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合集下载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名师教案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名师教案

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本节内容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

一是介绍了城镇化。

这部分内容讲解了城镇化的定义、表现、动力以及意义。

二是介绍了不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的差异、不同特点以及问题。

主要讲解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城镇化的情况。

三是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新型城市的探索。

区域认知:结合资料,对比不同地区城镇化过程的特点的异同。

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镇化过程的特点及利弊。

地理实践力:调查当地城镇化的特点及所处阶段,分析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人地协调观:理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探索的出路。

1.不同地区城镇化过程的特点。

(重点)2.不同地区城镇化过程的利弊。

(重点)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探索的出路。

(难点)教师准备:课件、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5.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先后排序依次是()A.a—d—b—cB.a—c—d—bC.d—b—c—aD.c—d—b—a6.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D.住宅区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污染、_______污染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

(4)城市空间扩张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的推动力量,也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产业结构一直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较低、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从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看,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城镇化发展。

从服务业就业弹性变化看,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在相同产出的情况下,我国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虽然已高于国际标准,但从1986年以来,服务业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服务业就业容量有待进一步挖掘。

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将是挖掘服务业就业潜力、促进城镇化与服务业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2、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城镇化质量较低。

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我国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初级生产要素,产业价值链主要集中在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而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严重缺失,这种产业发展道路被概括为“代工——出口——微利化——品牌、销售终端渠道与自主创新能力缺失——价值链攀升能力缺失”的路径依赖,本质上是一种依靠低成本要素竞争的外生发展模式。

在城镇化过程中,用地粗放低效、占地过多,“圈地”、“造城”等现象较为普遍,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过多过滥。

这种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进行数量扩张的外生式产业发展模式导致城镇化质量不高。

3、产业绿色发展动力不强。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通过产业转型实现资源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

我国在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制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提高环评标准、控制信贷和土地审批等遏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等,产业发展主体企业主动进行绿色转型和发展的动力不足。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制定和实施财政补贴、碳排放税、标签计划、自愿协议、能源合同管理等环境经济政策,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调动企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实现途径——兼论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意义

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实现途径——兼论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意义
博士 ・ 家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坛 专
科技信 息
i 马 克思 、 仑 恩格斯城 统 筹发展的 动力栅 制及其 实坝 途径
兼论 我 国城 市住 宅建设 的意义
海 南大 学马克 思 主义 学院 颜 洪平 海 南 大学政 治与公 共 管理 学院 刘 民培
[ 摘 要3 - 思、 2克 恩格斯认 为城 乡统筹发展 的动 力机制 包括 两个方面 , 一是巩 固和加强农业 的基础地 位 , 二是拓展和发挥城 市的 中 心作 用。实现途径主要 有实现生产要 素在城 乡间的均衡分 布、 大力发展和运 用先进科 学技 术和积极推 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城 市住 宅 建 设 通 过 直 接 作 用 和 间接 作 用促 进 城 乡统筹 发 展 。 [ 关键词 ] 马克思 城 乡统筹发展 城市住宅建设 城 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 马克思 、 恩格斯在分 析城 乡统筹发展的社会主要条件 的基础 上 , 用 辩 证唯物 主义 的观 点探讨 了城 乡统筹发 展的动力理论 , 主要包括两 个 方面 , 一是巩 固和加强农业 的基础地位 , 二是拓展 和发挥城 市的中心作


用。 1巩 固 和 加 强 农 业 的 基 础 地 位 .
‘ 马克思 、 恩格斯认 为 , 农业 是其它一切 的基础 . 乡之间要想 实现 城 统 筹 发 展 , 须 重 视农 业 的 基 础 地 位 。可 以说 , 固 和 加 强农 业 的 基 础 必 巩 地位 , 这是城 乡统筹发 展的内力与基础 。第一 , 农业特别 是食 物的生产 是人类 生存和其他 一切活 动的前提条件 。这是 因为 , 参与直接 生产 的 劳动者为 了 自己及 家庭 的生产 , 首先必须得解决食物 的问题 , 只有解决 了这个问题 , 才有 可能进行其他 的一切生产 。第二 , 是分_ 和其他 农业 T 部门独立化 的基础 。 社会 上的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 的全 部劳动——必 “ 要劳动 和剩余劳 动— —必须足 以为整个社会 , 从而也 为非农业 _ 人生 厂 产必要 的食 物 ; 就是使从事农 业的人 和从 事工业 的人 有实行这种 巨 也 大分工 的可能 , 且也使生产 食物 的农 民和生产原料 的农 民有 实行分 并 工的可 能。第三 , 农业 生产率 决定着农业人 口向城市 和非农产业转 移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一、概述“空间的生产”概念源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理论的研究,其核心内涵强调了空间并非自然存在或既定不变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类活动、社会关系与权力结构动态建构的过程。

这一理论框架认为,空间不仅反映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力量的交织与博弈,而且也是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和载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空间生产的模式、形态与意义都在不断演变。

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而言,深入理解和应用“空间的生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重构、城乡关系调整乃至区域发展格局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本质上都是空间生产过程的具体表现。

探讨“空间的生产”的逻辑体系及其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城镇化背后的动力机制,探寻更加科学、可持续的空间治理策略与路径,以期推动城镇化向着更高质量、更和谐的人居环境方向发展。

研究背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挑战不平衡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发展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城市病: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土地浪费现象,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农民工权益保障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城镇化质量等手段,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意义:探讨“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价值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空间的生产”理论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和生产性,认为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载体。

城镇化中国的逻辑反思与重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及其限度研究

城镇化中国的逻辑反思与重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及其限度研究
们 的 需 求 不 断 得 到 满 足 , 以 及 对 自然 ( 包 括人 类
中 ,名 实 相 悖 的 社 会 事 实 比 比 皆 是 , ‘ 城市 化 ’
运动 中 的反城 市 化 , ‘ 市 场化 ’运 动 中 的反 市 场 ,
‘ 社 会 建 设 ’ 中 的 国 家 权 力 强 化 ,诸 如 此 类 ”- 2 。
家/ 地 方 政 府 释 放 出 巨 大 的 政 治 和 资 本 力 量 ,并 提 出和推 动 “ 产业化 ” 、 “ 城 市 化 ”、 “ 经营城市 ”
等 口号 , 国 家 / 地 方 政 府 呈 现 出 的 经 济 发 展 冲 动 和
现 代 化 国 家 的 本 能 ,促 使 代 表 公 权 力 的 国家 / 地 方 政 府 与 资 本 紧 密 地 结 合 在 一 起 ,甚 至 是 发 展 资 本 的 主 体 ,从 近 些 年 国 家 刺 激 经 济 增 长 可 以 看 出 , “ 他 们对 科 学 和 技 术 进 步 、 生产 能 力 的扩 大 、人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区域产 业转移 中我 国西部 承接地政府 问合作 治理机 制研 究” ( 1 1 B G L 0 7 4 ) ; [ 基 金项 目] 2 0 1 2年度 中央高校业务经 费项 目 “ 现代 国家建 构 与社会 民生互 动研 究:基 于 四川 少数 民族地 区实施 免费义务教 育政策的考 察” ( Z YG X 2 0 1 2 J 1 2 9 )
那 么这 种 现象 的缘 由及 根 源 我们 只 能从 城 镇 化 发 展 主 体 的 内 在 需 求 、 行 为 动 机 、发 展 逻 辑 和 制 度
运 行 的 核 心 体 制 都 有 诸 多 的 不 同 ,复 合 多 样 力 量 的博弈 呈现 出我 国城镇 化 发 展 的 当前 景 观 和各 种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及动力机制分析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及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聚集区的工业化、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长期以来倍受学术界、政府与广大民众关注。

中原城市群处于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中轴地区,其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带动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其研究也同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已有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有关其城市化的研究更是少见。

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现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成功实施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战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首先,从时间序列、空间差异及其变动的角度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目前国内其它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进行对比,得出自80年代以来,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发育较完善的其它城市群相比仍较低。

在空间格局上,城市化水平及发展速度均呈现较明显的地区差异,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群内地区之间的差异呈逐步缩小,并且向着区域化的趋势发展。

其次,分析了目前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与工业化事实上是一对孪生兄弟,从一开始就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者的协调共进,对一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成败与快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中原城市群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并且在空间上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差异: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与城市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体系的不合理也造成了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上的缓慢发展:另外,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意味着质与量的协调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在数量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质量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存在城市化的低质化现象。

再次,在城市化一般动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捉色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关联度的计算,找出影响中原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因素: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第三产业。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城 乡 一 体 化 目标 奠 定 坚 实 基 础 。总体 上 看 ,改革 开 放 以 来我 国城 献 。城 镇 的发 展和 扩张 ,必 然 要 求 资 源 的 不 断 增 加 和 集 聚 。除 国 家 依 靠 行 政 力 量 强 制 使 农 业 资 源 转 向 非 农 部 门 外 , 镇 经 济 对 资 城 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 主


动力机 制之 一 :农村 工业 化推进
源 的 高 效 利 用 以 及 由 此 提 供 的 要 素 的 高价 格 , 诱 导 着市 场 条 件 也
2 世纪 7 年代末 , 国农村率先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 0 O 中 实 下 的 农 业 劳 动 力 、资本 、土 地 等 生 产 要 素 向 非 农 部 门 的 转 移 , 这 行 了以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为 主 的 责 任 制 , 民 获得 了 经 营 自主权 , 农 农 些 生 产 要 素 是 城 镇 化 实 现 的 基 本 条件 。 是城 镇 化 的推 进 也 需 要 四 通 村 生 产 力 得 到 了 充 分 解 放 。 当 时 城 乡 隔 绝 的 户 籍 管理 制 度 却 严 农 业 为 其 提 供 外 汇 方 面 的 支 持— — 外 汇 贡 献 。 过 农 产 品 出 口换 但 重 限 制 着 农 民 进 城 就 业 和 定 居 , 农 村 巨 大 的 就 业 压 力 和 农 民 强 取 外 汇 ,可 以 为 工 业 发 展 换 回 进 口国 外 技 术 设 备 所 必 须 的外 汇 , 在
二 、动力机制之二 :比较 利益驱动
创 新 、变 迁 ,同样 可 以大 大 促 进 经 济 发 展 。城 市 化 作 为 伴 随社 会
同 相 对 二 、 产 业 而 言 , 业 是 一 个 比 较利 益较 低 的 弱 质 产 业 , 经 济 增 长 和 结 构 变 迁 而 出现 的 社 会 现 象 , 样 与 制 度 安 排 及其 变 三 农 要受 到 市 场 和 自然 两 种 风 险 的 双 重 约 束 。 由于 比较 利 益 的 驱动 , 迁 密切相关 。 如果缺乏有效率的制度 , 或是提供不利于生产要素

发展中地区城市化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以江苏宿迁为例

发展中地区城市化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以江苏宿迁为例

经济 城市化
工业增加值/×1 。 0 元 二 三产值 占 G P比重/ D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 元 0
式 中:k 0 n为 自然对数 ; ≥ 。如果 y对于给 > ;I O 定的 全部相等 ,那么:
每万人拥有 医生数/ 人
生活方式 城市化 每万人拥有 图书数/ 册 每万人拥有大 中学 生数/ 人 人均邮 电业务量/ 元
化 ,使得市 区人 口密度 由 20 03年 的 2166 0 .2人/
k 降为 20 m 04年 的 746 2.0人/ i 。 k n
得 分
0 09 .0 0 08 .0
0.0 07

— 、 ∞ .


0.0 06
0 05 .0
0 04 .0
0.0 03
速度 快于其 余指 标得 分 ,期 间 G P得 分 增 长 居 中 , D
区人 口密度得分出现 “ 大起大落” 96年 ,宿迁 。19
由县级 市 升为地 级 市 ,原有 的城 市规 模 被 打破 ,城 市扩 展迅 速 ,从 事 非农 产业 的人 口迅 速 增 长 ,非 农 化水 平快 速提 高 。
人 口城 市 化 方 面 ( 1 ,各 项 指 标 变 化 较 复 图 )
杂。非农业人 口得分、非农化水平得分 和二三产பைடு நூலகம்
就业人 口比重得 分 的增 长具 有 明显 的阶 段性 ,而 市
20 20 为快 速增 长 阶段 ,二三 产 业产 值 00~ 08年
占 G P比重得分继续保持稳定 增长 ,总体上增 长 D
可分为 “ 力型” “ 自 、 他力 型”和 “ 自力他力综合
型 ”3种模 式 。典型 研 究有 城市 化 水平 因 乡镇 企业

注册城乡规划师复习-城乡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注册城乡规划师复习-城乡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1%)1.1城市的概念与定义(非大纲)1.城市的概念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市由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换(市场)产生的。

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2.城市的定义1)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是在”城”和”市”功能叠加的基础上,以行政和商业活动为基本职能的复杂化、多样化的客观实体。

2)城市的功能定义——是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聚居的场所。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

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社会复合巨系统。

共识:城市是非农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1.2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及城市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以直接来源于土地;4)社会结构比较简单;5)能源使用多样;6)如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差别:、以及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体现在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或分散程度)上;2)生产效率的差异:城市经济活动是高效率的,主要是由于高度的组织,属于高级生产或服务性质;相反,乡村经济活动还依附于土地等初级生产要素;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城市是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点,这也造成了城乡生产力结构的根本区别;4)职能的差异:城市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是有别于乡村的。

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策选择

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策选择

【 关键 词 】城 市化 ;经 济 发 展 ;动 力机 制 ; 策 路 径 政 【 图 分 类 号 】F 9 . 中 2 11 【 献标识码 】 文 A
推进 城 市 化 是 我 国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的 重 要 组成 部分 … 。在过 去 3 0多 年里 , 国城 市化水 平 迅 我 速 提高 , 城镇 人 口由 17 9 8年 的 17 . 3亿 增 加 到 2 0 08
门 的 成 长 , 服 务 业 的 持 续 发 展 则 标 志 着 我 国 城 市 而
化对整体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贡献率为 4 % 一 5 l 2 4 %【 引。
13 全 球 化 .
我 国城 市 化 发 展 的 另 一 个 重 要 推 动 力 就 是 全 球
化 已经跨 越早期 阶段 。
化 。 自 17 9 8年以来 , 国实施 了对外 开放政策 , 我 包括 放 松外 汇管制 、 减少 非关税 贸易壁 垒 、 整人 民币 汇 调 率、 引进外 资和国际竞争 等。对外 出 口帮助我们利用 自身 比较优势 , 入全 球生 产和 贸易体 系 , 动 了我 加 推
年的60 . 7亿 , 镇 人 口 比 例 由 17 城 9 8年 的 1. 2 提 79 % 高 到 2 0 年 的 4 . 8 , 村 人 口 由 17 年 的 08 56 % 农 98
基 于统计数 据和文献 资料 , 本文从动 力机制 角度 剖 析新时期 我 国城市 化 发展 的政 策路 径 。所谓 城 市 化动力机制 , 指 影 响城市 化 发展 的外生 制度 因素 , 是 包 括经济发展 战 略 、 府产 业政 策 、 政 区域 政 策 和管 理 制度等 。这些 因 素会 改变 人 力 资本 积 累 、 易成 本 、 贸 规模 经济等基本 经济要 素 , 而影响城 市增 长和城 市 进

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为一级利益主体, 在赶超 的压力和 区域利 益最大化 的诱导下 , 各地 区都加大 了工业
动不断向城市集聚, 城市文明不断向 乡村
由于城市化的复杂性及动态变化性, 化 、 城镇化 的步伐; 其次, “自外” 力量对本
不 尽管 由于区 扩 散 , 市 成 长 为经 济 发 展 主 要 动 力 的 过 不 同 时段 、 同发 展 阶 段 的城 市化 动 力 机 地 区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加大 。 城 西 改革 开 放 前 后推 动 西 部 地 区 位 限制 , 部 地 区不 可 能 像 东 部 地 区一 样 程 。本文从城市化 的涵义出发 , 简要分析 制 是不 同的 , 城 市化 的动 力 机 制呈 现 出不 同 的特 点 。 靠 引进 外 资 来 推动 城 市 化 进 程 。但 是 , 近 建 国以来 西部地 区城市化动 力机制 的演

城 市 化及 其 动 力机 制
散 的人 口、 劳动 力 和 非 农 业 经 济活 动不 断 投 资建 立起 的 以 资源 开发 为 重 点 的 重 化 场 力 量 诱 导 下 自发 地 向非 农 产 业 和 城 市 向城 市 集 聚 ,城 市文 明不 断 向乡 村 扩 散 , 工 业 以及 军 工制 造 业 , 于 一 种 移 植 和 嵌 转移, 属 进城打工、 兴办乡镇企业 、 从事非农 城 市 成 长 为 经济 发 展 主 要 动 力 的 过程 。 它 入 模 式 , 业 化 与 区域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缺 乏 产 业 等 , 极 大 地 推动 了城 市化 进 程 。 工 都 是 欠 发 达 国 家 和 地 区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联 系 , 背 了 城 市 化 的 一 般 规 律 , 终 形 违 最 三 、 部 地 区城 市 化 动 力 机 制 的 培 育 西 要 途 径 , 是 我 国当 前 社会 经 济 发 展 的焦 成 了在广大的小农经济社会 中镶 嵌着“ 也 孤 与 重构 点 问题 。对 于西 部 地 区 来 讲 , 市 化 更 是 岛 ’ 分 布 的 几 大 中心 城 市 和 资 源 型 中 小 城 ’ 状 城市化作 为一项涉 及社会 经济 生活 加 快 区 域经 济 发 展 、 小 区域 间和 区域 内 城市的城市格局 , 缩 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存在 诸方面的系统工程 , 是由单个 或几 个因 不 差 距 、 筹 城 乡 发展 和 改 善生 态 环 境 的重 着 严 重 的扭 曲 。 统 素 推 动 的 , 动 力 机 制 是 一个 系 统 , 个 其 这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说课稿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说课稿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中的重要内容。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对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口迁移与城乡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在初中地理和必修一的学习中,对人口、城市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城镇化的概念、进程和影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复杂的地理过程,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学习兴趣方面,城镇化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但学生可能更多地关注城镇化带来的表面现象,而对其深层次的原因和影响缺乏思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城镇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和意义。

(2)掌握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

(3)理解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图表的阅读,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通过对城镇化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树立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增强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城镇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和进程。

(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1)理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2)探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

安宁市市域城镇化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措施构想

安宁市市域城镇化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措施构想

安宁市市域城镇化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措施构想摘要: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村人口转移。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城镇化”并不是“小城镇化” ,而是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不能相互替代,可行的选择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城镇体系Abstract: the core of urbanization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Accelerat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promote the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radually realiz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urbanization” and not “small urbanization”, but including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and small towns.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and small town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and can’t substitute mutually, feasible choice i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and small towns.Key word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town system1 、城镇化现状1)人口构成:安宁市辖2个街道办事处和7个镇(68个村民委员会和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7年末,安宁市有常住人口31.75万人,户籍人口26.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32万人,非农业人口14.4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71‰,城镇化率为63.15%。

《城乡规划原理》-第三章-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城乡规划原理》-第三章-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国际贸易中心的基础上发展世界金融中心的功能(不再满足于东南亚的中心城市地位)。 (1)目前,亚洲超过一半的金融衍生品在新加坡交易,金融机构管理的资产超过香港 (属亚洲最大)。 (2)21世纪,大量国际私募基金来此营业操作。 小结:新加坡城市经济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转型: 1.国际贸易向制造业转型 2.制造业向金融业转型 ——建立起四大支柱产业(港口贸易、制造业、旅游业、金融业)
空间自组织: 是指在城市演化过 程中, 在其内在机 制的驱动下,自行 从简单向复杂、粗 糙向细致方向发展,
不断提高自身的复
杂度和精细度的过 程。城市空间结构 进行着转化。
———— 宏观上,城市空间发展表现出同质空间聚集的整体有
序性。
Page 19
第三章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特殊动力机制
一、新区开发
Page 28
第三章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案例城市
一、新加坡:全球化挑战的城市应对 1. 寻求城市“原动力”
2.城市“原动力”的支撑体:公平社会
3.城市“原动力”的支撑体:重大项目
背景: 1.新加坡人分为:世界主义者、地区主义者,存在阶层冲突 (全球化与本土化冲突)。 2.新加坡的主要产业都与全球化竞争息息相关。
第三章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案例城市
2.形成综合竞争力: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1950年代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两大重点。 (1)发展制造业。
1961年,设经济发展局,向欧美日招商引资。
1968年,建设裕廊工业区(东南亚最大工业区)。 1970年代,基本达到全民就业,甚至部分产业员工短缺,为此推动高附加值产业 发展,电子产业成为制造业龙头, 1981年,设立科学园区。 (2)公共住房建设 1964年,公布“居者有其屋计划”。

《城镇化》 知识清单

《城镇化》 知识清单

《城镇化》知识清单《高中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二册第2单元城镇和乡村主题6城镇化知识清单》一、城镇化的概念和表现城镇化呢,简单来说就是农村人往城里跑,城市变得越来越大的过程。

城镇化的表现有好多呢,比如说城市人口增加啦,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啦,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啦等等。

我给大家讲个事儿啊,就说我老家吧,以前就是个小村子,人也不多,地方也小。

后来呢,附近建了个工厂,好多人就去那打工了,慢慢地,人越来越多,村子周围也开始盖起了新的房子,还开了不少商店。

这就是城镇化的一个小例子,大家是不是一下就明白啥是城镇化了?二、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得好了,能提供更多的粮食,农村就会有剩余劳动力,这些人就可能去城里找工作,推动城镇化;二是工业发展,工厂需要工人,这就吸引了很多人从农村到城市;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像服务业这些,城市里的服务业需求大,也会吸引更多人到城市来。

比如说,我有个亲戚在城里开了个饭店,生意还不错。

他说一开始就是觉得城里人多,吃饭的需求大,所以就来城里开饭店了。

这就是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的一个例子。

三、世界城镇化进程1、初期阶段这个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发展速度也慢。

我去一个比较偏远的小镇旅游的时候,就发现那里的城镇化还处于初期阶段。

镇里的人不多,也没多少高楼大厦,但是能感觉到它在慢慢发展,有一些新的建筑在建设中。

2、中期阶段这个时候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我在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待过一段时间,那交通真是让人头疼,每天上下班高峰期,路上堵得水泄不通。

这就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3、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很高了,城市的发展速度也慢下来了,城市开始向郊区扩散,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

我有个朋友在一个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生活,他说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往郊区搬,因为那里环境好,空气清新。

这就是城镇化后期阶段的一个表现。

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1)特点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

张松:不同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

张松:不同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期末论文《不同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比较》学校: 山东师范大学学院: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07级姓名:张松学号:2指导老师:李颖学期:2009-2010学期时间:2010年6月26日不同类型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比较山东师范大学 2007级张松 2【摘要】:基于自然、经济、现代化水平的不同,将我国小城镇划分为六大地区、五种类型。

论文从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内涵和经济发展主要模式的理论研究着手,提出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重点研究了我国在从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社会转型时期的六大地区不同类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以及不同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

【关键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小城镇动力机制发展战略重点一、基于小城镇发展研究的区域和类型分类1.1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划分由于自然、经济和现代化水平等条件的不同,我国小城镇表现为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特征。

综合我国自然地理和经济区域为基础及各地区现代化水平的划分,根据小城镇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机制条件,研究将全国的小城镇分为东北、东部沿海、中部、西北、西南、华北等六个区域。

1.2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划分由于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不同,各个小城镇表现为不同的职能特征类型。

总体而言,小城镇可以按照自然地理特征、职能定位、空间形态及发展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小城镇动力机制研究的重点在小城镇的职能上,并根据小城镇职能及发展的经济动力模式,把小城镇分为五类。

主要有:综合型小城镇,社会实体型小城镇、经济实体型小城镇、物资流通型小城镇、其他类型小城镇。

二、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内涵2.1小城镇发展动力解析■小城镇发展动力三个基本因素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因素可分解为三个基本因素:资源、区位、政策。

小城镇的发展都可以表现为这三个因素中的某个或某儿个的作用,不同的因素组合或比例配置形成了形式各异的发展模式或“特色经济”。

1.资源资源是一个先决条件,小城镇的发展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资源条件。

明晰物相重构的动力学机制和微结构搭建制度

明晰物相重构的动力学机制和微结构搭建制度

明晰物相重构的动力学机制和微结构搭建制度物相重构是指材料中存在多个相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外部条件或内部机制,使其发生相变或重构,形成新的物相结构。

动力学机制和微结构搭建制度是指影响物相重构过程的因素和机制,包括热力学因素、界面动力学和微观结构调控等。

一、动力学机制:1. 势能的变化:物质中的不同相具有不同的势能,相变过程中势能的变化是驱动相重构的动力机制之一。

当存在潜在的高势能相时,系统会倾向于减小总能量,从而促使相变发生。

2. 环境条件的改变:改变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可以改变材料的能量状态,进而影响相变过程。

例如,在高温下,材料中发生的相变速率会更快,因为高温会增强原子之间的热振动和扩散。

3. 弛豫过程:物相重构往往与原子排列的改变和弛豫过程有关。

在相变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往往需要重新调整,从而使得新的相得以形成。

这一过程通常是通过原子的扩散、迁移等来实现的。

二、微结构搭建制度:1. 界面动力学:相变一般发生在两个不同相之间的界面上,界面的能量和动力学性质对相变过程至关重要。

界面能量越低,相变发生的驱动力越大。

因此,通过控制界面的形貌、结构或组分等,可以调控相变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

2. 晶格匹配:物质相变时,晶格之间的匹配程度对相变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晶格不匹配会引起位错的产生,从而改变原子排列和晶格结构。

通过调控晶格参数、晶面取向等因素,可以实现物相重构的微观结构搭建。

3. 原子扩散:原子的扩散和迁移是物质相变中的重要过程,影响着相变速率和相变路径。

通过控制原子的扩散行为,如改变扩散路径、增加扩散速率等,可以实现物相重构的调控。

综上所述,物相重构的动力学机制和微结构搭建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动力学机制决定了物相重构发生的原因和过程,而微结构搭建制度则是实现物相重构的具体手段。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和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相重构的行为和规律,为设计和控制新型材料的相结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地理城镇化笔记

地理城镇化笔记

地理城镇化笔记小伙伴们!今天咱来聊聊地理城镇化的那些事儿哈。

这可是咱地理学科里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呢,来,一起看看我的笔记呀。

一、地理城镇化的概念。

啥是地理城镇化呀?简单来说呢,就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这可不是单纯的人口从农村跑到城市这么简单哦,它还涉及到好多方面的变化呢。

比如说,城市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城市的功能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像以前的小村子,可能就只有种地、养牲口这些农业活动,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可能就会出现工厂、商场、学校、医院等等各种各样的设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哟。

二、地理城镇化的表现。

1. 人口城镇化。

这是最直观的表现啦。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跑到城市里来生活和工作。

城市里的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相对也比较好,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到城市里打拼。

就像咱们身边,好多农村的小伙伴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城市里找工作啦,这就是人口城镇化的一个小例子呢。

2. 地域城镇化。

这个呢,就是说城市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原来城市的边界可能就那么一点点,但是随着发展,周边的一些农村地区慢慢地就被纳入到城市的范围里啦。

比如说,有些城市会进行新区的建设,把原来的农田或者小村庄变成了高楼大厦林立的新城区。

3. 经济城镇化。

经济结构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哟。

在农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但是到了城市里,工业和服务业就占了很大的比重。

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厂、企业,还有很多服务行业,像餐饮、金融、旅游等等。

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呢。

三、地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1. 农村的推力。

农村为啥会把人“推”到城市里去呢?一方面是农村的就业机会有限,种地的收入可能不太能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

而且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也比较差,像交通、医疗、教育这些条件都比不上城市。

所以很多人就想着到城市里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啦。

2. 城市的拉力。

城市就像一个大磁铁一样,对农村人口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作者: 李少波 孙洪哲 颜会哲
作者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市场
页码: NULL-NULL页
主题词: NULL
摘要:城镇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在空间地域上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过程。

发展城镇,推进乡村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也是目前我国缓解城市内需不足,减轻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城镇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既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的发展等问题,也涉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文化环境、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城镇规划、城市支撑力等问题。

城镇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正确了解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综合水平,对城镇发展进行宏观评价,准确分析城镇发展动力,及时把握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结合城镇发展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揭示城镇化过程中需求与现状差异,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切实推动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城镇化的发展是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在遵循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可为定性分析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定量依据。

1、城镇化动力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9月30日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指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并列出了“十大配套政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制度,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全面解决农民进城落户所要面对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同时要求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

这将有利于重构城镇化动力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虽然滞后了两个半世纪,但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却很快,2015年达到56.1%。

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城镇化的质量较低,大量农业人口转而不移,进城务工却没有迁移户口,以农民身份从事产业工人的职业,所以目前亟待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以提高城镇化质量。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之所以出现质量和数量不协调的问题,主要原因
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这就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提高质量,重构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1亿人”进城问题。

从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看,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力,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随着其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更多的农业人口得以从传统生产中解放出来;工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农业人口进城首先要有就业岗位,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身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否则将无法立足,所以工业的加快发展为城镇化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生活生存支撑,成为拉动农业人口进城的巨大动力。

服务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这是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效率的提高,工业就业岗位会相对减少,但同时经济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从而为城镇化人口提供更加充足的就业岗位,使得城镇化得以继续。

当城镇化率达70%以上,就进入相对稳定期。

实际上,在三次产业发展作为基本动力推进城镇化迈向高级阶段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都出现过不同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拉美国家由于城镇化快于工业化导致的“贫民窟”问题、农业发展滞后问题等。

我国的主要问题在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以至于曾经出现“民工荒”,产业工人供给不足。

近年来虽然城镇化
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不断缩小与工业化的差距,但由于城镇化人口地域转移滞后于职业转移,自然的农民身份和职业的产业工人身份集于一身,大量城镇化人口没有解决城镇户籍问题,处于城镇挣钱乡村消费、闲时进城务工忙时返乡团聚的“两栖”状态,导致城镇化质量大打折扣,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潜力、拉动经济增长引擎的功能作用难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这实际上反映了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在新形势下出了问题,必须审时度势,适应新形势重新构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从城镇化的推力看,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极大释放,大量农民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解放出来,加入到进城打工的大潮之中。

但农民为什么转而不移?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存在着极大的预期利益,预期利益使得农村居民愈来愈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

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以及基本农田的基本划定,农村宅基地的潜在价值不断提高,预期收益成攀升趋势,而目前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并未最终完成,宅基地不具备进入市场的条件,使得当下宅基地的市场价值大打折扣,所以农村居民根本不愿转让宅基地进城;另一方面,通过城乡挂钩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建设用地或者由农用地变性的城镇建设用地的出让收益,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分配比例长期以来严重偏低。

未来随着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改革的推进,势必将大幅度提高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分配比例,其预期收益将是可观的。

当然,
随着农业地位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农业的收益也不断攀升,农民也愈来愈不愿意放弃土地的经营权。

因此,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大幅提高农业集体和农民在农业建设用地出让中的分配比例,构建合理公平的农村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把农民合法预期利益不折不扣地交给农民,并以此形成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动力,真正使农民心甘情愿、无牵无挂地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进城成为市民。

从城镇化的拉力看,工业和服务业作为城镇化的拉力,拉动农业人口进城务工提高了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但却难以使更多的农业人口既转又移。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得到的收益要大大低于付出的成本。

突出表现为,城市难以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城市人满为患,政府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扩大对教育、医疗、体育、社保的投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需要问题,相对于不断爆棚的农业转移人口,教育资源短缺导致“大额班”矛盾不断加剧,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比较突出,社会保障资金不足无法做到均等化全覆盖,生活的高成本低收益使得不少人放弃进城成为市民的念想;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由于财政困难难以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也不高,加上城市建设水平较低,产业承载就业较差,农业转移人口缺乏进城成为市民的意愿。

因此,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增强传统拉力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规划,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供给,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重构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拉力机制,并以此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