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评价》PPT课件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0467课程与教学论-第七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0467课程与教学论-第七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历史发展与取向
2.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
目标取向评价的本质、价值与局限:其主要代表人是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 泰勒、布卢姆等人,目标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 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取向推进了 课程与教学评价科学化的进程。这种评价取向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 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言, 它的作用非常有限。
艾斯纳、斯克里文、斯泰克 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内在评价 评价的本质是判断
历史发展与取向
1.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第一、二、三代评价的缺陷: (1)管理主义的倾向。这容易导致四个不合理的后果:①管理者无过失②管理者与 评价者的关系有失公平③其他与评价有利益的关系的人无法在评价中维护自己的利 益和阐述自己的见解④会导致一种有害的默契,即管理者用各种办法保护自己不受 损害,评价者则保证使用管理者认可的方法,以换取合同的兑款,保证评价的经济 收入。 (2)忽视价值的多元性 (3)过分依赖科学范式
涵义、功能与类型
2.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需要评估 课程诊断与修订 课程比较与选择 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 成效的评价
涵义、功能与类型
3.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
形成性与总结性 目标本位与目标游离 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 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 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
涵义、功能与类型
评价和评估的区别 为了凸显这种“改进”功能,人们开始用“评估”代替“评价”一词,并从词 源和含义上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评价“evaluation”的词根为“valu”,本义 是“价值”,前缀“e”有“显现”和“引出”之意,故“evaluation”指让 某事物的价值得以显现和引出,对应的是基于事实的价值评判活动。评估 “assessment”则源于“assidere”,意为“坐到旁边或与谁同座”(to sit beside or with),[4]故“assessment”指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来获取、分享和解释评估信息,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标。简言之, 评价是为了“作出判断”(make judgments),而评估是为了“改进表 现”(improve performance),前者重在判断学生学习结果,对其定等分级,后 者重在为改进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提出具体建议

教学评价及说课课件

教学评价及说课课件

教学结果评价
结果达成度
评价教学结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 ,是否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符,是 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 实践能力。
结果反馈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及时获取学生 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是否有针对 性地改进和完善后续教学工作。
03
教学评价的实施与操作
制定评价计划
明确评价目的
在制定评价计划时,要首先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 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还是为了评估教学效果 和教学质量。
设计评价量表
为了方便评价操作,可以 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将 每个指标细化为可操作的 评价项目。
确定权重分配
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 ,为它们分配合理的权重 ,以便在综合评价中体现 其重要性。
收集教学评价信息
日常观察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 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师生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 流,了解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和 建议。
说课课件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制作步骤 1. 确定说课内容及目标
2. 设计课件结构及内容
说课课件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选择合适的媒体元 素
5. 完成说课稿及课件 的最终版
4. 制作课件并进行修 改完善
说课课件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制作技巧
1. 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用目录或导航栏来引导学习路径。
2. 合理使用图像、图表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 教学内容。
说课课件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注意色彩搭配和字体大小, 使课件整体美观且符合视觉习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突出重点和难点,使用不同 的标记或颜色来强调重要信息。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ppt课件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ppt课件
17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种类、内容
一、教学评价的分类概述
由于出发点的标准不一,评 价专家们对教学评价的分类 各不相同(如左图),就教 学评价这一领域而言,布卢 姆的分类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他以评价发挥作用即“功 能”为分类依据,从而划定 了与学校教学有关的常用评 价类型。
18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内容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含义和功能
对教师的评价
教学思想:从教学的宏观模式看,是素质教育模式,还是应试教育模式;是对社会需求和学生终生 发展负责,还是对学生一己一时(升学)负责。从教学的微观过程来看,教授与反馈是否注意到教育对 象的全体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渗透等是否有所偏废或顾此失彼的现象。 教学态度:教学态度是否严谨认真,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看:一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对教材、课标 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把握准确;二是课前准备是否充分;三是课堂表现是否能严肃,不夸夸其谈。 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实用,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否灵活且符合教学 规律;教授行为能否引起有效的学习活动;对课堂偶发事件,能否因势利导而又使教学活动不逾轨;教 师能否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做到身心一体化的表达。 知识素养,包括两方面:知识面,能否根据当时的教学需要,信手拈来相关知识充实教学。气质表现, 精神状态是否饱满,仪表体态、举手投足是否得体。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体现学生在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达成度。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问卷法、 观察法与谈话法的形式来检测学习效果。 4
19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内容
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
又称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随时了解教学动态, 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强化、及时调整,使教学活动在监控中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 期目标。

教学评价培训课件

教学评价培训课件

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评价
总结词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 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的评估。
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 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 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反馈机制
改进措施
评估教师是否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 是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指 导和帮助。
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调整。
教学计划的实施
评估教师是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 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教学计划的制定
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学计划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课 程要求,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和需求。
组织管理
评估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是否严密, 包括课堂纪律、学生出勤率、考试安 排等。
教学资源管理评价
学生学习成果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 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
教学方法创新性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需求 和学科特点,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多样性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 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教学 效果。
师生互动有效性
评价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效 果,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解决 问题。
评估教师是否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以提高教学 效果。
06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目标达成度评估
培训目标明确性
评估培训目标是否清晰、具体,是否 与参训者的需求和期望相匹配。
目标达成度分析
对达成度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达成或 未达成目标的原因,为后续培训提供 改进依据。
目标完成度
通过参训者的反馈、测试成绩等手段, 评估参训者是否达到了预设的培训目 标。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
第4页/共140页
⑥教学方法单调,只局限在新课标列明的宏观的理念 ,没有从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的教 学手段。
⑦对于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科的教学规律缺乏了解, 打糊涂仗。除了一本课标,有的连新课标也没看见。 对目前的教学理论发展几乎很少了解。
(2)学科性问题
①没有从课文出发,片面地强调感悟、探究。
第二教时,这位老师这样提问:上一节课印象最深 刻的是什么?
学生答:故事的印象最深刻。而教师的意图是 希望学生回答 “我”得到的人生的经验。 C、问题无价值
有一位教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行道树。这有什 么意义?他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树,你 会选择什么树?难道你让学生非得选行道树?
第8页/共140页
1、揣摩理解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
2、通过朗读来体味并理解文章所蕴涵的父爱深情 。
3、联系生活,体味自己的亲情。 根据设定教学的目标,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设 计了如下教学任务:
1、说人物(熟悉课文,了解爸爸 ,是一个怎样的 爸爸。 a、这是一个严厉的爸爸; b、这是一个 慈爱的爸爸;c、这是一个爱花的爸爸; d、这是 一个重感情的爸爸;e、这是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 爸爸。
第1页/共140页
第一章 走向语文教学设计:站在传统和现 实的交叉口 学习目标: 1、 理解:学习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 2、 了解:语文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作 用。 3、 掌握: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 重 点:掌握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
第2页/共140页
第一节 背景和意义
1、理论和实践的脱接现象是新课程改革表现出来 的突出问题。
我们要具体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
朗读:准、实、情、节奏;
默读:视、扫、猜、重读;
细读:圈、点、吟诵,研究读; 第19页/共140页

五、课程评价()PPT课件

五、课程评价()PPT课件
5.成效的判断
一项课程或教学计划在实施后究竟收到哪些成效, 可以通过评价全面衡量,作出判断。
.
14
三、课程评价的类型
以评价作用为依据的分类
以评价主体为依据的分类
以评价关注焦点为依据的分类
以评价与目标的关系为依据的分类
以实施评价的正式程度为依据的分类
.
15
(一)以评价作用为依据的分类
.
17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summative evaluation) 在国内也被译 为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结束后,对 评价对象的整体效益作出价值判断而进行的评价。它 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达成目标的程度。
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对教育效果作出判断,从而 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与否,是与教学效能 核定联系在一起的,它为关于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 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
指导意见(讨论稿)》
.
11
为什么要进行课程评价?
检查情况
发现问题
促进发展
找出差距
明确方向
.
12
课程评价的功能
1.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指的是在设计课程方案前,调查社会及学生
的需求,以此作为课程开发的直接依据,并作为拟定 教育目标的参考。 2.课程诊断与修订 诊断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寻求课程问题和 困难所在,以为课程修订提供建议。
成果评价。测量、解释和判断教育的成就,确证人 们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
.
30
4、CSE评价模式
该模式与CIPP模式的思想最接近,是美国洛杉矶加 利福尼亚大学评价中心的简称。其步骤包括(下图) :
需求评定。调查人们有何需要,以确定教育目标。
方案评价。对各种备择方案在达到目标可能性作出 评判,包括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的分析以 及设备、资金和人员配置情况的研究

课程与教学评价学习教材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评价学习教材PPT课件
第十二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知识目标 :
1.了解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 2.了解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3.了解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两种新的评价方式;
技能目标:
能够对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达到运用。
第一讲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定义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学生档案袋评价
1.概念 2.对学生档案袋评价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 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 (1).格莱德勒的分类 (2).比尔•约翰逊的分类 3.学生档案袋的反思 (1).学生档案袋的优势 (2).学生档案袋的局限性
表现性评价
1.任务 (2)口头表达 (3)模拟表现性任务 (4)做实验或调查 (5)创作作品 (6)完成研究项目
第二讲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原则及一般方法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3.客观性原则 5.可行性原则 7.宽松性原则 2.公平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6.指导性原则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
1.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信息采集方法 2.课程与教学评价信息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第三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新发展

课程与教学评价课件

课程与教学评价课件
探索跨学科的评价模式和方法 ,以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未来展望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满 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加强评价伦理建设
确保评价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性,重 视保护学生的隐私和权益。
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推动评价的信息 化和智能化。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课程与教学评价课件
目 录
• 课程评价概述 • 教学评价概述 •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关系 •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实施 •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进与发展
01
课程评价概述
课程评价的定义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课程内容 、教材以及实施过程进行系统、全面 、有效的评估,以确定其价值和效果 的过程。
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改进教 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旨在及时了解学生的 学习状况和需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 ,促进教学过程的改进。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 学习成果和课程实施效果,为学校和教育 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02
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定义
总结词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 果进行评估的过程。
相互影响
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反映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而教学评价 的结果也可以指导课程设计的改进,促进课程的发展。
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区别
评价对象不同
课程评价的对象是整个课程,包括课 程设计、实施和效果等方面;而教学 评价的对象是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过程 。
评价范围不同
课程评价的范围更广,涉及到课程的 整体规划、内容选择、实施方式等方 面;而教学评价通常关注具体的教学 策略、方法、手段等。

课程与教学评价(完整)

课程与教学评价(完整)

第一章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节课程概述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是教育目的的载体与实现路径。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与突破口。

学习和研究课程理论,不仅有助于理解教学的理论体系,而且有助于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思想源远流长,到了20世纪,课程才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并用“课程”这一概念来表示。

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能力、态度问题,即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

课程正是要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因而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

从这个意义上,研究课程是教育上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又具有多种涵义的术语。

人们对课程的界定是见仁见智,很难达成共识。

了解各种不同理解有利于我们在课程理论和实践中更好的沟通和运用。

在我国“课程”早就被广泛使用。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这是汉语文献中最早出现的“课程”。

不过,这里的“课程”一词含义甚泛,指“寝庙”及其喻义“伟业”。

另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后生为学,必须严定课程,必须数年劳苦”。

“课程”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预定分量、内容和步骤并据以刻苦努力地阅读、讲授、学习和作业,可以理解为功课及进程。

在西方,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最早使用“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该词为拉丁语“currere”所派生,原指“跑道”。

斯宾塞用“curriculum”一词来指称“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日本学者后来将它翻译成汉字“教育课程”。

从中世纪起,“Curri culum” 这一术语便一直是指学校时间表上科目内容的安排。

在我国,课程的最基本含义是学科、教材、教育内容及教学进程。

第十二章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十二章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十二章课程与教学评价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了解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2、使学生懂得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原则及一般方法;3、使学生掌握学生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方法;4、使学生初步具有在实践中对课程与教学进行评价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新理念、新方法2.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影响评价的现实复杂性三、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原则及发展势态2.方法与过程:掌握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及新方法3.技能与能力:运用实例发展初步的评价能力尤其是对发展性评价的运用能力四、教学内容第一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定义关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定义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课程与教学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活动意味着它要在客观描述课程活动的基础上,对课程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其结论既受到课程活动客观情况的制约,也反映了评价者对课程目标与价值的理解与追求。

2.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

它既可以是定量的方法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法,教育测试或测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全部。

3.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诸种课程要素。

也就是说,课程对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这主要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评价有着不同的理解,而评价的理念和操作范示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认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课程评价》PPT课件

《课程评价》PPT课件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习单元内容和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之前,或者在一个学 期一个阶段的学习开始的时候,对学生有关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 习能力进行评价,以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 提前进行补偿教学的过程。诊断性评价也被叫作前置性评价、安置性评 价或学习前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表现、言语 行为、学习情趣、参与程度与合作精神等方面随时进行的评价活动。形 成性评价也被叫作过程性评价或学习中评价。
新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变革
1.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量化评价常用的工具是测试(试卷),测试分标准化测试和教师自制的
测试。 质性评价常用的工具是档案袋,一般装有学生学籍表、学生作品集、学
习成绩册、班级与个人奖惩记录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与德行评语 等。
2.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高中课程标准不仅要提出学生学力水平的最低要求, 而且要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也必须对 教材编写者的专业水平提出基本要求。尤其是课标 中不能缺失“学什么”、“为什么”的内容目标, 这样才能引领课程实践的健康运行。
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
(一)学科课程目标
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课程评价目标 1.前置性评价(学生现在需要什么) 2.过程性评价(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3.终结性评价(教学目标实现了吗)
活动: 兴趣思维活动
A、B
AB
B A
A
A
B
B
A
B
材料一:12张卡片的文化概念分别是:
古典名著、穷汉、医生、夏至、齐天 大圣、兰州人、大款、红楼梦、金榜题 名、清明、弼马温、名落孙山。
P
X (被试学生在该题得分的 平均数) X max(该题的满分)

课程与教学评价-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评价-PPT课件
– 含义包括
Stufflebeam et al., Evaluation Models,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p. 19
• 对特定的评价理念和过程的一种概括、缩影和抽象 • 某一知名设计者所做的有典型意义的评价 • 某种特定评价方式的程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7
• 基于旅行图式的评价
– 关注项目的进程以及项目对不同的人的影响 – 以历时的方式收集资料 – 收集资料方法包括质的方式,如深度的观察, 开放式的访谈,个案研究,人类学方法,档案 分析,等等 – 多元的评价指标 – 关注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课程与教学评价专题讲座二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 基本模式
高凌飚 2019年9月18日 Email: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1
• • • •
课程评价的理论背景 评价模式的历史发展 重要的课程评价模式 当前常见的22种评价模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6
以“旅行”为隐喻的学校图式
• 上学如旅行
– 课程是学生旅行的线路 – 教师是导游兼旅伴 – 不同的旅行者对旅程有不同的体验 – 旅行的效果与旅行者原来的预期、智慧、兴趣 和意愿有关 – 影响旅行效果的因素难以确认,但是必须的 – 不在意旅行对旅行者所产生的影响的性质 – 以巨大的努力去设计更为丰富和有趣的旅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持续更新,敬请收藏) 5
– 利用适当的技术可以解决学生学习种的问题 – 对教育的因果关系的更为全面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质 量的提高 – 未来的雇主是产品的消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课程评价的过程
• 1.确定评价的目的与对象 • 为什么评价?评价结果是给谁看的?评价什么? • 2.确定评价的标准 • 标准——可操作性;手段——切合实际(背景与条件) • 3.搜集评价信息 • 全面、系统、真实、准确 • 4.组织、处理、分析资料 • 核实其真实性,分类、筛选、逻辑分析、统计分析 • 5.做出判断,报告结果 • 及时、全面、提出建议
《课程与教学评价》PPT课件
二、课程评价的对象
•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 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 • 学生学业评价 • 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 对教师的评价 • 对新课程的态度、理解、创新、授课质量 • 对课程评价的评价 • 评价的标准、方法,评价主体,信度与效度
三、课程评价的功能与方法
语、综合评语 • 由班主任一个变为全员参与。
• ”优点+希望“型评语
• 该生在本学期里,思想上能遵守学校的各 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关 系集体,且能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学 习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课后按时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进步较大。 希望今后多注意锻炼身体。
“个性+期望”评语
四、课程评价的类型
• 以评价标准为依据 •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差异内评价 • 以评价作用为依据 •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 以评价主体为依据 • 他评与自评、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 • 以评价关注焦点为依据 • 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
• 相对评价
• 是指以评价对象全体的平均水平或其中的某一对象的水平 位参照点,确定评价对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或与群体中 某一个体之间的差距的一种评价。
• 绝对评价
• 是指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以某一预定的目标或标准为客 观参照点,确定评价对象达到标准绝对位置的一种评价
• 个体差异内评价
• 是把评价对象群体中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状进行 比较,或者把个体的相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 价结论的评价类型
• 诊断性评价
• 是指在课程实施之前,为预测学习者已有的认知、情感、 技能方面的准备程度而作的评价,目的是为了解评价对象 的现状,问题或原因,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对症下药
• 是评价人员或研究者根据某种教育理念、 课程思想或特定目的,选取以中国或几种 评价途径所建立起来的相对完善的评价体 系。
目标评价模式
• 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 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 目标模式强调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来陈述目标、评价是为了找出实际结果与 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以用这用信息 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课程目标的依据。
要点 实施时间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 作业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后
摸清学生底细, 了解学习过程, 检验学习结果, 以便安排学习 调整教学方案 评定学习成绩
观察、调查、作 业分析,测验
查明学习准备情 况和不利因素
经常性测验、作 业分析、日常观 察
确定学习效果
考试或考察
五、课程评价模式
• 形成性评价
• 一般是在课程设计或课程实施中对课程设计各阶段草案或 计划原型及实施过程所做的判断,目的是及时得到反馈信 息,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调整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
• 总结性评价
• 一般是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结束后,为了确定工作成效二进 行的评价。目的是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对评价对象的整 体效益做出价值判断或甄别优劣,评价等级。
• 第一则:你娟秀的字体总让人感到满目清新,你 温和平静的外表遮掩住你的灵巧和敏锐,你优秀 的成绩足以让人感到欣慰,你纤弱单薄的身体却 叫人担心,老师什么时候拒绝你的病假单?
不评价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的能力。 • 不顾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将所有学生放在同一
评价尺度互相比较,一方面造成对学生的误评价,也挫伤 了学生的自尊心。
当前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 化;
•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 元化
•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 法的多元化
当前我国课程评价实践的问题
• 评价主体单一,被评价者被排斥在评价活动之外,只是能 被动接受评价结果。
• 过于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性,造成被评价者墨守成规、千 人一面,严重压抑人的创造性和个性。
• 评价内容单一,特别是只关注对学业成绩的评价,忽视对 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评价
• 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不够 • 主要评价学生对知识体系和现成结论的记忆情况,而基本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关注结果
• 斯克利文:评价者应该注意的是课程计划 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效应,即原来 确定的目标
• 全面收集课程计划实际结果的各种信息, 以便对课程计划作出准确的判断。
• 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 的程度,而更应考虑课程计划满足需要的 程度。
CIPP评价模式——服务决策
• CIPP是指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 (input)、过程评价(progress)、成果评价 (product)的英文缩写
评价不应该局限在评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差距评价模式——关注差异
• 普洛夫斯提出,差距模式是指在揭示计划 的标准与实际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以此作 为改进课程计划的依据。
•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想结合,实现评价 主体的多元化
• 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 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质的方法:评语改革
• 三性:全面性,针对性,期望性 • 六个改革 • 内容上由模式化变为个性化,由条文化变为情感
化 • 由教训式变为谈心式 • 语言由枯燥乏味变为委婉、风趣 • 由一次变为多次 • 由一种变为多种,及时评语、学科评语、作业评
• 课程评价的功能 • 1.检查 2.反馈 3 激励 4研究 5定向
管理
• 课程评价的方法 • 量化评价 • 质性评价
• 所谓量化评价,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 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 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
• 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 充分的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 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