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ine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收入与幸福的关系
摘要: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人们的一切行为,无不是在追求幸福的一切行为,又无不受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收入水平与幸福程度的简单正比关系也越来越收到质疑。因此,本文将从幸福与收入水平间关系的历史研究,原因推测两方面做出具体分析。本文将历史研究划分为支持正相关与质疑正相关两类,将收入与幸福的关系归因于期望、比较、适应、目标四个。
关键词:幸福、收入水平、相关因素、伊斯特林悖论
可以说,自从人类有了思考能力,便开始了对我们的生存目的以及何为快乐的理性思索。在经济学产生之前,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就指出,“财富显然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东西,只是因为它有用或者别的什么理由”。在此,他已经暗示了财富不是幸福与快乐的唯一源泉。然而,财富的增长一定会促进幸福的增加么?这也就引出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收入水平与幸福程度的具体关系究竟怎样?
1.历史研究
从既有理论根据和文献来考察,关于幸福程度与收入水平关系的研究纷纷杂杂数不胜数,但大致看来主要分为两大类:
a)成正比关系
第一类是自古希腊伊始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主导经济思想。他们认为,幸福与收入水平的主要关联为:财富增长促进幸福增加。然而那个时期的经济学家更容易强调财富从而忽视幸福。纵观这段时期的西方经济思想史,从上文提到的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再到功利主义鼻祖边沁,认为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均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幸福;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马歇尔在经济学中引入数理定量方法,再到之后的一系列经济理论,追求财富,追求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这其中,无不反映着,财富的提高时提高幸福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事实上,这一命题仍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所坚持着,在经济学原理的教科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也提到了这一观点,增加收入能够扩大选择集从而能够提高效用,再引入简化,收入就成为了决定效用也就是决定幸福程度的唯一指标。
b)并非简单正比关系
第二类思想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至今,主要观点为“有钱不一定幸福”,并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证实这一观点。他们中有的提出在幸福与收入间引入一些中间变量,譬如考虑个体间性格、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幸福和收入水平正相关关系的增加或者衰弱。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低收入群体中,这一正相关关系体现的更为显著。
Daniel Kahneman,诺贝尔奖得主,发现Hedonic treadmill理论,即享乐适应理论,当生活因正面或负面事件发生改变时,人类的幸福感会快速的回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1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收入增加,其抱负或者说期望也会同步增加,导致幸福仅仅是暂时而非永恒增加。2Brickman研究指出,23位遭受重大意外事故的受害者(如截瘫者和四肢麻痹者)并没有预期的那样不幸福,支持了享乐适应理论。3当然,这个实验的样本数量必然会收到批评,1990年莫奈德(Mehnert)等人对675个残疾人的调查则推翻了布瑞克曼的结论。莫奈德等的研究证实,如果健康状况恶化,将对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长期负面的影响,且人们无法完全适应不断恶化的健康状况。除了健康对幸福感有较大影响外,家庭状况对幸福感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丧偶在通常情况下带来的负面影响至少要延续十年。4另外,Easterlin 研究表明,收入增加幸福未必增加,这被后世称为“伊斯特林悖论”,同时他认为,在对比不同国家幸福程度随收入水平变化时,穷人或贫穷国家中,幸福与收入水平存在更强的正相关关系。5Blanchflower和Oswald受Eseterlin启发,重新将关注转移至幸福与收入的关系上,他们在控制了某些主观因素的基础上,对10万名美国人和英国人组成的随机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人的幸福是下降的,英国人的幸福水平也基本不变,这一发现与伊斯特林假说一致6Hsee(奚恺元)提出幸福经济学这一学科概念,并认为快乐才是人的终极目标,人们的追求更多的是幸福最大化而非经济最大化,这与传统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所矛盾。7另外,他还在收入和幸福间关系的研究中加入了中间变量,认为收入对幸福影响是通过个体的自我主观平衡来实现的,性格、环境、年龄等等都会对幸福和收入间关系产生巨大影响。通过这一模型,他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收入群体的幸福与收入水平关系呈现显著差异。同样的,Robert Frank 认为给定一个时点,一国的幸福度与相对收入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而除了收入极低的情况外(赤贫、绝对贫困),当收入随时间推移而增长时,幸福度的变化却又很小。在这里,Frank引入了平行世界的方法来分析绝对收入与幸福的关系,假设有AB两个社会,A,人均有200平方米的房子,B,1Kahneman D, Krueger A B, Schkade D A, et al. A survey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daily life experience: The 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J]. Science, 2004, 306(5702): 1776-1780.
2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M].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003.
3Brickman P, Coates D, Janoff-Bulman R. Lottery winners and accident victims: Is happiness relativ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8, 36(8): 917.
4Mehnert T, Krauss H H, Nadler R, et 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those with disabling
conditions[J].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1990, 35(1): 3.
5Easterlin R A. Will raising the incomes of all increase the happiness of all?[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995, 27(1): 35-47.
6Blanchflower D G, Oswald A J. Well-being over time in Britain and the US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4, 88(7): 1359-1386.11111
7Hsee C K, Tsai C I. Hedonomics in consumer behavior[J]. Rotman Magazine, 2008: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