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综合表现,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优化形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创新对一个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创新,社会的发展只能是简单的重复,或者机械的积累,始终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中重知识的灌输,轻智能的开发,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学生死记硬背,教师以分评优,家长苦于择校,社会看重排名,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着力培养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个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改变传统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为教师,不能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唯一目标,而要从社会的发展趋势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一,要增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使命感。今天的学生将会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在未来工作中是否有创新能力,能否在知识经济中处于主动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培养了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使其具备什么样的发展潜能。教师要有发展的眼光,改变“应试教育”的短视行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二,要根据教材内容,着力寻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善于质疑、设问、推理、论证,让学生对周围事物和教材内容多思、多问、多疑、多解、多感知。教师既要重视正面问题,又要关注反面问题,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各抒己见,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

二、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为此,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学会不耻下问,即便是自己提出的问题遭到他人的嘲笑和冷落也毫不在意,因为许多发现与发明就与提出问题有关。要学会提出问题,学生还必须具有独立钻研的能力。独立钻研能力是提出问题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寻找知识答案;在社会实践中,能够认识本质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在科技活动中,能够留心观察,动手操作等。通过不同的方式,逐步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

三、为学生创新能力养成奠定基础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爱学、乐学,在质疑解难、融会贯通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其次,要教育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创新性活动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常大,而坚强的意志能够促使学生有耐性,肯吃苦,坚忍不拔地进行创新性活动。最后,要让学生掌握适宜的学习方法。其中的关键是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自查、有反思,在一定的学习时间内求得学习效益的最佳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摸索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

学校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要给学生创设适合发展的良好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科技辅导、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如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科研场所、参见一些科技会议等,让学生在浓厚的创新学习的氛围中感受科普活动的乐趣,萌发创新的种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