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法一、引言文献综述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领域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以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法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系统地了解已有研究成果,还可以为新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文献综述法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操作步骤。
二、文献综述法的定义文献综述法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利用获取到的文献材料进行梳理、整理、分析和综合描写,以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全面反映的方法。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帮助研究者掌握已有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和研究空白,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文献综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
三、文献综述法的特点1.系统性:文献综述法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和步骤,确保从获取文献到总结分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全面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全面梳理已有文献,不能片面选择性地进行综述,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批判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评价文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价值。
四、文献综述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文献综述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历史综述: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进行总结和回顾。
2.理论综述:聚焦于某一理论或理论体系的研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
3.方法综述:对某一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
4.主题综述:通过对某一主题或问题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五、文献综述法的操作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综述的主题和研究领域。
2.文献检索和筛选:使用合适的检索工具和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
3.文献梳理和整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建立文献数据库或档案。
4.文献分析和综合:对梳理好的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出已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5.撰写综述报告: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包括综述的背景、目的、方法、结论和展望。
什么是文献综述
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带有文献综述的论文范文(通用4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
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
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意思
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意思引言在进行学术研究或者科研项目时,开题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用于对所要进行的研究或项目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而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文献综述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回顾的过程。
本文将对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进行深入探讨,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文献综述的定义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相关书籍、刊物等文献资料的系统检索、筛选、整理和分析,以获取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
文献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基础,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文献综述的意义和作用1.阐明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者能够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有关该领域前沿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全面了解。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设计研究方案和方法时有条不紊,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3.揭示研究现状和问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准确描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并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与前人研究的关联性和创新点。
4.引导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者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确定自己研究的合适路径和方法。
文献综述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领域和范围:在开始综述前,首先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这有助于筛选和检索相关文献。
2.检索和筛选文献:根据研究目标和关键词,通过图书馆、学术数据库、搜索引擎等途径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
然后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筛选,选取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通用7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第1篇一、什么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
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2、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
3、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一)选题原则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
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的几种方法
文献综述的几种方法
1. 归纳总结法呀!就像把各种颜色的糖果收集到一个袋子里一样。
比如研究教育改革,你把不同学者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都归纳起来,哇,一下子就清晰明了啦!
2. 演绎分析法呢,如同根据线索去破案。
比如说探讨某个经济现象,从基本的理论出发,一点点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不是很厉害!
3. 比较分析法呀,就好像比较不同口味的冰淇淋。
像是在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把它们的特点进行比较,哇塞,差异一目了然!
4. 案例分析法哦,这不就像拿着一个具体的故事来讲道理嘛。
比如以某一个成功企业为案例,深入研究它成功的因素,超有意思的呢!
5. 历史研究法呢,像回顾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例如研究科技发展的历程,从过去到现在,哇,就像走过了漫长的时光隧道!
6. 系统综述法呀,和整理一个杂乱的房间一样。
像是要对某个领域进行全面梳理,让一切都井井有条。
7. 定量分析法哟,类似拿着精确的尺子去测量。
比如分析一些数据来得出结论,是不是很严谨呀!
8. 定性分析法呢,就如同感受一幅画的氛围。
比如探究人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很有趣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方法各有各的好,就看你怎么在文献综述中巧妙运用啦,能让你的研究更加精彩呢!。
了解这14种文献综述类型, 让你的综述写作更上一层楼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以下是14种常见的文献综述类型,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提高综述写作水平:1. 综合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了该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2. 主题综述:针对某个特定主题或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深入探讨该主题或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3. 理论综述:对某个理论或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该理论或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4. 方法综述:对某个研究方法或技术进行综述,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等。
5. 历史综述:对某个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介绍该领域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和研究进展等。
6. 比较综述:对多个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的研究进行比较综述,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7. 批判性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批判性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争议等,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等。
8. 跨学科综述: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融合等。
9. 文献述评:对某个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方法和结论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0. 研究空白综述: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找出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11. 学术争议综述:对某个学术争议进行综述,介绍争议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等,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理论应用综述:对某个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理论应用的方法、范围和效果等,为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13. 研究趋势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预测,探讨某个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4. 跨时期综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等。
文献综述类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状、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预防心理问题发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
3.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4. 促进家庭和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较早,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等。
2.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等。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2. 构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家庭教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家庭教育。
(3)社会支持: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
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哪些
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哪些
文献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内已经发表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总结,以达到对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和把握。
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等。
首先,文献综述的内容应包括对文献的来源进行梳理和分析。
文献的来源可以包括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专利等,对这些来源的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其次,文献综述还应包括对研究现状的概述和分析。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到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包括已有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和研究趋势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此外,文献综述还应包括对研究方法的总结和评价。
研究方法是研究的手段和途径,对已有文献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该领域内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其优缺点,为我们的研究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另外,文献综述还应包括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通过对已
有文献中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该领域
内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后,文献综述还应包括对研究不足之处的分析和展望。
通过
对已有文献中研究不足之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该领域内
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现状、研究
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
我们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主体,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名,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
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献综述范文推荐欣赏(共4篇)
文献综述范文推荐欣赏(共4篇)相关热词搜索:第1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法制教育文献综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同的发源但因自然因素而形成的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稳定是保障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的基础。
民族地区的法治教育是全国普法工作大政方针的重要组成。
因为民族、地域、经济、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边疆民族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敌中国反分裂、反渗透的第一线。
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加强民族地区法治教育工作重要性。
在长时间的民族工作中,我们发现把握好以下两个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是正确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稳定的关系,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发展,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
没有國家的完整统一就没有民族的完成和传承。
二是运用国家力量从政策、经济、文化上因地制宜的进行普法活动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相结合,要善于正确理解宗教的教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民族文化中相契合的部分,进而使得民族法治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一、民族地区法制教育在中国的重要研究专题对法治教育基本问题的论述在树立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前提下,确保民族地区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到实处。
要党中央的领导中心、服务国家安定统一的大局,让全国普法教育充分融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是普法教育工作的关键。
对全社会而言,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和全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保障。
因此,我们要把维护国家完整而统一、反对抵制国内外反民族分裂势力和社会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为民族法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主动出击,不能以逸待劳,《关于进一步彰显法治力量全力促进社会稳定的通知》《关于开展严打暴恐专项整治活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等6个文件,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人人安居乐业来说是必要的。
法治教育活动多种多样,宣传册的印发、律师大讲堂、宗教学者教义解读课堂、服刑悔悟人员宣讲活动等。
这些积极有效的活动实践了法律问题咨询、正确宗教价值观、以及用情化人等多种宣讲形式,引导各族群众认清暴力恐怖犯罪的本质与危害,不断增强国家认同、自我公民意识以及法治意识。
文献综述模板100例
文献综述模板100例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写的文献综述模板100例。
文献综述模板100例
1. 引言
1.1 介绍研究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1.2 阐述本综述的目的和意义
2. 历史回顾
2.1 概述该主题的历史发展和相关研究
2.2 引用经典研究,介绍相关理论和观点
3. 理论基础
3.1 介绍支撑研究主题的理论基础
3.2 解释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4. 方法论综述
4.1 综述研究主题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4.2 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5. 关键问题综述
5.1 指出研究主题中的关键问题
5.2 介绍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争议和研究进展
6. 国内外研究综述
6.1 综述国外学者在该主题上的研究成果
6.2 概述国内学者在该主题上的研究成果
7. 实证研究综述
7.1 综述基于实证数据的研究成果
7.2 分析这些实证研究的结论和发现
8. 研究进展和不足
8.1 总结研究主题的最新进展
8.2 指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和未解决的问题
9. 研究展望
9.1 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9.2 探讨可能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10. 结论
10.1 总结综述的主要内容和发现
10.2 强调本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11. 致谢(可选)
11.1 对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
12. 参考文献
12.1 按照规定的引用格式列出参考文献列表
以上是文献综述模板100例的示例,您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主题和需求进行适当修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献综述的范文
⽂献综述的范⽂⽂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献进⾏⼴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研究成果和研究⽔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的见解和研究思路⽽写成的⼀种不同于毕业论⽂的⽂体。
⽂献综述的范⽂1 概述: 学前智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各种⽅法、实物为开发学前⼉童的智⼒,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且科学地对他们的⼤脑进⾏各种刺激,使⼤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进⾏的教育。
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部分。
⼉童是⼈⽣智⼒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智⼒及其⽇后的发展有很⼤的作⽤。
超常⼉童的形成、发展,⽆⼀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的学前教育。
学前智育是⼀个多⽅⾯的培养过程。
原则: 是对0岁⾄⼊⼩学前⼉童实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幼⼉园教育⼯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发展的规律,符合幼⼉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施教,引导幼⼉个性健康发展;⾯向全体幼⼉,热爱幼⼉,坚持积极⿎励、启发诱导的正⾯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的⼀⽇⽣活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段的交互作⽤;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提供活动和表现能⼒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依据0岁~6岁⼉童⾝⼼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对学前⼉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趋势: 简述 ⾃80年代以来,加强学前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标之⼀。
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5篇】
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5篇《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将不胜荣幸。
参考文献类型少篇一文献资料是多类型的,包括是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研讨会论文、政府部门的资料与数据汇编、国家政策文件等。
当前,很多毕业生写论文参考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学位论文,对国家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研究会论文等关注不够,因此参考的文献类型较少,出现比较片面、或研究不典型的情况。
从学术研究上来说,这两者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专题来说,研究后者可能更有价值。
比如国家政策不仅包含过去的研究成果,也包含目前研究的热点、前沿问题,是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文献。
所以,文献综述要尽可能参考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做到全面有力。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篇二I 什么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简单地说就是在参考一系列的参考文献后,对文献进行相关的整理融合,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融会贯通,进而分析评价,形成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与一般性的研究论文存在明显的差别。
II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与一般性的研究性论文不同,格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的是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结果,文献综述与研究性论文相比,更多地介绍地是与论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进展、展望及评价。
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与研究性的论文相比,更为多样化,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可以结合这四个部分的要求和规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进而根据提纲进行相关的写作任务。
前言,前言就是要用相关的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写作目的和写作的必要性进行叙述,并概括相关的概念性内容,提及研究的范围和领域,阐述问题研究的现状和研究动态,对于目前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讨论也要进行概括。
文献综述的优秀范文(热门9篇)
文献综述的优秀范文第1篇综述型论文的初稿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
对综述的修改与完善重点在于查看文献综述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囊括了选题领域的主要观点,是否包括了梳理、总结和展望等内容;文献综述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前后不衔接、结构比例失调等问题;文献综述的语言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含糊、笼统和非学术化等言语问题。
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p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p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p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p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p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p(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p(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文献综述范文(通用5篇)
文献综述篇1一、引言叛逆心理是不健康的一种心理,如果家长、教师方面不能及时给予矫正,将会对他们的发展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教育专家、学者们针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一般都是从家长、老师们转变思想,耐心与青少年沟通以及加强社会文化现象方面着手的。
而社会文化现象方面到底怎么去引导,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方法,而社会引导这一方面在我看来,恰恰与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所做的引导起着一样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矫正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这条道路,依然很漫长。
二、正文(一)叛逆心理的概念至今为止,关于叛逆心理这个定义还没有一个唯一的概念。
不过学者们普遍认同朱智贤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叛逆心理的界定:客观环境与主题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叛逆心理的表现通常学者们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有2个主要方面在变化。
一个是从生理方面;另一个是在心理方面。
对于生理方面学者们一致都认为孩子在身体结构上在发育;心理上,青少年在得不到渴望的承认和理解时,常常表现为任性和耍小脾气,常常采用怀疑的眼光和敌视的态度来对待周围事物。
更严重者常常无视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甚至用传播负能量来扰乱周围人的思维和态度,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叛逆心理的危害几乎所有青少年都会经历叛逆心理,它有什么危害呢?绝大部分学者对这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却没有给予确切的说明。
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他们的某些不恰当的行为和心理如果不加以纠正和引导,会导致其产生对抗社会、不合群等病态性格,甚至会进一步走向犯罪的道路。
也有无数案例也证明了严重逆反心理的危害。
如社会上多发的离家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在叛逆初期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
(四)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对于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以下几种。
1、自身原因。
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发育时期脑功能越来越发达,思维发展也也越来越迅速。
青少年由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在生理上性意识以及性别意识都开始觉醒,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越来越强烈的独立意识。
什么是文献综述
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其中一领域、研究问题或主题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和综合,以便全面系统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发现问题和研究热点、掌握重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
文献综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搜集文献资料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是进行文献检索,搜集与研究问题或主题相关的文献。
通常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图书馆、期刊、会议论文集等渠道进行文献检索。
在搜集文献资料时,应该尽可能地广泛涉猎,充分获取与研究问题或主题相关的文献,以免遗漏重要信息。
二、整理文献资料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是整理文献资料,包括对文献资料的归类、筛选和去重。
通常可以将相关文献按照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因素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对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综合。
同时,还需要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和去重,去除重复的文献和与研究问题或主题无关的文献,以保证所得的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可信度。
三、分析文献资料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对研究问题或主题的历史沿革、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实证结果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研究问题或主题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掌握重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研究结果和结论。
四、归纳文献资料文献综述的第四步是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包括对文献资料的总结、分类、提炼和概括。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可以清晰地阐述研究问题或主题的内涵和特点,提炼出重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概括出研究问题或主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五、撰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最后一步是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或论文。
撰写文献综述时,应该注意选取合适的论文结构和写作方式,同时要保证文献综述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在前言中明确研究问题或主题、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已有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空白,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同时,在文献综述的正文中,应该对文献资料进行严谨的分析和综合,不要只是简单的摘抄文献内容,要注重对文献资料的解读和评论,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什么是文献综述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简称综述,与动物实验等科研论文不同。
科研论文是作者亲自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研究后所做的总结。
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科技综述的最显著特点是述而不评,重点在“综”。
只是浓缩性地介绍己经获得的科技成果的信息,在文章中不加上编写者的见解和评论,作者的倾向性只能潜在地反映在对他人的观点、材料的取舍和引用上。
如果文章中加上编写者的观点就变成了述评。
述评的特点是“评”,即在己有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为读者献计献策。
因此,综述的重点在“述”,只“述”不评,即只对观点、数据、事实等作纯客观的分析和介绍,不作评价、评议。
科技述评的重点在“评”,又“述”又“评”。
指作者潜在的倾向性。
论文作者不应对原始文献进行直述评说、这一点有别于述评。
但这不等于作者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作者的立场、观点、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原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即用别人的资料和观点来表明白己的想法。
也就是说,要将自己的见解寓意其中,贯穿于内,含而不空。
二、文献综述的结构文献综述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主题)、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1、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说明有关概念,规定综述范围,介绍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和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2、正文(主题):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对某专业、学科在某阶段的发展历史和当前实际工作水平、成就和展望,以及有关各种情况都应作详细叙述,还要把同行对该方面的不同看法也写进去,进行分析研究。
3、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
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
4、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为人们核对或作进一步研究用,这些按引用顺序列出。
通过参考文献,还可以看出综述的深度和广度。
文献综述怎么写 范文
文献综述怎么写范文文献综述是对某一研究领域内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整合和总结的一种学术写作形式。
它通过系统地分析和归纳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从而全面、客观地呈现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和研究问题,为读者提供了解该领域的全面资料和信息。
文献综述在科研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发现研究的空白和问题,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文献综述的写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确定研究主题和范围,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其次是收集和筛选相关文献,建立文献库;然后是对文献进行阅读和理解,提炼和总结文献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最后是撰写文献综述的正文,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的主体部分和结论。
以下是一篇关于“大数据在金融行业应用”的文献综述范文: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在金融行业,大数据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金融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预测和避免金融风险。
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问题。
然而,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金融行业的数据量庞大、复杂多样,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金融行业的数据涉及客户隐私和商业机密,如何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此外,金融行业的数据还可能存在质量不高、不一致等问题,如何保证数据质量和一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文献综述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的结构安排。
2. 研究方法:介绍文献检索策略、数据来源和筛选标准,以及文献分析的方法和框架。
3. 文献回顾: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分类,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这部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介绍研究领域的起源、发展阶段和关键事件。
b) 研究现状:概述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c) 研究问题和挑战:分析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d) 研究趋势和展望:预测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4. 文献评价:对所选文献的质量、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以及分析不同研究之间的异同和联系。
5. 结论:总结文献综述的主要发现,明确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在撰写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对不同观点和研究结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2. 注重文献的质量和权威性,尽量引用权威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
3. 注意文献的时效性,尽量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4. 合理组织文献内容,使文献综述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理论流派和教学设计前言: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而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创造环境,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在充分发挥人类潜力的基础上促使人类潜力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设计是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因而教学设计必须要广泛了解学习的本质及人类行为,以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写此文件综述,主要是对四大学习理论连同他们的教学设计观进行简单概括总结以及对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理解进行陈述,从而达到对学习理论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水平。
摘要:学习理论分为四大流派,分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他们对于学习理论的观点各不相同,由此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学设计观。
关键词: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教学设计正文: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以及有效学习的条件。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
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教学设计,即教学系统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作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的。
学习理论主要有四大流派,分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派、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派、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派。
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四大流派对学习理论的各自不同的认识形成了相应的教学设计观。
一、行为主义产生和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行为主义,1913年,华生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章发表,标志着行为主义正式诞生。
其发展主要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桑代克的联结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发展到最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连接,其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
教学就是要控制学习的环境,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有部分到整体。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和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就是控制学习的环境,已达到预期的结果。
它强调学习就是外界刺激—学生反映—强化刺激这样一个过程,指出了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观: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开发一种教学程序系统以准确分析学习者的行为表现,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设计教学以达到预先确定的具体学习效果。
行为主义理论者把帮助学习者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从而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和技能当做教学的目标。
他们主张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力求达到更加具体的教学目标。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于学生学习前后行为的变化,教师的教学会侧重于刺激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行为,激发学生行为的变化。
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教学设计过程中还应重视三个基本原理:接近原理、重复原理、强化原理。
首先,接近原理,即要求刺激情境必须与合乎要求的反映同时出现;对于大山里的那些没见过自来水的孩子来说,让其描述自来水是不现实的;其次,重视重复原理,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复习的过程,加强学生的记忆;最后,重视强化原理: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但是这一学习理论过分强调了外界环境对一个人的学习发展的影响,过分强调老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不问是非对错,盲目服从老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满,导致师生交往障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是不利的。
二、认知主义产生和发展:20实际60年代以后,在认知心理学诞生之后,认知学习理论也随着产生了。
它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派用S—O---R模式取代了行为主义派的的简单的S---R联结模式,其中O(Organism)代表学习的大脑加工过程。
基本观点:与行为主义派不同的是,他们认为学习的实质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在于形成或改变认知结构。
他们更加强调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对知识的重组,并且不同类型的学习会有不同类型的建构模式。
主张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比重,运用同化与顺应的方法有效地促成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建立。
尽管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认知结构的认识也非常不同,但是他们都承认学习者的心理过程(O),都看到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认知主义者主要把学生对知识结构和方法的掌握当做教学目标。
具体在教学中,则把建立学习者对教材的清晰、牢固的认知结构当做主要任务。
与行为主义者不同,认知主义者不把教材作为一种目的,而是作为一种教学的素材。
最终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发展相应的能力。
认知主义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就是强调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和教学策略设计。
在设计教学时,他们不会先要复习旧知识,然后开始讲新课。
而是用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然后追索旧的知识和经验,寻求问题的答案。
他们承认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主张以论文的写作作为测验的主要手段。
在认知主义理论指导下,涌现了一大批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思想,如加涅的九段教学法,瑞奇鲁斯的细化理论,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西蒙的信息加工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等。
在实践上,引导了智能教学软件开发的兴起。
三、建构主义产生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随着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并在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奥苏贝尔的观点基础上发展起来。
与前面的学习理论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系一直处在发展过程中,尚未成熟。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统治外国多年的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同时,它也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基本观点: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构建不仅是对外部信息的加工,而且意味着外来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间存在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新经验意义的获得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从而超越所给的信息,而原有的经验又会在此过程中被调整和改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只是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文化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他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具体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如下:1、教学目标建构主义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即让学生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因此在教学目标编写时,首先要强调应有一定的弹性、可变化性,避免将教学目标简单化的倾向,不能采用传统的行为式的教学目标,其次应该避免传统教学目标分析过度抽象、过分细化、过分分散、过分单调的逻辑关系,而应该采用一种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
2、教学内容建构主义强调作为教学内容的课本知识并不是惟一的教学内容;情景创设很为建构主义所重视,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在情景创设时注意要结合实际情景、日常生活等,让学生能容易理解,但其前提是要与主题紧密相关,否则就失去了意义,而且教师需要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完成这项任务;3、教学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
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因为采用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策略: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以自定的进度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将问题引入更深层次的理解4、教学评价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评价对象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对教师评价更加关注教师是否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
另外,在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
建构主义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建构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巨大的,可以说,在理论层面,已逐步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
但是建构主义也存在片面性,其流派内部认识也并不统一,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理论主张,如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认知灵活性理论等等。
四、人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其中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导人物,他倡导“内在学习”——即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
而罗杰斯则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教育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他将“来访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教学理论,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
基本观点:人本主义多半提倡根据经验原则提出观点和建议,而且不限于对片面行为的解释,而是扩大至学习者整个成长过程的解释。
人本主义论者反对行为主义对学习实质的看法,认为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地联结并不是学习。
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实质在于意义学习。
更注重学习者的内部条件,这在做教学设计中有助于改善学习环境,调节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人天生有好奇心,求知发现和探索的欲望。
当在一定的条件下,学习者认识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这种愿望和潜能就会激发出来,从而形成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三个特点:1、自主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发起的。
2、全面性认为学习是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个性等方面。
3、渗透性学习不单是对认知领域产生影响,而且对行为、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发生作用。
教学设计观:人本主义教学设计观认为: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营造良好的环境,不能机械的进行冰冷的知识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