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美学散步》有感

俗人如我,读《美学散步》就在像读天书,“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初看书名时,我以为是写在散步中欣赏美的,其实文中很多篇目跟散步没有关系。而且各篇相互独立,并不连贯,却有内在联系。但是我却感受到了一种在散步中的精神自由与灵动,令人思考什么是美,中西方的美感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似乎,散步可以让生活美学化,也可以解开眉额间缠结的思想,让其足够发散、足够灵动。朱光潜先生写了篇《慢慢走,欣赏啊》,宗白华先生也写了本《美学散步》。宗先生在小言里说: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的人会轻视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作“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不相容的。

我特别喜欢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是逻辑加散步的观点。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的风骨,既重视思想—表现为“骨”,又重视情感—表现为“风”。从逻辑性走到艺术性,方能动人。宗老先生作为一位审美悟道者,他也是一位诗人,他的《美学散步》中频频出现的词语是:宇宙、人生、美、心灵、节奏、旋律、体验。我想,我作为一个美学的初学者,也要像宗老先生一样,体验美学,悟道人生。

美的概念

美,百度百科上解释为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人类关于美的本质、定义、感觉、形态及审美等问题的认识、判断、应用的过程,是为美学。

正如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对美所下的定义——美是难的。给美下定义,本身就是对美的一种局限。柏拉图在美学上的观点更多地收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即认为美是客观的,关乎秩序、数、比例和尺度的,而不赞成智者学派美是主观的相对的判断。

宗白华先生说:“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宗白华在美学上的根本观点也是唯物主义的,他认为我们的意识是帮助我们寻找美的工具,而非美的载体,按照他的说法“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

我之前对于审美和美学的概念是十分混淆的,觉得美就是一种感官。后来才知道,美学是一个西方的概念,是对美的研究,其中就包括了审美。美学具有普遍性,而审美属于个体心理对“美”产生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性。所以说,审美是主观的,可美是客观的。

宗白华先生是一位美的寻找者,他告诉读者他的美学体会,波光粼粼,白云摇荡,细雨潺潺,自然里处处有美。人格的美,道德的美,宗教的美,广阔的人文美。西方的光与色,中国的点与线,比教学上的美。一颗美的眼睛发现一个美丽的世界,一花一天堂,心灵与自然万物融洽和谐的美。

美有待被寻找、发现,而不是哲学家式的清晰定义。一切试图给美冠以标准的行为都是可笑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美的标准都各不相同。

比如西方人初到东方,东方人初到西方,看见了从未见到的景色,于是就以为至臻至美,殊不知此时对于美的感知因初见而降低,以至

于一粒沙,一片叶都熠熠生辉,这是新奇而先入为主的结果。美是独立于物质需求之外的,就像一棵树,商人看到的是家具,柴夫看到的是柴火,而只有画家看到的是风景。没有美是永恒的,但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恒的。

这些天看《美学散步》,正好我的表妹给我打电话,跟我说起晚上三四点才睡觉,还说自己看了有点血腥的影视作品,还说起不上学的生活太无聊。我告诉她血腥的东西少儿不宜,她们应该多看美好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美好的。妹妹就问我什么才是美好的东西。

又想起来曾经教她写的作文《买菜》,说起菜市场,她竟然一点点美好的印象都没有,满满的嫌弃。微博上有个说法是如果心情不太好有点抑郁,就去菜市场看看人们世俗地、努力地生活的样子,就会想开很多。

可能世俗的美好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还难理解。

其实我也对《美学散步》这种书能懂的也不多,我只能跟她说,春天的花,夏天的阳光,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都是美好的;如果你和一个人呆在一起的时候是舒服快乐的,那么这个人就是美的。

美是客观存在的

美到底是客观的、主观的,还是所谓“主客观”统一的呢?如果美是客观的、外在于人而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山,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姜夔有“数峰清苦,商略黄昏

雨”,辛弃疾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同的审美情趣、文化背景乃至心理状态让相同的景有了不同的意蕴,所以美不是天生自在的,它离不开观赏者,而且这种观赏具有创造性。

在《美从何处寻》这一章中,宗白华先生说:“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你就会象一面镜子,象托尔斯泰那样,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美在这里似乎就没有了客观主观的分辨,物我两忘,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如此。照此来说,美学就不能作为一门学问,而只是“自觉”。但是与此不同,宗白华先生的意思是:美是客观存在的!

“就算从没看见过珍珠的人,当他第一眼看见珍珠的时候,也一定能看得出它的珍贵。”

这是古龙在《三少爷的剑》里的句子,给我的印象很深。我相信任何一个从没见过珍珠的人看到这个句子,也一定会对珍珠产生美的感受,并心驰神往。有趣的是,这句话并没有从任何物质角度描述珍珠的外观、形象,以及可以引起人如此感受的特质。却远比任何形容词更能抓住人的心。为什么会这样?宗白华先生对此类例子在《美学散步》里做出了详细生动的解释。总一个词概括,即“美的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艺术的不同载体有不同的表达限制。比如诗歌,它的表达极致可以是诗中有画,甚至以诗为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它像一幅卷轴画在你眼前徐徐展开,又同时赋予这幅画当时的情绪,使你不仅能感受到田园风光,

还能感受到诗人心里那份欲说还休的对生活的满足与悠然和对此中蕴藏真意的恍悟。这样连续性的表达从而对人心里产生的美的影响是画无法做到的。而画,强调的是画面感,即所有部件一齐呈现在你面前的一刹那给你的统一整体感受,这其中的贯通和静态中共同表达的动感也是诗所无法企及的。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它给予人的一眼震撼在你心里产生了具体可感的无法磨灭的印象,是无数句诗给你产生的波澜无法替代的。这就是艺术的不同载体的限制性。然而,运用“美的影响”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限制。

回到刚才所说的珍珠,试想如果它这么表述,会是怎样的效果:珍珠温润如玉,饱满坚实,它披戴的光华像在大海中洗涤过的月光。也许你会感觉到它的美,但这种美太具体太坦然,它告诉你一个答案,而不是一个悬念,它让你的心恍然落定而不是在浩瀚如星海的神秘里遐想。这就是文学表达的限制性,它扼杀了美的延伸。而解救这种美往往成为了大师的点睛之笔,既不去表述事物本身,而运用它对于周围的人或物的影响去反衬它,从而激起人对其无限美好的想象。

这样深入来说,对珍珠的美感起决定运用的不是句子,而是人本身。如果人主观对美的感受越深入,要求越高,想象空间就会越宏大,越具有无限延伸性。而每个人的不同的性格特征也决定了对它的感受多样性。比如一个孩童听到这句话,可能会想“它一定非常甜,非常美味,会跟我早上吃过的糕点一样好吃”,而一个恋爱中的人可能会想“它一定就像自己和恋人初见时的滋味,‘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