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思考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冲击。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面临危机,为了抑制国内经济下滑的态势,国务院于2008年末出台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保证经济稳定与增长。
本文从短期与长期两个方面分析了该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对今后经济运行的调整建议。
关键词:四万亿投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调整一、短期影响分析(一)资金来源方面此次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包括新增中央投资11800亿元,其他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等28200亿元,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分担投资计划,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集中和有效利用,以应对这场经济大风暴,给予了世界及我国人民很大信心来战胜金融危机。
(二)资金流向方面此次“四万亿”计划投资了包括保障性住房、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七个方面,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比例较大。
在坚持老百姓“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一贯原则下,一批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一座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完成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一步步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按部就班地实施,我们看到了“四万亿”投资带来的受益群体,印证了“重保障、解民忧,强化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的中国政府作风。
在中国的具体背景和全球经济的宏观紧张下,中国政府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以适应这个特殊时期经济的发展,通过“四万亿”的财政投资,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同时强化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文教科卫等投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了对消费的促进和需求的拉动,成就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长期影响分析(一)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毫无疑问,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扩大政府生产性开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但它的副作用较大,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历来存在不少问题。
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万亿财政支出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宏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四万亿财政支出刺激下的经济效益分析四万亿财政支出是中国政府在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刺激措施。
该措施旨在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和促进国内需求。
这一财政刺激计划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之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经济学角度上,四万亿财政支出可被视为一种开支型刺激政策,也就是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造、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投资来提升经济活动水平。
首先,四万亿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是显著的。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9.2%,而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0.1%。
财政支出的实施推动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此外,四万亿计划还通过提高政府购买力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来增加了消费需求,促进了内需的扩大。
其次,四万亿财政支出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也是显著的。
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和农村改造投资水平,四万亿计划增强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条件,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
农村改造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此外,四万亿财政支出还通过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福利支出来提高了民生水平和社会稳定,为社会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四万亿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
首先,大规模财政支出对国家财政预算产生了巨大压力,导致财政赤字的急剧增加和债务风险的上升。
其次,由于四万亿计划在短时间内释放了巨大的投资需求,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问题。
财务与金融
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中央政府启动的四万亿投资计划震撼全球,各大投行、基层投资者、国内及境外媒体均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总体看,二年间投入四万亿的措施的确是“生猛”的。
在国际社会陷入全面经济衰退的今天,中国政府保增长、促内需的强力兴市之举不仅让国内经济界精神为之一振。
不仅如此,中国政府此次还规定将2000亿资金在明年两会前亦即短短110天内投放于11个部委管辖的项目。
显然,这不是简单的“救市”,而是要显示中国政府的实力和保增长的莫大决心。
关键字:四万亿、目标、分配、经济效应、警惕问题一、四万亿投资的背景与目标1.四万亿投资的背景2007年7月由美国蔓延出来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范围,世界经济受到重创,在世界有效需求急剧下滑的外部环境下,作为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GDP累计同比增长9.9%,比前两季度累计增速下滑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滑2.3个百分点,这已经是GDP同比增速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过去经验表明,受亚洲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中国GDP增速曾在1997年从年初的10%左右急速下降到年底的7.25%,一年之中降幅为2.75个百分点。
鉴于此,如果当前的下滑态势延续到年底,则一年中下滑幅度超过3个点,成为近10年来增速下降最快的一年。
从2008年公布的11月份的主要指标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4%,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回落11.9个百分点,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增幅。
另外,工业用电量增长下滑也说明了工业减速。
2008年1-11月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只增长5.27%,比前10月的增长率降低3.7个百分点,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增速加速下滑的严峻局面。
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巨额投资计划,提出到2010年底完成投资四万亿元的财政性刺激政策。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出台相应的救市计划,我国也推出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全球经济都出现了复苏和增长的势头。
但是这种短期的经济刺激政策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且也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当全球经济出现好转之后,各国都在考虑刺激政策的退出,如何把握好退出的时机、节奏、及政策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经济刺激计划就业资产泡末一、引言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出台相应的救市计划,美国救市计划总额达8500亿美元,德国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7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法国宣布了3600亿欧元拯救银行。
我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这四万亿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占2800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占3700亿;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占1.8万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占400亿;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占3500亿;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占1600亿;灾后恢复重建占1万亿。
由此可见,我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本质上是一个投资驱动型方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球经济出现了复苏和增长的势头。
然而很大程度上,这是在各国政府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的前提下取得的,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而且不同国家之间的复苏和增长步伐也不一致。
这其中,中国经济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率先实现了复苏。
国民经济企稳向好,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活跃,进出口在2009年下半年快速回升,工业生产明显恢复。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2008年全年CPI 同比降0.7%,PPI同比降5.4%;2009年12月CPI上涨1.9%,PPI上涨1.7%,为2008年内首度转正。
在经济复苏的同时,CPI的加速上行和信贷的巨额投放加剧了管理层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
对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分析与思考
一
、
“ 四万 亿 ” 提 出 背 景 及 目标 的
( ) 一 背景
自 20 年 7 次 贷 危 机 初 见 端 睨 至 今 , 界 经 济 已 经 受 到 07 月 世
重创 。在 世 界 有 效 需 求 急 剧 下 滑 的外 部 环 境 影 响 下 , 国 出 口导 我
向 型 经 济 面 临 着 严 峻 考 验 。 20 08年 G P增 长 速 度 逐 季 快 速 回 D 落 。经 济 运 行 不 确 定 性 增 加 , 济 下 行 风 险 增 大 , 观 调 控 面 临 经 宏
市 场 都 打 下 了 一 剂 强 心 针 。此 政 策 的 出 台 充 分 展 示 了 中 国 的 大 国责 任 感 和 风 范 。
中央 出 台 的 四 万 亿 投 资 计 划 , 旨在 全 力 保 持 国 内 经 济 平 衡 较
快 发 展 , 少 同 际 金 融 危 机 对 中 国 的 冲 击 。 中 国 政 府 这 次 对 经 济 减
在 中 国 出 台 高 达 四万 亿 的 投 资 计 划 同时 , 美 国 闹 得 沸 沸 扬 是
二、 四万 亿 投 资 的 支 出 构 成
四 万亿 投 资 计 划 , 含 了 一 揽 子 扩 大 内需 和 保 持 经 济 平 衡 较 包
快 增 长 的 措 施 ; 些 投 资 的 支 出 构 成 根 据 形 势 发 展 的 变 化 , 会 这 也 有 一 些 变 化 。2 0 年 3月 的 “ 会 ” 2 0 09 两 对 0 8年 四 季 度 提 出 的 四 万
举 既 可 以拉 动 内 需 , 有 助 于 平 衡 全 球 经 济 增 长 , 到 了 内 外 兼 还 达
顾 、 方 共 赢 的 效 果 。可 以 说 , 国 政 府 出 台 这 样 的 救 市 计 划 是 多 我
讨论4万亿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给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讨论4万亿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给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昨日说,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央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持续显现,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位负责人说,近一年来,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的陆续实施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
同时。
实施的项目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开展。
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新华社发摘要: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面临危机,国务院于2008年末出台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并且人民银行配合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保证经济增长。
本文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政府的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和预测。
关键字:四万亿投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宏观经济形势现状的分析自2007年7月次贷危机初见端睨至今,世界经济已经受到重创。
在世界有效需求急剧下滑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
GDP增速逐季快速回落,前三季度GDP分别增长10.6%、10.1%和9%,同比增幅分别减少1.1、2.5和3.2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宏观调控面临复杂多变局面。
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两年之内的总投资达到4万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支持扩大内需,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确定银行体系流动充分供应,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
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
解读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各项经济政策和计划,旨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其中,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备受关注。
这一巨额资金的投入意义重大,对中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投资计划。
一、背景介绍中国四万亿人民币投资计划,又称“四万亿计划”或“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是指2008年中国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推出的一项经济刺激计划。
该计划总投资规模为四万亿元人民币,旨在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
二、目标与措施1. 经济增长目标:通过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国政府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与加速。
该计划的目标是在短期内提振经济,刺激消费和投资,保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在合理区间内。
2. 投资重点领域:四万亿投资计划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发展、城市更新、环境保护以及科技创新等。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3. 内需扩大措施:为了刺激内需,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提高社保水平、扩大消费券发放范围等。
同时,鼓励人民银行适度放宽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成效与争议1. 经济拉动效应:四万亿投资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实现了迅速回升。
大规模投资带动了工程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稳定了经济增长,维护了社会稳定。
2.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投资计划的实施使得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 债务风险与资源浪费:尽管投资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极高的投资规模增加了政府债务风险,可能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潜在挑战。
此外,一些工程项目存在建设质量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四万亿投资经济学分析
四万亿投资经济学分析一、概要当我们谈论四万亿投资时,其实是在说一个关乎国家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故事。
这不仅仅是一串数字,而是背后巨大的经济动力和社会变革的驱动力。
让我们先来简要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巨大的储蓄罐,里面有四万亿的“能量币”。
现在国家决定把这些“能量币”投入到各个领域,比如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科技、支持农业等。
这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集体行动,每个人都为这个家庭的繁荣出一份力。
这四万亿投资,就是我们国家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的行动。
那么这些投资会带来什么呢?简单来说它们会带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就像你买了个新玩具,会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一样,这四万亿的投资也会激发经济的活力。
但这不是简单的买买买,而是需要精心策划和安排,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
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深入探讨的内容。
1. 介绍全球背景及中国经济现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各国的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相互依存。
全球的经济形势变化莫测,而中国的经济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
回顾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全球经济经历了许多波折。
尤其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许多国家的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同样面临着压力和挑战。
然而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虽然面临困境,但中国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
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决心和魄力,更是对全球经济复苏的积极贡献。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简单来说这既是适应全球经济大势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面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挑战。
而中国政府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之一。
通过这样的投资,可以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1月9日,国务院出台十大措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这十大措施包括: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就业岗位的增加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并不是简单正向作用。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投资的就业效应分为增加效应、减损效应、竞争排挤效应、直接效应和阶段性效应几类。
一般而言,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就业岗位的增加;但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增加投资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就业岗位的减少。
建筑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的就业拉动效应显著。
投资领域不同,其就业拉动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建筑业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就业,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就业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新增投资的就业拉动作用趋于下降。
投资是拉动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
但从单位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来看,投资的就业拉动作用有所下降。
我国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就业效果测算创造就业岗位是四万亿投资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从四万亿投资就业的长期性效应(运营性就业)和阶段性效应(项目性就业)方面进行推算:在长期性就业方面,大约有560万人的规模。
由于不同行业投资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因而在判断投资计划的就业拉动作用时,需要根据资金投向做具体分析。
首先,确定投资领域。
根据发改委对四万亿投资计划重点投向和资金的测算,投资项目建成后的行业主要包括(详见表2):(1)房地产业;(2)交通运输业;(3)电力、水、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业;(4)公共服务业;(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6)制造业等;另外,灾后重建投资(7)则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并覆盖多个领域。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万亿投资是指中国政府在2024年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提振经济增长。
这一巨额投资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从就业角度来看。
首先,四万亿投资计划直接刺激了相关行业的需求,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等行业承接了大部分的投资,这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运转和就业机会的扩大。
比如,在基建领域,大量的公路、铁路、桥梁等项目的启动和建设,为建筑、装修、电力、机械等相关行业带来了暴利增长,进而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此外,四万亿投资计划还促进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会。
其次,四万亿投资计划通过扩大内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就业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
投资计划的实施使得经济得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有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和2024年中国的GDP分别增长了9.2%和10.4%,这为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投资计划还帮助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转移就业,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
此外,四万亿投资计划还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随着投资计划的推进,国内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得到了缓解。
一方面,投资计划扩大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为劳动力过剩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投资计划也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
同时,投资计划还促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然而,虽然四万亿投资计划在就业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首先,投资计划可能会导致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不平衡。
其次,由于资金投向的不均衡和效益的不显著,投资计划的效果可能不如预期,影响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就业角度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万亿投资是指2024年至2024年间中国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所推出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旨在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增长。
从就业角度来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四万亿投资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投资规模巨大,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环保等多个领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
根据统计数据,四万亿投资直接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了建筑工人、工程师、技术工人等各个层级的劳动者。
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就业增长,如钢铁、水泥、玻璃等制造业,以及运输、物流等服务行业。
其次,四万亿投资对就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许多激励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其他行业向建筑业转移。
这种转移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得各行各业的劳动力资源更加合理配置,提高了劳动力的效益和就业质量。
此外,四万亿投资也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农民工是一个庞大且具有重要经济作用的群体。
投资规模庞大的四万亿计划在农村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或就地就近就业。
这不仅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其中一种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四万亿投资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投资规模庞大,可能导致资金浪费和项目效益不明显。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来防止腐败和浪费,但实际操作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因此,政府需要在投资规划和环境保护之间进行平衡,确保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从就业角度来看,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
它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优化了就业结构,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对我国4万亿投资效果的宏观经济学分析
对我国4万亿投资效果的宏观经济学分析作者:王安庆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1期2008年11月以来,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通过提高政府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刺激总需求,增加总供给,以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从投资—储蓄曲线和流动性偏好—货币供给曲线角度分析我国的投资—储蓄曲线(IS曲线)有下列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虽右下倾斜但极为陡峭。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较低,而且10余年来消费倾向呈现下降的趋势。
第二,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系数长期较小,目前更是处于“投资陷阱”阶段。
在需求不足、国家希望通过降息刺激投资的情况下,投资者对投资前景作出的多是悲观预期,难以找到或者说缺乏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降息也难以改变“缺少投资引诱”的局面,利率政策又表现出在刺激投资需求方面无能为力。
第三,现阶段利率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很小,“消费陷阱”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
二是短期内能有效推动投资—储蓄曲线右移的因素有限,除政府购买外,其他因素短期内难以促使投资—储蓄曲线大幅右移,甚至有的因素在阻碍其右移。
如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下降、自发性投资的限制和自发性消费的不足等。
扩张性财政支出政策,能够刺激总需求,但也有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有效与否,关键取决于这一政策的对内(民间需求)对外(净出口需求)的两个挤出效应的大小,大则无效,小则有效。
政府支出增加在货币市场的融资需求,必然对利率有拉高作用。
由于流动性偏好—货币供给曲线(LM 曲线)平坦、民间货币需求有强伸缩性,这种拉高作用是很有限的;再者由于投资—储蓄曲线陡峭,利率的拉高对居民消费和投资的负面影响力也较弱,所以,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对国内民间支出的挤出效应很小。
对外的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扩张拉动进口从而对外贸净出口需求产生的不利影响。
浅析“四万亿”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织 以来 , 我 国确定以外 贸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的路线 , 而这一轮的经济 危机和全球总需求萎缩无疑给出 口 导向型的我 国经济带来 了极大挑战 。
何一次的金融危机一样 ,信贷缩水最终带来的是全球各个经济体的需求 紧缩 ,欧美 国家首当其 冲。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对外贸易 出口一直是我 国经济发展 中一股强大 的动力 ,当外部经济的总需求不断 降低的时候 , 我 国经济 的增长面临了空前的压力 。 这场 自3 0 年代大萧条
、
“ 四万亿”投资提 出的背景与构成
一
定的可负担起的住房 , 投资总额大概为 2 8 0 0 亿元人民币 ; 第二 , 加快
2 0 0 7年美国 “ 次贷危机” ( S u b p i f m e C r i s i s ) 爆发 ,商业银行和投资
农村地 区的民生工程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本次财政政策 的一大亮点之一 , 投资金额大概为 3 7 0 0 亿元人民币 ; 第三 , 加快我 国的 公路、铁路 、机场 以及城乡地 区的电网建设 ,这些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4 0 0 亿元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投资,总的金额大约为 3 5 0 0亿元人 民
币,这体现 了我国政府不断加快我 国可持续发展 目 标 的建设 ; 第六 ,自 主创新结构调整 , 投资金额为 1 6 0 0 亿元 , 这一部分主要是为适应未来全 球经济发展新趋势而确定 ,也体现出政府鼓励新型工业 和高科技工业 的 发展 , 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 第七 , 灾后重建投资金额为 1 0 0 0 0
贷款和各类消费贷款进行无限限制之后 , 其整个经济体的消费需求和投 资需求 ( 例如房地产 和各类实体经济 ) 会急速下降 。不仅仅普通居民的 借贷消费受到 了限制 , 工商业企业 以及房地产 开发所面临的借贷成本将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1、四万亿投资计划。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2010年中国政府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保八的增长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万亿投资计划正好符合中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政治需要,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各得其所,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更具有非凡的意义,拉开了中国中部和西部进入快速工业化进程的通道,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极大地改善着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前提。
从今年GDP增速看,中部和西部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四万亿投资计划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最为深远,已经形式的项目在2010年将产生最直接的带动效应,这也是中国经济2010年实现稳定增长最确定的主导因素。
2、家电汽车下乡。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力量,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也是居民消费的有效增长,但多年来,如何有效释放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潜力却是办法不多。
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在保增长这个最大的政治使命下,前所未有地推出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其补贴标准沿用的就是出口产品的退税率13%。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令太多的人震惊。
不过,笔者以为中国居民的消费持续增长能力值得怀疑。
家电、汽车都是大件消费品,居民可以多年积蓄完成一次消费,更快更新很难预判。
以中国居民长期的生活习惯看,2010年家电汽车要保持更大的增长基本没有可能,增速下滑,甚至出现下降当是可预料的。
3、出口退税。
近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是通过出口来实现的,2008年下半年的形势使中国出口急速下滑。
于是提高出口退税率,尽可能保证出口企业正常运行成了经济保增长,社会保就业的必须性选择。
但出口退税受益最大的不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电等产品,而是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钢铁有色电子器件等行业。
进入2009年6月后,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如服装纺织等产品重新出现大量订单,一时间珠三角从出口难转而大呼招工难。
四万亿财政投资计划引发的思考
中央政 府 的鼓 励 下 ,一定 也拉动内需 政策的背景分析
口企业的生产陷入停滞 ,部分企业 求迅 速扩 大 投资 规模 。但 是 ,应
倒 闭,说 明金融危机已经切实影响 该 看 到 ,中 央提 出 的4 亿 元 经 万 了国内的实体经济。在进 出口需求 济刺 激计 划 , 目的是 为 了应 对金
美国金 融危机 比l 9 年 爆 发 7 9
的亚洲金 融 危机 影 响更 大 、波及 大 幅度 下滑 后 ,拉 动经 济 的 “ 三 融风 暴 的影 响 ,通过 拉动 内需 的 范 围更 广 ,对世 界 贸易 大 国的 驾 马车 ”还 剩 下投 资和 消 费 ,因 中 击 力更强 。 中国是典 型 的 出 口导 此 ,4 万亿元财政 刺激计划 的启动 方式保 证 经济 的 平稳 发展 。这 里
在关键 时 刻重 磅 出击 ,紧急 出台
求下 降 ,据海 关 总署 公 布的 数据 稳健 的财政 政 策和 适度 从 紧 的货
币政 策 转型 为积 极 的财政 政 策和
了4 万亿元 的财政刺激计 划。该 计 显示 ,2 0 年 1 7 08 至 月份 我 国对美
划一 出台 ,立 刻 引起业 内人士 的
的外 部冲 击 ,并且 这 ~状 况还 有 机 爆 发后 ,作 为 中国主 要 出 口国
可能 进~ 步显 现 。在全 球 各 国纷 之一 的美 国消费 需求 下 降 ,进而 大 利好 。这 也 向世 界释 放 出 中国
纷 出台救 市政 策 的时候 ,中 国也 通 过 传导 机 制导 致 中国 的 出 口需 宏观 调 控政 策 转型 的信 号 ,即 由
关 配套 服 务 ,这 会 为 当地及 周边 杆 ,其放大效应至少为2 3 。 — 倍
四万亿投入效果分析
“四万亿”投入效果分析“四万亿”投入效果分析为了应对美国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对财政及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由稳健的财政及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于未来二年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落实十项措施刺激经济,包括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限制,以及加大对中小企信贷等措施”。
但时至今日我们再来回首整个政策,很多的地方似乎需要重新思考。
我想从方向和方式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第一,从方向上来说,我认为是十分正确的。
当时金融危机的情况急转直下,各个主要经济体剧烈波动,其影响一直到今天也没完全解除。
在当时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额为12180.2亿美元,分别相当于GDP的66.8%和37.4%。
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对贸易依存度很高。
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严重受阻。
而且最关键的是当时无法预测危机到底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到底会持续多久。
如果长时间的低迷,那么中国的GDP增长就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当我们的经济表现低迷的时候,很多积累问题就会接踵爆发。
比如说就业率低下而造成的社会危机,低增长率而造成的外资撤离,最关键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很多人认为是一党执政的最大合法性来源。
所以,在危机正浓的时刻有所作为的推出刺激方案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今天很多人对4万亿事后诸葛亮,批判之声此起彼伏,口气中充满了嘲讽和不屑。
把很多领导人和经济学者说的一无是处,我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
批评当然可以,但是不要过于的嘲讽。
如果你真的高明,那是否在这个近年难遇的虽然危险,可是却最大,最好的“机遇中”大赚一笔呢?是不是真的眼光独到,在危急之时就抛出了自己正确的观点以至于指导很多人实现了资产翻番呢?如果大家在当时对形式也是在观望,也是在等待,也是很茫然又或者是看到机会而没勇气出手的话,那么请我们对决策者保有一个起码的尊重态度。
四万亿的计划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更关键的是起到了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浅谈中国四万亿救市的利与弊
浅谈中国四万亿救市政策摘要: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中国等亚洲地区的经济也遭受极大地冲击,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我国国务院出台四万亿元的经济政策进行合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来应对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
我们知道,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我国出台这一政策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渐恢复。
但随着这一政策的深化,其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词:经济危机、投资、经济增长、负面影响。
一、引言2008年10月,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中国等亚洲地区的经济也遭受极大地冲击。
2008年底,中国经济第一次探底,进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2009年,为有效地促进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旨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以便让经济尽快地走出困境,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4万亿投资的短期作用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必须在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才有空间、有资源加以解决。
四万亿投资的目标是为了避免中国经济的急剧衰退,保证政治局势的稳定和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这一目的是否能达到呢?基于乘数理论对其短期作用进行了大致的估算。
乘数理论原则上隶属于凯恩斯主义总需求分析部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以前,这个分析框架适用。
根据考虑的市场涵盖范围的不同,乘数理论有不同的版本。
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的乘数理论也被称为国民收入乘数理论,它假定短期内实际利率是外生的,从而投资也是外生的。
如果利率是市场化的,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商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即所谓IS—LM分析。
此时,由于总需求的正向冲击将会提高利率因而产生对私人投资的挤出,相当于引致了一个反向的投资冲击,于是最终结果是单一市场条件下的乘数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思考1、四万亿投资的背景与目标1.1四万亿投资的背景2007年7月由美国蔓延出来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范围,世界经济受到重创,在世界有效需求急剧下滑的外部环境下,作为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GDP累计同比增长9.9%,比前两季度累计增速下滑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滑2.3个百分点,这已经是GDP同比增速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过去经验表明,受亚洲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中国GDP增速曾在1997年从年初的10%左右急速下降到年底的7.25%,一年之中降幅为2.75个百分点。
鉴于此,如果当前的下滑态势延续到年底,则一年中下滑幅度超过3个点,成为近10年来增速下降最快的一年。
从2008年公布的11月份的主要指标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回落11.9个百分点,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增幅。
另外,工业用电量增长下滑也说明了工业减速。
2008年1-11月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只增长5.27%,比前10月的增长率降低3.7个百分点,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增速加速下滑的严峻局面。
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巨额投资计划,提出到2010年底完成投资四万亿元的财政性刺激政策。
1.2四万亿投资的目标通过观察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出台背景很容易看出中央出台四万亿投资计划旨在全力保持国内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确保中国经济在世界次贷危机期间在保增长的前提下安全平稳地度过经济危机时期。
2、四万亿投资计划分配动向2.1四万亿计划的基本内容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会议指出,经初步匡算,实施这十项措施所涉及的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要4万亿元。
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四万亿投资,仅仅是未来两年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而且本身就包括了部分社会投资。
从投资内容看,四万亿投资集中安排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和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生态环境工程,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六个方面和灾后重建。
概括地讲,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
2.2四万亿计划的资金分配公开信息显示,四万亿计划和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的投向及额度分配(见表一)在总体上做了粗略的划分。
表一:“四万亿”投资方向及额度分配3、四万亿投资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思考3.1投资四万亿的积极影响3.1.1投资符合经济形势的要求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出台了四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
此举可以拉动内需,还有助于平衡全球经济增长,达到了内外兼顾、多方共赢的效果。
可以说,在当时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这样的救市计划是符合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要求的,对于国内市场甚至是世界市场都打下了一剂强心剂。
此政策的出台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和风范。
3.1.2投资金额巨大,显示中国救市决心四万亿的金额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全年的税收接近五万亿,全年的公共财政支出约为4.9万亿,为了救市,此次提出的四万亿的计划,相当于财政收入的80%,与此同时,就在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国—美国,只计划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
美国的经济规模大约是中国的6倍多,但其提出的救市资金只相当于中国救市资金的1.2倍,因此,但从救市规模上就足以见中国面对金融危机变现出来得决心巨大。
3.1.2投资效果明显拉动经济稳定增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部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订单骤减,原材料价格暴跌,用电量快速下降……正常的经济活动受到冲击,企业对于未来预期较为悲观,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业进入快速去库存化过程,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投资热情受到打压,居民消费受到抑制。
自中央在去年11月份快速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很快遏制了制造业部门恐慌性的去库存化过程,消除了消费者的通缩预期,使得实体经济依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四万亿投资计划从一推出就对维持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四万亿投资对于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也逐渐显现。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灾后重建的提速,中游的机械制造行业、上游的钢铁行业开工率和产量环比上升,部分公司2009年2月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四万亿巨额投资明显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及时的抵制住了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在抵制金融危机中四万亿投资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2投资四万亿的消极影响3.2.1对投资四万亿的个人理解与思考政府为何投资四万亿,经济界各有说法,有的认为政府缺乏经济概念,投资额度太鲁莽。
有的说政府投资额度大是想经济见效快。
我的思考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中国是美国国债和外汇储备大国。
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大量发行美元,导致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数量急剧增加,根据供求关系,随后导致了美元世界范围内贬值。
这便导致了各国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间接缩水。
据有关数据估算,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亏损约合6000亿美金,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正好四万亿左右。
美元大量发行,而中国说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实际上基本属于盯住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国印钞,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中国也只有印钞,根据缩水额度定为四万亿。
这四万亿说是财政拨款地方配套资金,而四万亿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80%,财政收入有多方面的用途,单公务员开支公费报销就占额巨大,实际上政府拿不出四万亿,一是中央政府无法发行国债,4万亿国债短期内要卖出去是不可能的,二是当时正处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通道,突然拐弯放松银根的环境不具备,因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正在进行,突然拐弯,等于五年的努力功亏一篑,三是民间力量有限,短期内依赖民间投资,社会集资更是不可能。
所以最有可能就是央行印钞,以满足各地方政府的投资需要,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自四万亿投资政策以来,2009年M2增速高达29.7%,四万亿本来是想维持汇率,而美国又逼迫人民币对外升值,这势必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实际当年国内货币贬值高达14.6%。
3.2.2四万亿投资的财富再分配效应四万亿投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投放向市场,导致短期内市场上的流通货币量明显上升,根据供求原理,市场上货币增多,会导致在国内表现出货币贬值,即通货膨胀,国民储蓄的隐形缩水,即购买力与通货膨胀前相比下降,这从另一层意思上讲,这四万亿的投资从某种意义可以说有一部分是拿着整个国民的钱汇集在一起进行投资的。
而政府拿了这四万亿都往哪些方向投资呢,这决定着这些投资的财富的最终流动方向,参考附录以及表一我们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投向了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性建设,从表象上看,这些投资尤其是西部人烟稀少的铁路、公路建设,是国家为了消化水泥、钢筋等维持国民收入的重大产业的产能过剩。
而更深层次分析,则是这四万亿的很大一部分财富流向了这些产业的经营群体,而这些群体在社会中本身就是占上层阶级的群体,四万亿通过通货膨胀相当于有一部分是从全体公民强行取得投资,而又集中投向了这些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群体,双重影响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据有关数据显示,一些和这四万亿投资相关的产业巨头在四万亿投资后的2009-2011年间的利润和营业额陡增。
而作为普通居民消费者随着通货膨胀的持续,自己的存款加上利率虽然名义上货币量增加了,但扣除通货膨胀率,财富增长反而是负值,这势必会导致财富的再分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3.2.3四万亿的挤出效应通过分析附录四万亿的投资去向概览表和表一我们还可以发现,这四万亿资金的主要去向是流向了国有企业以及与政府相关的垄断性产业,这样这些国有企业和垄断性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资金支持,势必会扩大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量购买设施和基础性建设原材料,短期内导致相关材料和设施的短缺供不应求,很自然的结果是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而作为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本来应对市场变化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弱,原材料涨价势必导致这些相关民营企业利润下降,资金链吃紧,这样他们为了维持经营,只有想尽办法融资、贷款,而作为中小型企业本身信誉度不比大型国有企业,这势必会导致一部分民营企业的破产和倒闭。
这是其一,其二,随着四万亿投资的通货膨胀效应逐渐显现,物价上涨又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为了遏制CPI的上涨,自四万亿投资以来,连续十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而存款准备金的每一次上调,意味着有很大一部分资金被收紧,不能用于放贷,作为银行,能够放贷的资金减少,他们首先会限制这些信誉度不高的民营企业的贷款,而优先满足信誉度高的国有企业,再加上国际市场不景气,需求急剧下降,导致订单量骤降,这又使得本身就处于不利地位的民营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四万亿投资以来大量浙商纷纷宣布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这便导致一些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极为不利,民间的流动资金没有出路,转而投向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加剧房地产过热高度泡沫化,国家为了控制这种局面,又开始全力打压房地产行业,现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出路在何方,这不是我们学生所能左右和研究的,需要国家领导和高层经济学家谨慎详细研究,及时拿出方案和政策。
4、总结通过对四万亿投资的出台背景,投资额度,投资去向的分析,本人认为中国政府对于在当时我国面临的经济危机的决心及对策思路是正确的,也确实对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但在具体的细节分配和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分配比例的不适,四万亿投资用于基础性建设的资金和额度过大,虽然刺激了原材料的消费,也拉动了经济增长,但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对中小型企业的挤压。
而用在刺激内需上的投资则相对显得偏小,刺激居民消费的内需方面相对微弱。
又如在投资额度的确定上略显“生猛”,投资额度确定偏大,给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这在当前也得到了验证。
附录:我国四万亿元投资去向一览中国政府11月九日宣布了4兆(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以拉动内需.以下是各部门及地区已公布的具体规划:一、行业电网--今後两至三年内将建设规模为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26万公里、变电容量13.5亿千伏安.新华社援引专家称,这一计划总投资将达1.1万亿元.(国家电网公司)机场--在2010年底前投资4,000亿元人民币建设机场.民航局局长李家祥称,这笔钱将用于建造50个新机场,改良或搬迁90个其他机场. (民航局)交通--第四季度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100亿元,力争明後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达到1万亿元水平.(交通运输部)铁路--今年将争取超额完成50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这一数字是今年投资规模的两倍.(铁道部)水利--四季度中央将新增200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部)能源--国务院核准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并核准总投资93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同时年内将有一批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包括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房地产--通过三年多时间,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经济适用住房,总投资可能达到9,000亿元,每年可带动投资近6,000亿元.同时,今年中央追加投资补助资金50亿元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地方北京市--今後两年将加大投资力度,初步测算市、区两级共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元至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江苏省--2009年底,江苏省可完成政府性投资3,000亿元人民币,带动全社会投资1.2万亿元;2010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2.5万亿元.福建省--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将安排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7 00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00亿元以上河北省--目前已初步确定总投资5,889亿元的559个项目并上报国家发改委.云南省--将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的在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列为积极扩大内需的重点,启动实施好省内具备条件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吉林省--在今後几年内投资约4,000亿元,重点实施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力、生态环保、城市公共设施、民生等八大工程.山东省--今後三年内将通过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吸引银行贷款等投资约上万亿元,形成社会消费需求4,000多亿元.学号:1108122560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作业学院(系):人文学院专业方向:国民经济学授课教师:滕昕老师学生姓名:郭应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