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补贴政策现状及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的补贴措施

中国的补贴措施

中国的补贴措施简介补贴是一个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常用的政策手段,它通过给予经济主体资金或其他资源的形式,来促进特定产业或领域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直积极地采取各种补贴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补贴措施,包括补贴的种类、补贴的对象、补贴的目的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为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的补贴政策提供参考。

补贴的种类补贴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补贴政策会针对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而制定。

在中国,常见的补贴种类包括:1.产业补贴:针对特定的产业,如新能源、高技术产业等,国家会提供一定的补贴以支持其发展。

这些补贴可以采取直接给予资金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减免税收、优惠贷款等方式实施。

2.区域补贴: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中国政府设立了一系列区域补贴政策。

比如,对于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或税收优惠来吸引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则可以给予一定的研发补贴,以提高其创新能力。

3.农业补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领域,政府也会提供农民补贴。

这些补贴可以用于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等,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就业补贴:为了促进就业和创业,中国政府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通过一系列的就业补贴政策来支持企业的招聘和员工培训等方面。

补贴的对象补贴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企业、产业等各种经济主体。

根据不同的补贴政策,补贴的对象也会有所不同。

1.企业:中国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是最为常见的,尤其是对于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政府会提供一定的资金、税收优惠或其他支持。

这些补贴旨在促进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2.农民:农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政府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补贴来帮助农民,如农田水利建设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

3.个人: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政府会直接给予个人一定的补贴,以鼓励他们参与相关活动。

比如,政府会对购车人员提供一定的购车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产业补贴退坡的政策效果及启示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例

产业补贴退坡的政策效果及启示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例

产业补贴退坡的政策效果及启示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产业补贴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产业补贴政策也在逐步退坡。

本文将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例,探讨产业补贴退坡的政策效果,并从中获取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

我们将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产业补贴政策的作用和变化,探讨退坡政策对市场、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以期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产业补贴退坡政策的演变与现状分析自21世纪初,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产业的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政府逐渐意识到过度依赖补贴政策并非长久之计,因此开始逐步减少补贴力度,实现产业补贴的退坡。

产业补贴退坡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阶段,政府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额的购车补贴和研发支持。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逐渐调整政策,降低补贴额度,并提高了获得补贴的门槛。

到了现阶段,政府已经逐步取消了购车补贴,而是更加注重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支持。

现状分析表明,产业补贴退坡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补贴的减少,新能源汽车的售价逐渐接近传统燃油车,这有助于推动市场的公平竞争。

另一方面,补贴退坡也促使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然而,补贴退坡政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些企业在面对补贴减少时,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退出了市场。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尚未完全成熟,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仍依赖进口,这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产业补贴退坡政策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政策的演变和现状分析表明,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的也需要关注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电价交叉补贴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电价交叉补贴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分析

我国电价交叉补贴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分析摘要: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从国家自身发展权益出发,实行电价补贴都具有必要性,且电价补贴弥补了外部性带来的成本,具有正当性,这二者构成了补贴的基本环保属性。

因此,电力短缺和社会经济公平等背景下的工业高电价、居民低电价不应简单理解为许多人诟病的电价交叉补贴,而是一种可以促进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社会经济公平以及环境保护等目标的电价政策安排。

随着我国用电量的增加,如果不改变这一状况,其对社会福利的侵蚀与效率的损害会愈发严重。

为了解决业已存在的交叉补贴问题,文章提出了依据拉姆齐原则合理化定价,推动电价合理回归成本水平与提升电价交叉补贴的针对性,变“暗补”为“明补”两条建议。

引言电力行业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基础性、驱动性和保障性功能。

电力行业引领先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凝聚着较高的经济附加值,是带动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科学、合理的电力价格设计是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与促进电力行业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节能减排、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

1电价交叉补贴概念在经济学范畴中,交叉补贴是一种定价战略,是指销售者有意识地进行优惠定价,从而吸引顾客增加购买和消费,从而达到利润提升的效果。

我国电力行业的交叉补贴含义则与此稍有不同,在我国多种定价方式并存的体制下,电力销售价格不由电网企业决定,而电价交叉补贴则是在总体电价水平一定条件下,对各类别用户实行与实际供电成本不相匹配的用电价格,以达到一部分用户给予另一部分用户电价补贴的政策目标的现象。

2电价补贴的必要性2.1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对气候危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离不开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困境之下,社会经济必须为应对气候危机寻找出路,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就是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措施。

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2、补贴对象存在非议、不够公平

我国财政补贴普遍存在重国企轻民企、重上市公司轻中小企业等分配 不公的现象。 以财政补贴的重国企轻民企为例,据全国政协委员高明华调研, 2001-2008年,虽然国有企业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但其 所获各类财政补贴却高达6万余亿元。再以“两桶油”为例,近7年来, 两家以炼油亏损为名获得政策性补贴即高达近2000亿元。与之相比, 民企尽管亦可享受财政补贴的雨露,但补贴金额却不可与国企同日而 语,补贴申请过程亦相对曲折。 再以财政补贴的重上市公司轻中小企业为例,根据相关统计, 2011年我国仅90家上市公司即获得财政补贴39亿元,平均每家 4500万元,2010年1454家上市公司总共获得财政补贴463.4亿元, 平均每家3187万元。与之相比,诸多中小企业却所得甚微,其即使 事实符合财政补贴的相关要求,具体申请亦往往艰难无比。
2、财政补贴改革去向

职工工资不能相应提高的情况下,财政补贴起到了保障人 民生活的作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补贴调节对象失当、 补贴方式选择欠妥,补贴杠杆运用过滥等现象,从而又使 财政补贴伴生了消极后果。近日,农业生产资料限价,日用 必需品的原材料用品价格调整等等,几乎都以财政补贴来 支撑价格的稳定,结果造成了价格的进一步扭曲。实践证 明,用不断扩大财政补贴来替代必要的价格调整,不但使财 政负担越来越重,而且会使被扭曲的价格结构和不合粤的 经济关系进一步僵化,使供求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增大价 格改革的难度,而且还会掩盖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许多矛盾。 因此,整顿和改革财政补贴具有重要意义。
谢谢倾听!ຫໍສະໝຸດ 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觉得我国财政补贴改革应 该往一下几个方面发展: (1)精简补贴种类,剔除不必要的补贴对象,缩 小补贴规模; (2)对于补贴对象要进行严格审核,做到公正公 平。必须将纳税人的钱用到该用的地方; (3)政府应当出台一套透明的能够兼顾国家、企 业和消费者三者利益的动态机制,要让公共了解 财政补贴对象产生的原因,消除公共的质疑; (4)根据市场经济情况的改变,适时调整补贴政 策,改善以往缺乏弹性的局面。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研究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研究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梳理政策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作为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农业稳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农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本文将对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本文将回顾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梳理政策演变的脉络和逻辑。

通过对现有政策的梳理和评价,分析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成效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政策存在的问题,如补贴标准不合理、补贴对象不明确、补贴方式单一等。

结合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包括完善补贴标准、明确补贴对象、优化补贴方式等,以期推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改革和完善。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政策在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和效果。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推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文献综述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研究是一个涉及经济学、政策学、农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课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此领域的深入探索,关于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研究逐渐丰富和深化。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

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起源于20世纪末,旨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稳定粮食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补贴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学者们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影响。

国家财政补贴政策

国家财政补贴政策

国家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即在结构失衡或出现供给"瓶颈"时,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补贴,以保护特定的产业及地区经济。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中国自50年代起实行的财政补贴政策,重点体现了国家保持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稳定的要求。

①支持农业生产发展。

中国的财政补贴大部分用于以粮、棉、油、猪为主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同西方国家在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的条件下,为了保持国内市场供求平衡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和出口补贴不同,中国的农产品补贴政策主要立足于扶持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生产量。

这突出地表现在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国家为了支持农产品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目的,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时,对农民实行了加价款补贴政策,并采取了销售价格不提或少提的办法,对购销价格倒挂的价差和企业经营性亏损实行财政补贴。

因而,农产品补贴增长很快,在全部财政补贴中占居重要地位。

②稳定人民生活。

长期以来政府从国家的具体国情出发,实行了保持人民生活基本必需品特别是粮油、猪肉民用煤等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并对城市住房、水电、公共交通等实行低租金、低收费制度,因此而发生的政策性亏损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

或者,在提高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商品价格后,对职工或城镇居民给予适当的物价补贴。

因此,中国的财政补贴具有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用于人民生活的特点。

此外,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过程中,适当运用财政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因价格和利益关系变动带来的矛盾,为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关于《中国补贴政策汇编2017》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据中国补贴政策网统计,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扶持和无偿补助各类企业的资金规模超过2万亿元。

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企业补贴政策,每个企业都有相应的政策可以申报。

但是申报什么补贴?何时申报补贴?申报多少补贴?材料如何准备?这是广大企业申报政府补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反补贴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反补贴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反补贴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反补贴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抵消进口国产品所得补贴,提高进口产品价格,保护国内市场的贸易工具。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发达国家开始使用反补贴手段来打击我国的出口贸易。

这标志着我国在饱受反倾销之苦的十多年之后,又将开始面临反补贴带来的威胁。

本文讨论了我国反补贴的现状,对我国近来接连遭受反补贴指控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之策。

标签:反补贴贸易保护现状反补贴是世界贸易组织认可的一项重要法律措施。

它的作用是抵消进口产品所得到的补贴,使其不能在进口国市场上与进口国同类产品进行低价竞争,从而保护国内市场。

很显然,反补贴有利于减轻补贴对正常国际贸易造成的冲击,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全球正常的贸易秩序。

一、全球反补贴和中国反补贴现状目前,世界各国除了适用本国的反补贴法以外,普遍适用在乌拉圭回合达成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SCM协定)来处理补贴与反补贴国际争端。

但由于世界各国对补贴定义不同,允许程度不同,裁量自由度不同,各国政府很容易滥用反补贴措施,使其成为限制进口的手段,以形成事实上的非关税壁垒。

而WTO成员国达成的SCM协定又不是十分完善,如对于如何计算补贴所造成的损害等问题就一直没有严格的定义。

鉴于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频频使用反补贴手段作为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从图1可以看出,全球范围内的反补贴案件数量从1995年开始逐年攀高,在经历了1999年的高峰之后,又逐渐回落。

从图2可以看出,反补贴案件的数量远远少于同时代的反倾销案件数量。

这主要是因为:(1)反补贴调查牵涉更多的是政治因素。

调查不仅涉及出口商,同时还涉及该出口商所在国(地区)的政府。

(2)比起倾销来,补贴更难以认定。

因此,一成员在首次使用反补贴措施时容易发生“照搬”反倾销措施的使用方法。

这常常被专家小组裁定与世贸组织规则相悖。

因而使用反补贴措施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反倾销措施。

虽然国际上的反补贴案件整体趋势在减少,但对于中国而言,却面临另外一种情况。

关于中国财政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效果分析

关于中国财政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效果分析

中国财政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效果分析引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中国政府推行了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本文将对中国财政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

政策背景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于2004年开始实施,旨在通过直接向农民提供经济支持,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根据政策,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向农民提供补贴,用于农产品生产和农村发展。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一个重要经济效果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向农民提供经济支持,政府鼓励农民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农产品生产。

这种直接的经济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引导农业向着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另一个经济效果是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传统农业多数依靠自然资源,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直接向农民提供补贴,政府帮助农民减轻了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这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能力,进一步拉动农村市场需求,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直接补贴政策还对农业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对某些农产品提供更高的补贴,农民更倾向于种植或养殖这些受益农产品。

这导致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低效益的农业产业逐渐减少,而一些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得到了扩大。

这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区域发展差异由于中国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经济效果。

东部地区相对经济发达,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主要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而在西部地区,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扶贫和农民生计的帮助更加显著,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贫困。

环境影响尽管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环境影响的问题。

一些农民为了获取更高的补贴,可能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

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分析与改进

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分析与改进

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分析与改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补贴已经成为国家政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旨在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针对政府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十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实施补贴政策。

政府对于补贴对象的选择十分广泛,包括了农业、制造业、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

其中,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的补贴力度最大。

政府补贴政策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目的的补贴,另一类则是普惠性补贴,这种补贴对所有企业都适用。

在有目的的补贴中,政府会针对性地对某些行业或企业进行补贴,以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目标。

例如,在制造业中,政府会补贴那些在节能环保、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的企业。

这种有目的的补贴,不仅可以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政府对特定行业和企业的控制力。

而普惠性补贴,则是指政府对所有企业都进行补贴,以减轻其负担。

例如,政府对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万元的微型企业免征增值税,并对其他规模的企业给予适当优惠。

这种补贴政策对于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刺激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改善市场竞争环境。

然而,政府补贴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导致政策失败的情况。

首先,政府往往难以确定补贴的标准和范围。

如果补贴的标准过于宽泛,一些并不需要补贴的企业也会获得补贴,导致浪费;如果补贴的标准过于严格,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却无法获得补贴,政策效果极为有限。

此外,一些企业也会出现违规行为,通过造假等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给政策实施带来挑战和难度。

其次,政府在实施补贴政策时还需要注意到市场效应带来的问题。

补贴政策一旦实施,势必会影响市场行为,导致一些无序的竞争和畸形的价格。

这对于创新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非常不利。

为了解决政府补贴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明确补贴对象和标准。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领域的不同情况,制定明确的补贴对象和标准,避免出现标准过于宽泛或过于严格的情况。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农业补贴政策是关系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我国农业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有利的政策工具,是农业领域的直接性需求,是农业健康、稳固发展的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宏觀调控政策,农业补贴政策没有能得到很多的实施,相反,部分剩余农业资源转移到其他产业领域,农业生产步伐受阻。

本文从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存背景出发,分析农业补贴政策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农业补贴支持体系的建议,以期能对我国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

标签:中国农业补贴政策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分析1.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东西差距逐渐改革初期,为了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先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运用先进技术增加农产品产量,通过固定的销售渠道,保证农产品时产时销,转变农产品特色,提高农产品价格,进行多分产业格局,改变农民收入结构等,这样的一些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就东西部农村来看,差距却还在继续拉大。

由于农民收入增产缓慢,由此带来的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出来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粮食总量显著上升,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粮食安全问题。

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三个下降”:一是粮食总产量下降;二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三是粮食人均产量下降。

此外粮食生产费用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因素都让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危机。

1.3 中国农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农业是对生态环境依赖和资源禀赋较强的产业,也是直接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产业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所采取的粗放的经营模式,伴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已严重威胁到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农业生态资源系统遭受无止境的挖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这些威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①开荒种粮,生态破坏严重。

我国财政补贴政策的现状和改革设想

我国财政补贴政策的现状和改革设想

我国财政补贴政策的现状和改革设想【摘要】作为我国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财政补贴起到了调节市场供求、推行产业政策、促进价格改革的作用。

财政补贴具有明显的政策性、历史性和灵活性,一方面政府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无偿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将其无偿转入社会供给企业和居民使用,调节了企业和居民的物质利益。

本文将结合财政补贴的基本现状,对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展开综合性研究,并进一步提出财政补贴的改革设想。

【关键词】财政补贴;经济调控;金融改革1.我国财政补贴政策的现状分析我国财政补贴的规模大,数额庞大,补贴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从价格补贴到亏损补贴,从上游企业补贴到下游企业补贴,使得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被打乱,开始出现消极的负面效应,这对于社会发展本身来说,是极不合理的,甚至会变成国家财政的累赘。

目前我国的财政补贴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1对财政补贴的认识不足一方面是财政补贴的性质,长期以来被当成政治杠杆应用,没有发挥经济杠杆应有的经济生活调节功能,造成财政补贴刚性过度,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甚至超出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的范围。

另一方面是财政补贴的地位,财政补贴是针对经济生活出现比较大问题的时候,为了确保经济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通过资金再分配的手段,平衡经济结构中的短缺现象,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步入稳定上升的发展轨道,财政补贴方面依然增加补贴的种类、范围、数额,使得财政刚性程度越来越大。

1.2财政补贴的政策不合理首先是定价不合理,产品的定价没有结合产品的实际价格,经营核算方面没有分清楚平价和议价,留利和补贴都同步上升,使得财政补贴流失于企业经营的中间环节。

其次是投向的不合理,没有分清楚企业的亏损属于经营性质还是属于政策性质,补贴时一视同仁,致使有些企业过分依赖财政补贴,所报成本和收益不实,使得企业很难展开公平性竞争,有悖于生产发展的客观原则,加剧了市场供需的矛盾。

再次是补贴方法不合理,财政部门对于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都一致采用财政冲销的方式,采取实报实销的方法,造成补贴的失控,譬如一些补贴采用明补的方式,最终成为企业的一种固定收入,造成补贴刚性化,丧失了原本财政调节的作用。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文1 . 中 国粮 食 经 济 2 0 1 4 ( 1 1 1 了几 点 意 见 。 2 . 1 用足 黄 箱 政 策
着2 0 0 0多年 的 “ 皇粮 国税 ”制度在 中国被废除 。到 目前为止 , 我 国的农业 补贴政策达到 的 重视 程度 和 扶 持 力 度 。 2 0 0 1 年 , 中 国加 入 世 贸 组 织 ,根 据 WT O《 农 业 协 议 》 的规 定 ,国 内对 农业 的 支 持 政 策 主 要 划 分 为 三 类 :绿 箱 政 策 、黄 箱 政 策 、蓝 箱政 策。绿箱政策 ,是对生产和贸易没有扭 曲影响或影响 很 小 ,不 受 限 制 或 免 于 削 减 义 务 的 支 持 政 策 。黄 箱 政 策 ,是 对 生 产 和 贸 易 产 生 扭 曲影 响 , 需 要 限制 或 削 减 的支 持 政 策 。 蓝箱政 策, 属 于黄 箱 政 策 的 特 例 ,是 免于 削减 义 务 的 国 内 支 持 政 策 。 然而 目 前, 黄 箱 政 策 和 绿 箱 政 策 面 临着 重 大 的挑 战 , 蓝 箱 政 策 仍 是 空 白。 1 . 1 黄箱政策遇 到瓶颈 ,上升空间有 限。 目前 国内主要 农产 品价 格 已高于 进 口价格 ,继续提 价遇到 “ 天花板 ” :农业补贴 中有 的属 于 “ 黄箱 ”政策范畴 ,受到世贸
1 农 业 补 贴 政 策 的现 状 我 国最 早 的农 业 补 贴 出现 于 2 0世 纪 5 0年 代 末 期 , 当 时 主 要 是对于亏损状况做 出补贴 的方式,而粮食补贴的政策在 2 0 0 2年 正式实施 ,并在 2 0 0 4年在全 国范围展开。随着政 府对 农业 的重 视程度提 高,我国在 2 0 0 6年全面取消 了农业税,这一举措意味 . 虽然现阶段此项政策遇到瓶颈 , 但 是还 应有 上升空间 , 调整 现有黄箱政策 的支持重点 , 加强对重要农产 品在生产经营上 的调 整 ,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政策性信贷和农业信贷担保 的支 持力度 ,同时对达 到一定规模 的农产 品龙头 企业进行 直接 补贴, 刺激整个农业市场 的发展 ,使黄箱 政策 尽可 能完 善。 2 . 2 尝试从黄箱 向绿箱转变 大 幅度 的使用黄箱政策会使我 国的农业 发展产 生扭 曲, 这种 扭 曲带来 的问题 也许在 短期内不会被 发现 , 但从可持续发展 的角 度讲 ,这种扭 曲势必会对整个经济产生消极作用 , 如果政府 长时 间对农产 品的价格进行补 贴,农 民会产生依赖性 , 更不利于 农业 的长期 发展 , 绿箱 政策则不 同, 国际上现在更多的支持绿箱政策 , 此 项 目的 负 效 应 为 很 低 , 长期 中, 它 更有 利于 经 济 的 发 展 。因此 , “ 黄”变 “ 绿”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2 . 3 进一步完善绿箱政策 绿 箱政策 作为对农 业的副作 用最小 的一个项 目应 该得 到国 家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 它可 以避 免我 国农 产品市场 受到较大的国 际市场 的冲 击, 另一方 面也可以通过 加强该项 补贴对 我国的农业 结构体系进 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调整补贴政策的结构重点,提高对 自然灾害补贴、环保补贴和 贫 困 山区补 贴 的 比例 。在 现 今 的补 贴结 构 中存在 不 合理 ,其 中,有 关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 的补贴尤为关键 ,科研和农 业推广会提高农村人民的教育水平 ,从长远看,它会 降低农产品的 成本 , 提高我 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适当提高农产品的营销服务, 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的影 响力;加强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改善 农业 生 产 的环境 。关于 自然 灾 害补 贴 ,主要 是通 过 补贴 减 少农 民的 损失,不让他们失去对农业 的信心;加强环保补贴,可 以间接使农 产品的质量得到改善,提高农产 品的竞争力;针对贫困补贴,主要 是以西部 自然环境恶劣 的地 区为对象,通过补贴促进农业体系的健 全,平衡东西部 的资源 ,从而提 高西部地区农 民的实际收入 。 2 . 4 蓝箱政策 需启用 当前 ,我国环境恶劣 ,人均耕地面积少 ,然而过度开发势必 会造成生态环境 的恶化 ,所 以,对蓝箱政策 的启用很有必要 。目 前, 只有少 数发达国家有 实力支付 这项支出 。 蓝箱政策 当中主要 是休耕补贴 , 所 以需要政 府对 固定的耕 地给予补助,一方面对 己 造成破坏 的地 区鼓励退耕还林 ,因此,二者之 间的临界 点很难把 握, 这 就 对 我们 提 出 了很 高 的 要 求 ,必 须 通 过 连 续 地 采 集 数 据 及 时 对 二 者 的 比例 进 行 调 整 。 2 . 5 农业补 贴要精准 改善农业补贴 的办法 ,突出种粮 大户,有农户反映很 多补贴 都到 了流转土地的散户手 中。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现象 ,因此 , 政府在发放补贴时 ,要找好对象 ,不能是说像往常一样 ,把补贴 分发给不种地 的散户 ,这就失去了补贴本身的意义,同时增加 了 财政负担 ,所 以,应 该秉 持着 “ 谁种地谁拿补贴 ”的原则发放补 贴 ,从而提高农 民的种 田积极性 ,进一步保证粮食 安全 参考文献 [ 1 ] 孙 晓明 农产品 目标价格补贴难在 确保 精准性 『 期刊论

国内外新能源补贴政策分析

 国内外新能源补贴政策分析

国内外新能源补贴政策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新能源补贴政策,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国内外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分析:1. 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了大力推行新能源补贴政策。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2021年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市场实施两年过渡期政策。

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将对新能源企业给予不超过1万元/辆的奖励。

对纯电动客车,将对新能源企业给予不超过10万元/辆的奖励。

除了新能源汽车,国内的其他新能源领域也有较为完善的补贴政策,比如太阳能光伏、风电、燃料电池等。

这些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和推广,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2. 外国新能源补贴政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有着一系列完善的新能源补贴政策。

比如,德国政府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排放交易制度”,确保了碳排放成本的内部化。

同时,德国还设立了光伏养老金政策,对于拥有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家庭,每年可以补贴300欧元的养老金。

此外,德国还对于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给予5000欧元的购车补贴,以及免税政策等。

与德国相比,美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相对较少。

不过,美国政府也采取了类似于德国的光伏养老金的政策,例如加利福尼亚和新泽西的政府鼓励人们使用光伏养老金,给予年收益额外的奖励。

此外,美国也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总之,国内外新能源补贴政策虽然存在差异,但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些政策的实施在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应用,加速了产业的布局和技术进步。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分析【摘要】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在中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主要内容、执行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深入分析。

在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并展望了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未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沿革、主要内容、执行效果、问题、挑战、发展方向、现状、综述、发展建议、未来展望。

1. 引言1.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分析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关注,这一政策旨在支持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促进农业的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补贴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历史沿革、主要内容、执行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直接补贴、价格支持、保护政策等多种形式。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也存在一些执行问题,比如补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等。

在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下,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亟需完善。

未来,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的执行监督,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只有这样,中国的农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贡献力量。

2. 正文2.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沿革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农业生产问题,农业收入低下,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国政府开始推行农业补贴政策。

最早的农业补贴主要是针对种粮农民的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政府向农民提供种子和化肥补贴,以鼓励他们增加种植面积和投入,提高粮食产量。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详细介绍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演变、政策类型、优势和问题,以及国际比较与借鉴。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进行了总结评价。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和问题,为今后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演变、类型、优势、问题、国际比较、借鉴、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政策建议、总结评价。

1. 引言1.1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农业面临着严重的生产问题,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开始逐步实施农业补贴政策,通过对农业生产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补贴,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品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补贴政策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完善。

从最初的简单价格补贴,到后来的多元化补贴形式,如生产补贴、种植补贴、收购补贴等,我国农业补贴政策逐渐趋于完善。

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已经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品质,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脱贫致富。

但与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补贴资金分配不均衡、扶贫效果有待提高等。

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当前我国农业政策发展的重要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分析,深入探讨其背景、历史演变、类型、优势和问题、国际比较与借鉴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揭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

借鉴国际经验,我们也可以发掘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23年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分析

2023年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分析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农夫的收入也是不断增加,拥有浩大人口的农村市场越来越受到各方市场的关注。

而对于在城市已遭受相对过剩的家电业,家电下乡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径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是乐观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

2022年12月颁布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主要内容是,顺应农夫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牢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供应满意农夫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夫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赐予肯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夫购买力量,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进展。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政策内容家电下乡的品种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计算机、热水器、微波炉、空调、电磁炉。

这九类产品是在对农夫消费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因素确定的:大部分低收入农夫消费升级所需的大件消费品。

产品单价较高,通过补贴能够有效调动中低收入农夫购买乐观性。

产品的技术、性能比较成熟,生产厂家比较集中,售后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不会产生补贴产品购买后的质量、服务等纠纷。

农夫消费意愿较强,产品的销售增长潜力大。

依据农夫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分别为:彩电单价不超过2000元;电冰箱(含冷柜)单价不超过2500元;手机单价不超过1000元;洗衣机单价不超过2000元。

各型号产品的最高终端零售价不得高于产品中标价格。

依据家电下乡网的最新消息(2022年1月24日)发布:空调,热水器,电脑,摩托车已成为家电下乡的产品。

即日起至2022年2月18日前可购买标书投标.2月19日开标。

据知情人估量,空调的最高限价为3000元。

其他产品限价等待招标后再公布。

2022年12月25日下午消息,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今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首次证明将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其中彩电、手机的最高限价将翻番,彩电最高限价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至7000元,手机从1000元提高至2000元,空调、热水器、电脑等其他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也有25%-75%的提高。

中国新能源车政府补贴政策

中国新能源车政府补贴政策

中国新能源车政府补贴政策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为了推动新能源车的普及和提升,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旨在鼓励人们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以降低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一、政策背景和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

针对传统汽车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中国政府制定了新能源车政府补贴政策,以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和普及。

这一政策的目标是提高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减少传统燃油车的销售量,并最终实现对环境友好型交通方式的转型。

二、补贴对象和范围中国新能源车政府补贴政策主要面向符合规定标准的新能源车主。

补贴对象包括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以及政府机关等。

补贴范围涵盖了购买新能源车的资金补贴、使用新能源车的相关税费减免等。

1. 资金补贴:购买符合政府规定标准的新能源车,可以享受到一定金额的资金补贴。

补贴金额根据车型和车辆的续航里程等因素确定。

2. 税费减免:使用新能源车的车主可以享受到相关税费的减免。

具体减免范围包括购置税、车船税等。

三、补贴标准和条件为了确保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补贴标准和条件。

1. 车型标准:符合补贴政策的新能源车需满足一定的技术和性能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涵盖车辆的续航里程、能源消耗、电池技术等方面。

2. 车辆销售和使用条件:车辆的销售和使用需符合相关规定。

比如购买新能源车的个人用户需要满足家庭购车指标,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购车和注册等。

3. 补贴申请流程和管理:新能源车主需要按照规定流程进行补贴申请。

相关部门将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发放补贴资金。

四、政策效果和影响中国新能源车政府补贴政策的实施对新能源车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补贴政策的实施刺激了新能源车的需求,提高了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补贴政策的推动也促使新能源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推动了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发展。

入世以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入世以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展 中国家 。来 自山东农业信 息 网的消息显示 ,
21 00年山东省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合并发 放 ,补贴标准为每亩 8 . 元。根据 山东省政府 31 5 2 1 年公布的《 00 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 统筹发展 的意见》 所提供 的数据 , 该省人 均耕地
面积 1 1 , 此推算 该省 农 民人 均获得 两 项补 . 亩 据 2
大, 补贴方式也呈现多样化 , 补贴 目标也 由保证
! 农 闻 题
新 疆 农 垦 经 济
2 1. o 23
至 20 年 已达 1 1 3亿 元 ,补贴 面积 也扩 大 到 08 2. 6
的 收入 水 平 和 生 活 质量 并 未 因此 而 取 得 较 大 的
突破 。

了 1. 亿亩 ,补贴区域涉及到全 国主要粮油产 01 3
2 1. 0 23
新 疆 农 垦 经 济
三 农 问 题
入世 以来 我 国农业 补贴政 策l ; 『 历 史 考 察 与 现 状 分 析
王 辉
(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0 0 ) 5 00
[ 要] 摘 入世后我 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有 了长足的发展 , 并逐步形成 了以“ 四大补贴” 为主
贴约 10 元 , 0. 6 仅占农民人均年收入 的 1 2 %~ %, 补 贴增 加 农 民收入 效 果甚 微 。另 一方 面 , 随着 物
价 上涨 ,农业 生产 成本 上升 额 急剧增 加 ,0 21 1年
指标较 2 1 年第一期的 lO 0 1 1 亿元增长约 2 %。 4
( 农用生产资料综合直补 四) 20 06年 , 国家对农用柴油统一调价后 , 民 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SCM协定下的补贴概念和类型(一)补贴的法定含义补贴的法定含义来源于WTO体系下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SCM协定)。

根据SCM 协定第1.1条,判断一补贴是否存在必须满足两个要件:首先,必须“存在由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提供的财政资助”,或“存在GATT1994第16条意义上的任何形式的收入或价格支持”;其次,因该“财政资助”或“收入或价格支持”而“授予一项利益”。

因此,假使一项政府干预扭曲了竞争,但只要该干预的形式并不涉及公共基金(public fund)支出,就不能视为是一项补贴;同样,即使该政府干预涉及公共基金支出的形式,但并没有授予一项利益,也同样不能被视为一项补贴就财政资助而言,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①:1.涉及资金的直接转移、潜在的资金或债务的直接转移的政府做法;2.政府税收的放弃或减免;3.政府提供的除一般基础设施外的货物或服务,或购买货物;4.政府通过筹资机构或私营机构所为的上述财政资助。

就上述“则因此而授予一项利益”而言,有如下几个要点:其一,对于“利益”的理解应从“接受者(recipient)”的角度来理解,即在解释SCM第1.1(b)中“利益”这一术语时,应将焦点集中在补贴的获得之上。

其二,所谓“授予”指的是一种法律或事实的确定性。

授予利益与财政资助之间并无明确的时间性要求。

(二)补贴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补贴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划分补贴类型的最大实益在于,不同类型的补贴,其所适用的法律规则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补贴有如下几种类型:1.政府补贴与非政府补贴按照资金来源,补贴可以分为政府补贴和非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的提供往往和重商主义、产业政策等联系在一起,其异化的结果之一是倾销;与政府补贴不同,非政府补贴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倾销。

而非政府补贴的成功关键在于利用国内的超额利润补贴亏本出口的缺口,从而形成一种多少带有规则性的连续倾销。

本文所言的补贴是一种“财政资助”,虽然该财政资助可以通过以私人机构资本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政府行为之一种,应受到严格的国内法和国际法(主要是WTO体系下的SCM 协定)的限制。

2.贸易补贴和投资补贴按领域和政策目的,补贴可以分为贸易补贴和投资补贴。

在国内法的层面上,无论是贸易补贴还是投资补贴均应具有合法性,但是,这种合法性的限度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由于一国在对外贸易领域以实行统一政策为特征,所以贸易补贴常受制于统一的国内贸易补贴法规;与之相对比,投资决策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分散而非统一成为投资补贴的常态。

考虑到经济生活的一体化,这就在国内法层面带来如此隐忧:各地分散的投资补贴政策很可能扰乱国家统一的贸易补贴政策。

考虑到各类补贴均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依据,如何协调其间的关系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国际法的层面上,就贸易补贴而言,存在WTO之下的SCM协定,该协定的主要目的在于约束某些妨碍自由贸易的补贴行为。

投资补贴则有所不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协定约束投资补贴行为,只有在其直接导致贸易补贴效果时,才有可能受制于SCM协定。

3.货物贸易补贴和服务贸易补贴在贸易补贴领域,根据其适用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货物贸易补贴和服务贸易补贴。

服务贸易以其无形性、即时性以及人身性为其主要特征,GATS将服务贸易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四种形式。

其中,商业存在涉及投资问题,因此服务贸易和投资有所交叉。

在国际经济规则中,与投资规则相比贸易规则更具国际性是一个历史现实,但这并不表明服务贸易补贴规则严于投资规则,原因在于,GATS第15条规定:各成员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补贴可对服务贸易产生扭曲作用。

各成员应进行谈判,以其制定必要的多边纪律,以避免此类贸易扭曲作用。

谈判还应处理反补贴程序适当性的问题。

任何成员如认为受到另一成员补贴的不利影响,则可请求与该成员就此事进行磋商。

对此类请求,应给予积极考虑。

在措辞上,GATS第15条是一个典型的“尽最大义务条款”,即使一成员没有遵守,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制裁。

因此,可以说,在现阶段,服务贸易补贴的国际规则更类似于投资补贴而非货物贸易补贴。

毕竟,后者要受制于WTO下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SCM协定)。

4.农业补贴与一般补贴在货物贸易补贴领域,根据其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农业补贴和一般补贴。

WTO的农业协定(AOA)是把游离于GATT之外的农产品拉入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初步尝试,与WTO的其他专门协定相比较,AOA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其规则也更趋灵活②。

将一产品归类为农产品或非农产品直接决定了一国在WTO下补贴政策的自主性。

为最大限度减少法律适用上的冲突,AOA附件1中列举了该协定适用的产品:其一,协调制度第1章至第24章,鱼及鱼制品除外;其二,另加一些与农业密切相关但需经过加工的产品。

AOA的过渡性决定了其中补贴纪律的严格性要小于SCM,该协定第21条明确规定:“GATT1994年和《WTO协定》附件1A所列其他多边贸易协定的规定应在遵守本协定规定的前提下适用”。

因此,随着AOA实施期的结束,从政策建议的角度而言,AOA更有研究余地,而从法律解释的角度而言,SCM协定的价值更大。

二、中国补贴之现状在中国加入议定书附件5A中,中国分别从补贴计划的名称、通知所涵盖的时间、政策的目标和/或补贴的目的、补贴的背景和主管机关、给予补贴的法律依据、补贴的形式、提供补贴的对象和方式、单位补贴量(或如不可能提供,则为该补贴的总额或年度预算额)、补贴的期限和/或所附任何其他期限、可据以评估补贴的贸易影响的统计数据等10个方面,按照加入议定书第10.1条的要求,对补贴作出了通知。

这些通知并不全面,而且随着《企业所得税法》的公布,有进一步修正的需要。

从补贴的形式而言,目前财政资助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资金直接转移资金直接转移是一种典型的财政支出行为。

附件5A中所通知的资金直接转移型补贴主要包括:1.赠款,其中包括:(1)提供给某些亏损国有企业的补贴此类补贴的主要政策目的在于促进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同时通过促进合理化、维持稳定生产和社会安全以保证就业(作为对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偿)。

补贴的主管机关为财政部和/或地方政府,并以中央预算或地方预算支持的方式使赠款得以落实。

就补贴的对象而言,主要包括那些由于其生产的产品价格固定或资源开发成本上涨而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

理论上,对亏损国有企业的补贴并不必然具有专向性,但是,加入议定书规定,就实施SCM第1.2条和第2条而言,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将被视为专向性补贴,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是此类补贴的主要接受者或国有企业接受此类补贴的数量异常之大的情况下。

因此,针对某些亏损的国有企业而专门提供的补贴因加入议定书的规定而具有了“法律上”的专向性。

(2)用于扶贫的财政补贴此类补贴的目的非常明确,主要提供给中国人均年收入低于400元人民币的地区。

无论是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直接资金分配,还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扶贫贷款,其资金均来源于预算支持。

(3)技术革新和研发基金该基金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科技创新,其法律依据为国务院1987年第99号通知,由财政部作为主管机关。

主要通过赠款和贷款方式鼓励科研机构和部分企业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学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4)用于水利和防洪项目的基础设施基金该基金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农业灌溉系统和防洪设施。

主要由财政部和省级财政局负责,通过预算支持向水利和防洪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发放赠款。

2.贷款(1)以出口业绩为基础优先获得贷款和外汇此类补贴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汽车出口。

通知指出,其法律依据是《国务院关于汽车产业政策的通知》(1994),补贴的主管机关为国家计划委员会,主要通过优先获得贷款和外汇的方式实施。

为获得优先权,有关企业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就汽车生产企业而言,其所出口的整车产品在其销售量中所占比例要达到预先设定的比例○11;其二,对汽车和摩托车零件生产企业而言,其出口占其年度总销量的10%。

有意思的是,在该类补贴被通知时,并无一家企业获得优先权资格。

因此,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已没有此类规定。

(2)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中国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就其资金来源而言,这三家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和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在一般情况下,国家预算不向政策性银行提供利率补贴。

而其利率通常与市场利率相同。

这些银行提供贷款的政策目的主要在于调整投资结构。

具体而言,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主要用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运输、电信和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些企业的技术革新;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主要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出口信贷,一小部分用于直接出口信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主要用于购买和储存农副产品、林业建设和水利开发。

(二)税收的放弃或减免在民主财政论之下,税收的放弃或减免也是一种财政资助。

按税收征收对象和转移负担的可能性,相关的税收政策可分为:1.所得税优惠(1)针对特定企业的税收优惠在2007年3月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通过之前,中国并存两套企业所得税法体系,对于在华外资企业适用1991年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内资企业适用1993年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按新《企业所得税法》第57条第1款,在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依照当时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本法规定的税率;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限从本法施行年度起计算。

这表明,就已批准设立的企业的而言,仍可继续定期享有税收优惠。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之下,内外资适用统一税率,但特定类型的企业仍可享有优惠税率。

如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针对产业的税收优惠依《企业所得税法》,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此外,为加快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3)针对地区的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法》将一部分税收决定权让渡给地方。

具体而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