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酶学
诊断酶学试题及答案
诊断酶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依赖于:A. 酶的化学性质B. 酶的空间构象C. 酶的分子质量D. 酶的浓度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酶的辅助因子?A. 金属离子B. 辅酶C. 辅基D. 底物答案:D3. 酶促反应的速率常数Km表示:A. 酶的活性B. 酶的专一性C. 酶的亲和力D. 酶的稳定性答案:C4.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A. 底物结合位点B. 酶的催化基团C. 酶的辅助因子D. 以上都是答案:D5. 酶的抑制作用分为: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反竞争性抑制D. 以上都是答案:D6.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通常在:A. 低温下活性高B. 高温下活性高C. 低温下活性低D. 适宜温度下活性高答案:D7.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是:A. pH值不影响酶活性B.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活性C. pH值只影响酸性酶活性D. pH值只影响碱性酶活性答案:B8. 酶的热稳定性是指:A. 酶在高温下不失去活性B. 酶在低温下不失去活性C. 酶在适宜温度下不失去活性D. 酶在极端温度下失去活性答案:A9. 酶的活性受底物浓度影响,在底物浓度增加时:A. 酶活性不变B. 酶活性增加C. 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后不再改变D. 酶活性先增加后减少答案:C10. 酶的同工酶是指:A. 催化同一反应的不同酶B. 催化不同反应的相同酶C. 催化同一反应的相似酶D. 催化不同反应的相似酶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__________。
答案:蛋白质2. 酶促反应中,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答案:催化作用3.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答案:底物结合位点;催化基团4. 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__________的特异性。
答案:底物5. 酶促反应的速率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影响。
生物化学检验中的诊断酶学课件ptConvertor
诊断酶学目的要求:熟悉酶在体内的病生变化机制;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酶活性测定方法;掌握肝胆疾病的酶学指标应用与评价;第一节概述临床酶学:指临床实验室应用酶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学科。
包括基础酶学、诊断酶学、治疗酶学基础酶学:注重酶的动力学研究;诊断酶学:应用酶、酶试剂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酶学:利用酶制剂进行疾病治疗;一、复习酶的概念、结构与功能1.基本概念酶是活细胞的产物,是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的特性:(1)高度不稳定性;(2)催化效率极高;(3)高度特异性;(4)催化作用的可调节性;2.结构与功能(1)酶的化学组成单纯酶结合酶酶蛋白 + 辅助因子=全酶辅基结合紧密辅酶结合疏松(2)酶的活性中心指酶分子表面的能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特定区域,该区域由酶的必需基团所组成。
酶的活性中心被占据或构象发生改变均可导致酶的催化效率下降或消失。
二、血浆(清)酶分类1.血浆特异酶在血浆中发挥作用,其降低表示合成该酶的组织受损。
2.非血浆特异酶在血浆中含量较低且无任何功能(1)外分泌酶来源于外分泌腺,其浓度与分泌的腺体功能有关(2)代谢酶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参与物质代谢;血清中大量出现时提示细胞受损;代谢酶分为:一般代谢酶器官特异性酶四、血清酶变化的病生机制过多细胞内酶生成过少变异K2 K1K3组织间隙血管内K4 K8抑制抑制酶激活酶激活变化变化K7 K5 K6图示说明:不同组织或器官中的酶进入血中的途径不同;不同的酶其清除方式不同;控制血清酶水平的因素:1.酶在细胞内的合成速度2.酶从细胞释入血清的速度取决于三个方面:细胞内外酶浓度差;酶蛋白分子量的大小;酶在细胞内的定位及存在形式;3.酶在细胞外间隙的分布和运送酶从胞内进入血液的途径:(1)直接进入血液(2)部分直接入血,部分进入组织间隙(3)经淋巴系统入血4.酶从血中清除的速度可用酶的半衰期表示*血清酶从血清中消失的速率因人不同,因酶而异,随疾病过程的不同时间而变化。
临床化学之诊断酶学
临床化学之诊断酶学在临床医学中,诊断酶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它为疾病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酶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参与了各种生理和生化过程,其活性和含量的变化往往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酶是一种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在人体内,存在着数千种酶,它们分布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中,执行着特定的生理功能。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细胞和组织受到损伤,酶会释放到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导致酶的活性或含量发生改变。
通过检测这些变化,医生可以推断出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病变的部位。
诊断酶学中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血清酶、尿液酶和同工酶等。
血清酶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酶,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等。
ALT 和 AS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它们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 ALT 和 AST 的活性升高。
因此,ALT 和 AST 常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
CK 则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当心肌梗死、肌肉损伤或脑卒中等疾病发生时,血清 CK 的活性会显著升高。
尿液酶的检测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主要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当肾小管受到损伤时,尿液中 NAG 的活性会增加。
此外,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等在尿液中的变化也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同工酶的检测在诊断疾病时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以乳酸脱氢酶(LDH)为例,它有五种同工酶,分别是 LDH1、LDH2、LDH3、LDH4 和 LDH5。
在心肌梗死时,血清中 LDH1 和 LDH2 的活性升高,而在肝脏疾病时,LDH5 的活性升高。
通过检测 LDH 同工酶的比例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区分不同的疾病。
除了上述常见的酶类,还有许多其他酶在诊断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酶学知识学习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酶学知识学习1、填空题催化单一底物反应的某一酶的Km实际上是达到____________时的底物浓度。
正确答案:最大反应速度一半2、单选LD3的四聚体构成为()A.H4B.H3MC(江南博哥).H2M2D.HM3E.M4正确答案:C3、单选属于转氨酶的是()A.淀粉酶B.脂肪酶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D.酸性磷酸酶E.碱性磷酸酶正确答案:C4、判断题酶的活性国际单位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ol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
()正确答案:错5、单选下列哪一种酶用于辅助诊断有机磷中毒()A.ChEB.AMYC.ALPD.LPLE.ACP正确答案:A6、多选影响血清酶变异的生理因素有()A.性别B.年龄C.进食D.运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 B, C, D7、判断题速率法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时候一般不需设置样品空白。
()正确答案:对8、多选G6PD可用于测定()A.葡萄糖B.淀粉酶C.肌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E.脂肪酶正确答案:A, C9、名词解释血浆特异酶正确答案:主要指作为血浆蛋白的固有成分,在血浆中发挥特定的催化作用的酶。
10、多选下列代谢物与其酶法测定所用试剂的组合,错误的是()A.尿酸-尿酸酶-过氧化氢酶B.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尿素-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D.甘油三酯-脂蛋白酶-甘油激酶E.胆固醇-胆固醇还原酶-过氧化物酶正确答案:B, D, E11、配伍题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的酶是()属水解酶类的酶是() 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B.肌酸激酶C.乳酸脱氢酶D.碱性磷酸酶E.γ-谷氨酰基转移酶正确答案:A,D12、单选ACP含量最多的人体组织是()A.前列腺B.血小板C.肾脏D.肝脏E.骨骼正确答案:A13、单选肝脏疾病患者下列哪一项生化指标不正确()A.ALT升高B.AST升高C.ALP升高D.CHE升高E.γ-GT升高正确答案:D14、单选速率法测定酶活性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物的堆积对反应的影响较大B.一般不需设置样品空白C.不需设防止底物耗尽的参数D.测定结果不受温度影响E.需要添加其他呈色试剂正确答案:B15、单选AMI时,最先增高的酶是()A.CKB.ALTC.ASTD.LDE.α-HBD正确答案:A16、填空题LD催化的是一个可逆反应,使平衡倾向乳酸生成丙酮酸的条件是_______和高浓度的NAD。
1诊断酶学
诊断酶学一、血清酶(一)血清酶的分类1.血浆特异酶:在血浆中发挥特定催化作用的酶。
如胆碱酯酶、脂蛋白脂肪酶、铜氧化酶等。
大多数在肝内合成。
血浆特异酶活性的改变,除了反映血液功能外,还反映来源器官的功能。
2.非血浆特异酶:在血浆中浓度很低,且无功能。
(1)分泌酶:来源于外分泌腺的酶。
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等。
血液中分泌酶以失活状态存在,不发生催化作用。
在血液中的浓度和其分泌腺体的功能活动和疾病有关,例如,急性胰腺炎时,血淀粉酶就会升高。
(2)代谢酶(细胞酶):在细胞内发挥催化功能的酶。
正常时这些酶存在于组织细胞中,血浆中酶活性很低。
细胞内、外浓度差异悬殊。
当酶来源的组织细胞发生病变,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细胞坏死时,细胞内酶大量进入血浆,导致血浆酶活性显著增高。
其下降的临床意义很少。
这一类酶较多,如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它们在肝病、心脏病时都可能出现变化。
(二)血清酶生理变异及其病理生理机制1.血清酶生理变异(1)性别:CK和GGT都是男性高于女性。
(2)年龄:碱性磷酸酶(与骨生长发育相关)。
(3)进食:酗酒可引起γ-GGT明显升高。
(4)运动:剧烈运动可引起血清中多种酶升高,如CK、LD、AST等。
(5)妊娠与分娩:妊娠时ALP升高,分娩时可能有CK、CK-BB、LD升高。
2.血清酶病理改变机制:(1)酶合成异常:血浆特异酶大多数是在肝合成,当肝功能障碍时酶浓度常下降。
如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在有肝功能障碍时可能下降。
由于酶基因变异也可引起特定酶减少或消失,如肝-豆状核综合征患者血中铜氧化酶活性可明显下降。
如有骨细胞增生时,血中ALP可上升。
(2)细胞酶的释放:是疾病时大多数血清酶增高的主要机制,影响细胞酶释放的主要原因有:1)细胞内、外酶浓度的差异;2)酶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存在的形式;3)酶蛋白分子量的大小:酶释放的速度和分子量成反比。
例如LD分子量大于CK,而当有心肌梗死时,LD在血液中升高的时间就晚于CK。
第五章诊断酶学 - 酶活性浓度的测定技术
ALT双试剂法测定中,首先使血清与缺
此时反应的方向少由αN-酮A戊DH二转酸的变底为物N溶A液D混,合随,反37应°进C保行,A 应随之而下降,通过温检5m测,反将应样产品中物所A含在的34内0源nm性处α-酮A的酸消变化速 率,可以检测指示酶耗反完应。。然后再加入α-酮戊二酸启动ALT
即POD催化下, H2O2氧化芳香族胺色素原生成有色色 素,此类色素原供氢体包括:OT、DAB、ODA、TMB。
34
2. NAD(P)+或NAD(P)H偶联的脱氢酶及其指示反应
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尤其是作为工具酶如LD、GLD、 G6PD等参与时,常将底物的H去除后传递给NAD (P)+形成 NAD(P)H。借助NAD(P)H340nm处特征性的光吸收,借此用 分光光度法检测。
通过测定被加速化学反
应的反应速率,来间接
反映酶的浓度
S
E
P
E+S
ES
E+P
V=
ds dt
或
V=
dp dt
14
3. 酶活性浓度
即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用 酶促反应中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 的生成量来计算。
注意:只有当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仅与 [E] 成正比,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时,即在酶促 反应的零级期,才能根据酶所催化的化学反 应速率来确切表示酶活性浓度的大小。
A Ex B Ei P
始发反应
指示反应 辅助酶
A Ex B Ea C Ei P
辅助反应
被测酶 始发反应 指示反应 指示酶 辅助酶 辅助反应 酶偶联体系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酶学(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诊断酶学(题库版)1、单选不需镁离子作激活剂的酶是()A.ALPB.G6PDC.CKD.ASTE.LD正确答案:E2、多选CK存在于()A.红细胞B.肝C.脑组织D.骨骼肌E.心肌(江南博哥)正确答案:C, D, E3、填空题催化单一底物反应的某一酶的Km实际上是达到____________时的底物浓度。
正确答案:最大反应速度一半4、单选临床以往常用来诊断前列腺疾病的酶学指标是()A.AMYB.ASTC.ACPD.ALPE.ALT正确答案:C5、单选AMI时,最先增高的酶是()A.CKB.ALTC.ASTD.LDE.α-HBD正确答案:A6、判断题低温下LDH酶活性会失活,所以测LDH的标本不适宜长时存放冰箱中。
()正确答案:对7、单选α-HBD测定实际反映的是下列哪两种LD同工酶的活性之和() A.LD3和LD4B.LD1和LD2C.LD2和LD3D.LD4和LD2E.LD4和LD5正确答案:B8、单选ACP含量最多的人体组织是()A.前列腺B.血小板C.肾脏D.肝脏E.骨骼正确答案:A9、判断题由于生理原因成人ALP含量明显高于儿童。
()正确答案:错10、配伍题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多用于肝脏疾患诊断的酶是()多用于胰腺炎诊断的酶是()A.CK和CK-MBB.ALP和AMYC.ALT和ASTD.AST和AMYE.AMY和LPS正确答案:A,C,E11、多选CK的变异体主要是指()A.CK-BBB.巨CKC.CK-MBD.CK-MME.巨CK正确答案:B, E12、名词解释酶胆分离正确答案:重症肝炎时血中ALT常逐渐下降,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出现所谓“酶胆分离”现象,是肝坏死的前兆。
13、名词解释血浆特异酶正确答案:主要指作为血浆蛋白的固有成分,在血浆中发挥特定的催化作用的酶。
14、单选目前国内外应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AST所选测定波长为() A.405nmB.450nmC.280nmE.630nm正确答案:D15、问答题在进行代谢物酶促终点法测定的实验设计时,主要应考虑哪些问题?正确答案:主要有下述6个方面:(1)所用工具酶的特异性正是因为酶作用具有特异性,所以复杂的生物样品不经分离就可以对其中特定成分进行定量检测,而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
诊断酶学
广泛利用酶诊断的原因
1.酶活力的变化早于临床体征或其 他诊断指标; 2.测定酶活力的方法灵敏度、准确 性较好。
诊断酶学的作用:
各种疾病的诊断、预后和随访观察
血清酶的选择原则:
可靠、可行的测定方法 特异性、灵敏度高——明确诊断和早期诊 断
第八节 临床常用血清酶、同工酶及 亚型
Ⅰ.肝细胞损伤的酶类
2. -谷氨酰转肽酶(-GT) 胆管梗阻的指标,灵敏度及阳性率优于ALP 3. 5'-核苷酸酶(5'-NT)
Ⅲ. 肝纤维化的酶——单氨氧化酶(MAO) 一类存在于肝肾等组织的线粒体中; 一类存在于结缔组织,与原胶原分子聚合 成胶原纤维有关。
Ⅳ. 心肌梗死的血清酶
⒈ AST、LD和CK的比较
(二)酶的分类与编号 1.氧化还原酶(oxido-reductases) 2.转移酶(transferases) 3.水解酶(hydrolases) 4.裂合酶或裂解酶(lyases) 5.异构酶(isomerases) 6.合成酶或连接酶(synthetases or ligases)
4个数字分类酶编号 E、C、2,7,1,1 国际酶学委员会 类 亚类 亚亚类 亚亚类中 的排号
诊断酶学
诊断酶学的发展简史
1908年测尿AMY活力——诊断急性胰腺炎; 30年代ALP用于诊断骨骼疾病和肝脏疾病; 50年代用分光光度法建立连续监测酶活性方法
使诊断酶学有了飞跃发展; 70年代初,逐步将注意力集中到同工酶测定上; 随着免疫学和技术方法的进展,用抗原抗体反 应有可能直接测定微量的酶蛋白。
第一节 酶的概念与特征
一、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一)酶的本质与特性 由活细胞产生的可在细胞内外起催化 作用的蛋白质。 (生物催化剂) Enzymes are proteins that have catalytic properties owing to their powers of specific activation of their substrates.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五章-诊断酶学
(二)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
偶联反应中存在几个时相:
①预孵育期: ②延滞期: ③稳态期:
酶偶联法测定ALT的吸光度变化
米-曼氏方程
• Michaelis 和Menten提出的酶作用的中间产物学说
E+S
K1 K2
ES K3
E+P
1913年提出了著名的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 的
方程式,即米-曼氏方程(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酶 ALT AST ALP
ACP LD CK γ-GT
AMY LPS ChE#
方法 连续监测法 底物中含磷酸吡哆醛
底物中不含磷酸吡哆醛 连续监测法 底物中含磷酸吡哆醛
底物中不含磷酸吡哆醛 连续监测法(磷酸对硝基苯酚法)
比色法(磷酸麝香草酚法) 连续监测法 L→P,即LD-L法
P→L,即LD-P法 连续监测法(酶偶联法)
(三)干扰因素
1. 其他酶和物质的干扰 2. 酶的污染 3. 非酶反应 4. 分析容器的污染 5. 沉淀形成
(四)血清酶活性浓度测定的条件的优化
1.方法选择 尽可能采用连续监测法;尽量减少操作步骤。 2.仪器和设备 明确规定仪器和设备的各种性能规范。 3.试剂 化学试剂必须具有一定纯度;试验用水最好是纯水或双蒸水。 4.自动生化分析仪参数的设置
参考区间 男:≤45U/L;女:≤34U/L* 5~40U/L 男:≤35U/L;女:≤33U/L* 8~40U/L 1~12岁<500U/L; 男:12~15岁<750U/L,
>25岁40~150U/L; 女:>15岁40~150U/L 0.5~1.9U/L ≤252U/L* 200~380U/L 男:≤169U/L;女:≤143U/L*
临床化学之诊断酶学
临床化学之诊断酶学在现代医学的诊断领域中,诊断酶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一位默默工作的“侦探”,通过对人体内各种酶的检测和分析,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它们参与了生命活动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从新陈代谢到细胞信号传导,从免疫反应到基因表达调控。
而在临床化学中,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在疾病状态下会发生显著变化的酶。
当身体出现异常时,细胞的损伤、代谢的紊乱或者器官的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酶的释放、合成或者活性的改变。
这些变化可以在血液、尿液、脑脊液等体液中被检测到。
例如,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受损,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会大量释放入血,通过检测血液中这两种酶的活性升高,医生就能快速判断可能是胰腺出了问题。
诊断酶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酶的活性。
酶活性的测定是评估酶功能的关键指标。
常用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电化学法等。
以分光光度法为例,它基于酶催化反应中底物或产物的吸光度变化来定量酶活性。
比如,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时,利用其催化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的反应,通过检测反应中丙酮酸的生成量来计算 ALT 的活性。
不同的疾病往往与特定的酶的变化相关。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发病后的几个小时内,心肌细胞中的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MB 会迅速释放入血,其活性升高的时间和幅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因此,检测 CKMB 对于早期诊断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肝脏疾病也是诊断酶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脏受损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升高。
不过,ALT 在肝脏疾病中的特异性相对较高,而 AST 不仅在肝脏疾病中升高,在心肌梗死、肌肉疾病等情况下也可能升高。
除了上述常见的疾病,酶学诊断在肿瘤、血液病、骨骼疾病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会升高;在骨代谢疾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酶类检验在临术诊断上的应用
酶类检验在临术诊断上的应用血清酶学检验很早就用于临床。
如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清与尿中淀粉酶活性增高。
30年代有人报导,测定血清中脂酶和硷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有助于胰腺炎和骨骼疾病的诊断。
5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应用血清酶活性测定作为监测细胞、器官损伤及肿瘤生长的指标,使临床化学检验范围又扩大,目前已发展形成诊断酶学,对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酶学上研究人员1954年报告,心肌梗塞与肝脏病人血清AST活性升高。
研究证明,由于细胞受损,细胞内酶释放入血液,这加速了疾病与体液酶浓度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
目前已有百余种酶应用于临床诊断其中有三十余种酶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
1 酶的特性及分布1.1酶作为生物学上的催化剂,存在于血清、血浆、分泌物和组织液中。
酶检测可用于临术诊断在较低活化能下,只需少量的酶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酶具有反应的专一性,专一的酶仅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酶的特性决定了相应底物的专一性,酶仅能使专一的底物或底物群转变成反应产物。
1.2血清酶来自于进入血浆的组织或分泌物。
组织酶来源于细胞的代谢过程。
正常组织酶合成和分泌增强、组织损伤的情况下,导致了血清的活性增加,原因是组织细胞内酶的数量和活性增加引起的。
酶的诱导作用使组织细胞酶的合成增加。
肝细胞在乙醇、巴比妥英钠的化学刺激下GGT合成增高。
1.3肾脏是血清中低分子量酶的重要排泄途径,如a-淀粉酶。
大部分的酶首先在血浆中灭活,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摄作用吸收入网状内皮的细胞系统内。
酶再被分解为可重新利用的多肽和氨基酸。
大部分半衰期在24~48小时。
1.4酶的活动检测通常用的方法是动力学测定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单位时间内指示剂的吸光度的变化来测定酶的催化的反应速度。
提供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即提供过量的底物和辅酶,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与酶活性是成比例的。
2 诊断酶学检测的意义2.1血清中及其他体液中的酶浓度测定,可为临术医生提供极为有诊断意义的资料。
第六章 临床酶学检验技术
(一)合成异常
合成减少
肝损害导致合成酶的能力受损 (ChE、LCAT)
酶基因变异引起酶合成减少 (铜氧化酶)
合成增多
增生性疾病(骨骼疾病,ALP) 恶性肿瘤(前列腺癌,ACP) 酶的诱导作用(乙醇,γ-GT)
(二)酶释放增加
酶从病变(或损伤)细胞中释放增加是疾病时大多数 血清酶增高的主要机制。研究表明,炎症、缺血/缺氧、 能源供应缺乏、坏死和创伤等是细胞释放大分子酶蛋白 的重要原因。细胞酶的释放量还受下述一些因素影响:
名称
血浆特异酶
非血浆特异酶
细胞酶 外分泌酶
一般代谢酶 组织专一酶
来源 种类
肝
消化腺或其 各组织器官 肝 (有器
它外分泌腺 (无器官专 官专一性)
一性)
凝血酶原、Ⅹ因 胰淀粉酶、 LDH、
OCT等
子、Ⅻ因子、纤 胰脂肪酶、 AST、ALT、
溶酶原、ChE、 胰蛋白酶、 CK、MDH
CER、LCAT、脂 ACP、ALP 等
活性U/L A / min106 Vt
b
Vs
k 106 Vt
b Vs
(三)连续监测法的方法设计
色素原底物
ALP、ALP、GGT、 GPDA、AMS、AFU
连
LD、G6PD、HBDH、
续
NAD(P)H系统 AD、SD、GLD、ALT、
监
AST、CK 、ADA
测
法
过氧化物酶系统 LPS、ADA、 5’-NT
第六章 临床酶学检验技术
第一节 诊断酶学基础
• 临床表现: (1)老年女性,反复上腹部疼痛10余年。 (2)患者10余年前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疼 痛可自行缓解,伴有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胀、腹泻,上 述症状反复发作。 (3)体征:T 37.0 ℃,P 70 次/分,R 16 次/分,BP 135/85 mmH 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合作,自动体位,巩膜及全身皮肤无 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呼吸运动正常,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 70 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 音,腹部体征见专科情况,肛门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生 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专科情况: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 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蜘蛛痣,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 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Murphy征阴性,肝区及双肾区无叩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腹部彩超示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并肝内、外血管扩张,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脂肪肝,老年性子宫。
【检验医学】诊断酶学与血清酶检测
三、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5. 激活剂与抑制剂 ➢ 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
称为酶的激活剂。 ➢ 凡能使酶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
16
三、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1. 酶浓度 ➢当底物浓度远大于酶浓度时,酶促反应 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既反应速率与 酶浓度变化呈正比关系。 ➢在病理情况下,当酶浓度过高时,底物 过早地转化为产物,影响酶活性测定, 应将标本进行适当稀释后再测定。
17
三、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2. 底物种类与浓度 ➢ 选择有较高诊断价值的底物。 ➢ 对于可作用于多种底物、专一性不强的酶,须根
式中v代表反应速率、Vmax代表最大反应速率、[S] 代表底物浓度、Km 为米氏常数。
11
二、Km与Vmax
1. 米氏常数 ➢ 当v = ½ Vmax 时
Km=[S] ➢ 含义:反应速度为最
大反应速度一半时, 底物的浓度。
12
二、Km与Vmax
2.Vmax的应用
➢ Vmax指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呈 正比。
据需要选择Km最小的最适底物。 ➢ 对于底物专一性强的酶,如其催化的反应为可逆
反应,则须选择速度较快的正向或负向反应。 ➢ 临床酶学测定时应给予充分的底物浓度。常规测
定酶活性的底物浓度应为Km的10~20倍。
18
三、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3. 温度 ➢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常用温度系数Q10表示,
即温度每升高100C ,化学反应速率可增加1~2倍。 ➢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人体大多数
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第一节 概述 一、酶的本质、特性、结构与功能
1.酶的本质与特性 ➢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 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诊断酶学一、概述(一)酶的组成、结构与功能1.酶的本质和特征⑴酶的化学本质:绝大部分的酶是蛋白质,有些酶是核酸和酶蛋白组成的复合体,极少数酶是核酸。
⑵酶除了具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一般催化剂的共同性质外,还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specificity)及催化作用的可调节性等特点。
⑶由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⑷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作用的核糖核酸。
(二)酶的催化作用机制1.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执行催化功能部位酶分子中能和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酶活性中心是由空间上彼此靠近的化学基团组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
2.酶反应的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 fit hypothesis)在酶促反应中,酶与底物结合时,底物首先和酶分子上的活性中心相结合,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ES)。
在构象上相互诱导,致使活性中心与底物完全紧密结合,这一过程称为诱导契合学说。
(三)酶的分类与编号1. 根据酶所催化反应类型可将酶分为六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s)转移酶类(transferases)水解酶类(hydrolases)裂解酶类(或裂合酶类)(lyases)异构酶类(isomerases)合成酶类〔synthetases或连接酶类(ligases)〕2. 国际酶学委员会将每种酶用4个数字加以系统编号。
数字前冠以EC,数字之间用黑点隔开。
第一个数字表示酶的类别,第二个表示亚类,第三个表示亚-亚类,第四个表示酶的编号序数。
(四)同工酶的概念与特征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使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亚细胞结构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这为同工酶用来诊断不同器官的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工具酶参与的指示反应通常把酶学分析中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化合物浓度或酶活性浓度的酶称为工具酶。
常用工具酶多为氧化还原酶类。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许多项目的测定均有工具酶参与,最常用的有两类分光光度法:一类是利用较高特异性的氧化酶产生过氧化氢(H2O2),再加氧化发色剂比色;另一类是利用氧化-还原酶反应使其连接到NAD(P)-NAD(P)H的正/逆反应后,直接通过分光光度法或其他方法测定NAD(P)H的变化量。
附:酶循环法酶循环法(enzymatic cycling methods)采用两类工具酶进行循环催化反应,使被测物放大扩增,从而使检测灵敏度提高。
目前临床上已应用于总胆汁酸、HCY的测定。
(六)代谢物浓度的酶法测定技术1.终点法在代谢物酶促反应中,随着时间的延续,待测物浓度逐渐减少而产物逐渐增多,一定时间后反应趋于平衡,测定反应达到平衡后待测物(底物)或产物变化的总量,即终点法(又称平衡法)。
(1)直接法:如果待测物与产物在理化性质上有可直接进行检测的差异,如吸收光谱不同,则可直接测定待测物或产物本身信号的改变来进行定量分析.(2)酶偶联法:如果酶促反应的底物或产物无可直接检测的成分,则可将反应某一产物偶联到另一个酶促反应中,而达到检测的目的,即为酶偶联法。
2. 动力学法根据米氏方程,当[S]<<Km,一般[S]/Km<0.2,最好<0.05,[S]+Km≈Km,此时呈一级反应,反应初速度v=k[S]。
如果能准确测定反应的初速度(v),采用标准浓度对照法即可求得待测物的浓度。
二酶测定技术(一)、定时法测定酶活性定时法是根据固定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计算酶活性,这是早期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方法。
用定时法准确测定酶活性浓度,必须了解不同酶促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应先做预试验找出酶促反应速率恒定的时期,确定线性时间,然后在这段时间进行测定,避开延滞期和一级反应。
(二)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连续测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点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方法称为连续监测法。
1.直接法在不终止酶促反应条件下,直接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底物或产物理化特性的变化如吸光度、荧光、旋光性、pH、电导率、粘度等计算出酶活性浓度。
只有底物与产物之间,在理化性质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时,才能使用直接法。
2.间接法采用酶偶联反应是间接法测定酶活性的主要技术特点。
反应。
(三)干扰因素1. 其他酶和物质的干扰2. 酶的污染3. 非酶反应4. 分析容器的污染5. 沉淀形成(四)血清酶活性浓度测定的条件的优化测定酶活性浓度方法所选择的测定条件应是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即指在所选择温度下能使酶促反应的催化活性达到最大。
主要与下述一些因素有关:①如底物、辅因子、活化剂、缓冲液和变构剂种类和浓度;②指示酶和辅助酶的种类和浓度;③反应混合液的pH和离子强度;④其他可变因素,如已知抑制剂的去除。
1.方法选择尽可能采用连续监测法;尽量减少操作步骤。
2.仪器和设备明确规定仪器和设备的各种性能规范。
3.试剂化学试剂必须具有一定纯度;试验用水最好是纯水或双蒸水。
4.自动生化分析仪参数的设置(1)方法类型终点法或连续监测法。
反应方向分正向/向上/+(吸光度增加)或负向/向下/-(吸光度减低)。
(2)波长选择酶促反应体系吸光度最大的波长(3)样品量与试剂量应考虑测定的灵敏度和测定上限选用合适的样品与试剂体积比。
一般推荐样品与试剂体积比为1:10。
(4)稀释水量(5)反应时间线性反应时间范围愈宽者,愈适于临床应用。
(6)孵育时间(7)延迟时间(8)监测时间酶活性测定的连续监测法至少90~120s或至少4点(3个),少于3个不能称为连续监测法,因为不能计算线性度(不知是否为线性反应)。
(9)试剂吸光度上、下限(10)底物耗尽限额(11)线性度(12)试剂空白速率(13)线性范围按试剂质量而设置,超过范围应增加样品量或稀释后重测。
(14)计算因子F值(或系数K)(五)部分分析前因素对酶活性测定的干扰1. 溶血部分酶在红细胞膜或红细胞内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外(如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己糖激酶等),少量血细胞的破坏就可能引起血清中酶明显升高。
2. 抗凝剂草酸盐、柠檬酸盐和EDTA等抗凝剂为金属螯合剂,可抑制需Ca2+的AMY,也可抑制需Mg2+的CK和5’-NT;草酸盐既可与丙酮酸或乳酸发生竞争性抑制,又能与LD及NADH或NAD+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催化的还原或氧化反应。
柠檬酸盐、草酸盐对CP、ChE均有抑制作用。
3. 标本储存温度大部分酶在低温中可稳定较长时间,标本如在离体后不能及时测定,应及时分离血清或血浆并置冰箱冷藏。
(六)酶活性浓度的单位1.酶活性单位(1)惯用单位(2)国际单位(3)Katal单位1979年国际生化协会为了使酶活性单位与国际单位制(SI)的反应速率相一致,推荐用Katal单位(也称催量,可简写为Kat)。
即在规定条件下,每s时间内催化转化1摩尔底物的酶量,1katal=1mol·s-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制中的酶催化活性单位为katal,其对血清中酶量而言显然过大,故常用单位为μkatal或nkatal。
1katal=60×106U,1U=1μmol·min-1=16.67nmol·s-1=16.67nkatal。
2.酶活性浓度单位临床上测定的不是酶的绝对量而是浓度。
酶活性浓度以每单位体积所含的酶活性单位数表示。
(1)表示方法目前在临床化学中,各国学者几乎都习惯用U/L来表示体液中酶催化浓度。
1U/L=16.67nkatal/L。
(2)酶活性浓度单位的计算用连续监测法进行酶活性测定时,不需作标准管或标准曲线,根据摩尔吸光系数很容易进行酶活性浓度的计算。
摩尔吸光系数(ε)的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一定波长的光,光径为1.00cm时,通过所含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00 mol/L时的吸光度。
3.参考区间和正常上限倍数的应用(1)参考区间由于临床实验室进行酶学测定时所选仪器、试剂和方法不同,加之生物学变异等对酶活性影响,常常导致实验室之间所得参考区间差别甚远,应根据各自情况对各种酶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表5-4列举了几种临床常用酶的成人参考区间。
(2)正常上限倍数的应用正常上限倍数是指把酶测定值转换为正常上限值的倍数。
在分析酶学报告时,除传统测定的报告方式(U/L)外,也提倡用正常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 ULN)倍数作为酶活性浓度的表示法。
临床常用血清酶的测定方法与参考区间(37℃)(七)系数K值的计算与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同一酶,条件固定时,从理论上来讲V、v和L均为固定值,ε为常数,K为酶活性浓度定量系数(或称为常数),主要用于临床酶活性测定的计算与校准。
1.系数K值的意义与设置系数K值对于酶的测定十分重要,过高虽然测定的线性较宽,但重复性差,反之,虽然精密度好,但检测线性窄。
K值的设置应考虑测定酶的参考范围上限及测定时间两方面,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
2.系数K值的类型与计算系数K值只能供用户通过计算式及求实测K值时参考,不能直接用于酶活性浓度的计算。
常用指示物的摩尔消光系数(cm2·mol-1)与用途指示物主波长 次波长 用途 NADH ε340nm 6.22×103 ε380nm 1.33×103测ALT 、AST 、LD 、α-HBD 等 NADPH ε340nm 6.22×103 ε380nm 1.33×103测G6PD 、CK对硝基苯酚 ε405nm 18.5×103 ε476nm 0.20×103测ALP 对硝基苯胺ε405nm 9.9×103测γ-GT 5-硫代-2-硝基苯甲酸 ε405nm 13.6×103 ε476nm 2.80×103测ChE(八)、酶质量测定1、免疫化学法测定酶质量原理利用酶蛋白的抗原性,制备特异性抗体,然后以免疫学方法测定酶蛋白质量。
质量单位多以ng/ml 、μg/L 来表示。
(1).放射免疫测定(RIA ) 分为直接法与间接法。
直接法是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酶分子与相应抗体作用产生沉淀,然后将沉淀分离并进行定量测定。
(2).其他方法 主要有免疫抑制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 )、酶免疫测定(EIA )、荧光酶免疫测定(FEIA )等。
国内曾有用免疫沉淀法(单向扩散法)测定酶活性的报告,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测定。
2、酶质量免疫化学测定法的优缺点与传统的酶活性测定法相比,免疫化学测定法的优点主要有: ①灵敏度高,能测定样品中用原有其他方法不易测出的少量或痕量酶;②特异性高,几乎不受体液中其他物质,如酶抑制剂、激活剂等 的影响;③能用于一些不表现酶活性的酶蛋白,如各种酶原或去辅基酶蛋白,或因遗传变异而导致合成无活性的酶蛋白的酶测定;④特别适用于同工酶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