方法1.2.1 外植体选择与准备在无菌操作间,把鲁原92种子放在培养瓶中用无菌水中浸泡30min,倒出水后加入0.1%的HgCl2溶液浸泡消毒10min,在此过程中需不停搅拌。

倒出升汞后加入70%的酒精浸泡搅拌消毒30s,倒出后用无菌水冲洗4~5遍,然后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放在30℃的培养箱中进行暗培养。

待小苗长至4~5cm时,取出待用。

1.2.2 愈伤组织诱导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消毒过的剪刀取小苗胚根的根尖及胚叶,用消毒过的镊子将其接种到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此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1L中加入25g 蔗糖、12g琼脂,附加不同激素等共设计了9种不同配方(表1),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5.8~6.2(用NaOH调节pH值)。

配制好的培养基要在高压灭菌锅中,121℃下灭菌20min。

玉米培养实验报告

玉米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玉米幼苗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了解玉米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1. 玉米种子2. 植物组织培养箱3. MS培养基4. 灭菌器械5. 电子天平6. 玻璃器皿7. 光照培养箱三、实验方法1. 种子处理将玉米种子用75%的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2. 植物组织培养将消毒后的玉米种子接种到MS培养基中,放入植物组织培养箱中培养。

设置三个处理组,分别为:(1)A组:光照条件下培养(2)B组:黑暗条件下培养(3)C组:低温条件下培养每个处理组接种50粒种子,重复3次实验。

3. 数据记录每隔5天观察记录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四、实验结果1. 株高经过5次观察,A组玉米幼苗的株高平均为20.5cm,B组为15.2cm,C组为12.8cm。

A组株高明显高于B组和C组,说明光照条件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2. 叶片数经过5次观察,A组玉米幼苗的叶片数为12.8片,B组为9.6片,C组为8.4片。

A组叶片数最多,B组次之,C组最少,说明光照条件对玉米幼苗的叶片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3. 叶绿素含量经过5次观察,A组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平均为1.5mg/g,B组为1.2mg/g,C组为1.0mg/g。

A组叶绿素含量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说明光照条件对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合成有显著促进作用。

五、实验分析1. 光照条件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原因可能是光照条件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为玉米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

2. 黑暗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原因可能是黑暗条件下光合作用无法进行,导致玉米幼苗生长缓慢。

3. 低温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也受到抑制,原因可能是低温条件下细胞代谢减慢,导致玉米幼苗生长缓慢。

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

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

玉米成熟胚组织培养消毒:1、一步消毒法,取成熟玉米种子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表面浸泡1~5 min,用0.1%升汞灭菌5—15 min;灭菌后的种子用无菌水清洗3—6次,然后进行浸泡处理,将浸软的种子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分离出成熟胚,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两步消毒法,即取胚前消毒和取胚后消毒。

操作过程是用75%乙醇和0.1%升汞分别消毒1 min、15 min,用无菌水冲洗4~5次,浸泡18—24 h,剥胚前再用0.1%升汞消毒5~10min,无菌水冲洗4~5次,剥去种皮和胚乳,将成熟胚盾片向上接种在培养基上。

外植体预处理:1、浸泡处理,无菌水(或者4-5ml/g 2,4-D)中浸泡3d;2、切胚处理,将切去芽鞘和根鞘的胚沿胚轴纵切为两部分,作为外植体;3、变温处理,(1)成熟玉米种子消毒后在无菌水中浸泡并保存在4℃冰箱中,36 h后将胚取出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于34℃高温中诱导3 d;(2)成熟玉米种子消毒后置于常温(25℃)下浸泡,36 h后取出,于常温下诱导3 d。

(3):消毒后种子浸泡在无菌2,4一D水中4℃处理36 h,后置于34℃水浴中处理36 h;(4):种子消毒后浸泡于无菌2,4一D水中常温72 h。

培养基:愈伤诱导培养基:N6+2,4-D2.0 mg/L+脯氨酸0.7 ms/L+CH 500 mg/L+0.7%琼脂;愈伤改良培养基:N6+2,4-D 2.0mg/L+脯氨酸O.7 mg/L+CH 500 mg/L+2%甘露醇+0.7%琼脂;分化培养基:N6+KT 1.0 mg/L+CH 100 ms/L+0.7%琼脂;壮苗培养基:1/2MS盐+o.1%活性炭十O.5%琼脂。

以上各种培养基中,加3%蔗糖,调pH值5.8—6.0,121℃下灭菌20 min。

培养:将以上外植体置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于25±l℃下暗培养.20d后对愈伤组织进行改良培养并继代培养.分别记录不同培养时期(20 d、40 d、60d)的有关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发展姓名:潘艳美专业:电气自动化类学号:0902100210摘要:回顾了上一世纪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1934年以来,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一直与国际发展同步进行。

近些年来玉米组织培养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玉米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浅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意义及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植物组织培养在我国农业应用的情况,综述了玉米子房和幼胚系统的组织培养研究、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研究和玉米花粉和花药培养研究。

关键词:玉米;组织培养;原理;意义;作用;展望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试验步骤1,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尖、茎尖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成熟或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其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

2,原理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植物的“再生作用”。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称为外植体,其主要形式有器官、胚胎、单细胞、原生质体等。

根据外植体的不同,所需要的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外源激素的种类及比例等均不同。

植物组织培养中,影响培养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诱导愈伤组织成败的关键在于培养条件,植物激素是诱导愈伤组织和绿苗分化的关键因素。

最常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素是IAA、NAA和2,4一D,所需浓度为O.01~10 mg/L。

最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是KT和ABA,使用浓度为O.1~10 mg/L。

KT 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分化。

ABA对植物体细胞胚的发生与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各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虽有相对专一性,但是植物的各种生理效应是不同种类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

3,试验步骤【1】A,选择和配制培养基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血液”,血液的成分及其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的生长与分化,因此了解培养基的成分、特点及其配制至关重要。

B,灭茵灭菌是组织培养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通常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用常压或高压蒸煮等湿热灭菌、器械采用灼烧灭菌、玻璃器皿及耐热用具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的物质采用过滤灭菌、植物材料表面用消毒剂灭菌、物体表面用药剂喷雾灭菌、接种室等空间采用紫外线或熏蒸灭菌。

C,接种将已消毒好的根、茎、叶等离体器官,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放入培养基,整个接种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培养把培养材料放在有一定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的培养室里,使之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E,试管苗驯化移栽试管苗是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幼苗,与自然生长的幼苗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驯化,使之适应自然环境后才能移栽4,意义植物组织培养首先不但可以产生优良的品种,而且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大量代谢物;其次,细胞融合打破了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在植物研究开发中起着巨大作用,5,影响组织培养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3】主要包括以下几类:A, 外植体:类型,部位,时期;B, 培养基的种类;C, 激素的种类,浓度,配比;D, 添加物:种类,浓度;E, 糖:种类,含糖量;F, pH:偏酸/偏碱;G, 温度:高温/低温,恒温/变温;H, 光照:光/暗培养,光照周期,光质;I 培养方式:固/液体,静置/振荡。

6 植物组织培养面临的一些问题影响组培外植体褐变的因子,主要有外植体酚类物质的含量及 PPO 活性上的差异、外植体的大小、酶促因子对外植体褐变的影响,以及培养基成分、激素类型。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将易于褐变的外植体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连续转移;进行预处理;在培养基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其他抑制剂来抑制褐变。

陈学森【5】等,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了植酸作抗氧化剂,取得一定成效。

植物离体培养及大量快繁过程中,试管苗常会产生玻璃化现象,吴若菁【6】等在香石竹组培中,发现影响组培苗玻璃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类型:激素的种类、浓度;琼脂的浓度;外植体的取材部位;不适宜的培养条件。

因此采取的克服方法也要因原因的不同而决定。

通过愈伤组织培养植株时,常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变异,包括倍性变异和非倍性变异【7】。

这种变异普遍认为是有丝分裂异常现象,可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最直接的细胞学证据7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和植物密切相关一些领域。

农业主要是以植物的栽培种植为主,因此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其应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离体无性系的快速繁殖、培养无病毒种苗、新品种的选育和人工种子和种质的保存。

【9】二,玉米组织培养研究1, 玉米组织培养的重要意义如下:(1)优良遗传材料的快速繁殖(良种快繁)。

新育成或新引进的良种、选择的优良单株、自然和人工诱变的有用突变体等遗传材料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一两年内即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如自然条件下的芽变材料,人工诱变育种获得的优良遗传材料等,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大量繁殖,从而应用于生产。

(2)脱毒良种苗的培养和无病毒苗的大量繁殖。

主要利用茎尖培养以脱除病毒。

对于玉米主要是脱除青枯病病毒。

(3)特殊育种材料的快繁。

如花药培养、多倍体的繁殖等,多倍体一般是不育的,只有通过无性繁殖的方法才能繁殖,同时多倍体的优良特性通过组织培养而保持。

杨树的多倍体育种非常成功,玉米这方面的工作还很有潜力。

4)基因工程植株的快繁。

转基因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是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环节,迄今已获得的转基因植物,一是以原生质体为受体,通过质粒将目标基因转移到细胞中,通过细胞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

二是以组织、器官,如叶片、茎段、胚、花药、子房以及胚性悬浮细胞为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为载体或物理方法将目的基因转化到组织或器官中,经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

(5)离体保存种质的快繁。

超低温保存的无菌材料如无菌芽、体细胞胚等,在取出利用时,必须先通过组织培养扩大繁殖。

2,玉米子房和幼胚系统的组织培养研究、胚性愈伤组织比非胚性愈伤组织具有更强的生长能力、胚胎发生能力和相对较高的同工酶活性,而形成胚状体再分化出植株比形成愈伤组织再形成植株要更容易。

玉米子房和幼胚属于二倍体,且分生能力较强,研究人员对玉米子房和幼胚开展了研究。

细胞分裂素(CTK)不仅能促进植物细胞分裂,而且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中CTK有广泛的作用,这种作用“部分地是通过控制许多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CTK在离体(ondo)培养条件下,对于培养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和形态发生自从1989年首次获得可育的玉米转化体以来,转基因玉米研究与产业化取得了飞速发展。

综述了基因工程在玉米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转基因的应用领域及常用的转基因技术,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了一批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优质的转基因材料,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4】研究了细胞分裂素在玉米愈伤组织诱导的植株再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0.2mg/L)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玉米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再生,6-BA的效果比KT更好。

不同品种的玉米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异显著,普甜1号和苏玉1号的再生频率高达78%和75%,糯玉米和掖单9号仅为10%和8%。

植株再生途径也有所不同,普甜1号以器官发生为主要途径,苏玉1号则以体胚发生途径为主。

经长期继代的愈伤组织失去——不同基因型玉米的再生能力和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DNA的差异【2】3,玉米花粉和花药培养研究玉米花粉和花药的培养一般可获取单倍体植物,有利于促进玉米遗传育种工作的有效进展。

叶珍【8】等在玉米花药培养过程中,对花药的雄核发育过程及其药壁组织变化进行观察发现,玉米离体花药培养的雄核发育途径主要有 3 种,即A2V 途径、A2G 途径和 A2V G途径,药壁组织对雄核发育起着一定的作用。

4 玉米基因工程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玉米基因工程:包括基因的鉴定与分离、基因的克隆、重组DNA的构建、外源基因的转导、外源基因的表达、植株再生及遗传分析等。

外源基因可以来自玉米以外的各种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

目前在玉米中得到应用的外源基因主要是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一些与纤维发育有关的基因、抗病基因及抗逆境基因可望向玉米中转导,以提高玉米的生产潜力。

5基因工程的应用和发展应用重组DNA技术培育具有改良性状的粮食作物的工作已初见成效。

这方面的工作按其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二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集中于有重要农业经济意义的目的基因的分离与改造: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出具有改良的重要经济性状的工程植株;第三阶段的发展方向是培育出具有生物反应器功能的工程植株。

现在已经培育成功了一批分别具有抗病、抗虫和抗除草剂性状的转基因农作物。

例如,应用反义RNA技术培育成功的具有耐贮藏的转基因西红柿已开始在美国投放市场。

利用植物合成微生物甚至哺乳动物的一些特殊蛋白质,例如干扰素、人血清蛋白等也已有—些成功的报道。

从理论上讲,在将来还有可能通过转基因植物生产更多的药用蛋白质。

我们有理由相信,重组DNA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具有光辉的前景的三,展望组织培养技术正日趋成熟,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拓宽和新品种的诞生,能够缩短传统遗传育种的周期,并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是20世纪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之一,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抗性生理、激素及器官发生与胚胎发生等提供了许多良好的实验材料和有效途径。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由于组织培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容易掌握花芽分化和开花成因;通过胚胎培养,能够得到杂种或自交种;通过分离单倍体细胞,能培育纯合的二倍体优良品系;提高育种多样性的同时缩短了育种时间;通过突变体筛选,提高植物的品质,增强抗逆境胁迫能力,扩大植物的生长范围;将体细胞冷藏在低温下,建立基因库,达到保存物种的目的;获得药用价值高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次生产物,加快药物生产的时间并且减少了单纯依靠天然植物的被动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渗透到科研、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必将日臻完善参考文献【1】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王家麟(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150030) 2008-11-28【2】研究了病菌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黄璐 2008-12-23【3】花卉组织培养技术发展概述王建力2009-4-23-1, 5【4】玉米遗传育种中基因工程的应用研究、余飞【5】陈学森,张艳敏,董会. 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J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 ,9 2【6】吴若菁,尤华明,彭东辉. 香石竹组培苗玻璃化控制的研究[J ].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 ,15 4【7】周朝鸿. 三种百合属植物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量变异[J ]. 林业科学研究,1997 ,106 :663667.【8】叶珍,胡延玉. 玉米离体花药培养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观察[J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 ,18 2 .【9】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2003级生物技术石红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