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卫星任务规划与调度算法研究(王茂才等)思维导图
模糊云资源调度的CMAPSO算法
模糊云资源调度的CMAPSO算法作者:李成严,宋月,马金涛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针对多目标云资源调度问题,以优化任务的总完成时间和总执行成本为目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模糊云资源调度模型。
利用协方差矩阵能够解决非凸性问题的优势,采取协方差进化策略对种群进行初始化,并提出了一种混合智能优化算法CMAPSO算法(covariance matrix adaptation evolution strateg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MAPSO ),并使用该算法对模糊云资源调度模型进行求解。
使用Cloudsim仿真平台随机生成云计算资源调度的数据,对CMAPSO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CMAPSO算法对比PSO算法(particle wwarm optimization),在寻优能力方面提升28%,迭代次数相比提升20%,并且具有良好的负载均衡性能。
关键词:云计算;任务调度;粒子群算法; 协方差矩阵进化策略DOI:10.15938/j.jhust.2022.01.005中图分类号: TP39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83(2022)01-0031-09CMAPSO Algorithm for Fuzzy Cloud Resource SchedulingLI Chengyan,SONG Yue,MA Jintao(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multiobjective cloud resource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the goal of optimizing the total completion time and total execution cost of the task, a fuzzy cloud resource schedul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method of fuzzy mathematics. Utiliz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covariance matrix that can solve the nonconvexity problem, adopting the covariance evolution strategy to initialize the population, a hybrid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MAPSO algorithm (covariance matrix adaptation evolution strateg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MAPSO)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fuzzy cloud resource scheduling model. The Cloudsim simulation platform was used to randomly generate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 scheduling data, and the CMAPSO algorithm was tes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SO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he optimization capability of CMAPSO algorithm is increased by 28%,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of CMAPSO algorithm is increased by 20%, and it has good load balancing performance.Keywords:cloud computing; task scheduling;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covariance matrix adaptation evolution strategy0引言云計算是一种商业计算的模型和服务模式[1],而云计算资源调度的主要目的是将网络上的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式,再给予用户服务调用。
大规模语言模型开发基础与实践_随笔
《大规模语言模型开发基础与实践》阅读记录目录一、基础知识篇 (2)1.1 语言模型的基本概念 (2)1.2 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 (4)1.3 语言模型的评估指标 (5)二、模型构建篇 (6)2.1 基于统计的语言模型 (7)2.2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模型 (8)2.3 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兴起与发展 (9)三、实践应用篇 (9)3.1 文本分类任务中的应用 (10)3.2 机器翻译任务中的应用 (11)3.3 情感分析任务中的应用 (12)3.4 自然语言推理任务中的应用 (13)四、优化与创新篇 (14)4.1 模型优化技巧 (15)4.2 模型创新思路 (16)4.3 模型部署与应用 (18)五、未来展望篇 (19)5.1 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发展趋势 (20)5.2 语言模型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22)5.3 语言模型的伦理与安全问题 (23)一、基础知识篇我们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语言模型评估指标,如困惑度(Perplexity)。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衡量模型的性能,并为后续的优化提供参考。
我们简要介绍了一些与大规模语言模型开发相关的技术和工具,如TensorFlow、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以及Hugging Face等开源NLP库。
这些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开发变得更加便捷。
1.1 语言模型的基本概念在阅读《大规模语言模型开发基础与实践》这本书的第一章时,我对语言模型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语言模型是一种对自然语言现象的抽象表示,通过对语言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模拟人类语言的生成过程。
语言模型的主要功能包括语义理解、文本生成、机器翻译等,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各种任务中。
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基于规则的语言模型,到后来的基于统计的语言模型,再到现在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语言模型。
这些模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
平行科学:大模型时代AI4S的前沿技术与框架体系
平行科学:大模型时代AI4S的前沿技术与框架体系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平行科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1.2 大模型时代的来临 (4)1.3 AI4S技术的核心特点 (5)二、大模型时代的技术前沿 (6)2.1 深度学习技术 (8)2.2 神经网络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9)2.3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前沿进展 (10)三、AI4S框架体系构建 (11)3.1 AI框架的设计原则与架构概览 (13)3.2 AI模型的构建与优化方法 (14)3.3 AI系统的集成与协同工作技术 (16)四、平行科学在AI领域的应用实践 (17)4.1 平行科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案例 (18)4.2 平行科学在交通出行领域的应用案例 (19)4.3 平行科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 (21)五、技术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22)5.1 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与问题剖析 (23)5.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前沿探索方向 (24)5.3 推动平行科学与AI融合的策略建议 (26)六、结论与展望 (27)6.1 研究成果总结与回顾 (28)6.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29)一、内容概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成为当今科技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大模型时代的来临,使得AI技术在各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愈加深入。
在此背景下,平行科学作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AI技术的发展与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平行科学在AI4S(即人工智能系统)领域的前沿技术及其框架体系。
本文将首先概述平行科学的概念及其在当前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将详细介绍AI4S的前沿技术,包括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最新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大模型时代AI技术的特点及其对平行科学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构建一个全面的AI4S框架体系,涵盖技术架构、应用框架、实践路径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方向。
本文将总结平行科学在AI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潜在挑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多敏捷卫星协同任务规划调度方法
多敏捷卫星协同任务规划调度方法张超;李艳斌【摘要】The agile satellite mission planning is a multi-target combination with a long window,multiple time windows and other complex optimization problem.Based on the image quality,aimed to build an attitude agile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 mission planning Portfolio Optimization Model through analysis of attitude agile satelliteneeds,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aints,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a 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hybrid algorithm was designed.By the similarity degree and aggregation degree,the mutation probability of the chromosome was increased when the population aggregation degree was large,so as to increase the population diversity.The global searching ability of genetic algorithm is favorable to change the drawback that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is easy to fall into the local minimum point and find better results,which makes the algorithm achieve the balance of global searching ability and local searching ability.The algorithm is validated by the actual satellite mission data.%敏捷卫星任务规划调度是一个具有长时间窗、多时间窗的复杂约束的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基于任务质量,通过分析敏捷卫星对地观测任务规划问题的需求、特点和约束,构建了敏捷卫星任务规划组合优化模型;并在原有模拟退火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相似度和聚集度的遗传模拟退火混合算法,通过相似度和聚集度,在染色体变异过程中,当种群聚集度大的时候,增加染色体的变异概率,从而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有利于改变模拟退火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点的缺点,寻找到更优的结果,使算法达到全局搜索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的平衡,经实际卫星任务数据验证算法有效可行.【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7(017)022【总页数】7页(P271-277)【关键词】敏捷卫星;任务调度优化;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并行计算【作者】张超;李艳斌【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石家庄05008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石家庄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75对地观测卫星利用可见光、多光谱、高光谱、合成孔经雷达等星载传感器在运行轨道上对地面目标进行观测,获取地面目标的图像信息。
基于改进DDPG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
基于改进DDPG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4)1.3 文献综述 (4)1.4 问题提出与论文结构 (6)2. 多智能体系统(MAS)理论基础 (7)2.1 多智能体系统概述 (9)2.2 多智能体通信模型 (10)2.3 多智能体协同任务规划 (11)3.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 (13)3.1 DDPG算法简介 (14)3.2 DDPG算法结构 (16)3.3 DDPG算法的训练与参数调整 (17)4. 基于改进DDPG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 (19)4.1 智能体交互模型设计 (20)4.2 多智能体协同路径规划的优化方法 (22)4.3 基于奖励机制的路径规划评估标准设计 (23)4.4 改进DDPG算法流程 (24)4.5 仿真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25)4.5.1 仿真环境搭建 (27)4.5.2 仿真数据与指标 (28)4.5.3 仿真对比实验 (29)5. 结论与展望 (31)5.1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32)5.2 研究展望 (33)1. 内容综述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基于改进型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多自主导引车(AGV)路径规划技术。
现代社会对高效物流和自动化仓储的需求日益增长,而AGV在这一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要求增加的全局路径规划效率和实时更新的能力对传统的规划算法提出挑战。
我们研究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结合强化学习技术的路径优化方案,该方案旨在提升调度决策的速度与质量。
改进DDPG算法通过引入先进的Q网络优化技术和动作重复机制,极大地削弱了传统DDPG算法的时序维度依赖,同时加强了对特定场景的适应能力。
在多AGV协同工作的实际情境下,该算法博客摆明了,目标是通过学习目标函数的稳定梯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路径完成货物运输,避免无用的转弯和冗余路径,从而提高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图像的作物分类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作物进行 分 类 识 别)为 及 时 获 取 农 田 信 息%制 定 农 田 管 理 策 略 及 产 量 估测提供技术支持*+方 法 ,采 用 无 人 机 遥 感 平 台)获 取 试 验 区 域 玉 米%桃 树%菜 花%大 豆 的 可 见 光 正 射 影 像(利 用
! &收 稿 日 期 '!$%ABC%#C%I ! &基 金 项 目 '! 中 央 引 导 地 方 科 技 发 展 专 项 1精 准 农 业 航 空 技 术 与 装 备 研 发 2 ! &作 者 简 介 '! 李 志 铭 !ABBIU ")男 )山 东 潍 坊 人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农 业 遥 感 技 术 应 用 研 究 *>CM+8,#$$BEI"#B"!!VV;='M ! &通 信 作 者 '! 赵 ! 静 !ABDAU ")女 )江 苏 徐 州 人 )副 教 授 )博 士 )主 要 从 事 农 业 遥 感 技 术 与 智 能 检 测 研 究 *>CM+8,#^Z=2'^J!A#I;='M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4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 卷
='2--8=82*/'-D";#%;+T'*=,(38'*,S02=)'L=,+338-8=+/8'*+*?)2='X*8/8'*Z+32?'* 74@)2M'/232*38*X /2=0*','X:1+3-2+38Z,2;
卫星星座性能评估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卫星星座性能评估体系的设计与实现陈晓宇;王茂才;戴光明;彭雷【摘要】研究卫星星座性能评估体系的设计方法.针对星座设计过程中对星座系统配置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的重要性,根据卫星星座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卫星星座性能评估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其次,设计一套完备的星座性能评估体系,并着重设计动态能力评估指标及其定义方法,分析星座在轨运行稳定性能.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介绍了该设计实现的软件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分析论证了所提评估体系的完备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卫星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方案论证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以进一步提高所设计星座的性能和效益.【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年(卷),期】2015(032)011【总页数】6页(P44-48,61)【关键词】卫星星座;对地观测;层次分析法;性能评估【作者】陈晓宇;王茂才;戴光明;彭雷【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2在卫星星座设计阶段,建立一个卫星星座性能评估体系,对卫星系统的配置参数、构形等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论证,可有效地反映所设计的星座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效益[1,2]。
可见,为了使所设计的星座更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卫星星座性能的评估在星座优化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其中,星座覆盖性能和运行与维持性能通常是判断星座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4]。
张玉锟等人[5]采用静态覆盖分析的方法,通过选取数量较多的特征点反映卫星系统的覆盖性能。
柴霖等人[6]通过用STK仿真软件对卫星星座性能进行评估分析。
韦娟等人[7]采用覆盖间隙、覆盖率、响应时长等静态覆盖性能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卫星星座的优化设计与评估。
基于静态评价指标的系统设计虽然能够保证卫星对给定区域的覆盖能力,但对卫星系统总体性能的分析往往着重于几何覆盖特性,而很少考虑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的目标最小观测仰角和传感器最大允许侧摆角等各项操作约束。
基于并行架构的敏捷卫星任务调度优化算法
基于并行架构的敏捷卫星任务调度优化算法张超;李艳斌;陈金勇【摘要】针对敏捷卫星任务规划调度问题,首先分析了敏捷卫星成像时间影响成像质量、调度和选择相结合等调度特点,构建了基于成像质量惩罚系数的敏捷卫星任务规划组合优化模型;分别采用差分演化、粒子群和模拟退火三种算法进行求解和分析评价;并且采用全局-主从式模型和独立-孤岛模型分别实现了三种算法的并行计算技术.【期刊名称】《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年(卷),期】2017(012)005【总页数】7页(P556-562)【关键词】敏捷卫星;任务调度;并行算法【作者】张超;李艳斌;陈金勇【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信息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8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石家庄05008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航天信息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0 引言在卫星遥感任务调度技术中,实际上要解决的是约束优化和多目标优化问题[1]。
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最优化算法、基于规则的启发式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求解。
许多研究表明,最优化算法只能解决小规模的单星成像任务规划问题。
基于规则的启发式算法具有简单、直观、便于实现、运算效率高等优点,但解的质量难以保证。
禁忌搜索、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差分演化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和多目标优化问题方面显示了较强的能力,近年来在成像卫星任务规划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onissone将领域知识引入进化算法,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处理卫星成像过程中的静态和动态约束,解决了一个包含25个卫星的星座的任务规划问题[2]。
韩伟设计了离散粒子群的位置变化公式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向多对地观测卫星任务规划问题[3]。
敏捷卫星的发展使卫星对地面目标的观测时间范围更大,观测角度更加灵活多变。
敏捷卫星在分散目标快速响应、地面目标三维信息获取、兼顾高分辨率成像与大范围覆盖等需求中应用广泛。
电力设施多模态精细化机器人巡检关键技术及应用
电力设施多模态精细化机器人巡检关键技术及应用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2)1.2 研究现状及挑战 (3)2. 多模态感知技术 (4)2.1 视觉感知技术 (5)2.1.1 高精度图像采集及处理 (7)2.1.2 多视角融合与场景重建 (8)2.1.3 对象识别与实例分割 (9)2.2 激光雷达感知技术 (10)2.2.1 高分辨率点云生成和处理 (12)2.2.2 三维模型建模与配准 (13)2.2.3 空间障碍物检测与分类 (14)2.3 声学感知技术 (16)2.3.1 电器设备噪声识别和故障诊断 (17)2.3.2 环境噪声环境建模和分析 (18)2.4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建模 (20)2.4.1 并发感知信息处理 (21)2.4.2 多模态特征融合与多地图构建 (22)3. 精细化巡检路径规划与控制 (23)3.1 巡检任务建模及需求分析 (24)3.2 自适应路径规划算法 (25)3.3 运动控制与导航技术 (27)3.3.1 基于SLAM的精准定位与导航 (29)3.3.2 多种环境适应性控制策略 (30)4. 机器人关键功能开发 (32)4.1 智能躲避与安全巡检 (33)4.2 电力设施缺陷检测与评估 (34)4.2.1 全方位缺陷识别算法 (35)4.2.2 分辨率控制与缺陷测量 (37)4.3 远程操作与数据传输 (38)4.3.1 人机交互与远程控制平台 (39)4.3.2 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 (41)5. 应用场景及未来展望 (42)5.1 现实应用场景及案例研究 (43)5.2 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 (45)1. 内容简述本综述文章探讨了电力设施多模态精细化机器人巡检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化和智能化,对电力设施的安全巡检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设施巡检的背景和挑战,然后详细讲解了多模态信息融合、机器人导航与定位、机器视觉和传感器技术等核心技术。
基于压缩感知的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方法
基于压缩感知的空间碎片群目标成像方法蒙继东;尚社;侯若涵【摘要】空间碎片具有密集分布的特点,同一个距离单元内的多个目标难以分辨.本文利用不同目标自旋周期不同,产生的多普勒频率差异,实现各目标回波的抽取及成像,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碎片群目标的高分辨窄带成像方法.该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理论,以及空间碎片上散射点稀疏性的特点,求解碎片散射点的后向散射系数,因此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有利于进一步对空间碎片的检测和分类.【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6(024)013【总页数】4页(P187-189,193)【关键词】空间碎;压缩感知;窄带成像;正交匹配追踪【作者】蒙继东;尚社;侯若涵【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100;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100;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9.74随着人类探索空间的活动日益频繁,空间碎片的数量逐步增加,严重地影响了航天器的发射和正常运行,空间碎片的探测和识别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1]。
由于空间碎片分布密集,多以群目标形式出现,导致各目标回波历程重叠,多个目标在同一距离单元,无法对回波数据直接进行处理。
有必要抽取出属于各个目标的回波数据,分别进行成像。
另外,对于尺寸较小的空间碎片,现有条件下星载雷达发射信号带宽难以满足进行ISAR成像的要求,窄带成像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针对群目标回波距离向重叠,文献[2]利用各目标平动带来的多普勒调频率的差异,实现各目标回波的抽取及成像。
文献[3]则利用粗成像结果实现各目标数据抽取及后续成像。
文献[4]回波在距离向表现出的块聚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块稀疏的高分辨ISAR成像方法。
空间碎片运动形式是复杂的,包含平动和转动。
对于同一轨道分布的空间碎片平动速度相似,利用平动多普勒差异抽取各目标回波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目标自旋转动产生多普勒差异可以实现各目标回波的抽取。
低轨卫星面阵凝视成像技术研究
低轨卫星面阵凝视成像技术研究赵学敏 马文坡 刘兆军(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100076)摘 要 文章介绍了面阵凝视成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阐述了低轨卫星对地观测凝视成像面临的像移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对像移补偿装置与二维指向机构的结合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低轨卫星 面阵凝视成像 像移补偿 二维指向Study on Area Array S taring Imaging Technology for LEO SatelliteZhao Xuemin Ma Wenpo Liu Zhaojun(Beijing Insti tute of Space Mechanics &Electricity ,Beijing 100076)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array staring imaging .It analys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area array staring imaging for low earth orbit (LEO)satellite earth observation confronts and the corre -sponding solutions.Besides,it discusses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image motion compensation assembly with two-dimen -sion pointing mechanism.Key Words LE O satellite Area array staring imaging Image motion compensation Two-dimension pointing收稿日期:2007-05-171 引言目前,用于对地观测的星载光学遥感器获取图像的方式主要包括光机扫描成像和推扫成像,凝视成像还比较少。
成像卫星学习型双层任务规划理论及应用读书札记
《成像卫星学习型双层任务规划理论及应用》读书札记1. 内容概要《成像卫星学习型双层任务规划理论及应用》是一本深入探讨成像卫星任务规划理论的著作。
本书系统性地分析了双层任务规划的理论框架及其在成像卫星中的应用,旨在为卫星任务规划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简要介绍了成像卫星的背景、任务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双层任务规划的概念。
第二章阐述了成像卫星的基本特性和任务需求,为后续章节的深入讨论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双层任务规划的理论框架,包括任务分解、任务排序、资源分配和时间控制等方面。
第四章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双层任务规划在实际成像卫星任务中的应用,验证了理论的实际效用。
最后一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书首先从成像卫星的背景和任务规划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双层任务规划在成像卫星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成像卫星的基本特性和任务需求,包括卫星的轨道、分辨率、覆盖范围等,以及任务需求的不同层次和类型。
这些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对成像卫星全面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任务规划的需求和难点。
第三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详细介绍了双层任务规划的理论框架。
作者从任务分解开始,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然后根据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优先级进行排序。
本章探讨了资源分配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任务的顺利完成。
本章还介绍了时间控制方法,确保任务按照计划的时间表进行。
第四章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双层任务规划在实际成像卫星任务中的应用。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的任务场景和需求,如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双层任务规划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作者强调了双层任务规划在成像卫星任务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展望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成像卫星任务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基于区域优化的图像拼接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基于区域优化的图像拼接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区域优化理论基础 (6)2.1 区域划分方法 (7)2.1.1 基于边缘的划分 (8)2.1.2 基于纹理的划分 (9)2.1.3 基于色彩的划分 (10)2.2 区域特征提取与描述 (11)2.2.1 形状特征 (13)2.2.2 颜色特征 (13)2.2.3 纹理特征 (15)三、基于区域优化的图像拼接方法 (16)3.1 图像预处理与配准 (17)3.1.1 图像去噪 (18)3.1.2 图像增强 (19)3.1.3 图像配准算法 (20)3.2 区域生长与拼接 (21)3.2.1 区域生长原理 (23)3.2.2 拼接图像质量评价 (23)3.3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区域优化 (25)3.3.1 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 (26)3.3.2 动态规划算法 (27)四、图像拼接的应用进展 (28)4.1 航空航天领域 (30)4.2 地理信息系统领域 (31)4.3 数字博物馆领域 (32)4.4 其他领域的应用 (33)五、结论与展望 (34)5.1 研究成果总结 (35)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7)5.3 未来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38)一、内容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图像拼接技术作为图像融合的重要手段,能够将多个不同视角、不同分辨率或不同内容的图像整合为一个更高质量的全景图像,为可视化、遥感、导航等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传统的图像拼接方法在拼接大范围场景时往往存在计算复杂度高、拼接质量受限于局部细节等问题。
基于区域优化的图像拼接技术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以局部优化为核心,通过对待拼接图像进行自适应的区域选择、权重分配和图像融合等操作,实现了对拼接图像质量的大幅提升。
结合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区域优化图像拼接技术在图像去雾、超分辨率重建、场景理解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三号A卫星自主任务规划地影快速预报方法
9]推
导了近地轨道卫星 阴 影 预 报 的 解 析 条 件,并 据 此 构
造了双层结构的阴 影 预 报 星 上 算 法,在 普 通 计 算 机
上预报卫星一天内的进/出地影时间用时约 0
05s.
由于星载处理器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均十分有限,
同时自主任务规划又具有高实时性要求,地影预报的
sΩ0 0ús
êê
ú
0
1úû
ë 0
(
1)
如图 3 所示,轨道坐标系的原点为地心 O ,
ξ轴
与升交 点 N 的 矢 径 重 合,
ζ 轴 与 轨 道 动 量 矩 矢 量h
重合,
η 轴由右手规则确定,
ξη 平面即为轨道面.
由于是近地圆轨道,出地影点 D 时刻卫星位置
矢量r 与s 夹角φ 余弦值的近似值为
见,准确 的 地 影 预 报 是 任 务 规 划 编 排 结 果 正 确 的
基础.
现有的地影预报方法中,文献[
3]提出用数值迭
代算法求解卫星进 出 地 影 区 的 时 间,由 于 迭 代 初 值
选用解区间的中点,导 致 迭 代 速 度 较 慢;文 献 [
4]通
过求解四次代数方 程 得 出 阴 影 问 题 的 近 似 解,然 后
i
tt
imeo
ft
heshadow,t
henon
l
i
ne
a
r
yandex
equa
t
i
oni
ss
o
l
vedus
i
ngt
heb
i
s
e
c
基于排队模型的遥感卫星侦察时效分析方法
基于排队模型的遥感卫星侦察时效分析方法
许益乔;张占月;刘思彤;张刚
【期刊名称】《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年(卷),期】2022(13)1
【摘要】遥感卫星系统是远距离火力打击目标指示和战场态势感知的主要手段。
首先,在分析遥感卫星系统运行流程基础上,针对侦察需求多优先级和系统能力有限性等实际情况,基于强占优先权排队模型提出了一种侦察时效定量分析方法;然后,分析了遥感卫星系统在战时和应急情况下的3种能力提升方法;最后,通过实例仿真,使用该方法对遥感卫星系统执行多样化侦察任务和进行能力提升时的时效性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提升系统侦察时效的建议。
【总页数】6页(P84-89)
【作者】许益乔;张占月;刘思彤;张刚
【作者单位】航天工程大学太空安全研究中心;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解放军93995部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
【相关文献】
1.卫星侦察需求价值量化的改进STT分析方法
2.基于截获概率耦合模型研究舰载雷达反卫星侦察方法
3.基于排队模型的包链测量方法特征分析
4.基于用户需求满
足度的遥感卫星侦察体系效能评估方法研究5.近5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